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稿【优秀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稿【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稿 篇1

一、说课内容:

现在我们面对的多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度的呵护等因素,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应有的能力,胆小、无毅力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通病,培养勇敢精神已经被很多家长老师引起重视。在与家长的沟通及家访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可真正能做到单独睡觉的孩子却很少,多半原因是孩子不敢睡,有的孩子睡到半夜后,迷迷糊糊又钻进了父母的房间。有的孩子犯错误后,不敢向家长承认错误,为了隐瞒一个错误会接着犯下一个错误。还有的孩子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无论多高都敢往下跳,活动时兜里时常揣着铅笔、小刀等坚硬的物品。低年级同学在勇敢方面主要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上的不足,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及时指导并多加鼓励,帮助学生锻炼胆量,为今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环节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进述和讨论——认识勇敢理解勇敢

2、情境小品——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

3、自我测试——如何克服怯弱,使自己变得勇敢

1、讲述和讨论

因为勇敢属于性格方面的问题,为了不伤同学们的自尊心,我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的胆小的时候,但正确面对后,克服了害怕的心理,经过不断的锻炼现在已不再害怕了。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对我说什么呢?从而引出“勇敢”的话题。“你认为什么是勇敢?”“说一件你认为是勇敢的事?”从学生的回答中比较“勇敢”和“大胆”的区别,让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小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

这一环节从认知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否定了那种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就是勇敢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情境小品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对勇敢的涵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仅仅是在认知层面上,接下来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表现。第一个小品:一个孩子和家长在商场里走散了,他就在原地等家长,有人要领他找家长,他也不跟那人走,请售货员阿姨帮忙,用广播找到了家长。第二个小品:一个男孩和同学打架,脑袋上出了血,他不喊疼,别人夸他真勇敢。第三个小品:小丽在写作业,小刚叫她去玩。小丽有一道题算不出来,她不去,小刚同意让她抄自己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第四个小品:小明看到一所房子着火,他想和消防员叔叔一起救火,于是就冲进了火场。

小品表演后,让同学讨论:哪种行为是勇敢的?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清楚勇敢的真正意义,对今后生活有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第四个小品,作为小学生来说,是未成年人,是受保护的对象,救火是有危险的,这种行为太鲁莽,不能称为勇敢。

这四个小品展现的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虽然事儿小,但从中反映出的却是他们对勇敢的理解,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孩子很喜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学生亲自表演的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勇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自我测试

当学生对勇敢的含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自我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勇敢程度有一个认识。

(1)你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人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之后的“小勇士解难”给那些胆小的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的心理,同时也是让他们自豪地展现了自己的勇敢。

五、本节课我想力图体现的几点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勇敢属于意志品质范畴,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意志品质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向性、积极性与持久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学生意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困难面前表现大胆、无畏、果断、坚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状态。在人的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勇气,变成一个渺小的、胆怯的可怜虫。假如我的学生在童年时代不敢爬上树顶,不敢游过河流,不敢在夜晚走进森林,不敢在暴风雪中护送无能为力的小孩回家,这种教育只能是温室里的教育。”

1、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勇敢。

很多学生都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比如说上课大声地发言,不害怕雷电,不害怕昆虫等,在这种片面的认识下,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像爬到窗户外够口袋、拿着铅笔对着同学乱画,在操场上扔石头等。这些行为都源于学生对勇敢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上,通过自己讲述、小品表演、讨论等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小勇士解难”则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胆量。

2、意志必须通过克服困难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努力。只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困难有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两种,外部困难是指客观条件的障碍,。内部困难是指人在行动时,受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意志主要表现为克服内部障碍上,因为对有能力的人来说,克服外部障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谈不上意志。外部障碍只有变成内部障碍,才能引起意志努力。如,第三个小品,在没有完成作业时,小伙伴来找她玩,这时就需要用意志来战胜自己想玩的欲望,在战胜的过程中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提高。要想真的使自己变得勇敢还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去锻炼。

