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最新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最新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说说我家的人》。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的道路。幼儿自己家里的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的人”是通过幼儿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的兴趣,并通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的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择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内容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作为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的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2)提供摆放照片的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通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通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通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家庭的情感。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通过对家人的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的积极性。

(2)记录法:通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进一步巩固对家人的了解。

四、说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这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的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的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通过对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的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通过提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做什么的、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的家人的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的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的头像、妈妈可画女人的头像;生日可用数字,可以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的颜色可用相应的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可以画相应的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以及记录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动脑筋积极思考记录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通过绘画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本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的首页画上自己的全家福,与补充的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的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内容。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因此,通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的获得。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2

说学法

浅显的谜语,逼真的动物叫声,引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幼儿听的习惯和说的习惯。活动情景的设计把幼儿带入一个动物世界。他们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动物,精练的提问:你想给谁送什么?你的好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在这样有梯度的提问中,幼儿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语言表达的资料呈螺旋上升,表达潜力自然提高。听的习惯、说的习惯也在培养。小动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儿的分类潜力。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即得到乐趣,又活跃了思维,即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语言表达潜力。

说过程

《动物吃什么》是一个综合活动、包含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其基本目的是透过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我采用环环相扣的组织形式,活动流程为: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找朋友感知发现――组织讨论。扩散思维――动物分类。提升经验――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1、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一半。动物园又来了新朋友。谁来动物园了?紧紧吸引了幼儿,透过听声音,看动作,猜谜语把动物们引出来,一下子就把幼儿带到了动物世界,激起他们的兴趣。

2、找朋友,感知发现、

(1)、饲养员叔叔给动物准备了好多吃的,它们是什么?

教师逐一出示食物图片,鼓励幼儿说出这是什么。

(2)、你给谁送什么?

幼儿说出给谁送什么,并动手操作。然后扮演动物的老师说谢谢小朋友。送给我……引导幼儿说出不用谢。那里的师幼互动,即为下面的语言训练带给了示范,也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为下面幼儿之间的互动打下了基础。

(3)、你的朋友是谁,它喜欢吃什么?

部分潜力差的幼儿,有了前面的语言示范,也能试着说出来。那里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

语言潜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用心应答的环境,透过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即了解动物吃什么又发展了语言。

3、组织讨论,扩散思维、

动物的种类繁多,前面几种只是代表。经过幼儿讨论想象,会说出更多的动物,能激发幼儿探索动物食物奥秘的兴趣,使本活动重点得到突破。还有许多小动物它们是谁呢?它又吃什么呢?当老师问讨论结果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有些动物只吃草,有些动物只吃肉,这样就为下一步动物分类打下基础。

4、动物分类,提升经验、

如果简单的让小朋友给动物分类,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动物联欢、共进午餐的场景。你的朋友是谁?它就应在几号餐桌上,为什么?为了减少盲目性,每号餐桌上先送上两个小动物。老师简单总结,幼儿再根据自己的经验放置其它小动物。每位幼儿都十分兴奋和愉快。兴奋和愉快是幼儿活动的最佳背景。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幼儿都敢说,敢做,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用心性比较高。在那里把零碎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认识了许多动物,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喜欢吃不同的食物,落实化解了难点。

5、活动延伸,扩展视野。

动物范围的广大,让探索没有止境。如果就此结束。刚激起的兴趣也持续不了多久。本活动的生成、延伸也是必须的了。动物不同,喜欢吃的食物也不同。请小朋友注意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和图片,带到幼儿园来,大家互相交流。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3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神奇的指纹》

一、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透过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对食物的观察不够专心和仔细,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透过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并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纲要》中提出:“教育资料的选取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必须的挑战性;既要贴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取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根据《纲要》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指纹”作为幼儿科学教育资料,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带给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我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定位重点与难点,运用直观操作、总结归纳等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目标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资料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潜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及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潜力、发展水平与潜在潜力的差异我确立了认知、潜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透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潜力目标:透过观察进行比较各种指纹,并能说出不同;情感目标:有动手动脑的用心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了解指纹的特征。

