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设计(优秀6篇)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优秀6篇),欢迎借鉴。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经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到达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必须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本事,并以此收获必须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构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资料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景,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资料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本事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资料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大意。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经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本事;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经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本事和合作本事。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资料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进取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经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本事。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 篇2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我国发达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需要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祝智庭,20xx)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黎加厚,20xx)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模块: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2、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

3、学习资源查找与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5、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6、评价量规设计;

7、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8、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与修改。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模块是教学问题设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主体教育理论

3、新基础教育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基于问题导向式的学习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1、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中间连接;

2、立足于当今优秀的教育理论基础;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规、可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填空替换的样板等多样化的资源;

4、各种“阶梯”或“支架”,可供教师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

5、循序渐进,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

强调人文精神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各种教育哲学观念的理解、教学的艺术和造诣、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追求,生命的价值等等,融入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构思、每一堂课的教学进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问题设计

通过课程问题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用问题激发学生全身心进行探究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

“基本问题”的特点:

1、指向学科的核心;

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习过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基本问题帮助教师关注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一学年课程或中小学某一学段)教学中的重要主题,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表面活动去关注要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的概念。帮助教师从人、社会、自然、生活的视野来为学生考虑自己的学科教学。

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的高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习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习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

“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习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活动设计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2、创设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

3、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4、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5、设计辅助学生学习的支架或阶梯

6、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量规

2、作品评价

3、档案袋评价

4.KWHL表

5、多样化的评价

八、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研究

九、设计自己的单元教学计划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设计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关于在自己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案的讨论

信息化教学设计优秀方案 篇3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我国发达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需要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模块: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2.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

3.学习资源查找与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5.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6.评价量规设计;

7.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8.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与修改。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模块是教学问题设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主体教育理论

3.新基础教育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基于问题导向式的学习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1.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中间连接;

2.立足于当今优秀的教育理论基础;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规、可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填空替换的样板等多样化的资源;

4.各种“阶梯”或“支架”,可供教师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

5.循序渐进,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

强调人文精神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各种教育哲学观念的理解、教学的艺术和造诣、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追求,生命的价值等等,融入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构思、每一堂课的教学进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问题设计

通过课程问题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用问题激发学生全身心进行探究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

“基本问题”的特点:

1.指向学科的核心;

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习过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基本问题帮助教师关注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一学年课程或中小学某一学段)教学中的重要主题,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表面活动去关注要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的概念。帮助教师从人、社会、自然、生活的视野来为学生考虑自己的学科教学。

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的高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习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习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

“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习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活动设计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2.创设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

3.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4.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5.设计辅助学生学习的支架或阶梯

6.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量规

2.作品评价

3.档案袋评价

4.KWHL表

5.多样化的评价

八、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研究

九、设计自己的单元教学计划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设计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关于在自己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案的讨论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4

1.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中第二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紧扣“个人礼仪”为中心,主要讲了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以及怎样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习惯等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第一课的一个重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好本课,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提高礼仪素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情感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做讲文明、有礼仪的 人。

能力目标:自觉践行礼仪规范,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个人礼仪习惯养成

教学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在学校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那么,德育教育就应该放在首位。而中职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注意力较难集中,不能被动接受枯燥理论说教;再加之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现在学生对文明礼仪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竞赛,合作协同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并布置任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使学生从感情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及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我在课前做好了多媒体课件,安排了情景剧的排练,并布置每小组派代表准备作自我介绍。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有关个人礼仪的资料,搜集有关公共场所违背文明礼仪的图片和常用文明用语等相应资源,发布到校园网上“德育之窗”。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引思明理、学以致用、课堂小结。

(一)激趣导入 2’

播放ppt课件,将站姿、走姿、坐姿、致意、鞠躬等标准仪态的图片展示出来,同时播放不雅姿态,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真切地了解哪些可取,哪些不可取,以加深印象,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举止,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30’

案例一 多媒体展示老布什竞选演讲材料。(设计意图:我校每月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让学生观看了解,对自己今后参加演讲有帮助和提高。)

材料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看了这些材料,同学们有何想法?学生积极思考,发表个人意见。(设计意图:利用经典案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材关于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并分析问题:为什么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

互动在线 一分钟专业演讲比赛,将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发放给每个同学评价打分。(设计意图:既锻炼了上台同学胆量,又对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个人礼仪问题进行分析、点评,强调个人礼仪打造良好“第一印象”,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指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点评小结。)

榜样力量 展示彭女士出访的部分新闻报道及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说为什么彭女士会赢得好评如潮,这又说明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个人形象可以提升整体素质,同时让学生明白个人礼仪的重要性。仪容之美包括仪容的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三个层次,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并引出本课重点和难点。)

