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语文《相信未来》教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必修一语文《相信未来》教案(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必修一语文《包身工》教案 篇1

必修一语文《前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与文本对话、评点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并比较与前两篇文章立意上的区别;

2.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找出自己认为内涵深刻的句子进行解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2.虚实结合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四、教学过程:

预习字词:

迁徙(xǐ) 袭(xí)击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g)惑 温馨(xīn)

一、导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的手段也在发展变化,过去,传媒是非常单调的,现在,人们不仅有文字印刷,还有围绕图像、声音创造出的广播、摄影、电影、电视、电脑、互联网,而且,这些传媒手段又不断融合、交叉,形成新的综合的表达手段和表达样式,如广播剧、电视散文、电视电影等等。摄影散文也是其中的一种。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前方》是一篇“摄影散文”。摄影画面展示的是一辆破旧简陋的汽车,车中是几位神态各异的旅客,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子,他手托下巴,望向窗外,眼中流露出处于艰难旅程中的人的惶惑与茫然。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作者简介:曹文轩,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是:《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长篇小说)、《红瓦》(长篇小说);还有一些学术性的著作,像《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思维论》、《曹文轩儿童文学论文集》等。

二、文本研读

A.理清文章思路

①找出文中表明作者立意的一句话,作者又是如何围绕它展开叙述的?

明确:“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特点反弹琵琶)(第二节)

第三节:人类祖先在没有“家的意识和家的形式之前”就在无休止地迁徙。

第四节:写人类有了家后远行的欲望没有寂灭。

第五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一:外面世界的诱惑。

第六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二: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或“他容不得家”)。

第七节:交代人类离家远行的原因之三:理想的诱惑,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的召唤。

第八节:回到摄影作品上来。由“前方”到“路”到“汽车”,完成了从联想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过程。

②哪几节开始,作者转入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9-11节。

第九节由“路”着手,着眼于“路”与“家”和“前方”的关系,日常的生活场景转入对人生(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十节:论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第十一节:论述人处于走向前方与惦念家乡的矛盾中。(“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离乡与思乡似乎是个永恒的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③文章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如何?

明确:第一节由摄影作品入手,猜测画面上人物的目的,说明“归家”和“远行”都是“在路上”,都与离家有关。结尾再次猜测摄影作品“前方”中人们的命运,扣住文章的写作缘由。首尾呼应,从浅层次的生活经历入手,上升到深层次的人生哲理的发问。

B.词语的语境含义

随着作者从摄影作品、日常生活场景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反复转换,文中的关键词语时常具有特殊含义。这些词语有“路”“家”“旅途”“前方”等。

第九段中“路连着家与远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方流浪”“是命运把人抛在了路上”“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这些句子中的“路”“家”“前方”等有的是本义,有的是具体语境中的特殊含义。简言之,凡与“命运”、“内心”有关的词都具有语境义。“无家可归”的“家”指心灵家园,“漫无尽头的路上”与“通往前方的路”中的“路”指人生之路,“前方”指未经历的人生。第10段中的“旅途”也是如此。

板书:

家(乡) 精神家园

(脚下的)路

人生的路

离家……前方……苦旅……精神家园

小结: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三、比较阅读《乡土情结》与《前方》中有关离家的部分

《前方》阅读

前 方

曹文轩

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子漫长的光阴。

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

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

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

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

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1]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间)“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严(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前方》教学反思

曹文轩先生的摄影散文《前方》收在苏教版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第二版块“乡关何处”里。该文是无关功利的纯文学,文字清新,意蕴隽永,充满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作为一片摄影散文,《前方》融合了摄影作品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散文的富于联想性、自由性,为作家留置了很广的艺术空间。

也正因为其创作空间的广瀚,给教者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处,似乎它的内容只可意会未可言传。本文针对笔者在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作一些思考。首先再现一下当时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设想。

在导入的链条上,我从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里剪辑了一个片断,即《前方》第三段中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用意是让学生能对自然界中动物迁徙的习性和欲望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进一步激发他们思考人的“离家”、“远行”演好前戏。

下面我采用了三步骤教学法。第一部初涉文本世界,采用的具体方法是听与读,于此同时投影仪上放映的内容是“本文作者由摄影作品主要想到了哪些?”听,大概用时6—7分钟,使学生通过对朗诵者感情基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对人类悲剧性实质的悲悯情怀。接下来,学生自由阅读,围绕“本文的核心观点读”。读完后,让学生回答该问题。因为作者是首先提出见解然后加以阐述,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比较容易的。作者联想的内容主要归纳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板书三个核心观点)。课堂上这个环节比较顺利,学生很快就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了。

第二步骤,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首先由学生找出疑惑不解的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找出疑惑,教师在参与讨论中。问题有:1、在叙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一段,为何说“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2、为什么人“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明确:本文所谓“苦旅”其实是精神追寻的无尽无止而导致的人心灵上的无所凭藉。同样,“家、家园和家乡”也就是行而上的精神寄托;前方则是理想的召唤。令我沮丧的是,学生反应比较迟钝,在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并不热情。对“家、家园、家乡”、“路上”、“流浪”等抽象与具象交相融合的字眼搞不清。提出上述问题的确花费了我不小启发之功。

第三步骤,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手脑并用在文本的对话栏里进行评点。评点作品是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然后将点评和同学进行交换阅读。我随意找了几位同学读了他给的点评,又让全班对他们的评语加以点评。发现学生的点评过于千篇 一律,而且基本是对作者原文的再利用,没有自己的“专利品”。

另外,课后我发现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尽在谈论着刚才课堂上放映的动物大迁徙视频片断,几乎没有多少人在谈论着“人生实质上是一场悲剧”等更深刻的东西。我捉摸着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于是,我在给另外一个班级上课之前细细地研究了自己的教案,作了修改。

上课了,我没有像前一节课那样放映视频,而是直接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的话语: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流动十分频繁。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了一幅照片,名为《前方》。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联想。

