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整理的舞蹈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全社会历来十分重视幼儿的教育,主张教育应从幼儿抓起其中幼儿舞蹈教学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进行基本时间、空间、方位的练习
采用不同的方向、速度、高低的各种走、跑、跳的简单动作,使幼儿明确熟悉上下、左右后、斜方向和直线、弧线、曲折线、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路线以及树立快慢速度和是非时间低空间的概念,以达到培养幼儿判定力和反应能力的目的。
(二)形体练习
形体练习主要是对幼儿的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开度、控制以及跳、转、翻等的最基本练习它基本来用把杆练习、把下姿态练习和垫上练习的力式。
(三)律动练习
律动练习实际也就是按照一定节奏规律进行的舞蹈小组合的练习。律动练习以各种简单的、典型性的舞蹈动作为手段,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节拍、速度等变化来做不同的律动性的练习,它既可以是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也可以是几个关联的动作连接成的律动组合练习,这种律动组合,就是一个小舞蹈组合。由于幼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心肺功能差,肌肉不发达,轻易疲惫,运动神经尚不健全等生理特点,所以,幼儿的律动组合不应过长、过于复杂,应以简单、有趣为主。另外,幼儿有着喜欢进行形象思维和爱模仿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形象生动地编排一些模拟动作的律动组合,如“燕子飞”、“开火车”、“摘果子”等具体的律动动作来体现事物的形象特征。
(四)歌伴舞
幼儿喜欢边歌边舞,在幼儿学习歌唱或表演歌唱当中,假如配上与歌词大意相符的简单、形象的舞蹈基本动作,就能使幼儿更快地学会歌唱。而窃冬幼儿在歌伴舞或舞伴歌当中,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并能培养幼儿对歌曲内容和音乐的形象表达能力。此外,歌伴舞或舞伴歌,还能够培养幼儿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协调配合,加强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一、教材简析: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思考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齐。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潜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群众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到达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分,学习校园群众舞《找朋友》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群众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透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透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学习校园群众舞《阳光校园》,训练学生的舞蹈感觉和乐感。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校园群众舞》的风格特点;
2、透过群众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的群众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教学难点:
1、校园群众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五、教学措施:
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透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群众荣誉感和职责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六、一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按周次列表
第一周
上课队形,基本站姿;
要求: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第二周
第一个动作;
要求:掌握吸跳步的要领,动作规范
第三周
第二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动作到位统一;
第四周
第二个动作(脚的动作)并复习所学资料。
要求:熟练掌握;
第五周
两人配合第二个动作;
要求:动作协调统一;
第六周
合音乐;
要求:卡好节奏;
第七周
第三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要求动作标准;
第八周
第三个动作(脚的动作)
要求:注意开步的大小;
第九周
两人配合第三个动作;
要求:动作协调统一;
第十周
合音乐;
要求:卡好节奏;
第十一周
第四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动作标准;
第十二周
第四个动作(脚的动作);
要求:注意拍子,步伐统一;
第十三周
两人配合并合音乐;
要求:配合默契,音乐要卡好节奏;
第十四周
第五个动作(手和脚的动作)
要求:动作要求标准;
第十五周
两人配合合音乐;
要求:配合默契,音乐要卡好节奏;
第十六周
复习所学资料;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并有感情的去跳舞;
活动名称:
会跳舞的身体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胆的用身体表演,体验活动的快乐。
2、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
2、在活动室内贴上各种姿态的跳舞纸人。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孩和熊”。
幼儿随音乐自由跳舞,听到“熊来了”的信号时,幼儿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原姿势。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扮演熊,你们跳舞,熊来了你们就停下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墙面上各种跳舞人的姿态。
“你们有没有发现,墙上有什么?我们仔细看看,模仿一下好吗?”
3、组织幼儿讨论探索身体各部位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我们想一想脚可以做什么动作?手呢?”
4、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用身体大胆表演。
(1)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用身体各部位做动作。
“我们的头可以怎么样做?手臂呢?”
(2)引导幼儿利用身体各部位配合节奏发出不同的声音。
“我们拍拍手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跺跺脚呢?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3)幼儿随音乐舞动身体,要求当音乐停止时立刻找一位幼儿合作,用身体的某一部位做一个动作。
“你们的头可以怎样?肩膀呢?”
(4)鼓励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用身体大胆的表演各种姿态。
5、播放柔和的音乐,带领幼儿做舒展的四肢运动。
《尝葡萄》
【活动目标】
1、学习舞蹈《尝葡萄》,掌握基本舞步:侧点步。(重难点)
2、引导幼儿看图谱,学习舞蹈队形的变化。
3、启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及队形。
【活动准备】音乐《尝葡萄》,队形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你们知道哪些民族?
