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的说课稿【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午夜为大家整编的14篇陈情表说课稿的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陈情表》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巩固本文所学内容。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陈情表》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陈情表》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晋武帝(司马炎)

陈情表 ↑

李密

一、“陈侍汤药,未曾废离” 难离之情

二、“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为难之情

三、“更相为命,不敢废远” 相依之情

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爱之情

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教学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谢谢大家!

陈情表说课稿 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虚词、实词、文言句式以及文化常识;

2、体会课文真挚的感情和语言艺术;

3、学习课文缜密的构思和寓情于理的说理艺术。

学习重点:

积累重要的词句,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讨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提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陈情表》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让人如此评说,请允许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了解背景,高效预习

1、试译全文,圈出难解的字、词、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情的?

3、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二)预习检测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 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2、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有:

A.行年四月,舅夺母志 。 夺:夺取 B.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C.谨拜表以闻。 闻:知道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E.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孑:孤单,与“茕茕”同义

F.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G.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厚”的反义词

H.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卒:终

3、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

A.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B.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②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③拜送书于庭。

C.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D.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同形异义词: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6、根据课文,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 的一篇表文。“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李密上表的目的就是 ,希望 体谅他祖母刘氏 ,答应自己 。

二、研读课文,回答问题,理清思路,体悟情感(思考与探究)

1、第一段“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李密围绕这八个字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为后文那句作了铺垫、设了伏笔?“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为后文那句作了铺垫、设了伏笔?

2、第二段为什么要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八个字起笔?陈述太守、刺史对自己的荐举,其用意是什么?“臣具以表闻”,这奏表的内容是什么?本段文字要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这段文字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3、第三段李密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有什么意图?李密为什么要申说自己出仕蜀汉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4、第四段,李密解决尽忠与尽孝矛盾的办法是什么?李密向晋武帝提出了什么请求?李密又是怎样表白自己的“愚诚”的? “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是什么意思?李密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5、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作者正是运用了最恰当的抒情方式,终于打动了晋武帝,使他看了表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诏”,允其不仕,并当即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下令郡县承担供养李密祖母的责任。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陈情表》使晋武帝深受感动的原因。信任。

三、当堂测试:

1、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原因在于:

事之实—— 之真—— 之诚——言之切—— 之巧。《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也许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3、根据课文,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

③ , ;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 。

四、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高中语文《陈情表》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陈情表》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古代抒情散文。由晋初散文家李密写成。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本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苏轼曾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学习本文对于我们体会散文真谛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两个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其次,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学法:

1.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法与合作学习法。

2.立足文本,从具体信息到抽象情感,以孝行故事作诱导,引导学生利用探究法,多思考,多感受。

最后,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课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给学生讲述孝行故事(成语、俗语、典故)引入:"24孝故事百行孝为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为理解文章作铺垫。作者:李密,晋初散文家。写作背景: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目前的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晋武帝为人阴险多疑。李密不得不暂存观望之心。借以祖母生病要人照顾为由,陈孝情,陈忠情,让晋武帝答应他的请求。

第二部分,用5分钟时间带领学生朗读新课,主要是感知整体文章。

安排学生用五分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创情景,与文本言语碰撞、交流过程中,以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和缩短与作者心灵的差距的效果。

第三部分,用20分钟理解文章具体内容,探讨重难点。

通过两个问题(为何"陈"?"陈"什么?)的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深入探讨文章的重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因此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是学习重难点。

第四部分,与学生探讨写作技巧和特色,主要用于后续的学习和写作。

好的构思,还要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文章才有活力。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语句进行赏析,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还有那些语句最能流露作者感情的,请找出来体会一下。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语句的筛选、概括、整合的能力。以及学习李密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寓情于理的写作技巧和特色,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写作和学习中来,达到作者与读者情感共鸣的良好效果。

最后,用约8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用以总结课文本文构思缜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作业布置: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臣以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宠命优渥(wò),责臣逋(bū)慢,茕茕(qióng)孑立,五尺之僮(tóng)。

2背诵全篇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提高记忆效率)

3熟读全文,理解文意。(加强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文言知识)

