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10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小组间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不同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解法二:80×(1—)=80× =70(分贝)
3、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
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
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4、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二)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当堂测评
练习五第2、3、4、5题。
1、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
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照顾差生。
2、小组间解决疑难,全班汇报,教师讲评。
四、谈收获、找疑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设计意图: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设计说明
图形的旋转是在线段旋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是本节课的难点。据此在教学中特作如下设计:
1、在观察、发现中初步感受平面图形的旋转,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大屏幕演示风车旋转,让学生发现旋转前后三角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为后面的探索和学习提供感性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2、合理使用学具,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如何在“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是新课标增加的一个核心概念。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图示是他们认识数学、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方式。本设计让学生画图前先利用学具实际操作,再在方格纸中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操作、探索,概括出将小旗、三角形画在方格纸上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有机地融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若干张三角尺长方形纸片三角形小旗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引出图形的旋转
1、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风车)在风的吹动下,风车转起来了。(课件演示风车旋转)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风车绕着一个中心点进行逆时针旋转,风车在旋转的过程中,每个三角形也在旋转)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已知线段旋转后的线段,那么三角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怎么画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二)]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将数学与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观察画面,探究简单图形的旋转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观察风车旋转过程中的同一个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三角形的每个顶点、每条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对应线段的长度没变,对应角的大小没变,点O的位置没变,相对应的点到点O的距离都相等)
2、提问:根据上面的发现,你知道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可以怎样画吗?
3、学生讨论,探究画法并汇报。
(可以转化成线段旋转的方法来画,先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再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线段,用线段旋转的方法画出关键线段旋转后的对应线段,然后根据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关系连接其他对应线段)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风车旋转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旋转的含义。引导学生从图形到线段再到点的角度来观察、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为后面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作准备。
⊙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课件出示教材30页上面例题)。
(1)先想象小旗旋转后的位置,再动手画一画。
(2)展示作品,交流画法。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先找到小旗旗杆旋转后的位置,再根据旗杆旋转后的位置找到正方形四个顶点的位置,然后连接各点)
预设
方法一用纸剪一面小旗或用学具代替小旗帮助思考,摆出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小旗,再画。
方法二先画出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旗杆,再画小旗。
(3)小结画法。
配合课件演示小旗旋转的过程并进行讲解。
方法:①先找关键线段按照指定方向旋转90°后的位置。
②再根据线段旋转后的位置关系连接其他对应线段。
2、教学教材30页画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
(1)读一读,题目中有什么要求?你准备怎么画?
(2)试一试,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整个图形旋转后是什么形状?
(4)做一做,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操作、展示、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操作、交流、展示、倾听和评价中逐渐总结出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方法,从而获得对图形旋转运动的深刻理解,形成相应的空间观念,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1: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根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
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
2、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及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电脑分别显示面、棱、顶点这三个部分,加深印象。
3、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长方体有什么特点,讨论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特点。
(1)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能迅速的数出长方体的6个面?比较哪一种方法好?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还有不同看法吗?这两个面的位置是怎样的?(可结合拍手理解“相对”)
(还可以出示预先准备好的纸盒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一般来说,长方体的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可以用这四个字(出示:完全相同)来代替。(电脑演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个特点)
(2)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快的。数出这12条棱的方法?
如果有学生是分组来数的,可以结合长方体铁丝框架数一数。想一想:每组有几条棱?每组4条棱的位置是怎样的?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电脑显示棱的特点)
(3)顶点的个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是怎样迅速数出来的?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看着自己的长方体纸盒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一个长方体的面可以分为3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学习长、宽、高
(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
指出: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师边讲边标注)
(2)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
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想用哪些办法来研究?
