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假如》教学设计精选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识字,认读“缩”、“遥远”、“等待”、“哭泣”等词语。
2、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难点:朗读诗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性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
课前准备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情感铺垫
1、同学们都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马良有一枝神笔。(课件出现一枝金光闪闪的神笔)拥有这枝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
2、有一位小姑娘也非常渴望拥有这样一枝神笔,她想用神笔画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诗歌——《假如》。(课件出示课题)读两遍。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优美的意境要认真、反复品读才能体会。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不好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流利。同时还要想想,小女孩要用神笔给谁画什么?
2、集体交流
小女孩要用神笔给谁画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树 太阳 小鸟 谷粒 西西 好腿)指导“腿”的书写要领。
3、你是从诗歌的哪几小节知道的,老师请三名同学分小节读一读。(指名分小节读,正音,给多音字“还”组词。)
三、精读文本,体验情感
过渡:小女孩为什么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太阳、谷粒和一双好腿呢?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
1、 学习第一小节
(1)黎老师特别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画太阳,谁来告诉我?(指名回答,指名读一读第一小节)
(2)这个小节里,有这个生字“缩”(出示生字卡片)谁来读读?(提醒平舌音)
(3)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读“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小树们缩着身子会是什么样的呢?就请你们来做小树好吗?
创设情景:小树们,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点击播放狂风声)小树小树,你们怎么了?(采访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是啊,天太冷了,所以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此时,你们最需要什么?
小树小树,别着急,你们瞧,让我来帮助你。(点击出示太阳升起的情景)
小树小树,你们现在的感觉怎样?心里高兴吗?咱们可得好好谢谢这位善良可爱的小女孩,是她用爱心帮你们渡过了寒冬!带着这样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这个小节。
2、 学习第二小节
(1)小树得到了帮助,非常快乐,而小鸟和鸟妈妈呢?我们来读读第二小节的这句话。(指名读屏幕上的句子: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2)在这句话中有这个字,(卡片出示“遥”)谁来读?它有一个好朋友——“远”,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词语——遥远,仔细看看这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理解“遥远”,读一读。
(3)像遥远这样,两个意思相近的好朋友组成的词语在这句话中还有吗?(生:等待、哭泣)
(4)再读这句话,把你对词语的理解读出来: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5)想一想,鸟妈妈可能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6)创设情景:(播放鸟妈妈寻食动画)
早上,鸟妈妈告别孩子们,开始出去寻找食物。她飞过高山,飞过森林,飞过田野,她找啊找啊,还是没有找到食物,她只能往更遥远的地方飞去。她飞过梯田,飞过江河,鸟妈妈从早上一直找到晚上,可是依然没有找到食物,而此时,小鸟们在家里忍着饥饿苦苦地等啊盼啊……小鸟们,此时此刻,你想对鸟妈妈说什么?
妈妈知道你们正在呼唤我回来,但是我没找到食物呀!让妈妈再找找吧!
(6)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鸟妈妈和小鸟吗?你们怎么帮助他们?
是啊,有了马良的神笔,我们就可以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有了这谷粒,鸟妈妈就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7)再读读这句话,把你们的美好的心愿读出来。(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从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你那颗善良的心,你们的美好心愿也温暖了小鸟和鸟妈妈的心,让他们得到了快乐。给别人快乐,自己也能得到快乐。现在,你们快乐吗?瞧,在热闹的操场上,快乐的你们在尽情地玩耍着……
3、 学习第三小节
(1)播放同学们游戏的图片
可是这时,我们的一个好朋友西西却怎样了?他只能……(板书:坐 望)她的心里会怎样呢?(难过 伤心),把他的难过读出来。
(2)创设情景引读:同学们,设想一下:
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时,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时,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当我们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一起去爬山时,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炎炎夏日,当我们在清凉的水中畅游时,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冬雪过后,当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时,西西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这一切,只因为西西没有一双好腿!同学们,你现在有何感想?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3)是啊,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出示第三小节,学生齐读)
谁还想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把你的美好心愿传递出去。(指名读)
谁还想读,把你强烈的愿望告诉所有的人。(指名读)
(4)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西西?
现在,你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画太阳,谷粒和双腿了吗?
