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小编给大伙儿收集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人琴俱亡》这篇课文被安排在亲情单元,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学了两篇分别表现父子情深和母子情深的文章了。(〈背影〉和〈甜甜的泥土〉),这篇文章是以文言文的形式来表现手足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感受作品的真情。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因此通译全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自学,找出不会之处,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定下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的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感受手足之情。

二、教学步骤

(一)、导语

以解释成语“情同手足”入手,导出这篇歌颂手足之情的文言文——〈人琴俱亡〉。

(二)、整体感悟课文

1、读: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听教师范读,边听边悟,然后有感情的朗读。

2、说: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要求学生找出重点字词,和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和对文章有疑问的地方。

(三)反馈交流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共抽了5个学生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时都能以沉重悲痛的音调去朗读。

2、学生互动学习,小组讨论找出重点字词,经过大家的努力找出了以下重点的字词。

文言实词:

笃:(dǔ)(病)重

索:要

奔:从外地回来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

径:一直、直往

素:一向、向来

恸:痛哭,极度悲哀

绝:气息中止

卒:死了

文言虚词:

而子敬先亡不译

语时了不悲完全

弦既不调已经

人琴俱亡都

3、通译课文

由于本课篇幅短小,意思浅显,所以学生能很快理解字句表面的意思,通译全文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如果文言文教学仅仅教会学生表面的字词句的翻译,而不深入对课文内涵的挖掘,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是不合格的,没有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当疏通了文意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了研读赏析,即教学的第二个目标: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体悟手足情深。在这研读赏析中出现了本堂课的高潮,即精彩片段。

三、精彩片段

师:我们对本文的大意都基本理解了,然而我们会翻译了,是不是就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内涵了呢?同学们对本文中所描写的细节有哪些疑问呢?请提出来我们共同研讨。

生1:在第一段中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

学生思考片刻,便有同学回答:

生2:我认为是因为他们兄弟情深,即使在病重中也是互通消息的,久(学生回答时将此字读得很重)不闻消息,当然能判断出他已经先走了。

生3:我想子猷不闻消息,是因为他也病重他的左右怕其悲伤而向他隐瞒了子敬病亡的消息。

生1自己也笑了。

生4:子猷听见自己的兄弟死了,他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啊,怎么还说他们兄弟情深呢?

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讨论声。

生5:因为子猷自己也病重了,他想去见自己的兄弟最后一面,怕悲伤过度,所以他强忍悲痛。

师:也就是说他为了保存体力,是吧?

学生中有人在点头。

生6:我觉得神情的“悲”和“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子猷内心悲痛至极,反而在表面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

生7(很兴奋地):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他的话还未说完学生们便接了过去:“道是无情却有情。”

师:黄俊同学的回答老师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精彩绝伦。

教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师:大家看看子猷又是用什么方式来悼念他的弟弟的呢?

生8:弹琴,但“弦不调”。老师,为什么“弦既不调”呢?

课室里弥漫着思考的气息。

生9:因为子猷前面情郁于中,现在睹物思人,悲痛至极,所以他无法将琴弹协调。

生10:古文中有一句:树犹如此,情何以堪。我想这里可以这样说:琴犹如此,人何以堪。

师:这两个同学的回答都很好,都能做到活学活用,而且老师还看出了他们平时学习时是非常注意积累的。

生11:一件事物跟随主人久了,它也有灵气了,我想琴和子敬也有心灵相通的地方,除了子敬没有人能弹出协调的琴声。这更渲染出子猷内心的悲伤。

师:是啊,逝者已去,睹物思人,而琴随人亡,这更渲染出当时悲凉的气氛。刚才同学的回答可谓是精彩纷呈。同学们还有其他疑问吗?

