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孔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要让学生养成敢交流、会交流的好习惯,不能靠我们的主观意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坚持和培养。孔老师展示的是一种常态课,针对学生课堂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评价、总结等千方百计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课堂少了表演的成分,多了平实、探索。在观课中能引发老师思考。这次为您整理了《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与点评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下雷镇中心小学小学 赵元杰
今天在精心的准备下,教学《草虫的村落》,正在引领学生走进“草虫的村落”,让孩子们领略在虫虫世界里的宁静:其中有英勇的游侠,有俏丽的少女,有它们的远房亲戚,有音乐演奏着,有智慧的建筑设计,更有一群群勤劳的“村民们”„„引领学生感受虫虫们对生活的热爱。正在我边引导感悟,便指导朗读课文的兴头上,课堂也渐入佳境的时候。 一个学生站起来举手提问: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说,在无限的静谧中,我忘记了世界,忘记了自己。那为什么他还会想起世界里的虫虫呢?”
我实在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课堂如此激昂处,学生会泼出这样的怪问题,马上就是学生举手示意,他有不同的看法:
“或许,在作者的世界里,他有很多的烦恼,生活不躁动。只有在看到草虫的时候,自己仿佛忘记了身边的许多事情。”
我没有过多的引导学生讨论“忘记世界”的理解,而是继续引领学生,去感受草虫的可爱。
课后,我进行反思。首先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我想,无外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世界”一词的含义,他以为世界便是物质的万事万物,却不知道在精神上,每个人也有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这种属于典型的词语理解障碍未扫清。
其次,当学生突然发出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只有老师通过他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他的问题,明显很幼稚,我该如何引领学生在他们自身问题的基础上走进文本的纵深处呢?后来我想如果,我能接解答学生话头,坐如下的过渡,或许能更好地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感谢XX同学的解答。我们每个人都每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在我们的心里。作者忘记了自己的世界,走进了草虫的世界。看,在草虫的世界里,是否更加让人向往?让我们继续去寻找去感受。”
夜深,无力思考,不知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下雷镇中心小学小学 赵元杰
执教完《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让我感触颇深,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了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情绪跌宕起伏。
一、引用《赋得永久的悔》,做好理解铺垫
新课开始,课件出示:季羡林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默读,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为理解本课做好铺垫。
二、理解词句,感悟文章思想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围绕“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问题,抓住“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频来入梦”等词,“我的祖**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等等句子,在读中感悟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遗憾之处,比如:因为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沟通合作、再次朗读感悟等方面有些欠缺。我的教学机智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课堂上由于频繁的表扬学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扬语出现重复,没新鲜感。但我会不懈的努力,因为追求无止境。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下雷镇中心小学小学 赵元杰
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结合备课中教学设计的四个方面,即:学法自动化;朗读多样化;理解多元化;问题焦点化,反思如下:
一、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法: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人的基本方法。因此,课堂上学生的确是在实实在在实践着,他们用笔批注着老教授的语言、神态、动作,“我”的心理描写,并或多或少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学生精彩的批注,并及时表扬,对其他学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当然,在巡视中过程的评价是否对学生思考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造成学生的思维断路,这也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二、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提炼内涵:
范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这六种朗读形式交替使用,思考划批时用默读;自由读易于打开思路;齐读增强气势;配乐读渲染气氛;示范读指明方向等等。本课默读时学生能安静画批;最后的部分,全班齐读,把气氛推向了高潮;这种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既给了语文阅读宣泄情感的空间,又给了学生升华课文内涵的境地。
