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教案(优秀10篇)

知识目标  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初步掌握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楞次定律教案(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第三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样也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

由于此定律所牵涉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较多,只有对原磁场方向、原磁通量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以及会用安培定则进行正确的判定,才能得到正确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同时,学生还必须能正确运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安培定则解决问题,所以这部分内容也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学生已经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表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述“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中的“阻碍”的意义。?

(3)会用楞次定律判断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过程体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论证、验证等科学探究要素。

(2)通过楞次定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楞次对法拉第研究成果的关注到发现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的介绍,让学生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通过实验学会与他人主动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五、设计思路:

本节作为一堂物理规律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利用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手段,为此本课采用学生分组随堂实验探究的操作模式,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通过自己实验操作来发现、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

为了突破难点本课利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自己做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课堂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知识的产生过程,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六、器材准备:

多媒体平台、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

七、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展示情景]:(引入课题实验──三个对比实验)

1.对比实验一:强磁性球和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

2.对比实验二: 强磁性球和铁球分别通过甲、乙铝管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

3.对比实验三: 强磁性球和铁球分别通过乙、甲铝管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释放。

[学生思考回答]:

强磁性球和铁球是不是同时落地?

对比实验一中两球同时落地;对比实验二、三中两球不是同时落地。

[教师启发引导]:

1.强磁性球和铁球为什么通过铝管后不是同时落地?

(我们先来学习第四章第三节楞次定律)

二、重温实验,提出问题

[教师展示情景]:(复习引入实验)

[学生思考回答]:

1.注意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向哪边偏转

偏转;向左、向右。

2.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什么?偏转方向不同说明什么?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方向会改变。

3.感应电流方向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三、对比实验,合理猜想

[教师展示情景]:(二个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一:如图(4)所示,N极插入和N极抽出。

对比实验二:如图(5)所示,N极插入和S极插入。

[学生思考猜想]:

1.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A.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磁通量的变化有关;

B.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原磁场的方向有关;

[教师启发引导]:

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跟原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有关。

2.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归纳概括

实验目的:

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及原磁场的方向的关系即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什么规律?

思考讨论:

1.条形磁铁与线圈间的相对运动有几种可能?

2.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变化、原磁场的方向的关系在物理学中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控制变量法

探究方案:

顺次控制:(1)磁通量的变化(2)原磁场的方向(3)感应电流的方向

? ? 相对运动 ? ?

? 原磁通量的变化 ? ? ? 原磁场的方向 ? ? ? ? 感应电流的方向(俯视图) ? ? ?

实验前确定:

1.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的关系:

指针右偏——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灵敏电流表;

指针左偏——电流从负接线柱流进灵敏电流表。

2.然后“顺藤摸瓜”确定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实验步骤:

1.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与电流的方向的关系。

2.根据磁通量的变化分成磁通量的增加和磁通量的减少两大类进行实验。

3.分组实验、记录结果。

4.教师引领学生填写表格。

分组探究:

收集数据:

寻求“中介”归纳规律:

(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楞次定律教案教学反思 篇2

楞次定律教案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案教学反思该怎么写呢?怎么处理好教学中遇到问题,并且反思自己的不足呢?下面是楞次定律教案教学反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楞次定律教案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回顾旧知识→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节课,我尝试的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具体到探究课的设计,我在强调“过程性”的前提下总体上把握好了这样几个环节。

1、激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构建情景,引出问题,用复习已有的知识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引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想要学习。”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我让学生在实践中努力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寻求规律。强调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新,让学生“参与”,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这一来,教师做起来就难多了。但是再难,也要给学生这个机会。今天我们教师确应具有转换自身角色的紧迫感。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3、促使学生用心体验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努力运用假设猜测、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去获取知识,更去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这种体验的'不断沉积,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他们一种能力——学力。当然,仅仅强调第二环节中的参与,一堂课或许也会非常热闹,但热闹的下面却可能会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我想说:参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才是探究课所要达到的更高境界。当然,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学生参与体验中,将学生动手实验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实验结果可信,媒体演示直观,让学生能够更

热情地参与,同时更真切地体验,以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之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4、激励学生在发现规律后不断探索

我还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一种发现新问题的习惯。学生时时获取,又不断有所发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大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循环状态吧?