第六部分,用2分钟用于教学反思

通过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确的本文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寓情于理的特点;也感受到了文章情理交融,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这一点,上得较成功。

但感到遗憾的是分析得不够具体。

《陈情表》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必修五第二单元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本单元话题是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就文体而言,是文言文也是散文。按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是高中生必须达到的目标;从散文的角度学习文学作品《陈情表》,要按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概括要点”的要求,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引导学生感受《陈情表》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感,理解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孝两全的思想局限,进而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关爱亲情的思想意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来完成知识目标,第二课时完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情景导入。孝敬长辈,忠于朝廷,是中国古代君子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千百年来,人们奉行于此,常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李密的《陈情表》感动了皇帝,感动了上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以孝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环节2:课堂检测。课前已发下了导学案,主要检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情况。

环节3: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为学生设计三个问题: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作者为什么要向晋武帝陈情?他陈情的内容是什么?用了什么方式?

学生讨论后发表见解,教师梳理内容并归纳为:

(1)李密“陈情”的理由是因为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太子洗马,“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而他又不想应诏就职,“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李密“陈情”的具体内容:

①述父丧母嫁、祖母收养、祖孙相依为命之悲惨遭遇。

②述因祖母病重,太守举孝廉不就,刺史举秀才不从,皇帝下诏、官府逼迫也难以应诏的两难处境。

③述圣朝以孝治天下,而自己孤苦无依,祖母又“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祖孙“更相为命”,因此“不能废远”的理由。

④述祖母年事已高,“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祖母百年后,自己再对国家“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报效犬马之劳的愿望。

(3)李密陈情的方式是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作者自己的孤苦无依、和祖母相依为命、对皇帝的知遇恩情等“情”自然巧妙地融入了对皇帝的“陈”述之中,晓畅、通达、浑然一体,没有雕琢之痕,使人感到作者时时在述事,又处处在抒情。这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

环节4:拓展探究

(1)有人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孝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读罢此文,请谈谈你对“孝”的感受。

(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并谈谈自己的学有所悟,以求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概括能力并让学生真诚地为亲人奉上自己真诚的回报。在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道德意识逐渐淡漠的今天,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明确:封建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伦理,其根本的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今天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态度。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

(2)将本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对比,看两篇文章在“动之以情”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

古人常有“忠则《出师》,孝则《陈情》”之说,可见两篇文章在用情方面是相似的,都是以真情来打动人,这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典范。

不同:《出师表》这篇奏章以议论、叙事为主,字里行间渗透了诸葛亮眷恋“先帝”知遇之恩的强烈感情。作者与刘禅兼有“君臣”与“托孤”的关系,陈述意见借“先帝”之口道出,饱含深情,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更容易打动刘禅。告诫语重心长,殷勤寄语,率直诚恳又不失长者、臣下身份,全文无不流露出作者忠君爱国之情。杜甫赞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赞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见语言感情之深。

《陈情表》则通过陈述自己的“苦情”“亲情”“忠情”来打动晋武帝,希望能够准许自己侍奉祖母以终余年,因此言辞委婉流畅,情文并茂,扣人心弦。晋武帝看了文章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环节5:课堂小结

文章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李密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暂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言辞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学习本文,我们既要学习作者融情于事、真切感人的“情”,又要理解作者作为“亡国贱俘”对新朝国君陈情时的谨慎、得体、恰如其分的语言;既要读懂李密的“孝”情,又要领悟其中的感激之“情”。

环节6:作业设计

1、背诵《陈情表》,在背诵的过程中,以求更深刻的感悟其情感。

2、语言运用练习:以“忠”和“孝”为话题写篇随感。通过这个作业,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人。

四、说板书

情 理

陈以往之情 不幸的家世 以孝治天下

陈现今之情 两难的处境 忠孝难两全

陈日后之情 不仕的原因 先尽孝后尽忠

层层深入,感人至深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陈情表说课稿]相关文章:

1、陈情表说课稿

2.2016检验科年终工作总结范文3篇

高中语文《陈情表》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晋武帝(司马炎)

陈情表↑

李密

一、“陈侍汤药,未曾废离” 难离之情

二、“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为难之情

三、“更相为命,不敢废远” 相依之情

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爱之情

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教学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谢谢大家!

