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
教学内容: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听赏《祝你快乐》
教学目标:
1、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感受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品格
2、运用顿音记号,轻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3、听赏《祝你快乐》感受管弦乐器怎样表现快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体验快乐
教学难点: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练习
1、音程练习6——5——
4——3——
2、和声练习:歌曲结束句
二、听赏《祝你快乐》
1、简介管弦乐情况,聆听感受乐曲情绪?
2、乐曲在色彩、速度、力度上如何变化表现怎样的场景?
三、学习演唱《开心的感觉真好》
1、聆听《开心的感觉真好》
思考:歌曲情绪?
2、再听《开心的感觉真好》
思考:� 开始,祝福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因为开心的感觉真好。
课后反思: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接触更多的合唱训练,所以我准备用三节课的课时来让学生学习这首合唱歌曲。在学习合唱歌曲中,要让学生能更加清楚在合唱中最重要的是声部之间的和谐,明白合唱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训练,需要有耐心和恒心。在教学中,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在音准上有些问题,特别是四班的学生,但是通过老师的提示和指导有所好转。其他的几个班学生在声部的配合上要进一步加强。
本节课我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结合学生年龄特� 以旅行的'方式,让学生听到了森林里不同的声音、城市中车水马龙的声音,给学生自主地合作、探究、创造性的去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实践、奥尔夫音乐律动、音乐小游戏产生对音乐的强烈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认真聆听音乐的能力和好习惯。同时,我觉得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更多巧妙的环节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例如歌表演、创编舞蹈动作、自编歌词等)。
不足之处:
1、 课堂纪律把握的不好。
2、 以聆听音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改进,多以游戏教学法为主,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喜悦,更能体会音乐中的美。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面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取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 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那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第一、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在农村,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先天素质,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
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主。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也可以让她来做带头作用,教大家一起来识谱,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
第二、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我对自己的音乐课做了相关的调整,前5分钟是师生的相互问候,用音乐唱出来。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半。
第三、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要抛弃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我们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答案。例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和歌谱,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机会。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四二拍,一段体,五声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姑娘与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这首歌曲及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定了两个学习目标: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简单的傣族孔雀舞的动作,并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唱歌曲。为此,在课堂中我开展了“观孔雀——仿孔雀——唱孔雀——跳孔雀——赏孔雀”这一系列的活动。
一、观孔雀
通过复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入到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在教师的清唱中,学生能更为清晰地知道歌曲唱的是傣族的孔雀,通过观看孔雀以及孔雀舞蹈的图片,学生了解了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以及傣族的孔雀文化,知道了孔雀舞蹈的特�
二、仿孔雀
由于在观孔雀的活动中学生对孔雀舞蹈的手型已经有了了解,所以学生的手型基本正确。在此基础上学习了孔雀鹤立、孔雀开屏等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孔雀舞手势都能做的有模有样,可是一和舞步结合起来,问题就显露出来,手上动作和脚上动作不是那么协调,整体动作显得有些生硬。通过细致的讲解、示范、纠正,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简单的孔雀舞动作。这也给了我一个提醒:在今后的歌曲教学中要适当教授一些正规的舞蹈动作,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自己根据歌曲编创动作,否则学生在编创动作方面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唱孔雀
