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五柳先生传》属宁静而深远、似枯而实腴的文章,充分显示出五柳先生的淡泊名利的心境。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五柳先生传》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五柳先生传》教案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者托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悟主人公性格志趣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3、学习抓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的写人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2、积累字词,理解内容。
教学难点:
1、陶渊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2、“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朗读和整体把握。第二课时翻译及字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李白诗云“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同学们可知诗句中写的人是谁?
彭泽令,五柳先生,是陶渊明。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景色怡人,远离战争,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五柳先生传》,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的生活状态、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1、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曾经做过彭泽令,东晋文学家。
2、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共五首,《桃花源记》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音
辄zhé尽 短褐hè黔qián娄 曾zēng不 箪dān瓢 俦 chóu衔觞shāng
2、朗读检查。齐声读,老师正音。
四、朗读训练。
1、自读,从节奏,语速,语调,读音等方面训练,读出感情。
2、指名读书,其他人听后评议(2~3人)。
3、老师范读,听并用\划出节奏。师教读。
4、齐声读。
五、解读志趣
先生无名无姓,不知哪里人,得号缘由:“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以柳树为号,柳之扶风正如隐士的高洁飘逸,先生又有哪些志趣呢?
1、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志趣(三大志趣)
好读书-----“不求甚解”,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
饮酒---------“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率真放达
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自得其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足见一斑。
4、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但是他“晏如也”
---------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5、“赞”语中哪句与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并谈谈你的看法。
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
6、写作特点:多用否定句,“不”字为一篇眼目(共九个)
六、作业设计
1、读注释,自主翻译。(为第二课时准备)
2、背诵课文。
《五柳先生传》反思1《五柳先生传》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五柳”入手,接着引出与“五柳”有关的一个典故,自然地过渡到陶渊明再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说说“心中的陶渊明”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与新知识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自然地导入到课文的学习,这是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一。
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二在于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上,为了避免落入俗套或者杂乱无章,我采取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内容的品析方法,让学生既放得开(可任取文中的语句)又收得拢(旧拢到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上)当学生对中心句认知不一致时,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成几派自由辩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结合现实对五柳先生的为人进行评析发表看法,让学生能辨证地看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落实“教书育人”中的“育人”这一环。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解释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朗读训练突出不够,我了解到学生上课前预习的时间较长,课文读的较熟,所以忽略了这一环节,后来通过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我才知道“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俗语正说明了这点,今后我一定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促学。
不足之外还在于我的教学观念更新得仍不够彻底,讲课或多或少有考试的牵制,学生辩论时两方都有理,而我为了学生考试时的唯一答案,在辩论之后把答案牵引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上,这一点无疑是与新理念观点相违背的,对此,我只能说我还未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彻底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步战胜“旧我”的。
《五柳先生传》反思2《五柳先生传》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五柳”入手,接着引出与“五柳”有关的一个典故,自然地过渡到陶渊明再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说说“心中的陶渊明”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与新知识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自然地导入到课文的学习,这是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一。
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二在于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上,为了避免落入俗套或者杂乱无章,我采取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内容的品析方法,让学生既放得开(可任取文中的语句)又收得拢(旧拢到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上)当学生对中心句认知不一致时,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成几派自由辩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结合现实对五柳先生的为人进行评析发表看法,让学生能辨证地看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落实“教书育人”中的“育人”这一环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解释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朗读训练突出不够,我了解到学生上课前预习的时间较长,课文读的较熟,所以忽略了这一环节,后来通过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我才知道“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俗语正说明了这点,今后我一定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促学
不足之外还在于我的教学观念更新得仍不够彻底,讲课或多或少有考试的牵制,学生辩论时两方都有理,而我为了学生考试时的唯一答案,在辩论之后把答案牵引到了我心目中的答案上,这一点无疑是与新理念观点相违背的,对此,我只能说我还未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彻底走出来需要一个过程,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步战胜“旧我”的。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多渠道查阅、收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 :如生平简介,历史家对陶渊明的评价等等
3、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制作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辄(zhé)吝(ln)褐(hè)箪(dn)
汲(jí)俦(chu)觞(sh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一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