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摇篮》教案(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材分析:
《摇篮》是河北省幼儿园领域活动课程新编大班语言中的一首经典的儿歌。它的句式整齐,音律和谐,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将大海、天空、花园、手这些美好的景物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大班幼儿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迁移能力。他们喜欢尝试仿编活动,而儿歌《摇篮》正是一篇适合大班幼儿欣赏的佳作。《纲要》语言实施细则中提出,幼儿能够喜欢文学作品,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并培养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处于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正是接触文学艺术语言的最佳敏感期,因此,我根据幼儿的需要把这次活动的重点定为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活动难点为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设计意图:
孩子们喜欢读儿歌,并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好奇,经常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想。在语言区里,常常看到他们自编自创小儿歌。如: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感受儿歌韵律美,体验创编的乐趣,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开始部分以图片导入,引入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基本部分围绕“摇篮”分为五个步骤:一是教师有感情的完整朗诵,幼儿初步感知,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使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大意。二是结合flash课件进行欣赏活动,再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三是图文结合,分段理解,使幼儿知道这些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四是配乐朗诵,陶冶情操,五是借助各种动物图片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儿歌。结束部分:师幼在愉快的谈话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宁静、温馨的意境,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3、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尝试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并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1、《摇篮》flash动画,《摇篮曲》音乐。
2、一张摇篮图片,四幅自制教学挂图。
3、创编时所用图片:鸟宝宝,龟宝宝、熊宝宝、蝴蝶宝宝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孩子们快来看看,是谁呀?
宝贝们好!我的名字叫摇篮。你们认识我了吗?
师:摇篮有什么用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2、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摇篮》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二、欣赏诗歌、感知理解。
1.第一遍欣赏(教师朗诵,引人入境)
提问:
(1)儿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师:儿歌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哪些是摇篮?她们又是谁的摇篮呢?
2、第二遍欣赏(播放课件flash,整体感知)
提问:
(1) 师:谁来说一说哪些是摇篮?(提示幼儿用诗歌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回答)
(2)师:想一想蓝天是摇篮,摇着谁呀?大海是摇篮,她的宝宝呢?......
3、第三遍欣赏(图文结合,分段理解)
孩子们说得可真棒! 摇篮妈妈听到了可高兴了,瞧:她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教师此时将教学挂图轻轻地推到前方)
(1)、师:看谁的小眼睛最明亮?先来看第一幅图吧!你看到了什么?
师:哦!白云在做什么?你能用动作表演一下吗?
(2)、师:你演的可真好!我们一起接着看看大海的怀抱中有谁呢?师:好的,浪花在做什么?一起做一下这个动作吧!
(3)、师:恩,孩子们表演得真不错!再来看一下第三幅图中又有谁呢?
师:看风儿在做什么?花宝宝呢?
(4)师:花宝宝睡着了,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师:他是怎样睡着的?
三、诵读诗歌,加深理解。
1、随文划指诵读
师:宝宝们都睡着了,我们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朗诵呢?”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美美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孩子们,伸出你们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划指读一读吧!此时你们的小指尖嗖的一下碰到了字宝宝,准备好了吗?
2、师幼合作诵读
师: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再合作读一读吧!我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半句。看好老师的手势,比比哪一小组接读的好哦!
3、幼儿接龙朗读
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声音?好的,请4名幼儿接龙朗读。
4、师幼配乐同诵
师:孩子们读得真好, 我也想读一读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美美地读读吧!
四、展开想象,创编儿歌。
1、示范引导创编
师:你们朗读的声音可真好听!瞧,都把螃蟹宝宝吸引来了!螃蟹宝宝的摇篮在哪里?我想到一首诗歌了,你听:海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风轻轻吹,蟹宝宝睡着了。
2、幼儿分组创编
师:我当上了小诗人,你们呢?想不想当小诗人?好,赶快把你们桌下的宝宝们请出来吧!你也来用诗儿歌中那样美的语言说一说吧!还可以将你编的诗歌说给同伴听。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情感提升。
1、师:这些小诗人编得真好听!老师把它们串在了一起,你们想不想听听我们创编的诗歌呢?
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响,鸟宝宝睡着了。
沙滩是摇篮,摇着龟宝宝,温度悄悄升,龟宝宝睡着了。
草地是摇篮,摇着兔宝宝,草儿轻轻动,兔宝宝睡着了。
花儿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2、师:这真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啊!孩子们,你们真棒!今天不仅帮小宝宝找到了摇篮,还当上了小诗人,编出了好听的诗歌。你们高兴吗?