陈情表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明确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充实文言仓库,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表达的至真至诚的苦情、亲情、忠情。

3、激发学生孝亲意识,继承古人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于层层叙事中表达的衷情,继承古人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臣以险衅( ) 悯( )臣孤弱 夙遭闵( )凶

终鲜( )兄弟  常在床蓐( ) 猥( )以微贱

责臣逋( )慢 犹蒙衿( )育  宠命优渥( )

岂敢盘桓( ) 有所希冀( ) 日薄( )西山

除臣洗( )马 逮( )奉圣朝  过蒙拔擢( )

门衰祚( )薄 更( )相为命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常在床蓐( )

零丁孤苦( ) 四十有四( )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有一位蜀汉旧臣,幼年父亲早死,母亲改嫁,和祖母相依为命。蜀国灭亡后,新帝晋武帝多次征召他为官,可这时祖母已是96岁高龄,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如果赴朝为官他就没有办法孝敬祖母,同学们你们说他该怎么办?他写了一篇表文婉言辞谢,据说晋武帝看了他的奏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他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表文。

(二)预习检查,解读文题

1、检查预习

小组自查,抽查部分学生,让他们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文章体例,解释“夙、凶、薄、息、寻、除、拔”等字的意义。

2、提问解题:本文是谁在陈情?向谁陈情?为何陈情?

小组抢答陈述

李密( 224 - 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三)初读感知,明确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四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总结:第一段 孤苦无依母孙相扶(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第二段 朝廷恩遇进退两难(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 ,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第三段感激君恩 感念母恩(感激朝廷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抚养之情。)

第四段先孝后忠忠孝两全(愿乞终养,报答祖母养育之情;保卒余年,尽节陛下知遇之恩。)

(四)诵读文本,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

学生谈感受,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婉转凄切、真挚动人。

幻灯展示诵读提示:悲的感情“气沉声缓”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小组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评,揣摩情感,感受节奏、重读、语气的运用,最后推选一名同学进行诵读PK

3、诵读PK

每组派一名同学选读文本,评选最佳诵读选手。

4、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文章中陈了什么情?

教师补充: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李密均以侍奉祖母为由,均辞命不从。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是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学生的回答可以不拘泥于孝情和忠情,可谈孤苦之情、感恩之情、两难之情、恐惧之情,对旧朝的忠心,对司马氏政权的戒心,等等。

5、集体有感情地诵读全文,结束文本学习。

(五)拓展延伸,抒写孝情

过渡: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取晋武帝的同情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层层陈情,同学们认为哪种情感最为重要。围绕着“忠”“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播放组图,配音解说。

2、请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六)作业

1、整理课文中的成语。

2、反复诵读,揣摩文章的语言艺术。

【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板书设计】

(先尽忠,后尽孝)

《陈情表》说课稿 篇9

高中语文必修五只安排了一个文言文单元,《陈情表》是其中的一篇讲读课。高中阶段大纲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而本单元的四篇文言文是文学性较强的古代散文,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词句的理解上,而应在培养初步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上。

据此,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

1、基础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课文,丰富文言语感;理解“夙、凶、薄、息、寻、除、听、卒”等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充实文言仓库。

2、思想教育目标:领悟作者苦情、亲情、忠情这些真实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本文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因此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乞终养的目的是教学重点。

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题解导入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而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诵,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真挚动人。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取晋武帝的同情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2、指导诵读,梳理文意。

教师边引导学生诵读,边疏通字句、梳理文意。

第一段:陈言自己的悲惨遭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第二段:叙述朝廷逼他作官的经过。

第三段:表达自己尽孝的心意。

第四段:表达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意愿。

三、鉴赏评析

1、写文章的目的,在于影响对方(读者)。或者是宣传一种主张,或者是表达一种愿望,都要使对方接受。而在实现这一目的,就文章的表现手段来说,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情表》就是这样情理兼备的好文章,堪称西晋散文的名篇。

那么,这篇文章是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呢?