(2)学生交流后,让他们小小组去探究。
(3)全班交流。
6、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明确: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由于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长度不分长、宽、高了,就叫做棱长。
(2)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7、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0—11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结合第3个图形再说说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之处。
2、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
3、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各问题,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4、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判断摆出的这几个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让学生互相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5、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长方体特征的顺口溜。大家可以轻声读读。
出示: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五、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学生每人准备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
学生按小小组分别准备教科书14页思考题中所需的若干张硬纸(每种6张)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师: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
1、让学生看教科书3页,像例3那样,将有关的棱用红线描出,并按照例题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
2、把展开图再复原成立体图,再进一步展开、复原,让学生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
3、让学生独立一剪,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得到的展开图,在交流中认识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并思考展开图中的各个面与原来各个面的关系。
4、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
拿一个长方体纸盒,沿着一些棱剪开,看看它的展开图,先从自己的展开图中找出长方体的3组相对的面,然后在其他同学的不同的展开图中找。最后让学生观察相对的面在不同的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
4、“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在观察展开图的基础上,先在图中标注下面、后面、和左面,并说明自己的理由。然后将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来检验。
第2题
(1)出示各展开图,引导学生先想像把展开图复原成立体图的过程,再判断。
(2)把教科书117页的图形剪下来试着折一折从而验证自己先前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展开图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对于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要说明理由,最后再进行操作验证。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选择,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明选择的根据。
四、思考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先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至少要用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操作。然后说说有没有找到什么规律。
五、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二)能力训练点
1、能运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把圆柱体切割后,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1、推导圆柱体体积的圆柱体教具一套,学生学具每人一套。
2、投影片、电脑软件。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提问: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长方形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1)教师演示:
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圆柱,我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动手拼一拼,看拼起来是什么形体。
(2)学生操作(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
(3)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
a、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b、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c、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了16份,切割后再拼起来,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边利用电脑出示图形边提问)
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
(利用电脑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
(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注意启发、点拨。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把演示的三个近似的长方体,放在同一画面,让学生观察比较)
(6)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为什么要把圆柱体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①圆柱体与近似的长方体,形状不同,体积相同。
②我们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如果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就可以计算了。
(7)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①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
②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
↓
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
↓
),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板书:=、×)
③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
④启发学生回答:求圆柱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8)反馈练习:
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①底面积是10,高是2,体积是()
②底面积是3,高是4,体积是()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2)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3)订正。(如发现有50×2、1的,让学生板演讲解,使学生自己明白错误的原因,从而加深印象。如果发现计算没有出现错误,也可让学生板演,并正确地表述)
(4)反馈练习:完成第9页练一练第1题。
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订正。
3、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计算圆柱的体积,还可能有哪些情况?(学生回答时,要让学生说出计算思路)
(1)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
(2)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
(3)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
反馈练习:完成第9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不计算。
4、教学例5
(1)出示例5。
(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水桶的容积,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求水桶的底面积:(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订正)
板书:(1)水桶的底面积:
(4)求水桶的容积:(让学生填在书上的空白处,然后订正)
板书:(2)水桶的容积:
3、14×25
=7850(立方厘米)
≈7。9(立方分米)
答:这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7。9立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1、完成练一练第3题。
投影出示题目内容,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并说解题思路。
3、一个圆柱形水池,半径是10米,深1、5米。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谈: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练一练第5—6题。
本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位置(一) 新授课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 小结例1:
(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 练习:
(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 教学例2
(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 练习
1、 练习一第4题
(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 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 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 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 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 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例7、“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6~2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找乘积是1的两个数”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认识和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能说说教室里哪些同学是你的朋友吗?
指名回答。
谈话:在将近六年级学习生活中,很多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朋友”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一些关系,比如两个数的乘积是1,就可以说是这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哪些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呢?怎样找这样的两个数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1、理解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7,学生独立完成。
(2)引出概念。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例如 和 互为倒数。可以说 是 的倒数, 是 的倒数。
引导: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我们找出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交流后明确:这些算式里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指出: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学生举例来说。进行及时的评议。
(4)追问: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为什么要说“互为倒数?”
小结:倒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乘积是1时,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归纳方法
(1)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分别找出 和 的倒数吗?
提问:观察上面互为倒数的各组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小组讨论:引导观察倒数和原数的关系,想一想一个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回答: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追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
指出: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除0以外,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第17题。
学生分别说出每个数的倒数,并选择几个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六第18题
学生独立宛成,再集体交流,选择两题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3、做练习六第19题
练习之前明确要求:观察每组的3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写出的倒数又有什么共同点,带着问题边写边观察。
全班交流结果,板书每组里各数的倒数。
提问:你发现每组数和它们倒数的特点了吗?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
提出:从这四组数可以看出: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几分之一的倒数是几,几的倒数是几分之一。
4、做思考题。
启发:联系倒数的意义想一想,要使三个分数乘积是1,[板书:( )×( )×( )=1]必段符合什么条件?
