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智子疑邻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译文及注释(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教学过程:
一、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散文
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缺不了的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周国平
请学生朗读以下三段文字,想一想,你读出了其中什么“味”?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呈现出一派生机——温柔、轻盈)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悠扬、清丽)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寂静、伤感)
同学们这三段所描写是哪里的景色么?热那佐瓦沃拉,肖邦故园
请同学们翻到第16页,与原文对照一下,把老师有意漏掉的文字划出来
老师有意漏掉,你能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么?
用音乐特点来比喻景色;看到这优美的景色使人想起肖邦的音乐成就和内心
现在让你们来概括这三段的景物描写,你会用哪些词语?
二、理解故园与音乐的关系(写什么?)
1、为什么不用别的事物来比喻呢?非要用肖邦的音乐特点来比喻肖邦故园呢?
请同学快速浏览第3—14段
讨论明确:作者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得多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童年与青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儿时的嬉戏,故乡的风物亲人的关爱,一幅幅画面会永远鲜活于头脑之中,何况肖邦的童年是处在一个花的海洋、树的包围的世界,它四季分明,美不胜收,无论肖邦走向何方,这些都是他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弗洛伊德说得好:“无论童年记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事件的影响才变得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是最有意义的因素”童年生活会对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思维等产生很大影响,情同此理,故园生活培养了肖邦的爱国情感成为肖邦音乐创作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作童年的联想,结合课文的内容,学生能找到肖邦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源头理解他的音乐与故园的关系
肖邦与自己的故乡、祖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据我所知,
他在热那佐瓦沃拉只不过是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后来他的双亲便迁居华沙了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
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
2、问:文中有写到肖邦怎么眷恋自己的故土么?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经常和妹妹探望故里
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
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作者推想)
“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
1848年,肖邦自爱丁堡给友人写信的时候,眼前兴许也浮现出了故园景色
我们恰好能在肖邦的马祖卡曲和夜曲里找到这平原的歌声——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
3、问:为什么是“一缕乡音”?而不是“浓浓的一股乡音呢”?是否意味着肖邦的爱国思乡之情若有若无呢?
因为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
音乐语言,不易察觉
可以把肖邦弹奏得好象没有在弹
轻点,再轻点,
不要让手指触到空气和泪水
真正震憾我们灵魂的狂风暴雨,
可以是
最弱的,最温柔的
——欧阳江河《一夜肖邦》
由此,我不由地想起肖邦的好朋友,德国诗人海涅对肖邦音乐的评价:
“他在钢琴前坐下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时我很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
本源的含义是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被理解的——“‘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肖邦的音乐从何而来,从他的故园喷射出来的“故园是他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流”,肖邦用自己的乐曲表达对祖国的深深的爱和怀念,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的音乐他对自己的祖国一往情深,甚至在去世前也嘱托亲人定要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故土他的这种爱国情怀从本质上说,是对故乡的自发的质朴的眷恋之情使他的音乐充满感人的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使他成为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
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忧虑之情成为肖邦音乐中最动人的 篇章
4、问:作者在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直接赞美肖邦的故园?
最珍贵的古迹之一;朝拜的圣地;精神宴会的殿堂;摇篮,源泉
5、问:老师不太明白作者在开头两段为什么非要追溯肖邦故园的历史?由盛到衰的历史
被人遗忘、简朴、伶仃孤苦、清寒
讨论明确:意在突出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正是因为肖邦才出了名的
通过对比的手法向读者交代了故园的今昔变化鲜明的反差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面前,“物”的消解、消释、消亡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能够积淀于人的记忆深处并被看作巨大精神财富的,必然具有某种文化人格的魅力、具有拨动人们感情之弦的强大力量,因而得以“复活”于人们的内心
6、问:那么,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民族来说意味着什么?
