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望乡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选修【优秀8篇】

边界望乡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选修 篇1

边界望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边界望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

2.体会洛夫魔术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意象内蕴,乡愁的丰富性、独特性。

教学难点:

语言的奇妙组合

【知识链接】

1、 走近作者

洛夫(1928.5.11~ ),名莫运端、莫洛夫,湖南衡南县相市乡燕子山人。1938年举家从乡下迁居衡阳市大西门痘姆街,就读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成章中学初中部,以野叟笔名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开始新诗创作,以处女诗作《秋风》展露才情。1947年转入含章中学,与同学组成芙兰芝剧社和芙兰芝艺术研究社,自编自演进步节目。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为中国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华文诗坛誉为双子星座,洛夫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虽在大陆的名气不如余光中响亮,但在台湾诗界洛夫的名望却在余光中之上。1979年3月,洛夫访问香港时创作《边界望乡》,诗人余光中陪同他去边界落马洲用望远镜看大陆,洛夫离乡三十年,近在咫尺却过不去,有家不能归,近乡情切。于是写下了震撼人心的诗--《边界望乡》,传神地表达了游子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落寞和无奈。

【探究与合作】

一、自主探究

1.       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意象、情感、表达效果进行点评

2.  如何理解杜鹃、白鹭、鹧鸪这三个意象?

二、小组合作

赏析以下句子

1、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2、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

3、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

4、本诗采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三、拓展探究,品味语言

1、本诗的语言特点

2、对比分析余光中的《乡愁》

当堂检测 写出自己对家的理解

【课后反思】

学完本诗,我学习到了什么抒情手法?在以后的作文中如何借鉴使用?

【布置作业】

找出洛夫的一首诗认真诵读,并写出赏析

任志刚

广玉兰(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广玉兰(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广玉兰

复习:

概括段意。

板书:第一段1:初识广玉兰(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

第二段2--5:观赏广玉兰(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特点)

第三段6:赞美广玉兰(点明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

板书

作者写广玉兰是因为作者(爱)广玉兰。

喜爱广玉兰什么呢?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你对这个“更”字是怎么理解的?

(作者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力。)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作者表现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的文字吗?

(“秋冬时节……”这一段。)

你能找出表现广玉兰幽香和纯洁的文字吗?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感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空气中荡漾。幽香:清淡的香气。荡漾:一起一伏地动。

淡淡的幽香,是不是有些重复呢?

你如何理解?

除了幽香,广玉兰给人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纯洁。而纯洁,就是洁净,就是高雅。

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文字能给你怎样的想象空间。

作者在斟酌,在推敲。

你能把那种感觉读好吗?

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面对洁净、高雅的广玉兰,好像我们的作者也觉得词穷了。可是这样一来,反而让我们有一种更想把广玉兰花看个究竟的一种迫切的想法,是不是?

课件出示。

再读课文。

虽然作者左一句无法,右一句无法,但我们看着这广玉兰花,觉得其实作者已经用语言很精确地描述了广玉兰花了。

课文中还有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花朵和叶片。应该是开花。)

学习第三自然段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有些什么形态呢?

自读。边读边想,通过作者的语言描述,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

你看到了哪些形态不同的。广玉兰。交流,要求概括。

(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凋谢)

你看到的形态,如果让你描述出来,让他人也能够感知,你可以怎么做?

(用语言,还可以画画。)

生读或画。

课件出示

这几种形态是不是分批出现的?

所以,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为什么这么说?

比喻句。

总分总结构。

看完了广玉兰的开花,再看看广玉兰的叶片。

自读。

看叶子实物

另有一番情趣,既然说另有,那肯定已经有,已经有哪番情趣啊。叶子又带给你怎样的情趣呢?

情趣:情调趣味。情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一边是碧绿,一边是洁白;一边是强硬,一边是柔韧。)

红花需要绿叶相配,更显鲜艳,而白花有了绿叶的衬托也能格外皎洁,格外清丽。

看“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既然是“更爱”,怎么就写了一个自然段呢,短短的一句话?

再看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

哪里可以看出旺盛的生命力呢?