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的想象空间很是宽广,想象力十分丰富(尽管有一个学生想的“太歪了”)。由于我在第一个班级上课时认为本课大头戏就是研习作者对人生实质的观点,忽略了文本的文体特点,这节课则在导语之后及时介绍了摄影散文的特点。然后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围绕照片展开联想的。经过听、自由读之后学生都能找到作者在第一段由图片切入,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第十段又回到图片“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最后一段是对文章的呼应。

然后,在教学流程的第二个步骤,在教室、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中,我打破了专题内的板块限制。比如在探讨“人又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时,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它与“漂泊的旅人”板块中的《乡土情结》联系在一起(《乡土情结》中的“乡土”是实指的家、家园、家乡;而本课的“家”则是指人的精神归宿)。结果发现学生几乎都能将《乡土情结》中的原话引用来解释本文的部分观点。由此我深受启发,新教材与旧教材在内容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旧教材是按照题材或体裁来结构全书的,而新教材的一个专题不是简单的包括四篇、五篇文章,而是具有相关性、梯度性的,那么教学上唯有体现出“板块性”才符合教材的编写者们的初衷。而且经过全班的研讨,很有质量的问题也被提出来了,就是,既然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是一场悲剧,那人类为何还有必要“走啊走!,一直向前流浪?(该问题实质上也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我向学生解释:人生的追求确实是一场悲剧,然而是悲壮的,而绝不是悲惨的!是迎风长啸,而不是抢地号呼!并且举了夸父逐日的例子:夸父为了抓住自己的理想,耗尽了心血,尽管如此也没能追到太阳,然而他投出的手杖却化为一片生机盎然的桃林,这不正能说明人类总是以自己悲壮的前行而留下美丽的诗篇,英雄的传奇的吗?还引用了卡特。瓦尔特《我与他》里的一句话:渴望外出和思念归乡是一对孪生姐妹,他表现了人类的矛盾心理,只有真正的人才能彻底消除这种心理。

上面研讨步骤的整体性把握果然起到了实效,在第三步骤学生对文本评点的环节,有几位同学把前面文章的话语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并且引到了评点内容里。如:即便鹏举鸿飞,鱼游濠水也只是在家的影子里徘徊(人回不了家);无家漂泊的流浪汉啊,什么时候你这颗兰花才能扎下根,什么时候你这秋蓬才能觅得栖息之所?以上都化用了《乡土情结》里的句子。学生参与意识浓厚,踊跃发表自己对同学,对文本的见解。

经过这两节课的实践,确实能够比较出来一些东西。就拿第一节课的导入来说,就很有娱乐的味道,视频放出来后不少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那生动的画面上,而在下面的研讨中他们就显得打不起精神了。也许上完这节课,然后放映视频作为欣赏课还是可以的。另外就是文本研习本身大概是教师的长处,然而却是学生的短处。因为文中充斥着形而上的思考,巨象和抽象的交相融合,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所以如果一节课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思考,教师应该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以便他们能够自觉地用前面学过的内容来思考当前的内容。这大概也是新教材编写者在每个专题各版块之间设有梯度的原因之一。我在第一个班级上的那堂课,前半段时间活跃,而后半段“冷清”大概是没能做到调集学生的知识积累,因而他们尽管课前预习了但仍然对文本有隔阂,比较陌生。

现在想来,如果按着第一节课的思路上下去,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使他们懒于思考。过早的精彩画面的展示和比较严肃地对人生话题的思考,这两个在感觉上落差极大的阶段干扰了学生的注意力。而脱离了板块结合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整体性思维习惯,而且文本的能够内化于学生的知识含量也不会因为课文数量的增加而有质的提高。那么,第一节课只能将学生引导到这样曲折的前方了,这是怎样的前方啊

必修一语文《陈情表》教案 篇2

必修一语文《黑珍珠》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一、把握小说的情节,探究小说的主题。

二、加深学生对成长的理解。

三、了解、把握小说的常见的艺术手法(线索、细节描写、伏笔等)。

[教学重点]

小说的情节,主题的表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课文,缩写。

要求:故事完整,第一人称,800字左右。

第一课时

一、课文简介

斯·奥台尔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972年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黑珍珠》缩写自他的同名长篇小说,写一个少年16岁时的一段成长经历。

二、理清情节

请二、三名同学念自己的缩写,大家补充,不要忽略重要内容(三次见到鱼时大家及“我”的反应、对路易斯特点的介绍、大家对黑珍珠、圣母的迷信、路易斯与鱼的搏斗、“我”对“长大”的认识等)

主要内容:

序幕(第1—3段):“我”十六岁生日时,认为自己还没长大,总想亲自出海捞贝。

开端(第4—10段):“我”第一次出海,认识了能干、有力、又爱吹嘘的路易斯,并第一次见到了可怕的鱼。

发展(第11—20段):“我”采到巨大的黑珍珠,与鱼第二次相遇;父亲把黑珍珠献给圣母,但船队最终遇难。

高潮(第21—26段):“我”归还黑珍珠,路易斯为得到黑珍珠与鱼搏斗,最后与鱼同归于尽。

结局(第27段):“我”把黑珍珠放到圣母的手掌里,“我”感到自己长大成人。

三、讨论

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都有哪些矛盾?什么是主要矛盾?为什么?

明确:“我”要归还黑珍珠与路易斯要得到黑珍珠的矛盾,路易斯与鱼的搏斗。后者是主要矛盾,它表现了路易斯的强有力与贪婪,也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

路易斯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他与鱼搏斗?