当然在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创设情境问题上,要放在能激发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上;在知识模块的时间安排上还要更合理些;在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摸索。而且我觉得在探究过程中,关键还在于体现其“重过程”的核心要求。还要应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大胆地放开,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快乐与艰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总之,我觉得探究课中的环节,环环相扣,互为依存。同时各环节又都有其追寻的目标,有新意;学生参与讲究“全”: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更要让每一位学生全方位的参与;用心体验强调“细”:要慢,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要引导学生仔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同样重要;获取规律后力求“变”:既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规律,更要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这四个字“新、全、细、变”或许就是探究课众多模式当中的一种了。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 1.教学大纲要求:楞次定律:Ⅱ级,为较高要求层次。

?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样也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

?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根据目标,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 4.教材处理:由于楞次定律的内容较多,可将该部分内容分两节来上,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楞次定律,并学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第二节课主要讲解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楞次定律理解以及右手定则的推导与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表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述“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中的“阻碍”的意义。

(3)会用楞次定律判断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过程体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论证、验证等科学探究要素。

?(2)通过楞次定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楞次对法拉第研究成果的关注到发现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的介绍,让学生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

?2.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

?3.学生已经有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四、教学器材

教师演示用器材:灵敏电流计,旧干电池一节,标明导线绕向的线圈,条形磁铁电阻,电键,导线若干。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提出问题)

?我们在上节课里已经探究了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现在来回顾一下

教师提问:

? 第一问: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答: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第二问:课本第5页图4.2-2,磁铁怎么运动才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答:磁铁上下运动时有,静止时没有

第三问:上面的实验中,线圈的磁通量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磁铁插入时,线圈中磁通量增加,拔出时,磁通量减少。

第四问:产生感应电流时闭合电路中有几个磁场?

答:两个磁场 条形磁铁的磁场及感应电流的磁场

第五问:在第一节的实验中,电流表的指针为什么有时向右偏转?有时向左偏转?

答:表示在不同情况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

第六问:那么,怎样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的关系。”

? 2.假设与猜想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在电磁感应中的三个因素: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原磁场),感应电流及感应电流的磁场(感生磁场)且用右手定则可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感生磁场的方向关系。由此我们联想:感应电流的磁场(感生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原磁场) 之间是否有关系呢?如果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就可以用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留2到3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

? 学生猜想:

①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②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

?③感应电流是由线圈中磁场变化引起的,所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变化有关。

?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制定

教师:“为了检验各自猜想的正确性,我们现在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线圈、条形磁铁、灵敏电流计、导线)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画出实验原理图。”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引导:

(1)如何判断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

我们可以仍用条形磁铁进入和离开螺线管来表示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

(2)如何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师演示说明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流向的关系。请学生用一节旧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灵敏电流计相连,观察电流分别从a、b流入电流计时,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所用电流计的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同时提醒学生不同的电流计电流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关系不同)

(3)如何知道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的方向?

我们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作为本章的第3节内容,与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第2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一起,从感应电流的角度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这是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为后面深入地从感应电动势来认识电磁感应现象打下了基础。

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涉及的因素多(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流方向等)关系复杂;二是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因此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成为本章教学难点。课程标准要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楞次定律”。因此,学习本课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规律,培养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在探究楞次定律后,通过应用楞次定律进行有关判断,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顺利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细化过程:

课程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楞次定律。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

行为条件 + 行为动词 + 核心名词

通过实验探究 理解 楞次定律

第二步:分解关键词,构建概念图。

内容 概念体系 知识地位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内容、含义 重要 感应电流的方向 非常重要 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确定行为条件,确定行为程度。

内容 概念体系 特征 行为

动词 确定行为

条件 行为

程度 学生

经验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内容 具体 说出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准确 无前备经验 “阻碍变化”的含义 抽象 阐述 分析实验数据 准确 无前备经验 感应电流的方向 具体 判断 运用楞次定律 熟练 无前备经验

综合上述思考,得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准确说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2)分析实验数据,准确阐述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变化”的含义。

(3)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体验楞次定律实验探究的过程,提高分析论证,概括及表述的能力。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家对规律的研究过程,学习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

(2)学会欣赏楞次定律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

对楞次定律“阻碍变化”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场、磁场基础知识;已经知道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以及右手螺旋定则;已经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心理基础与可能产生的思维阻碍:?

“楞次定律”其理论的抽象性和知识的复杂性比前面知识高了一个层次。前面学习的“电场”和“磁场”只局限于从“静态场”方面考虑,而“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变化的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场”,“由静到动”是一个大的飞跃,学生要难理解得多。?

