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只足,问雉兔各几只?”白天上课学鸡兔同笼,放学后做鸡兔同笼的题目,晚上鸡兔伴我入眠。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到鸡兔比舞大赛现场,请找个座位坐下,表演很快开始。”主持人功夫熊猫神采奕奕地说道。我也赶紧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我看见穿着华丽礼服的鸡女士,穿着性感衣服的兔女士,还有穿着西装和燕尾服的鸡男士、兔男士。
首先是鸡队出场。只见那些鸡都搂着自己的舞伴跳起了华尔兹,他们的步伐轻盈,动作整齐而又柔美,现场所有的动物都为他们而陶醉,他们把手搭在自己舞伴的'肩膀上,脚在地上踩出优美的旋律。他们表演时,全场的人都为他们喝彩。
接下来是轮到兔子表演了,动物们都觉得鸡表演得这么好,肯定赢得这次比赛的冠军。可是,兔子的表演却让他们大吃一惊,一个兔女士和一个兔男士并排站着,突然响起了劲爆音乐,他们的脚飞快地在地上踏起来,手也不停地摆动,原来他们在跳踢踏舞。有些观众也坐不住了,台上的演员邀请观众到台上一起跳。观众和表演者们在台上踏得不亦乐乎。表演结束,到了投票环节。主持人功夫熊猫笑眯眯地对大家说:“大家心里都有自己喜欢的人选了吧。”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兔子队”。他们疯狂地跑上台跟表演者们合影……
一阵清脆的闹铃响,把我带回了阳光明媚的早晨。唉,我又要背上我的书包,去听鸡兔同笼的课了。
1.认识和了解“鸡兔同笼”问题,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体会“枚举”、“假设”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概括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会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明白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引入:
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生活中类似的问题非常多,这类问题应如何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为便于研究,我们先从简单的生活问题入手,请看下面问题。
【设计意图】以我国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文化,激起探知这类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对于这个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请根据提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温馨提示:
①用列举法怎样解决问题?
②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解答吗?
③如果把这些票都看成学生票或都看成成人票如何解答?
④回顾列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怎样用方程解决问题?
学生自己根据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共同协商解决。
教师巡视,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解法,同时参与小组的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好的方法,请把你的好办法同大家交流吧。
1.列举法。
可以有目的的先展示这种方法。(多媒体展示。)
学生票数(张)成人票数(张)钱数(元)
2525250
2426252
2327254
2228256
2129258
2030260
质疑:有50张票,是否有必要一一列举,你是如何列举的?
(引导学生通常先从总数的中间数列举。)
质疑:根据假设算出的钱数与实际总钱数不一样时,你是如何调整的?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确定调整方向、调整幅度。)
师强调:像咱们这样,采用列表的方法列举出来,并最终找到答案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板书:枚举法)
2.假设法
(1)假设全是成人票:
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展示假设为成人票,学生试画的分析图。(图略)
②引导:上面的过程如果用算式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试着列算式,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去板演。)
预设板演:
50×6=300(元)300-260=40(元)40÷(6-4)=20(张)
50-20=30(张)
预设回答:
假设全是成人票,就50×6=300元,而实际花260元,这样就多出了300-260=40元。
而1张学生票看做成人票就比1张学生票多2元,学生票的张数就是40÷(6-4)=20张了,成人票就是50-20=30张。
(2)假设全是学生票:
如果假设成全是学生票该如何解答?(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独立解答,交流时重点说清推理思路。)
学生票数=(成人票价×总张数-总钱数)÷(成人票价-学生票价).
成人票数=(总钱数-学生票数×总张数)÷(成人票价-学生票价).
3、方程法: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别的计算方法了吗?