三、大力使学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
这篇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一主一次,一明一暗。重点突出了,又无遗漏,学生在阅读时,除了汇报对老教授的特点品质以外,也谈到了我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总结到:“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由衷地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老教授外表优雅,有艺术修有学者风范。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四、着力使学生在质疑中明确主旨:
我备课一贯以学生的预习本上的问题作为调查学生学情的重要凭据,也就是要摸清学生的阅读起点、疑点。经过统计,本课书,学生共提了31个问题,在其中我筛选了4个有代表性的问题。2个直接融入备课,2个作为课堂相机处理。这两个问题便成为了本课的焦点问题:①我为什么不揭穿这个谎言? ②我为什么总会想起这个唯一的听众?使学生的阅读逐渐深入,有了明确的方向,解决了他们真正不明白的问题。在课上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研究还是较为满意的,但是,第二个问题由于教学时间的原因,挖掘不够深入,成为本课的遗憾。
纵观本课阅读教学,除了以上思考外,我认为学生的发言面较窄,导致课堂气氛不理想,拖堂的问题一直是我的教材,我将深钻教材,提高设计水平,找准学生起点,提高教学艺术,使阅读教学不断进步。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下雷镇中心小学小学 赵元杰
上课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围绕这几个问题来自学:“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大批的狼被捕杀后,造成了什么后果,原因是什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体会?”引导孩子们交流的时候,我特别引导孩子们朗读了那个让我感触颇深的句子,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没想到孩子们谈的非常好,他们有的说,从这个句子中看出枪的无情,也就是人类的无情。有的说,他们体会到了狼的可怜,在那一刻,狼的残忍无情都荡然无存了。……在这里我告诉孩子们:“孩子们,的确是这样,狼也是一种可怜的动物。它们生活在森林里,以小动物为捕食对象,他们的存在是合理的,是符合大自然生存发展规律的。因此,我们人类对自然界里的任何一种动物、植物、生命都应该承认,应该敬畏所有的生命。”不知道孩子们听动了多少,但是我知道,从今起,他们不会单纯去判断一种动物植物的善恶益害。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下雷镇中心小学小学 赵元杰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作文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很注意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下面就结合我在教学《少年闰土》这课时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一些做法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朗读训练要把握好朗读的形式。
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课文的内容至关重要。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课时,我根据这篇课文前后的不同内容采用了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这两种形式,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文开头写少年闰土月下看刺猹,景色写得较美,表现了少年闰土的机敏和勇敢,在指导学生读这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又让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最后指导学生抓住这段中的重点词去朗读,并给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结果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闰土的机敏和勇敢,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在指导学生读“闰土讲月下看瓜”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由这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不管采取哪一种朗读形式,都应符合课文的内容特点,都应力求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提高理解和朗读的能力,这才是最主要的。
二、朗读训练要把握好读的分寸。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把握读的分寸,通过这课的教学我深有体会。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指导学生朗读时如果平均用力,学生学完肯定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安排朗读时,应在课文的精彩处让学生大力朗读,这样学生学完,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篇课文教学时,我抓住学生感受非常深刻的地方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学完,也对课文描写的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不难看出,一篇课文安排朗读的时间和数量应视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而定,不能平均用力,既不能读得太多,也不能读得太少,应在文章的精彩之处,让学生多读,这样,学生学完一篇课文,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我在教学《少年闰土》这课指导学生读书的一些体会,当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下雷镇中心小学小学 赵元杰