沉默了一会,没有发言。

师: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谁能帮我解答一下(学生兴奋地看着老师)子猷用弹琴来悼念他的弟弟,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生4:就是啊,我就觉得子猷这人的'个性太过独特了。

师:好吧,就是体现他独特的个性。哪个同学把它说得更深刻一点。

生12:老师,在学这篇文章之前我看过有关子猷——王徽之的资料。有两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刻。“寄居种竹”和“夜访戴逵”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也可看出王子猷本身就是一个个性独特、与众不同的人。

师:对,王子猷他是一个个性独特、行为处世都与众不同的人。杨娇同学善于查找资料这一点很好。我们要充分深刻的理解一篇文章,就是要学会查找资料,希望以后大家能多查资料。大家下课后去查查这两个故事的内容,要不请杨娇同学下课讲给你们听听。

师:现在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你的合理想象,掩卷讲述子猷悼子敬的故事。

四、教学反思

一堂课首先要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就不要老师了,我们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怎样组织教学,怎样点拨学生,怎样将学生的思想深化。所以在设计一堂课时我们首先要确定哪些是由学生自学的,哪些是要教师点拨提升的,这样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还有就是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应该摈弃那种死抠翻译而不顾文章内涵的教法,我们应该多引导学生去体悟文章的情感以及各种人文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将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注入我们的下一代的血液里的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中所出现的精彩片段,我预先没有想到,学生的思想会如此活跃,而且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这里就给我提出一个更深的问题:教师应该怎样激活学生的思想,怎样撞击出他们思想的火花?

教师优秀教案 篇2

为了切实增强全体教师课堂研讨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学校决定举行全校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切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促进教师加强学习,钻研教材,规范教师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组织领导

三、参赛对象:

学校全体科任教师。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6月20日。

五、参评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课时数充足(书写教案要标注课时数);

3、教案各环节齐全(课题、目标、重难点、教具、前置设计、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等不得缺项);4、教学过程科学有效,容量适中;5、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二)优秀教案评选要求:

(在合格教案基础上,优秀教案应具备如下要求:)项目序号教学目标1要求指标满分得分5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重点、难点、要点阐述清楚、详略得当,知识点安设计2排有系统性3教材分析透彻,能根据每一章节特点设计教学过程104前置作业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教学过程完整严密,各教学环5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教学方法设计巧妙,新颖独特,注重启发性和研究6性,师生互动性强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认知风格、性过程设计7格特征等多方面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富5有层次的问题、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重视多种教学手段的设计运用,能结合教学内容与8学科特点,合理选择教具、实验、多媒体等适当的5教学手段辅导教学有板书安排,有上课提问的设置,有与学生互动设9计,有辅导、答疑的问题与难点创新10及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注重培10551010特点11根据个人差异,写出有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教案512有教后记13教案完整、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其他14教案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格式合理、图式规范总分5510

六、工作安排

1、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制定的“合格教案、优秀教案评价标准”。

2、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参照“合格教案”及“优秀教案”评价标准书写教案。

3、在期中、期末两次教案检查中,各教研组对本期以来教师书写教案进行初评。初评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一等占25%,二等占35%,三等占40%),选送评为一等的教师的教案(1-2位教师的)到教导室集中参评。

4、教导室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教研组选送的教案进行评比。评出15位教师的教案为优秀教案。

5、将获学校教案评比优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师生展示,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七、奖励办法

每期对荣获优秀教案的教师分别奖金60元,并在期末教师综合考核中奖励浓缩分0.5分。

优秀的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

1、通过写童年趣事表现童年的美好,要突出“趣”,意趣、乐趣、傻趣。

2、选择一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记事的内容具体,完整、有细节描写,要突显有趣,有“妙趣横生”的快感

4、字数在500字左右。

教学重、难点:

写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事,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童年是美好的,也是有趣的。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说法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围绕“趣”字广泛选材。要有意趣,要有乐趣,

要有傻趣。意趣:孩童时的探索、发现、追根究底,都是很有趣的,这就是一种“意趣”;乐趣:爱玩、寻开心是儿童时的特点,那么就把和伙伴们在一起开心的“乐趣”表现出来吧;傻趣:孩子会做傻事、蠢事,会对某种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与理解,虽然出于良好动机却没有办好事情,以至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童真、童心。