“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两者都处于同一个线圈中,且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它们形成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矛盾。在讲授时,如果不明确指出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势必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

从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看,大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能够理解“楞次定律”,必须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物理观念上要有所更新。

【教法和学法】

1.教法:秉承“科学探究”、“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利用“中介”研究和表述问题的方法、比较总结法等教学方式,运用观察、引导、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展开教学。

2.学法:实验观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抽象概括等。

【教学器材】

1.教师实验:铝管两根(1米)、小圆柱形磁铁和木块、条形磁铁、电池、灵敏电流计、线圈、楞次定律演示仪等。

2.学生实验:灵敏电流计、线圈、条形磁铁、电池、导线等。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引入 演示实验:

1、永磁铁靠近、远离楞次定律演示仪的铝圆环。

2、小圆柱形磁铁和木块分别通过两根相同铝管。

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如何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导入新课。 观看实验现象,思考。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

提问 1、提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2、演示上节课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 1 GB3 ① 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回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左右偏转又能说明什么?

物理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篇5

内容: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应用: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确定原磁场方向;

2判断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根据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篇6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要点: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对楞次定律中的“阻碍”和“变化”的理解

考试要求:高考Ⅱ(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课堂设计: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从实验当中发现现象,总结出规律,这对理解愣次定律来说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先搞清楚从电流表中指针的偏转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以及螺线管的绕向就显得比较重要,实验之前先讲清。再者原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电流又要产生磁场对学生来说不能联系,需要先强调。而后根据实验进行。

解决难点:感应电流关键搞清“阻碍”,以实验来让学生自己总结,

培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思想教育: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和精确细心的科学态度

学生现状:知道磁通量的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知道电流能够产生磁场,但不知道这之间的联系。

课堂教具: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

一、引入

1复习: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达式。

2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磁通量变化量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也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有关,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是否也有关?

二、新课

【板书】课题:§16。2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实验准备:明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搞清螺线管导线的绕向。

实验:用条形磁铁的。N、S极插入线圈,或从线圈中拨出。

实验要求:要求观察四种情况下,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方向(把握电流的流向),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量情况(增减)。

动作原磁场B方向(向上、向下)原磁通量φ变化情况

(增大、减小)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顺、逆时针)感应电流磁场B'方向

(向上、向下)B与B'方向的关系(相同、相反)

N极向下插入

N极向上抽出

S极向下插入

S极向上抽出

学生观察上表,总结归纳,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归纳情况。

原磁通量增加时,引起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磁场的方向相反,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原磁通量减小时,引起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

【板书】愣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阻碍”并非“阻止”

愣次定律的另一解释:靠近时,排斥;远离时,吸引。

总之:从磁通量的变化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阻碍相对运动。

分析思考与讨论总结: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表现

如果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螺线管的上端,螺线管中用楞次定律得出的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在螺线管上端为N极,这个N极将排斥外来的条形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此排斥力的作用而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即动能要减少;要维持其运动速度则需要有外力对磁铁做功。可见,电磁感应现象中线圈的电能是外部的机械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来的。因此,楞次定律与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是相符合的。

反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感应电流方向与用楞次定律判断得出的方向相反,则螺线管的磁场将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这样条形磁铁的速度会愈来愈大。也就是说在电路获得电能的同时,磁铁的动能也增加了。这时,对于电路和磁铁组成的系统来说,它将找不到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电能和动能是凭空产生了,这显然与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

【板书】判断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

①确定引起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②判断原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③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增时两磁场方向相反,减时两磁场方向相反)

④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安培定则即右手螺旋管法则)

口答:(1)如果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而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向上,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减少)

(2)如果磁通量是减少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上,那么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

(3)如果两个磁场的方向相反,磁通量是增加的还是减少的?(增加)

(4)如果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向下,磁通量增加,那么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总结记忆。

【板书】

楞次定律并不难,理解运用记心上;先找外磁场方向,再看磁通增还减;

减时二场方向同,增时二场正相反;最后定下电流向,螺旋安培把好关。

作业::《愣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板书设计:§16。2楞次定律DD感应电流的方向

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确定原磁场方向;

2判断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根据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一个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个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前后关联,映衬了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这一事物 本身属性的一个放映,客观存在且发展变化。既然是放映事物本质的规律,在物理学中称为定律,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是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具体课程目标的最佳切入点。

教材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但在探究的细节和过程上,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思考设计空间,有助与激发新思维,发现新方法,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体现新课程。

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规律,对学生而言是以后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在高考试题中常以综合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有关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但还比较粗浅,尤其对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判断没有进行研究。本节教材力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总结出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所遵守的一般规则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 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是规律的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上课前告诉学生上课的内容,学生会将结论记住,在课堂上机械的,剧本式的配合老师,没有深入的思考,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要求学生预习。

