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精选9篇,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解题,质疑。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 生齐读题
2.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
(1)、出示生字词语
1) 指名读并适时纠正读音
2) 开火车读
3)齐读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
强调诗歌朗读时节奏、停顿的把握
3、感知课文
(1)、师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了哪些景物呢?
(2)、师读课文,学生划出有关语句
(3)、交流
师随机点生回答,:空气、翠竹、松柏、果园、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4)、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你能形容这是个什么样的大自然吗?
(5)、大自然如此美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4、完成质疑问题一
(1)、是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板书:(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齐读课题
三、写字
课后生字字形分析、描红
四、总结。
大自然是那样的美丽,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可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 我们要怎样去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呢?我们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
4、(祖国号召我们)去大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后反思】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整首诗歌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大意。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现代诗,很适合于朗读。在教学时我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指导、强调诗歌朗读时节奏、停顿的把握,并随机通过评价及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读通课文,读好课文。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去领略课文所描写的大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迷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了情感基础。
但是这节课上,我还存在着许多的遗憾。如教学的多个环节没有被我很好地连贯起来。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单一。引导不够,太过注重自己的讲授等。
教学
目标
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课文练习创作。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
资源
学生的生活经验。
预习
设计
1.仔细读课文,找出大自然的美好事物。
2.收集描绘、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听写。
2.(总-分-总)(首尾呼应)
3.生齐读
第二板块:精读2—5小节(22分钟)
★第二小节
1.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2. 翠竹、松柏、果园、沃野
3.学生圈画:
翠竹的挺拔 松柏的苍劲
果园的丰收 沃野的耕耘
4.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5.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最绚丽的色彩去描绘它。
6.学生再次朗读。
★第三—五小节
1.学生想象画面,交流自己的感受。
2.指名朗读,齐读三至五小节。
3.要阅读大自然着本课本,还应亲身参与实践,亲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点点滴滴。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10分钟)
1.翠竹:不怕狂风暴、寸不低头、正直、刚正不阿、坚强,做人就要像竹子一样正直、勇敢。
2.交流感受。
松柏:四季常青、不怕风雪、昂首挺胸、坚韧顽强
丰收:没有付出 哪有收获
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收果实
青山:要饱览无限的风光,必须攀登,攀上山顶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美
绿水:只有不怕困难,披波斩浪,勇敢前进,才能实现美好抱负,学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搬动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小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收扰叶片,那是告诉我们切莫过分张扬……(划线部分让学生自由填空)。
4. (生机蓬勃、充满活力、象征生命,象征着亲身参与活力,象征着和谐、美好)
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2分钟)
1.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一样的。
2. 第一节似乎是在召唤我们。第一节似乎在欢迎我们。最后一节让我感受到的是鼓励,是期盼。
3.学生齐读第六小节。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洋溢 沃野 饱览 胸襟 芬芳
苍劲 耕耘 浩瀚 黄昏 绚丽
2.本首诗采用什么结构?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师板书课题)
第二板块:精读2—5小节
★学习第二节:
1.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我们一起——引读第二节。
2.你从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看到了什么?
【教师板书】
3.这些景物各有各的特点,请用铅笔轻轻圈出表示它们特点的词语,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节,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4.通过边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出来的?
5.这一幅又一幅美好的画卷,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怎样才可以欣赏到这些美好的事物?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应该——
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用心观察。【板书:用心观察】
6.让我们再次用心去朗读,体会这美好的画面。
★学习第三——五节:
1.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再来侧耳倾听它们的声音、闻闻它们的气息。(相机板书:听、闻)
出示:鸣禽、野花、青山、绿水
2.想象画面,练习说话。
鸣禽在欢唱,听听它们在说什么?
野花灿烂开放,自由舞蹈,它们又说什么?
巍峨的青山满环激情地说——
浩浩荡荡的绿水语重心长地说——
朝霞满天,片片云锦,大自然为我们送来——
晚霞绚烂,微风阵阵,大自然为我们留下——
3.同学们心中的画真是绚丽多姿!你能通过朗读来赞美一下这一幅幅深情并茂的画面吗?
