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圆的面积教学设计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割补、拼组的方法探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具准备】
PPT课件,圆公式推导演示器。
【学具准备】
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复习圆的有关知识。
2、复习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二、问题情境。
课件演示:在草地的一个木桩上拴着一只羊,想一想这只羊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在哪里?
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预设1:我能发现羊能吃到草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预设2: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绳子的距离,也就是5米。
预设3: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木桩所在的地方。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大家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
羊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羊能吃到草的最大范围的面积有多大,也就是怎样求圆的面积呢?(板书:圆的面积)
三、建立模型。
1、认识圆的面积
师出示一个圆片:圆的面积在哪里?请同学们拿出圆片,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圆的面积,你想说什么?
出示结语: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圆的面积让学生在充分直观感知圆面积的基础上,概括出圆面积的意义。]
2、估算圆的面积
(1)投影出示P16方格图,让同学们看懂图意后估算圆的面积,学生可以讨论交流。
(2)指明反馈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
①我是根据圆里面的正方形来估计的,外面方格图面积为10×10=100平方米,圆里面的正方形面积大约为5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大约在50——100平方米之间;
②我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来估计的。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大约为2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约有80平方米;
师:同学们的估计很有道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要有一个精确的结果,我们接下来就来讨论一个能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设计意图:巧设估算圆的面积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圆面积与r的倍数关系,获得十分鲜明的表象,让学生带着悬念去探索推导公式,与后面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后的验证前后呼应,加深学生对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3、积极动脑,讨论推导方法。
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来的? ——引导转化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激起学生用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并明确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小组合作,推导公式
师:那圆可转化为哪一个学过的图形呢?小组可以剪一剪、拼一拼,试试看!哪怕是近似的图形也可以。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展示在投影仪上并汇报。
(1)操作感知。
①操作活动一: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严格圆形纸片分成8等份,将每份剪下后再进行拼接。(图见课件)
问题:拼成后像什么图像?
②操作活动二: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严格圆形纸片分成16等份、32等份。将每份剪下后再进行拼接。(图见课件)
(2)讨论、交流。
通过剪拼,你发现了什么?(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四边形或长方形。)
(3)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讨论并回答:(课件演示推导过程)
5、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解决情景图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不同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互助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明确圆可以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渗透化曲为直的方法。]
四、解释应用。
1、口答:(出示课件:)
2、计算下面圆的面积。(出示课件)
3、列式计算。
(1)半径2米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直径2米的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探索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怎样求圆的面积?
作业布置和板书设计(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仿照教科书第94页上的图用木板制作教具,准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纸片各一个;学生把教科书第187页上面的图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叫做面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二、新课
1、教学圆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教师依次拿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边演示(然后贴在黑板上)边说:“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面积,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边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师再出示圆,提问:这是一个圆,谁能联系前面这些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让大家讨论。最后教师归纳出: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怎样能计算圆的面积呢?使学生初步领会到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教学例3。
教师出示例3,指名读题,让学生试着做,提醒学生不用写公式,直接列算式就可以。
然后让学生对照书上的解题过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什么地方。教师要强调指出:列出算式后,要先算平方,再与π相乘。最后小结一下解题过程。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5题。
1、第1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有没有把圆的面积公式写成圆的周长公式来计算,书写格式对不对,写没写单位名称。订正时了解学生还存在什么问题,及时纠正。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除了注意学生在做第1题时易犯的错误外,还要检查学生有没有把第(2)小题的直径当半径直接计算的,订正时提醒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
3、第3题,让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4、第4题,指名读题,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与第3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直接计算。使学生明确要先算出半径,再计算。
5、第5题,让学生读题,看着右面的示意图说一说题意,再让学生做,集体订正。
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三种教法评介
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我曾听过三种不同的教法,现分别简介过程及稍作评点。〔第一种教法〕
(1)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教师边用教具演示,边要求学生回答:
①拼成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想一想,如果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②拼成的图形与原来圆的面积相等吗?