馨香醉人的玉浆,揭示无限美好的世界,莫大的精神享受
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
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可估量的威力
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
由此,我想到最近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等政要遇难,而波兰整个国家依然稳定我想,这个民族之所以能沉稳地面对灾难,其中,也许就有肖邦文化精神的体现吧
三、怎么写:
7、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看第7段着重描写肖邦故园的微妙色彩我们齐读这些微妙的色彩美在哪里?
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8、问:如果把21——23段放在前面,如何?
前者简略较客观,后者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立足作者的主观视角,表达了作者对肖邦的无限敬仰之情
我们再来读一读第2123段文字来点音乐
“情真而不觉音之繁词之复也”
——(清)沈德潜
四、为什么这么写?
9、其实作者在这里写了肖邦故园的四季景色,还有冬天的景色请一位学生读24段
尤其写到冬天,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这句话显然相对其他季节而言,它并未否定其他季节的美,而是特别指出冬天这个季节的美丽,但我们寻找有关文字的时候,发现文章并没有对冬天的景物作铺陈过多的描写我们还发现这样几处,用了六个“没有”排比,这些句子的直接叙述,无疑在强调肖邦故园的冬天何等寂静,何等冷清,何等了无生机同时,这里的“寂静、风雪”以及25段中“你”的处境实际上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当波兰人民遭受到苦难、困顿时,肖邦和他的音乐与你在一起,你仿佛听到了他遥远的心跳,肖邦的音乐和精神鼓舞、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作家于此将叙述的角度转向内心的感悟,转向从心灵深处去感知、理解肖邦这样,将一般的景物美提升到了精神之美、情感之美的确,当一切都成为往事之时,只有音乐家的精神永存,只有音乐家崇高的文化人格长在,这正是作家从肖邦故园的四季轮回景物变化中所感受到的“大美”!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
概述故事情节,明白寓意。
情感态度
价值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寓意。
教学重点
概述故事情节,明白寓意。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导入:
相信我们同学都是极其聪明的,今天就请同学来当侦探,破一宗很久前发生的案子。当然,我们首先得先明确一下破案需要了解哪些情况?
(同学发言),明确需了解:
失窃原因 案发时间 所失物品 犯罪嫌疑人
现在让我们来到遥远的战国时期,这里有户人家失窃,请你帮助破案,找出失窃原因、案发时间、所失物品和犯罪嫌疑人。
二、学习《智子疑邻》
1、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提出翻译有困难之处,大家一起解决。
而后老师指出重点要落实的关键词:
父:老人雨:下雨暮:晚上大亡其财:丢失大量财物
承前启后,串联导入,由已学过的内容自然延伸到新的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划出关键词语。
环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疏通文意的环节一定要落实,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可克服学生初学文言时的胆怯心理。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或直接告知,或将问题抛给其他同学
(2)在读懂的基础上,请几位学生复述故事,加深理解。
(3)请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失窃原因、案发时间、所失物品和犯罪嫌疑人”,并说明理由。
①失窃原因:天下雨,墙坍塌。(理由:“天雨墙坏”)
②案发时间:暮:晚上
③所失物品:丢失大量财物。(理由:“大亡其财”)
④犯罪嫌疑人?(无法确定)
2、深入探究,理解寓意。
①以我们同学的聪明才智,都找不到犯罪嫌疑人,但那个富人却怀疑上了自己的邻人。他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邻人知道他家墙坏,且邻人叫他筑墙。
②进一步追问:文中好像没写到他邻人知道他家墙坏,且邻人叫他筑墙啊?
理解“亦”的意思。
③富人的儿子也知道他家墙坏,且也叫他筑墙,为什么就不怀疑自己家的儿子呢?
请大家用儿子和邻人的语气将“不筑,必将有盗。”这句话告诉富人。可以添上必要的动作或者称呼。
④两人的意见都一样且都正确,但富人却对这两人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调查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你会对这个富人说些什么?
