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
为了完成此教学目标,在全文的学习之后,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想想这种食物的外观、材料、味道、做法等,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1:可以先介绍这种食物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兴趣。
学生2:课文中的“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不仅读起来很亲切,也使食物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鲜活、形象。
学生3:课文第二句话还介绍了做这种食物的食材,我们也可以这样写,从食物的食材、色泽、味道等方面进行描写。
学生4:还可以写品尝这种食物时的感受或者这种食物对于个人的特殊意义。
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说的特别到位。我稍作点拨,让学生完成小练笔。
学生仿写的很好,抓住了美食的特点,表达出对这一食物爱之情。本节课我认为比较成功,也感到欣慰,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习得写法。
《腊八粥》是五年级下册第三板块的一篇文章,经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能真正走近民俗,感受民俗。
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心境,展现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述,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初读课文后,抓住“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话题展开,进而引出八儿嘴馋聪明可爱这一人物性格特点,。为了把八儿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本课的线索入手,从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看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和八儿听了这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体现八儿迫不及待的心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的机会较少,如果课堂上充分组织学生朗读,互动,效果会更好。
另外,对于开头讲腊八粥的做法及人们对其喜爱的处理,总觉得有着不小的欠缺,因为对这一段文字的表达妙处,处理得太简略了。没有透过文字表达对其的喜爱,如果能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其表达的妙处,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对于文中八儿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学生体会不深刻,如果此时让学生用不一样形式去品读一下,如分主角朗读,那么会在这过程中掌握这样的写作方法。
再次,感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自我讲的太多,回答的学生没有落实到中差生,降低了课堂的实效性。
总之,本节课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的地方应予以警示,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人物特点,感受浓浓亲情。
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对人物细致描写,体现人物特点,感受深深情感。
教学难点
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体会浓浓亲情。
教学突破点
以“腊八粥”为切入点,结合文章中对腊八粥的描写,深入体会文中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之情,从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你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
(2)小组内自学生字新词。
四、再读课文。
在文中找一找,这是什么样的腊八粥?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什么的心情?
三、结合文章中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哪些语句中,能够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与渴望?)
四、从文章中对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除了能看出八儿嘴馋,十分想吃腊八粥以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五、课外拓展,找到《腊八粥》原文,继续读一读,从中深入感受一下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
板书设计
腊八粥
孩子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
教学时重在通过对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体会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喝腊八粥的馋样。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悟,充分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行为、表情展心理。
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不但通过八儿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作者还注重的是八儿行为和表情的描写。
“从哪里还能看出八儿特别急于吃到腊八粥?”
一个问题将孩子们再次带到课文之中,“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出出进进”一词把八儿对腊八粥的惦记形象地写了出来。
“八儿要哭的样子”“他惊讶得喊起来了”都真实地将八儿的心理展现给大家。
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将一个嘴馋的小孩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八儿等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也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展现给了大家!
二、拟人写法有妙处。
文章中在写锅中的腊八粥熬煮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孩子们在体会中了解作者运用想象将句子表达得如此生动形象,由此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文章内容较浅显,在抓住八儿心理变化的同时更抓住了孩子们对八儿的喜爱之情,运用了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文字,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深深地注入孩子们的心中!也激起了孩子们对腊八粥的爱恋之情!可见,抓住孩子的心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