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2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

教学内容: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豪迈、乐观的情绪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演唱时努力表现出这首歌曲豪放的陕北风格。

(二)用听唱法来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唱出陕北民歌的特殊“韵味”。

(三)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一)用不同的方式有创造性有表现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黄河大合唱》、《绣金匾》、《拥军秧歌》、《信天游》、《脚夫调》、《横山上下来游击队》、《赶牲灵》、《见面容易拉话难》。并哼唱旋律。

二、学习新课:

(一)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像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二)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

一、教学内容

浙江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 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

三、教材分析

1、 二胡,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

2、 《赛马》,黄海怀创作与1959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部。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了表达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听二胡曲《战马奔腾》进教室

2、 谈话引入教学

(二)了解二胡

1、 请一学生实物介绍二胡构造、音色极其演奏特点并作简单的示范演奏

2、 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大屏幕展示)

(三)欣赏《赛马》

1、 初听乐曲,初步感受曲子热烈欢快的情绪(由学生演奏)

思考:

★曲子把你带到了哪里?

★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

★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

教师简单介绍《赛马》

2、 再听乐曲,给乐曲分段,并分段欣赏

再听乐曲,要求学生分段

分段欣赏:

(1) 细听第一段

★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开始)

★场面怎样?(热闹)

★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唱:突出“6”),还有急促的16分音符

★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

★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听第一段音乐,配打击乐

(2) 细听第二段

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2

★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

★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的形象

★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再听音乐,要求听辩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发出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第二段音乐的情绪怎么样?(抒情、悠扬)

★再听第二段音乐,配骑马动作

(3) 细听第三段

★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第一段)

★哪一段情绪更激烈?(第三段)

★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

★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

★结尾的这段音乐是从一开始情绪就更激烈吗?(不是)

(4) 完整欣赏

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草原牧民赛马的片段集锦

(四)下课

在激烈奔放的二胡乐曲中,学生走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3

教学内容:

接力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45页歌曲《愉快的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赏、演唱、感受歌曲,引导学生在歌唱时能突出6/8拍节拍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放飞心中梦想,通过自己努力去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

能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一声部。

教学难点:

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同学们,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日本这个国家,你了解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做出评价及鼓励)

2、播放多媒体课件:“哦!看来,你们对日本的了解还真是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到美丽的日本去看一看。(播放有关日本风景、名胜、饮食、服饰等图片。同时配上日本民歌。如:《樱花》、《四季歌》。)播放时,教师可做简单的讲解。

二、聆听歌曲范唱

1、“就在这个美丽的国家,有一个可爱的,和你们同龄的孩子,他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做了一个神奇而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他梦到了什么吗?(想!)那就快快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和老师一起伴随着音乐走进他的梦乡……(播放歌曲《愉快的梦》最好是带有动画的VCD歌曲,或独立制作动画。让学生边看边听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他都梦到了什么。)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老师边听边打拍子。(3/4拍)

2、歌曲聆听结束后,师生谈歌曲的内容。

问:刚才,在同学们听音乐的同时有谁注意到老师在做什么?(打拍子)

三、学习歌曲

1、初听音乐。

2、复听音乐。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3、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4、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5、唱歌词,随琴一起。

6、再听歌曲,分析歌词内容。

7、有感情地演唱。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学生演唱

四、延伸创编

1、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听。下面,请大家每人选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让我们一边唱着梦之歌,一边折一支满载理想的梦之船。让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梦想都装载到梦之船上。看谁折的又快又好。(播放范唱带,边唱边折)

2、折好后,拿着自己的梦之船,相互交流自己的梦想。教师给予鼓励,支持。

3、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可真是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同学们,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格言我们大家共同勉励: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劳动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老师做简单讲解)

“同学们,快为你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梦想成真!”

六、最后,在歌曲《愉快的梦》中结束本堂课。

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人教版 4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人教版 5

教学内容:

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主要戏种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和代表性剧目,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中国戏剧艺术的关注,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播放三段唱段,请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剧种?

京剧《红灯记》选段、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越剧《红楼梦》选段。

(2)哪一个戏种是流行于我们地区的?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越剧的知识?

2、新授部分

(1)介绍越剧发展历史及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2)欣赏《桔树尚且性刚强》,边欣赏边完成课后问题。

(3)欣赏《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4)总结越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清悠婉丽。

3、演员介绍:尹桂芳

4、拓展性作业模拟演唱,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报花名》。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评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的剧目。欣赏《报花名》进一步感受评剧演唱特点,通过欣赏、模唱感受评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剧种类、相关知识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并交流评剧的有关内容: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3、欣赏《报花名》:简单了解《花为媒》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介绍演唱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花木兰》。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3、了解豫剧的有关知识:发展历史、艺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剧目、优秀演员。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并了解河北梆子这种艺术形式。

6、背诵古诗《木兰辞》

7、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3)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4)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教师提供的音响材料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6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7

教学目标:才才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拟方法创作歌曲。

教学重难点:

1、空拍

34555(55)|65432(22)|71222(22)

2.2和#2的音高区别

教学内容:

1、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欣赏《踏雪寻梅》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1)、师生问好

(2)、课前热身

二、情境导入

(1)、谈话:

师:一年有几个季节?生:四个

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冬季

喜欢么?为什么?生:各种答。。。

(导出冬天里有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也喜欢那么我们一起来一次冬之旅吧!

(2)、播放冬景

师:老师本人非常喜欢冬季,冬季里的美景吸引了我,特别是雪,因为雪花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带给我一个梦,怎样的梦呢?你们听!!!!