4.这每一自然段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第二自然段是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用心观察。我们还应该怎样阅读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一读3—5节,从诗句的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
1.同学们,大自然的每一种景象都能给我们启迪,只要我们调动全身心、动用各种感官,留心观察,用心品味就能读懂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比如:看到青青的翠竹挺拔地屹立着,不怕风吹,不怕雨打,你会想到-——
2.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仔细品读2-5节,看看你能从哪些景象中读出什么启迪?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想,一句话也行,一个词也行。
3.出示填空: 成熟的麦穗低着头,那是在教我们( );一群蚂蚁能搬动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 );温柔的小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 ),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蜜,那是在教我们( );含羞草默默收扰叶片,那是告诉我们( )……
4.同学们,你看,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大自然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那为什么又称它是“绿色的课本”呢?(在课题的绿色上加“圈”)
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
1.诗歌讲究韵律的回环反复,读读这首诗的最后一小节,你有什么发现?
2.的确。 那么它们所含的韵味相同吗?自己读读这两节,体会体会。
3.这本绿色的课本向我们发出了热情的召唤,让我们充满了探索的期望,让我一起读饱含激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小练笔
本文的作者对青山、绿水产生了联想,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借青山、绿水来启迪少年儿童要不怕艰险,勇于攀登,要有广阔的胸怀,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景象,你看了会产生哪些联想呢?请你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诗歌。
2.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3. 给美丽的大自然设计一条广告语。
作业
设计
1.小练笔
本文的作者对青山、绿水产生了联想,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借青山、绿水来启迪少年儿童要不怕艰险,勇于攀登,要有广阔的胸怀,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景象,你看了会产生哪些联想呢?请你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诗歌。
2.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3. 给美丽的大自然设计一条广告语。
课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 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导学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 揭题。 1、板书“课本”两个字,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 二、 组织活动,启发提升。 活动一: 1、 组内交流作者资料。 2、 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活动二: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组间巡视,知道读好课文,指导用好工具书。 3、小组间和班级内交流展示。 活动三: 1、浏览课文,给课文分段。 2、交流评价。 三、检测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1、2。活动一:识作者1、组内交流。(着重从孙友田的简历、作品、作品主题等方面交流,并作整理。) 2、全班交流。 活动二:知内容1、小组内读课文。在课文中“绿色的课本”指 ,在课文中又具体指哪些事物?在文中圈画出来。 2.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向全班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 活动三:析结构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课文开头结尾有什么特点? 2.组内交流:按照结构特点,课文可以分为几段?(在黑板上写出段落层次) 3.全班汇报。(着重读懂开头结尾) 【检测反馈】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 课题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学习2-5节,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热爱大自然,学会探索大自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 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热爱大自然,学会探索大自然。 教学准备 导学单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导入。 二、组织活动,启发提升。 活动一: 1、组间巡视,自读课文,找出“大自然”和“课本”的共同之处。 2、指导读出诗歌描绘的画面。 活动二: 1、再读课文,概括“打开”“绿色课本”的方式,小组内交流,教师巡查指导。 2、指导朗读。 活动三: 1、指导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情况。 三、检测反馈,巩固学习成果。 四、作业: 1、背诵诗歌。 2、完成《练习册》与《补充习题》。
活动一:体验“课本”内容1、自由读诗歌2-5节,思考: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大自然”和“课本”有什么共同之处? 2、小组交流圈画的语句: ①说说自己的体会。 ②比一比,看谁能读出诗歌描绘的画面。 3、全班交流。活动二:感悟“打开”方式1、读读相关句子,概括“打开”“绿色课本”的方式并写出来。 2、组内交流“打开”的方式。(其他人补充完善) 3、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活动三:赏读背诵诗歌1、读一读、背一背。 2、组内练习背诵诗歌。 3、全班展示小组的背诵成果。 【检测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 )的空气 ( )的绿阴 ( )的眼睛 ( )的翠竹 ( )的松柏( )的色彩 ( )的果园 ( )的风光 ( )的大海
2、走进大自然,鸣禽、野花要和我们联欢,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的第四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
1.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
)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
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
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
2) 补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
3)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2.点一生读题;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点也)
2)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
a.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
b.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
“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
c. 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
d. 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3) 交流自学题答案,相机指导朗读:
a. 点生回答第二题答案:
师说:学完生字,我们再来看看内容,谁能把(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补充完整?
