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这里是可爱的小编惊云帮家人们整理的11篇《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欢迎参考阅读。
◆教者简介
郭婉茹,女,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漳州市骨干教师。现东山县宅山中心小学副教导,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福建省青年优秀教师,东山县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八册:《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聋哑青年"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
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逐渐清晰起来。
课文在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聋哑青年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一是布置学生进行充分预习;二是准备童谣,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初知课文内容。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品读文章,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感悟"游"字的精妙
[课前准备] 童谣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二,初读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指名读;
2,汇报预习收获;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语句,感悟人物品质
(一)"游"字的精妙:
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出来。
1,指名读;
2,交流惊叫的原因;
3,想象生情,表演感悟;
4,再读再悟。
(二)画鱼的专注:
出示年青年人画鱼的段落。
1,多形式品读;
2,范读想象;
3,交流,感悟青年人的专注与高超画技。
五,设疑延伸
六,作业
1,摘抄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聋哑青年人为什么能让鱼儿游到纸上来
3,小练笔:想象围观人议论的情景并描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心里"的关系,培养勤奋,专注的品质。(重点)
2,学习作者观宗和描写人特的方法。(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青年人 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意外的是,他居然是个 人。
1,完成填空。
2,想想"聋哑人"三个字给你带来什么思考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找出青年人画技高超的依据,理解"鱼游到我的心里".
2,联系上下文,交流体会"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三,文章片断选读,加深感受。
四,学习作者观察,描写人物的方法。
1,谈谈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小组)
2,全班交流。
五,教师总结激励。
六,作业。
1,把最想对聋哑青年说的话写下来。
2,搜集"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与别人交流,共享。
3,重读全文。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工笔细描
聋哑青年
(画技高超) 挥笔速写
第二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
◆设计说明
一,紧扣课题,直击重点
"鱼游到了纸上"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题目,既能引发思考,争议,质疑,又能体现聋哑青年画技高超。所以,课堂一开始便直通课题,切入本课重点。
二,字词学习,预
三,品读为主,想象为辅
"读到有情时,文也通大半",这是对"读"的重要性的很好概括。因此,在学文过程中,始终以"读"为重要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读出味道,自然地感悟到人物的品质。
四,童谣传唱,激趣延伸
顺口的童谣特别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本人结合课文内容创编了两首童谣串联课文的始终,既富有童趣,又能延伸语文的内涵。
五,入境表演,想象生情
每个孩子的想象力都丰富多彩的,在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时,不仅通过品读倾听,还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模拟表演,能更好地领悟"游"字的精妙,从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高超画技。
◆课文
27,鱼游到了纸上
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问他。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眼睛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识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生答)
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课题)
3、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新授:
1、现在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这位青年是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下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谁先来说说?
(一)生:我认为他是个喜欢看鱼的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2、“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3、你们能不能像青年那样呆呆地、静静地看着金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呢?
4、你们体会到“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专注、入神)
5、看样子你们已经理解了“呆呆地”和“静静地”是什么神态了。试试看能不能把这句读好,感受到青年看鱼的专注。
6、青年看鱼那么地专注,谁能来读一读吗?
7、你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得更好。
8、你读得真棒!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9、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
(二)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青年喜欢看鱼?(生答)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坚持不懈、忘我)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这位青年如此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女同学,你们能读出来吗?
4、男同学,你们觉得女同学读怎么样?(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她们?一起来读一读。
5、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什么呢?(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6、你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成语吗?(胸有成竹)
(三)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这位青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还在金鱼缸边画画。真是如痴如醉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2、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这句话中没有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个忘我的人呢?(生答:“唯一”、“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2、“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怎么理解呢?
3、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谁愿意来读读?
4、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能读好吗?
(四)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谁来读一读!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2、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4、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青年画技的高超!
5、我们全班一起来一遍吧!
6、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7、原来是这位青年高超的画技吸引了过往的游人。
(五)这些人中有老人、青年、孩子,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对他发出了赞叹。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些游人中的一位,你会不会去夸夸他呢?
(六)你会怎么去夸他呢?现在我们来做个“你说我猜”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说出你的赞叹,让大家来猜猜你模仿了什么角色。我们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语气、称呼、赞叹)谁先来?