(二)难点:透过观察说出指纹的不同,并明白指纹的用处。

为了解决重点和难点,在活动中,我在为幼儿带给了直观的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为他们创设了简单、快乐的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完成以及难点的突破。

四、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根据目标及幼儿的实际状况,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直观操作法:在活动的开始透过一幅指纹画来引入课题,给幼儿以指纹上的直观认识;同时为幼儿带给印泥和纸,让幼儿自己来操作,这样就会更加形象;在活动最后给幼儿出示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的图片,这样也但是给幼儿直观上的认识。

总结归纳法:在“观察指纹”这一活动环节,我将此过程分为了三个步骤,在每一次比较后教师都做出了明确的总结,这样能够使幼儿对指纹的特征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环境创设法:我以幼儿创作指纹画作为活动的结束部分,并引导幼儿将作品张贴在“指纹画展”的画廊里,“指纹画展”的创设会使幼儿更加有创作的欲望。

(二)学法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观察法:整个活动一向都是幼儿在透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论的。

统计法:在认识指纹特征时,我让幼儿记录、统计自己的指纹类型,以此来更好的巩固。

五、教学准备

(一)空间准备: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围桌而坐。教师操作台布置于前方。布置的“指纹画展”的画廊。

(二)物品准备:

1、指纹印画一幅;2、印泥和白纸若干;3、放大镜(每个幼儿一个);4、双胞胎指纹图;5、实物投影仪一台;6、玻璃杯、笔、电话等物;7、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的图片;8、破案小故事。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指纹印画,引起幼儿对指纹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啊?你明白这是用什么来画的吗?(手指印的)真搞笑,手指也能画出这么好看的图画,我们也来印一个手指印好吗?

(让幼儿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并给幼儿发放大镜)分析:透过一幅漂亮的指纹画来引出了这天的课题,同时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二)认识指纹,观察指纹。

1、认识指纹。

师:请你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纹理,有线条,像一个一个的圈……)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那你明白它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指纹

(1)比较自己和同伴的指纹有何不同;师:大家互相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的指纹和自己的一样吗?

总结:同伴的指纹和我们的是不一样的。

(2)比较自己和父母的指纹是不是相同;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父母的指纹图,并和自己的进行比较)小伙伴的指纹原先和我们自己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他们的指纹和我们的一样吗?

总结:爸爸妈妈的指纹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3)比较双胞胎的指纹是否一样;师:(拿出双胞胎的指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们都明白双胞胎长得个性像,基本一模一样,那么他(她)们的指纹是不是一样呢?

总结:双胞胎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4)教师小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分析:在“认识指纹,观察指纹”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分层比较的方法,首先从身边的小朋友开始做比较,之后引申到自己的父母,继而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注意力的“双胞胎”身上,因为不能立即找到活生生的双胞胎,所以我在活动之前先准备好了双胞胎指纹的图片。透过几个层次的比较与观察,这样能够使幼儿更加形象地认识指纹的“异样性”。

(三)观察指纹的类型。

1、将几个幼儿的指纹印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引导幼儿观察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两种常见指纹类型,分别给它们起名字。(斗型,由许多同心圆构成,看上去像水中的旋涡;箕型,纹线像簸箕似的,有一边是开口的)

3、师:赶快用放大镜找找看,你有几个手指头是斗型的,有几个手指头是箕型的?(各人统计自己各类指纹的数量,巩固认识指纹的类型)。

分析:在此环节中,透过食物投影仪,能够使幼儿对指纹认识得更清楚、直观。最后让幼儿自己统计记录自己的指纹,这是一个很好的巩固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纠正,帮忙幼儿正确认识、区分指纹的类型。

(四)了解指纹的作用。

1、演示用蘸有印泥的手指一一触摸玻璃杯、笔、电话等物,请幼儿说说有什么发现。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这一点对哪方面有帮忙?(警察叔叔能够利用罪犯留下的指纹作为证据抓住罪犯。)讲述简短破案小故事。

2、指纹除了对破案有帮忙,还有什么用处?