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它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4)教师要求学生说出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可按课本说)。
(5)揭示圆的面积公式。
〔评:这种教法,看起来是引导学生自学,并结合演示让学生回答问题,似乎学生学得较主动,实际上学 生未有实践、思考的过程,只是“依样画葫芦”,对其中的道理不能弄懂、弄通,这属于机械的学习。〕
〔第二种教法〕
1、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计算 公式的。(用割、拼法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教师出示割、拼教具分别作简单的演示。)接着, 出示一张圆形硬纸片,问:“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揭示课题)教师指出:我们仍可用以前学过的割、拼 法,把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运用此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2、实际操作。
要求学生拿出圆面积的割拼图形学具,在教师的指导下,边操作,边回答以下问题:
①把一个圆平分成两半,每一个半圆形的哪一部分长度相当于圆周长的1/2?再把每一个半圆形平均分 成8等份(如课本的切割图),那么哪一段的长度相当于圆的半径?
②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等分出的图形,拼成近似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怎样拼?(要求学生动手实践 ,并指名演示拼出的几种不同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③所拼出的图形面积与原来圆面积相等吗?
3.推导公式。
先以拼出的近似长方形的图形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若平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进而,教师要求学生据图回答:割拼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的长 度?从而
由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
得 圆的面积 =πr×r=πr[2]。
然后,出示拼出的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再次推导看能否得出上面的圆面积公式(略)。这样就得到 了证实,使学生确信无疑。
〔评:这种教法比第一种教法有很大的改进,教师首先通过复习旧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新旧知识 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本课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亲手操作割拼成几种已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比较、推导,其间不囿于课本中的推导方法,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从而强化了转化思想,多渠道地推得圆面 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使他们“学会” ,而且使他们“会学”,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
〔第三种教法〕
1、引入新课。
教师开导: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及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 但仍不够,还要学会计算圆的面积。如计算一个雷达圆形屏幕的面积,一个圆形花圃的面积等。怎样才能算出 它的面积呢?(揭示、板书课题)。
2、创设情境。
教师用几张相等的圆纸片,运用折纸、剪纸的方法,分别折剪成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然后 再分别与原来的图纸片叠在一起,见下图:
(附图 {图})
折四等份剪成 折八等份剪成 折十六等份剪成
正四边形 正八边形 正十六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三个内接正多边形与圆的面积差(阴影部分)谁大谁小,并启发学生归结出:折成的 等份数越多,剪成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它就越接近圆。其中正多边形的每等份(三角形)就越接近圆的每等 份。
3、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现在要计算圆的面积,选用哪种正多边形为好?为什么?
生[,1]:选正十六边形为好,因为它较接近圆。
生[,2]:选边数越多的`正多边形更好,因为它更接近圆。
师:回答得很好,根据现有的右图,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圆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2)这些三角形的底边之和相当于圆的什么?
(3)每个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的什么?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正十六边形的面积=S[,三角形]×16
↓
=底边×高÷2×16
=底边×16×高÷2
↓ ↓
圆的面积=2πr× r÷2
=πr[2]
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的推导方法,质疑解难。进而教师小结: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与以前推导有关图形面 积公式一样,把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同学们课后如有兴趣,还可将圆割拼为平行四边形、梯形, 看是否仍能推出S[,圆]=πr[2]。
〔评:这种教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导入新课开门见山,使学生感到学习圆的面积是实际中的需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在推导圆面积公式前,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隐含于直观演示中的初步“极限”思想,有助于发 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观念,从而为推导公式作好铺垫。这是前两种教法所不及的。
3、运用“整体-部分-整体”,分割求和的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新颖独特,学生易于接受,又以课本 中的方法及其他方法作验证,使学生加深理解,记忆牢固。
4、小结中能促使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建立起联系,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总评: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要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 所以然,要把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主动地去获取新知;既使学生“学会”, 又使学生“会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同时学到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 此可见,后两种教法是可取的,且教法三更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圆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关于圆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你觉得什么是圆的面积?(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你觉得圆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
(四)出示下图
(五)问:看了上图你有什么想法?(课件动态显示圆面积与4r2
和3r2的)关系。
(六)思考:圆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些什么思考?