三、教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播放音乐

(2)、初听歌曲

带着问题聆听:

1、歌曲中有几种小动物?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后回答问题

歌曲的情绪(欢快)

1、播放歌曲中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声音以及其他冬眠的动物名称,为下面环节做铺垫)

(3)、初读歌词(加上动作)

(4)、再次聆听

带着歌词,简谱聆听,听一下或者看一下歌曲中出现了什么音乐符号

找出升号#指出难点讲解2和#2的区别(教唱时解决)

(5)、再次聆听

带着找出的难点重点聆听

(6)、教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跟琴模唱用“啦”模唱

3、学生填词

4、解决重点

35555(55)|65432(22)|

告诉小青蛙(呱呱)告诉小甲虫(嗤嗤)

71222(22)

告诉小刺猬(吱吱)

分组模仿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空拍,用动物

的声音来替代使学生更直观更准备的把握空拍。

5、集体跟唱

6、表演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圣诞老人看见我们表现的好给我们送来了礼物。(发放打击乐)

(1)、用各自的打� 所以我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谢谢!

教学反思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是一首比较富有童真童趣的歌曲,内容中涉及到附点节奏,弱起小节和升记号三个主要的乐理知识点,旋律还是比较朗朗上口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将目光主要是聚集到了如何将课堂上得更加有趣,即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掌握歌曲。因此教学设计主要就是从目标入手,从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关注音乐的聆听两个点展开设想:在导入部分,我以语言讲述四季更替,直接导入冬天的主题,在图片转换过程中以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伴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作此设计主要是希望在无意识中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然后在学唱歌曲过程中涉及到的按节奏朗读歌词,配合伴奏音乐朗读歌词,在听音乐过程中寻找变化音,并跟琴演唱变化音等环节都是为了完成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准确掌握升号、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等乐理知识这两个课时教学重点而开展的;在基本完成学唱歌曲的任务之后,引导学生们为歌曲加入动作进行表演,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巩固歌曲,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在创编和拓展环节中,我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编能力,所以将创编由刚开始设想的改变冬眠小动物的名称,扩展到了对整首作品进行创编,当然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否可以实现这个美好愿望,达到这个目标,还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拓展欣赏的部分,以动物找到了温暖的窝冬眠,对比延伸到依然挺立在凛冽寒风中的植物梅花,进而聆听《踏雪寻梅》,为下节课进行欣赏介绍做好一个提前的听力准备,另外我也准备了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几首与雪花和冬季相联系的作品:《雪绒花》、《铃儿响叮当》、《我像雪花天上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希望以此拓宽孩子们的聆听范畴,具体赏析几首作品则根据教学实践的开展加以取舍。

这节课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按照自己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上完了,学生的氛围也算是比较活跃,尤其是一起为歌曲加入动作,以及创编新歌曲的环节,学生还是给予了一定的正面积极的反馈,让我看到了五年级孩子非常可爱的一面,这一点让我十分欣喜。但整个教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主要的一个问题应该算是自己的老问题的,那就是备课的内容依然太多,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深入,而本课在设计时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中涉及到了要巩固附点节奏、弱起节奏,但在实践过程中,自己还是太急了,没有展开切实的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操作练习;另外对于歌曲的掌握和熟悉,其实做的也还不够,演唱的部分如果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巩固会更好一些。

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锤炼,再接再厉吧!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中,使学生对台湾校园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其清新、轻松、亲切的特点。

知识目标:了解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感受和声的美妙。

歌曲分析

本课是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民谣歌曲。歌曲以充满激情的抒怀笔调,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美好童年时光的怀想。歌曲为4/4拍,宫调式,两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从低音区缓缓进入,曲调平稳,节奏跳跃富有动感,即刻使人联想到,漫步在童年时熟悉的沙滩上,留下一步一个脚印的生动情景,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抒发了对美丽家园的赞美之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节奏顿时拉宽,旋律舒展,情绪亲切热情,切分音的运用,较强的表达了对家乡充满着激情的抒发,在“阳光”和“沙滩”的句中出现一拍休止符,更近一步的表达了对童年时美好时光的怀想,句末的旋律在变拍子中有高音,下行结束,表现了那时的童年回忆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对比法,分组合作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要养成认真倾听,勇于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台湾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师生一起唱。

(目的:为后面引出民谣这种歌曲的形势做铺垫,同时也是为了活跃气氛。)

2、师: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

师:台湾省是由台湾岛及其周围的绿岛、澎湖列岛等几十座岛屿组成,是我国第一大岛。还有很多自然景观象日月潭,北投温泉风景区,台北故宫博物馆,号称世界第二大断崖的清水断崖。主要民族有汉族、高山族。(米仓,水果之乡,蝴蝶王国,珊瑚王国,鱼仓)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闽南方言和客家方言。

台湾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一批正直、朴实、真挚、爽朗的台湾人,正是台湾人的这种性格特点,孕育了具有台湾风格的艺术形式。如台湾的民歌、台湾的校园歌曲等。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唱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播放歌曲,谈感受

歌曲背景

《外婆的澎湖湾》是由台湾着园歌谣的创始人叶佳修写的。他说,其实这首歌是为着名音乐人潘安邦写的,而且是真的完全为他写的,里头的外婆就是潘安邦的外婆,澎湖是他外婆住的地方,他告诉叶佳修自己小时候的风景,当叶佳修写《外婆的澎湖湾》的时候还没去过澎湖, 很快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

