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可能性教案(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可能性教案 篇1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摸球游戏(第87页)

[教学目的]通过“摸球游戏”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数据表示的方式。又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逐步使他们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教学过程]

1、交流中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请看下面一道题。教师呈现题目并配图,然后问:

(1)你认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

(2)哪一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分析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现在盒子里只有2个红球,能否摸到白球呢?

生:不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球。

师:那么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从这个盒子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呢?

生:用0,因为0代表没有。那么摸出红球的情况呢?

生:一定能摸到红球,因为盒子里都是红球。

师:从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红球,我们说此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0,那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生举例说明)

3、在观察、讨论中理解数的表示方法

师出示一个只有1个红球与一个白球的盒子。

师:从这个盒子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一半。

师:如果用数来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样表示?

生:12。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如果在盒子里在放入一个黄球,那么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怎样表示呢?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给每个球标上字母,再观察等)

4、课堂练习:

87页1题、2题。(生小组讨论)

5、归纳小节:用数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可让学生自己,也可师生共同归纳)。

6、布置作业:

87页下面的实践活动题。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安排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实验。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语言进行描述,是为下一学段学习概率知识打下基础。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种因素决定的。同样摸球,如果某种颜色的球数量多一些,那么摸出这一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对于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能在活动中刻意去追求,一定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标实施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悟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摸球游戏,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教法学法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游戏切入较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基于以上理解,我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

五、教学设计

本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猜想——验证——推理——运用”。首先,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亲自参与“猜想——验证——推理”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感知可能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运用这一环节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创设情境,激趣猜测

一开课,通过“师猜生摸”的摸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组织活动,验证猜测

学生进行了猜测,但猜测的对不对呢、实验是的老师,这个谜底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揭晓。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进学生个人的完善与发展。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这种共同研讨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态度。

3、实验分析,大胆推理

善于观察、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最有发言权,所以我首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实物展示台前向全班同学说说,在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而我则从旁协助他们引导他们,帮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综合运用,服务生活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这样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自己做主,学生有了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个性化思维将得到充分展现。

可能性教案 篇3

一、谈话导入:

出示扑克牌与筛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玩什么游戏?想来一起玩一玩吗?我们要玩出数学味来。

二、开展活动:

1、活动一、摸牌游戏。

(1)谈话并猜测:(电脑出示)老师这儿有四种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各2张,混放在一起并叠整齐。如果每次任意摸一张,摸40次。你猜猜,每种花色的牌可能会摸到多少次?(指名猜测)请把你估计的数字写下来。

(2)会和你猜的情况一样吗?我们只要自己试试就可以知道了。

(3)师宣布活动规则,多媒体演示示范摸牌一次,说明活动顺序和要求:摸牌——画“正”字——放回——洗牌……,摸牌40次后,在记录表下面的方格图里涂色,用直条表示摸牌结果。

(4)学生同桌合作,一人摸牌,另一人在书上记录,然后将结果用条形图表示。

(5)学生汇报摸牌结果。看看和你估计的是否差不多,并在小组内交流活动的发现和体会。(可以让猜得很接近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猜。)

(6)全班交流摸牌游戏中的体会。

(7)谈话:如果再放进4张红桃牌,任意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样?先猜一猜,再合作实验。(同桌合作,与刚才分工交换,一人摸牌、另一人记录在书上,并制成条形图)

(8)全班交流各自的发现,分析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9)同桌合作活动,任意选择不同张数、不同花色的扑克牌,先估计像刚才一样摸40次,结果可能会怎么样,再实验。并用自己最快的方法记录在自己本子上。

(10)谈话:如果摸到黑桃牌的可能性最大,你准备怎么样?(指名回答)根据老师的要求选取扑克牌的花色和张数。

2、活动二:下棋游戏。

(1)过渡:老师认为自己打牌的水平还可以,可是,有一次和别人下棋,输得很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电脑边演示边解说:那天,我们是这样下棋的,用一个小正方体,5面涂红色,1面涂黑色。一人黑棋,一人拿红棋,都从“0”开始。谁走棋用抛下正方体的办法确定。两人轮流抛小正方体。不管谁抛的,只要红色朝上,红棋就走一格;黑色朝上,黑棋就走两格。谁先走到最后一格谁为胜。

(3)你能按着老师这样的玩法,和同桌一起玩玩吗?

(4)先制作小正方体,剪下教材附页上的棋纸。同桌合作,随意选择颜色开展活动,一局结束后,可交换棋子再下几盘,并在书上记录自己哪种颜色棋胜的盘数。

(5)小组内交流自己获胜情况,组长统计组内红棋和黑棋获胜的盘数。

(6)在班内交流游戏结果。各组汇报,教师记录,合计。

(7)你猜猜那天老师拿得是什么颜色的棋子?(生说)

师设疑:我想,黑色朝上,可以走两格,所以我选择了黑色。可为什么和我想象得不样呢?(学生讨论并交流)

(8)如果要使两种颜色的棋获胜的次数差不多,应该怎么改?

三、拓展思维:

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利用这种可能性而举行的一些活动吗?

假如自己是某商场的经理,请你策划一个有诱惑力而又很合理的“摸奖”活动。

板书设计:

摸牌和下棋

顺序:摸牌——画“正”字——放回——洗牌……

红色:走一格

黑色:走两格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P107—109

教学目标: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 他 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活动汇报、小结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P107“做一做”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P109 6

[1]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2]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3]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10 7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5

第1课时:可能性

教学目标: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抛硬币,让生猜想哪个面可能朝上?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猜想

出示四个转盘:图

猜测:转动①号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号呢?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板书 :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各做10次实验。

(提示分工:一人转转盘,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转;小组学生轮流填表。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

(1) 汇报,全班交流。

2、 纸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猜想:抛出纸杯后,纸杯落地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桌交流并回答。

(2)实验验证

每人重复做5次,并记录表中。投影出示

(3)、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

3、摸球感知,进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问题:(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

分组实验加以验证、结论。

(2)、讨论: (课本76页)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先让学生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

① 填表 ②小组实验 ③结论。

三、巩固练习

P76试一试。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并验证。

四、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摸球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 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不确定现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初始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联欢会的生活情境,运用联欢会上的游戏活动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以学生试验操作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平台。 教材通过设计抽签、摸棋子等活动,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不确定现象中寻找规律,有利于让学生深入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年龄段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思维方式是以形象直观为主,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能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喜欢在游戏当中学习。但是合作意识较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地引导。

(二)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应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应有一定的理解;应具备一定的试验探究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正确判断生活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进行描述。

(二)数学思考

1.经历猜测实践验证的试验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

2.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合理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