3、请学生归纳这则故事的寓意,说说自己从中获得的收获。
参考: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
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学生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小组内回答。
有疑处,教师要及时点拨。对文中重点要落实的词语,尤其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加强双基训练,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内容。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体会儿子、邻人与富人的亲疏关系不同,导致了富人为什么智子而疑邻。
一百多年以前,弗雷德里克·肖邦的摇篮就放在这儿的一间小房间里。它曾经是个相当热闹的处所,斯卡尔贝克家族在这儿修建了一座宫殿式的府第。院子里和花园里想必到处是人,热热闹闹,充满生机:有大人,有小孩,有宾客,有主人,有贵族,有下人,还有家庭教师。这个贵族府第同邻近的村庄往来甚密,而且还经营一部分田地,这儿原先也该有牛栏、马厩,有牛,有马,有犁,有耙,有谷仓,还有干草垛。
过去生活的痕迹已荡然无存。19世纪,这儿是个被人遗忘了的角落。它化为了灰烬,或者说,变成了一个坟场。火灾、掳掠,外加经营不当,完全摧毁了宫殿式的豪华府第和数不清的附属建筑。不仅很少有人记得,这儿曾住过一位瘦高个子的法语教师,就连这府第的主人,也被人忘于脑后。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它正是昔日法语教师和他的妻子,也是这家主人的一个远房亲戚的住房。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经沧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它也度过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然而,它一直保留了下来,不意竟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享有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圣地,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这个喷射出了肖邦伟大音乐的不竭源泉,看成是自己一生的夙愿。
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恰恰是在这贵族府第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音乐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要更好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跟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又会有何共同之处呢?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不难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诚然,它没有那种招摇的俏丽。但它蕴藏着许多细微的色调变化,只有久居这一带的人才会跟这里的景致结下不解之缘,才能看到这些形、声和色彩的微妙差别,并且给予应有的评价。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一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秋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新素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树像姐妹般排列成行,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谁若真想探究肖邦音乐的精神,理解肖邦音乐跟波兰有着何等密切的联系,谁就应悉心体会欧根·德拉克洛瓦所谓的蔚蓝的色调,它是波兰景色和在这大平原上诞生的艺术家的音乐的共同色调。
肖邦是在这儿出生的。虽然他在热那佐瓦沃拉只不过是度过了出生后几个月的时光,后来他的双亲便迁居华沙了。但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一起探望故里。青春年少的肖邦总爱坐在这小河边,坐在小桥旁的这棵大树下。他从华沙来此,总要走这条遍植垂柳的普通小道。当年的柳条亦如今日一样柔媚。甚至在他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专程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今天,我们目睹此情此景,思想深处也会闪现出整个马佐夫舍地区的风貌,肖邦也目睹过这一切,他热爱这茅舍、小桥、流水。他就是在那缱绻的秋日,怀着无限依恋、惜别的心情,告别了这一切,途经巴黎,浪迹天涯。不料这一别竟成永诀,成了为寻找虚幻的金羊毛而一去不返的远征。
1848年,当肖邦自爱丁堡给友人写信的时候,眼前兴许也浮现出了故园景色。他在信中写道:“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因此,可以说,不仅肖邦眼前浮现出了故乡的景色,而且,耳中又回荡起了多半是在这儿第一次听见过的歌。
我们恰好能在肖邦的马祖卡曲和夜曲里找到这平原的歌声——凡是他那些直接留下了这儿时之国画面的作品,我们都能发现一缕乡音。
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绚丽的大都会风光,频繁的旅行,丰富的经历,给他提供了另一种创作灵感。但是,既然他在自己生命的末日,在那遥远、寒冷的爱丁堡又怀念起“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我们就有理由想像,故乡的朦胧景色也回到了他的心中。而今,我们也怀着激动的心情瞻仰这些大树,这些灌木丛和这一片清凌凌的水。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马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我们在他降生的那间凹形小室里看到一只插满鲜花或绿枝的大花瓶,我们就会想到那不是花瓶,而是一个源泉,它喷射出金光闪闪的清流——他的音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流。
世界各地的人都向这清流涌来,为取得一瓢饮,为分享这馨香醉人的玉浆。当人们在秋季或者夏季的周末,来到这小屋的周围,静静地倾听室内的钢琴演奏的时候,再也没有比它更动人的景象了。世界上最杰出的钢琴家都把能在这间房子里弹奏一曲肖邦的作品,表示对这圣地的敬意,引为莫大的荣幸。
那时,房前屋后往往挤满了听众,有年轻人,也有老人;有新来的听众,他们是第一次来此领略肖邦的天才所揭示的无限美好的世界;也有常来的老听众,对于他们,每次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每次都能引起甜蜜的回忆:回顾自己一生中的幸福时光,回顾这伟大的音乐激起的每一次无限深刻的内心感受。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只有寥寥无几的人才能进入那些房间。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舒曼把它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不是没有根据的。
德居斯太因侯爵对肖邦说过:“我听着您的音乐,总感到是在同您促膝谈心,甚至,似乎是跟一个比您本人更好的人在一起,至少是,我接触到了您身上那点最美好的东西。”