(七)1、画面上的女孩怎么赞叹的?(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是赞叹哦;她很惊奇哦;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哦)
3、孩子们,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忍不住要说一句:“你们读得真是太棒了!”
4、这个女孩这么说是在夸青年什么呢?(把鱼画活了)
5、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把鱼画活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逼真、巧夺天工)(这么多好词啊,都赶上词语字典了)
(七)关系
谁能用上一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说“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联系?(因为----所以----)
(八)这位爱鱼成癖,看鱼似醉,画鱼如生的青年,真了不起啊!不过更让人敬佩的是这位青年还是个怎样的人?和我们一样吗?(他是个聋哑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两个句子:a、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b、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2、谁来读读这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书上用的是哪句?为什么?
3、惊讶!(你能读读吗?)(读得不错)惊讶什么?(再来读读?)(读得很好)仅仅是惊讶他是个聋哑人吗?所以这个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你能读得更好吗?)(读得太棒了)
(九)这位残疾青年专著、坚持不懈地学画画,比我们正常人付出更多,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可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学习了这位青年的优秀品质后,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谁能联系自己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事来说说呢?)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和这位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十)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2、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喜欢哪个段落,和他一样也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3、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认识了这位聋哑青年。了解到他忘我、坚持不懈、专注地看鱼、画鱼,先让鱼游到了心里,再让鱼游到了纸上。学完后,很多同学联系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谈了自己受到的启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会以这位青年为榜样,认真对待每件事。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整理材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
三、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 忘我
/看鱼————鱼游到了心里
聋哑 专注
青年 坚持不懈
画鱼————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广东省深圳市蛇口区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二小 黄和福
我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文章重点,体现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不足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还抠得还不够深,比如说在对“赞叹”进行换词练习时,不要仅仅只是让同学知道可以换为“赞赏”,“赞美”,“称赞”“赞扬”,而应该再往前走一� 在为“一丝不苟”找近义词时,可以创设多种语境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一丝不苟。此外对课文适当进行延伸和扩展效果更好,比如开始教学时对西湖八景作简单的介绍。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师生间的配合比较默契,但整个课堂气氛感觉有点闷,学生没放开,老师也没放开,没能达到活而和谐的境界。我想这主要原因在于我的教学思路不够清晰,问题多而乱,使学生回答得也杂而散。如果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紧扣课题,问“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导学生抓住青年画鱼的句子进行感悟,体会到句子意思是说青年鱼画得像真的一样。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像呢?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青年认真观鱼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这样条理会更好些,也就可以避免学生回答得散乱,师花很多时间去引导了,从而也能更好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山东省威海市统一路小学 邵华静
这篇文章是叙事文章,主要是赞美一个残疾人勤奋好学的精神。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文章重点,体现语言文字的训练,特别是朗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不足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还抠得还不够深,比如说在对“融为一体”进行换词练习时,不要仅仅只是让同学知道可以换为“浑然一体”,“浑然不知”,而应该再往前走一� 在为“赏心悦目”解释时,可以创设多种语境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赏心悦目。
2、对课文适当进行延伸和扩展效果更好,比如开始教学时对西湖八景作简单的介绍。
3、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紧扣课题,问“鱼游到了纸上”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引导学生抓住青年画鱼的句子进行感悟,体会到句子意思是说青年鱼画得像真的一样。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像呢?然后引导学生抓住青年认真观鱼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这样条理更好些,也就可以避免学生回答得散乱,师花很多时间去引导了,从而也能更好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鱼先游到了我心里,又游到了纸上” 这一重点问题上就非常的得心应手,顺利完成。
着眼语文素养发展,提高阅读教学实效──《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李 平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促进每一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接下来,我就结合《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从“研读教材”、“抓准四个着力点”、“落实一个统一”,“贯穿一个对话”四方面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研读教材,把握重点,力求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目标明确
准确生动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在文本解读时,我主要从普通读者、学生收获、教师教学三方面潜心研读教材。
作为一位普通读者赏读课文,随着作者对文中主人公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爱鱼成癖、观鱼似醉、画鱼如生的聋哑青年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同时还感悟到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含义深刻,给人以启迪,对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细致入微、耐人寻味。
第二步,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