学生汇报列方程的方法。
(1)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
元)
(2)根据等量关系列式:
设成人票有x张,则学生票有(50-x)张。
列方程为:6x+4(50-x)=260
(解略)
4.学生比较以上几种方法解题方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让学生结合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
列举法:适合数据比较简单的问题,但是如果数字比较大,这样一一列举法就太麻烦了。
画图法:操作简单,比较直观。但数字大的时候,画图也是比较麻烦的。
假设法:适合所有的这类问题,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
方程法:适用面广,便捷,容易理解。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我们探讨出了用枚举法、假设法、解方程的方法解决这种题。只不过列举法对于数据较大时比较麻烦。一般我们采用假设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适时的总结,引领学生归纳建立“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及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有几何?(回应开课时的问题。)
温馨提示:
a.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同桌讨论)。
b.然后自己解决,汇报交流。交流时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数学文化。
处理方法:
①学生认真读题,引导学生对比“鸡兔同笼”问题模型,分析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独立解答。
②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题是“鸡兔同笼”问题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进一步巩固“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解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巩固练习:回应解决例题,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计算。然后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龟鹤问题、乘船问题、合作植树问题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感受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全课小结:
回顾总结,引发思考
本节课,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采用了几种策略,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同学们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下课后相互交流一下,并尝试一下。
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共同探究,解决了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问题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好多问题都可以归为一类问题,抽象出一个总的模型进行解决。
每次奥赛课都能给我带来新鲜感,让我学到许多课内无法学到的知识,许多平时难以解决的思考题,在这里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的一堂课,老师教我们用“鸡兔同笼”法解题,解题方法真是差点把我大牙都笑掉,其中一道题是这样写的:假如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一共有20个头,54条腿,那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老师说:“这道题看似简单,但里面却暗藏玄机,是典型的鸡兔同笼的。问题。先用圆圈画上20个头,兔子有4条腿,鸡有两条腿,那咋办?”大家听了都呆着不知道咋回答。老师笑着说:“既然没办法,那我们就先把兔子的腿砍掉吧!先按每个人只有两条腿计算,每个头下画上2条腿,一共就是40条腿,54—40=14条腿,还余下14条腿咋办?那我们就把前面兔子砍掉的腿给它安回去吧!一个兔子差了两条腿,14条腿可以给7只兔子安上,那没安到腿的肯定就是鸡了,20个头,里面有7个是兔子的,那余下的13只肯定是鸡的咯!”听完我就笑坏了,你以为兔子是玩具啊,还能先把腿砍了,还能在安回去,真好笑啊!老师的解题方法可真是独特。不过真是这种独特的方法,让我很快学会了鸡兔同笼的解题方法。
我学习,我快乐,奥数题真是奇特的风景线,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吧!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的奥数班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学在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一)创设情境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
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
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生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一一举例,从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运用假设法,通过逐步的假设,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师:那么,这三种列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我认为第一小组的列表方法的特点是逐一列表,这样不容易遗漏答案。
生4:虽说第一小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较麻烦。我认为第三组的方法比较好,可以根据题目的根据情况,确定假设的范围,这样可以很快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同样选择列表的方法,我们因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下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独立地尝试解决。
媒体出示两道题
1、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学生练习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略)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新的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讲解如何做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列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有些学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没去指责他们,而是肯定他们想出好的方法;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则在课中请他们总结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的优点。这样做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就会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列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解使用假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和列表中经历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对于鸡兔同笼问题,只有个别的学生在校外曾接触到会用方程法列式计算。大多数孩子不知道怎么解决,更不要说多种方法解决了。由于方程是学生五年级新接触的内容,所以大多孩子还不习惯用方程解决问题。学生不会主动想到列表。基于学生的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假设的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准备在第二节课体会方程法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在尝试、分析中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今天老师带了一件小礼物,猜猜多少钱?猜对了就送给你?
教师:这样漫无边际的猜测什么时候能猜到啊?你们不想问我点什么吗?
生:在什么范围?老师告诉范围
3、(课件出原题)读题
师:那就让我们看看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记录这一趣题的。(出示课件)
学生读体,并理解雉的意思,请一位同学译成现代文。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孙子算经》的历史,增强数学课堂的文化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起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师:哎呀,想想就头疼,那么多头挤在一起好乱啊,怎么解决呢?
活动2【讲授】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1、教师:那老师就把数换小点,看看这类问题有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学生也容易接受,将数目较大的数换成比较小的数,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二)猜想验证,教授列表法。
1、师: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和几只兔?
师:在猜测时,我们要抓住哪些条件?
师:怎样才能确定同学们猜想对不还是错?那现在就把你们的猜想填在表格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2、学生汇报:
1)、(假如有采用逐一列表法的)请一个采用逐一列表法解决的同学汇报,汇报讲出理由(你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调整的方法),并且说一说调整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
还有哪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补充说明理由和发现的规律。(贴出表格)
� (板书:逐一列表法)
2)、哪个同学与他们的列表方法不同?(汇报,说出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你的调整策略,在调整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当计算验证腿数多时说明什么?应该怎样调整?相反呢?)