小结: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一种不错的想法。
二、探索圆积的计算公式
(一)让学生试着将圆剪拼成长方形。
(二)阅读课本P104页
(三)让学生再操作
(四)课件演示
(五)让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如果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六)引导观察讨论:这个拼成的长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
(七)汇报讨论结果。
这个用圆分割成的小块拼成的长方形,宽就是圆的半径r,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也就是2πr÷2=πr。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
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
S=πr2
(八)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指名说、同桌互说)
(九)教学例9
1、出示例9。一个自动旋转喷水器的最远喷水距离大约是5米。它旋转一周后喷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让学生尝试解答。
3、集体评议
4、思考:在进行圆面积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平方的计算和单位名称)
三、知识运用
(一)求出下列各个图形的面积。(P105页的练一练)
(二)根据下面所给的条件,求圆的面积。
1)半径2分米2)直径10厘米3)周长12.56
(生独立解答,思考3)面积和周长相等吗?做了这些题目你有什么体会?)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分析论文
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我曾听过三种不同的教法,现分别简介过程及稍作评点。
〔第一种教法〕
(1)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让学生自学课本中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3)教师边用教具演示,边要求学生回答:
①拼成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想一想,如果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
②拼成的图形与原来圆的面积相等吗?
③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它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
(4)教师要求学生说出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可按课本说)。
(5)揭示圆的面积公式。
〔评:这种教法,看起来是引导学生自学,并结合演示让学生回答问题,似乎学生学得较主动,实际上学生未有实践、思考的过程,只是“依样画葫芦”,对其中的道理不能弄懂、弄通,这属于机械的学习。〕
〔第二种教法〕
1、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计算公式的。(用割、拼法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进行计算,教师出示割、拼教具分别作简单的演示。)接着,出示一张圆形硬纸片,问:“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揭示课题)教师指出:我们仍可用以前学过的割、拼法,把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运用此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2、实际操作。
要求学生拿出圆面积的割拼图形学具,在教师的指导下,边操作,边回答以下问题:
①把一个圆平分成两半,每一个半圆形的哪一部分长度相当于圆周长的1/2?再把每一个半圆形平均分成8等份(如课本的切割图),那么哪一段的长度相当于圆的半径?
②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等分出的图形,拼成近似于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怎样拼?(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并指名演示拼出的几种不同的图形。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③所拼出的图形面积与原来圆面积相等吗?
3.推导公式。
先以拼出的近似长方形的图形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若平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进而,教师要求学生据图回答:割拼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的长度?宽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的长度?从而
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
得圆的面积=πr×r=πr[2]。
然后,出示拼出的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再次推导看能否得出上面的圆面积公式(略)。这样就得到了证实,使学生确信无疑。
〔评:这种教法比第一种教法有很大的改进,教师首先通过复习旧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了本课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亲手操作割拼成几种已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推导,其间不囿于课本中的推导方法,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从而强化了转化思想,多渠道地推得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使他们“学会”,而且使他们“会学”,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
〔第三种教法〕
1、引入新课。
教师开导: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及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计算,但仍不够,还要学会计算圆的面积。如计算一个雷达圆形屏幕的面积,一个圆形花圃的面积等。怎样才能算出它的面积呢?(揭示、板书课题)。
2、创设情境。
教师用几张相等的圆纸片,运用折纸、剪纸的方法,分别折剪成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然后再分别与原来的图纸片叠在一起,见下图:
(附图{图})
折四等份剪成折八等份剪成折十六等份剪成
正四边形正八边形正十六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三个内接正多边形与圆的面积差(阴影部分)谁大谁小,并启发学生归结出:折成的等份数越多,剪成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它就越接近圆。其中正多边形的每等份(三角形)就越接近圆的每等份。
3、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现在要计算圆的面积,选用哪种正多边形为好?为什么?
生[,1]:选正十六边形为好,因为它较接近圆。
生[,2]:选边数越多的正多边形更好,因为它更接近圆。
师:回答得很好,根据现有的右图,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圆的面积相当于多少个三角形面积之和?