播放材料,引导探究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列举,和老师一起归纳、概括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注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他们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明白行为心表,言为心声,文明无大事,细节彰显道德,从而落实到行动上,规范自己的言行。

播放课前学生收集的相关违背文明礼仪要求的图片,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让许多平时不以为然的小事和小节,放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中就被放大了,正确与错误产生强烈的对比,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教育学生,应学会自尊自爱、加强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引发学生心灵震撼,升华感情。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组竞赛(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明用语,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检查了课前作业。)

互动在线 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既锻炼了上台同学,又加深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运用,对其仪容、仪表、仪态也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和提升。并且懂得文明礼仪习惯应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开始,突出本课重点。)

三、引思明理 5’

提问:1.2.3.(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在无人监督之下,能自觉遵守行为准则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的人。只有内心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懂得尊重别人,才会自觉按社会公德行事。要提高个人礼仪修养水准,就要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就必须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巩固重点和难点。)

四、学以致用 5’

播放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视频,让学生边看边练,相互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设计意图: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找出自己在个人礼仪修养方面的不足,完成课后作业①。)

五、课堂小结 3’

1.运用“盘点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代表发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又在知、信、行、三个方面进行了盘点,符合德育教育理念。)

2.课后作业

①行为训练:仪态训练、坐姿训练,走姿训练、站姿训练。

②观察学校演讲选手的仪容仪表,分别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课后讨论。(设计意图: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在行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板书就像是一份微型教案,应简明扼要地将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方便他们理清知识结构。

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

1.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本节内容通过让学生表演和自己收集素材等方式,把要学的东西和学生实际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知、信、行的统一。

2.在课堂上,周思敏《现代礼仪知识》视频不能全部观看完,所以由班主任老师在课后组织观看。德育教学工作应全体配合,常抓不懈,德育教师的工作任重道远!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读“蔼、锡、毁”这三个汉字。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的特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 产生强烈的感激与爱护地球的情感,了解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要如何爱护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的特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构建不够,因此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难以体会;“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 布置学生在课前从电视、书本上或者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 “滥伐森林”投影片和包括常识科普、课文朗读、地球美丽、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护地球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力求发扬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利用卫星资源来形成一个新的整合模式,将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地球的特点,认识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用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地球,让我们向她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其它的地球?因此,地球对于我们来说是太过宝贵了。她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再次倾情问候她!(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非常高兴,正在欢迎我们呢!今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步入地球。(播放课件封页,再读课题)

二、全局性阅读,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们听着同时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介绍了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

三、重点阅读,探究地球的特点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阅读文本,自行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一) 感悟地球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该篇文章第一自然段,从中你能感受到地球的可爱之处,你可以将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当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拍摄了许多我们美丽家园的照片。我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里得到了一些照片,同学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上的美丽地球照片,并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感。

①同学们,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你喜欢她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地球。

②根据观看课件所得的图片,能否更为具体地描述地球的美丽?请特别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的纱衣”这一方面来感知地球的美丽。

③用你自己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把地球的美丽展现出来。

④让我们一起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美丽之处的部分。

3、地球的美丽仅仅存在于她的外表吗?从文中哪些段落可以感受到地球内在的美?

①阅读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理解“无私”“慷慨”,从中感知出地球母亲的哪些品质?

②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请阅读文中第3、4自然段的相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这篇课文的意义之后,相信大家会更好地朗读。(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如此美丽壮观,又如此与人类和睦相处。请解释为什么用这种感觉来阅读,并让我们带这种感觉一起大声朗读。)

(二) 感知地球的微小与脆弱

引言:宇宙浩瀚无垠,只有地球母亲为人类提供了慷慨无私的生命之源,给予我们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但地球是多么微小、多么脆弱,她的微小和脆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同学们要认真阅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1. 直观感受地球的微小。

① 哪句话最能表现出地球的微小?请读出来。(提示:课件中有关文字已经标记为红色,应当重读。)

② 请让同学们分享各自搜集到的资料,并播放动画课件,帮助大家感受到“一叶扁舟”体现的地球的微小。

③ 课件展示说明方法及比较题,让学生朗读体会其作用。

2. 了解地球的资源有限,地球易碎。

① 谁能说明地球上的矿藏资源是有限的?从“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这几个数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② 谁来介绍一下可再生资源的情况?(课件中的第四自然段文字,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③ 过渡语:人类为了短期利益,急于求成,目光短浅,滥采滥挖,过度开采,严重伤害了我们的地球母亲,她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老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一看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吗?