4、 看板书小结,配乐齐读。
因为: 小女孩用神笔画了太阳,小树就再也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用神笔画了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就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用神笔画了一双好腿,西西就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让我们配着音乐把课文这三个小节再齐读一遍。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小女孩美好的愿望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所有的人,同时,小女孩也希望你们把这份感动传递下去,所以她在第四小节写道——(让学生齐读第四小节)
因为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不美好的事物和不幸的人等着人们去给他们关爱。(播放一组图片:受伤的小鸟、盲童、贫困山区的孩子、灾区中的孩子等)
同学们,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给谁画什么呢?
五、总结全文,传递爱心
1、同学们,拥有马良的神笔,你就可以去帮助许许多多的人,可是遗憾的是我们生活中并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那么,在你们的心里就已经拥有了这枝马良的神笔。我们相信——(点击出示句子和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温暖如春吧!
2、我的作业我做主: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想给自己和同学们布置点什么作业呢?(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是
(1)有感情地背一背诗歌。
(2)仿照样子写一写诗歌。
(3)摘抄好词好句等
板书设计:
23假如
小树 太阳
小鸟 谷粒
西西 好腿
……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为——画。”说话,师随机板书、板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1、小组自学。
(1) 课文用三个小节写了小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他的哪一个愿望,把它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指名汇报小组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1)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些词、哪些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比较感悟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长。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2、总体朗读指导。
(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2)“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
(3)比赛读,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边听边评中提高朗读水平。
(4)创设情境诵读课文。(闭眼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或者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
四、扩展活动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吧。我们来为课文再写一小节好吗?
第二课时
一、导趣
1、复习生字词
2、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吗?指名说(用上假如说一说。)
二、导疑与导思
1、但生活中并不是都处处美好,还有许多悲惨的事情。
出示图:风中的小树,渴望鸟妈妈的小鸟,坐在轮椅上的孩子看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图和诗句:自读,读出感情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他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默默流泪。
指名读,齐读,再自读。
3、看了这些,你们的心情好不好,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老师送给你们一支马良的神笔。有了它你就能实现你的愿望。
4、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给小树画什么?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给人的感觉怎么样?
再出示句子: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能不能快乐地把节读一读。
出示小鸟图和小孩图,你会给他们画些什么?自选一节读给同桌听。
出示句子:我要给小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齐读句子。
说一说你会给不幸的西西画什么?
出示句子: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齐读句子。
说说西西有了好腿后他会怎么样?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2、3节。指名背。
5、说一说我们身边都有哪些不幸的事?说一说你怎样去关爱他们?
6、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
出示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笔,我要给()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假如》教学设计八,假如,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听故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
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
1、读正确。
(1)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
(2)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3)抽读正音。
2、读流利。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
(4)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5)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6)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
(1)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
(4)学生练读。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说话。
2、情景说话。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朗读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作品,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3、通过对作品风格的了解,熟唱作品主题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并熟唱作品主题部分。
【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之父”格林卡。
三、教学过程
(一)范唱导入
1、教师播放《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首作品,同时讲解关于作品的相关背景。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2、教师设问:通过对《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这首作品的欣赏,对于幻想曲又怎样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一种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曲。16、17世纪的幻想曲常由弦乐器(主要是琉特)或键盘乐器演奏,多用复调模仿手法自由发展主题。其后,幻想曲常作为赋格曲和奏鸣曲的前奏,与结构严谨的赋格曲和奏鸣曲本身形成对比。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的速度是快板。
2、教师简介歌曲背景:这首歌是根据电影《海外赤子》中的一首插曲改编的混声合唱曲。这首《海外赤子》反映了海外同胞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真挚情感,是十年的动乱后一部受到群众喜爱的电影。
(三)深入探究
1、教师播全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并提问:每一个主题音乐情绪地变化,以及所描绘的画面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主题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首乐曲。
2、教师介绍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的作曲家格林卡。
米哈伊尔·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1804年生于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出身于富裕地主家庭。在圣彼得堡受普通教育期间,于1817年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同时还学小提琴与和声。1833年赴维也纳与柏林,师从西格弗里德·德恩学作曲。返回圣彼得堡后,创作歌剧《为沙皇献身》,1836年首演获得成功。1837年被委派为帝国圣堂乐长。1842年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1844年访问巴黎时与柏辽兹相识,后继续旅行至西班牙,那里的民间舞蹈节奏使他心醉神驰。1847年回国,之后又多次出国旅行。1857年,格林卡在柏林去世,享年53岁。
3、教师播放《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并带领学生演唱作品主题旋律。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播放格林卡的歌剧作品《为沙皇献身》(即《伊凡·苏萨宁》),了解格林卡的作品风格。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格林卡是俄国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的《伊万·苏萨宁》是第一部真正的俄国民族歌剧,在剧中格林卡将俄罗斯民歌的特色加入到了传统的意大利歌剧的框架中。这部作品同他的另一部名作《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一同奠定了俄国民族歌剧的基础。所以称格林卡被尊称为俄罗斯民族主义音乐的创始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真正的奠基人,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开创了广阔的前景,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之后,俄罗斯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成熟,技法高超的民族音乐大师。
(五)小结作业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欣赏的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以及他的作曲家格林卡,并让学生在课后去观赏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其他代表人物,下节课分享。最后在演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主题的部分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小树,太阳,小鸟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么?