②细节描写,突显有趣。在写作中要努力运用各种描写方法,突出一个“趣”字,这就要求我们围绕中心,详细描写有趣的细节。不少同学写这类文章时,往往把事情的经过像记流水账一样记下来,那样以来“趣味”就不存在了。所以写出生动、有趣的细节特别重要。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细节,会令读者“津津有味”“妙趣横生”的快感。

③趣事可以是钓鱼,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剪纸,可以是玩家家,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家务活……

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1、先在小组内说

2、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五、出示写法指导

1、重点写清楚这件事怎么有趣,有意义。

2、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要细致。

3、按一定顺序记叙。

4、写完以后,多读几遍,仔细改一改,用修改符号改在原文上。

六、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大屏幕上出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七、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七、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⒈指导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⒉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⒊学生修改,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八、佳作欣赏。

九、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写什么:童年趣事

怎么写:1、要写得有趣、有意义

2、把事情经过写清楚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处理突发事件的一些简单的应急方法。

2、学会关爱自己和周围的人。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编排好情境表演(见"教学材料")。

2、幼儿用书:《应该怎么做》。

活动过程:

1、师幼观看情境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做。

教师:如果你遇到了这些事,你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同伴间相互交流自己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当奶奶突然生病时,可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找不到爸爸、妈妈,可以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在外面和家人走散了,可以在原地不动等候;也可以找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寻找。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时不能开。

2、讨论常用的紧急电话号码。

教师:如果我们遇到一些紧急事情时,可以使用哪些电话号码?

幼儿交流,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号码。

师幼讨论:打紧急电话时应该说什么?

师幼共同小结:打紧急电话时要说清自己家的地址及所发生的事情。

幼儿完成幼儿用书《应该怎么做》上的操作。

3、玩模拟游戏"拨打紧急电话"。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紧急电话的接线员,一组做报警的人,学习如何拨打紧急电话。交互进行游戏。

幼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如报警的人是否说清自己的地址以及发生的事情等。

教师(提醒、强调):紧急电话不能随便拨打,在遇到紧急事情时才可以拨打。

教学材料:

1、小朋友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发病。

2、小朋友和妈妈在游乐场玩,由于人多,找不到妈妈。

3、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

小百科:做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zuò,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优秀教学教案 篇5

一、案例背景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科学新课程实施已经有几年了,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可是在听了许多节公开课后,我又慢慢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发现现在的科学课堂越来越模式化,甚至一些老师不顾实际,对“流行”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下面,是我对几种模式化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反思。

二、案例描述

【情境1】

这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新课导入方式:

教师:关于**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我知道……

师:关于**你还想知道它的哪些方面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

生:我还想知道……

师: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你们真棒!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问题,好不好?

生(齐说):好!

我们在听课时发现,老师问“大家愿意不愿意?”学生一般都会毫不犹豫、茫然而顺从地回答“愿意”,然后教师根据自己预先的设计进行教学。也有些老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会是或否地表面应付着,如果学生最终还是没有提出教师预设的那个问题,教师便干脆把学生提出的一堆问题放在一边,仍回到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

【反思】

其实以上的这种导入能重视并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并且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体现了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是,在太多的老师无论什么课型都这样导入时,就值得我们去深思了:

1、都这样导入,对实现课堂教学目的一定有帮助吗?我想科学课应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上,导入毕竟就只是个开头的引子,不能主次不分,在猜测探究目标上盲目花太多时间。有些课,完全可以开门见山地引入正题的,就不需要太多的前缀。

2、这样的导入多了,不一定是件好事。学生在提出了一堆迫切想探究的问题后,他们却不能真的去研究,要探究什么最后还是老师说了算,这样能说是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吗?这个提出问题的环节真的能使他们有好奇心,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吗?我有点担心,如果某个老师老是这样导入,还可能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热情呢!