肖邦之家的最大的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人们有时会由于事情多,工作忙,任务完成得不尽如人愿,或由于一些打算落空而发愁;有时又会在频繁的工作中碰到某些草率从事或令人不安的现象,因而思想上产生了疑虑,那时,只要到肖邦之家去听一次周末音乐会,便能重新获得对波兰文化的信心,相信它已渗透进了民族的最深层。
到了肖邦之家,会亲眼看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密茨凯维支的诗,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支柱。
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声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倘若你在这样一个隆冬季节,站在小屋的前边,望着被积雪压弯了的屋顶、光秃秃的树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译
绝 :断绝
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
之:他。 谓 :认为。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WWW.BAIHUAWEN.com】”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朗读停顿
注:“/”为停顿处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将词语积累的环节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师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伯牙谓/ 世/ 再无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铺垫]
三、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在生与生的交流中,教师作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意思,并继续强化、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样的?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质疑: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
理解知己的含义:学到此时,我们能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理解人物之间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
四、品味知音之情
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4.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5.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6.感情诵读2──4句。
7.而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可能是称赞)周围的人会怎么称赞呢?(琴艺高超、琴艺炉火纯青)
8.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
9.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10.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11.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12.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感情朗读课文。
3.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六、作业: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板书:
25.伯牙绝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
钟子 期善听 必得 之死
[教学反思:本课设计时主要抓住重点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体会知己含义,为了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设计了拓展练习,再围绕“绝弦”,让我们感受到不仅仅是伯牙、子期心灵相通的情义,最后设计了《高山流水》的音乐欣赏,让从教者与学生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读、思、悟,要读得充分,读得入理,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伯牙绝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附原文及注释译文)]
1、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课件,学生欣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
⑴ 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⑵ 不筑:修补。
⑶ 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5、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三、师生共同研读《塞翁失马》
1、资料助读: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学生快速浏览文章。
3、畅读寓言,结合提示译成现代汉语,感知文意。
4、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教师明确:
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
启示:
⑴ 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
⑵ 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
6、集体诵读,深层体味。
[智子疑邻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附原文译文及注释)]
创意说明:读写互动是本设计的特点。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可以感知为文之不易,从而刺激理解课文的热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方法,再进行类似题材的写作,学生的作文质量必然会有所突破。
教学步骤:
一、看录象写作文(课前不作任何预习)。
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录象(最好是在黄土高原上表演的),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写作。要求:尽量再现看到的画面;有适当的想象的画面;15―20分钟完成;300字左右。
二、对比研读。
1、请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现场作文。
2、对照《安塞腰鼓》的配乐朗诵,看课文。
3、仔细阅读课文,将自己的作文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进行比较。
4、畅谈比较结果。
布置第二课时前的作业:《安塞腰鼓》美在何处?