路易斯的特点:

1能干有力。“据说他的潜水技能在整个佛密令海都找不出第二个”;“有一次他为了避开一条大灰鲨鱼,在水下足足待了四分钟”;“他一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以及与大鱼搏斗。

2爱吹嘘。他说“曾在波斯湾发现一颗比鸡蛋还大的珍珠,卖给了伊朗国王,赚了好多钱,买下一条巨大的采珍珠船”;告诉“我”他“在波斯湾找到的珍珠比黑珍珠还重,两只手都捧不过来”。

3 贪婪。要把黑珍珠据为己有。

4不迷信。在“父亲”船队遇难,大家几乎一致认为黑珍珠和大风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的时候,他说遇难的原因是“我”的父亲太相信圣母和那颗珍珠才不到港口避险;不怕鱼,敢与之搏斗。

总之,路易斯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从他身上,“我”知道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场人鱼大战表现了人和自然的伟大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憾。

二、探讨小说的主题

小说从“我”十六岁生日那天帮父亲卖珍珠开始写起,以“我”把黑珍珠放回圣母的手掌结束,“我”也终于长大成人。小说为什么说“我”长大成人是“在这一天”,“我”成为大人的标志是什么?

明确:“我”把黑珍珠放回到圣母手掌中这一举动,使“我”认识到在这一天,“我”长大了,因为在这一天,“我”经历了生死考验;见识了人和大自然的斗争;不再相信人们对鱼的迷信(也就是对自然的迷信),没有再把黑珍珠还给大海;也没有像路易斯那样把黑珍珠据为己有;进一步认识了人和自然。

三、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1小说多次写到鱼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明确:“我”与鱼的三次相遇是故事的线索;多次写到大家对鱼的恐怖畏惧,烘托了紧张神秘的气氛,为人鱼大战打下伏笔。

2最后写到的阳光和钟声有什么意义?

明确:写阳光和钟声有一种象征意义,表明了“我”的宗教情绪,说明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四、交流

谈谈自己“长大了”的标志事件及其意义。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五。

《黑珍珠》故事简介

作者: 司各特·奥台尔

译者: 陈伟民

简介 路易斯在恶魔魟鱼洞里采到一颗硕大无比的黑珍珠,轰动了整个拉巴兹城。他父亲勃拉斯卖珠不成,把黑珍珠献给了圣母。采珠队在海上遇到风暴,由于他父亲自恃有圣母保佑,没有及时躲避,整个船队全部覆没,仅采珠工塞维利亚人生还。路易斯遭此厄运,以为恶魔魟鱼作怪,要索还珍珠,所以偷出珍珠准备物归原主。不料塞维利亚人在海上劫持他,逼他同去瓜拉麦斯出售珍珠。后来塞维利亚人杀死恶魔魟鱼,自己也在博斗中丧生。路易斯在不平凡的经历中破除了种种迷信,成长为大人。他侥幸生还,把珍珠还给教堂,供大家欣赏。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路易斯能干有力。\'据说他的潜水技能在整个佛密令海都找不出第二个”;“有一次他为了避开一条大灰鲨鱼,在水下足足待了四分钟”;“他一人能干三个人的活”以及与大鱼搏斗。

路易斯爱吹嘘。他说“曾在波斯湾发现一颗比鸡蛋还大的珍珠,卖给了伊朗国王,赚了好多钱,买下一条巨大的采珍珠船”;告诉“我”他“在波斯湾找到的珍珠比黑珍珠还重,两只手都捧不过来”。

路易斯贪婪。要把黑珍珠据为己有。

路易斯不迷信。在“父亲”船队遇难,大家几乎一致认为黑珍珠和大风暴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的时候,他说遇难的原因是“我”的父亲太相信圣母和那颗珍珠才不到港口避险;不怕鱼,敢与之搏斗。

总之,路易斯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从他身上,“我”知道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场人鱼大战表现了人和自然的伟大力量,给“我”以强烈的震憾

《黑珍珠》读后感

今天闲着无聊,想找本书看看,我从书柜翻了半天,发现了一本名叫《黑珍珠》的书,我翻着看了看,发现这是一本国际大奖小说,我开始了“细嚼慢咽”半个小时才读完两章,我终于读完了第三章“塞维利亚人”,“塞维利亚人”这一章好词非常多,比如:咬牙切齿、吩咐、添油加醋、吓唬和嘱咐。“塞维利亚人”这一章好句也都很好很多,有:这些画面刺在他的肩上、臂上,甚至腿上,使他看起来简直就像一条活动的画廊。还有:尽管它一般不向人攻击,可是它只要尾巴轻轻一抽便会打断人的脖子,只要它微微一掀便能打翻最结实的船。

“塞维利亚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我们”船上来了一个青年人,他叫路易斯,他是一个很好的采珠工人,但他也是一个吹牛大王,总是说自己干了些什么勇敢的事情。“我”说他说的都是假的,他竟然冲我发火,父亲嘱咐我:“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假如把你打伤了可怎么办。”我答应了父亲的嘱咐

读完这一章,我的感悟是:我们应该真实的面对生活,不要耍一些小计谋,比如说吹牛,吹牛只是让别人相信你一时,而不是一世,总有一天,你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总有一天,别人只会认为你是一个吹牛大王,一个只会骗人的坏家伙

必修一语文《死水》教案 篇3

必修一语文《师说》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 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 苌(cháng) 聃(dān) 郯(tán)

欤(yú)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 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

闻道在先 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 无以解惑

↓ (释“传道”“解惑”)

“师道”

“道”在即师在 (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 (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 (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 (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说明]学文章就要学文理。填表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可滥用,既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语言积累。

关于一词多义(练习三)

①道:(按练习排列的顺序,例句略,下同)A.(儒家的)思想体系。B.说。 C.道路。 D.方法。 (按:此题无相同的义项,练习题有误。)

②传:A.流传。B.传授。C.(zhuàn)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D.同 A。 补充:E.(zhuàn)古时供来往行人住宿的旅舍。例:舍相如 广成传舍。

③圣:A.具有极高智慧的。B.同A。 C.圣人。 D.封建统治阶级对帝王的谀称。补充:E.旧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人,如诗圣、棋圣等。