在此基础上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将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内核”部分,这些内核往往居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它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语段、一个情感点。我抓的是题眼“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课堂上就将此做为教学的切入点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力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入研读,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创新点、发展。当然这一课特殊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不止一处,还可以抓“举止特别”“忘我的境界” “融为一体”,这些点,都能够引出本文的重点词句,但不管抓哪一个,目的就是提炼教材精华,使教学内容更简约。
根据学段要求、学情以及本文的特点,确我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青年人绘画时专注、勤奋的品质。
3、通过边读边想象,体会重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对人物描写的细致传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学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就今天四三班学生的表现来看,以上目标基本达成了。
二、抓住四个着力点,实现发展性
1、抓重点内容,巧设质疑点,在探究中激活思维:
学生围绕课题和本文一个含义深刻的语句提出了“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为什么说“先游到他的心里”这样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恰恰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透过这两个问题就能体会聋哑青年专注、勤奋。课堂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加深入,理解会更加深刻。
2、抓重点词,经选训练点,在训练中得到发展:
教学中,我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进行语文字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专注和忘我,又感悟到这样的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不仅读出词语表面的意思,还读懂了词语背后蕴含的东西。在这样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实现了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
3、抓重点句,挖掘生成点,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艺引来了围观的人,人们赞叹着、议论着,可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们赞叹着、议论着”教材这一生成点,利用文中插图,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情景,由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起来为引子,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人物角色,与文中主人公零距离对话,达到师、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鸣。
4、抓重点段,在品读中积累语言: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课文第七自然段细腻、生动地描写了青年人作画时的一丝不苟和技艺娴熟,把金鱼画的栩栩如生。教学时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把“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进行对比,反复朗读,学生进入了文本,渐入佳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熟能成诵,积累语言,实际上是水到渠成。
三、落实一个统一,即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中,不是孤零零地进行语文文字训练,也不是脱离语言文字凭空感悟,而是让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有机的结合,以求达到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让情感涌动在学生心中,同时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从中还习得了学法。
四、创设对话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话”已�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地过程中进行。”鉴于此,我和学校的几位教师曾经搞过一个《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对话教学的研究》校本实验,因此对对话教学有一定的实践体验。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对话式”语文教学,师生双方之间可以相倾听和交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理解和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能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好。
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学生自我对话等。在这其中,创设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情意,为阅读教学最为重要和有效的一环。
生本对话,不言而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与文本、与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
对于生本对话,本课设计主要有3处:
第一处,当学生感悟到青年看鱼的专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位青年每个星期天都到这儿来看鱼,由作者一个点的描述在学生心中立体多维的显现出来,我站在作者的视角,还原文本,为学生创设情境。“身边看鱼的男女老少,个个有说有笑,唯独他那么特别”“等到太阳下山了,又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看鱼”,“春去秋来,作者又一次遇见了他”。通过这一连串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把课文读得更有滋味了,而且进入了这种情境,为理解“先游到了心里”做好铺垫。
第二处,就是“赞叹着和议论着”那里,学生一下子从读者成了课文中的一个个角色,完全走进了文本,经过在附小那次讲课,我也对这一环节进行了反思,因为许多同学都在用不同的声音赞叹,没有议论的。所以我又在同学们赞叹时加了一句“人们赞叹着,可青年人连头也不抬,大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议论声也随之而来,接下来,的确就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第三处,是一个细节问题,因为主人公是聋哑人这一身份的特殊性,有些学生会把没有任何反应归结为对周围人的赞叹是他听不到而已。如果这样理解,对青年人专注入迷的品质就大打了折扣,于是我追问了一句“有人认为,他是聋哑人,没有反应,是很正常的事,�
一、教学设计说明
《鱼游到了纸上》记叙的是“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对这位身残志坚的青年由衷地敬佩,以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为主要线索,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能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并学习他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四、教学片段
是鱼画到了纸上还是鱼游到了纸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生:(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生:哎,有道理。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可能游到纸上呢?
生:可书上明明是“鱼游到了纸上”呀!
(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开始争论)
师:鱼究竟能不能游到纸上呢?我们认真读完课文之后,再下结论。
(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师:得出结论了吗?