三、品《安塞腰鼓》之美
1、交流课前所做的作业。
语言美(音乐美)、画面美、力量美等
2、学一点写作技巧。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从文中学一点可资借鉴的写作技巧。强调:语言是外壳,深入了解被写作的对象是关键,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
四、延伸写作。
播放一段其它类型的精彩的舞蹈录象,让学生根据所看录象进行写作,注意借鉴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的一些写法。
●教材分析
《智子疑邻》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十课,这既是一则文言文,又是一则以韵诗为形式的寓言,作者韩非。课文开头写故事发生的背景,只用八个字。“宋”,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天雨”导致“墙坏”,“墙坏”又为盗窃者带给了自由进出的条件。由此引出身份不同的两个人对这件事的相同看法:“不筑,必将有盗。”这是故事中的要害处,因为故事的主旨不在于说明人的先见,而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实际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因此,待到预见成为事实,那富人便夸说自己的儿子聪明,而怀疑盗贼是邻父干的。
●学情分析
学生对《智子疑邻》的故事或多或少有必须的了解,故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文章浅显易懂,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和研讨的兴趣。
本文能够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是自读潜力;二是联想与想象的潜力;三是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设想
教学《智子疑邻》这篇课文,拟作如下设想:
首先,提前一天给学生发预先编写好的学案,此学案要起到导向的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学案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指令和要求、自学资料与范围、自学方法等。
其次,重点思考如何教学寓言。我分为几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至到达背诵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解决本课重点字词的翻译。
二、分析故事情节
基本原则是:把学生引到故事的情境中来,尽量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教师要抓住情节的要害处设置一些问题。
三、多角度分析寓意
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潜力的主要环节。原则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
四、扩写、自编和续写寓言
学生们在美读的基础上、在把握了故事情节和寓意的层面上再来提高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能生动地讲述这则寓言,在讲述的过程中,要发挥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能够加进一些情节、细节描述和描述性的语言,扩充这则寓言的资料。如:你能够对富人进行细致的描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富人;这个儿子对父亲说这事是怎样的神态,为何富人认为他聪明;邻居的老人是个怎样的人,在什么状况下说了有盗贼这事等。此外,就是自编寓言故事,要求: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最后留一个续写练笔:学生想一下,邻人之父明白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这三项活动,一是训练和提升学生想象思维的潜力;二是训练学生写作的潜力,语言表达的潜力。
五、当堂达标,内化提升
时间为5分钟,是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以供教师课后的分析、研究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好教学反思。
整体来说,这则寓言容易理解,所以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要少。主要透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地把握寓言寓意。教学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读读课文、讲讲故事、讨论分析、写写片段。虽然没什么新意,但几个环节组合起来,综合运用,确实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潜力。
教材分析:
《智子疑邻》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寓言四则》中的一则,选自《韩非子》。主要是通过这个故事讲述一定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文中重点字词,能疏通文意。
(2)深入理解寓意,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
(3)掌握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和文言语感,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设置情境与自主探究,多角度挖掘寓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能深入理解寓意,得到自己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中吗?那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
1、讲故事(“智子疑邻”原文)
2、揭题(板书“智子疑邻”韩非子)
3、请同学们轻声朗读一遍这个故事
二、讲故事(展示原文)
1、师生共读(师大声,生小声)
2、强调“雨”、“父”读音,释义
3、学生齐读
4、读懂故事
(我们要想用现代汉语讲这个故事,要先疏通里面的'字词,读懂这个故事。当然,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课下的注释,问周围的同学,举手问老师等方式解决疑问。)
5、老师巡视解疑(用“举手”检察翻译完成情况)
6、指名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点评)
(指名讲,点评,再指名讲)
7、出示翻译(全班齐讲)
三、评故事
(大家看看这个故事,是在讲一个案件,如果你是太守,要调查这个案件,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强调用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