还有那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你是怎样想到这种方法的),补充调整方法和策略以及自己的发现。(贴出表格)
种不同的列表(1)逐一列表(2)跳跃式列表(3)取中列表法
4、师:像这样把所有的情况在表格中一一列举出来,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三)教授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师: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
生:不会
出示课件
生:腿会减少
师:为什么腿会少呢?
生:因为是把里面的兔当成鸡来计算了,也就是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每只兔会少2条退。
师;如果比原来总共少了8条退,你能知道有几只兔子了吗?
生:4只
师:好,现在我们把刚才假设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了两条腿。)
师: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这时笼子里一共有几只脚呢?
课件出示:8×2=16(条)。
师:为什么会少10条脚?少了的10只脚是谁的?
课件出示:因为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把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所以会少10条脚,这些脚是兔子的。
师:兔子的只数应该怎么算?
课件出示:兔有10÷2=5(只)
师:那鸡有几只?
课件出示:鸡有8-5=3(只)
【设计意图】简单地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解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不仅能减低题目的难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板演假设全是鸡的书写过程
师:谁能根据我们刚才所讨论得出的信息,利用算式把这解题过程写出来?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两人一组讨论完成。
3、学生汇报,教师板演。
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
总腿数:8×2=16(条)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脚
兔的只数:10÷2=5(只)
鸡的只数:8-5=3(只)
答:笼子里兔有5只,鸡有3只。
4、师:我们到底算的对不对呢?怎么办呢?(回顾与反思的过程)
(课件出示:3×2+5×4=26(条)脚,5+3=8(只)。
师: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5、师:刚才我们假设笼子里全部是鸡的解题方法,我们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
【设计意图】通过把解题思路的整理和归纳,向学生渗透什么是假设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6、师:现在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兔,你们会解决吗?
(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
7、板书:
假设笼子里全部是兔总腿数:8×4=32(条)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4-2=2(条)脚
鸡的只数6÷2=3(只)
兔的只数8-3=5(只)
答:笼子兔有5只,鸡有3只。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利用假设法解题,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与巩固对假设法的理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同一道题用同一种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思路。
8、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对比列表发法和假设法,你们觉得更喜欢哪种方法呢?(得出假设法更具一般性,列表发有局限性)
活动3【活动】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师:现在你有信心解决《孙子算经》里的问题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解题?(课件出示题目)
2、自己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幻灯展示学生解题过程。
3、课件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并让生说说思路。
2、课件出示“做一做”的第2题。
分析,解答,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拓展延伸
我们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们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解决的吗?
出示课件,学生自己读一读,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古人的聪明,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现在的解题方法与古人创造的“抬腿法”相比较,引导学生对祖先赞美,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热情。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问题,你能尝试着编一道吗?
活动5【作业】总结收获
师:你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吗?
生:方程的方法。
教师:对,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其他方法。今天数学作业是自己编一道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出示课件)其实数学无处不在,只要同学们善于思考,大胆猜想,那么数学将会变得很美丽,你也会因思考而变得更有智慧。(出示课件)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03——p104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 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列表法或假设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表法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两种方法的探究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表格
师生谈话导入新知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引出课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谈话引出问题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1、质疑:提问:
(1)一只鸡和一只兔不看外表单从数量上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鸡和兔相比:什么比什么多?多多少?
(3)出示:如果有4只兔和3只鸡同笼,一共有多少个头和多少只脚呢?
(4)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5)出示交换已知条件以后的题目。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种动物的异同,引出基础题目,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鸡兔腿数数量的差别,每只兔比每只鸡腿数多2,这为下一教学环节,猜测、调整和有序整理探究列表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探究假设法做好铺垫。)
2、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和前面的题目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鸡兔各有几只?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共有8个头)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题的已知和未知条件的不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后面的猜测、有序整理、验证做好铺垫。)
(2)学生自由猜测。
师:大家的猜测有很多种,听起来有点乱,我们按顺序整理一下(出示表格)。
(3)验证猜想。
(4)观察发现规律。
(5)总结概括:在数学中这种方法叫列表法。(板书)。
(设计理念:通过猜测让学生感知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这是最基础的方法,然后通过列表法进行验证让学生感知有序整理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通过观察、交流探讨发现鸡兔数量的变化引起腿数变化的规律,这样也积累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
质疑:如果遇到鸡兔数目多的时候,这种方法行吗?怎么办呢?