二、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尝葡萄》。
1、欣赏维族音乐,体验舞蹈的快乐。
2、学习基本舞步:侧点步。
3、引导幼儿看图谱,学习舞蹈队形的变化。
4、在掌握队形的基础上,学跳舞蹈《尝葡萄》。
三、在熟练掌握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及队形。
1、可改变动作的顺序。
2、根据自身的经验改变舞蹈动作。
3、改变队形。
四、结束部分:
——随音乐跳舞蹈《尝葡萄》。
一、 教材简析: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集体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集体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通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
三、学期教学目标:
1、 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 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 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 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 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 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校园集体舞》的风格特点;
2、通过集体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集体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教学难点:
1、校园集体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五、教学措施: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通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六、一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按周次列表:(本学期授课时间按16周安排)
周次
内容
要求
第一周
一年级:上课队形,基本站姿;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第二周
一年级:第一个动作;
掌握吸跳步的要领,动作规范
第三周
一年级:第二个动作(手的动作);动作到位统一;
第四周
一年级:第二个动作(脚的动作)并复习所学内容。
熟练掌握;
第五周
一年级:两人配合第二个动作;
动作协调统一;
第六周
一年级:合音乐;
卡好节奏;
学习目的:
告诉学生讲卫生、勤洗手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习惯,通过舞蹈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这一良好习惯,从自身做起也影响他人,同时也提高孩子们的舞蹈表演能力。
主要动作与要求:
1、卷袖口:身向一点,正步位站立,左手按手放于八点方向,右手在左手旁向里翻腕,做卷袖子的动作,同时重拍向下屈膝。
2、拧龙头:身向一点,正步位站立,左手旁按手位,右手放于前斜下位,向外转腕,做拧水龙头的动作,同时重拍向下屈膝。
3、洗小手:双手扩指,手心相对放于身前搓手,低头含胸,踮脚碎步。
教学步骤:
1、故事进入
此舞蹈属于情节性舞蹈,因此故事情节的描述就十分重要了,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舞蹈的主要内容,并且在故事中让孩子们对勤洗手的好习惯有充分的认识。
2、动作与情节进入
教师将组合的主题舞段教与小朋友,反复练习。后分配各个人物形象到个人,将情节贯穿始终并合理安排动作,必要时教师可变化队形与调度,明确主题。
3、完成组合
待动作与情节部分充分的完成后,配合音乐完成动作,将舞蹈推向高潮。特别要强调的是孩子的表现力和表演的夸张。
教学提示:
1、组合中的表演,需要在真实的生活动态上尽可能的夸张化。
2、教师在授课中要求所有动作一拍到位,干净利落,不要拖沓。
组合情景描述:
今天班里要检查卫生,小朋友们得伸出手让小班长一个一个的仔细检查,她可认真了。看!她来了!“小明的手部卫生不合格,小红的也不合格,小刚的呢?。.。.。.”小班长凑上去闻了一闻,捏着鼻子就跑开了,又脏又臭的。小班长带着大家一起去洗手,里洗洗,外洗洗,指甲缝里也不放过。
待洗干净后,小班长又一次检查开始了。“小明的很好,小红洗的很干净,小刚的手好香啊,小白。.。.。.哎?小白,你给我看看,检查一下啊!”小白迟迟不肯掏出手给班长检查,原来他没有认真的洗手,指缝还是脏的呢!他红着脸的被班长揪了出来。
小班长耐心的又带着小白和全体同学一起里里外外的洗了一遍小手,小白的手干净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洗得白白的,幼儿园里还弥漫着一股清香的气味呢!
小班长让全体同学排好队,又一一的检查了一遍。这次,每个小朋友的手都是又香又干净的。同学们竖着大拇指,在向老师炫耀呢。耶!
歌词:
卷起两只小袖口,轻轻拧开水龙头,洗手心,洗手背,再撮一撮手指头。
每天坚持勤洗手,病菌统统都赶走,每天坚持勤洗手,清洁卫生时时有。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谱,尝试进行简单的队形变化。
2、创编剪羊毛的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剪羊毛》音乐,队形及动作变化的图谱一张。
2、幼儿已欣赏过《剪羊毛》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重点创编剪羊毛的动作。
1、你会剪羊毛吗?怎么剪?请几名幼儿示范。
羊一开始不知道要帮它剪羊毛,孩子可以做些什么让它知道?
2、师示范第一段。
我是怎么表演的?(动作顺序、舞步、哪段音乐开始剪的)
羊在一开始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3、请部分幼儿表演。
三、看图谱学习第一段队形及动作。
1、羊毛剪完了,小朋友剪了这么多羊毛真高兴,羊儿也觉得很轻松,他们一起又跳了一段舞,还变化了队形呢,你们看。
变化了几种队形?你看懂了哪个?
请一组孩子试试看。
2、在变队形的同时他们还表演了什么动作呢?