生:鱼能游到纸上。因为课文里的那位青年画得太逼真了,给人的感觉就像鱼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
师:这位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那么鲜活,逼真?请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生:“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师:怪不得呢!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青年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
生: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生: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了自己。
生: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师:真是如痴如醉呀!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地步了。如此用功地学画,画出的鱼怎能不栩栩如生呢?当他看到作者写给他的“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了”时,是怎么回答的?
生: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师: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生:因果关系。因为那位青年经常忘我地到玉泉观鱼,在心中已经有了金鱼的鲜明形象,所以他才能画出活灵活现的金鱼。
师:真是胸有成“鱼”呀!从这位青年由心中有鱼到纸上“游”鱼的学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好品质?
生:做事一丝不苟。
生:做事专心致志。
生:做事全神贯注。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物。
生:《全神贯注》中的罗丹,差一点儿把朋友锁在自己的工作室。
师:学习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后,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生: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生:我们上课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1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字。结合上下文体会“呆呆地、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良好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含义及相互关系。
3教学准备:绿色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4教学过程:
(1)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①学生相互交流去西湖旅游的经历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八班的同学互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老师了解到很多同学都喜欢旅游,那么你们去过西湖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班班通使用及分析:利用班班通,两个班的同学互动介绍自己去西湖时的旅游感受;这样可以较好地实现两个班同学的知识经验的分享。】
②欣赏西湖视频,感受西湖的美丽
刚才我们分享了两位同学的旅游感受,现在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走近西湖,去感受一下西湖的美丽。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播放西湖风景视频,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了解西湖,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③提示课题
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那里景色秀丽迷人,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在西湖的旁边,有一处美丽的景点,叫玉泉,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玉泉池边。
(2)用心读题,大胆质疑
①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学生会提出如下问题:a鱼原本是游在水里的,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b课文中讲的谁让鱼游到了纸上?c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②带着这个疑问请大家来读课文
读的时候要字字响亮,不错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初读检查,反馈质疑
①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练写难点字
花港绣花罢了
厂徽聋哑细致
a指名读,齐读
b仔细观察画线的生字,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你能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吗?
c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练写一遍。
【白板使用及分析:利用白板出示本课生字词后,首先用放大镜突出显示学生感觉难写的字,可以使学生更为清晰地观察难点字;其次,教师在白板上范写完“港、徽”两个字后,运用白板的回放功能呈现教师书写过程,在字体书写的动态演示中巩固学生对于这两个难点字的记忆。】
②指名说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师生交流中反馈质疑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文中讲的一位青年让鱼游到了纸上)
③故事中告诉我们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举止特别)
(4)朗读课文,感悟“特别”
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呢,用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①品读“看鱼”部分,感受青年的专注
a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b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他的举止特别?(呆呆地)
c理解“呆呆地”:老师课前查了一下工具书,呆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分别是:
第一种:傻,愚蠢。
第二种:脸上表情死板,发愣
第三种:停留
指读三种解释,想想在这句话中应该选哪一种,说出理由来。
透过呆呆地你能感受到什么?d想象着这位青年看鱼时的情景,看怎样把他专注和入神的样子读出来。
e小结:
是啊,透过他看鱼时呆呆的样子我们感受到了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白板使用及分析:①在学生交流读书感悟时教师运用白板的书写功能随机圈点勾画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交流词语的理解及读书的感受;②在理解“呆呆地”一词时,充分运用白板的词典功能,随机查出词义,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意思;较好地体现了白板词典的便捷功能。】
②品读“画鱼”部分,感受青年的投入
a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他的举止特别?