找、读。

配乐朗读。

回头看看分段。

修辞立其诚(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修辞立其诚(苏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写真话,抒真情

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中“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

三、重点难点:如何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现在很多同学写出的文章总感觉不能打动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真情实感,在写文章时常常东拼西凑,生编硬造,千篇 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艺论。”孔子也说:“修辞立其诚。”什么意思呢?“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写作,“立其诚”就是写文章要实在,诚实,写真话,抒真情。由此看来,文章能打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如何才能写真话、抒真情。(出示教学目标)

2.比较文章片断,了解写作中“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我们下面就先来比较以下三个文章片断,从“修辞立其诚”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个片断写的好?

片断一:(以“待人和善”为话题的开头)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的;对待朋友,我选择最和善的方式。

片断二:

一天,我患了重感冒,发烧至四十度,早饭后独自骑着自行车去医院看病。骑着骑着,正面开来一辆大卡车,眼看就要轧着一位拄着棍蹒跚着正要横穿马路的老大爷。”

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的头脑里思想斗争很激烈。去救吧,要耽误自己看病,不救吧,眼看着悲剧就要发生。正在这时,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掠过我的脑海。我想,自己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为人民做好事。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车,用尽全力一推,老大爷得救了。这时的老大爷激动万分,热泪滚滚,握住我的手说:“娃啊,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你的行为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啊,你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我为我们国家有你这样高尚的学生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代表人民感谢你。”

片断三:(江苏省高考作文《怀想天空》)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

……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第一篇,词澡华丽,但内容空洞,只追求形式。

第二篇,凭空编造,情节违情悖理,唱高调。

第三篇,虽语言平谈,但感情真挚,文风质朴。

第三篇作文得了53分,所以说,写真话,抒真情是作文的基础。

3.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做到写真话,抒真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写真话,抒真情呢?我们教材中的四篇文章《丑娘》《苦糖》《朋友》《伟大的空话》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请我们一块来讨论一下,看用什么方法来写文章就能做到说真话,写真情。在分析时我们可以从选材方面,也可以从表达方式或手段等方面来谈。(板书:选材、表达方式、手段)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

(1)《丑娘》为什么写得好?

A、没有回避母亲的丑,开头的侧面写,中间的正面写。

B、中间的我的心情很真实。

总结:写真事,不避讳。(板书)

(2)《苦糖》为什么写的好?

A、选材上以小见大,把家庭的穷苦和亲情写了出来(如果现在让你写,如果再这样写就显得不真实了)

B、细节描写很真实,把小孩子禁不住白糖的诱惑的心理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总结:以小见大,细节描写。

(3)《朋友》为什么好?这篇文章能感动你吗?

A、此文和一般的写朋友之间感情的文章不同,不是记叙的具体事情,而是重在倾诉自己的心灵感受,可见直接倾诉心灵感受也是写真话,抒真情的一种方式。

B、用了许多疑问句,直接抒情的文字来表达,增强了感染力。

C、我觉得此文不好,有点唱高调,巴金对朋友的感情并不能与我产生共鸣。(分析原因:学生不了解巴金此文的写作背景,出示背景材料,分析)

背景材料:巴金先生说他是靠友情生活到现在的。青年时的巴金埋头于写作,为了写作,他到四十岁才结婚。没有家,朋友的家就是他的家,写作之余,巴金先生常常旅游到各处去看朋友,并写下了《旅途随笔》。散文《朋友》就是《旅途随笔》中的一篇。

巴金先生在一个明争暗斗的封建大家庭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除了母亲给予的无私的爱,他很难得到更多的。亲情的关怀,但是性格内向的巴金却有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对朋友无话不说,至诚至义。巴金先生的小说《灭亡》发表后,他得到生平的第一笔稿费,他一分不剩地全给了朋友。巴金先生说没有这些朋友,他就没法写出这部小说。

总结:真实倾诉心灵感受、疑问、抒情。(板书)

(4)《伟大的空话》好在哪里?

敢于直接发表负责任的看法,有公民意识,该批判时毫不留情。

比较:写作实践四中,铁路工人、医生、士兵、消防队员四个人的话,你认为哪个人说的好?为什么?

消防队员说的好,因为其他人都是大话空话,是新闻语,是不太负责任的,只有消防队员说出了真实的感受。

总结:说话负责任。(板书)

4.总结:如何才能写真话,抒真情?