潘安邦在唱完这首歌曲之后,一曲成名。澎湖湾也跟着闻名起来,而且更有趣的是,潘安邦的外婆也如澎湖的景点一样,成了游客们拍摄的对象,慈祥的外婆从来不会拒绝游客们的要求,因为她知道,是孙子的歌把他们带到了澎湖。老师下载了一些澎湖美景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澎湖flash由潘安邦演唱)

二、学唱歌曲:

师:看了这么动人的澎湖美景,是不是也激起了你们对澎湖的向往?现在咱们到台湾旅游也很方便,合适的机会时和爸妈一起到澎湖湾游玩了。

1、初听: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

2、复听:

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3、诵读歌词(放伴奏音乐)

4、师弹琴

捕捉学生演唱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解决难点,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5、难点突破:切分节奏,用对比的方法练习

6、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练习歌曲

7、有感情地演唱:

歌曲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演唱时要强调声音和情感,不能喊唱。

8、抽查练习

9、欣赏名家演唱

欣赏着名歌唱家谢莉斯王洁实演唱的二重唱《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他们是如何为歌曲进行合唱处理的。(课件)

和声效果

三、拓展延伸: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校园歌曲“点歌台”,一起去欣赏、品味台湾校园歌曲。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吟唱了优美的台湾校园歌曲,还了解台湾其他方面的知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人民有着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关系。他们也深深地思念着祖国,思念着亲人,盼望着相聚。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台湾同胞都在第一时间里捐款捐物,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在大灾面前福祸同当的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们深深地期望他们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吧。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9

执 教 年 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用书:《朝夕》中的聆听内容之一

教学内容:近代筝曲欣赏《渔舟唱晚》

年 级:五年级

[设计思路] 《渔舟唱晚》是一首传统筝曲。筝美妙、韵味浓郁的音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

1.以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了解乐曲的速度等,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拓展训练,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辞》加以改编而成的,全曲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展示了优美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形象地表达了渔民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第三部分音乐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花指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 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古筝等。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

1.出示古筝图片以及实物 你知道这件乐器叫什么吗?

2.认识古筝:听古筝演奏的乐曲。

3.出示课题《渔舟唱晚》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感受渔村晚景。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筝曲,营造学习意境。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

1.聆听古筝弹奏《渔舟唱晚》师生共同欣赏。

2.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

3.出示课题,了解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 这首乐曲一共分了三部分,这三部分所描写的意境不同,我们来一起来分部聆听。

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谈谈这部分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2.学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旋律,回味唱晚的意境 1=D 4/4 3  5 6 2  23 5 3 32 1 1 6 5 5 6156 1 1 6165  3   566 5661  2  3—

设计意图:分段欣赏,分析细节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速度、情绪。

(2)学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旋律,体会渔舟渐进,湖面上渔歌四起的动人画面。

1=D 2/4 1 1(.) 1(.) 5 1(.) 1 1(.) 1(.) 5 1(.)1 1(.) 3 1(.) 65 5 5 6 6 1(.) 1(.) 6 1(.) 61(.)654. 1(.)654. 1(.)652. 1(.)6521(.)65 2 44 5 5 (3)讨论:速度、情绪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解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4.欣赏第三部分音乐。

(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速度、情绪等。

(2)讨论交流:

2(.)1(.)653 56321 1(.)6532 *|55  5*|11  1*|66 6*|22 2*| 11 1*|33 3*|22 2*|55 5 乐曲中的“花指”技巧,它模仿的是什么声音? 师小结:花指的弹奏充分发挥了古筝的弦法及音色悠扬的特点模拟出了荡浆、摇橹声和浪花四溅的声音。

(3)反复聆听,感受音乐

5.完整欣赏 箏曲《渔舟唱晚》表现了夕阳西下,湖面上渔歌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 设计意图:听音乐并配以生动的语言辅助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 四、拓展体验 除了古筝演奏的《渔舟唱晚》,老师还带来了其他形式演奏或演唱的《渔舟唱晚》,我们一起来欣赏。

1、小提琴《渔舟唱晚》。

2、电子合成《渔舟唱晚》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3、歌曲《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开阔了眼界。

五、板书设计:

渔 舟 唱 晚 古 筝 第一部分 速度是缓慢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1=D 4/4 3  5 6 2  23 5 3 32 1 1 6 5 5 6156 1 1 6165  3   566 5661  2  3—  第二部分 速度变快了,情绪更加喜悦了 1=D 2/4 1 1(.) 1(.) 5 1(.) 1 1(.) 1(.) 5 1(.)1 1(.) 3 1(.) 65 5 5 6 6 1(.) 1(.) 6 1(.) 61(.)654. 1(.)654. 1(.)652. 1(.)6521(.)65 2 44 5 5 第三部分 速度更快了,情绪更加热烈 1=D 2/4 2(.)1(.)653 56321 1(.)6532 *|55  5*|11  1*|66 6*|22 2*| 11 1*|33 3*|22 2*|55 5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的古筝曲,它的意境非常优美,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一开始就利用古筝导入课堂,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很好的创设了教学情境,吸引了学生.随后通过采用音画结合,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创造性,在强调欣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想、说、唱。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还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四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同一首乐曲也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与演奏,提高了学生音乐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

不足之处:依据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教案。但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仍较少。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10

教学内容:

1、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 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

3、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3、歌曲《清晨》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4、歌曲《晚风》

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 ┃X-║

(2)XX ┃ X┃ ┃X-║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X-║

()X ┃X X X║

()┃X-║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2

教学目标:才才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拟方法创作歌曲。

教学重难点:

1.空拍

34555(55)|65432(22)|71222(22)

2.2和#2的音高区别

教学内容:

1.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欣赏《踏雪寻梅》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1)、师生问好

(2)、课前热身

二、情境导入

(1)、谈话:

师:一年有几个季节?生:四个

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冬季

喜欢么?为什么?生:各种答。。。

(导出冬天里有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也喜欢那么我们一起来一次冬之旅吧!