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 耻:以……为耻。

② 师:以……为师;向……请教(学习)。

③ 羞:以……为羞。

④ 小:以……为小。

⑤ 奇:以……为奇。 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 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补充通假字:

① 受:通“授”。

② 不:通“否”。

五、留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问说》(要求见该课“预习安排”)

《师说》文言知识归纳

一。 通假字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一词多义

1 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说》知识要点

一、难字注音

句读 dòu 或不焉 fǒu 官盛择近谀 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g 老聃dān

二、一词多义

1、惑:传道、授业、解惑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之不解/孰能无惑-----疑难问题(名词)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形容词)

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老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学习(动词)

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

3、无:圣人无常师----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无论

4、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指示代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人称代词)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也许(语气副词,表揣测)

其可怪也欤!------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三、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不拘于时----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

四、词类活用

必修一语文《短歌行》教案 篇4

必修一语文《短歌行》教案

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学习新课。

1、朗诵课文。

2、整体感知: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3、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天衣无缝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雅”是宫廷乐曲歌辞,《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因为诗歌最后四句又一次吐露诗人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总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作业:1、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

2、阅读读本上曹植《白马篇》与曹丕《燕歌行》

《短歌行》赏析

建安十三年(公元2),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更愁”呢?

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

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短歌行》教学反思

由于古今有着千百年的时空距离,古代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均与现代汉语存在着明显差异;再加上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涉及的典故、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学生感到阅读文言文要比阅读现代文难一些,甚至因畏难望而却步。而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又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再加上我们语文老师“保姆式”的教学思想——生怕学生读不懂,采用“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教法,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就这样被“肢解”成一堆“古汉语知识材料”,我们的学生则深陷字、词、句的泥沼中,以致“生气全无”,更谈不上去思考、去感悟了。新课标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字诂句训的束缚中解脱,寻找一种全新的互动式教与学的模式。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互动起来,学生必须要有兴趣。因为,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去思考,如何改变学生学习古诗文畏难、无奈、倦怠的情绪,并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必修一语文《致橡树》教案 篇5

必修一语文《落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教学设想

1、因为是自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对文章的了解

2、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看法。

阅读准备

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制成卡片。

1、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范教材。

2、《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

3、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1967-1974年在任联帮德国总理。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获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照片左上角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安妮小组。

二、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

2、整理文章结构、内容

3、复习消息文体的常识,区别消息和通讯的不同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课文

悠悠五十年的中华民族,有诗情博发的过去,也有沉痛无比的昨天,尤其我们同世界人民一同经历了法西斯的铁蹄,也共同见证了胜利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代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

三、精读课文

自习课文,要求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明确文章的主题,先让学生看课文,思考,再同桌间适当讨论,得出结论

《落日》原文阅读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卡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签字场所

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签字用的桌子,原来准备向英舰“乔治五世”号借一张古色古香的木案,因为太小,临时换用本舰士官室一张吃饭用的长方桌子,上面铺着绿呢?布。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门,如同装饰着织绵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十三花条、三十一颗星、长六十五英寸、阔六十二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这面旗还是九十二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现在,旗的位置正下视签字桌。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其余四周都是记者们的天下,大炮的炮座上、将领指挥室的上面和各枪炮的底座上,都被记者们占住了。我站在一座在二十厘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开签字桌约两三丈远。在主甲板的右前方、紧靠舷梯出入口的地方,排列着水兵乐队和陆战队荣誉仪仗队,口上又排列着一小队精神饱满、体格强壮的水兵。

白马故事

八点多钟,记者们都依照预先规定的位置站好了。海尔赛将军是美国第三舰队的指挥官,“密苏里”号是他的旗舰,因此从来客的立场讲,他是主人。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将军到了,海尔赛将军陪着这位上司走入将领指挥室,舰上升起尼米兹的五星将旗。海尔赛以前曾在向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看中了日本天皇阅兵时骑的那匹白马。他说,想等击败日本之后,骑上这匹名驹,参加美军在东京街头游行行列。他还说,已经有人在美国国内定制了一副白银马鞍,准备到那时赠他使用。一个中士也从千里外写信给他,送他一副马刺,并且希望自己能在那时扶他上马。我还想起,第三舰队在扫荡日本沿海时,突然风传“密苏里”号上正在盖马厩。现在,马厩没有盖,银驹未渡海,但日本代表却登舰签字投降来了。

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文字记者眼耳倾注四方,手不停地作笔记。摄影记者更是千姿百态,或立或跪,相机对准各处镜头,抢拍下这最有意义的时刻。这时候,大家都羡慕四五个苏联摄影记者,其中两个身穿红军制服,仗着不懂英语,在舰上到处跑,任意照相。可是我们这些记者因为事先有令,只能站在原定地点,听候英语命令,无法随意挪动。这时,上层甲板上的人渐渐多了,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喜,说说笑笑。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在这样一块小地方聚集这么多的高级军官。

代表到来

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他们是乘驱逐舰从横滨动身来的。顷刻间,从主甲板大炮后走出一列衣着殊异的人。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哗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至上层甲板上。随后,英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也陆续上来了。这时,记者大忙,上层甲板上成了一个热闹的外交应酬场所。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身移影动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短袖、短裤制服,并穿着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着雨衣,携一根手杖,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卡叽制服;澳洲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真是五光十色,目不暇接。

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他也是坐驱逐舰从横滨来的。尼米兹在舰面上迎接他,陪他进入位于上层甲板的将领指挥室休息。舰上升起他的五星将旗,和尼米兹的将旗并列。军舰的主桅杆上,这时飘起一面美国国旗。