3、探讨假设法:
a、假设全是兔。
1师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引入全是兔的情境。
2集体探究,引导交流。
b、假设全是鸡。
1、师再次继续童话故事引入全是鸡的情境。
2、小组独立探究交流假设全是鸡的计算方法。
3、指名小组展示并叙述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
5、延伸:其实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还有其它方法,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下来以后可以了解一下。
(设计理念:通过情境假设,让学生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也为假设法的探究增添了趣味。同时,学生又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为后面灵活的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出示练习题。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练习一方面加强了对列表法、假设法的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小结收获整理课堂新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鸡兔同笼
1、列表法
2、假设法
某晚,哄上四年级的堕妞睡觉。实在没有什么故事可讲,正好想起同学的微信《鸡兔同笼之土豪版》,就把鸡兔同笼的那道题拿出来考孩子。
15只鸡与兔同关一个笼子里,数一数共有40条腿,问:有几只鸡和内只兔。
孩子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让鸡的翅膀也变成腿,它就也有4条腿了。这样的话,15只鸡和兔就应该有15×4=60(条)腿,但实际才有40条腿。60-40=20(条)多了20条腿,是因为每只鸡多算了2条腿,所以20÷2=10(只)鸡。15-10=5(只)兔。”堕妞的。反应速度之快速,思路表达之清晰,真的让我这当妈的,当数学老师的都自叹不如。当我把“土豪版”让鸡都跪下,变成四条腿时,她才解释:“我才不是让鸡跪下呢,前段不是说肯德基用的鸡都长4条腿吗!”当我把中国古代人研究这道题的方法“让兔子前腿立起来时,”她又迅速地用这种思路做了一遍,并且很肯定地说:“其实跟我的想法都一样。不过一个是看多,一个是看少罢了。”看来,真的是透了。
鸡兔同笼是小学最经典的应用题,这个鸡兔同笼也曾把我脑袋想爆过。经过我一个多星期的总结,我终于总结出了套路,还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它了。
鸡兔同笼最经典的题目是告诉我们总共有多少只鸡兔,总共有多少只脚,让我们求鸡兔各有多少只。
众多方法中,我觉得假设法是最简单易懂的。先全部设鸡。2×总只数,算出来的就是如果全设鸡的脚总共有多少只。再用总脚数减刚才算出的'鸡的总脚数。一只兔4只脚,一只鸡两只脚,四减二等于二。再用总脚数减全设鸡的脚数除以2就等于兔子只数。最后,用总只数减兔子的只数就等于鸡的只数了。
基本上,所有的鸡兔同笼问题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即使有些鸡兔同笼问题略有不同,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工一下。所以只要记住这个,一大半鸡兔同笼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今天妈妈上班前给了我49。5元。我还以为给我发零花钱呢,结果她说让我买圆珠笔和钢笔共15支。我刚想问妈妈钢笔和圆珠笔各买几支,她就匆匆出去了。没办法,只能自己求一求了。
仔细琢磨了一下,越看越像鸡兔同笼问题。想到这,我马上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钢笔一支是4块5,圆珠笔一支是1块5,假设全是圆珠笔,就只要花22。5,那就还多出27元。钢笔和圆珠笔的差价是3元,27÷3=9,这个9就是钢笔的支数。15-9=6。哈哈,我得出来了:妈妈要我买9支钢笔,6支圆珠笔。我开心地跑向商店。
妈妈下班回家,看见桌上的笔,满意地点点头。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我跟着妈妈来到表哥家。表哥正在做数学作业,其中有一条题目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我看到后心想:这个题目好奇怪啊,我一定要把它解开。
之后我想了很多种办法都没有解开,例如:看书,问爸妈等还是不行。看来只好找表哥了。表哥听后耐心细致的讲给我听,还给我举例子
我知道后就问:还有别的方式能把它解开吗?