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宝宝,他们的摇篮在哪呢?细心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去找找吧!
另附:《摇篮》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目的:
1、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小结: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活动反思:
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运用幼儿已有的哄娃娃经验创设了“娃娃要睡觉”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轻柔、优美的摇篮曲对娃娃的催眠作用。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通过欣赏,能口齿清楚地朗诵儿歌,使儿童体会浓浓的母爱之情。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白云、星星,大海、浪花、鱼儿,花园、风儿、花朵,妈妈、婴儿等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蓝天、星星、大海、鱼儿、花园,花朵、妈妈的手、婴儿等的贴纸若干。
3.录音机一台,抒情音乐磁带一盘。
[设计思路]
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赞美《摇篮》是"一支美妙的摇篮曲","是歌也是诗"。它以悦耳动听的音韵展现了"蓝天"、(幼儿回答后,师生共同粘贴,把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小朋友宝宝分别送入各自的摇篮)
c.提出尝试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你最喜欢谁的家?
d.教师让幼儿充分发表看法后发表白己的看法,同时让幼儿知道,妈妈的手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摇篮,每个小朋友要感谢妈妈对我们的关爱。
2.表演游戏
教师放录音,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自由表演,通过尝试自身的动作表演,提高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例:当诗歌里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时,扮演蓝天的幼儿便可想像抱着星星,摇它入睡的动作,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诗歌:
蓝天是摇篮,
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
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
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
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宝宝睡着了。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在我们班一直都是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如今天的语言活动《诗歌:摇篮》孩子们是被这首诗歌给迷住了。当然我自己也感觉这堂课,比我想象的要顺。孩子们表现得很不错,回答问题都很积极,述说、表演也都比较到位,这些都令我非常开心。《摇篮》这首诗歌是个很美妙的儿童诗,诗歌中清晰的语言描绘了四幅温馨宁静的画面,诗的前三段,分别把蓝天、大海、花园比作是摇篮,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各睡其中,这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诗歌一般都是以精炼、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一般都有含蓄的特点,诗歌往往是抓住事物中容易打动人心的一点或几点集中而概括地表现出来的,所以孩子对此较为陌生;而幼儿对如何通过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的不同变化来表达诗歌内容,也不够熟悉,所以我把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的朗诵作为本活动的重点部分。由于大班孩子的抽象意识思维理解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对理解诗歌的意境存在困难,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意境。
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许是我的引导、提示做得不够充分,幼儿的动作、表演形式都过于单一;创编诗歌环节,幼儿的想象力还没有完全的被我激发出来;延伸活动的选择上还有些不恰当。
课后我仔细的想了想,目前我觉得自己上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组织。不管是引导、提问,还是小小的鼓励,都需要教师在语言上简短、精确的表达出来。提问的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教师总结也要很精确,可以让幼儿马上理解。
问题之二,激情!我自认为我上课还缺乏一点激情,这是我每次上课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如何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如何完全的投入到课堂之中,如何与幼儿打成一片···诗歌朗诵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需要激情的,一位有激情的老师是会被感动得!