马良用这枝神笔为老百姓画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使他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笔?有位小朋友和你们的想法一样,那么,他要用神笔来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假如》中看一看吧。
1、请同学们听配乐朗诵,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师范读)
2、听完朗诵,你有什么想法?
3、指名答。
4、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些什么?(自由读课文)
5、指名答,师贴出相应的图画。
二、识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1、你喜欢这篇课文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顺,并画出生字。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⑴读一读,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
⑵想办法记住这些字。
3、汇报交流:
⑴抽读卡片,检查自学。
⑵提出难记生字
⑶学生针对难记生字,谈个性化识记方法。
⑷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同学们,如果我把这些生字放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么?(出示句子)
①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②让小树在冬天
也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③鸟妈妈再也不用
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让小鸟呆在家里
苦等待,饿得哭泣。
④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画一双好腿,
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⑤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
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而是和我们一起
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⑸
指名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小节,读完后学生评价。
2、指导停顿:
今天咱们学的是一首小诗,和课文不一样,要能读出音乐美、节奏感。比如,第一行后虽没标点,但也要稍稍停顿。
3、自己练习,体会:
4、理解内容,指导感情:
感觉一下小作者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画这样一个太阳?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叙述:冬天到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正在这时,天空出现一轮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温暖如春,小树不冷了,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
如果你是这棵小树,你会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5、试着练练。
6、指名读。
7、四人小组自学后两小结:读一读,议一议,弄清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想办法读出感情。
8、指名读,检查自学成果。
9、选出读得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教师相机总结:读课文时,可以把重点字词加重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读,可以把自己想成小作者进入情境读,还可以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
10、学生练习。
11、男女赛读。
12、教师引读。
四、感知升华,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小作者极其渴望有枝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用来干些什么?
小结:前面我们学过这样一句话: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
【评析】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我采用整体性阅读,适当点拨教学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每小节仍从整体入手,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具体过程操作如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谈个性化感受:
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精华,它融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以精辟的语言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教学初始我先请学生听配乐朗诵,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接着自读课文后了解主要内容,提出问题:①
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②
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以此引导学生概括文意,把握全局。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把大家概括的内容展示于黑板,既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又能感受诗中所蕴涵的图画美。
2、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交流个性化识字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任凭教师无休止的填鸭,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先四人小组自学生字,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再向小组成员讲一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把它看成一幅画,培养个性化识字方法。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先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自学成果,对于易读错或记忆有难度的字在全班交流,共同识记。最后组词,把生字放在句子中认读,进一步巩固字的音形义,突破重点。
3、细读课文,感悟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
这首小诗语言浅显,内容简单,学生极易理解,因此教学时使学生整体把握小结内容后,我把重点放在感情朗读上。先以问题激发学生情感:你喜欢这首小诗吗?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感情。带着这些问题开展自学,找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议一议。一定程度后全班交流,自学小组以齐读方式展示自学成果,接着相互评议他们读得好在何处,(请优胜组介绍感情朗读的经验,此时教师可做适当点拨与总结),如何带着表情去读,可想象着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读,可把自己当成小作者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总之把学生读得精彩之处加以总结,学生用上这些方法继续练读。最后教师引读,达到背诵,从而解决又一重难点。
4、升华感知,扩展延伸,发展学生语言:
在学生充分阅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后,再引导学生回到整体,说说此时的想法与感受,比如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最后扩展延伸,说说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干些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畅所欲言,进一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爱心。
总之,整个设计我注意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语言。