上层甲板上热闹的外交场面渐渐结束了。联合国代表团在签字桌靠里的一面列队静立。以徐永昌将军为首的五十位海军将领和五十位陆军将领,也分别排列在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这时有人说,日本代表团将到。我急急翘首望去,只见一艘小艇正向军舰右舷铁梯驶来。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陆续从出入口来到主甲板。入口处那一小队水兵向美国军官敬礼后,即放下手立正。乐队寂然。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他头上戴着大礼帽,身穿大礼服,登上上层甲板就把帽子除了。梅津美治郎随后,一身军服,重步而行,他们一共十一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而立。这时,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重光一腿失于淞沪战争后,一次在上海虹口阅兵时,被一位朝鲜志士尹奉告投掷一枚炸弹炸断。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订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仪式开始

九时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海尔赛走出将领指挥室。麦克阿瑟走到扩音机前,尼米兹则站到徐永昌将军的右面,立于第一名代表的位置。海尔赛列入海军将领组,站在首位。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他说完后,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误,然后又折回入队。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这时是九时十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但是,在全舰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

麦克阿瑟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各国签字。”接着回身邀请魏锐德将军和潘西藩将军陪同签字。魏是菲律宾失守前最后抗拒日军的美军将领,潘是新加坡沦陷时英军的指挥官。两人步出行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立在他身后。麦克阿瑟坐在椅子上,掏出笔签字。才写一点,便转身把笔送给魏锐德。魏锐德掏出第二支笔给他,写了一点又送给潘西藩。他一共享了六支笔签字。签完字后,回到扩音器前说:“美利坚合众国代表现在签字。”这时,尼米兹步出行列,他请海尔赛将军和西门将军陪同签字。这两人是他的左右手。海、西两人出列后,尼米兹入座签字,签完字,就各归原位。麦克阿瑟接着又宣布:“中华民国代表现在签字。”徐永昌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之后,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在麦克阿瑟宣布到自己时,先后出列向麦克阿瑟敬礼后,请人陪同签字。陪同的人澳洲最多,有四个,荷兰、新西兰最少,各一人。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荷兰代表在签字前,曾和麦克阿瑟商量过。全体签字毕,麦克阿瑟和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麦克阿瑟的参谋长苏赛兰将军本来是负责把那份投降书交给日方的,这时他却站在签字桌旁,板着脸和日本人说话,似乎在商量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记者们议论纷纷。后来看见苏赛兰在投降书上拿笔写了半晌,日本人才点头把那份投降书取去。事后得知,原来是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的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荷兰代表首先发现这错误,所以才和麦克阿瑟商量。苏赛兰后来用笔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乾干净净的。

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

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

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大公报记者朱启平1945年9月3日写于横须贺港中军舰上

《落日》教学反思

我想,如果只是按照常规一篇一篇上下去,那么每篇课文都只会上得不上不下的,于是我决定从这两篇课文的文体入手,重点放在《落日》一文,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相关内容。首先,我让学生浏览了写作指导部分,指出《落日》为通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为消息,让学生以这两篇课文为例,概括出通讯与消息的区别。之后我总结学生的回答,从内容、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上对通讯和消息进行了区别。在总结中,我重点对表达方式进行了讲解。以《落日》为例,让学生从中找到相关的细节描写。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体悟作者的情感。

必修一语文《相信未来》教案 篇6

必修一语文《相信未来》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涵。

2、朗诵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

3、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 品读赏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领略了伟人毛泽东胸中生机勃勃的秋色,体验了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充满自信的壮志豪情;又感受了诗人郭小川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满腔激情;作为新世纪青年,面对知识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又该如何充满自信,永葆青春呢?让我们学习朦胧诗人食指写于十年**中的代表作《相信未来》,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二、感知诵读体验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设计说明:从导语到作者简介均紧紧扣住自信人生的主要教学目的,开宗明义,凸现培养学生的自信这一情感目标。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3、诵读鉴赏,把握主旨

a) 指名诵读课文,集体评议是否传达了自己理解的感情?

b) 合作讨论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第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5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的

第6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4、探讨第3节前三句的断句及理由?说说你的理解和诗歌的精妙之处。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其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位关系。将手指比做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做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做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准确地表达了诗人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现了诗人奇诡的想象和壮阔的气势。

赏析示例: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作者这样反复强调,在那种灰色的年代里,需要超乎寻常的勇气和胆识。

设计说明:在品读赏析环节,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品味诗歌意象的生活内涵;但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学生的理解相近即可。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才是真正地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搭建自由、宽松、尊重的对话平台。

5、组织朗诵,加深体验

设计说明: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诵诗歌,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激发学生发出青春的呐喊。

三、拓展与练习

6、如果把第一节的三、四两句和第二节的三、四句对调,你认为可以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说明: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认识诗歌意境的协调完整,为下一环节仿写诗歌做准备;又比较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内容和语言的和谐美。

7、有人认为“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破坏了意境的完整一致,你怎么看?

设计说明:设计开放性话题,进一步积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允许个性化解读。可以认为“鲜花”与“紫葡萄”不相称、不协调,是作者的瑕疵;也可以认为有内在的联系,“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怀抱”糅合了作者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因为作者当时手抄的作品被别人据为己有。教师应充分肯定并鼓励敢于怀疑作者的学生,以激发大家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8、另选意象,仿写一、二段,并走上讲台朗诵自己的作品《相信未来》

设计说明:青春是激情澎湃的年华,是诗意盎然的年华,是多姿多彩的年华。如果学生被给予机会,展示才情,张扬个性,那么,他们一定会诗情高涨,诗兴大发;而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生成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同学们,人生长路漫漫,磕磕绊绊,曲曲折折,在所难免;既然注定要遭遇挫折,那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是多么重要啊。自信,只有自信,顽强的自信,永远的自信,你就注定不会被打倒,就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设计综述: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对话、参悟、体验等课堂活动,能鼓励创造、启迪智慧,使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挖掘。自信在教学情境中养成,和谐在诗意课堂中生成,素养在和谐氛围中获得

《相信未来》备课资料

1976年10月底,刚刚粉碎“_”,一个风云际会、万象更新的年头,我迢迢八千里路,从父母“_”发配之地新疆回到北京,与初恋男友会面。一天,我的诗人男友神秘地告诉我,今天我们要去见一个“特殊”的诗人。