选材方面:

(1)写真事,不避讳。

(2)以小见大

(3)真实倾诉心灵感受

表达方式、手段:

(1)细节描写

(2)疑问、抒情

写作态度:说话负责任

5.补充:还有没有你认为写真话,抒真情的方法?阅读《给班主任的一封信》总结。

人物不程式化,脸谱化。

6.写作实践:我们已经总结了这么一些方法,在写文章时,并不一定全部运用,只要能根据需要把握好其中的一条或几条就可以了,下面给大家提供两个话题来作一个片断描写,做到写真话,抒真情。

(1)误解

(2)父爱(或母爱)

同学点评。

7.小结:

同学们,写作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写出“真实真切,感人”的文章,首先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高明的作家或者聪明的初学写作的人都是平实地写生活中的琐事,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作,因为独特的感情来源于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来自于对独特经历和真心感受的提炼。“修辞立其诚”,“诚”是内在的,“辞”是外在的,“诚”是主导,“辞”以“诚”存,“立诚”之“辞”才更有价值和魅力。希望大家面对生活微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它流淌在我们的心间,绘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项羽之死(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项羽之死(苏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属模块:选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完成)

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3、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项羽的资料,准备课堂发言“我所知道的项羽”。

2、合作学习:课堂交流之后,归纳总结司马迁的观点,并对此做一番自己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教学难点】

1、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歌曲《霸王别姬》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悟

1、配乐朗诵《项羽之死》(作用: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指导:

“垓下被围”重在抒情,节奏纾缓。

“东城被围”重在叙事,声情激越。

“乌江自刎”江畔陈辞,羽声慷慨。

三、分析文章:

(一)第一段:垓下被围

1、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方面表现项羽的性格特征?

2、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

(二)第二段 垓下突围 被困东城

1、“田父”为什么“绐”项王,这说明什么问题?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

2、由于“田父绐”,项王“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双方的力量非常悬殊,项羽何去何从?他为什么说“天亡我,非战之罪”,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

3、这一部分,运用哪些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三)东城溃围

1、分析三次战斗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汉军--皆披靡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展现了项羽的什么特点?

(四)乌江自刎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三、深入探究

1、讨论项羽为什么失败。(合作探究)

2、太史公的观点:

太史公曰:“(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3、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四、拓展延伸

1、     题乌江亭                                   咏项羽

杜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生当作人杰,

包羞忍耻是男儿。                              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多才俊,                              至今思项羽,

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2、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项羽该不该渡乌江?(讨论探究)

结论:性格即人生

五、再次感受项羽的豪迈性格,悲剧人生。

欣赏视频《乌江自刎》

边界望乡(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边界望乡(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

2.  体会洛夫魔术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

意象内蕴,乡愁的丰富性、独特性。

教学难点:

语言的奇妙组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朗诵全诗,熟悉内容

三、细读全诗,作旁批点评

1.       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意象、情感、表达效果进行点评

2.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做记号,思考,分组讨论

3.       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

理解困难句子:

1.       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2.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

教师补充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内涵

3.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

四、              拓展阅读  体会现代诗意象奇特、语言奇妙的特点

1洛夫《午夜削梨》

那确是一只

触手冰凉的

闪着黄铜肤色的

一刀剖开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刀子跌落

我弯下身子去找

啊碌囟际

我那黄铜色的皮肤

2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

3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

君问归期

归期早已写在晚唐的雨中

巴山的雨中

而载我渡我的雨啊

奔腾了两千年才凝成这场大雪

落在洞庭湖上

落在岳麓山上

落在你未眠的窗前

雪落着

一种复杂而单纯的沉默

沉默亦如

你案头熠熠延客的烛光

雪落无声

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

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

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

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

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

春天睡了而种籽醒着

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

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

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

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

雪落无声

4洛夫《杭州纸扇一把题赠痖弦》

五作业

任选洛夫一首诗歌,从意象、语言角度入手写一篇诗评。

沙之书(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事实”和“真实”的区别

能力方法

培养学生虚构故事的能力

情感意志

情感认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重点

理解“事实”和“真实”的区别,“虚构”在写作中的作用

难点

培养学生合情合理的编撰故事的能力

板书设计

沙之书

“事实”(事件)≠“真实”(虚构)

↓↓

支撑点艺术加工

效果:艺术的真实,内心的真实

教学过程:

一、检查提问:

1.每组派两个代表,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讲述一下“你所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