有生回答(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 诗人让我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有生回答(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说:哪个更准确呢?
学生比较选择,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结果生大都赞同:(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师小结后让生齐读补充完整的题目。
师说:知道了内容,我们再讨论一下结构是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生举手答读,他生评读,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启发:文中几处写到了“祖国号召我们”,让生找后分男女生读1和6 节,生水到渠成地想到是总分总结构。2-5节具体写的是大自然。
b. 点生回答第三题答案:
师说:到现在课文真正写了什么,相信大家已经了然于胸了吧?是什么呢?
生齐答:自然。
师再问:哪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呢?注意借助插图在文中寻找。
师随机点生回答,几生回答、补充、更正后得出:空气、翠竹、松柏、果园、
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师说:插图这么美,诗人的描写也这么美,那么你能完成填充,概括出大自然的特点吗?师随后呈现小黑板:( )的大自然
生思考寻找后师点生回答、补充: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
师说:大自然如此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自由练读,师再点生读、评、赛。
优生或师范读,他生齐读。
6.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 读课文、看图片等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空气、翠竹、松柏、果园、
沃野鸣禽、野花、青山、绿水、云锦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围绕板书总结:我们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受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可黑板上的自然“打开”中“打开”加引号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讨论。
2.最后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让我们身临其境,也到美丽、绚丽、神奇、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去享受欢乐和温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 “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
教学难点:1.理解 “打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读课文。
1.师检查主要内容、大自然特点、文章结构;生回答,师重现上节课的板书。
2.师激疑: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解决它。
二、自学探究,理解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
1) “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
2) 为什么可以把自然比作课本,自然与课本到底有什么共同点呢?
2.点一生读题;
3.生小组轮读课文2—5节,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
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
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
1)交流第一题答案:
a.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 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 读、看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
e.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f.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2)交流第二题答案:
a.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生思考、讨论;
c.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d.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a.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b.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发现 翠竹、松柏
描绘 果园、沃野
与 鸣禽野花联欢
与 青山绿水相聚
启迪:热爱、探索大自然
作者:宗阳春 发表时间:2004-4-29 阅读次数:145
一、 教学目标 :
1、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 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 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 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 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
2、 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
四、 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 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 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 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5、
五、 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 细读文章,
2、 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 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
六、作业 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 复习导入 :
1、 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
二、 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 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 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 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曾呼吸、发现、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 学习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从“敞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 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 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
3、 全班朗读交流,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 最后全班齐读。
四、 作业 :
A:完成练习册。预习下文。背诵这首诗。
B:选择校园一物进行仔细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上联是:课堂小天地。(下联:天地大课堂)
2、是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书。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诗人孙友田先生去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板书课题。
3、读一读课题,能读懂课题吗?读懂了什么?(在泛泛交流中抓住这几个要点:a、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是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b、对“课本”的已有认识。c、题目是一种呼唤。)通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猜想,让生泛泛而谈,唤起阅读期待。师适时总结引导: a、大自然会是一本怎样的绿色课本,从中能收获到什么。b、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c、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
4、从题目中,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这真是个精彩的题目!那诗一定是更加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1)词与词组: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描绘、微风、相聚、苍劲、饱览、温馨、豪情、攀登、洋溢、胸襟、浩瀚 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2)指名分节朗读。
6、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打开了这绿色的课本,你收获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本,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7、这真是一本五彩缤纷的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再次感受感受。
8、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上节课,我们一起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这课本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呢?(美)
2、哦,美,美在哪里?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美?读读诗句,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扣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4、总结:同学们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还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真是美不可言啊!下面就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其中的美。
5、选择自己读得最满意的一节全班朗读。
6、指名朗读。
7、那这绿色的课本如何去打开呢?请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8、指名交流,相机板书:发现——描绘——亲近——感悟(2——4节)
9、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诗的首尾两节相同,这是无意义的重复吗?(不是,是从召唤起笔,又以召唤收笔,首尾呼应。)
10、齐读全诗,整体感悟。
11、自由读背。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理解文中的词语;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流程:
一、背古诗(每节语文课课前都有)
二、谈话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背的是古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看来,老师字写得漂亮,同学们读得也有味)
三、质疑。
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哪些疑问?