这几点是我接下来要一直研究思考的问题,我相信我的课会越上越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 9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活动,诗歌《摇篮》,本次说课将从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四部分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本次活动内容选自:福建省幼儿园领域活动指导大班下册。纲要指出:“引导孩子接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诗歌《摇篮》是在大班上册学习了《风在哪里》、《好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毕业诗》做好铺垫。可以看出本课在诗歌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材处理:(下面我来说说教材的处理)诗歌摇篮是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的把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绘出了小宝宝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觉的那种宁静、温馨的画面。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情感。非常适合幼儿的学习。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具有一定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这一教材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根据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教育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精神。我巧妙的将语言与艺术、社会相整合。(在欣赏诗歌摇篮的同时,结合游戏《送宝宝回家》、情境表演加深幼儿对诗歌摇篮的理解和体验。)我将单纯的语言活动《摇篮》处理成游戏式、互动式、表演式的活动。本活动原教材安排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初步学习仿编。第二课时是巩固仿编,并把它画成画册,制作成图画书。本次活动是第一课时。
3、说目标:(接着说活动目标)
大家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点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欣赏,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温馨、宁静的优美意境。
(二)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使用“飘”、“翻”、“吹”,引导幼儿大胆进行想像,学习初步仿编
(三)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幼儿要感受诗歌语言的丰富和优美,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我把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感受诗歌意境美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幼儿要仿编散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且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大班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想象力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引导幼儿如何根据摇篮的句式,进行仿编也就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5、活动准备:
为了帮助幼儿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一) 经验准备:课前我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影视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诗歌所提到的景物:天空、花园、大海,让幼儿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摇篮》教学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二) 物质准备:将诗歌《摇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能整首播放也能分段播放。还制作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背景图、和各宝宝的贴绒教具,以及歌曲《摇篮曲》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针对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本次活动所采用的教法有:(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提问法、分段教学法等主要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情境。针对幼儿对文学作品难以感受、理解的特点,我积极创设情境,在活动始,我创设了《摇篮曲》温馨、宁静的情境,导入新课;在活动中,我创设了《送宝宝回家》的游戏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内容。通过情境化教学,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多媒体演示法: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针对幼儿动作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活动中我将诗歌《摇篮》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音像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形象,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
分段教学法:幼儿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从整体入手,分段教学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教法之一。在活动中,在让幼儿完整欣赏的基础上,根据诗歌《摇篮》内容中结构的不同变化分成三段,按“扶—半扶半放——放”的认知序,进行分段教学,从而加深幼儿对作品理解和感受。)
此外,我还应用了表扬激励法、归小结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本次活动我预设了以下几种学法帮助幼儿学习:
1.游戏体验法:学前教学学家陈鹤琴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活动中,我组织幼儿玩“送宝宝回家”的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多感官参与法:有一句世界教育名言是这么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活动中让幼儿看一看《摇篮》的课件、做一做“轻轻飘”、“轻轻翻”动作帮助幼儿理解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3.合作讨论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合作讨论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通过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摇篮》仿编中,我让幼儿合作讨论:小朋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做摇篮?它的宝宝是谁?谁摇宝宝睡觉?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突出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把教育融入到生活、游戏中,因此,我遵循“以人为本,层层深入”的原则,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律动引入,激发兴趣。
2、完整欣赏,初步感知。
3、分句感知,加深理解。
4、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5、引导仿编、体验创造。
第一部分:律动引入,激发兴趣。
环节目标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让幼儿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启发提问法。
我设计了2个环节:
1、表演体验:活动一开始,我播放《摇篮曲》创设温馨、宁静舒服的情境,让幼儿学小宝宝走进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谈话引题:播放“摇篮”的画面,提出问题:小朋友,这是什么?你知道摇篮是干什么用的吗?通过提问让幼儿对摇篮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引出活动内容和活动课题。
第二部分:完整欣赏,初步感知
环节目标是:完整欣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启发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
本环节我设计了2个环节:
第1环节是教师配乐有表情完整朗诵散文一遍。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第2环节是教师播放课件,完整欣赏儿歌第二遍。提问:小朋友,诗歌里讲了什么?你听完这散文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概括性的提问,让幼儿有了想象和自由讲述的空间,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温馨、宁静、舒服。
第三部分:分段感知,加深理解
环节目标是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演示法、多感官参与法、启发提问法。本部分是重点环节,
我设计了3个小环节。
1.教师精导,教学第一段
先播放课件1,提问: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怎么摇?星宝宝怎么样啦?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第一段内容,在回答的过程中我结合动作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轻轻飘”,然后老师小结,教师结合动作完整朗诵诗歌第一段。
2.师幼互动学习第二、三段
播放课件,师幼表演再现二、三段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怎么摇?鱼宝宝、花宝宝怎么样了?帮助幼儿理解二、三段内容,结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轻轻翻”、“轻轻吹”。
3.幼儿互动学习第四段
出示第四段画面,让幼儿自由交流讨论第四段内容,然后请全班幼儿想动作来表现第四段内容。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并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如:“星宝宝睡着了”,要用轻柔的声音来朗读。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学习,根据扶-半扶半放-放的认知顺序进行教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内容层层深入,从而解决了重点问题,达到环节目标。
第四部分: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环节目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法、启发提问法
教师和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合动作,完整朗诵诗歌一遍,然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小朋友听一听。给幼儿提供一个说的机会。为什么说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这个问题是难点,我将用“送宝宝回家”的游戏帮助幼儿理解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我准备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背景图,请小朋友将各宝宝的图片贴在相应的背景图上。教师进行小结,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第五部分 引导创编、体验创造
环节目标:通过仿编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采用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启发提问法
我设计了2个环节
1、 让幼儿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幼儿朗诵儿歌,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然后引导幼儿纵向观察:
一   ; 二 三 四
蓝天 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 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 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 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 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 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 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 小宝宝睡着了
是摇篮 摇着宝宝 怎么摇 宝宝睡着了
蓝天 月宝宝 白云轻轻飘 月宝宝睡着了
第一排,什么是摇篮?第二排,摇着什么宝宝?第三排,怎么摇?第四排,什么宝宝睡着了?