第一,表现真挚的特殊孝情。

《古文观止》对这篇文章曾这样评说:“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李密从小失去父母,是祖母刘氏一人抚养成人的,这种孝亲的关系自然不可分离。所以作者首先从这里写起。他先写自己,从小孤弱,亏了刘氏的抚养。而且“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这里见出刘氏的辛苦。再写刘氏,“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这时只有李密来服侍照应。刘与李密这不可分割的关系说到位了,但这还不够,作者还补充特殊的具体情况,这就是他家“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处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环境里,祖母与自己互为依傍,分离不得。最后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刘氏晚年垂危的景况,呼应上文,最后自然引出所要表达的主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其情感是真挚而深切的。所以古人评说:“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冷斋夜话》引李格非语)更有评说:“此段写尽慈孝,使人读之欲涕。”(《古文观止》批注)

第二,阐述了充分而有力的道理。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看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但事情一开始,就在李密面前出了一个难题。我们知道,李密原是蜀国的郎官,蜀亡于晋,会不会使晋“疑其以名节自矜”?还有,在陈此表之前,已经诏书累下,郡县逼迫。所以李密写这篇陈情表,就非得动脑筋把道理陈述清楚不可。他在陈述暂不能出仕的理由时,先从圣朝“以孝治天下”并且做到“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入手,热切称颂朝廷褒扬孝行态度坚决、措施得当,然后折入本意:“况臣孤苦,特为尤其!”这就为“愿乞终养”设置了根据。接着表明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但为什么不去呢?不是为了名节,“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而是因为“刘病日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最后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来表达自己要先尽孝后尽忠的意愿,这样就使道理更周全,表达了自己矛盾的心情,既消除了对方的怀疑,也使自己的意思因得到衬托而更鲜明。

2、本文是用骈文的形式写成的。南北朝时期,正是骈文发展的全盛时期,许多人都喜欢骈文这种文学样式,但是,骈文也因此走向了一个错误的极端,即形式华美但内容空泛。而《陈情表》却一反当时的流弊,创造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所以鉴赏本文要认真体会内容与形式如何完美的统一起来。

(1)找出文中一些典型的四字句,体会其特点和作用。

①语言简洁凝练。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当时形只影单、孤独寂寞、无依无靠的悲惨处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则把病入膏肓、生命危在旦夕的祖母比喻为将落的太阳,真实形象地写出了祖母地病情;“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也用来形容祖母生命的危急。如此简约的文字,却形象地喻出真实的境况,同时还渗透了作者的深情,难怪晋武帝深受感动。

②语势连贯紧凑。四字句言简意丰,连贯紧凑,形成了好的效果:不容置疑,严整自然,增强了说服力。如第一段中“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文字简洁,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至,困难层现错出。

(2)找出对偶句,体会其好处。

运用工整对仗的对偶句,显得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表现力。

陈情表说课稿 篇10

教学要点

一 体会本文作者准确、生动、形象的用语,节奏的抑扬顿挫。

二 学生诵读能力训练。

三 深化学生对“忠”“孝”的认识。

过程设计

一、巩固强化

1.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前课布置的作业1、2。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回答情况适时评价、点拨。

二、咬文嚼字

有好的构思,还要有恰当的语言表达,这样文章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语句,从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等方面品味其艺术效果。

例如: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按时间顺序叙述,语势连贯紧凑,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以长幼、内外皆无,显示自己的孤苦伶丁。用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富有表现力。)

3.“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的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富有感染力。)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的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解说:品味本文的用语,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表达。)

三、诵读训练

利用多媒体播放乐曲《感恩的心》(学生都很熟悉)作诵读配乐,为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深情营造氛围。

1.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2.诵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课文。

3.师生交流诵读方法。

四、拓展延伸

1.思考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理由一: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挚情,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参考理由二:对蜀汉有念旧之心,不愿出仕新朝;或因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错综复杂,不愿介入;或因深感做官如履薄冰,对官场厌倦;或想做官,但因对晋武帝不甚了解,不敢盲目做官;……总之,此刻他不想奉诏仕晋,于是就抓住“孝”字大做文章。