老师出示图片——有关指纹的科技产品为幼儿讲解,开阔幼儿眼界。

(1)指纹考勤机;

(2)光学指纹鼠;

(3)指纹保险箱;

(4)指纹锁分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讲述一个简短破案小故事,这样不仅仅何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对于“指纹破案”这一作用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五)结束部分:

师:指纹的作用真大,不仅仅能够帮忙警察叔叔破案,还有那些高科技的产品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保险。不仅仅如此,刚才我们还看到用指纹添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用你们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图画来张贴在我们“指纹画展”的画廊里。

伴着音乐声,幼儿愉快地创作,结束本次活动。

分析:以指纹画创作作为活动的结束部分,不仅仅能够让幼儿得到一个休息,而且在创作的过程中将科学与美术活动相融合,在激发幼儿创造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幼儿对指纹的形状、特征再一次进行巩固。

七、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幼儿本身的探索欲望,我将本次活动的眼神设计为--“让幼儿回去和家长一齐查资料:小动物们有指纹吗?它们的指纹一样吗?”这样不仅仅但是给幼儿继续探索的契机,也能够使幼儿更好的与父母进行互动。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4

一、设计意图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从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态度着手,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活动中要求幼儿手脑眼并用的活动起来,《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以往我们的美术活动基本是以幼儿单独进行创作的形式来进行,忽略了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画的关键是要作画的人之间默契的配合。这中配合说简单也不简单,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说难也不难只要幼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难完成。在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集体作画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就让幼儿手脑眼结合协调并用的,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其潜移默化性,是比较适合幼儿。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保护好他们对艺术表现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的以上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情感、认知、技能等三方面内容的目标。

第一点是: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表现艺术美的兴趣。萌发幼儿乐意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情感。第二点是:在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协调好与同伴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协调能力。第三点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造型各异的建筑并尝试协作完成一件作品。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纲要》中也曾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我把第一点作为我活动的重点。这条目标将会体现在我整个活动当中。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我会抓住这一特点让活动以不同于常的形式出现。比如:我会在课前带孩子们玩“我设计的幼儿园”的建构游戏,让他们对幼儿园建筑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演示各种不同造型的幼儿园建筑进一步引起他们对绘画的兴趣。而绘画时不是单一的想象而是手脑眼多种感官结合来进行。这样,让他们在新奇之余会跟着不自觉的丰富、积累经验。第二点是认知方面,虽然大班幼儿的美术技能掌握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其小肌肉群发展还不够完善。况且,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也不够所以要通过协商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件作品是有些难度的,所以就把他当作一个具体目标来执行。并且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表现我们生活中的美。第三点是我活动的难点。由于整个绘画是靠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与合作伙伴间配合好与否密切相关的。活动中难免发现问题。这时必须让幼儿学会解决这问题,其中的道理是幼儿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时时会用到的也就是说可以被幼儿持续所用的。因此我把它当作难点来执行。具体绘画中我不会强调幼儿所设计造型的规范性及准确性,而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在观看教师的演示指导后,凭借自己的经验与同伴适当的商量交流来尝试完成一件合作设计画。将他们现有的理解、想象引导到更深的方面,进一步表现创造的欲望和热情。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现行的《纲要》要求我们所选的教育内容是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希望幼儿园》这一美术活动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就大班幼儿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观察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体形象性思维较为成熟,而抽象逻辑性思维则处于萌芽状态。简单地说他们的好奇心已不再仅仅是看别人表演而是想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来得以满足。幼儿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相关的技能,在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并把它们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让幼儿了解生活中还有许多与他们一样大的小朋友需要大家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美。活动中激起幼儿为他们设计一个漂亮的幼儿园的愿望,进而让幼儿在关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温暖,获得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了他们潜在的求知欲。同时幼儿能充分展开想象通过说说、画画使他们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是需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的,这时绘画的人手眼要协调而与其配合的人动作也应是协调好的。活动中选择了“合作画”这种集体创作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幼儿了解生活中还可以用许多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美。虽然,这样的绘画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却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由于教材难易度恰倒好处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所以使整个活动成为他们满足自己求知欲,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同时也自愿自主的情况下达到掌握某种技能的游戏过程。这也正是响应了《纲要》在艺术领域内容选择中提出的能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要求。