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演示,幼儿应该会很快理解诗歌的结构特点。
2 、幼儿自由仿编,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仿编。对能力弱的幼儿,我将示范仿编或提供前半部分图片让幼儿编后半部分,或提供后半部分图片幼儿编前半部分。对编得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对仿编较困难的幼儿,鼓励他积极参与仿编活动。最后将仿编好的诗歌进行朗诵,体验创造的快乐。
总之,本次活动从有趣的音乐活动开始,然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在充满游戏性、趣味性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感知理解和提升,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对本教材的理解分析和设计,谢谢评委老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二、学习诗歌《摇篮》,理解诗歌内容。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1.第一遍欣赏,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2.第二遍欣赏,幼儿学习诗歌。
第一段提问: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白云怎么飘,星宝宝睡着了?
第二段提问:大海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浪花怎么翻,鱼宝宝睡着了?
第三段提问:花园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风儿怎么吹,花宝宝睡着了?
第四段提问: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出示图片)手臂怎么摇,小宝宝睡着了?
3.发展想象力,仿编诗歌。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xx年11月3日 赵 燕在中二班试教
评:目标没有到位,教案设计偏于填鸭式,教的过程幼儿回答较少,诗歌偏长有一定难度。
下一篇是园长和业务组长讲评后的设计的教案,只教学三段第四段不进行教学,重点放到学习仿编。
中一班诗歌——《摇篮》(二)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并仿编诗歌。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1. 理解并学习有关天空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天空的背景图。
提问:天空上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蓝天可以给星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幼:还可以给月亮当摇篮。
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
幼儿跟学。
2、理解学习有关大海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
提问:大海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大海除了可以给鱼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师:大海是摇篮,摇着虾宝宝,风儿轻轻吹,虾宝宝睡着了。
3、理解学习有关花园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花园的背景图。
提问:花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花园除了可以给花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花园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xx年11月4日 赵 燕在中一班上
评:目标掌握一般,仿编还欠缺,由于当初修改教案时考虑上课时间预计难易程度,已经删除第四段教学,但是幼儿的回答很满意。
诗歌——《摇篮》(三)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初步学会朗诵诗歌并仿编诗歌。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诗歌背景图。
2.活动教具:星宝宝、花宝宝、鱼宝宝、蝴蝶、蜜蜂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小娃娃,问:她想睡觉了,怎么样才能使她很快的睡着呢?
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一遍。)
2.提问:
(1)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诗歌里有谁?
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1. 理解并学习有关天空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天空的背景图。
提问:天空上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蓝天可以给星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幼:还可以给月亮当摇篮。
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月亮宝宝,白云轻轻飘,月亮宝宝睡着了。
幼儿跟学。
2、理解学习有关大海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
提问:大海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大海除了可以给鱼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
师:大海是摇篮,摇着虾宝宝,风儿轻轻吹,虾宝宝睡着了。
3、理解学习有关花园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花园的背景图。
提问:花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教具。)
(2)教师朗诵诗歌中有关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花园除了可以给花宝宝当摇篮,还可以给谁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花园是摇篮,摇着蝴蝶宝宝,风儿轻轻吹,蝴蝶宝宝睡着了。
4.理解学习有关妈妈的诗句,初步仿编。
(1)出示小娃娃提问:谁来哄她睡着呢?
(2)教师朗诵诗歌中第四段的句子,请幼儿学习。
(3)教师仿编诗歌,幼儿欣赏学习。(
师:除了妈妈的手臂可以给小宝宝当摇篮,还有谁的手臂也能当摇篮呢?(幼儿自由回答。)(爸爸的手臂是摇篮,爷爷,奶奶,外婆,外公。)
师:爸爸的手臂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手臂轻轻摇,小宝宝睡着了。
......