(解说:此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圆其说的阐述独到见解,发展创新意识。)

2.思考讨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有这么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关于“忠”与“孝”,有人认为,是统治者用于维护自身统治提出的封建思想观念;有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请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可联系古今人物、事件、有关论述。

(解说:此为实践性问题,针对本文特点、目前“忠孝”观念日益淡薄的社会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讨论,引导学生陶冶性情,提高道德修养。)

五、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小结。

六、作业布置

1.查阅资料(如任继愈先生《谈谈孝道》等),将自己对“忠孝”的认识加以整理,写成文字。

2.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诉苦情(……) 求体恤

明孝情(……) 告心愿

情 感恩情(……) 讨欢心 动之以情

文本框: 层层深入 表忠情(……) 消疑虑

引法理(以孝治天下) 找依据

理 说情理(先尽孝后尽忠)解矛盾 晓之以理

《陈情表》说课稿 篇11

自我介绍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说教材:

《陈情表》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古代抒情散文。由晋初散文家李密写成。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中语文新课标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本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苏轼曾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学习本文对于我们体会散文真谛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诵读、背诵,积累文言词汇,积淀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学习和运用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的语言艺术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苦情。正确认识“孝”,继承孝敬父母长辈的传统道德。

两个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其次,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学法:

1、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引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法与合作学习法。

2、立足文本,从具体信息到抽象情感,以孝行故事作诱导,引导学生利用探究法,多思考,多感受。

最后,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课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给学生讲述孝行故事(成语、俗语、典故)引入:“24孝故事”“百行孝为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为理解文章作铺垫。作者:李密,晋初散文家。写作背景: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目前的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晋武帝为人阴险多疑。李密不得不暂存观望之心。借以祖母生病要人照顾为由,陈孝情,陈忠情,让晋武帝答应他的请求。

第二部分,用5分钟时间带领学生朗读新课,主要是感知整体文章。

安排学生用五分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创情景,与文本言语碰撞、交流过程中,以达到加深对课文理解和缩短与作者心灵的差距的效果。

第三部分,用20分钟理解文章具体内容,探讨重难点。

通过两个问题(为何“陈”?“陈”什么?)的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深入探讨文章的重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因此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是学习重难点。

第四部分,与学生探讨写作技巧和特色,主要用于后续的学习和写作。

好的构思,还要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的文章才有活力。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语句进行赏析,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还有那些语句最能流露作者感情的,请找出来体会一下。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语句的筛选、概括、整合的能力。以及学习李密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寓情于理的写作技巧和特色,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写作和学习中来,达到作者与读者情感共鸣的良好效果。

最后,用约8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用以总结课文本文构思缜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开放性问题,各抒已见,自圆其说。)

作业布置: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臣以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宠命优渥(wò),责臣逋(bū)慢,茕茕(qióng)孑立,五尺之僮(tóng)。

2背诵全篇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提高记忆效率)

3熟读全文,理解文意。(加强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文言知识)

第六部分,用2分钟用于教学反思。

通过问题的讨论,学生明确的本文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寓情于理的特点;也感受到了文章情理交融,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这一点,上得较成功。

但感到遗憾的是分析得不够具体。

陈情表说课稿 篇12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2、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今天我们走近李密的《陈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陈情,说服晋武帝的。

二、题解

《陈情表》:

陈——陈述、表述;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三、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四、研习课文

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

疑难文句:学生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速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1)为什么要“陈”?

明确“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2)“陈”什么?

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3)如何“陈”?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述他的“情”的:

①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祖孙更相为命

②叙写感激朝廷,进退两难的处境愿乞终养

③提出孝之大理,表明自己不矜名节不能就职

④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在李密这一番以“孝”为中心,环环相扣,入情入理的陈情之后,标榜以孝治国的晋武帝,就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情了,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篇精心构思的文章,以情动人,以理喻人,合情合理,环环相扣,不仅打动了晋武帝,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达技巧)

3、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在我们学习闲暇的时候,想想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不要忘了他们在我们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

五、课外拓展延伸

1、阅读材料

(1)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2)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2、各抒己见

(1)看完以上两则事例,你有什么感想?(略)

(2)我们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呢?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很多人总是把它挂在嘴边,说说而已,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去孝顺父母呢?