生1: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有什么?
生2:打开了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我们能有哪些收获?
生3:为什么要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谁去打开?
生4: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表扬学生的敢于质疑,并板书:有什么?收获?为什么?谁?怎样?
师:引导质疑(在课本下加点)说说你所理解的课本。
生:我认为的课本就是我们用的语文书、数学书等()。
师:对呀!大家再读读课题,你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
师:谢谢这位同学。她的提问中告诉了我们大自然就是(生:绿色的课本),绿色的课本就是(生:大自然)。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大自然比作了绿色的课本。
(学生的质疑不得不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抓住课题中的“课本”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巧妙地完成了“解题”这一环节。)
四、初读课文,读正确。
师:心中有这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我们先别急!先让我们打开课本,去读一读课文。要求只有一个,读正确。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6位同学来读一读。(有目的的请读书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读。)
(学生读错:柏、沃、绚,师随文指导)
五、默读课文,动笔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生:边默读边划词语。
师:指名让学生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有:芬芳、松柏、苍劲、绚丽、沃野、耕耘、洋溢、温馨、饱览、豪情、浩瀚、胸襟、云锦)
师:开火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兴趣高涨。
师:这些词语中,有些词语可能有些同学在预习的时候已经解决了,有的可能课外 书读得比较多,自己也理解。先别急,我们来听一听录音,用心感受一下这些词语,然后再来交流。
六、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七、学生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对于明显从词典上抄来的解释,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说出自己真正的理解。)
八、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境,为第二课时的指导朗读作准备!
九、指导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目标:凭借诗歌具体有形的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有兴趣去探索大自然。
流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读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3个学习任务。出示:
1.绿色的课本里有什么?
2.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
3.怎样打开绿色的课本?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大胆地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听课文录音)后交流
生1:我看到了丰收的果园,农民伯伯正在兴致勃勃地采摘水果。
生2:我看到了浩瀚的大海,海面上风平浪静。
生3:我闻到了野花的香味。
……
师:同学们心中的画真是绚丽多姿!你能把这一幅幅画读出你的理解吗?
出示词语:清凉的绿荫 芬芳的空气 挺拔的翠竹
苍劲的松柏 绚丽的色彩 丰收的果园
浩瀚的大海 片片云锦 阵阵微风
沃野 鸣禽 野花
生:读词语。
师:是呀,这一个个词语,与其说是词语,不如说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瞧——
出示片段:一只蝉紧紧地抓住柳条,随着阵阵微风,惬意地荡着秋千,哼着欢快的歌曲,似乎有满肚子的开心事要告诉大家。
师:指名读片段。
师:请你调动你所有的智慧,词汇,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最美的语言介绍
你最喜爱的一处景色。
生:5分钟时间练笔,交流,再修改。
师:这一幅幅美景就在诗人所写的一节节诗歌中,就请你从2、3、4、5小节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来美美地诵读。
生:自由练读。
师:指名读。齐读。
(事先备课时,这一环节没有预备齐读,但是学生的个别朗读太好了。举手想读的同学很多,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想读书的呼唤!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愿望,我采用了齐读。学生的齐读让我感动,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这不是在读书,而是在抒情!感觉妙极了!)
师:同学们,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
生1:我感到很幸福。我们生活的大自然太美了。
生2:我感到很快乐。
生3:我会感到我们的生活非常美好!