(2)这些三角形的底边之和相当于圆的什么?
(3)每个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的什么?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正十六边形的面积=S[,三角形]×16
↓
=底边×高÷2×16
=底边×16×高÷2
↓↓
圆的面积=2πr×r÷2
=πr[2]
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中的推导方法,质疑解难。进而教师小结: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与以前推导有关图形面积公式一样,把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同学们课后如有兴趣,还可将圆割拼为平行四边形、梯形,看是否仍能推出S[,圆]=πr[2]。
〔评:这种教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导入新课开门见山,使学生感到学习圆的面积是实际中的需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在推导圆面积公式前,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隐含于直观演示中的初步“极限”思想,有助于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观念,从而为推导公式作好铺垫。这是前两种教法所不及的。
3、运用“整体-部分-整体”,分割求和的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新颖独特,学生易于接受,又以课本中的方法及其他方法作验证,使学生加深理解,记忆牢固。
4、小结中能促使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建立起联系,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总评: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要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把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揭示出来,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主动地去获取新知;既使学生“学会”,又使学生“会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同时学到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后两种教法是可取的,且教法三更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环形的特征,掌握计算环形的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进一步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环形面积的方法,并能准确计算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规,环形图片,教学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自然界中的一些环形图片。
(l)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2)你能举出一些环形的实例吗?
2.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
(1)出示例11题目,读题。
(2)提问:这是由两个同心圆组合成的圆环,要计算它的面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独立思考。
(3)小组讨论,理清解题思路。
(4)集体交流
①求出外圆的面积。
②求出内圆的面积。
③计算圆环的面积。
(5)学生按步骤独立计算。
(6)组织交流解题方法,教师板书
①求出外圆的面积:3.14102 =314(平方厘米)
②求出内圆的面积:3.1462 =113.04(平方厘米)
③计算圆环的面积:314-113.04=200.96(平方厘米)
(7)提问: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吗?
大邑县元兴小学 易富裕
教学内容:课本67、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等分圆教具。
学具准备:分成十六等分、十二等分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创设情景,出示图片:一片草地中间拴着一只小狗。
提问:小狗的最大活动范围是什么?
引出圆面积的概念: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2.我们以前都学过什么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推导出计算公式?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面积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圆面积公式推导。
(1)动手实验。
a:学生把附页1的两个圆剪下来拼一拼(同桌合作)
b:派代表展示
(2)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很惊奇的发现: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引导提问:a:这个图形哪里不像平行四边形呢?(边不是线段)
b: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怎样使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平行四边形呢?(通过交流使,使学生明白: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接着,教师展示:把圆割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
问: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相等)
(3)分析圆与长方形的关系
要求小组讨论: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出示提示:a: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b:指出长和宽(用彩笔标出长和宽)
c: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然后教师按其汇报板书:)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所以:圆的面积 = 周长的一半× 半径
S = πr × r
S = πr2
师:计算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半径)
2. 你能计算出小狗的最大活动范围吗?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指名汇报。
3.教学例1
出示例题: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先求出半径再求面积)
(2) 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强调:r2表示r×r 。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1-3题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将结果填入表中,展示汇报。
2、第2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3、第3题
(1)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 第5题。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所以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 = πr × r
S = πr2
一、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力求实现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导入时,我首先以当前的热点话题20xx奥运会切入主题,学生倍感亲切,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教师的适时调控下由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自然过渡到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力求达到衔接自然的教学效果。
二、新授中首先让学生借助学具的操作,把圆形平均分成若干份,通过观察发现每份是近似的三角形,进而把圆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借助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同时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越接近三角形。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分割后的三角形重新拼组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依据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能推导出圆的的面积公式。以上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割法,一种是拼组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温故而知新,力求达到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三、练习中首先让学生通过一组口头列式,及时巩固所学新知,力求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将导入时怎样求鸟巢的占地面积,补充上条件,让学生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首尾呼应,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后给学生一个紧密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求学校花坛的面积,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先测量出周长,然后求出半径,再计算花坛的面积,力求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步提高,升华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