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活动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第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

教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纸片、两根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出示被遮盖中间部分的三角形纸片、五角星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你们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

2、谈话:同学们真棒!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出示只露出一个角的图形)提问:你们还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追问:为什么不猜圆?(预测: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平面图形——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1图。

(2)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

(3)谈话: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得到的?这三个图形都是角。(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屏幕上只留下三个角)

(4)折角。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能找出很多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吗?

要求:

①用笔描出角的顶点和边。

②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5)画角。

先画一点,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是角的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预设: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

【设计意图:认识物体面上的角时,注意示范指角的方法,为认识角做好了准备。用课件展示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角来源于生活】

2、教学“试一试”。

(1)制作角

拿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用图钉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一个活动角。

(2)观察角

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变小一些呢?试一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较角的大小

提问:谁知道这两个角谁大?

追问:你是怎样比较的?(预设:重叠)

谈话:重叠法比较角大小要注意:

角重叠的时候,首先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然后让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如果重合了就说明两个角一样大;如果没有重合,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角比较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做出大小不同的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对所学知识有新的体验和感悟】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一个角有(  )条边,( )个顶点。

(2)画角时先画(  ),再画( )。

(3)三角形有(  )个角,正方形有( )个角。

2、下图中,是角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3、判断。

⑴边越长,角就越大。  ( )

⑵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

⑶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

4、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

5、把下面这四个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填序号)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角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张口)的大小有关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2

主要教学环节:

游戏导入、初步感知;观察实践、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加深认识;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准备:

教师:一把三角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硬纸板;画有图形的卡片;四根长度相同的硬纸条(能粘在黑板上的);活动角(一个两边长的、还有与学生数相同的两边短的);与学生数相同的圆形纸片。

学生: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个三角板、四根长度相同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生摆,教师巡视)

2 、你们摆出什么图形?(正方形)

3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生摆,交流是三角形。)

4 、你们真能干!接着再拿走一根,这是什么图形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 、联系生活找身边的角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的足迹,谁能来说说,你在那些物体的表面见过角?(学生观察,交流)

2 、触摸感知角的特点

这角可真多呀!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瞧,就连我们学习用的三角板里也藏着不少角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三角板,观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一个角,像这样(教师示范摸角的顶点)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交流)再摸摸这两条线(教师示范摸角的两条边),感觉怎么样?(生交流)

同学们做的可真带劲!可见,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们给角的每部分都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边说边板书)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 、找校园中的角进一步明确对角的认知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认真!不仅如此,在龙龙美丽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角。现在就请同学们看书38页,在小组内说一说都哪里有角。 ( 学生小组交流,要求:一人说的时候,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负责当小法官,来判断他说的对吗。 )

4 、动手折加深对角的认识

在你们的努力中,老师看到了你们的成绩。所以,老师奖励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小小的礼物。(发圆形纸片)看看老师送给你的礼物里面有角吗?(生摇头)那现在就请你们给老师折出一个角,好吗?如果不会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生折角,教师巡视。)

愿意把你折好的角给同学们看看吗?现在就请你们到小组里展示一下你的杰作吧!(小组交流自己折的角)

5 、动手画掌握画角的方法

同学们的小手可真巧!那你愿不愿意用你那双巧手把这美丽的角画下来呢?请同学们先同桌互相商量一下该怎么画角,然后再动手画。(生尝试画角,教师巡视。)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交流)

教师小结:先画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作为角的两条边,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老师的方法画一个角,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学生同桌监督画角)

6 、游戏互动发现角的大小

同学们可真聪明! 连 老师的学生都羡慕你们了,所以,他们把自己做的角托我带给你们。(教师发活动角)你们喜欢吗?那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听老师的要求:你能用活动角摆出一个较大的角吗?怎么使它变小呢?(生随教师要求活动变换角的大小)

同桌游戏:偷偷摆出一个角,然后拿出来比较,谁大谁就赢。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角,它的边很长,你们谁敢来和我比? ( 师生互动游戏 )

教师小结(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说):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而是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的口大,角就大,叉开的口小,角就小。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 、判断角。(数学书 42 页 1 题)

2 、找图形中有几个角。(简单的——书中 42 页 2 题;较难的——教师卡片中的图形。)

3 、拓展练习。

三角形有三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后,指名动手操作。)

四边形有四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后,指名动手操作。)

五边形有五个角,剪去其中的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后,指名动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四、归纳总结,课外延伸。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生谈收获,教师及时予以肯定。)

2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今天就请同学们回家也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家里的角,你来当小法官,好不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京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了这些已有知识和感性经验作基础,本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些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环节,力求让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说中学习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二、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会用尺子画角。

2、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深化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学准备:大小不等的圆纸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角