引导:通过交汉我们知道,三个分数乘积是1,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和第三个分数互为倒数,你能在这七个分数里分别找出这样的3个分数吗?试着找找看。
学生先尝试练习,再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五、作业
补充习题。
板书计划:
倒数的认识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本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位置(一) 新授课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 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 小结例1:
(1) 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 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 练习:
(1)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 教学例2
(1) 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 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 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 练习
1、 练习一第4题
(1)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 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 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 练习一第6题
(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 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 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 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 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尺、塑胶板上剪下的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谈话:同学们,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今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举行跑步比赛,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线跑,灰太狼沿圆形路线跑,一圈过后,它们又同时回到了起点。此时,它俩正为谁走的路程长而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进行猜测)
2、要想确定它俩究竟谁跑的路程长,可怎么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3、指名一生说说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边长×4=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认识圆周长的含义并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1、谈话: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课件出示3个车轮)
2、师:上面的3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生:圆的直径)“英寸”是什么意思?(学生看书回答)
3、将3个车轮各滚动一圈,猜一猜,谁滚动的路程最长?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二)交流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学生拿出课前剪的圆,互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2、用什么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同桌交流方法)
3、指名到前面投影上展示测量周长的方法
①滚动法。明确注意点:做好记号,从零刻度开始滚,滚动到这个记号再次指向这里,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②绕圈法。明确:线贴紧圆周,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③用软尺测量。明确:用软尺上有厘米刻度的一面测量。从零刻度开始量,绕圆周一圈,然后看看对齐哪个刻度。
4、小结: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将一条弯曲的线变成一条直的线)这就是数学上所讲的“化曲为直”的方法。
5、(课件出示摩天轮图片)问:它的周长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吗?(生:不能,很不方便)问:那怎么办?引发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三)认识圆周率。
1、谈话:接下来同学们分4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身边这些圆的周长与直径,完成表格。(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上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2、各小组组长汇报测量结果。(学生说结果,教师在课件上完善)
3、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课件出示)介绍《周髀算经》这本书及“周三径一”的意思。(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5、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象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课件播放资料,学生自学)
6、学生说说从资料的介绍中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7、师小结:祖冲之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正因为他杰出
的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宇宙中第1888号小行星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他那样刻苦钻研,将来也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四)推导公式
1、当学生弄清了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说说圆的周长怎么计算?(生: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谈话:如果圆的周长用大写字母C表示,那么这个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
3、谈话:还可已知什么条件求周长?(生:半径)为什么?(生: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那这个公式还可怎么变换?
4、齐读公式,加深印象。
三、刷新应用能力,总结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口答两个圆的周长。
2、计算例4中三个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英寸?(课件出示3个车轮)通过计算,比一比谁的周长最长?这再一次说明了什么?(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3、(课件出示一个喷水池)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投影仪展示答案)
4、(课件出示摩天轮图)它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后在全班交流)
四、交流学习收获,课后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研究圆的周长,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全班交流)
2、谈话:现在如果老师问喜羊羊和灰太狼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同学们可怎么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有没有其它方法?(学生可通过计算解决,也可直接观察两个图比较)
3、师:种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来确定谁走的路程长,所以当喜羊羊得知这一结果后,直喊比赛不公平,于是老村长为它们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赛跑路线:问:如果喜羊羊和灰太狼沿这样的路线赛跑,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呢?(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一、“情境”与“知识”两条主线相互交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抓住“情境”与“知识”这两条主线。在教学情境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学习的背景,作为学习圆周长的切入点,使“情境主线”与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开放的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目的、有思考、有选择、有创造,使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增长智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这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经常应用百分数,如用百分数表示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少的关系,又如利息与纳税的计算、折扣的设计与计算等。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这些都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编排6道例题、四个练习以及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大致分成五段教学。
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5-26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 我国有一个非常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说一说)
2. 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 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
二、百分数的应用
1.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
20xx年某地在教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20xx年的种植面积比20xx年增加25%,20xx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
2.线段图
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20xx年和20xx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成果
教师评价
25% = 1/4
20公顷
20xx年
25%
20xx年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办法一: 20 × 25% = 5(公顷)
20 + 5 = 25(公顷)
办法二: 1 + 25 % = 125%
20 × 125% = 25(公顷)
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 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
3. 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 30 × 80% = 24(元)
30 - 24 = 6(元)
办法二: 30 × ( 1 - 80%)
= 30 × 20 %
= 6(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6练一练第1题
2.教科书P26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6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