表哥笑着说:你自己上百度找找呗。
说干就干,我打开百度,输入题目一看,哦,原来是这么做呀。首先假设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出现脚的总脚数的。一半。244除以2等于122(只)现在鸡的头数求了一次,兔的头数求了两次。122减去88等于34(只)兔子的只数是34只,88减去34等于54(只)鸡的只数当然就是54只了。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许多的奥妙之处在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解决。
数也可以求出来。
6、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数目比较大时,列表法计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较麻烦,最好用假设法比较好。用假设法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假设是鸡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设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鸡,两者相反。
* 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课本105页“做一做”的1、2题。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化繁为简
列表法
假设法:1)假设都是鸡
2)假设都是兔
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 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与常规课不同。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是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的一般性。
会用画图法、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用合理的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多媒体课件、表格等。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2.播放视频,介绍:20xx年4月24日这期的《奔跑吧,兄弟》中,各位跑男被带到有密码的房间里,陈赫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这道题被收在《孙子算经》中,《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数学名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
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一共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探究用猜测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习方式:自学教材,小组合作交流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
(1)师: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好吗?翻开书104页,按照顺序列表试一试。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从尝试举例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
小结讲解: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并会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并会少两只脚。
活动二:探究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习方式:自学教材,小组合作交流。
师:除了可以假设都是鸡,还可以怎样假设呢?
小组2: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兔,并演示。
师:真好,你们发现了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假设思想。如果我们学会了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啊,那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很多问题,是不是啊。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3、发散思考、加深理解。
下面我们来帮陈赫找到他房间的密码,解放他吧!
出示: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生:是什么样的假设法,让我们先睹为快!
师:还有别的做法吗?怎样解答?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方法,并体会其一般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验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四、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哪两只小动物啊? 师:你们了解他们吗?
师:谁能在数量上介绍一下他们的头和腿?
师:哦„„小鸡和小兔听到你们的介绍,他们可高兴了,这时!小鸡突发奇想,说:我想学一学小兔走路,你们能帮他出出主意吗?小兔到小鸡学他走路觉得可好玩了,也想学学小鸡走路,又该怎么办呢? 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他们腿的数量做一个拍手游戏,好吗? 师:男生:一只小兔4条腿
女生:一只小鸡2条腿
男生:两只小兔8条腿
女生:两只小鸡4条腿
„„
„„
(一)激情引入
师:刚刚我们一起玩了鸡和兔的游戏,如果把他们放到一个笼子里,会发生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着一道“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板书课题)想知道吗?
师:他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你想了解他的意思吗?(课件展示)
师:请大家齐读一遍,谁能尝试猜测笼子里鸡和兔的只数呢?【预设1:学生会猜。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错了,那我们要猜到什么时候啊?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鸡兔同笼”的数学奥秘吧!由于题目中的数字比较大,在数学里有一种思维方法是:化繁为简,那我们就把数字改小一点吧!
(二)探究学习师:齐读一遍,【出示课件】
师:读完题目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说明笼子里有几只动物?
师:这个题目要我们求什么?你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猜一猜笼子里鸡和兔的只数吗?(老师叫三个人猜)【老师看到了还有很多同学举手了,说明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师:那谁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所有的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生说,师课件演示】 师:有这么多的可能性,你能确定鸡和兔的只数吗?【不能】为什么?【因为题目里只有一个信息】那你觉得还需要添加一个什么信息呢,【腿】有不同想法吗?
师:好,那老师就给他添上一个腿的信息,请大家齐读添加的信息,刚刚我们已经知道了从上面数有8个头,说明笼子里有8只动物,那现在从下面数有26条腿,是什么意思呢?【鸡和兔总共有26条腿】现在你能根据题中信息从这些可能性中找出鸡和兔的只数吗?请大家独立完成学案探究一,看看谁能够又快又准确的找出鸡和兔的只数?【学生展示,汇报、质疑、点评】学生在写的时候适当提一下:你可以根据哪个信息确定鸡和兔的只数,并圈出来?