(2)、播放冬景

师:老师本人非常喜欢冬季,冬季里的美景吸引了我,特别是雪,因为雪花不仅能带来快乐还能带给我一个梦,怎样的梦呢?你们听!!!!

三、教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播放音乐

(2)、初听歌曲

带着问题聆听:

1、歌曲中有几种小动物?

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后回答问题

歌曲的情绪(欢快)

1、播放歌曲中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声音以及其他冬眠的动物名称,为下面环节做铺垫)

(3)、初读歌词(加上动作)

(4)、再次聆听

带着歌词,简谱聆听,听一下或者看一下歌曲中出现了什么音乐符号

找出升号#指出难点讲解2和#2的区别(教唱时解决)

(5)、再次聆听

带着找出的难点重点聆听

(6)、教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跟琴模唱用“啦”模唱

3、学生填词

4、解决重点

35555(55)|65432(22)|

告诉小青蛙(呱呱)告诉小甲虫(嗤嗤)

71222(22)

告诉小刺猬(吱吱)

分组模仿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空拍,用动物

的声音来替代使学生更直观更准备的把握空拍。

5、集体跟唱

6、表演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圣诞老人看见我们表现的好给我们送来了礼物。(发放打击乐)

(1)、用各自的打� 所以我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谢谢!

教学反思: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是一首比较富有童真童趣的歌曲,内容中涉及到附点节奏,弱起小节和升记号三个主要的乐理知识点,旋律还是比较朗朗上口的,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将目光主要是聚集到了如何将课堂上得更加有趣,即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掌握歌曲。因此教学设计主要就是从目标入手,从关注学生的参与和关注音乐的聆听两个点展开设想:在导入部分,我以语言讲述四季更替,直接导入冬天的主题,在图片转换过程中以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的。伴奏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作此设计主要是希望在无意识中让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一个初步的感受,然后在学唱歌曲过程中涉及到的按节奏朗读歌词,配合伴奏音乐朗读歌词,在听音乐过程中寻找变化音,并跟琴演唱变化音等环节都是为了完成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准确掌握升号、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等乐理知识这两个课时教学重点而开展的;在基本完成学唱歌曲的任务之后,引导学生们为歌曲加入动作进行表演,则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巩固歌曲,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在创编和拓展环节中,我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创编能力,所以将创编由刚开始设想的改变冬眠小动物的名称,扩展到了对整首作品进行创编,当然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否可以实现这个美好愿望,达到这个目标,还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拓展欣赏的部分,以动物找到了温暖的窝冬眠,对比延伸到依然挺立在凛冽寒风中的植物梅花,进而聆听《踏雪寻梅》,为下节课进行欣赏介绍做好一个提前的听力准备,另外我也准备了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几首与雪花和冬季相联系的作品:《雪绒花》、《铃儿响叮当》、《我像雪花天上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希望以此拓宽孩子们的聆听范畴,具体赏析几首作品则根据教学实践的开展加以取舍。

这节课应该说是比较顺利的按照自己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上完了,学生的氛围也算是比较活跃,尤其是一起为歌曲加入动作,以及创编新歌曲的环节,学生还是给予了一定的正面积极的反馈,让我看到了五年级孩子非常可爱的一面,这一点让我十分欣喜。但整个教学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主要的一个问题应该算是自己的老问题的,那就是备课的内容依然太多,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深入,而本课在设计时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中涉及到了要巩固附点节奏、弱起节奏,但在实践过程中,自己还是太急了,没有展开切实的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操作练习;另外对于歌曲的掌握和熟悉,其实做的也还不够,演唱的部分如果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巩固会更好一些。

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是一次非常好的自我锤炼,再接再厉吧!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3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2 xx xx |xx x| 4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现歌曲

(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14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5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略。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通过欣赏歌曲演唱及组织音乐会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从小有爱心,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带给自己的长辈老师和小伙伴。

2.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在音乐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组织新年联欢会的活动。

(二)具体要求

1.以赞美感恩的心情,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并了解歌曲的来历。

2.以充满深情的歌声,喜悦的心情演唱歌曲《难忘今宵》。初步了解词曲及演唱者的情况。

3.体验感受民乐《花好月圆》带给人们的欢乐情绪。

4.分组准备新年联欢会。

三教学准备教具

1.钢琴、录音机、录音带、多媒体设备、VCD光盘、录像资料等。

2.沙锤、双响筒、铃鼓、碰钟、响板等打击乐器;口风琴或竖笛。

3.圣诞节的贺卡、圣诞树、圣诞老人。

四教材分析

(一)编写意图本单元的题目是“美好的祝福”,由于是教材中的最后一个单元,按照时间推算,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要准备过春节了。对于老百姓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接到来自亲朋好友的最真挚的祝福。本单元收集的三首音乐作品中,合唱歌曲《平安夜》是一首著名的外国歌曲,是西方人过圣诞节时必会听到唱到的。而中国作品《花好月圆》是一首民乐合奏曲,乐曲由衷地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喜气洋洋欢乐歌舞的情景。歌曲《难忘今宵》是每年的春节晚会上必会听到的祝福歌曲。由于词曲作者满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曲由心生,歌曲表达了人们希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真情实感。因此这三首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为人们� 学习这三个作品,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优美动听的旋律,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而且可以接触到这些饱含情感的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到这三个作品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对人类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与憧憬。音乐家们用最朴实无华的音乐语言传达出内心深处对人类的关爱,所以作品才会这样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就像20xx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千手观音》一样。这些经典作品无不体现着人文主义思想。作品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思想的体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的重点