模仿孔雀的舞蹈动作后,学生明显有些累了,这时候正是让学生坐下来欣赏歌曲的好时机,于是,我就让学生静静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速度,然后再次聆听歌曲,并采用强拍拍手,弱拍孔雀舞手势的方式感知歌曲的特点,巩固孔雀舞的手势。在随琴哼唱歌曲中,感知歌曲的难点部分——歌曲最后两句旋律,这两句旋律由于节奏、歌词相同,后两小节音稍有变化,学生很容易唱混,通过节奏拍念、旋律模唱,学生很快就掌握。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多次的聆听、模唱,歌曲的演唱自然就水到渠成地学会了,并且学生也能自己处理出歌曲的演唱情绪。
四、跳孔雀
根据歌曲的。内容结合学过的孔雀舞蹈动作,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编创舞蹈。说实话,在这一环节中,我是比较担心的,学生的孔雀舞动作学习的时间有点短促,动作还不是很熟练,运用到歌曲动作的编创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恐怕很多学生会舍弃所学的孔雀舞动作,自己想一些动作编创,这就违背了我想让学生在律动方面有所提高的初衷。可是没想到大多数学生虽然动作不是那么优美,可是还是努力地把所学的动作编创到自己的舞蹈中。看到学生不太自然却尽力做好每一个动作时,我为他们这种努力提升自己、不放弃的精神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也告诫自己,对待每一位学生都不能放弃,因为他们都有一颗进取的心,只不过花期不同,我们唯有静待开花,才能迎来春色满园。
五、赏孔雀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欣赏了有“孔雀”之称的杨丽萍老师所表演的《雀之灵》,让学生在欣赏优美的舞蹈中,感受杨老师所演绎的孔雀舞,提升他们对孔雀舞的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对他们再次表演唱歌曲也是一个提升。
这一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我和学生都收获很多,但也存在一些遗憾:安排的内容有点多,留给学生琢磨孔雀舞蹈动作的时间不是太多,有部分学生的舞蹈不是那么优美;另外害怕时间不够,很多需要学生自己观察、思考的地方都由我一言带过,没有很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我会认真改进不足之处,愿学生能在我的课堂中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苹果丰收》
这首歌曲表现了朝鲜人民在苹果丰收时的喜悦心情,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喜悦的情感。在范唱时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情绪效果后,必需放慢速度让学生来学习旋律与歌词。
在学习中运用竞赛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小组自学提高了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让学生带领学习也培养了他们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来看,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能力去进行初步的自学歌曲了,当然这也是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的,而并不是学生完全自学。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吧。本节课我也是从这点出发来考虑的课程安排,因为这首歌曲是一首朝鲜民歌,所以首先是进行反复听歌曲,让学生自己来感受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唱法上的区别,在这里学生们都很快的就能抓住歌曲情感上的主题思想。通过课件了解朝鲜得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以感受本歌曲的异国风格。在学生们抓住歌曲的特点之后便很快学会了演唱歌曲。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的教学设计上有些不足,没能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让学生演唱时达到和谐的效果,在此还有待经验的吸取和教学的磨练,并且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本课以欣赏非洲民间音乐片段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风格特征,在简单的节奏模仿和练习中感受到乐趣,并且能够喜欢非洲的音乐。虽然从课上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很投入的感受、参与并乐在其中,但是从整堂课的设计和细节落实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内容安排欠妥。
首先,总的内容过多。如果所有内容都要落到实处,至少要上两课时,所以每个环节似乎都有些匆忙,不够尽兴。乐器、歌唱、活动这些方面若要面面俱到还需要在选材上精减,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让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效果最大化。本课还忽略了非洲音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特点 “与舞蹈的紧密结合”,如果添加进去,那么整个课堂就更丰富了,可以想象孩子们随着热情的非洲音乐舞动起来的样子。
其次,参与欠缺。在节奏练习的环节还算成功,学生迅速并且较完美的完成了两声部的节奏练习,引起课堂一个小的高潮,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展现的欲望。但是我没有乘胜追击,之后课堂的内容除了聆听、交流以外就没有再引导他们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在欣赏《非洲赞歌》时,应该放慢进度,有目的组织带领学生来模仿演唱,甚至可以来学习非洲人,表演“一领众和”。即使学生的表现不那么完美,他们的收获也会是加倍的。
语言欠凝练。很多小环节的连接,我都没有仔细斟酌过用词,导致上的过于随意。如果把语言设计好了,有目的的提每个问题。那么整课不仅显的紧凑,更方便学生紧紧随着老师的思路走近非洲、感受非洲。这样,本课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
亲身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课改,老师们都积极努力的改进自己教学观念与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的方法多样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也变浓了。近几年来,课听了不少,其中不乏让人眼睛一亮的优秀课例,可大多数总叫人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怎么说呢,就是不够实在,幌子太多,其实自己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也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先想的是怎样才能上出新意不落俗套。静心下来想一想,新课程的理念没有错,是我们的理解太简单。在这里谈谈对某些课堂现状的一些反思。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只见一个个学生争相举起了小手,很正常,因为问题实在是不难,但是老师还是说: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再交流。