⑴自己的衣服妈妈到学校来洗。

⑵每天自己回到家妈妈都准时做夜宵。

⑶自己病了,妈妈是那样的担心。

⑷天冷了,妈妈总是让我穿多一点。

注:学生所讲的故事都是自己经历的,都是客观的再现,照相机似的翻版,在听者内心不能产生真实的情感触动。只能说是事实或事件。伟大的母爱不能感动人。

2.每组再派一个代表,尝试着在这四个故事基础上,以此为支撑点,编撰一个能让你内心真实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⑴冬天的一天,自己手冻伤了不能洗衣服了,让妈妈洗,这回可以有理由轻松了。于是高兴的看电视,听音乐。过了很久,妈妈还是没有洗完,每次早就洗完了,算了不管她了。太晚了,我有些饿了,于是想到厨房吃点东西,推开门,看到妈妈用药水搽拭自己的手,接着又尊下身子给我洗衣服。这时的我心里有种难言的滋味,一下抱住了妈妈,哭着说:“妈妈都是女儿不懂事,让您受苦了,妈,您歇吧,我来洗。

⑵每天下了晚修回到家妈妈都准备好夜宵等我,有一次我有事回家很晚,以为妈妈肯定作好夜宵自己休息了,因为我是让妈妈放心的孩子。当我轻轻推开门时,却看到妈妈伏在桌上已经睡了。看到此景内心好是愧疚,

⑷天冷了,妈妈让我多穿一件衣服,我不肯,穿多了显得会很臃肿。我执拗的拒绝了,匆忙就上学去了。到了教室,打开书包,突然发现里面有一件衣服……

经过学生的编撰、加工后的故事,我们就会在内心深深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创作,达到了生活的升华,艺术的真实。

所以说,事实不等于真实。从事实到真实的过程就是想象力的作用,就是虚构的魅力。

大纲要求,中学生要具有编撰故事的能力,高考作文要求,感情要真实。这回我们就可以理解了。编撰,虚构决不是胡编乱造,天马行空,也不是照相机似的翻版。有了细节就有了真实,内心的真实才叫真实。

二、今天我们探究一下《沙之书》,它的真实在哪里,小说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叙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是虚构的。但我们却不感到虚假,在内心却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人类的探求过程。

三、先介绍作家作品:

一个晚年双目失明的老人

一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老人

影响了中国八九十年代众多的知名作家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评价说:“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

读书是博尔赫斯生活中一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活动,而且对于他的写作意义重大。他曾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他的最初和主要的知识来源可能是他父亲的藏书室,到了开始真正作家生涯时,他已经是一个学贯东西、富有真知灼见的青年学者了。

晚年双目失明,却被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他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给了我书籍和失明……”但他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

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才与孀居的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在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日内瓦逝世。

成名作:《小径分岔的花园》(短篇小说)。小说特色:叙述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四、问题探究:

1.沙之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无始无终,无穷无尽(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

2.这篇小说的真实性在哪里?

我的心理改变:

好奇----喜欢-----研究-----诡异-----恐惧-----放弃

这个过程与人类的探索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弄清了就知道小说的真实性在哪里了。

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品读文本,这部奇幻的沙之书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

《论语》选读教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论语》选读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永远永远要受人纪念。

--郭沫若

这里选取了《论语》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70个句子,请同学们理解(老师讲解)、背诵,备考。并能与写作结合起来,发现论语的穿越时空的力量与价值。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郏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注:八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之礼的僭越。

1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淫,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应该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礼。淫雨:过久的雨水。

1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老。”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9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劳之将至云尔。”

26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2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湃簧朴杖耍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着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

3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3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3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44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6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0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5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5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4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55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6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57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5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5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1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9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时文选粹 :      从“君子不器”到“君子不气”

**《论语。为政》有这么一条:“子曰:君子不器。”孤零零的,没前言也没后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人只能猜测。历来对这条的解释和评说也不少,各有道理。此文拟从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器为何物?最早,器的本义是陶器,后来泛指器具、用具、物品,即东西。按此本义,“君子不器”应该翻译为“君子不是东西”。但在现代汉语中用“东西”这个词来说人带有贬义,孔夫子听了会不满意,会连连摇头说“!"那么他说的“器”是什么呢?“器”在古汉语中还有引申义,它常常与“道”形成相对的概念。《系辞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形而下是物质层面的东西。《礼记》说“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也是说真正的“道”是无形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局限在某个具体而实用的领域。朱熹解释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由此看来,孔子说的“器”肯定是指物质层面实用的东西。结合朱熹的观点,这个“器”应该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用途的职业技能、本事,即一技之长。