三、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学得真棒,回家还可以找到更多的东西当摇篮,继续模仿编诗歌。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班诗歌《摇篮》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诗歌“摇篮”,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情感。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感情的朗诵诗歌。
4、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幼儿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第一种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具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是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谁会是宝宝的摇篮?”“你想想还会有那些宝宝?谁又会是他们的摇篮?”。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梦幻曲”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自由结伴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种方法是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大图片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适合幼儿操作的小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就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就从想和敢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我在示范朗诵前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诗歌中说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示范朗诵中借助于想象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为幼儿提供学习朗诵的榜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在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尝试,进行诗歌仿编的方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时,提供了各种小宝宝的图片。由这些图片引起幼儿的思考,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教学的难点。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过程
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听音乐“模仿动作”导入课题,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说:“白云飘来了。”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白云飘,并用语言说:“白云白云飘啊飘,飘到蓝天上。”教师再将白云的图片贴到天空的背景图上。通过动作模仿来初步理解动词“飘、吹、翻”,为诗歌的学习做基础。第二部分展开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语言游戏“送宝宝回家”。教师先出示小宝宝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的家在哪里?”“小宝宝想睡觉了,谁来哄他呢?怎样哄?”通过集体想办法,把小宝宝送到妈妈的怀抱里,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歌的第四段“妈妈得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即而启发幼儿想“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谁是它们的摇篮?谁又在哄宝宝睡觉?”给幼儿充分的游戏空间,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一回答,边操作边表达。比如幼儿会说:“星宝宝的家在天上,白云是星宝宝的摇篮,月亮在哄星宝宝睡觉。”可能幼儿的想法和诗歌中的内容不同,可是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幼儿的想象。因为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写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幼儿的思维。第二环节完整欣赏,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这些小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可高兴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们都舒服的睡着了,仔细听一听诗歌里说了些什么?”(教师进行配乐诗朗诵)听完后启发性提问:“你觉得小宝宝舒服吗?为什么?”“谁是小宝宝的摇篮?”“谁在哄宝宝睡觉啊?”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深入了解诗歌中的白云轻轻飘等动词的运用,感受诗歌中的美。第三环节分段跟诵。首先,幼儿自选图片扮演各种宝宝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调动起幼儿的感情共鸣,进行有感而发的朗诵。然后教师在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诵。自然地过渡到第四环节完整的有感情的配乐朗诵,完成教学的重点。第五环节仿编诗歌。出示各种宝宝的图片让幼儿自选一种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利用这些图片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教师引导幼儿:“这些宝宝的摇篮是什么?”“谁会哄小宝宝睡觉?怎样哄?”比如这只鸟宝宝,幼儿通过探索思考有可能编出这样的诗句“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沙,鸟宝宝睡着了。”通过这样的仿编和操作活动,让幼儿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参与仿编,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顺利自然的完成教学的难点。第三部分结束,音乐游戏“快乐宝宝”。教师进行情感启发:“每个宝宝都有一个家,都有疼爱自己的妈妈。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宝宝们多么快乐啊!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跳起来吧!”在欢快的音乐中让幼儿充分表达那种仿编诗歌后的成功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爱妈妈的情感。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摇篮曲和其他有关于摇篮的诗歌,或组织美术绘画等延伸活动,体现了各科教学的整合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活动目标1、 喜欢欣赏诗歌《摇篮》,感受作品所传达出的温馨、甜美的爱;2、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歌中事物的内在联系。