面对新现象,新问题,且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本节内容,数学运算,物理理论要求不高,适当地又降低了学习难度,选择探究式教学是最佳的途径。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 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b)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c)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

a)观察实验,体验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存在方向问题。

b)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方案,并动手实验操作。

c)关注实验现象的个性,找出实验现象的共性,并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识 楞次定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楞次定律探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难点: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来磁场之间的关系。

定律内容表述中阻碍二字的理解。

五。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设计,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广开言路 ,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振。

整节课主要采用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结合实验探究总结楞次定律的内容,把规律的得出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总体教学布局如下表:

SHAPE MERGEFORMAT

六。教学过程

( 一)实验引入,引发学生猜想与假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师: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我们再来重复一下上节课的实验。

师(演示):磁铁插进螺线管和从螺线管拔出时,导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来回摆动。

师:大家是否注意到,当我把磁铁插进螺线管和从螺线管拔出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哪些因素决定?遵循什么规律?大家通过以上的实验猜想一下。

生:可能与线圈导线的环绕方向,原磁场的方向,原磁通的变化方向有关。

师: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和验证大家的猜想。

(二)学习新知,开始实验探究过程

1.学生实验,自制线圈,弄清线圈导线的绕向

师:同学们认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的 绕制方向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弄清线圈的绕制方向。使用现成的线圈,由于导线的松动等其它原因,有时导线的绕向不容易弄清。下面我们同学自己动手绕线圈,这样有利于我们弄清线圈导线的绕向,“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

分组实验:(分6组,每组选小组长,记录员,汇报人,注意合作探究)

实验准备:一根长约20厘米的塑料管(两端锯出卡线槽);一根长约2米的导线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绕制线圈

2.教师启发,完成电流方向的指示设 计

师:线圈绕制完成了,我们还要弄清什么问题?

生: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

师:如何指示呢?有哪那些实验器材可以被我们所利用?

生: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A:利用电路改装实验中的表头,没有电流时,指针在表盘的中央,当电流从不同的接线柱流入时,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定电流的输入方向。

B: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二极管串连接入闭合回路,当二极管发 光,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二极管的导流方向一致。

EMBED PBrush

(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能力得到了体现,导致学习热情高涨)

师:该设计怎样的电路来查明电流方向与电表接线柱,或者是电流方向与二极管发光的关系?

学生活动:(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完成设计,对不同的结果给予适当的可行性评价)

师:(从同学的设计中,找到最佳合理设计)如图所示: SHAPE MERGEFORMAT

师:按照设计的方案,连接电路,辩明指示的方向并做简要的交代。

师:通过发光二极管也可以判断电流的方向,正向导电发光,反向不通电,不发光。

3、教师主导,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收集

师:我们要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生:连接闭合回路,让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并用相应的仪器来指示

师:可以设计那些方案来实现呢?

生:(交流互动,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可能性最大的两种设计如下图所示)

SHAPE MERGEFORMAT

师:请大家利用小组内的器材,选择一种电路,连接器材并完成实验结果记录

(两种方案,设计两种学案)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发现法、实验法

教学媒体

PPT、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共12组)。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备注 (一)引入新课

设问1: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设问2:它们与磁通量的变化有何关系?

设问3:你能否猜测一下: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验证?

[演示]按下图将磁铁从线圈中插入和拔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

EMBED MSPhotoEd.3

①为什么在线圈内有电流?

②插入和拔出磁铁时,电流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③怎样才能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本节我们就来探讨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

(二)进行新课

1、楞次定律

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规律。

[实验步骤]

(1)按右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下G中流入电流方向与电流表G中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如电流从左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右偏还是向左偏?)

(2)记下线圈绕向,将线圈和灵敏电流计构成通路。

(3)把条形磁铁N极(或S极)向下插入线圈中,并从线圈中拔出,每次记下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方向,然后根据步骤(1)结论,判定出感应电流方向,从而可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根据实验结果,填表:

磁铁运动情况

N极下插

N极上拔

S极下插

S极上拔

磁铁产生磁场

方向

线圈磁通量变化

感应电流磁场

方向

通过上面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当磁铁移近或插入线圈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磁铁离开线圈或从线圈中拔出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增加;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减少。

物理学家楞次概括了各种实验结果,在1834年提出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这就是楞次定律。投影打出楞次定律的内容。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1)“阻碍”并不是“阻止”,一字之差,相去甚远。要知道原磁场是主动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是被动的,原磁通仍要发生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只是起阻碍变化而已。