二、君子何为?孔子认为君子不需要也不应追求某项技能,他自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那些技能只是一种在物质层面谋生的手段,是有限的本事,只能被他人“器之”、使用,成为没出息的劳力者。这是君子所鄙视的--君子是劳心者,是上等人,掌握那些下等人的技能干什么?那么君子需要什么和追求什么呢?当然是精神层面的“道”。儒家的道,外延较广,主要是指社会、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此四者中,“道”是最高的追求,“德”与“仁”是根本,至于“艺”(专长、技艺)就无所谓了。在他们心里,道比生命更重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君子是干大事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因此君子重精神追求,轻物质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们重道而轻器的价值观十分鲜明:“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那么如何实现“道”呢?答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达到什么程度还要视情况而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谁人为器?在上面的探讨中,已经蕴含了一些答案,到此再综合一下:为器者是那些掌握某种手艺、技艺、专长,为了谋求物质利益而为他人所用的人,是胸无大志的人,是君子所不齿的“劳动者”。(器也有大器、小器之分,有些人想器还不成器呢。)那么君子是什么人呢?说来说去是指品德高尚的士,多为小知识分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平民(士农工商)之别,士为贵族之末,平民之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不劳而获地“食于人”。可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士的贵族特权名存实亡,没人供饭了,地位也降低了,明道救世之类大事也不需要他们操心了,他们便逐渐成为贵族阶层中多余的人,噩梦一般跌入了君子不屑的平民阶层。但是农工商是什么东西?那些种地的农民、打家具的木匠、沿街叫卖的商贩之流,怎么可以与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为急人的是,士这个阶层迅速分化:少数士有造化,加上个偏旁成了仕,当了官,当然不错;但更多的士有辱斯文,为了获取一点物质利益(谋食)而陆续加入农工商的行列,放弃了谋道的大志,悲哀呀悲哀! 于是作为士大夫阶层代表的孔子焦急地站了出来,意欲力挽狂澜。他这突然的一嗓子乃是痛心疾首的苦劝,或是倔强的誓言--“君子不器!”但是对于穷困潦倒的士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吃饱肚子,至于什么君不君子就顾不得了。此后誓死不器的君子越来越少。事到如今,农工商自不必说,那些科学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又何尝不器呢?这年头,没有点真才实学,没有一技之长,只凭摇唇鼓舌、坐而论道,别说不能兼济天下,就连独善其身也不成啊!我们只能抱歉地劝慰孔老夫子:“Sorry,sorry! 君子不气,气大伤身啊!我们也是没办法呀!”

不过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去看。“君子不器”虽有迂腐、不合时宜的一面,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还要有一点精神的,不要整个成了金钱的奴隶,因此这种倡导还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可全信,全信就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他倒是个誓死不器的君子,除了满口之乎者也,知道“茴”有四种写法之外,什么都不会:谋道不成,谋食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落了空!孔夫子--孔乙己?原是本家呀!呵呵!

7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

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

伶官传序(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伶官传序(苏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伶官传序》教案

周  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指出史论的一般写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

对人生的启示。体会本文的现实含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过了是宋朝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两个朝代之间又有无数个小的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交替出现,它们就如同昙花一现般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们本如流星一般的在夜空划过,但是事隔多年后,人们还要旧事重提,将那段尘封的史事昭然于天下,宋代的欧阳修就做了这么一个史记之人。我们今天就来拜读一下欧阳修先生的《伶官传序》,看老先生在这片史论性的文章中到底要向我们讲述什么呢?

二.诵读指导

总体:

1、回顾一下“什么叫做序”;

(其实我们在高一时就学过一个单元的“序”,比如《呐喊》自序、《宽容》序言、《名人传》序);《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

2、什么是“伶”或“伶人”呢?