1.用真挚的情感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难忘今宵》;用和谐优美宁静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表达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之情。

2.小组合作组织新年音乐会。本单元的'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花好月圆》分段。

2.为新年音乐会设计海报节目单等策划活动。

(三)音乐材料分析

1.《平安夜》这首歌曲是奥地利的一个小乡村教会的神父Joseph·Mohr在1816年写的歌词,曲作者Franz·Gruber是当地一位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据说当时因为小教堂的管风琴坏了,可恶的老鼠把送风的皮风箱咬出了许多破洞,所以Mohr神父要Gruber先生为他写的这首歌谱上用吉他伴奏的曲子应急。Gruber先生被Mohr神父写的小诗所感动,立刻回家,飞快的记录下他泉涌般的乐思,只用了两个小时,歌曲写好了。神父集合了唱诗班的学生,在吉他的伴奏下,孩子们唱出了沁人心脾的优美旋律。乐谱后来由修管风琴的人带出来,外面的世界才得以知道这首歌曲。这首歌很快就被人们� 今天已经�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旋律动听,歌词优美,音乐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了安祥宁静的感觉。可以想象当年默默无闻的Mohr神父在圣诞节前的晚上,在山坡上望着奥地利乡村月下的景色,遥想圣经中关于耶稣降生的记载,是如何灵感奔涌,写下这首不朽的诗篇。歌曲为降B大调拍,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第一乐句先抑后扬,形成一个大的起伏,歌唱性极强;第二乐句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句组成,带有叙述性,第三句是歌曲的高潮乐句,旋律在较高音区进行,格外明朗,似心潮澎湃激荡。高潮后的回转,旋律一路下行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舒展平和地结束了全曲。歌曲的旋律完美地抒发了作者内心对和平与幸福的追求,带给人们祥和与安宁。

2.《花好月圆》(民族管弦乐曲)彭修文根据黄贻钧同名管弦乐曲改编,是一首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ABA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主题先在扬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经过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降7”,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A的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彭修文是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曾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1931出生在湖北武汉,彭修文从小学习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1950年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从事音乐工作。1954年调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任指挥和作曲,指挥创作和改编了不少深受群众欢迎的作品,如《步步高》《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丰收锣鼓》《月儿高》《瑶族舞曲》等。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界世界青年联欢艺术比赛上,由彭修文指挥的民族乐团获金质奖章。1977年和1978年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意大利马耳他等国指挥演出,颇受欢迎。

3.《难忘今宵》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在中央电视台每一年的春节晚会上,都有一首熟悉的旋律伴随着全国老人民辞旧迎新,这首歌就是我们百听不厌的《难忘今宵》。每当歌声响起,台上台下荧屏内外,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随声唱和:“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新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这优美的旋律质朴的歌词,祝福了祖国,祝福了海内外的所有同胞,蕴涵着对过去一年的眷恋,对新一年的憧憬。寥寥几句,言简意赅,表达了春节晚会不变的主题,道出了除夕之夜人们共同的心声,真是恰如其分,情真意切。这首广泛流传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的歌词,是被誉为中国“词坛泰斗”的乔羽先生创作的。但是,谁会想得到,当年他创作这首歌词的时候,是一挥而就,连草稿都没打,前后只用了5分钟的时间。在他创作的1000多首作品中,这首作品创作耗时最短。说起其中的故事,乔老先生笑着说:“这首歌,压根就是给‘逼’出来的哟。”乔羽心想,既然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在过年,那么团聚祥和祝福就是主要的氛围,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普天下中华儿女最一致的祝愿是什么呢?国泰才能民安,当然是:共同祝愿祖国好!在全世界华夏子孙最重大的节日里,在除夕之夜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就让大家一起来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吧。于是,乔羽从“难忘今宵”开始,让感情自然流露,信手挥洒,一挥而就,短短几分钟,用平实的话语和深厚的激情,写出了这首传唱至今的春节晚会终曲──《难忘今宵》。当时,乔羽并未想到这样草就的一首歌词,竟能打动亿万观众的心,并连续十几� 后来为这首歌词谱曲的任务落到了作曲家王酩肩上,这位曾创作过《边疆的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等经典歌曲的作曲家,体会到这首歌在春节晚会上的分量,把自己灌得大醉,醉后蒙头大睡,早上醒来灵感忽来,随口哼出了“难忘今宵……”的旋律,也是一气呵成,两位艺术家珠联璧合,推出了传唱至今的《难忘今宵》。乔羽非常佩服王酩,他说,能让这样短的一首歌唱出如此大气深远荡气回肠的意蕴,王酩实在是居功至高。真是“歌由情发,词为心声”。歌曲为降E大调,拍,一段体。前奏是由到5的跳进开始,紧接着使用了三连音的节奏,第二小节依然重复了这样的节奏,只不过旋律音从下属音4开始,第三小节仍然有四度1-4 2-6的五度的跳进,第四小节结尾落在了主音1上。音乐显得大气磅礴感情真挚,是亿万人民对祖国母亲发自内心的祝愿。主旋律亲切朴实,加之旋律的八度大跳,刻画出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愿。从第五小节开始音乐变得明朗开阔了,表达出每个中国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歌曲的结尾处,音乐更加委婉流畅,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五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平安夜》。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会听到这首歌?生:圣诞节。师: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生:《平安夜》《新年好》《哈里路亚》等。