3、同学参与表演。以往的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这节课我把学生也当作一种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亲自表演小品,方式有变化,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排练的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伟大的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快乐教育”,很快风靡欧美,在美国引发了教育革命。在国内,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大批的教育学者也提出了“快乐教育”,主张“让孩子快乐起来”。何为“快乐”,“快乐”的最高内涵应该是身心的快乐。再看一下中国小学生的现状,传统的教育模式束缚了孩子身心的发展,主观能动性受到遏制,让他们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苦于无人理解,烦恼重重,甚至心理过于压抑而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微笑着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此外,要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释放所有的烦恼。

难点是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

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开展活动,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情境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等。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渲泄,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

创设情景,体验烦恼;学生互动,倾诉烦恼;交流方法,心理疏导;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

首先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我趁机引导,让学生回忆烦恼: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

(一开始就创设切合活动目的的情境,有益于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

我安排一个录音故事,让学生思考有了烦恼该怎么办?听完之后我打开话题:有了烦恼,我们应该像故事中的人物那样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接着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故事的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敢说,甚至连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也敢于透露。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互动面比较广,而教师始终做到引而不发,接纳学生任何的观点与述说,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

这也是本节课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我安排了两个小品,说的是同学间发生的一点小摩擦、不愉快的事情。

在学生看完后引导他们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我作一下小结:大家遇到的问题中,有许多烦恼其实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乐的。

我在下面精心安排一个情境游戏:《猜一猜》。情节是这样的:

1、丁丁闷闷不乐,很委曲地自言自语:作文课,我认真地写,满怀信心地给老师看,老师说不行;而同桌这么死板的作文,老师却说他写的好。这时我提问学生:你能猜出此时丁丁在想些什么吗?

2、接下来老师又凑到丁丁的耳旁低语几句,丁丁眉头舒展开来。我又提问:猜一猜老师刚才对丁丁说了什么?

3、丁丁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我又引导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丁丁为什么这么高兴?他是怎么想的?通过这三个情境,老师的三个提问,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心理体验。

(这一环节中,教师以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沟通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种活动。既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而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感悟体验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面对。师生关系像大朋友和小朋友、向导与游客似的,平等、真诚、亲密。)

四、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在这里,大家畅所欲言,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份调整自己心态,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心理快餐”,让他们把寻找快乐、释放烦恼的方法写在或画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盘里。紧接着去享用自制的“心理快餐”,大家齐唱《幸福拍手歌》,边唱边抛开烦恼,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我还给同学们介绍几种能创造快乐,发泄不良情绪的办法:比如读有趣的书;至少培养自己有一种兴趣爱好;经常与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照镜子,与镜中的人说说话;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等等……

(这一环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和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渲泄,烦恼得到尽情的释放,寻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快乐方式。)

我在课堂的最后做下全课的总结: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非常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窍门,学会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做一个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要在平时留心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发现谁有不快乐情绪的时候,设法找到原因,试着为他送去快乐。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扉,让快乐齐飞扬!(全课结束)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稿 篇3

课标解读: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教材分析:

《走进记忆的王国》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课。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记忆愿望,使学生初步掌握增强记忆的几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学情分析:

记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高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于直观、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记住,对于一些学科概念知识等抽象的事物不容易记住。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从小了解科学记忆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准确掌握各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讲究记忆方法,掌握记忆方法。

2、学生在交流与小组合作中,了解运用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体验巧记的乐趣。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记忆的良好习惯。

其中引导学生学习记忆的规律,在学习中应用它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记忆的良好习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基于本目标,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一:走近记忆大师,了解记忆常识

课标中指出,在课程设计中,教学目标应涵盖“了解常识”这一方面。所以,我设计了“走近记忆大师”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事例,了解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并通过自我体验了解自己的记忆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记忆方法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记忆方法,体验记忆诀窍