④ 展示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⑤ 在看完这些令人痛心的图片后,你的感受如何?请带着这种感觉重读第四自然段的。文字。

⑥ 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说什么?请读出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中有此句话。)

(三) 领悟地球的独特性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1)进行小辩论。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在太空中漂浮,如果地球不能支撑人类了,我们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你会赞成这种想法吗?同学们互相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2)激情呼唤。

同学们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是我们亲爱的地球妈妈正在承受着无情的蹂躏。这个水蓝色的星球是那么美丽,同时也是那么脆弱。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用我们的爱心精心保护她。

1. 我们一起读最后一段,用我们的爱心和行动来保护地球吧!

2. 当我们看到地球正在遭受灾难时,你会想到哪些标语?我们应该怎样为保护地球尽一份力?让我们一起观看全国各地保护地球的宣传照片和策略。

(3)感受拓展,加深情感认识

1. 通过观看课件和了解相关信息,组织讨论,拓展对地球面临的危害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引导同学们聆听《每天,我们的地球有……》这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将感悟送入朗诵中。

3. 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并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

4. 以保护地球为主题,总结和升华课程。保护地球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作为少先队员,应该从身边和现在开始,用心去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变得越来越美,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4)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1. 课件出示练习问题,让同学们口头回答。

2. 出示“查一查”,让同学们自主选择:

展开对身边环境的调查,了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设计环保标语,撰写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并为此制作一个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呼吁,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6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电气专业教学部的朱先威,今天我参赛的课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作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大中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至今日,地铁,已为生活增添了一份律动,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陪伴。

因此,我本次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课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作业。我将从教学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一:课程标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知识,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我将在教学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热心,细心,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收货乘客的放心,安心和开心,用心服务,一路心随行。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二:教材分析

我所采用的教材是全国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规划教材《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第一版,我所授课的章节是7、1节售检票作业。用时4课时,2节web教室理论课,2节实训室实操课。本章节是该教材的重点教学项目,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岗位技能。主要由以下学习内容组成:售检票作业内容,售检票作业标准及程序。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三: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13运管1班,通过我的观察了解,这是一群活泼开朗,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孩子们。我将从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媒体操作能力,知识结构进行分析。

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具有自己的头脑,性格和行为认知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我会尊重其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其自主探究学习。

媒体操作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体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搜索,下载,讨论等功能。但他们在有用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整理加工方面仍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学习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等专业课程。这些背景知识结构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及素材:图片视频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网络探究学习:采用wps轻办公功能,提前将学习资源传输到网络,供学生下载学习。

PPT课件:清晰、直观。

仿真软件:由于学生人数及设备耗资等问题,无法保证学生一人一套,硬件实训也会造成设备的损耗,仿真软件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情景模拟:模仿售检票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的理解与应用。在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自主探究学习,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我评价,仿真操作等

教与学是相互的,总的来说: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理念贯穿其中教学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分析与确定之后,我的教学活动过程如下。正式授课之前,我会将相关知识使用Wps轻办公平台传输给学生,供学生下载学习。设计意图:学生以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进行积极主动和协作式的学习,并可在wps设置讨论组,可进行提问并答疑。教学活动过程第一环节:

一、新课导入

通过播放《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使用指南》的视频导入新课视频采用的是卡通人物的设计为乘客介绍了设备的操作,使用及单程票储值票的购买发售,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本章节重难点的学习奠下一定基础。视频的观摩学习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学生可以避免直接接触设备因失误造成设备的损耗。复习回顾:

1、请说出车票哪些类型?

2、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的终端设备有哪些?

信息技术的运用: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视频,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呈现学习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我将分为以下两个任务:

任务一:售检票作业内容。

任务二:售检票作业的标准及程序。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设计意图: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主线下,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学习策略与技能。

(二)任务完成过程

1、查阅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2、小组讨论。

学生以小组形式对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并总结。教师予以引导。

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师生交互学习,协作学习。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交换想法,意见,实现协作学习,避免了受单一思维的限制。

3、讲授(PPT课件展示)

(1)售检票作业内容

(2)图片教学。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图片。

设计意图:解决了传统理论课上无实物设备的问题。使学生对设备及操作步骤有了相对直观的感受,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基础。

(三)效果检测(实践操作)

地点:AFC系统实训室。

方式:教师先示范,学生观摩学习后实际操作。

设备: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半自动售票机及仿真软件形式:两人一组(一人乘客,一人站务员),情景模拟。

任务:

1、自动售票机作业:单程票购买,储值票充值。

2、半自动售检票机票务作业办理:

单程票发售。

储值票发售,充值,退卡。

车票分析。

车票抵消。

测评:测评表(自评和互评)。

教学总结及评价。

信息化教学运用技术:仿真软件及终端设备。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传输评价。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评价表可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综合评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