四、说活动准备

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应教学的需要,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首先,要求幼儿在课前已有“我喜欢的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活动经验;其次,通过家园共育活动方式,邀请家长一起配合让幼儿简单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情况及有关帮助他们的爱心活动资料搜集。 这样,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生活经验,为激起幼儿合作创作画《希望幼儿园》美术活动做铺垫。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集中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观察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相关建筑,为幼儿参与本次活动课前知识技能的做铺垫。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图片和创设一个为贫困地区小朋友设计一间《希望幼儿园》的主题情景来贯穿活动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张全开的图画纸,油画棒等学习用具。

完成一次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了的,而是与其前延后续密不可分的,所以课前知识的渗透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另外,艺术氛围浓否对艺术活动的进行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要创设一个理想的作画空间让幼儿能轻快愉悦的进行作画。首先应有一个足够大的幼儿合作画的场地空间,然后还要准备适合进行本次活动的辅助材料和用具。当然,好听的音乐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绘画时放一些幼儿熟悉的极富表现力的音乐,帮助幼儿再现一些生动的形象是能激起幼儿想象的。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照片、图片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激发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同时采用展示法,通过幼儿展示自己及欣赏同伴作品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 的理念。整个活动的前部分是老师与幼儿的互动,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活动中老师为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和热情,积极创设了一个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本领的情境,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但有师幼的互动,主要还是幼儿与幼儿的互动,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带着自己的思路,大胆去探索、尝试、合作创作。我认为整个活动的指导难点是如何在创作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言语进行交流,进一步表现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并体验这种合作的乐趣,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

六、说教学程序: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八个环节:经验准备-欣赏引题―激发兴趣―幼儿操作―展示交流等五个环节。

(一)开门见山式提问,直奔主题。( 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说说我们们幼儿园有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地方,还想在幼儿园里添加一些什么建筑?” 这样一边演示一边用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利用幼儿学过的本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二)通过欣赏和观察,积累知识经验,并激发幼儿进行融合再现的意愿。

1、经验准备:有了之前的观察幼儿园的经验准备后,孩子对于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把握幼儿园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等特点,有了一些了解,为合作设计活动做铺垫。

2、欣赏重现,以谈论的方式,激发兴趣。让幼儿初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引出一下个环节。

3、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幼儿进行分工组合。于是,带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

(三)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分组合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的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许这一过程还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新发现呢。

2、幼儿分组操作:在幼儿确定构思和意图之后,启发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由操作探索,给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最后,再来解决这次活动的知识点(难点)。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请每一组派一位幼儿(讲解员),大胆的向大家分别介绍自己那一组设计的幼儿园有哪些特点?新奇在哪里?从而体验审美愉悦,达到自我评价。这一环节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合理评价幼儿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5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变废为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这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综合活动《变废为宝》,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潜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取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贴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构成贴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状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潜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适宜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构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带给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构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忙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透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取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潜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到达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潜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透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透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用心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透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爱好(2分钟)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简单氛围中,让幼儿自己选取资料,并和同伴一齐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透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透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能够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成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潜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齐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潜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6

设计意图

《快乐大转盘》的绘画形式新颖、有趣生动,促使孩子们尝试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活动通过传统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别人作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并大胆创作的一节活动,重点是放在大胆想象上。但这里的想象并不是不着边际的,通过而是一个图形作为线索来激发幼儿想象的。原教案的规则是:整个班的孩子围坐成一个圆,将自己画好的图形统一往一个方向传递,让下一个孩子进行创造性地添画。而为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可实用性,我修改为以小组为单位,五六个孩子进行传递、轮流添画,这样一来,小组里的孩子们可以一起商讨如何添画会更恰当更好看,也逐渐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一)能在同伴原有绘画基础上大胆想象,为同伴的作品添画。

(二)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体验交换作品作画的趣味性。

(三)在游戏情境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图片、黑板、音乐、录音机、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想象:“你觉得它看上去象什么?”

