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家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能够深深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离开朝鲜的亲人,这是多么深厚的情谊啊!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他们也一定想早日回到回到祖国,回到白发双亲和妻儿身边,可是此时此刻他们却希望——齐读列车啊,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再见了,亲人》“主导——自学”式教案设计【精选5篇】,仅供借鉴。
学习目标
1.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3.会认8个字,会写12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教学用具
课件 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新课
1、板书“亲人”
2、师提问:什么是“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我们身边哪些是我们的亲人?父母、兄弟、姐妹……他们对我们怎样?十分关爱我们
3、师过渡:生活中也有一种人,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也被称为“亲人”。我们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大娘、小金花、大嫂)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4、补充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介绍时代背景
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
(一)讲亲人
1、生自由读文,想一想从哪些具体的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的几个故事)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归纳概括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为了志愿军,大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志愿军,大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情境,感受体验。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
重点出示: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大娘她们仅仅是为我们送来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鼓励、希望、信心……)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想象一下,说说大娘还会为我们做哪些事?我们长这么大,就是在我们父母这样的亲人的怀抱里成长着。他们爱我们,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爱比如:〈游子吟〉可以用歌曲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用电影和音像来表达。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这两种情感是多么真切,对比又如此强烈。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重点交流,出示句子:“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哪些危险?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呢?这说明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诵亲人:再读课文,加深体验
8年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志愿军战士即将和朝鲜人民分别了。在分别的当天,年迈的大娘为志愿军送别,不肯停住脚步。小金花一直哭过不停,不肯离开。走路不方便的大嫂架着双拐也要出来为志愿军送别。回首往事,情更深,意更浓。现在请你们以志愿军的身份和他们送别吧!谁想和大娘、小金花、大嫂诵别?
①引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师引,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②引读:“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③引读:“大嫂,请回去吧!看,……”“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让我们齐声读──再见了,亲人!
(三)别亲人
1、不管我们怎样劝大娘、小金花、大嫂,他们都舍不得离开。是啊!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怎么舍得分开呢?可是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火车就要走了,千言万语难于表达内心的情感。现在让我们一起代表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作最后的送别吧!(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
a组: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b组: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战士!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请你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请你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2、此时此刻,志愿军战士把朝鲜人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朝鲜人民也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师)分别时,他们握着手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登上了火车时,他们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马上就要开走时,他们说 ……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远去时,他们仍然呼喊着说…… (生)再见了,亲人
3、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似一声时,你的心情是怎样呢?(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齐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六、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洗补衣服 几夜不合眼
大娘 送打糕 昏倒路旁(雪中送炭)
救伤员 失去孙孙(唯一)
小金花 救老王 牺牲妈妈(同归于尽)
大嫂 挖野菜 失去双腿(血的代价)
教学要求:
1. 了解课文写了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抒发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能有层次地读出课文中的感情变化,正确地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惜别的依依深情。
2. 学会“役、暂、糕”14个生字,掌握“难、累、尽强”等多音字,会读写“硝烟、噩耗,崎岖”等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的意思。
3. 能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情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依依深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范读课文,导入新课
⒈板书:【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
⒉简介课文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情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组成,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乃日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美国侵略军及其帮凶,迫使美国于1953年7月刀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停战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朝鲜的战后恢复和建设工作。在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任务后,于1958年10月全部撤离朝鲜。
范读课文,并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文中是谁对谁说“再见了,亲人”?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时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
二、自学课文
⒈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
⑵完成课后练习3,然后同桌交流。
⑶课题中的“亲人”是指谁?