下午两点多,我们来到一个文学编辑部,只见一对青年男女已经等在里面。男的穿一身旧军装,朴素中透着俊雅的书生气,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给我们大声背诵自己的诗歌。大约3个多小时的聚会,主要是听他背和说,大家都被他的激情和记忆力镇住了。他正是在知青中有着广泛影响的诗人郭路生(食指是他后来取的笔名)。他与那个时代潮流不合拍、充满思想探索的《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作品,在“_”期间的地下文学圈和全国知青中早就传诵甚广,小小年纪的他为此多次遭到审查和打击。至于被评论界公认为中国先锋诗歌“第一人”,那都还是后话。

与激情澎湃的郭路生形成反差的是,那位20多岁的女子,面对墙角安静地坐着,始终一言不发。她那洋娃娃一般罕见的美貌,使我不时地偷偷看她。她就是李立三的小女儿李雅兰,“_”初期十多岁便随母亲(苏联人)和姐姐被投入监狱,因长期住单间牢房造成“失语”,路生称呼她的小名“阿俩”,当时二人新婚不久。已断断续续患了4年精神分裂症的路生,和尚未落实政策的妻子一家,生活十分清苦……

光阴一晃。,我已在深圳做了多年娱记,一次采访,偶然看到一本《街道》杂志,竟翻到了关于“食指”的报道,所配的几幅他在京郊福利院(精神病院)的生活照,像锥子一样直刺我的眼睛!昔日慷慨激昂、青春俊逸的诗人,在照片里穿着白底蓝条的病号服,已成瘦骨嶙峋、满脸沧桑的小老头。报道讲述了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病情加重、到1989年母亲去世后因无人照料而被送进北京一家福利院后的悲凉生活。其中一个细节令我至今难忘:为了争取到一点点独处的空间,每天有一小会儿躲开其他病人的喧闹读书写作,他主动担任义务洗碗工,以此换取每晚在无人的餐厅待几个小时。报道中摘发了几首他在精神病院创作的诗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白描式自我写照的《在精神病院》,以及早几年写的《疯狗》,读来真是令人心酸。

底,我在一次诗歌活动中遇到“白洋淀诗群”出身的诗人林莽,喜出望外地得到了他赠送的新书《诗探索金库•食指卷》。我当晚熬夜通读,可谓心潮难平,禁不住流着热泪写下了《夜读郭路生》。

重逢:再听诗人激情澎湃的朗诵

3月初的一个周末,我借到广州肿瘤医院复查“疑似乳腺癌”的机会,申请参加当晚在广州举行的“珠江之夜”诗歌朗诵会———因为郭路生要来参会!出了医院,我匆匆赶到他下榻的宾馆住下。但没想到,为保证路生的病体能坚持晚上的朗诵,陪同他的爱人翟寒乐女士谢绝了一切人的来访,包括蜂拥而至的中外媒体。到了会场,发现我与路生的座位相距较远,我只能过去匆匆打个招呼。

这次重逢,出乎我意料———路生胖了不少,加上穿戴整洁,人显得挺精神的。路生是这次大型诗歌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采访和求见的各路人马最多,安排出场最隆重,获得的掌声也最多。路生朗诵的第一首诗就是闻名遐迩的《相信未来》。他仍然和27年前一样激情澎湃,记忆力超强。这些作品虽然有的已跨越近40年的时间,却仍然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路生因身体原因,未待朗诵会结束便回宾馆就寝了。而我第二天早上又起来迟了,听说他被广州军区战友的车一大早就接走了,我为无机会与他告别而再次遗憾。

没想到回深圳几天后,在我将入院动手术的前夕,惊喜地接到了路生和寒乐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路生一再表示,要亲自联系他妹妹所在的大医院,邀请我上北京动手术……从此,我们开始了思想和诗艺上的交流。

我零零星星了解到了路生在福利院的生活情况———这是全国首家精神病疗养院,路生他们第一批病人参加了医院初建时植树绿化等多项劳动。可能当初医院经费较困难,病人有时吃不饱,路生形容说:“饿得我直嚼空气,有时只能拄着铁锹支撑身子站那儿发呆。”即便如此,曾有插队和当兵经历的路生,干活时颇能吃苦耐劳,多次得到表扬。劳动之余,路生积极申请到医院图书馆帮助工作,在此大量阅读开阔视野。此外,他还每天主动承担为医院擦楼道、洗餐具的义务劳动。盛夏时节拖洗楼道,他干得大汗淋漓;隆冬在冰冷刺骨的水池里洗全院的餐具,满手裂开深深的血口子。路生将此视为对自己的磨练,一干数年。

路生的好心眼、乐于助人,使他在病友中很有人缘,被推选为病区的区长。每逢有朋友送来水果、点心、香肠等等这些在福利院算得上是“奢侈品”的食物,路生都会分给病友一起吃。

路生常常躲到厕所,在马桶上多坐一会抽抽烟,以便思考、写诗。没想到常有病人蹲在他的马桶面前,等他吸剩的烟头,搞得他的思维怎么也集中不了。那时寒乐去看路生,每次带他出去散步总要买两包烟,他接过烟总是迅速藏在袜筒里或卷在袖子里,像搞地下工作一样。寒乐头一次看到时惊讶不已———原来,如果不藏起来,回去要被病区收走统一保管,就无法分给病友了。

路生从上世纪70年代初患病,前前后后在精神病院住了十多年,品尽人间孤独凄凉、艰辛困窘的况味,尤其是对一个不甘于肉身的苟延残喘,而渴望秉持独立人格进行写作的思想求索者,他不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要承受缺乏“以人为本”年代冷硬的、侵犯尊严的环境管制,还要长期承受贫困的压榨,生存在“最低生活标准”线上。而这一切,对他这个生长于老八路干部家庭、有着较优越的童年生活、从小就沉浸于文学艺术的“优雅之人”,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反差,严酷地挑战着他的承受力。对此,路生曾郑重其事地回答过我的提问:“我30年的精神病史,最后在福利院一住,之所以没有沉沦下去,没有真的疯掉,还能出来踏踏实实地生活、写作,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对谁都好心眼;第二,有精神追求;第三,宽容待人。”