(二)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画面上大胆想象并表述。

教师在画面上添画,让幼儿想象:“你们看,现在它又象什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

(三)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让幼儿进行操作

以小组为单位,传递添画,提醒幼儿变换纸张的不同方向,大胆想象,在别人的基础上作画。

(四)作品评价

“你原来想画什么的?现在变成什么?”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 篇7

活动主题:

保护我们的皮肤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操作中,初步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提高观察潜力和触觉感受力。

2、萌发探索人体的兴趣。

3、明白要注意持续皮肤的清洁,并使皮肤不受到损伤。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冷水、热水、夹子、羽毛、石子、玻璃球、绒毛玩具、木块、放大镜、印泥、白纸、记号笔。

2、幼儿已认识过人体的某些器官。

活动过程:

1、幼儿互相找身上的皮肤,明白皮肤的重要性。

1)请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身上哪些地方有皮肤。(幼儿观察议论,得出人的身体上每个地方都有皮肤。)

2)小朋友,你们觉得人体中什么器官最重要?

3)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那我们如果没有皮肤会怎样样?

小结:皮肤就象我们的外衣一样,人身上不能没有它。

2、透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1)请小朋友去玩一玩桌上的材料,互相说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材料:第一组:冷水、热水;第二组:夹子、羽毛;第三组:石子、玻璃球;第四组:绒毛玩具、木块;第五组:放大镜、印泥、白纸;第六组:记号笔

2)请小朋友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小结:皮肤上有细细的毛孔和绒绒的汗毛,热了,毛孔能帮忙身体排汗、散热;冷了,毛孔就缩小,不让冷空气进入体内。手上有指纹和手纹,而且每个人的指纹和手纹是不一样的;它还能感觉出冷、热、痛、痒,感觉出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皮肤还具有弹性。

3)小朋友去玩一玩刚才没玩过的材料。

3、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皮肤。

启发幼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要勤洗澡、洗脸、洗头、换衣,防止尖利的器具损伤皮肤,伤了要及时擦药,要加强锻炼,使皮肤更健康。

4、游戏:“对与错”:如果话是对的,就举起红卡,如果是错的,就举起绿卡。

1)蔬菜和水果使我们的皮肤变得不健康。(错)2)喝水对皮肤有好处。对)

3)皮肤被划破了,就再也不会好了。(错)

4)小朋友用了化妆品能使皮肤变得更漂亮。(错)

5)最薄的皮肤是嘴唇,最厚的皮肤是指甲。(对)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8

设计意图: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之中都要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以课堂这一主阵地,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常发现孩子们总能三三两两的结伴活动;游戏时,也能友好地进行交流;操作活动时,不为了一些教玩具而争抢不已。为了能更好地使幼儿学会谦让,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我设计了这节课,意达到如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多种水果的特点。

2、尝试制作水果拼盘,体验活动乐趣。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水果拼盘若干个,各种水果,盘子,牙签,水果刀,毛巾,桌布。

2、布置水果拼盘的图片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在本次教学中我着重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中,教师从幼儿的生活体验出发,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体验提出引发性的问题:“客人老师到我们班级来做客,我们怎么招待他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既能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活动中,又能巩固幼儿友好待人接物的良好品德,同时很自然地导入,引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谈话、观察、制作、品尝4个统领本课的环节。

(1)在观察这一环节中,我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感知水果的特点,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并具有初步自信心,激发他们制作的愿望。符合《新纲要》中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制作这一环节中,我先请幼儿通过讨论:“你最喜欢哪个水果拼盘,为什么?”充分感知水果拼盘的特点。讨论中幼儿将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讲述出来,从而增加了他们表现的自信。然后让幼儿自己来品尝美味的水果拼盘。通过味觉的刺激,更能激发制作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谦让的快乐。最后是让幼儿通过商量——分工——合作,共同制作一个水果拼盘。在这里通过丰富的水果实物及合作制作情节的设计,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活动中通过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符合《新纲要》中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进行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体现出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不光能干,还要会说,会思维。