⒉自读课文(10分钟)
⒊交流自学:
回答问题:课题中的“亲人”是指朝鲜人民,大娘、金花、大嫂是其中的代表。
三、导学
⒈指名读1-3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娘、金花、大嫂为志愿军战士作出的牺牲,付出的代价。
出示填空:
大娘:为送打糕昏倒在路旁
金花:__________________
大嫂:__________________
⒉学习第一节,按“劝慰——回忆——抒情”把第一节分为三层,并指导朗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
⒊用学习第一节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学习方法:⑴默读分层;
⑵朗读体会;
⑶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⒋分小组自学4-6节,讨论该怎样朗读。
四、总结
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⒉课文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
板书出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抒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 用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深厚情谊
鲜血凝成的
五、完成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
学习内容:1、转换角色,学习写作。2、课文第4—6自然段
学习目标:能仿1—3自然段,以朝鲜人民的身份进行有关内容的写作;用感悟自解4—6自然段。
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创设情景,以写促学。
理论依据:《新课标》要求综合活动理论情景教学理论
具体步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生字。
⑵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学习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能透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思想的能力。
⑵ 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意目标:
激发学生对美帝国主义的恨,珍惜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句子理解词语。
2、培养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能透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思想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时代背景导入
战场上,我们中国志愿军浴血奋战,在著名的松鼓峰战斗中,烈士们的尸体,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仁义,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为了赢得朝鲜的解放,我们的志愿军宁愿放弃国内的安逸生活,在朝鲜挖野菜,吃白雪,钻防空洞;宁愿舍弃自己的家人,而在朝鲜国土上护卫着那里的人民,一去就是三年啊!就这样,我们的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最后一批志愿军就要离开朝鲜国土回国了,(出示课件)这就是朝鲜人民送志愿军的场面,如果你是志愿军,或是朝鲜人民,你会说些什么呢?
我们今天即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就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急切地想知道什么问题?
1、亲人指谁?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亲人指的是谁吗?
生:指朝鲜人民。
师:到车站为志愿军送行,与志愿军话别的朝鲜人民有许许多多,作者选择了哪几个代表?
2、还有问题吗?
我到有个极为严重的问题,一提到“亲人”一词,我们会想到谁?
生:爸爸妈妈。
师:对,和我们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那这里的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有血缘关系吗?
生:没有。
师:所以我说他们不是亲人,(板书:不是亲人)你们反对吗?
出现争议。
师:好,那我们就分成两派,同意我们的观点(即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的同学为反方,不同意我的观点(即:他们是亲人)的同学是正方。接下来我们就分成两大组,自由朗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出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好么?你可以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服我们,也可以通过你的朗读来说服我。开始。
二、辩论理解课文内容
1、反方:志愿军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为什么?
正方:大娘为志愿 军洗补衣服,而且是几夜没合眼可以体会到他们是亲人。
师: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来说服我?
生读。
师:反方的同学服气吗?我不服气。
2、正方:通过大娘送打糕一事,可以体会到这份亲情。
师:其他同学体会到了么?我们一起把这一部分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一个词语,一句话都可以。想想能不能让你体会到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那份独特的感情?
生交流:
⑴ 动词:“带者,顶着,冒着,穿着,送到──冒着生命危险很勇敢。
⑵ 雪中送炭:
① 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
② 在什么情况下送的?
(在我们空着肚子,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处于困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朝鲜亲人给我们送来了打糕,送来了关心、帮助、支持,送来了慈母般的温暖、战胜敌人的力量和胜利的希望。)
③ 假如在战士们都控着肚子的情况,大娘不给我们送打糕,会怎么样?
过渡:是啊,大娘这么大年纪了,还冒着炮火为志愿军战士送打糕,这种爱,怎能让人不感动?这又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他们虽然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
这个时候你再读,你会怎样去读?练读。
3、师:正方同学,你还通过哪件事,体会到了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正方:通过抢救伤员,失去亲人一事。
师:你能具体的阐述你下你的论据吗?
生解释为什么?
⑴ 读文字,哪些语句可以让你体会到大娘对志愿军的那种深厚的情谊?
⑵ 交流:
“丢下,背进,唯一”等感受大娘比山还高、比 海还深的情谊。
⑶ 怎样读呢?(自由练,指名读)
三、是啊,大娘对我们那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我们怎么能忘怀?齐读最后一句话
1、改为陈述句。
2、对比两个句子,说出不同。
3、再读这句话:
是啊,大娘对我们那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我们能忘怀吗?不能,所以说他们虽然不是亲人,但是他们之间的情意却胜似亲人!