(2)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具有普遍意义。

楞次定律符合能量守恒。从上面的实验可以发现:感应电流在闭合电路中要消耗能量,在磁体靠近(或远离)线圈过程中,都要克服电磁力做功,克服电磁力做功的过程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楞次定律也符合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电磁感应中,矛盾双方即条形磁铁的磁场(B原)和感应电流的磁场(B感),两者都处于同一线圈中,且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形成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的矛盾,在回路中对立统一,正是“阻碍”的形成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2、楞次定律的应用及例题讲解

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例题: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如图所示,软铁环上绕有M、N两个线圈。当M线圈电路中的开关断开的瞬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沿什么方向?

开关断开前,线圈M中的电流在线圈N中产生的磁场方向向哪? 向下。

开关断开瞬间,线圈N中磁通量如何变化? 减少。

线圈N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如何? 向下(阻碍磁通量减少)。

线圈N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 由下向上,整个回路是顺时针电流。

利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框图。

[投影]

3.右手定则

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如何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如果磁通量的变化是由导体切割磁感线引起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由右手定则来判断。

右手定则的内容: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其余四指指的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实例探究---楞次定律的应用

【例1】 如图所示,试判定当开关S闭合和断开瞬间,线圈ABCD的电流方向。(忽略导线GH的磁场作用)

解析:当S闭合时

(1)研究回路是ABCD,穿过回路的磁场是电流I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由安培定则判定是指向读者;

(2)回路ABCD的磁通量由无到有,是增大的;

(3)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应和B原相反,即背离读者向内(“增反减同”)。

物理楞次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初步掌握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能力及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不怕艰苦的学习态度

3、从楞次定律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从楞次定律的不同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高度概括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此定律所牵涉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较多,只有对原磁场方向、原磁通量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以及安培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进行正确的判定和使用,才能得到正确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所以这部分内容也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可以通过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进行形象化演示,将变化过程逐步分解,通过设疑——突破疑点——理解深化,由浅入深的进行教学.

教法建议

在复习部分,先让学生明确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用计算机动态模拟导体切割情景,让学生顺利地用右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马上在原题的基础上变切割为磁场增强,在此设疑:用这种方法改变磁通量所产生的感应电流,还能用右手定则判断吗?如果不能,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判断呢?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中去.

在新课教学部分,充分运用学生实验和媒体资源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了解规律,所设计的软件紧密联系实验过程,将动态演示和定格演示相结合,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达到传统教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另外,在得到规律之后,为了突破难点,首先利用软件演示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阻碍”和“变化”的含义,然后重现刚才学生实验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并提供典型例题,通过形成性练习,使学生会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在对定律的深化部分,将演示实验、学生讨论、软件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力学和能量守恒的角度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建议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优化为宗旨,采用计算机模拟动态演示、学生实验讨论、教师讲解的方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软件紧扣教学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充分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楞次定律的--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理解楞次定律和能量守恒相符合

3、会用楞次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4、通过实验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对楞次定律中的“阻碍”和“变化”的理解.

四、教学媒体:

1、计算机、电视机(或大屏幕投影);

2.、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干电池、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楞次定律演示器.

五、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探究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复习:

1、提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电脑演示例题:请同学回忆右手定则的内容,并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所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

引入:

电脑设置新情景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果用其它方式改变磁通量,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如何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呢?

新课教学

(一)、通过旧知识给出新结论:

即利用右手定则判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给出结果:

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

(二)、学生实验:实验内容见附表一.

实验准备

1、查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搞清螺线管导线的'绕向.

2、通过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电脑的演示,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上述结论相一致.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现在,我们再来根据实验的结果来得出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由于电流方向和它所形成的磁场方向是有确定的规律的,因此,如果能够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便能够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附表:

动作

原磁场   方向

(向上、向下)

原磁通量  变化情况

(增大、减小)

感应电流方向

(俯视:顺、逆时针)

感应电流磁场  方向

(向上、向下)

与  方向的关系 (相同、相反)

极向下插入

极不动

极向上抽出

极向下插入

极不动

极向上抽出

(三)、楞次定律内容的教学部分:

1、通过前人所做实验的大量性来说明此结论的普遍性.