b出示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
c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d老师这里有两幅图,你知道哪幅是工笔细描?哪幅是挥笔速写成的吗?说说理由。
e教师引读:你看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结合刚才看到的图,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画技高超)融入感受师生合作读。
【白板使用及分析:①利用白板的图库功能,在理解“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这两个词时调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图理解词语。②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青年画鱼时的句子时,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先遮挡住“挥笔速写”这部分,指导读“工笔细描”这部分句子,较好地凸现了重点,便于教师分步进行指导朗读。】
f创设情境:看到这位青年画鱼时的样子,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老人,有青年,还有可爱的孩子们。大家情不自禁地赞叹着,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引读书上的句子“哟,金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指导读出惊奇的语气)
年轻的阿姨笑眯眯地夸奖他——
一位慈祥的老人乐呵呵地称赞他——(引导想象说话)
人们赞叹着,可是,这位青年却头也不抬,理也不理,人们感到不可思议,不可理解,议论声也随之而来,一位中学生说——
几次见到他的作者也在心里说——
可是,唯一没有任何反应地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这里的融为一体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体会体会。
是啊,此时的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想象一下:为了画好金鱼,他还忘记了什么?他好像已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体会着再读。
同学们,正是因为他这样专心致致地画鱼,他眼中所见的'是鱼,心里所想的是鱼,笔下所画的还是鱼,才会使那个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指课题,齐读)
才会使围观的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深切的感受——(指课题,齐读)
课文读到这儿,你知道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了吗?(反馈前面质疑中的第一个问题)
③品读“笔谈”部分,感受青年的勤奋
a当作者了解到这位画技高超的年轻人是位聋哑人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开始用笔交谈,他们谈了些什么呢?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b“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上文说说鱼是怎样游到我心里的吗?(反馈质疑中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c那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呢?
(5)拓展练笔,升华情感
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他就这样坚持不懈地专注地看鱼勤奋地练习画鱼,不到一年功夫,就把鱼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了。了解了他的故事,此时此刻,在你心里,他还仅仅是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吗?他还是一位怎样的青年?请同学们看着提示来写一写?待会我们和八班的同学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个班的同学想象最丰富,写得最精彩。
【班班通使用及分析:①运用白板出示写作提示:这是一位()的青年,他()。②利用班班通,两个班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小练笔,进行作品分享,在合作交流中可以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多元深入的理解。】
(6)总结全文。
看来,故事中这位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课下请同学继续练写修改自己的小练笔,下节课咱们继续来交流。
5班班通及白板应用反思
本节课是我首次尝试运用班班通的教学模式来执教语文课。教学中,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 通过班班通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了两个班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分享及课堂练笔作品的交流与分享,突破了以往单班授课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时,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凸显了难点字的易错部分;回放功能则将教师的书写过程动态演示了出来,较好地加深了学生记忆,使生字的教学更为扎实。在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即有教师预设资料的使用,也有即时的手写注释,探照灯、幕布、图库等工具的使用也加强了教学效果,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如在白板上的注释、写字以及相关操作等都可以进行回放并保留,对学生的总结回顾以及教师的反思都有很大帮助。白板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由于受本地局域网的限制,网络连通时经常会出现故障,给班班通的运用带来了许多不便。
鱼游到了纸上
看鱼:呆呆 静静 不说一句
忘我 忘了吃饭 忘了回家 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画鱼: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忘记时间 忘记自己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课 时
导入 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B 案
第 一 课 时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地推测一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读课文,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自主读书
1、给学生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2、有针对性地指导读词、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港澈壶缸徽聋哑”。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粗说印象。一是课文主要写了聋哑青年看鱼和画鱼;二是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第 二 课 时
由疑入手,提炼研读专题
1、将看书读书后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议论后将无法解决的最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如,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为什么说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先游到我的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
3、在各组充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读专题为“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a.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b.细致的动作描写,写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一样耐心细致,把每个部位画得形似;有时挥笔速写,捕捉金鱼的动态,画得神似。