最后第三课时进行课后拓展:当老人最后一次喂食海鸥时,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先想一想,再写下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这篇课文的容量很大,但是上完后,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感觉自己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还有些欠缺。当孩子的回答不到位时,教师没有很好地进行点拨,而是一昧地期待孩子的精彩,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教学任务没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今后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
《月光曲》教学反思
下雷镇中心小学小学 赵元杰
《月光曲》这篇课文文字优美,感情深沉,意境很深,再加上小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本文的教学采用了变序的方法,先让学生结合课文中文字,充分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再去细读此曲的产生过程,感受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课文第9、10自然段,采用实虚结合的方式,描绘了《月光曲》所要表现的美丽画面。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哪些描写是实际存在的,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然后细读文字,聆听音乐,想象情景,充分感受乐曲的美妙意境。
体会贝多芬感情的变化过程是理解《月光曲》思想内容、作品意境的关键,也是本文的一条暗线。教学以“贝多芬为什么会创作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引导学生理出这条暗线,感受贝多芬由同情到激动,最终在环境的感染下创作出曲子的过程,进而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赞美贝多芬热爱人民、为人民而创作的情感。
打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一股素雅温馨的自然风裹挟着鸟语花香,虫鸣犬吠,月光鱼影扑面而来,清山秀水的诗情画意,草虫世界的奇妙和谐刹那间把我吸引了。
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领略着大自然的丰姿,在李汉荣、赵丽宏、郭枫、曹敬庄四位作家的引领下,我们突然打开了一扇奇异独特的大门,一直通向我们和大自然的心灵深处——
这组课文的呈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人类,终于学会了把自己放得卑微渺小些,以大自然普通一员的身份,以欣赏、敬畏的心态看待我们周围的一切。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山中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朋友,亲密无间;原来山雨是一曲无字的歌谣,韵味无穷;原来草虫的村落是一片快乐的天地,奇异无比;原来索溪峪的野性天成,魅力无限。作家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思绪,细腻的笔触感受着自然万物,在大胆奇特的想象和丰富多彩的联想中,揭示出人与自然相处的简单道理:赋予万物以人性,实现心灵的交融,就能创造出美好和谐的境界。
感受着作者们的奇思妙想,揣摩着编者们的匠心独运,我由读者转化为教者的目标定位越来越清晰,那就是我要引领孩子们依据《草虫的村落》这篇语言材料感悟文本,培养情感;迁移写法,形成能力。在这两个目标的处理上,我曾经试图以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丰富想象和如何表达独特感受为切入点统领全文,但是很残酷地失败了。我还尝试在40分钟的课上既让学生感悟文本又要总结写法,同样也失败了。深入地思考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不能带领学生进入到作者所给我们展现的草虫的奇妙世界,如果不能先对作者的写法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所吸引,能力的迁移是无法提及的。因此,我的目标就单一简明了,前四十分钟仅以感悟文本培养情感为主;通过整合,有详有略,简约教学内容;先扶后放简化教学环节;紧扣语言文字,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简便教学方法,追求实效。刚才展现的就是基于此种考虑上的设计。在这里,有两个值得一说的设计花絮。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环节,原本是有一段和我的文字描述绝配的音乐,那堪称是我的滴血之作。但在试教时发现学生更多的是注意了那段音乐,描述的也是音乐反映的内容,而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和再创造却大打折扣。于是,我忍痛割爱,放弃了那段音乐。毕竟这是语文课,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而并非对音乐的感悟力。课堂上,我对预设的板书进行了改变。原本在省略号的位置我要书写“和谐的世界”五个字,之所以有如此的更改,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们对草虫村落的理解没有结束,对草虫村落村民生活状态的向往没有终结,更希望追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个让学生带着收获更重要是带着深层次思考离去的润物无声。第二课时,我将依据“草虫的世界如此和谐,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依据“在草虫的村落里你还看到了谁在干什么?从他们的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想法?”来引导学生想象、表达,以虫眼看世界,书写他们心中有情有意的虫子天地。
一杯喷香的茶,我们细细品味,会悟出茶的神奇;一篇隽永的美文,我们细细品味,会品出它的深远,而一次大赛的砺炼,我细细品味,会品出它的责任。我来自一所以“留学生之父”容闳的名字命名的珠海容闳学校,在参与这次比赛的整个过程中,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多学习快提高,因此,特别诚恳地希望得到诸位专家和同行的指点,我有责任提升,因为我深知一位老师,优秀背后的最终受益者永远是他的学生。
中国台湾作家郭枫先生在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将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也作一次“游历”吧!
一、走近村落,认识可爱的草虫世界。
1.瞧,一只只可爱的甲虫正慢悠悠地爬着,你认识它们吗?快拼一拼,写下来。
jìng mì qín mi?n yīn yùn qiào lì qīn wěn màn yóu
2.这些小生灵多可爱呀,你来描述一下吧!