反思: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里的协调能力,可是并不是每节课任何环节都需要小组讨论,在课堂上也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围在一起大声讨论起来,似乎很热闹,可是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并没有生生间的互动。这样的讨论有必要吗?我想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应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合作该多一些实在,且在小组合作中,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有小主持人,有督促员……让他们每个人有都有事可做,让每个孩子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这是一首很优美、动听的春天歌曲,歌词很简单,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就显得更加的容易,为幼儿记忆歌词内容,我还准备了图谱,力求使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更能理解音乐、乐意表现音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于了解歌曲的乐句,学习用清楚、明亮的声音唱出春天的美好、愉悦的情绪;按图谱的提示唱准歌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感受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首先我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问来导入课题:“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里都有些什么景色?”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展示出图片,吸引了幼儿的注意。然后根据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教会幼儿记歌词,下面一步就是加深难度,在记忆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歌曲的节奏型。就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通过语言引导,孩子们就像在“闯关”一样,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最后结合《小朋友的书》上的相关图谱,小朋友们学起来很快。
最受小朋友欢迎的还是最后的歌表演环节,因为表演的动作简单形象学起来容易,再加上男孩、女孩的动作稍有不同,所以他们表演起来也觉得很有趣。在自由结伴表演环节一开始有点混乱,他们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伙伴,但在商量4个人中谁唱哪一句时,由于他们还没有过这样的经验还缺少合作精神,所以一直商量不好,有的队伍起了争执,最后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明白了只有合作才能使游戏更有趣,开始学习自己分配,由组内成员轮流着唱不同的句子。
歌曲《长江我的家》是在港澳刚刚喜庆回归、人民期盼台湾早日和平统一的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一首优秀歌曲,是对少年儿童以艺术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可多得的生动教材。歌词极富有儿童色彩的口语化,寓意深刻,朗朗上口,作曲优美抒情,易于流传,演唱声情并茂,极具童真、童趣和童情。从教学设计来说,也是酝酿了多日,有过很多设想,又多次被自己否定。在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等方面较以往的很多次课程设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我按照常规课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可操作性上出发,设计了本堂课,多媒体在这节课上只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基本训练每节课前都会贯穿的基本能力的训练,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必须的过程,学生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才会在自己的音乐素质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事实证明,这是很有必要的,五年级学生已经在节奏和简单的识谱方面有了质的飞跃。这将为他们今后能更高层次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语言的设计本节课的最终目标是在学生体验歌曲情感的基础上,以情带声,真正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也为母亲河的壮美而自豪。在这中间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事半功倍的,这远远超过空洞的说教。所以在这个环节当中,语言的设计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在课前字字推敲,寻求最简洁的,学生最易理解和掌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这也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及教学目标。
三、重点的突破教唱歌曲时,没有句句来教,而是教师示范演唱,以优美亲切的琴声和歌声打动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自己跟琴来学唱。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力,大部分学生对旋律基本熟悉了,但还需在下一节课上继续巩固,加深印象。
歌曲中有歌词重复但是旋律不同的地方,学生极易混淆,这是本课应当克服的一个难点。对于难点的克服,采用了画线条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从而把握住正确的音高。
四、歌曲处理由于本课内容较多,以至于在歌曲处理方面,比较粗糙,没有时间让学生分角色领唱齐唱,或是师生领唱齐唱等等。这些问题,我会在下一堂音乐课上和学生共同完成,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现在的学生实在太难教,他们条件好,个性强,脾气大,想训几句怕他闹,想动两下怕他告,不知道怎样把握分寸。