……
师:是呀!出示: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生:齐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欢乐和温馨。
生2:我们的生活里到处弥漫着快乐、温馨。
师:是呀!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温馨、幸福,甚至健康,这个大自然不愧是——
生:绿色的课本。
师:那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呢?
生1:用眼睛去发现。
生2:用耳朵去倾听。
生3:用鼻子去闻。
生4:用心去感受。
师:还可以用双手去描绘,用双脚去攀登。那么,去打开“绿色的课本”的时候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吗?(出示:第四节,在“攀登”“前进”下加点。)请你读读这一节,说说你的感受、体会。
生1:打开“绿色的课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有困难,有阻碍!但是我们要勇于攀登,敢于前进。
师:说得多好呀!只有勇于攀登,我们才能饱览无限的风光;只有敢于前进,我们才能奔向浩瀚的大海!如此,才显示了我们少年的豪情和胸襟。
生:齐读第四节。
师: 学到这儿,我们回过头看看今天要弄懂的三个疑问,明白了吗?
生: 点头。
师:诗歌讲究韵律的回环反复,读读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诵读。
师: 有何发现?
生: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一样的。
师:的确。 那么它们所含的韵味相同吗?自己读读这两节,体会体会。
生1:我体会到第一节似乎是在召唤我们。
生2:我体会到第一节似乎在欢迎我们。
师:那么与它相同的最后一节呢?师诵读最后一节。
生:我感受到的是鼓励,是期盼。
师:是呀,大自然绚丽多姿,有许多奇趣妙景,有许多奥秘,只要我们勇于去“打开”,会收获到快乐、温馨、幸福、乃至健康。让我们拿起
课文,像一位小诗人一样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生:齐诵。
(下课)
教学要求: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创造性地模仿着写一首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的语言,能够通过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产生美的感受,将这种感受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
2、帮助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1、老师板书“课本”两个字,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再补全课题,学生读题。提问: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配图朗诵诗歌,使学生进入大自然美的情境。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
敞开 绿阴 呼吸 芬芳 翠竹 挺拔 松柏 苍劲 绚丽 描绘 沃野
耕耘 鸣禽 联欢 洋溢 温馨 相聚 清山 攀登 豪情 浩瀚 胸襟 撒开 云锦 明媚 黄昏
a、齐读、指名读(提醒注意芬、馨、襟都是前鼻音)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有同学知道了吗?好,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大自然里有些什么?
3、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芬芳”就是香,就是扑鼻的香气。
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挺拔就是直,高。苍劲,就是有力。沃野就是很有营养的土地。耕耘就是耕作和除草。
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理解洋溢就是充满,温馨就是温和芬芳,温暖、舒服、幸福。
④指名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包揽,就是充分地看。浩瀚,就是无边无际。
⑤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理解云锦,古代的一种织物,多彩瑰丽。
⑥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4、文章哪些段落写了大自然有什么呢?(2-4)所以课文就可以分为三段,第二段的段意就是告诉我们大自然里有许多绚丽的景色,有丰富的知识。那么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别急我们学下去。
三、细读品味,产生美感
(一)、学习第一段。
1、请一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让他谈谈自己读后的感觉,也就是为什么要那样读。
2、再请两位学生读一读这一段。
3、总结:这里告诉我们大自然已经作好了准备,等待着我们进入他的怀抱,去参观,去游玩,去学习。
4、齐读感受大自然的号召。
四、指导写字
1、耕的左边不能写错。
2、襟的左边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
3、瀚的右边不是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第一段,有同学给大家朗诵一下吗?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
过渡:那么,大自然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
二、细读品味,产生美感
第二自然段
1、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收获和快乐呀!看,(教师读第二自然段)
2、大自然能带给我们哪些收获呀!