2.学习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中文英文)。(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平安夜》高声部的旋律。(3)学习低声部旋律学习用口风琴吹奏歌曲《平安夜》低声部的旋律。合奏练习。

3.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1)分声部学习。(2)合唱练习(注意保持声部间的和谐音色)。

4.各组汇报展示。第一组:齐唱。第二组:用英文唱。第三组:合唱。第四组:口风琴合奏。

5.欣赏吉他演奏的《平安夜》和电声乐队演奏的《平安夜》。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分四个组听音乐,律动(可以摇动身体走步慢速转圈或原地做造型等方法)。

教学评价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平安夜》。

2.分组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花好月圆》。

教学目标

1.从音色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等方面感受体验音乐,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根据乐曲的情绪分段。

3.设计节奏型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出示民族乐器的课件,介绍乐曲主奏乐器的音色(笛子二胡扬琴)。学生了解乐器的音色和民乐队的组成(拉弦乐弹拨乐吹管乐打击乐)。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首民乐合奏的乐曲《花好月圆》,乐曲是由彭修文根据黄贻钧同名管弦乐曲改编的。

2.欣赏乐曲。(1)欣赏引子部分。师:这段音乐使人联想到什么?伴奏音乐中出现了什么声音?生:这段音乐气氛热烈,使人联想到过年时的情景。(2)欣赏第一段主题。哼唱乐曲这部分的旋律,训练学生用串铃在歌曲长音处伴奏。教师出示这段主题的旋律并指导学生视唱。学生哼唱乐曲的主题。教师指导学生用散响乐器为第一部分音乐伴奏。学生在长音出现时用串铃伴奏。引导学生加入其他伴奏乐器。(3)欣赏第二段音乐:教师指导学生唱第二段主题。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与第一乐段的不同(从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情绪等方面)。生:节奏欢快速度加快力度加强情绪更加热烈。(4)欣赏最后一部分音乐。教师出示第三个主题的片段。学生唱第三部分主题。师:由大提琴演奏的这段主题性格鲜明感情奔放(播放音乐)。学生感受欢快的气氛。(5)完整欣赏乐曲。教师播放影音资料。学生再次完整欣赏音乐看画面。

3.分组设计节奏型为音乐伴奏。

4.各组汇报展示。师:小结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评价

1.听辨乐器的音色并根据主题的变化为音乐分段。

2.分组为音乐伴奏。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难忘今宵》。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鼓励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教师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师:听过这首歌吗?歌唱家在什么场合唱的这首歌?生:听过,在春节晚会上听过。

2.学习歌曲旋律。师:指导学生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师:歌词写的这么好,知道是谁写的么?是怎样写的?生:是乔羽爷爷。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故事,激发学生平时不断地学习积累。学生再一次听音乐朗诵歌词。教师指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学生轻声演唱歌曲的旋律。

3.分组学习歌词。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声男声领唱齐唱等)。

4.汇报展示。师:请你用简短的话小结本课的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5.布置作业。请学生课下查找有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资料(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

教学评价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分组演唱歌曲。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6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区分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课

(二)学习歌曲《清晨》

1、播放《清晨》

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答:歌曲情绪……)

2、再听歌曲

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

3、自学旋律

(1)轻轻跟唱旋律,找出� ----分唱----交换----连起加快一点唱。

第二段:直接唱。

-----分唱---纠正(加手势)(板书)两条龙,同头换尾。还有第二部分附点、末尾音的音高。注意看老师手势。(山坡)----交换--- ---连快。这一段旋律优美舒展,歌曲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三段同前

第四段:直接唱。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四段连起来(随琴录音伴奏)

6、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三)编创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

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方案范例:

方案1:演唱形式:我唱第一声部,邀一个同学唱第二声部,一道演唱这首歌,并请全组的同学为我们伴舞。

方案2:演唱形式:我们全组的同学一起来合唱这首歌。

方案3:演唱形式: 我一个人独唱第一段,再和全组的同学一起合唱第二段。)

学生间相互评价,评出唱得最好的一组。

(四)、小结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同学们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奉劝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

伴随着歌曲离开教室。

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人教版 17

教学目标

1、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模唱记忆第一段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教师介绍作者。(莫扎特简介)

二、欣赏小步舞曲

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2、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整体段落,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3、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①教学要求:熟悉乐曲第一部分。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教师指导:学生先以较慢的速度读出节奏,然后跟琴进行演唱,注意空拍处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这样才能表现乐曲轻巧俏皮的感觉。

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二)听赏第二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师:请跟着乐曲划拍,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特点。

生:每拍四个音,节奏紧凑,旋律流畅华丽。

师:我们来当一名钢琴家怎么来演绎一下莫扎特的音乐。(用OO节奏来演奏一遍。)

(三)听赏第三部分。(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师:请同学听赏第三部分重复的是哪一部分音乐,并用图形表现乐曲的旋律层次。(学生活动)