2、通过电脑软件模拟实验过程, 进一步分析实验的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所反映的物理本质的规律,请学生得出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并加以叙述,教师予以评价、修正,在此基础上得出楞次定理的完善表述.得到楞次定律的内容:

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3、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阻碍”和“变化”的含义.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因此,不能认为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和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

这里的“阻碍”体现为: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了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增加;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感应电流的磁通量阻碍了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减少;当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变时,则没有“变化”需要阻碍,故此时没有感应电流的磁场,也就没有感应电流.

(四)、楞次定律的应用教学部分:

通过软件教学模拟实验过程,并加以引导,使学生独立思考:

总结出利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练习部分:

⑴ 方形区域内为匀强磁场,在矩形线圈从左到右穿过的整个过程中,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⑵ 无限长通电直导线旁有一个矩形线圈,当线圈远离直导线时,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⑶ A、B两个线圈套在一起,线圈A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当线圈A中的电流突然增强时,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五)、定律的深化部分:

1、楞次定演示器进行演示实验引起学生的思考.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电脑软件的演示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到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3、深化:

从导体和磁体的相对运动的角度上看:电磁感应的效果是阻碍它们的相对运动;

②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表现.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分析:螺线管中用楞次定理得出的感应电流所形成的磁场,在螺线管上端为  极,这个  极将排斥外来的条形磁铁的运动,条形磁铁受此排斥力的作用而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即动能要减少;要维持其运动速度则需要有外力对磁铁做功.可见,电磁感应现象中线圈的电能是外部的机械能通过做功转化而来的.因此,楞次定理与能量转换与守恒规律是相符合的.

反之,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感应电流方向与用楞次定理判断得出的方向相反,则螺线管的磁场将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这样条形磁铁的速度会愈来愈大.也就是说在电路获得电能的同时,磁铁的动能也增加了.这时,对于电路和磁铁组成的系统来说,它将找不到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电能和动能是凭空产生了,这显然与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相违背.

(六)、小结:

总结楞次定律的三种表述方式:

表述一: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表述二:导体和磁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相对运动;

表述三: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引起它的原电流的变化;

作业: 书后练习

(七)、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教案设计 篇10

一、分析教材

电磁感应这一章内容在选修3-2里面是最重要的一章,而第三节《楞次定律》更是重中之重,本节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体现了“过程与方法”这一具体课程目标,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二、分析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主体服务的。学生由于基础不一,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不同,在接受“楞次定律“时肯定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教学就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教学进程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用多样话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突破障碍,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2.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3.通过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四、教学重点

楞次定律探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五、教学难点:

1.从静到动的一个飞跃

“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变化的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场”,并且“静到动”是一个大的飞跃,所以学生理解起来要困难一些。

2.?内容、关系的复杂性

“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两者都处于同一线圈中,且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它们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如果不明确指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势必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对该定律的理

六、教材课型实验探究课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磁炉、楞次定律演示仪、试验单

八、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九、教学过程

1、复习引题

师: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能在其周围激发磁场。请同学判断以下三种电流的磁场。(课件演示问题、提问学生)

生:判断回答,用安培定则判断

师:电能生磁,磁也能生电。法拉第发现了磁场可以使导线中何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我们先看演示实验。

师(演示实验):条形磁铁穿过竖直方向的闭合线圈,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来回摆动。

问:我们回顾一下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生:当闭合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线圈中就有感应电流。

师: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磁场之间有一个相互作用,我们通过几个有趣实例来看看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有什么样的现象。

?2.实验演示

(1)电磁炉通电时,闭合的锡箔纸圈跳起。?

?提问:大家观察到了锡纸跳起,是什么原因呢?

生:锡纸圈中有感应电流造成的

(2)楞次定律演示仪演示实验过程:

?①先介绍装置结构

?②演示实验现象

提问:为什么磁铁在穿过闭合回路时铝环运动了,而穿过不闭合的铝环时铝环没动?

生:闭合的铝环中有感应电流,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问:从上面两个实验中,大家观察到了奇特的相互作用,要想掌握利用这种相互作用为我们服务,我们必须要知道电磁感应中电流的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决定?遵循什么规律?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3、学习新知,开始探究过程

(1)教师主导,设计探究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案

师:我们要解决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我们要把上节课中的演示实验再搬回来。

①?介绍实验装置,线圈的绕向,电流进入时灵敏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

②方案中有四种相对运动情况。给学生每人发一张实验数据采集表格,做实验填表格。

(2).实验过程,采集数据。

请一组2名同学上讲台辅助实验,一个同学演示实验,另一个同学完成小黑板上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的方向。

(3)师生共同分析,从个性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

师:大家观察比较四种情况下的到的实验数据,我们能不能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请同学回答。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