c.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a.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b.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的高超,你想怎样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说一说)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相关段落,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要对金鱼非常熟悉,掌握特点,做到胸有成“鱼”)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入迷地观察,持之以恒地刻苦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著)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a.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b.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朗读�
研讨“鱼游到了纸上”与“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因果关系)
延伸课外
1、自己选择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啊,虽然我们不能同他交谈,却可以同他进行笔谈。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本课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是如何看鱼画鱼的,赞美了他做事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在阅读了课程标准和单元导读后我确立了4个导学目标:一是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忘我、融为一体”三个词语的意思;二是抓描写青年看鱼和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之间的关系;三是分析重点词句,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四是学习聋哑青年做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
一堂课结束后,与我同事们进行交流,听取了他们的建议,我静下心来反思课堂,我首先要找的是课堂中的亮点,其次是不足和改进方法。
1、提倡个性化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读书感受。
在课堂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句段,抓关键词,谈自己的体会。我没有抛问题给他们,而是通过“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你读了这一段,哪个词最让你感动?”这样的形式慢慢地引导他们体悟课文内容。
2、抓重点词句,在体验中受到熏陶。
导学中,我设计从“画鱼”引出“看鱼”,学生先品读感悟青年画鱼的句子,抓住“一丝不苟”、“很快地”等词语体会青年画鱼认真、画技高超。之后抓住了表现青年人看鱼时的神情“呆呆地”、“静静地”,一开始学生体会不深,我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你是怎么看鱼的?”,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明白这“静”不只是嘴静,更是心静,从而体会到了青年的专注。这样通过一边品读语言文字一边体会聋哑青年那种全神贯注、坚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步步加深。
3、品读重点词句,初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在导学看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青年动作“站”、“看”,神态“呆呆地”、“静静地”体会青年的认真专注,学生从中体会到作者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反应人物的品质。课文中除了对青年的描写外,还有对一个小女孩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了描写,通过与描写青年画鱼的句子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侧面描写和正面表现的习作方法。
为了让学生真正到一些方法,我设计了语言训练: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想象当时人们的表情、神态、动作、语言,学习作者的写法说一说,课下当成一个小练笔写下来,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4、创设对话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当学生感悟到青年看鱼的专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这位青年每个星期天都到这儿来看鱼的坚持,由“每个星期天”这个重点词,为学生创设情境:春光明媚的星期天,烈日炎炎的星期天,秋高气爽的星期天,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你来到玉泉看到了——通过这一连串情境的创设,反复引读青年看鱼的句子,学生进入了情境后读得有进步了,而且理解了青年的坚持,为理解“先游到了心里”做好铺垫。
5、回扣重点句段,突破本课重难点
在学生感受到青年通过专注、勤奋、忘我地看鱼才练成高超画技后,我再次回扣“鱼游到了纸上”重点段,并反复扣问“当青年工笔细描金鱼每个部位时,还需要停下笔来看鱼吗?”“当青年挥笔速写金鱼动态时,还需要停下笔来看鱼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需要了,因为他已经把鱼记在心里了。”“不需要了,因为他已经胸有成竹了。”我顺势引导,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先游到了心里。”这样,学生已感悟到“鱼游到了心里”,并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之后学生用关联词串起这两者的关系,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一堂课下来,还是有不少遗憾:
1、本堂课对描写青年画鱼的那段话,挖得不够深,一方面,我个人的情绪影响了发挥;另一方面,对这段话的处理有欠缺。听了同事们的建议,如果抓住“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想象青年画鱼时的情景:他画金鱼的那些部分时“工笔细描”?很快地画出了金鱼的哪些动态?再结合文中所写“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体会青年的认真细致、画技高超,自然水到渠成,同时领悟了作者描写的精妙之处,这样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口语训练,想象围观的人如何赞叹,议论青年的画这一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一下子都扔给学生,学生有些措手不及。如果能给学生一个示范,如:举例: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挤了过来,看着鱼,笑眯眯地说:“_______________。”
领着学生先自己想,集体交流;之后再放手学生自己想,小组交流说。效果会更好。
语文,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一次的遗憾和失败,虽然让我心情沉重,但也让我在语文的教学之路中不断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带来思考,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一、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通过写一个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鱼、怎样画鱼以及作者与他之间的“谈话”,把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青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了。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四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地讲玉泉是观鱼的好地方,有许多爱鱼的人到这里观鱼。先讲作者喜欢玉泉;然后写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池水清澈,坐在池边的茶室,边品茶边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可以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写茶室的后院有十几缸金鱼,这里有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小孩,也有青年。