4、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学生加入舞蹈和节奏声势。

5、欣赏莫扎特的另一部作品四十交响曲,感受莫扎特音乐浪漫典雅轻快活泼的特点,重点听第三乐章具有小步舞曲风格的音乐。(播放《g小调四十交响曲》音频)

三、课堂小结

这首《小步舞曲》曾被改编为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乐器的独奏曲,这里选用的是小提琴独奏的形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8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

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学唱《在卡吉德洛森林》

这首短小精干的波兰民歌,具有三拍子音乐的舞蹈风格。初听时,引领学生作第一拍跺脚、第二、第三拍拍手的动作感受三拍子音乐的风格。前两个乐句要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后两个乐句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二声部第二乐句接第三乐句处,注意唱准五度音程。结合教材中的练声曲,学习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二)欣赏男声合唱《游击队歌》,混声合唱《茨岗》。

《游击队歌》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它诞生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岁月。全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特点,曲调轻快流利,节奏活跃,富于变化,充满旺盛的活力,生动地刻画了游击健儿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形象和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茨岗》是一部混声合唱,主要让学生接触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舒曼的作品,体验茨岗人丰富的感情和富有异国情调的诗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9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能力目标:

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学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话音的填入。

教法

听唱和视唱结合;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法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如:音不准时借助竖笛练习或者请音准好的同学教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让我们看看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

师生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新授歌曲

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一〉学习曲调

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附付点四分音符等)。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不完全……)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

3.先学第一部分。

(1)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完整唱一遍。

4.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

5.完整、准确唱全曲。

〈二〉歌词教学

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填入歌词。要求:①歌词要与音对准。②不要忘记曲调。先填第二段。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词。

3.完整、准确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启发学生: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2。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3。创编歌词。同桌同学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

附老师自编歌词:我的家在晋城,这里风光秀丽,还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还有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的骄傲。家!晋城——我的家!这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晋城的骄傲……

四、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五、课堂小结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20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五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教案 21

一、教材解读:

《望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4课,是当代散文家赵丽宏的一篇写月散文,文章以“望月”为聚焦点,角度独特、构思新颖,清新优美——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作者用生动活泼的文笔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是一篇很容易激起学生审美情感教育的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清课文条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想象的句子,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跟月亮有关的诗句?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 李白的《静夜思》、《古朗月行》、《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王维的《竹里馆》、《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历来,月亮被看作是皎洁直率的象征,是清纯高洁的象征,是离别的生发意象,许多大诗人对月亮都情有独衷,因此中国古代咏月诗数量巨大,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板书: 24、望月

二、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明确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 课文的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 划出初读课文时的疑难问题。(可以和同桌讨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 学习朗读生字词语。

出示词语:

外甥 娥眉 瞳仁

镀 比喻 船舱

清辉 凝望 晶莹 云絮 剪影 不假思索 隐隐约约 绘声绘色

指名朗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提示注意点。

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收获,学生质疑。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脉络 ,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把它读好。

提示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1、交流:(课文写了四部分内容)

一、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1-2)

二、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3-13)

三、月亮像什么——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14-20)

四、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21) ]

2、学生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朗读。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 用钢笔描红。(教师进行适当指导)

2、 抄写词语

3、 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授:

师:你们有谁留心观察过月夜的景色,那是什么样的呢?能给大家描绘一下吗?(指名交流)

乡村的月夜是静谧的,美丽的。江上的月夜又怎样一幅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部分(1-2),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美丽的月夜江景吧。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指名朗读课文,谈谈读后的感受?

3、出示句子: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你觉得那些词语写出了江面及两岸在月光照耀下的景色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

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三、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中对诗。

评价交流。齐读

4、指导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交流:这一组对话前面两句有提示语,后面几句没有,你能给他加上适当的提示语吗?

(1)学生加上提示语后交流,读。(建议加上“脱口而出”、“不假思索”、“话音未落”等词语。)

(2)讨论:你觉得自己加上提示语后读起来感觉如何?为什么作者在这里没有再加上提示语?

(引导学生感受这里的对诗很快,照应“一眨眼就是一句”,语言干净利落,符合当时的情景。)

5、指导读诗,背诵。

6、出示句子: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齐读,有感情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是呀,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三、课堂小节

读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同桌交流,再在班级中交流。)

师: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 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四、 布置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部分段落。通过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月夜的景色是美丽的,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呢?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这一堂可我们继续学习《望月》。我们知道文中的小外甥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积累了许多的诗句。我们能和他比一比吗?谁也能来背诵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呢?

过渡:

小外甥是好孩子?他的聪明好学不仅体现在他积累了许多的古诗文,他还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 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像什么?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通过讨论引导感受到:小外甥的想象很奇特,把月亮想象成天的眼睛,即新鲜,又十分自然贴切。“月有阴晴圆缺”,有时候,月亮完全看不见,这是月亮闭上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又圆又亮,这是月亮睁大了眼睛;有时候月亮半闭半睁,有时侯月亮眯成一条缝……还富有童趣,月亮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是羡慕我们人间的美好生活吧!

(3)指导朗读课文之中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

2、指名继续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1)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2)指名朗读上述句子,可以先圈出�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板书:爱幻想

3、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三、品读第四段

(一)齐读课文。

师:读了最后一段话,你有何感想?

(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二)让我们也一起和作者去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月夜,去展开丰富的幻想吧。

1、播放课文完整的配乐朗诵,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师:请不要睁开你的眼睛,现在,你就在甲板上,沐浴着月光。此刻你在想什么?也许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你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 ……

(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2、 现在请你把你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必要的评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受?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还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的吗?