五(2)班有位男生数学学得很好,其它功课也不错,还正在学习古筝,人很傲气。那位学生在课堂上不尊重老师,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跟老师很好地配合,总说是妈妈的意见。我很生气,要求他妈妈到学校来见老师。
有一天,学生家长让孩子的语文老师转交给我一封信,信中同时附上一张报纸,并指定阅读文章《浅谈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的作用》。他的孩子已经先把文章看了,家长还希望能和老师面谈。
看了信和文章,我的触动很大。我找了这位学生谈话, 他表示理解老师的辛苦, 从此以后改正不良的行为,后来他真的表现好多了,我也在课堂上表扬了他。我认为和家长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家长是我们的教育同盟,我非感谢这位家长。文章作者的教育箴言:先做学生的朋友,后做学生的父母,再做学生的老师。我想: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音乐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自己。那么音乐教师既要活泼大方,又要有慈母般的体贴与关爱,还要有慈父般的隐忍和大度。如果与孩子们建立了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喜欢上你的音乐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本节课是一节综合性艺术表演课,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配合歌曲用身体即兴做动作,在本节课我设计以“两只老虎”的律动组织教学。进一步通过模仿老虎和小猫声音与动作这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在歌曲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意境用肢体即兴做动作。
歌曲《猫虎歌》本身是由故事改编,于是我就从故事入手,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学生回答小猫可能用了什么好的方法智斗老虎时,学生们思路敏捷出乎意料,我及时用赞美的语言和奖励头饰的方式鼓励肯定他们。
在歌曲教学中循序渐进解决重难点,通过我的范唱让学生找出歌曲中小猫用了什么办法智斗了老虎。在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森林之王’你服不服时,我应该给学生多些时间表现小猫的神气动作,不宜仓促。再引导他们唱到“只凭一招会上树啊,‘森林之王’你服不服”时用手势来写一个“王”字帮助学生在短时间里唱准唱对“王”字的时值,学生们掌握的很好。在“老虎被弄的稀里糊涂哎”这个环节我课后反思应该在“稀”字处板书上画两个圈,再在“涂哎”时写出要数的拍子,这样就更容易的使学生直观的体会到乐句的时值。也可以渗透音乐知识,通过我的范唱让学生自己找出时值的规律。
新课标指出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简单评价。在本节课表演环节我引导学生佩戴头饰师生表演、生生表演的方式分角色表现歌曲,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在歌词编创环节,我原本设计加入猫和老虎的叫声只是在“吔吔吔”和歌曲结尾处,结果学生观察力丰富,思路开阔,基本每句都加入了声音,使得我不得不及时改变思路,第一次表演时加入的声音比较紧凑,显得有些慌乱。第二次表演时我给学生分了组,这时就有了层次,课堂的表现效果也非常显著。
新课程指出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律动、音乐游戏,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所以在拓展活动中,我设计学生戴头饰表演、创编歌词、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小组合作表演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合作,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在本课中根据教学主题及教学目标,尝试和使用了创设情景、分析对比、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小组汇报、师生合作等教学方法。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大容量、全兼容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展示给学生实现视听结合,激发其认知兴趣,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增强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一个性化全方位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转化为知识和素养的积累,同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我结合音乐课程现代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我设计了想、感、赏、做四个环节,也就是回忆美、领悟美、欣赏美、创造美一系列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大自然中自由翱翔。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则为现代课堂教学引入了新的元素与生机。本节课我借助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轻松攻克了教学难点,使音乐教学如虎添翼,既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优化了课堂结构。为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情感体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本节课,使我更加坚定了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整合优化的信心,让我们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在音乐无极限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吧。
《小树快长高》是一年级的新授歌曲。一年级是起始年级,在开学初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我运用范唱方式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我的教学就从兴趣着手,在一年级我积极运用多媒体和范唱等多种教学手段,形象的动作,生动的。语言,通过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节奏,音高及表演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首歌我通过踏步听音乐进教室的方法引领学生走入音乐的世界,新授歌曲时通过我的范唱让学生初次聆听《小树快长高》快乐活泼带点跳跃的感觉,让学生说一说内心的感受,跟着音乐节拍做做动作熟悉歌曲,符合二期课改以“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新理念,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在学这首新歌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学会新歌。学生在课上积极发言、表演,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新理念。然后让学生根据新歌分组创编歌词,由于创编歌词是学生第一次尝试,他们很感兴趣,通过讨论,创编出2条新歌词,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这堂课还有几点不足之处:
1、在创编歌词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效果不近如人意,应该用板书效果较好。
2、多媒体制作颜色不够鲜艳,特别是创编歌词时,改编的歌词颜色应突出。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争取教学更上一层楼。
本节体育课贯穿了“健康第一,快 这节课主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在课堂上在学生自主学练过程中,每位学生都非常投入地进行跳绳,我边巡视边指导学生练习。 在学生展示活动中,我积极鼓励大部分学生,要大胆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且鼓励学生,让学生参加展示活动,使学生做到"我能行 ",听到教师激励性的话,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尝试起来,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
通过对这节课,我觉得在课堂上正确的引导是非常的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仅仅体现在教案的设计上,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灵活的把握教学机制,即时的调整课堂结构,以学生的�
今天听了你的课,感触颇深。我们毕业整整10年了,说来可笑,这好像是我第一次正式听你的课。今日一见风采依旧。哈哈。
从你的教学设计来看,是下了一定功夫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以审美为核心丰富情感,培养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通过对歌曲的教学陶冶高尚情操,让学生认识到爱护大自然,保护环保对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是多么主要。用了体验、模仿、合作等方式教学。你把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范唱还有琴奏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表现了你深厚的'专业基功。在教学中很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渗透,也注重教学的完整性,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和提倡的。
现在说些细节上的小问题,(*^__^*)嘻嘻,这只是随意谈谈,仅做参考。
1、开场的图片引入你用的都是遭到破坏的画面图片,若有一些美好家园的景象,能让学生有美好向往的具体形象也许会更好。
2、在曲谱的教授时,你可用两种方法:若学生识谱能力强的话可用视唱教学法,即直接用唱名来唱谱。若学生识谱能力弱些可用模唱教学法,即用“la”“u”等母音来哼谱,要求音高和节奏对就达目标了。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用模唱法效果也许会更好些。
3、在难点节奏的教学上,可用击拍法(双手击4/4拍)、划拍法(单手划/形)、模唱对比法(即把相似的两个节奏型提出来模唱,请学生区分对比),等等方法。
4、歌词的背唱或记忆上,也可发挥想象,让学生用形象记忆法来记歌词,歌词记熟了下面的接龙游戏才会更有趣。
5、接龙游戏挺有意思的,但都是老师事先安排好学生唱那句,若能临时指挥学生分组接龙也许会更好。再能让学生指挥游戏不更有趣?
6、德育方面的渗透里若能将大家转为小家,把拯救地球环境的“大愿”转成爱家、护校的“小愿”。让我们有个温馨洁净的家、和谐美丽的社区、干净明亮的教室、清新美好的校园,从我做起,从小事、实事做起。
7、在课堂当中,多让学生自主、多发言、多创新。
好了,好话没多说,坏话一箩筐。嘻嘻!其实有好多优秀的地方没说,你知道就好,不要介意。提得不对的地方还要多海涵。
哈哈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情绪有点随意性,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能持久,最多也只能保持10分钟左右。因此,要让他们在唱游课上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就要寻找一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但在这堂音乐课中我把握了低年级的心理特征,用童话导入欣赏乐曲,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欣赏的教学效果特别好。于是,我觉得既然用童话导入欣赏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果用童话导入唱游课里的发声练习、听音训练、乐理学习、歌曲教学、歌表演、以及综合活动,贯穿于整堂音乐课是不是效果能更好呢?是否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这堂课中,我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来点击教学内容,变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一直保持对音乐的好奇和兴趣,学得津津有味。整堂课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在人人参与的教学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唱会了歌曲,了解了音乐文化,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紧密结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利用听觉和视觉来感受乐曲。
第一处对比:开课时,由“佳节”导入,唤起学生对过节时团聚、开心的心理体验,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当学生们谈得正开心时,教师提到“提起过节,同学们都是满心的欢喜,洋溢着快乐,而唐代有位诗人,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佳节的快乐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对比,使学生有隐约的情感体验。
第二处对比:第二自然段中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与王维当时的心情对比,回顾生活中这样欢聚过节,兴高采烈游玩的经历,体会王维孤身一人在外求学时,眼见别人家团聚而自己却不能与兄弟们团聚的孤独感和思乡情。
第三处对比: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情感积淀的关键环节。这一段中诗人回想以前和兄弟欢聚登高的时刻,再回到现在与兄弟们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再次情感的落差使得学生情感流露,欲要表达。此时,回到诗文,学生再来吟诵诗文,就显得字字传情,声声动情了。