3、哦,我们走出新苑小学,首先看到的是比较近的地方的景色,有正在拼命生长,挺拔的翠竹,有古老、苍劲的松柏,果园里(农民们正热呵呵地采摘着苹果、李子、葡萄,因为采用了优良品种水果的个子更大,营养价值更高,农民伯伯想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沃野里农民们正在耕种,布谷鸟还在多余地叫着布谷、布谷快快耕种,它不知道现代科学发达什么时候该耕种、什么时候该施肥都有农业科技站来通知的。
4、老师的眼睛还看到了,好吧,你们说吧。你还愿意用你多彩的画笔描绘------
5、请你把这一幅景象读出来给大家听吧!你读的时候你的脑子里有些什么呢?
6、齐读。
第三自然段
过渡:我们继续走着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我们又遇到了什么呢?(遇到了鸣禽、野花和祖国的山水)
2、 “温馨”是什么意思呢?
a、请同学们联系一下上下文,看一看。从文章哪边看出来的。
b、我们来查一查字典,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c、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3、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起来读第三自然段。并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感觉。
3、总结,小朋友们,你们好久没来啦,想同学们的鸣禽、野花都要和同学们一起来玩耍。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告诉世界吧。齐读。
第四、五自然段
1、大自然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许多快乐等待我们去收获。自己读一读第四、五自然段,想象一下祖国山水的景象。天空、大地、早晨、黄昏的美景。待会读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读。(祖国的山水很美,要包揽无限风光,要尽享大自然的无私给予,还必须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要想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搏击狂风巨浪,不畏险恶。)
2、学生读第四、第五自然段。你觉得祖国的山水怎么样?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3、大自然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在呼唤着我们去发现、探索,清山说-----绿水说-----去吧-----去吧------
过渡:大自然是美的,是可爱的,是幸福的。你能对大自然说一句话来回答它的邀请吗?
齐读第二段读出我们的快乐,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读出探索大自然的无畏。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现在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了吗?(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给我们无比的幸福)
3、让我们齐读课文。
4、这里和第一自然段是一样的,属于前后照应、呼应开头。
5、那么是不是多余的呢?(不是的,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悬念,通过第2-5自然段我们已经明白了,在篇尾的出现则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领悟于心的感觉。如果说,在篇首,它是对全诗主题的暗示,那么,在篇尾,则是全诗的升华。)
四、小结课文
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给我们无比的幸福。大自然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发现美的时间。
课后延伸:组织朗诵比赛;组织学生仿写一首诗歌。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理解文中的词语;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每节语文课课前都有)
二、谈话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背的是古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看来,老师字写得漂亮,同学们读得也有味)
三、质疑。
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哪些疑问?
生1: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里有什么?
生2:打开了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我们能有哪些收获?
生3:为什么要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谁去打开?
生4:如何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师:表扬学生的敢于质疑,并板书:有什么?收获?为什么?谁?怎样?
师:引导质疑(在课本下加点)说说你所理解的课本。
生:我认为的课本就是我们用的语文书、数学书等。
师:对呀!大家再读读课题,你还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
师:谢谢这位同学。她的提问中告诉了我们大自然就是(生:绿色的课本),绿色的课本就是(生:大自然)。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大自然比作了绿色的课本。
(学生的质疑不得不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抓住课题中的“课本”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巧妙地完成了“解题”这一环节。)
四、初读课文,读正确。
师:心中有这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我们先别急!先让我们打开课本,去读一读课文。要求只有一个,读正确。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6位同学来读一读。(有目的的请读书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读。)
(学生读错:柏、沃、绚,师随文指导)
五、默读课文,动笔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生:边默读边划词语。
师:指名让学生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有:芬芳、松柏、苍劲、绚丽、沃野、耕耘、洋溢、温馨、饱览、豪情、浩瀚、胸襟、云锦)
师:开火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兴趣高涨。
师:这些词语中,有些词语可能有些同学在预习的时候已经解决了,有的可能课外 书读得比较多,自己也理解。先别急,我们来听一听录音,用心感受一下这些词语,然后再来交流。
六、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七、学生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对于明显从词典上抄来的解释,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说出自己真正的理解。)
八、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境,为第二课时的指导朗读作准备!
九、指导钢笔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