对于记忆方法,孩子们并不是非常陌生,关键是要把这些方法提炼总结出来,并使之为己所用。我班有几位记忆达人,曾在校级“吉尼斯节”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让学生来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我挑选这些记忆达人分别交流了他们记忆知识的方法,这些记忆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所有学生接受,学生掌握得也很快,学生的交流比老师一味的枯燥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们也学得兴趣盎然。接着我把课前通过问卷调查汇总起来的记忆难题,出示在课件当中,放手小组讨论,让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运用记忆方法来解决如:背记二十四节气及时间分布规律;快速记忆形近字;快速记忆吉祥物的名字等问题,学生们的交流踊跃且方法多样,小组内的交流不但给学生个人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总结出了许多记忆的好方法,学生更是从中体验到了掌握记忆方法的无限乐趣。

活动三:深入记忆探究,分享记忆苦乐

课标中指出,教学内容应对学生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帮助。所以,我设计了“深入记忆探究,分享记忆苦乐”这一环节,通过大家一起帮助苦恼的小磊,潜移默化地解决了学生们普遍存在的记忆问题,而且让学生们一起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

活动四:相关知识拓展,良好习惯导行

在拓展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音,结合班级的实践设计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平日有的同学明明课文背上来了,但经过一晚或一段时间之后却又忘记了呢?“背上来了却又忘记了”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学习中经常遇到,学生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但谁又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对学生非常地有吸引力,大家纷纷想知道原因所在,在这里,我并没有急于把原因告诉大家,而是通过讲叙宋代著名学者宋正之成才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背上来却又忘记”的原因是记忆不但与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时间也息息相关,同时我们介绍了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著名的“遗忘曲线”,让学生明白重复记忆方法的重要。但我们的学习并没有止于此,根据记忆的遗忘规律,结合当前的学习实际,我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安排复习功课的时间更合理,学生在此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板书设计:将本课的教学内容简洁明快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很好地引导学习的作用。

二、学案:以贴近学生的口吻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别设计了:记忆难题、记忆方法、记忆游戏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

三、课件:

本课课件设计包含了三大特点:

1、视频展现生活实例,有效激发学生对记忆方法的探究欲望。

2、以文字、图片形式呈现了学生们平时的记忆难题,直观、内容丰富,紧贴学生生活,激起学生学习共鸣。

3、以录音形式提供记忆问题学生的案例,给学生以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拓展资源:

本堂课我准备了如下的拓展资料

(一)文字资料: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2、记忆的方法

3、百科名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二)视频资料:

1、单词记忆达人视频片段

2、古诗词记忆达人视频片段

3、编字组词记忆达人视频片段

4、记忆大师王峰视频片段

上述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坚定了学生学习掌握记忆方法的决心,也必将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教育印象。

五、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突出本课重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我对《走进记忆的王国》课程资源包的解说到这里,欢迎各位评委及老师们批评指正。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稿 篇4

一、内容及学情分析:

大多数小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刁蛮任性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动、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学内容应致力于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调节他们不良的心态,让他们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另外,任何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在挫折面前保持自己阳光的心态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将使学生受用一生。本节课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去尝试转换角度,用积极的心态来改变情绪。关键在于学生在体验中有收获,并鼓励学生将其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二﹑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在欣赏﹑感受﹑体验﹑尝试﹑享受几个环节中,积极参与活动,尝试在事件不变的情况下,转变认知角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从而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坚持操作,以便形成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意义,尝试在事件不变的情况下,转变认知角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在感受﹑体验中去尝试转换角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开展活动,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情境游戏、、情境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等。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渲泄,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真正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认识。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板块:

(一)游戏导入

1.抢凳子游戏:

2.游戏结束,采访一些同学,听听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

3.小结。

(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导入新课既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通过游戏使学生体验自己的情绪变化,以便为下一步情绪辅导奠定基础。)

(二)感受转角

⒈、讲述漫画

有个老太太,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二儿子开洗染店。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脸,晴天的时候,她想到那个买雨伞的儿子,下雨的时候,她想到她那个开洗染店的儿子,所以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她都不快乐。

有位智者看到老太太整天愁眉不展的样子,就来出主意说:“只要换个想法便可:晴天,想开洗染店的儿子生意很好,很高兴;雨天,就想卖伞的儿子生意不错,也很高兴。于是老太太每天都很开心。

⒉、问题设计:

①天气变了吗?