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是:在福利院那个社会边缘之地挣扎着生存、并顽强写作的食指,在被社会遗忘多年后,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逐渐被文学界的有识之士发掘出来,给予了应有的评价。人们普遍认为,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食指诗歌的出现代表了真正意义上现代诗歌在当代中国的第一次复兴,他的诗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北岛、舒婷、多多、顾城、江河、芒克等为代表的,后来被笼统称为“朦胧诗”的现代诗歌创作潮流。食指的《相信未来》、《鱼儿三部曲》等名篇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卓越的诗歌。许多评论家强调说,食指是开创一代诗风的先驱者。

人们还惊异于食指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之初的许多作品———他隔着一堵精神病院的大墙,却极为敏感于墙外的世界,表现出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真正的诗人,无论何种处境都能占据时代精神制高点,对被欲望异化的灵魂进行质疑与拷问,对人间大道殉道般追索的决心。

新居:一个阳光般温馨的家

这几年,我每年都利用工休假回北京看病、兼看望路生和寒乐。最近的一次,是国庆节,恰逢他们乔迁新居不久。比起原来蜗居多年的狭窄旧居,这处新房要大几倍,只是地处遥远的西北郊,交通不便。

一进他家的大门,就感到一派“欣欣向荣”:虽然没有什么奢华的摆设,但仅凭挤满客厅、阳台、书房的绿色植物,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温馨的家居气氛。还有令人羡慕的呢———小区外面,他们居然弄了一块“自留地”,种了大豆、葫芦、向日葵等,真有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味道……寒乐一早到地里“秋收”去了,路生在家等我。他带我参观完新居,就开始朗读他的新作。时尚典雅的黑色活页夹里,是用潇洒又娟秀的笔迹誊抄整齐的一页页诗歌———这些,无疑都出自寒乐的手。

路生首先朗读的《冬日的阳光》,透着以往作品中少有的宁静、欢欣与暖意。我说:“这首诗一定是写给寒乐的吧?”他笑着点点头。

几乎每次与路生交谈,他都会打断话题突然冒出一句:“我特别感谢寒乐,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会儿,坐在阳光融融的新居客厅里,路生再一次掏出这句肺腑之言。

寒乐身材高挑,戴一副秀雅的宽边眼镜,不开口显得很沉静,一动作却爽朗麻利。我从她果决干练、率性脱俗的处事风格,猜想到她的部队家庭背景———果然不错,寒乐生长于郑州一个老革命军人家庭,比路生小6岁,1969年15岁时当兵到北京,在总参大机关里从医多年,后来转业到一家卫生学校工作。她一直是个虔诚的文学爱好者,虽然自己很少写,但骨子里却是个真正的诗人。否则,为何偏偏是她,做出了让诗坛内外无数人敬重的惊世骇俗之举———上世纪90年代后期,她在媒体上几次读到关于食指的报道和他的作品,内心深受震撼,独自前往偏远的福利院看望素不相识的路生。此后又多次为路生送去食物、水果和药物等,给了诗人以雪中送炭的无私关怀。与此同时,寒乐也对路生在多年困境中不甘沉沦、始终坚持读书写作的顽强精神深为感佩。初,她毅然决定把路生接出来跟自己生活。可以想象,离异多年、尚需抚养儿子的寒乐,这些年来作了多么大的付出。在她生活上的精心照料与呵护、精神上的充分理解与激励下,路生身心状况奇迹般地迅速好转。她正是照彻路生苍凉命运天空的那道“冬日的阳光”!

然而,寒乐对此从不居功,而是强调路生的内在素质好———尤其是爱思考。“我思故我在”,路生特别喜欢这句名言。他认为,善于独立思考,是一个人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

谈到路生“内在素质好”的方方面面,寒乐曾“连嗔带怨”地向我例数路生的“好素质”———“他真是心地善良,只是太过于体恤别人不爱惜自己了。这几年每次出门乘公共汽车,他都不顾自己有腿伤走路都跛,却争着给人让座。没办法,为了让他坐着,和他一起乘车,我要比他更积极地让座。他对‘弱势群体’极富有同情心,比如卖菜的、蹬三轮的、收废品的等等,他都对人家特别好。看到卖菜大姐的孩子手冻红了他都要去问候。有一次买菜差人一角钱,他误了吃饭也要立即送还,我说等明天买菜时再还都不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几次买桔子,我挑好的往袋子里放,他却总要拿几个坏的放进去,我说你干吗?他说都不买坏的,那这坏的卖给谁?人家卖东西的老百姓也很不容易啊!他不管住在哪儿总是主动打扫公共地带的卫生。对不需要自家付电费的楼道灯,他也厉行节约,半夜都要起来去关掉……”

这次新居会面,我感到路生比一年前见面时思维更加敏捷了,浑身充满活力。此外,尤令所有关心他的朋友高兴的是,近几年路生的诗歌创作更上一层楼,不断有佳作问世,并能出门参加一些诗歌公益活动了。临告辞时,路生起身到书房,取来近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个人选集《食指的诗》送给我,还告诉我说,他的另一本新诗集即将付梓

《相信未来》教学反思

从讲完《相信未来》以来,常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审视和打量讲台上的自己。那些瞬间,我仿佛在读讲台上的自己,读自己的眼神与表情,读自己的优点与缺陷,读语文的灵性与隽永,读人生的厚重与洁净……