①孝顺从现在做起

“子欲养亲不在”,同学们,珍惜这仅有的时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②孝顺从小事做起

每天主动给妈妈倒水,捶背;母亲节给妈妈买朵花、少顶嘴。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帮爸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让老人家得到安慰。

③孝顺从心灵做起

“每月给父母寄点钱花花,就尽到孝心了”这是一些人的“常规做法”,如果只注重物的供养,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又体现在哪里呢?

不要把孝顺父母当作一种责任,“有父母可以孝敬是儿女的福气”——孝顺父母是我们一生的最伟大的事业。

3.观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六、总结

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这孝心,

也许是一声轻轻的问候,

也许是一张灿烂的笑脸,

也许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

也许只是一次次短暂的陪伴。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陈情表》。

2、结合现实,写写你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附板书:

陈---陈述,表述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

身世孤苦

(孝情)祖母病笃尽孝日短

祖母情深

先尽孝后尽忠

沐浴清化

(忠情)孝治天下尽忠日长

蒙受国恩

陈情表说课稿 篇13

一、说教材

《陈情表》来自人教版第四册的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主要讲中国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欣赏重点是语言特色和古代散文在叙述中兼以议论或抒情的手法。就《陈情表》来讲,在语言上骈散结合,自然纯粹,在构思上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来看,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置如下:

1、 教学目标

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和文体的有关文学常识

积累文言文词语,背诵。

赏析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以及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2、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把握行文层次,体悟以其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特点

3、 教学难点

理解诸多实词和虚词,并进行分类归纳。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分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学生采取的学法是诵读法和讨论法。

本文拟定两个课时。

(一)说教学过程

1、 导语设计

以后人的评价导入课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2、 整体感知

1、首先多媒体投影作者及写作背景及文体常识

2、听读,放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读课文,体会的语言的节奏感以及感情。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学生提出字词方面的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学生自己小结。自由朗读课文中,理清思路。

3、归纳每一段的大意

3、研读赏析:

问题:作者如何在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打动晋武帝的心?

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讨论后明确:因为自古忠孝两难全,他为了达到奉养祖母的目的,利用新朝“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在“孝”字上大作,情辞恳切,字字发自肺腑来打动晋武帝,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其次行文时先说后说、轻说重说处理巧妙。

讨论: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个两难的处境中,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就会惹来杀身之祸,李密是怎样化解这个矛盾的?(换位思考、列数字)

孝:身世凄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报养刘之日短也(情) 解决 先尽孝

忠:沐浴清化——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理) 矛盾 后尽忠

语言的个性鉴赏(四字句、对偶句、排比句)

4、拓展阅读:

让学生讨论一下《出师表》和《陈情表》的异同。

不同:《出师表》全文无不流露出作者忠君爱国之情。

《陈情表》则通过陈述自己的“苦情”“亲情”“忠情”

让学生讨论一下对“孝”的看法。

四、说板书设计(略)

陈情表说课稿 篇1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6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陈情表》。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一、说教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中国古代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

3、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

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

主要指导学生用"四读法"(速读、诵读、品读、研读)并结合适度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们共同体会《陈情表》中的"孝"

陈情表 (板书)

2、解释题目所涉及内容并引出作者和写作背景

陈:陈述。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晋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李密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陈情?

此处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目的引导学生从课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陈什么情、如何陈情。引入课文内容

4、范读正音

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

5、朗读指导

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6、学习过程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强调字音),梳理结构简单赏析(板书内容)。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三是巩固词句、通假字、文言实词。

7、课堂小结:

《陈情表》这篇文章,它的动人之处也就在于李密将孝道表达地情真意切。从小抚养自己的祖母已到风烛残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正需要自己养老送终;李密再三强调:"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解决办法,还作了"生当陨首,死当给草"的保证,晋武帝终于被李密的苦情、亲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动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同学能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8、作业布置:

巩固本文所学内容。

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五、说板书设计

(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