写样子:( )的彩衣 ( )的小圆虫 ( )的黑甲虫
写活动:( )地奔忙 ( )地往来 ( )地交流
写神情:( )的目光 ( )地对视 ( )地振着翅膀
二、走进村落,体会奇妙的草虫世界。
1.在作者眼里,草虫的村落和人类生活天地没什么两样。他看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想象成(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想象成( );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想象成(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又想象成( );还看到了( )、( )……丰富的想象,使一只只美丽的甲虫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2.在这神奇的草虫世界里,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智慧,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举一两个例子写写。除了智慧,还蕴藏着什么?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三、走出村落,寻找更广的草虫世界。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他的文字中,昆虫们被赋予了重生,仿佛正浮现在你眼前。快来体味一下,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找枯露菌的甲虫(节选)
这是一种美丽的甲虫,小小的,黑黑的,有一个白绒肚皮,形状是圆的,像一粒樱桃的核,当它用翅膀的边缘擦着腹部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柔软的“唧唧”声,像小鸟看见母亲带着食物回来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雄的甲虫头上还长着一个美丽的角。
你看,这洞里的甲虫正在啃着一个小蘑菇,已经吃完了一部分。它( )已经累了,( )仍旧紧紧地抱着它,它是决不肯轻易放弃这个蘑菇的,( )这是它的宝贝,是它一生中的最爱,从周围许多吃剩的碎片来看,这只甲虫已经吃得饱饱的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读了这段文字,让我体会到作者对 之情。
3.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奇妙的草虫世界,请你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发表于《语文周报》)
教学要求:
1、认识“暄”等6个生字,积累“熙熙攘攘、意味深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重点语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观察过虫子吗?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⑴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⑵默读课文,思考:你从“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
三、集体反馈,学习课文
1、出示卡片,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⑴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⑵教师强调字音:“攘、宅、暄”。
⑶再次出示卡片,齐读生字词语。
⑷理解词语。
熙熙攘攘:本课指村子里黑甲虫很多,非常热闹拥挤。
意味深长: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2、反馈:你从“草虫的村落”看到了什么?(村民的和谐生活;音乐演奏会;村民的劳动生活。)
四、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丰富想象和独特感受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草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想象的?
2、交流反馈。
⑴它们的村落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有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⑵空间在我眼前放大了,细小的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树木,柔软的草地变成了茂盛的森林。
(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3、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⑴一只小虫,一只生着一副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了一条路。
(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云游四方,回到家乡,与同伴们打着招呼,他非常快乐。)
⑵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村子的大街小巷上,……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即第4自然段)
(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得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⑶从“音乐演奏会”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被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得热透了。
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热爱田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⑷从“村民的劳动”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自己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
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⑸教师小结: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4、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
5、我们一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田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我们在写作文时,学习作者的写法,用心观察,融进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吸引人。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心观察大自然,用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方法 。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中的花鸟草虫、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 教学方法:“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小组的交流合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前面两篇课文中,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山中的游历,并且品味了一场山雨的美妙韵味。今天,我们大家来到草地上,伴着作者奇异的想象,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游历吧。 ( 板书课题:草虫的村落 )
2、学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 这节课,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草虫的村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然后圈出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学习,识记生字、新词。
3、检查预习,指导书写。 (1)读准字音。
静谧 亲戚 寒暄 俏丽 烘烤 勤勉 音韵 僻静 亲吻 大街小巷 庞然大物 熙熙攘攘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2)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4、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我”躺在田野里,目光跟踪着爬行的小虫,作一次奇异的游历。)
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
1、默读课文,“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游侠一般的黑甲虫、看见南国少女一样的小圆虫、庞然大物蜥蜴、专注的甲虫音乐家、行色匆匆的劳动者、气象工作者、智慧的工程师;街道、小巷、房屋„„)
2、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村落的?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小生灵的喜欢,促使他细致观察)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探究写法
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台湾作家郭枫到《草虫的村落》里进行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为什么这些在我们眼里平平常常的草丛和虫子在作家笔下变得这么奇妙美好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个草虫的世界描绘得如此生动有趣的呢? (得益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2、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课文哪些描写体现了这一点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同时用笔做出相应的记号。
3、学生自读思考,三分钟后小组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
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游侠”是什么样子?你觉得它是个“游侠”吗?从哪儿感受到的?(傲然前进 左冲右撞)
b、真像个英勇的侠士啊,如今侠士远游归来了,你想他跟他的同伴会怎么互相打招呼?虚拟场景:老师做村民,学生做游侠,打招呼。刚才,我们互相打招呼,可用文中哪个词说明?( “寒暄”,顺势学“寒暄”。这样的寒暄,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这样浓浓的乡情肯定会温暖这个游子的心的。) c、指导朗读,读出游侠甲虫的神气,读出作者对游侠的欣赏、赞叹。 (2)“幸福的迎接”一段 ,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a那只娇小的甲虫是谁?从他们意味深长的对视中,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也许是娇小可人的妻子在迎接远归的丈夫,小甲虫是多么幸福啊原来,英雄也有温柔的一面啊 !)