四、再读第一自然段
男女生对抗赛。
导语: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给我们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时,当我们想到大娘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时,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噙着泪水,动情地对大娘说……(齐读第一自然段。)
以上通过大娘为我们的做的几件事,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他们不是亲人但却胜似亲人,那正方的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情,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情意比亲人还要亲吗?可以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故事、事例来说说。
(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你就是朝鲜人民,你就是大娘,你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呢?(交流)
五、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结合你搜集到的志愿军奋战的小故事,写一段大娘对志愿军所说的话。
六、总结
听,就在这时,列车的汽笛声已响起,此时,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言语要表达,道不尽的话,流不完的泪,此时,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都发出内心的呼唤──齐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研讨一:集体备课:
1、围绕一个“情”字展开教学,注重情的烘托渲染。
2、提供对话平台,创设对话氛围:如师生对话,人机对话,生生对话,要紧扣课题。
研讨二:
1、要找准突破点(围绕难点来设计)。
2、注重文章的整体性:
由“亲人”导入,要紧扣“亲人”设计,再扣到“亲人”上。
3、火车汽笛的声音不当。
研讨三:
1、既然形式采取辩论式,那就要以辩论贯穿始终。
2、效果比上一次好,让孩子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至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阅读。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同学们都知道“亲人”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那么你们能说说哪此人和你有这种关系呢?(学生说)
2、文中的志愿军战士把朝鲜人民当作自己的亲人,你们相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究学习课文吧!
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志愿军战士把谁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2、把让人感动的动方(句子)画上记号。
3、学生点名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说说为什么让自己感动。(师适当点拨,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等词之意。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挑战读、再读、齐读)
5、点名学生交流第二自然段让人感动的句子。(方法同上)
6、点名学生交流第三自然段让人感动的句子(方法同上)
7、师激qing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地读最后一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读,同时注意语气)
三、总结拓展,升华主题
1、学生交流学了本课后的感受。(先可组内再全班)
2、师总结
四、课后作业
语文同步训练
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志愿军战士 不是亲人 大娘、小金花、大嫂
胜似亲人
《再见了,亲人》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的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三、说重点、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四、说教法:
学习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应认读为本。在读中让学生说,在读中让学生悟,在读中让学生品,在读中让学生谈感受。使朗读和理解密切配合,相互促进。
五、说学法:为了避免问答式教学状况,在本节课中,我采用读、品和体会和方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层”作用的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1)揭题、解题:
“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师问学生哪些人具备这种关系呢?学生说后,老师又问: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生明确后,老师又问: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亲人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文学习。
(2)品读课文,体会要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娄学生在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画出了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后,点名学生读,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重点理解“雪中送炭”、 “唯一”等词的意思,还要重点指导后两句话的朗读,从而体会大娘为什么是亲人。
在学生找到第二自然段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时,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及小金花的刚强,从而感受小金花的妈妈及小金花为什么是亲人。(此过程中还要注意朗读指导)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学方法同上。
当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什么是“亲人”时,自然会明白他们和志愿军战士没有血缘关系,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课文学到这儿,老师激qing引导,生读四至五自然段,接着引导学生看插图,再激qing引导,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注意语气)
(3)总结拓展,升华主题
让学生走进交流平台,同桌互相说一说,可以说文章的表达方法,可以说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可以说自己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谈,同桌交流后指派二组学生上台交流,最后老师总结课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情感充沛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走进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不但重视读的训练,更要重视在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谈体会,体会后再读的训练。
另外,本文的前三个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在引导学生学完志愿军与大娘的话别后,可归纳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学后两段话别。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是:能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在读中谈体会,成绩优秀的,预习到位的学生谈得非常好,非常到位;成绩稍差的学生,预习不是很到位的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也能谈得很好。另外一成功之处是,在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组织者。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是:有部分学生在情感朗读上不是很在感情,预习的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谈体会时不是很流利。
今后,在教学工作中,要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教学再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