第二段(3、4自然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一句是过渡句,指出“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围绕这一句首先描写了青年的外貌,特别强调了:“他那一双大眼就像玉泉的水。”接着具体描写了他的特别之处:“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举止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5―9自然段)讲青年人画鱼画得非常逼真,把鱼画活了。
这段分三层。
第一层(一个星期天……惊奇的叫起来)讲青年人画的鱼吸引了许多人。“挤满”和一个小女孩惊奇的叫声:“金鱼游到纸上来啦!”可以使人充分地感觉出青年画的鱼是多么惟妙惟肖,多么逼真!这一层从侧面说明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二层讲青年在认真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勾出鱼的动态。”从正面写青年把鱼画“活”了。
第三层讲青年作画的专注。
第四段(“我仍旧喝茶”――完)讲“我”和青年的“交谈”。
天快黑了,青年仍在金鱼缸边画画。作者从他胸前的厂徽上发现了他是个聋哑人。于是他们用笔在纸上交谈。作者从中了解到:这个青年学画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当作者告诉他小女孩所说的话时,他笑得那么甜,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心里。”这说明他非常爱鱼。因为爱鱼,才如醉如痴地观察鱼。通过观察,鱼的样子、鱼的动态就活灵活现地刻在他脑子里。只要一想,鱼的造型、姿态、顽皮的样子就展现在他眼前,所以说:“先游到了我心里。”他虽然听不到美妙的音乐,表达不出真挚的情感,但他却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生活的美,从而美化人们的生活,这充分证明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要热爱生活,聋哑人的生活,聋哑人的心灵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是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积累材料”。积累材料是以仔细观察作为前提的。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这一课有两个观察角度:一个是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青年的一举一动,把聋哑青年写“活”的;二是聋哑青年通过仔细观察鱼的每个部位和鱼游动的样子,把鱼画“活”的。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就要根据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和篇目安排的特点,以及这篇课文的特点来设计这一课的教法,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了解作者及聋哑青年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并把学到的积累材料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赏心悦目”、“一丝不苟”、“唯一”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热爱生活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美化生活。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和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三)教学难点:“鱼游到了我心里”句子意思。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具准备:幻灯片
二、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
今天我们学习7课《鱼游到了纸上》(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
1.鱼怎么会游到纸上了?
2.“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下面,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布置自学: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三)检查自学:
1.生字:罢、苟、唯、骄
2.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
3.分段、概括段意。
(四)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经划分了段落,下面我们就根据逻辑段提问题。
归纳: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你从哪看出来的?
4.从哪看出这是个聋哑青年?
5.“鱼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根据提出的这些问题自学,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课后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根据逻辑段提出了问题,并自学,在小组进行了讨论,这节课我们集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
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忘我的境界”什么意思?指导朗读,表达出青年的特别之处。指名读三段,分层、层意。
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纸上”?从哪里看出?朗读、体会青年作画的认真,鱼的逼真。
4.从哪看出是聋哑青年?“融为一体”什么意思?
5.“鱼先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生读全文,思考:聋哑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总结全文,归纳观察方法。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聋哑”、“花港”、“厂徽”等词语,理解“挥笔速写”、“工笔细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文意与文路;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理解鱼怎样游到心里;感受用词的准确与丰富;抓重点词朗读体会年轻人的画技高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年轻人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学习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年轻人做事的勤奋与专注。
【学习难点】:
鱼是怎样“游到年轻人的心里”
【教学设计】:
一、谈预习感受,直奔课文关键点
1、预习过吗?在你第一次读到这课题时,感觉怎样?(惊奇、奇怪) 你来读读(指名3、4位)
2、可是预习过课文后,你还觉得奇怪吗?那是什么促使了这个改变呢?就让我们赶紧去细细地读课文,找找原因吧!、
二、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1、首先我们要消灭课文中的绊脚石,看屏幕,
自由认读,指名读,同桌相互读,齐读。
2四人小组分段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角是谁?讲了他的一件什么事呢?(板书:年轻人 观鱼 画鱼)
三、 品读观鱼
1、年轻人是怎样观鱼的呢?(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哦)
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反复读出相关的句子。
(1)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a、生:呆呆的静静的
师: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理解很好,那你来读读。还有不同说法吗?
b、生:非常认真的、全神贯注的、聚精会神的
c、当学生说到不同的感受时,分别读一读,指导个别学生的朗读,齐读。
d, 呆呆的,静静的看鱼让我们体会到年轻人的认真、专心(板书:专心)
(2)这样的发呆只是偶尔的一次吗?那是两次,或者3、4次?你是从那儿知道的?