②两个儿子的工作改变了吗?

③老太太的心情改变是因为什么呢?

⒊、引导学生回答:看事情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⒋、引导学生明确:用转换角度的方法,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就能改变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转忧为喜。

(以一个通俗易懂且意义深远的漫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文主题。)

(三)、欣赏转角: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小故事(教师打开幻灯片1)

案例1:据说在推销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第一个推销员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地说:“这些人都习惯打赤脚,怎么能买我们皮鞋呢!于是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鞋穿,看来皮鞋市场大的很呀”。于是想方设法,向非洲人推销自己的皮鞋,最后发了大财,这就是心态导致的天壤之别(配以动画和录音)。

师:请问同学们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思考片刻)。环境没有改变,人也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的心态。当人遇到困难时,坏心态让你退缩,并陷入悲观的深渊,好的心态让你乐观,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可见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的好坏。良好积极的心态是乐观、热情、大度、奉献、进取、自信、必胜、有强烈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以满腔的热忱对待学习和生活。

欣赏:《老妇变少女》《青蛙变白马》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既能为教师教学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自主参与,乐于学习。本设计从视觉感观入手,让学生在形式上欣赏到如果转换了角度,会有不同的发现。)

(四)尝试转角

⒈、讨论:一个市场营销员接到去和尚庙里卖梳子的任务时,他非常无奈,绝望。你能转个角度为他设计一下,将梳子推销给庙里的和尚吗?

⒉、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

(当对于转变认知角度有了积极性后,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从各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使用讨论法,需要每个同学的头脑风暴。此处设计运用了体验式学习。)

3、师:我的一位邻居,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船突遇风浪,他们所有的财产包括梦想都沉入了无边的海底。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天神思恍惚,如丢魂魄。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起遭受变故的伙计活得有滋有味,就去问他。那人对他说:“你咒骂你伤心,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你高兴,日子也一天天地过去。你选择哪一种呢?”

师:你有什么想法?你赞同谁的做法?

(五)享受转角

⒈、说说烦恼事

播放录音故事,让学生思考有了烦恼该怎么办?接着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故事的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敢说,甚至连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也敢于透露。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互动面比较广,而教师始终做到引而不发,接纳学生任何的观点与述说,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⒉、小组讨论,解决烦恼

很多学生对自己所面临的挫折不能很好的正视,但是对于别人所遇到的问题,却往往能够“侃侃而谈”,甚至是“对症下药”。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一个“出谋划策”的活动情节,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换自己的烦恼卡片,请小组的同学们帮忙,“换个角度想一想”,让自己消除烦恼。这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个个兴奋的出谋划策,而当局者在大家的帮助下,也认清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给同学出谋划策”这一环节活动后,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认识到,正视挫折,才能解决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以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沟通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种活动。既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而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感悟体验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面对。师生关系像大朋友和小朋友、平等、真诚、亲密。)

我设计了“问题树”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换个角度想一想”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可能会面对的问题。例如:“妈妈失业了,家庭经济特别紧张起来了。(原来的认识——糟了,我没零花钱用了)(换个角度想一想——我长大了,该体谅妈妈,学会勤俭节约,是对家庭最好的帮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讨论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并消除情绪的困扰。当然,不同的学生可能对同一事件有不同想法和认识,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在“换个角度想一想”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消极的想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使学生更好的正视挫折,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调控好情绪。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OK,我真行!”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正视挫折,解决问题的,活动目的在于,希望每一个学生通过这节课,尝试成功的体验。(头脑风暴后,学生思路已经打开,此时把学习、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困惑抛给他们,引导他们用转换角度的方法来解决,调动大部分同学来参与,使大部分同学能享受改变角度后的快乐。)