本学期在学校举行的赢在课堂教学大赛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的课。这是一节汽车的设计课,在备课的时侯我做了很多的设计,最后都推翻了,因为汽车设计是一节容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多的课,讲浅了学生设计不出来理想的车,讲深了学生难以理解,而且40分钟的时间也不允许,怎样把这节讲的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有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我想起自己曾经听过一节关于汽车设计的公开课,是一位湖南省的优秀教师执教的,她在课堂中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是采用谈话的的方式把学生不知不觉的引入汽车的王国中,然后又采用一个数学公式引发学生的放射性思维,一堂课轻松上下来才发现原来是一堂汽车设计课,我灵光一显,对课程进行了精心的编写,从课的导入到教学过程、作业的布置作业的讲评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一切围绕着启发学生进行汽车的设计来教学。这样既吸取了别人的长处,又符合了我们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因此我上完这节可后感觉非常的成功。本节课构思缜密,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从课题的导入到讲授新课,作品欣赏、作业布置、创新车展。.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汽车设计进行。本节课老师以务实,严谨、创新的思路带领学生了解了汽车的有关知识。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教师能够边讲边绘画样式不同的汽车,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2、能结合科技节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大面积的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去,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3、对学生的引导较好:教学中采用数学公式1+1=2+1=3+1=4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设计汽车的外形,把复杂的设计变得简单而有趣,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教学目的,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导入新知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谜语让学生猜,猜出来就知道老师是怎么来上班的了,学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猜出来是汽车的时候,我说对老师是坐车来上班的,我坐的是的士。顺便在黑板上画出了辆的士,告诉学生我是做的士来的,并问我为什么要坐的士来上班呢?学生说为了上班快,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但是又告诉他们我还是差点迟到,为什么呢?布下悬疑,从而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我告诉他们是因为堵车。堵车的过程中我抒发了自己的感想:路上的车可真多啊,轿车、出租车、交通车、面包车各种各样的车挤在路上走不动,眼看上班的时间快到了,我真是着急啊,我就想啊,如果我是汽车设计师我就设计出一辆既环保有能飞的汽车,这样就能缓解交通堵塞,保护环境了。
你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吧,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会怎么设计你的车呢?今天我们就来当当汽车设计师吧。通过这个环节引出课题。然后我很自然的给学生讲述了汽车的发展史,然后进入教学主题。师:说到汽车,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什么样吗?(展示第一辆汽车的图片)介绍汽车的发展史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忆参观我们身边常见的一些车并发现他们的一些共同之处。概念车的出示是为了引导在学生发现车的共同之处后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引发。学生惊叹还会有这么奇怪造型的车的同时我顺势提出:那么,在设计中我们改怎么样来设计思考呢?设计公式1+1=2的引出是本节课的亮点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板演和展示了汽车范画,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好创造力,从汽车的外形到功能去引导学生设计汽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这个环节上我注意到学生有了子的想法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表现简单色调单一等毛病,于是我对这个环节做了一个细节处理,先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接着结合科技节对学生进行创意开发。一方面使学生能大面积的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去,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扩大教学成果,重点发掘好的绘画作品和绘画苗子。教学本就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存在着稍许缺陷,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时候面积不够大,学生的思维表现的还不太活跃,我的教学语言应更交丰富一些。我想这些我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提高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法和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感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看得见,摸不着,迷眼睛,漫天飞。(打一物)学生猜谜语。
2、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模样(mú)朝(zhāo)晖尘埃(āi)干涸(hé)
散射(sǎn)较(jiào)短可恶(wù)削(xuē)弱
单调(diào)调(tiáo)节气候
3、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在课本上做标记。教师适时指导。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3、指导学生全班交流汇报。
四、再读课文,习得方法。
1、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教师适时指导。
2、指导学生全班交流汇报。
五、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教师相机提示:如鸟粪、电视、网络……)
六、拓展阅读《灰尘的旅行》。
灰尘的旅行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而漂流,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我们周围的空间,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野外,从平原到山区,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灰尘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可以看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根据检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田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一千多粒灰尘;在城市街道上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十万粒以上的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还要多得多。
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旅行,对气象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他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无法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中的功用。
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岩石的碎末,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的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
还有人为的灰尘,主要来自烟囱的灰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工厂、陶瓷厂、纺织厂、面粉厂、石灰窑等,这些都是灰尘的制造场所。还有些灰尘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粪便、鸟羽、虫卵等。
有许多灰尘对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的。它们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肤。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在这些情况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造成严重事故。
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窜。
我们要给马路铺上柏油,让洒水汽车喷洒街道;我们要把城市和工业区变成花园,让每一个工厂都有通风设备和吸尘设备,让所有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工人都受到严格的保护。现在全人类正在努力控制灰尘的旅行,使它们不再危害人类,而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