还是请这一组孩子表演。
3、另一组孩子尝试。
四、完整表演。
将第一段和第二段连起来表演。
执教反思:
1、大班幼儿对队形的变化已有浓厚的兴趣。这从两方面可以看出来。其一,在体育活动中进行的队列训练,幼儿非常感兴趣。其二,在今天的活动中,本来幼儿表现出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孩子注意力涣散,但到了真正开始站队形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又回过来了。
2、要求交代不够清晰。这是我的活动中的一个老问题,它不是指活动中个别的要求没解释清楚,而是整个表演的脉络没有理清,就像上次的《金蛇狂舞》,也是这个问题。既然是教师预设为主的活动,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幼儿清楚地知道整个表演等活动的大概框架,然后再处理好其中的各个要素(动作、队形等)。所以活动的一开始就应该先通过清晰的示范和提问,理清动作的顺序:先去、再摸摸羊、再剪、再和羊一起跳舞。然后再就具体的队形变化开展活动。
3、队形变化的图谱设计得不够科学。我一直觉得自己做事特简单,写不出论文是因为在我看来那些长大论几个字就能概括了,所以之前的反思也总是几句话概括一下。其实这不叫简单,这叫糊涂、马虎。当模糊地觉得一件事儿不好时,我总不习惯去深刻思考到底不好在哪儿,要怎么改变。对这次的图谱也是一样。在这之前没仔细看过队形的图谱,只是根据自己的编排、凭自己的感觉画了几个队形。画完就感觉图谱效果不好,挺乱的,至于具体不好在哪儿,又可以怎么改,我却没再细细思考。现在才感觉到,图谱的作用是让幼儿了解队形的变化,并能跟着图谱的指引知道怎么做,我的那幅图谱太琐碎,幼儿不能一下子看出原来的队形、要变的队形等。其实只需要把几个队形的样子画出来,如一开始的两排、后来的圆,至于具体的位置反正地上有点的提示。
4、过高估计了幼儿的能力。经常在活动前我会想象幼儿和我配合得很好的美好愿景,于是总容易过高估计幼儿的能力,比如《挪威舞曲》中对孩子分乐句编动作能力的预测、上次《剪羊毛》活动中对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能力的预测,再加上这次对幼儿按顺序走圆形能力的预测,并且我还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引导的能力,以为就算他们不会,就算活动中出现一些问题,通过我的引导也总能做好的。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倔强,以及人本性中有些真的是很难转变,就算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问题,下次还是会不经意地去犯,不知道要犯多少次、经历多少次挫败,才能把他牢牢记住,用理智克服这一不足,并逐渐内化为新的品质、习惯。可能以后在备课的时候我该先翻一翻之前进行的一些活动,回顾一下自己的不足,在来谨慎地思考新的。
5、另外,我觉得学会队形的变化固然是一个重要的技能目标,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看,让孩子体验到那种跟着音乐愉快表演的成功感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活动有信心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我感觉上次曹老师组织的剪羊毛活动成功的地方。
6、开展课题快一年了,可成功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上完后我几乎有以后都不想再上音乐课的感觉了,但是进行了反思后,又对下次活动充满了希望,我有些越挫越勇的感觉,希望下周再组织一次,但又非常害怕面对再一次的失败。
活动目标
1、在玩玩、找找中了解五官、四肢等各部位的名称,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乐意跟随《小手拍拍》的乐曲旋律做模仿动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律动音乐:《围个小圈圈》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动动动
指导重点:注意律动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将幼儿自然地引入音乐活动的氛围中来。
教师提示语: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动身体吧!
教师过渡语:我们宝宝的身体真灵巧,个个都是健康的好宝宝!
二、玩玩乐乐:小手捉迷藏
指导重点:在玩玩乐乐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随乐做拍手、握手、弹钢琴等模仿动作。注意不落痕迹地渗透游戏规则。
教师提示语:顾老师要奖励奖励你们,和你们玩个小手捉迷藏的游戏。那可要听仔细喽!等一下顾老师眼睛闭起来,数123的时候,你们赶紧把小手藏起来,千万不要让我发现哦!等到顾老师唱歌请你们小手出来的时候才可以出来哦!
教师过渡语: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会做这么多动作,真是了不起。
三、音乐游戏:小手拍拍
指导重点:引发幼儿对自己身体其它各部位的关注,启发幼儿创编出不同的身体运动部位,唱出来并用动作模仿,体验游戏的乐趣。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提示语:小手除了会捉迷藏,它还会找朋友呢。请你们仔细听听,看看它会找谁做朋友呢?(眼睛)
2、随音乐完整感知游戏。
3、了解游戏规则,仿编动作。
教师提示语:猜猜小手还会找谁做朋友呢?想想还有什么地方没找过呀?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
4、完整集体游戏。
教师提示语:这一次我们要边听音乐,边把小手的朋友全都找出来哦!
四、跟随律动音乐自然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