这样学生三次对比,走进文本就越深,也就越强烈地感受到王维思乡之苦,乡情之浓。同时以“倍思亲”为主线层层递进,用一个“情”字将之串联成一个整体,使学生的心翻腾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充满乡愁的重阳节,使他们的心与王维的心在那一刻交汇。再加上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与诗人的情感交融,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在体验中学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嗯嗨呀》是一首朝鲜族表现劳动风格的民歌,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热闹的丰收画面,使人置身于广阔的田野里。歌曲中延长音、衬词的巧妙运用体现了一人放歌、众人随合的号子风,抒发了人们愉快、舒畅的心情,倾吐了朝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是感受朝鲜族民歌的风格,难点是歌曲《嗯嗨呀》教唱中衬词节奏的掌握和延长音的唱法
在本科的教学中,我围绕让学生感受朝鲜族音乐的风格为主线进行指导。首先我为学生播放了一首熟悉的歌曲《大长今》,学生一下被这首歌曲所吸引了,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接着我又为学生播放了朝鲜族长鼓舞的表演,引导学生从服饰、舞蹈等方面初步了解朝鲜族的风土文化。同学们对朝鲜族有一定的了解以后,我为学生推荐了一首表现朝鲜劳动人民庆祝丰收时的歌曲,借此让学生去感受朝鲜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唱歌曲中,我改变了以前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的单调模式,采用了新课标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先聆听歌曲《嗯嗨呀》的旋律,并在“嗯嗨呀”的地方加上节奏表演,使学生逐步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之后,将衬词“嗯嗨呀”用师生接龙的方法进行教唱,并对较难的节奏引导学生用划旋律线、老师范唱、通过动作表演进行分析等方式进行了指导,简化了歌曲教学难点的学唱,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注意力特别集中,歌曲的难点不攻自破。对于“嘿”字延长音的唱法我做了形象、生动地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不断示范下感受在田间劳动中向远处的人打招呼时声音的悠长、高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进行了多次的师生接唱活动,学会“嗯嗨呀”之后再学其他歌词时学生很快就能连贯、流畅地完整演唱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朝鲜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我还让学生们欣赏了朝鲜族流传广泛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并引导学生说说与《嗯嗨呀》节拍、情绪等的不同之处的对比,进一步增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演唱歌曲《嗯嘿呀》,对于歌曲中的节奏难点把握得比较好,但表现得不足的是:这首歌的音区比较高,学生在连续的高音上气息支持得不是很好,有点飘,声音的不稳定就没有很好的把劳动号子的热情、奔放、有号召力的力量表现出来。还有学生的节奏练习可能平时练得太少,显得在节奏拍击时有点乱,这还需要平时加强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音乐教学应该充沛体现其育人功能,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具有鲜活个体的摇篮。反思《小瓜棚》的教学,我认为胜利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保守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示的机会,从而能够充沛展示才气、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胜利。
一、关注学生和其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褒扬中、活动中充沛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发明,小朋友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胜利的喜悦。新《规范》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发展,充沛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充沛感受和表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 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发明等方面来表示音乐的美。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身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扮演者和欣赏者。
但是本节课中也有缺乏之处,如学生学习歌曲的方式还可以更灵活多样,以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歌谱的学习上时间过长,应该充沛相信五年级学生的能力,比较简单的旋律教师只需稍做引导就可学生自主学习。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首活泼、诙谐的儿童歌曲,歌曲以富有童趣的语言,表现了小画家丁丁粗心大意,画动物缺腿少尾的故事情节,教育小朋友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一堂课的上课气氛特别重要,课上我尽量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在轻松地氛围中学知识如创编歌词呀,击节奏,练耳等等并让讲台成为学生的展示舞台。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
我先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接着我把丁丁画的四幅画挂出来,叫学生指出其错误之处。然后进行创编表演,最后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充分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我始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启发他们思考问题,并且用了很多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真棒”,真是“火眼睛睛”“你太聪明了”等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尽量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通过即兴创造,合作过程等一系列动手,动脑,动口的基本音乐素养训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审美的体验,并把课堂推向了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从而使课堂达到了高潮。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当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在教学中我还应把四种动物的基本动作叫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出来,在进行难点节奏训练时可进行小组比赛,板书设计还要多一点等等。有待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并加以改进。