a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话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出示 齐读
b 师:这句话又让你体会到什么?(恒心)还从这个句子的其他地方体会到什么吗(耐心)
c 带着这众多的感受朗读课文,再一次齐读这个句子
3、两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
4、想象说话
是呀,看鱼看得都忘记吃饭,忘记回家了。因为他是越看越有味道呀!美丽的小鱼也和这位老朋友友好地交流着,金鱼成了年轻人生命的主角,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的金鱼从嘴里吐出一串串晶莹的气泡,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气球;有的金鱼扭动着扇形的尾巴,让我想到了大海中优雅的美人鱼,有的……
现在,即使一闭上眼睛,那金鱼的一丝一毫、一举一动都已经映入了他的(心里 脑里),可以说年轻人和这些游鱼已经融为一体,年轻人爱鱼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拿年轻人自己的话说:这鱼已经游到了年轻人的(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过渡:那么还要怎样才能让游到心里的鱼游到纸上来呢?(还要画鱼)
四、品读画鱼
1、 你能从文中找出到相应的答案呢?
2、 指名读出示的句子。
3、 师:现在你能不能也像我们刚才那样从相关的词句中读出你的理解来,说说年轻人画鱼怎样呢?(自己动笔圈一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理解)
4、 交流,指导朗读
a、生:非常认真的画鱼。
师:从哪看出来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像绣花)像这样一点一点的,每个部位都不马虎的画画,咱们就称为他“工笔细描”,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理解“工笔细描的含义(又叫工笔线描,用线来表达人物的形态和神韵)。因为画的细,所以画的速度特别(慢)。谁来读读。
b、生:熟练。
师:从哪看出来的?(很快 挥笔速写:是呀速写速写,顾名思义就是快速的写生)出示:速写的图片。因为画速写,所以画的速度特别(快)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c、生:好(精湛 高超)
连读,读出快慢
五、小结(再读课题)
现在,看到这年轻人一会儿工笔细描,一会儿挥笔速写,慢中有快,静中有动地画出金鱼的每一个动态,画出金鱼的每一个细节。就像小姑娘说的那句话“鱼游到了他的纸上”
之所以鱼游到了纸上,是因为鱼已经游到了青年的心里,现在读这课题还奇怪吗?(齐读课题)
不过,宋老师相信,学完课文后,你们再去读课题的时候,肯定还会有另一种收获!从这个课题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年轻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板书设计】:
观鱼 专心 鱼游到了心里
年轻人 耐心
画鱼 恒心 鱼游到了纸上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聋哑青年“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逐渐清晰起来。
课文在写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从聋哑青年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学习作者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的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一是布置学生进行充分预习;二是准备童谣、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初知课文内容。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品读文章,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感悟“游”字的精妙
[课前准备] 童谣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二、初读
1、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指名读;
2、汇报预习收获;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语句,感悟人物品质
(一)“游”字的精妙:
出示“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出来。
1、指名读;
2、交流惊叫的原因;
3、想象生情,表演感悟;
4、再读再悟。
(二)画鱼的专注:
出示年青年人画鱼的段落。
1、多形式品读;
2、范读想象;
3、交流、感悟青年人的专注与高超画技。
五、设疑延伸
六、作业
1、摘抄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聋哑青年人为什么能让鱼儿游到纸上来?
3、小练笔:想象围观人议论的情景并描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文,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心里”的关系,培养勤奋、专注的品质。(重点)
2、学习作者观宗和描写人特的方法。(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青年人 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 ,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意外的是,他居然是个 人。
1、完成填空。
2、想想“聋哑人”三个字给你带来什么思考?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找出青年人画技高超的依据,理解“鱼游到我的心里”。
2、联系上下文,交流体会“游到纸上”与“游到心里”的关系。
三、文章片断选读,加深感受。
四、学习作者观察,描写人物的方法。
1、谈谈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小组)
2、全班交流。
五、教师总结激励。
六、作业。
1、把最想对聋哑青年说的话写下来。
2、搜集“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与别人交流、共享。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工笔细描
鱼游到了纸上
聋哑青年
(画技高超) 挥笔速写
第二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心里 鱼游到了纸上
(勤奋、专注) (画技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