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1

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感时伤世;他的诗忧国忧民;他的诗沉郁顿挫;他的诗也壮志豪情。他,就是被尊称为“诗圣”的杜甫。对于杜甫,我们很熟悉了,那位同学介绍一下?

一生: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反映了“安史之乱” 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其中“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师: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你能背过哪些?

一生:《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学生一时记不起),师提示:小学学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吧?

生齐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提示:《江南逢李龟年》是杜甫的诗歌吧?

生齐背: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师:今天让我们走近杜甫,跟随他去领略泰山高大雄伟和神奇秀丽,去体味战乱中杜甫的忧国思亲之情。(板书:《望岳》和《春望》)请自读《望岳》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读)

指名二生读。学生读音很准,节奏准确。教师强“夫”的读音。指导:五言诗歌的节奏划分一般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形式。

师:读音准,节奏对,但是感情上似乎欠缺点。你们觉得应该读出什么感情来?

生:豪迈,高昂。

师:对。此时,正逢盛唐,诗人24岁,意气风发,壮怀激烈,想大展宏图,实现人生理想。来到泰山脚下,看到泰山的高达广阔,自然地豪情满怀,所以,应饱含赞美之情,语调高昂,读出那种酣畅的豪情来。请试着再读两遍。

指名二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下面我们齐读一遍,要求:女生齐读1,3,5句,男生齐读2,4,6句,合读7,8句。(学生读得很有气势)。

师:2分钟的诗句背诵,看谁背得快。(学生背诵2分钟)请同位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学生背)。咱们再齐背一遍吧。

师:现在假设你就是青年诗人杜甫,你来到了泰山脚下,请参考注释,加以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看到的美景,抒发涌动在你胸中的豪情。

(学生吟诵,想象,表达)

师:谁先来描绘一番?

一生:泰山怎么样呢?啊,它是如此广大,在整个齐鲁大地上都看得见。我看到巍峨的泰山,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山这么高,把阳光遮住,山南山北一个白天一个黄昏。我一定要登上台上顶峰,那时群山都在我眼下都显得很矮小。

师:(笑问)那你没看到半山腰的飘荡的云气?

生:我看到层层云气在山间飘荡,山下的景物若隐若现,很是美丽。

师:追问,你没看到小鸟?

生:没看到。

一生补充:大自然特别喜爱泰山,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聚集在这里了。我看啊看啊,看到缭绕的云气心胸激荡,看鸟儿归巢看得我眼角都快裂开了。

师:你很注意细节啊。很好,这是细望所见。

师:整首诗中,你最欣赏哪一句或者你对哪一句感悟最深?请大声吟诵你喜欢的诗句,在书上做好批注。可以从用词、修辞、写法、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品味赏析。(学生读,批注)

师:请把你的精彩与同位分享。(学生同位交流)谁来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

一生:我最喜欢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运用虚写,写出了泰山的广阔无边。

师:对,这是远望所见。

一生:我特别欣赏“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写作者一直在看啊看的,从早看到晚,看出作者对泰山的赞美。

师:你欣赏的很到位啊!继续欣赏。

一生:我喜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写的有情义,写出了泰山的美丽。

一生:我觉得最后两句特别有意义。他要俯视群山,体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那种不怕困难的决心。

师:是啊,诗人不仅要攀登泰山,这也是诗人的誓言:一定要攀登上人生的顶峰!所以,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共鸣。你读过的诗歌中,哪些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一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一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师:同学们积累的很多呀!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看看是否与你搜集的相同?有不同的可以记一记。多媒体出示: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让学生一分钟读读背背)

师:我们刚刚领略了杜甫的豪情,(完成板书)美景豪情。岁月悠悠,眨眼间,20年过去。唐玄宗因为宠爱杨贵妃,任用奸相,致使朝政日非,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当时杜甫正探亲在家,于是全家随着老百姓想西北方向逃亡,刚刚安顿好妻小,就投奔皇帝而去。别人都向荒村逃去,杜甫逆流而上,奔向城市,寻找皇帝。结果在路上南北叛军抓住,押解到长安。因为他官位卑微而未加关押。春天按时来到了长安城,可是,已经物是人非,长安城已经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已经不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长安了。据史料记载,当时“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现在,你是45岁的杜甫,你困据长安城,你在三春时节望到了什么?心里感情怎样?请运用学习《望岳》的方法自学《春望》。

(学生读诗,描述,感悟)

师:告诉大家你的学习感悟。

生:我读到了杜甫的忧虑。从诗中“破“字,我看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地忧虑。

师:好,景语乃情语。借景抒情。

生:我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看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