我像一块璞玉,未经太多的雕琢。当自己手握刻刀,自我打磨得时候,有时仅是轻轻一碰,可能就有软软的触痛,于是一切雕琢就化为乌有,所有的执著与追寻都变得若有若无。可我知道没有那把刻刀,没有剥蚀的痛苦,不会有那柔和温润的光芒。只有在很多失落的感伤与惆怅,追寻的激情与焦灼,梦想中茫然的喜悅,彷徨中挣扎的迷惘后,一种沉甸甸的有金属质感和重量的东西才会渐渐浮出沉默的真醇。于是今晚,我打算带着智慧与虔诚打磨自己,用勇气与战栗去穿越自己,解剖自己。

第一、自己教学的基本功还需锤炼。

背后黑板上的字还那么稚嫩,隔开了字的神与形的浑然一体的美感。汉字是有生命的的,是带有中华民族心灵温度的,可自己手下的无数文字在灵魂飘散,不知徜徉于何方?还要好好的练字,穿越文字的生命,让该哭的字有泪光中情感的轰鸣和灵魂的战栗,让该笑的字在我的手下绽开明净的笑容。自己那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还要继续练习,一些字发音的生硬减少了文字的音韵的圆润之美,要让自己发出的声响干净、纯粹,是那种繁华落尽后的真醇,绚烂之极后的平淡,这从容优游的背后要以暗伏的激情做底子。字里行间,可以触摸到一种真实的呼喊和绵长的温暖。这呼喊和温暖要使得文字有了一种令人惊异的精神的力量,锋利,真切,直接抵达学生的內心。

第二、自己教学的理念还需提升。

一堂语文课不但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但教学的一些环节,如第一活动板块咬文嚼字环节中的读出感情的设计就没完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品味时间短,老师有越俎代庖之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与能力的培养。最后对学生鉴赏文本总结提升的环节——用一句话概括食指的相信是怎样一种相信——处理过于简单,应借助多种方法加深学生的体验,并点燃学生对文本课下研修与终身品读的火花。让一节语文课的价值不仅在当下,不仅在高考,而且在一种终身相伴的文学熏陶,一种朴素与真纯的生活智慧。

第三、自己的文化底蕴还需更加深厚。

正如很多老师说的,语文老师必须是属于语文的,而语文老师的语文味就源于自己的文化底蕴。很羡慕史建筑老师的从容不迫,也感叹刘砚斐老师的柔情似水,更惊异于来风华老师的睿智厚重,于是,在自己那晃来晃去的身影里还少了很多人生之重。于是,面对语文教学,我愿沉心于书中,作一个朴静的读书女子。深情的抚摸,低回的追索,从远古到近代,执著地穿越生活的表层,探究掩藏在历史潜流深处的人类的真实生命情态,对時空的独特感悟,对生命犀利洞察,叩问与追寻人世的温暖与感动。

任何美丽动听的语言,都只能定格在某一时间,走不到永远。但今晚那刻刀下的阵痛中有我的誓言,剥离自身的浮华与苍白,我希望我更加旷远

必修一语文《赤壁赋》教案 篇7

必修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自读课文,准确认读、解释加点的字(如:1、煤屑路2、蓊蓊郁郁3、弥望4、袅娜5、倩影6、脉脉的流水……)想一想,1927年春夏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全文写景状物的主体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以上预习内容可酌情增减,何时检查也可灵活)

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以上答问可灵活掌握,以下教师简述)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播放录音(或教师表情朗读)

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以下提供一种示例,其他可从“专项评价”中,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以上可适当使用板书或卡片或荧屏演示等多媒体)

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 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解析第4段: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引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的比喻特点:

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立于微风中嗅那馨香,时有时无;听那远处歌声,时断实续,沟通了不同类的感官。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仍可布置其他作业)

《荷塘月色》知识点汇总

1、朱自清

(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朱自清爷爷:朱则余

时任江苏东海县承审。为人谨慎,性格谦和,百姓对他颇为敬重。

朱自清父亲:朱鸿钧

字小坡,饱受儒学思想熏陶,他觉得,只有生下男丁,家族才有香火继承人!

当他看到苏东坡诗“腹有诗书气自华”,便给儿子取名“自华”。

算命先生说儿子五行缺火,便取名 “秋实”。因“秋”字半边是“火”,取“春华秋实”之意。

朱自清母亲:周氏

平安长大最重要。

周氏早先已生两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

朱自清是她第三个孩子,家里看得极贵。

为了好养,给朱自清耳上穿孔,戴上金耳环。取小名“大囡nān”。

3、为了实现民族自由和民主,而同缺乏民主的制度进行斗争的人被称为民主战士。

4、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发起时间:1919年5月4日

参与阶级:初期学生,后演变为全民运动

起 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经 过:学生罢课示威,全民罢工

口 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结 果:罢免卖国贼,拒签凡尔赛条约

5、1926年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

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

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

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

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

段祺瑞执政府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有说法指出,段祺瑞当天并不在执政府里,开枪的命令也不是他下的 )

6、抗战期间:教书育人,以笔为枪,箪食瓢饮

在昆明,朱自清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了王瑶等大批人才;一方面以笔为枪,进行文人抗战。在这些日子里,他集中精力撰写了《新诗杂谈》、《抗战与诗》,把抗战期间的诗作详细的评点。他认为,抗战以来新诗的趋势是胜利的展望。这种观点非常独到。

7、战后时期:为和平奔走疾呼

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朱自清兴奋异常,到大街上和老百姓一起狂欢,深夜未睡。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8、1948年8月12日11时40分,朱自清与世长辞了,享年51岁。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比较优美的散文,尤其是课文的4、5、6三段。我把教学重点定在了对这三段的赏析上,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以每一大组为单位,每一大组一段,请学生自行鉴赏这三段。课堂效果很不错,学生积极性很强,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在提到作者为什么觉得心情苦闷这一问题时,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有学生提出“朱自清想离婚”,这与孙绍振关于朱自清心情苦闷原因的“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从中引出孙绍振的“伦理论”和钱理群的“政治论”,对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可见,信任能创造美的世界。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