五、布置作业

抄写喜欢的句子。

你眼中的月亮像什么?用几个句子写出你心中的月亮。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22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彼得与狼》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复习已有的乐器知识,对乐曲中的所有人物和动物进行介绍。为整首作品进行欣赏前的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

记住每种乐器的声音,认识乐器并马上说出乐器的形状。

四、教具

图片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西洋乐器可以分哪几大类? 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乐器的图片和音响,对已有乐器知识进行检验和复习。

2、揭示课题。每一种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用各种乐器讲述的一个故事《彼得与狼>>。

3、故事梗概。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1) 彼得

播放彼得和老爷爷的主题。

师:请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哪一段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

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

学生跟琴视唱主题。用有 弹性的声音,表现彼得活泼的样子。

(2)老爷爷

这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请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音色、速度如何?表现老爷爷什么特点。

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爷爷说话声音低,速度慢,说明是爷爷的年龄特点。节奏紧奏暗示老人絮叨的特点。

(3动物

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是用一种乐器表现的。下面分别播放四段乐曲,请判断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

播放小鸟的主题: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形象的描述了狼的凶狠和恶毒。

分别播放燕鸭子和猫的主题:让学生判断。

鸭子更笨拙,猫更狡猾。

5、总结:每一个人物或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怎样表演?这个故事怎样用乐器表现的?我们下节课分段欣赏。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段欣赏《彼得与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想象力。

2、提高学生对音乐理解的能力。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作品中每个人物或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分段欣赏

(1)片段一:彼得出场。

清晨,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洒下绿茵茵的草地上。是谁走在草地上?他的心情怎样?你能不能随着音乐得旋律,哼唱彼得的旋律,体会彼得此刻的心情?

(2)片段二:小鸟出场。

彼得走着走着,先后遇到了他的三个朋友。你听他先遇到的是谁?(小鸟) 他们在做什么?(彼得和小鸟他们在互相问好、对话等等。)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3)片段三:鸭子出场。

彼得又遇到了谁?(鸭子) 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鸭子与小鸟正吵得面红耳赤)怎样表现他们在吵架?(节奏紧张、速度快)再听此段旋律。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听到双簧管演奏的鸭子主题,请举红牌;另一组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请举黄牌。

(4)片段四:猫出场。

这是谁?(猫) 猫怎样出现的?为什么?(猫准备偷袭鸭子,是小心翼翼的`。)

(5)片段五:老爷爷出场。正在这时,谁出现了?(老爷爷)

(6)片段六:狼出场了? 从哪走过来?怎么听出来的?(狼从树林的深处慢慢走了出来。音乐力度渐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7)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

猫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猫见到狼迅速爬到了树上。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猫快速爬到树的高处。)

小鸟呢?(长笛高音区快速的演奏,表示小鸟飞到高处去。)

鸭子见到狼怎样反应?怎么听出来的?(鸭子拼命地逃跑。音乐速度越来越快,表明鸭子着急得心情。)

结果呢?(音乐出现了强音,像是鸭子的惨叫。最终还是被狼抓住了,一口吞了下去。)

(8) 片段八:智斗

彼得在屋内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听音乐) 音乐描述了什么?乐器代表谁?音乐主题是谁?说明什么?(小鸟在狼的头上盘旋。乐器是代表小鸟的长笛,音乐主题是彼得。小鸟代表彼得的智慧与狼周旋。)

(9) 片段九:放绳

彼得迅速从墙头顺着树枝爬到了大树上,他用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

彼得在做什么?怎么听出来的?(音阶下行表示绳子从树的高处顺了下来。)

(10) 片段十:捉狼

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狼的尾巴上,用力一拽。(狼拼命挣扎。)

(11)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

谁出现了?(定音鼓和大鼓代表的猎人)

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来的?(力度由弱到强)

3、总结

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下节课我们完整欣赏这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继续欣赏《彼得与狼》

二、教学目标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教具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总结人物性格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六、分解色进行表演。

七、总结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沉着冷静。要勇敢、不怕困难。要善于动脑。)

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3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能力目标:

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学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知识目标: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2、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3、歌词的填入,字与音对齐。如:那儿的儿化音和那儿没有儿话音的填入。

教法

听唱和视唱结合;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法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我会用学生自学及让学生当小老师,利用生帮生的方法,让能干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手风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

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如:音不准时借助竖笛练习或者请音准好的同学教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

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让我们看看①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②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

师生交流。(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

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新授歌曲

聆听录音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

〈一〉学习曲调

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附付点四分音符等)。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不完全……)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末尾)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

3、先学第一部分。

(1)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

(4)完整唱一遍。

4、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

5、完整、准确唱全曲。

〈二〉歌词教学

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2、填入歌词。要求:①歌词要与音对准。②不要忘记曲调。先填第二段。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词。

3、完整、准确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启发学生: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2。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3。创编歌词。同桌同学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

附老师自编歌词:我的家在晋城,这里风光秀丽,还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还有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的骄傲。家!晋城——我的家!这有很多的名胜和古迹,有名的土特产,还有实验小学,它们都是我们晋城的骄傲……

四、改编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8小节曲调。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五、课堂小结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4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

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2复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3、复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4、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25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

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一、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课题

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

3、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种典型节奏

5、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6、 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

7、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

8、 艺术处理: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

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

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

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

2、随琴识读乐谱;

3、熟唱歌曲;

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

(1) 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

(2) 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

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1、 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

2、 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

3、 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

四、课堂小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