师:这也是一个名句。一个“万金“,真实的写出了战乱中的人们对家人的生命的担忧和牵挂。

生:我觉得诗人忧国忧民,他不为自己考虑,想的是战乱时百姓。

师:是啊。(完成板书:凄景忧思)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你能背过几句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生: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同学们的积累很丰富!我们再看一首关心民间疾苦的诗歌。翻开主题学习《古韵今风翰墨香》39页,《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先自读诗歌一遍,然后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生:“一枝一叶总关情“,实际上是说把老百姓的疾苦挂在心上。你理解的很好。

让我们欣赏一段视频,再次体会诗人的伟大情怀。(播放视频)

师:唐诗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殿堂。这里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羁精神,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者光辉,这里有塞外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里有江南的小桥流水杏花春雨;让我们走进唐诗,走进经典,享受诗意人生!下课!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2

(《望岳》《春望》《石壕吏》)【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主题;探究诗作风格的变化。2.熟读成诵,涵泳体悟。3.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涵泳背诵。2.理解诗歌主题。3.把握诗作风格。【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屏显杜甫图片)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板书标题、作者;屏显:与诗圣同行。)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1.第一板块:忘情吟诵(屏显)。(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2)自由朗读。(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4)齐读全诗。(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2.第二板块:诗意描述(屏显)。(1)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2)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3)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说是否准确(符合原意)、清晰(顺序合理)、生动(描绘细致)。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3.第三板块:品析妙点(屏显)。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在这三首诗中,你认为哪些词、句,或者标点用得好,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可示例。(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昼犹昏。“割”字提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4.自由背诵。

第二课时一、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第四板块:感受情怀(屏显)。1.这三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感受出来的?补充背景。(1)《望岳》。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喻的年轻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间,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一时期写的。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2)《春望》。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约757)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的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目睹一片萧条、破败的长安城,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3)《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成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2.讨论明确。(1)《望岳》。抒写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思想抱负。(2)《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3)《石壕吏》。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带着诗人的感情去读每一首诗,要读得入情入境。指生读,再指生读,齐读。二、整合总结1.辨析比较。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它们还有哪些不同点?提示:内容、诗人关注的焦点(自我抱负——国家、百姓命运)、语言风格(豪迈激昂——沉郁悲怆——沉郁顿挫)等。2.由学生的有关辨析比较内容作结。“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诗人在年轻的时候抱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年轻时候的诗作就充满了昂扬的气势。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也使诗人更多地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时时地为国而担忧,他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息息相通,诗人的心与时代、国家的命运息息相通。他的诗歌由前期的豁达开放而变得沉郁顿挫,充满了深深的抑郁,但他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将彪炳千秋,永放光芒。3.背诵比赛。三、课下作业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是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如果打算改编成短剧,最好采用集体编写的形式,由教师或个别学生先拟出一个提纲,经讨论后确定各部分的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组织演出。在讨论中必定会涉及一系列问题,例如全剧要不要分出场次,分几场为好,诗人是否应当出场,如出场又该如何处理才好,等等,这样讨论下来,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不要为演出而演出。)【资料宝藏】1.古诗库杜甫诗全集    2.杜甫图片以及《春望》书法作品   3.杜甫一生及其伟大诗篇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示手法。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掌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掌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示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古诗五步教学法。

3、诗歌境界教学法。

【课时布置】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实际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志向,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给加粗字注音:

⑴岱宗夫如何岱(dài)

⑵决眦入归鸟眦(zì)

⑶白头搔更短搔(sāo)

⑷浑欲不胜簪簪(zān)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⑴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⑵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

⑶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

⑷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⑸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四、朗读课文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五、阅读赏析

《望岳》: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葱茏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时望不到尽头。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依样画葫芦地写出自身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干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发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⑴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⑵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⑶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①唐朝盛世。

②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③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

3、学生齐背《望岳》。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惊心动魄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深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局部──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时。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迟疑,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青丝”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痛。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呆板,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秋兴八首

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3,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4,诗歌鉴赏指要

(1.)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基本要领:

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④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二,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问: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材简析: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学习时要用心把握诗作风格的变化。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文言字词,查阅相关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知识。

2、教师:查阅资料,准备录音机、磁带或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杜甫的《望岳》、《春望》

一、导入:

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学习《望岳》: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明确: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4、合作探究: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6、朗读背诵,并以“我想对杜甫说,诗人啊,你………”的句式,讲讲你学了《望岳》的感受与收获。

第二课时

一、阅读赏析《春望》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2、《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2、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创新学习,能力升级

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三。并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示例:《望岳》叙写少年志,《春望》抒尽家国愁)。

2、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明确:国在山河破)

三、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