3、 能按照诗歌中“是摇篮”的句式进行仿编。 二、活动准备:相关图片及激发幼儿仿编的图片。三、活动过程:(一)、活动的引入:有一样东西,像妈妈的怀抱摇呀摇,宝宝睡个好觉觉。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它的名字就叫《摇篮》 。提问:摇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摇篮?(宝宝睡觉用的,要轻轻地)(二)、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问:① 诗歌的题目是什么? ② 诗歌里提到了哪些摇篮?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念一下(三)、教师分段朗读诗歌(根据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每段的理解之后有两至三遍的集体跟念。1、朗诵第一段。提问:① 蓝天是谁的摇篮?② 蓝天里的什么摇着摇篮?(蓝天上的白云,随风轻轻飘,就像摇篮一样,星宝宝飘呀飘就睡着了。)2、朗诵第二段。提问:① 大海是谁的摇篮?② 大海里的什么轻轻拍着摇篮?(大海的浪花,轻轻地拍,就像摇篮一样,鱼宝宝被浪花摇啊摇啊,就睡着了。)3、朗诵第三段。提问:① 花园是谁的摇篮?② 花园里的什么轻轻吹着摇篮?(花园里的风轻轻吹,就像摇篮一样,花宝宝摇啊摇就睡着了。)4、朗诵第四段。提问:① 妈妈的手是谁的摇篮?②妈妈同时还在做什么?(妈妈挽着手臂,小宝宝在歌声里摇啊摇,也睡着了。)(四)、学习念并熟悉诗歌《摇篮》1、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念这首儿歌?(抒情的、有慢慢地、轻柔的,因为小宝宝要睡觉了。)2、现在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和老师一起念一遍儿歌。3、请男生、女生分别跟着老师一起念一遍,不念的小朋友也要仔细听,他们念得好不好,好再哪里?(请个别优秀的幼儿上台表演)4、现在老师的声音要稍微小一点,小朋友的声音要稍微大一些,也可以加上你认为合适的动作。5、请个别幼儿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表演。 (五)、幼儿大胆进行仿编1、展示另外可以作为摇篮的图片(大树、草地)提问:① 大树(草地)是摇篮,那摇着谁呢?② 什么可以摇着摇篮?(仿编完可以有集体跟念的环节)2、 这个世界上有好多好多的小动物,还有其他的东西。请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可以作为摇篮的?他们都摇着什么? (六)、活动延伸:你可以把你编的诗歌用图画的形式把它画下来。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根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演唱。
3、体会恬静、优美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背景图 、音乐《摇篮》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请小朋友随着音乐的弦律入场。
二、练声《农场里》 起立-(演唱要求)坐下--评价
三、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A,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怎么办?
B,怎样来哄小娃娃睡觉?
C,你们听,老师是怎么样来哄娃娃睡觉的,嘘 .......?(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示范歌曲一遍)
四、根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A,歌曲哪些是摇篮?(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B,他们摇着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C,还有谁呢?
D,白云浪花\风儿是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五、完整地演唱歌曲。
A欣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静、优美的意境。
B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歌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C第三遍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
(讨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都睡着了。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D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六、分角色合唱衬词。
A、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B、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七、.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仿编歌曲。
A、教师示范作一幅以蓝天与月亮为背景的画,引导幼儿仿编。
提问:"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
"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呢?
八、活动延伸: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教学反思:
唱歌、跳舞,歌表演幼儿是非常喜欢的。对于欣赏美音乐,却一定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和欣赏意境的刻意布置,才能使幼儿真正学会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在《摇篮曲》音乐欣赏活动中,要达到的活动目标有两个,一是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摇篮曲》柔和、宁静的音乐特点,二是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浓浓爱意。
在活动过程中,我精心导入活动,创设睡觉意境,自然进入活动主题,以游戏方式让幼儿静息,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说说妈妈使宝宝快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唱歌等。
我一边歌唱《摇篮曲》,一边做哄宝宝入睡的动作,头和身体也随之轻微摆动。孩子们表现的都很好。好像真的睡着了。
然后师幼一起表演爸爸妈妈唱《摇篮曲》哄宝宝入睡。
然而,当我播放音乐时,却引起了不少孩子的惊呼声、欢笑声,哪里是哄宝宝睡觉啊!分明就是冲锋号吹响了一般。
原来,因为《摇篮曲》是美声唱法,声音音色饱满,底气十足,加上初始时音量涉嫌稍大,孩子们乍然一听,很震撼,后来,在我的再三示意下,把音量调得稍小一些,引导孩子们再次欣赏,才慢慢达到了目标。反复欣赏时效果就比较理想了。
感情的表达有时美声唱法是最丰富的。经过反复探索,把握好音量调的高低,老师的引导、意境的创设,幼儿还是能基本达到活动目标,这次美声唱法欣赏活动使我初步积累了有关方面的经验和感觉。我深刻的体会到,对于此类音乐的欣赏教学我还很缺乏专业水准和经验,尤其是教学活动中美声唱法方面的学习更应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