【情境2】

现在的公开课上,我们能一直听到老师对学生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肯定的评价。例如:“你真棒!”“你很聪明!”“这个办法好,大家为他鼓掌!”等等,一节课下来,好像就没有一个学生有犯错误,也听不见老师有指出错误的。

一次,听一位老师上七年级科学《质量的测量》中天平的使用。某实验小组的学生在汇报实验时,测量结果明显比别人大了许多,老师听了后,仍然微笑地对学生说“没关系,请坐下”,然后请别组同学继续汇报了。我留心了一下,刚才的学生原来把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了!为什么老师不敢指出学生的错误呢?

【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倡:“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多使用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取得的进步和改变,从而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那么,是否说好不说差就是对学生的激励呢?是否一味的肯定、表扬和激励就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呢?

我想上例的那个老师完全可以告诉学生:“这次实验,你们失败了!但是别灰心”,还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纠正。这样对失败和错误的评价,适当的时候就必须出现,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长处和进步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对他们提出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从失败中获取新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心理品质。

【情境3】

在一个科学老师上七年级科学《生物与非生物》第一课时,让2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进行合作,用一个放大镜观察蜗牛……

【反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像上例一样,有些老师不管什么问题、什么时候一律都只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探究、谈体会、说小结,哪个地方不用就怕别人说他教学理念不先进,走入了“重视讨论,忽略思考”“重群体,轻个体”的死胡同,根本忘记了对学生个体独立思考、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合作学习”是不是科学课堂上唯一的学习方式呢?是否什么问题什么时候都适合“合作学习”呢?

我认为“合作学习”并不排斥其他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教师的演示、讲解等集体教学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相结合。搞好集体教学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二者可以形成互补,相辅相成。教师的精讲,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和探究活动有关的知识背景,而且还使学生明确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另外,对于较浅显的问题,能让学生靠自己能力去解决的问题,就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个体的思考或探究,没有必要为了“合作学习”而搞“合作学习”的形式。例如上例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单独使用放大镜去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再让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观察结果。

【情境4】

这是一节科学公开课的结尾,又是采用同样的结尾。

老师:“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还有什么困惑呢?”

学生:通过这节,我知道了……

学生:今天,我学会了……

老师:同学们讲的真棒!

【反思】

说实话,在新课程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小结。在课结束的时候,学生需要小结,借助这样师生问答式的小结,能较全面地回顾整个课堂学习的认知过程,梳理、升华有关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这是非常必要的。可是,如果老师无论什么类型课都采用这样模式化的小结,学生对科学课堂还有什么新鲜感和期待呢?另外,我认为,在课尾,除了学生,教师更需要小结,需要思考学生到底学到什么程度?采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需求吗?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达到教学的最低要求?所以,最好的总结应该是师生对应教学目标的相互评价,学生对应教学目标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发现共同存在的问题,当堂反馈,学生个别的问题,可以在作业辅导中关注。

三、案例反思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师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才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师生的情感不断交流,才会激发人性的快乐。课堂教学只有回归到人性、回归到生活才会真正达到时效。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只有通过我们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以上的几个案例中,几个老师都很想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启发性原则”“积极的评价”等科学理念,但又没有真正体会这些理念的真谛,而是对流行的教学模式照搬照抄,简单模仿,结果适得其反。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必须的,它能使教师们走一条有章可循的道路,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而不用浪费时间去走弯路。但我们又要注意防止出现课堂教学的模式化。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是有依据的。教师要根据自身特长、学生水平、学校课利用的教学资源、教材内容要求等实际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有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学式学习等方式,具体方法的搭配要灵活选用,设计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结构和程序,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最后,我特别希望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努力做一个个性化的教师,抛开模式化,开创个性化的科学课堂。“成为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奥林匹斯山石上的名言,应该是每个科学教师努力的方向。让个性在教育教学中变成你与众不同的特色和优势,让你的课堂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

2、石光才《新课程谨防合作学习流与形式》《中学生物教学》,20xx.11

3、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4、陈万勇《个性化教师与个性化教学》《四川教育》,20xx.08.2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