师:完成的,同桌互相交流各自的成果和方法。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成果!你先说说鸡和兔各有几只,【鸡有3只,兔有5只】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找的吧?【通过逐一计算找出来的】你依据的是哪个信息?【因为题目里说有26条腿】,有不同想法吗?真棒!这位同学通过逐一计算的方法找出了鸡和兔的只数,跟他的方法一样的请举手。有不同的方法吗?【如有就展示并评价】
师:同学们,刚刚你们利用表格把所有的可能性一一列出来并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确定了鸡和兔的只数,像这种方法就叫做列表法,通过列表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你们觉得列表法好不好【生:好】 师:那我们看看这个题目:【课件出示】列表法,还好吗?【好麻烦】哦!当题目中的数字很大的情况下,列表法就会显得很麻烦,那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计算法】
师:好!那我们现在就用假设法计算出鸡和兔的只数,如果笼子里全部是鸡,也就是我们假设全是„„鸡。
师:那笼子里就有多少只鸡呢?【8】兔呢?【0】也就相当于我们让兔子全部站起来,这时候笼子里所有动物都只有几条腿呢?【2】算一算 现在笼子里一共有多少条腿呢?【16】说说你的算式?【课件出示:8*2=16(条)】有不同想法吗?
师:那老师就有疑问了,你们算出笼子里现在有16条腿,而题目中【老师用手指着题目中的26条腿说】对比一下,你发现什么,【少算了10条】说说你的算式?【26-16=10】那少算的10条腿应该是什么动物的腿?【兔】为什么会少算兔子10条腿?【因为兔子站起来了】哦!想一想一只兔子站起来
就会少算几条腿啊?【2】说说你的理由?【因为兔子本身有4条腿,而兔子站起来后只算了它2条,所以一只兔子就会少算4-2=2条腿】刚刚我们已经知道少算了兔子10条腿,而一只兔子站起来就会少算2条腿,那也就是要我们求10里面有几个2?【5】说说你的算式?【10÷2=5】这个算式应该算出了谁的只数啊?【兔,(有几只?)5只】鸡呢?那接下来请大家按照刚刚的思路同桌合作完成学案探究二!„„【学生同桌交流】
师:哪两位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请大家注意倾听他的发言,解释、质疑)
质疑时重点质疑算式26-16=10(条)4-2=2 10÷2=5(只)算出了谁的只数
师引出学生说出:假设全是鸡,先求出了兔的只数,再求出鸡的只数。
师:既然可以假设全是鸡,那我们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如果假设全是兔的话。师:腿的数量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那多算的6条腿应该是什么动物的腿?【鸡】为什么会多算鸡6条腿?【因为鸡把翅膀放下去当成了4条腿】哦!师:假设全是兔,先算出谁的只数?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学案探究三。师:哪一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请大家注意倾听他的发言,解释、质疑)
质疑时重点质疑算式32-26=6(条)4-2=2 6÷2=3(只)算出了谁的只数
师引导学生说出:假设全是兔,先求出了鸡的只数,再求出兔的只数。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运用假设全是鸡或假设全是兔这两种方法也解决了鸡兔同笼的问题,像这两种方法我们� 当假设全是鸡时,就先算出兔的只数;而假设全是兔时,就先算出鸡的只数,让我们一起齐读一遍这两种方法吧。
(三)当堂练习
师:现在你能运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吧?【生写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思路】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师:先说一说你选的是哪种方法吧,同学们,对于他的回答你们有疑问吗?还有不同方法吗?
师: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解决了《孙子算经》中的数学难题,真了不起!
(四)提升练习(只分析)
师:好!那我们如果把这个题目中的鸡和兔改为鹤和龟,想一想,还能用鸡兔同笼的方法来解答吗?为什么?
(这就是日本的龟鹤问题,日本的龟鹤问题就是从我国的鸡兔同笼问题演变来的)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像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并不常见,通过无数位数学研
究者发现,鸡兔同笼题不只局限于动物,只要能用“鸡兔同笼”方法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叫做“鸡兔同笼”问题。比如说租船问题【出示课件:租船问题】请大家齐读一遍,读完这个题目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想一想租船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能不能运用鸡兔同笼的方法来解答呢?也就是说哪个信息相当于鸡,哪个信息相当于兔,哪个信息相当于腿数,哪个信息相当于头数?现在你会解答吗?课后大家试试吧!
(五)拓展阅读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解决《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的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本105页:阅读资料)古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啊? 师:古人的解法巧妙吗? 看来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有时还真需要点 “奇思妙想”!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愉快的一节课即将结束,回想这节课„„ 你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哪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