(3)在品尝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向客人老师介绍,请客人老师品尝。进一步巩固幼儿谦让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就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提升。我力求做到首尾呼应。整个活动以作客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练”“学练中玩”,将活动推向高潮。

三、提供有序活动,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可由于幼儿年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仍然我行我素,还有少数的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为了使幼儿能认真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把活动组织得有序有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文明习惯。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引出,以观察为铺垫,以品尝为手段,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共同制作水果拼盘。力求使幼儿增进谦让品质、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切实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尤其在观察和品尝这两个环节中,不仅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谦让的良好品质。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我事先精心准备了水果拼盘的图片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还准备了大量的水果和水果拼盘,让幼儿有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制作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活动,都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

让我们在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活动中,扬起孩子自信的风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

反思

本堂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制作水果拼盘,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审美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合作学习和创作学习的活动乐趣。本来想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自主参加到综合实践活动来,虽然整节课下来,实验组学生的兴趣、热情还算高涨。这或许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追寻的开放课堂理想的境界吧。但还是由于个人备课等预设不充分,出现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备课预设不充分。由于道具的局限,全班只选择了四个实验小组进行操作,后面的几排同学就活生生的成为大众评委,在感官和行动上都无法很好地参与到课堂,说是评委,最后却也忽略掉他们的评价。教学过程应该是互动的,对于学生,需要有更多的对话、合作与交流,这样学生主体性才能有所体现,个性化才能得到发展,创造性才能得到解放。本次活动中,应该是学生兴致勃勃地介绍,其他学生七嘴八舌地评价。这样一来,生生之间的对话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其次,评价语匮乏。对于学生的回答或者创意不能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无法抓住瞬间机遇,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来栽培它。

最后,对于课堂和课程整体的把握,都无法做到游刃有余。需要学习和提高的还有太多太多。

值得高兴的是,综观整节课,和谐、轻松、活跃!实验组学生在无拘无束中遨游“创意世界”。四组同学均摆出了高质量的作品,名字也富有诗情画意,令人眼前一亮。看来,综合实践课,也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加强合作!

植树节,我种了一粒叫做“勇敢”的种子,在心里,待它长大!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京剧脸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也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琅琅上口,亦歌亦戏。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体会民间戏剧的艺术价值,并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所以我选择了欣赏京剧脸谱这节课,并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说目标

京剧并非是幼儿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能在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掌握物体形象的基本特征。能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品,并领会其基本内容。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初步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2、通过听说唱脸谱,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用语言描述对脸谱的特征,培养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的特点及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难点: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以及脸谱色彩的象征意义等。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我特别准备了脸谱及PPT、录音磁带、录音机等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

1、视听结合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上好这节课首先要吸引幼儿的眼球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我采用了这个方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让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视觉、听觉等)。

2、提问法:教师起主导作用提出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幼儿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例如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们听过京剧吗?你们觉得的京剧是什么样的?等)

3.直观演示法:教师出示脸谱图片,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脸谱夸张、形象的特点,更利于幼儿体会京剧中的各种角色,体会情感。

学前阶段的幼儿是通过感官进行各项学习的,教师应协助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因此,幼儿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学习:

1、陈述法:让幼儿自己观察、描述脸谱的特征。

2、讨论法:班级里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对脸谱的感受,相互交流,倾听······。《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所以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去说,尽量迁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和丰富新经验。

3、视听结合法:通过课件,幼儿抓住丰富的画面,而且操作方便,突出了活动的新颖。

六、说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幼儿欣赏歌曲说唱脸谱。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歌曲,我们一起仔细听听这段歌中唱了什么。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脸谱。)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脸谱,你们要仔细看看,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教师提问: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教师提问: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播放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戴着京剧脸谱共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