六﹑感谢转角

flash:幸福拍手歌

教师总结:今天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窍门,学会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做一个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要在平时留心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发现谁有不快乐情绪的时候,设法找到原因,试着为他送去快乐。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扉,让快乐展翅飞翔!(全课结束)

总之,对本课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感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恰当运用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着眼学生心理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说课稿 篇5

一、主题选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受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从教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发现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小学生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认为,"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因此,为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二、目标解读:

1、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它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关键在于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2、通过经典故事使学生懂得挫折也是人生可贵的财富。

3、通过身边同学的事例,使学生知道战胜挫折需要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

4、通过创设的情境介绍减轻心理压力,调节情绪的几种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探讨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2、辨证地看待“挫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运用一些恰当的方式方法疏通“挫折”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四、教学环节:

(一)活动导入,拉近你我

利用“开心词典”的活动方式,让孩子竞猜问题“猜猜他是谁?”,如遇到困难的问题,可以求助场内同学和场外老师。我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人物:张海迪、桑兰和贝多芬,在提示语的设计上,我先给出他们在经受挫折前的经历,接着再给出他们遭受的重大挫折,最后是挫折过后取得的成绩。活动过后总结问题中的人物共有的特点是什么?那么学生们不难发现这三人都是在经历过挫折后依然凭借着坚强的毅力笑对人生,并切取得了更为瞩目的成绩。从而把“挫折”引入正题,让学生自由谈对挫折的认识。

通过这个环节主要达到舒缓一下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感知上帮助学生形成初步对挫折初步了理解。

(二)情感分享,吐露心声

因为挫折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所以也是一个避讳的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它,我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挫折,但正确面对后,经过不断地自我暗示,克服了焦虑心理和不安的情绪。接着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在成长的道路上,肯定遇到过不少的挫折失败,在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失败是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些填写在“心灵絮语”这张问卷上,在问卷最后一项:当时你的心情怎样?这个问题设计中,我让学生可以用颜色来表示,也可以画一幅简单的画。因为有些时候的心境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而颜色和绘画可以使一些心理活动用最直接形象地投射出来。

通过这个环节,我想了解不同学生对挫折的感受能力、承受能力和应急能力,让学生也能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挫折在自己人生道路上产生的影响,找到存在的共同问题,寻求辅导的突破口。

(三)测试调查,故事启迪

当学生对挫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后,我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挫折体验测试,目的是想让学生辨证地看待挫折。

(1)你是否认为挫折就意味失败?

(2)当困难落到自己头上时,你往往会认为这是个锻炼的机会吗?

(3)如果有令你很担心的事发生时,你通常都能安心学习吗?

对于挫折大多数同学们希望越少越好,希望自己的人生如那些祝福语那样,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路上真的没有挫折,没有失败,又会怎样呢?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蝴蝶的故事,之后交流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该环节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在成长道路上都留下过挫折和失败的印记,通过测试让孩子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出现失败或挫折时,会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而蝴蝶蛹因为人为帮助反而失去飞翔能力的故事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不需老师多讲,学生的心有所动。

(四)案例分析,交流方法

学生对挫折有了正确的认识,积累和交流经验方法就成了以后面对挫折困境时的一剂良药。

1、请大家观看一段根据同学真实经历拍的录象。

讨论交流:主人公失败的原因、产生了什么样的不良情绪及帮主人公摆脱不良情绪,进而反思遭受到失败或挫折后,我们应该如何做?

对于真实的案例,同学们作为第三者去看,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鸣。从案例中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而在交流中找到恰当的方式去疏通挫折带来的危害。

2、教师给学生看一份林肯失败档案记录(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次生意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5岁当选州议员;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上美国总统),再去感悟名人禁受更大的挫折,靠自己的意志取得成功,让学生知道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最后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主题乐曲中教师做最后小结,让学生在意味深长中品味收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