b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一读这句话。
(3)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a、从“驻足观望”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他们对圆虫的羡慕、喜爱)
b、“攀谈地很投机”,它们会谈些什么?(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c、带着对小圆虫的羡慕、对远方来客的热情读一读课文。
【在虫子的世界里,同样拥有浓浓的亲情、友情、乡情、真情,他们的情感是多么丰富啊!】
(4)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a、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b、“灵泉”,怎么理解?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音乐仿佛是从山涧中流出来的清澈美妙的泉水,动听和谐)。
c、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让我们的动情朗读把这美妙的音乐传递给更多的人吧!
(5)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母爱的力量、求生的力量、对生活的热爱)
【小小的虫子,也能这样认真、勤勉地生活,没有一种力量、精神的支撑是做不到的,看来你们可真是读懂了这些小虫的心思啊 !】 (6)“不同的分工”一段 ,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小虫子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哪些智慧?(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懂艺术、爱劳动,和人类一样分工协作。)
二、学以致用,课堂练笔
1、看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被作者丰富的想象惊叹:他赋予小虫和人类一样的情感,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品质,让它们和人类一样进行着复杂、创造性的生活,创造出一个有趣奇妙的草虫世界,难怪作者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难怪作者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他的心灵唤回来,难怪作者说愿意牵着我们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散散步。你们愿意去吗?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听,仔细想:随着一阵微风,伴着缕缕花香,我们走进了一片碧绿的草地,四周静得出奇,风过树叶沙沙的声音、草丛中小虫低吟的声音都那么清晰可辨。看着听着,我们的身子也跟着变小、变小,突然间,我们变成一只生活在草地上的小虫,在细密的草茎中爬行。在大街小巷中,我们看见游侠一般的黑甲虫、看见南国少女一样的小圆虫、庞然大物——蜥蜴、专注的甲虫音乐家、行色匆匆的劳动者;在精致的小房子里,我们看见忙于观测气象的气象工作者、智慧的工程师,还看见了„„请同学继续看,继续想,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3、在草虫的村落里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把看到的、想到的赶紧写下来,千万别错过这一点点灵感。
4、交流所想,体验写法。
5、写文章,首先得经过细致的观察,有了独特的感受才可能写好,而要想做到这些,首先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带着一颗充满爱的心去观察、去想象、去感悟、去描绘,本文的作者就是这样因为满怀着对自然的爱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做了一次奇异的游历,描绘了一幅生动奇妙的草虫世界。希望我们好好学习这种写法。
三、回归整体,积累语言
1、请同学们再美美地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把它们多读几遍。
2、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本上。
四、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自由读语文主题阅读丛书《昆虫世界》(168页),边读边思考: 文中描绘哪几件有趣的事?哪些地方描写的生动有趣?画出来交流。
【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
重感情
细致的观察 懂艺术
丰富的想象 爱劳动
有智慧
„„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旗城学校 王爱芹)
《草虫的村落》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昆虫世界。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在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作者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和浓浓的生活气息。针对本课的目标和重点,所以,我把教学定位于通过感情朗读,感悟文本,培养情感;迁移写法,形成能力。
教学本课我安排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除了落实字词目标外,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草虫的村落在哪里,在这里看到些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在第二课时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通过自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第二环节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目的在于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练习运用想象的手法写自己的感受。第三个环节,是回归整体,积累语言环节。借助情境朗读,让学生再次感受文本,并且让学生将好的句段再记一记,抄一抄,丰富自己的语言。但是,在具体落实时,我感到落实得很失败,反思其中的原因:一是自己的语文功底还不够很厚,驾驭课堂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二是我们的学生已经适应了被动接受,主动参与课堂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不高,还需要我们慢慢引导和训练;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不敢大胆放手,不舍得放弃,如果我选择其中一两处做具体指导,对其它部分放手处理的话,可能会省出不少时间,效果会好些。值得吸取的是小练笔部分,从后来的交流中发现,这个设计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发出了学生智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