1、同学们,这是什么?(三角板)你知道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呢?(因为它是三角形的,有三个角)

2、谁能指一指它的三个角在哪?(生指三角板上角的顶点)

师:我把你指的这个地方画在黑板上(师画一圆点)

大家觉得这是不是一个角呢?(不是,这是一个点)

3、 “角”是什么样子的?谁再来指一指,描一描。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物品导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知识的冲突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角。)

(二)实物抽象,初识角

1、从自己周围找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三角板上有角外,其它物体上有没有角?下面大家从周围的物体中来找找角,比比看谁找得最多最准确。

(学生“找角”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同学们发现哪些物体上有角呢?谁能给大家指一指。

(生比划从周围物体上找到的角)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请看:(出示:钟表、相框、红领巾)

你能在这些物品中找到角吗?(生指,课件抽象出角)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观察,师介绍角的顶点和边)板书:顶点和边在数学上我们用弧线标出角,并给它起个名字(标1),这个角就可以读作角1,记作:∠1

4、刚才你找到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呢?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5、判断角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角,也找到许多的角,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是不是角呢?(按点一:判断)(指名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找角”的活动初步认识角,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角,引导学生观察找共同点,从而了解角的构成,并会读角和记角。另外再以一组判断题来检验学生初识角的成果,并加深对角的构成的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说说你认识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这些角)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

(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这个是角吗?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

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

(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并全班齐读。)

2)让学生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自己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其中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感觉:顶点是尖尖刺刺的,两条边很光滑很直的)

3、学习用尺子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角吗?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组自己研究一下,想个方法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展示一两名学生自己画的角,简单说说画法)

(2)师:哗!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想到方法画出了一个角,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老师有一个又快又好的画法,你们想学吗?

(课件演示画法,演示后让学生说一说,师示范画角,并说明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用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个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能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角吗?(找学生板演)

(3)师:(展示学生画的角)画得真好,你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请学生板演各部分名称)

4、动手操作,做角。

(1)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个角,好不好?你们面前有两根小棒和一张纸,你们能用它们做出一个角吗?看谁做的最好!(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

(2)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做出的角?(展示学生作品,注意让学生说出所做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可以活动的)

5、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教师和几名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

师: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

(3)(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4)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单元主题图“校园早晨”,引导:校园的早晨不仅美丽,而且还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图中许多物体表面有角,你能找到吗?

2、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的三角板、剪刀、时钟等实物中找角。

3、(课件闪烁)三角板、剪刀、时钟上以及伸开两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身上都有角。

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学生接触过生活中很多广泛意义上的角,对角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上课伊始,教师借助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有角,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找角、指角。

(1)教学例1。多媒体出示例1实物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罐、水龙头。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能从这些物体中找到角吗?

(2)学生从例1的图中找角,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这些物体中所隐藏着的三个不同方向的角。

(3)学生从身边和生活中找角、指角,同桌相互交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引导学生谈谈对角的感受,说说角的组成部分。

(2)让学生自学课本第39页,思考: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引导学生指出例1中各角的顶点和边。

3、判断角、数角。

①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4、折角、变角。

(1)用圆形纸片折角。

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用圆纸片折出一个角。

②让几个学生展示所折出的大小不同的角,并介绍该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2)用绳子变角。

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绳子,同桌两人合作,用手中的一根绳子拉出一个角。

②全班学生听教师口令把拉出的角变大或变小。

③小组讨论,在变角的游戏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

5、比较角的大小。

(1)从刚才的变角游戏中找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说说比较的方法。

(2)比较两个大小相等、两边长度不同的角。

①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但两边长短不同的角。

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比较课本中第42页第三题中两个角的大小。

③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和结果,并演示比较的过程。

④多媒体演示两个角动态重叠的过程,证实两个角大小相等。

6、体验画角。

(1)教师示范画角,学生观察后说说画角的步骤。

(2)学生动手画两个大小、方向不同的角。

(3)让学生展示所画的角,师生点评欣赏。

(4)引导学生小结画角的方法。

(5)多媒体直观演示画角的完整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找角,通过课件演示,直观地展现角的抽象过程,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接着,让学生从身边的实物中找角、指角并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进一步体验到角就在身边,感受到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在折角、变角的动手操作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从中感悟到:角的大小变化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系,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最后,运用观察、模仿、思考、操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初步掌握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三、创新设计,拓展提升

1、多媒体出示:由角组成的美丽的图形。

2、学生观察欣赏图形,说说观察后的发现。

3、学生自由创新设计:用角创作图案。

4、展示学生作品,全班欣赏交流,分享创作成果。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角、了解角、会画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用角来设计作品。这是一个拓展提升练习,既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又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彰显自由发展的个性,点燃学生的创造性思想火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