近段时间进行合唱的排练工作,将对二声部排练的融合的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合唱曲目我挑选的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声与微笑》,选择这首曲子的动机在于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孩子的自身素质问题,她们几乎没有经过和声的训练,要在短时间内把和声效果突击出来,那么这首歌曲本身由易到难的和声创作帮了我很大一个忙。在排练之前,我就给孩子心理暗示,告诉他们这并不是很难的合唱曲子,只不过我们低声部的同学,把这首歌曲做了变奏,使歌曲更好听,并且分成很多不同的变奏。孩子们以为他们要唱的只是很多段变奏的歌声与微笑,首先在心理上非常放松,不像平时课堂上学习二声部歌曲的。时候她们首先心理形成了一个压力,觉得两个声部非常困难。
其次,我在练声的环节就加入了二声部的概念,让他们感觉自己练习不同的声音是在游戏,而打开游戏大门的声音就是他们和谐的唱好三度以及六度的音程练习,而且我也没有采用大量的不同的练声曲子。每次练声都采用一两条固定的,让她们觉得非常好听的和声效果很好的曲子,她们唱着觉得好听又有趣,自然锻炼了声部的感觉,让她们互相聆听,不要为了不让别人把自己的声音抢去而大声歌唱,每次提出一个必然条件就是小声歌唱并互相聆听,并且在每次唱完以后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哪儿唱得好哪儿唱的又不好,并说出为什么,让孩子自己懂得判断声音的美与不美。在他们自己的心中形成一种正确的理念。
再者,在练习歌曲的时候,分开训练,不要对彼此的旋律太熟悉,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逐步的,学习几个小节以后就开始合作,没有必要等到每个声部的旋律完全熟悉以后再来合作,这样对记忆旋律有更大的帮助。两个声部的合作训练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融合的,以前在排练合唱的时候,花了更多的时间在训练好每一个声部的音准与流畅上面,而忽略了多花点时间在配合上面。还有,把旋律感觉较好的孩子安排在声部区别的地方,加强旋律的准确性,有时候孩子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声部,听到旁边的孩子的声音会有很大的帮助。
《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4 3/4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以弱起开始,曲调平稳,在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之后,情绪逐渐得以抒发。这首歌曲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淡淡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之情。歌曲的第一乐段,似乎是在用倾诉的口吻向我们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仿佛像这条童年走过的蜿蜒小路一般沁入人们的心里;第二乐段则是在第一乐段的铺垫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绪逐渐在回忆的梦中升温,将一种忆往事、思故乡的情感倾诉出来。《故乡的小路》所要向我们表达的并非是喷涌而出的浓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渐将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爱送达心底,令人回味无穷。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设计思路的主线以“浓浓故乡情”为情感基垫,在音乐情境中抒发故乡情,表达故乡爱。主要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环节:
1、故乡小路上的回忆——导入新课。
2、演唱《故乡的小路》——学习歌曲。
3、纵向挖掘不同艺术作品,归“情”于“故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这节课,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和情感色彩的音乐情境,帮助孩子投入音乐活动,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个关键处,分别是:
1、视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2、学习掌握升记号——体会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激发对歌曲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始终感觉识谱教学是一个很难把握又必需抓牢的难点。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五六年级识读乐谱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并且能够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等常用记号
作为情感延伸的另外一种表现手段,我牢牢把握住“思乡”这一条主线,分别选择了描写故乡的不同艺术作品,在聆听中感受不同作品的情感表达,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使孩子们了解到:对家乡的记忆,不仅仅在那条通往故乡的幽静小路上,一枚小小的邮票,无不寄托着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离愁别绪,故乡的云,更是另一种激情澎湃的表达。这也正是我努力想向大家传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情感:“长长来时路,依依寸草心”。“归情于故乡”是整堂课的最终情感归依。
总之:这节课最终能按照预想的目标得以实现。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音乐的学习里,我只希望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而需要我们做的,便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他们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使他们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