答:“伶”是指封建时代演戏的人,即“艺人、乐工”;“伶官”是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传”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3、既然是这样的几个人,地位、身份都不高,并且又是败政乱国的人,为什么要替他们做传呢?(平时我们读到过的传记,一般是为英雄人物、英雄豪杰作传的,是吧?为什么要替伶官作传呢?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 指导诵读第一段

1、 翻译“盛衰之理”一句(注意语气:感叹语气的反问句);从中确定两个内容

(①谈论什么问题②对于“盛衰问题”有怎样的观点)

2、 比较两句话①“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实乃人事也。”

(意思改变了,原意是既不否认天命的说法,更强调了人事的作用;现在变成了“完全否定了天命这种传统的说法,而完全是人事的原因”)

②不改变原意,改成“盛衰之理,虽曰天命,然亦乃人事也。”

(意思是不违背了,但区别在哪里?语气的变化,从带感叹语气的反问句变成了陈述句,意思是一样,但改过之后力度不够,语气不强)

3、 从第二句话“原庄宗…”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作者提出了论题、论点,该去怎么证明?)

答:用“得(失)天下”两方面事例来证明

4、 分析“所以……者”结构(比较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的原因;表作用、表目的

5、 解释“原”;第三段“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本”

答:推究(原因),做动词 ;现在的一个词语“原本”,是否有所体会?

6、“呜呼”一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字?(“唉!”)为全文定下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叹惋”,开篇就给人一种哀婉之情,叹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二) 指导诵读第二段

师:庄宗为什么得天下,怎么得天下这些都吸引着我们心。欧阳修又是怎么向我们讲述的呢?(全班齐读第二段)

师:整个故事围绕什么东西在叙述?出现了几个人物?生:(三矢)(“晋王”和“庄宗”)

1、“得天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概括)具体又怎么做才得到天下的呢?(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自己的话概括)

2、比较《五代史》里怎样得天下的一段话:

(1)先比较前半段“武皇

世传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我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恨矣。”庄宗藏三矢于武皇庙庭,及讨刘仁恭,命幕吏以少牢告庙,请一矢,盛以锦囊,使亲将负之,以为前驱。凯还之日,随俘馘纳矢于太庙。伐契丹,灭朱氏,亦如之。又武皇眇一目,世谓之独眼龙。性喜杀,左右小有过失,必于死。初讳眇,人无敢犯者。尝令写真,画工即为捻箭之状,微瞑一目。图成而进,武皇大悦,赐与甚厚。…一矢灭朱温”,在原文中用哪几句话来叙述这件事情的?哪个更简洁?

答:意思一样,都是为了明确仇敌,欧阳修的文字更简洁、利落一些;

3、“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对应课文的哪句?

答:“此三者,吾遗恨也”,这三个仇敌是他今生不能灭掉的,抱恨终生,带有抒情的气氛;

“与尔三矢,尔其……”的“其”的翻译(表祈使语气,“应当、一定”)

(带有语气:刚才的“抒情的气氛”与这里的“祈使语气”,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他的父亲在临终之时的嘱咐或者说遗愿,叙说自己今生不能完成的志向,肯定是非常感人的,但《五代史》里则无法体会。体会欧阳修的用语精妙,该渲染的地方渲染了,该简洁的地方简洁了;)

(从新旧五代史的对比,可以看出欧阳修的文笔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4、再从动词上来体会一下本文的。语言,请找出与“矢”有关的动词:

晋王:赐而告        庄宗:受而藏     (用兵时:)请 → 盛 → 负 → 纳

(三) 指导诵读第三段

1、“失天下”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呢?又做出了怎样的行动呢?(有没有讲?为什么?)

答:具体失天下的过程没有,在正文里在《伶官传》,“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正文分解”

2、如何得(失)天下,有怎样的具体描述?我们太简略了,只用了得(失)天下六个字,怎么表明他得天下啊?这里没说他“称帝”,你怎么知道他得天下了呢?

答:“方其系燕父子…”已经报仇成功了,仇人要么抓住了,要么被杀掉了;(“以组”、“函”)

3、又如何表明他“失天下”了呢?(“君臣相顾…”)

(小结:这一段浓缩了一个历史事实,首先庄宗威风凛凛地统一天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武,意气非常的盛!到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泪下如雨的悲惨情景,风声鹤唳,特别狼狈

4、一盛一衰,不仅在语言上有强烈的“对比”,本来中间是搁着三年,三年之前威风凛凛地大败敌人,三年之后却是如此的狼狈,但却把三年时间缩在一段里面,或者说是“一夜之间”,放在前后对比,“一盛一衰”,有什么效果?或者你能不能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为什么把“盛衰”放在一段里面?中间无任何过度,疾风急转之下,由盛直接到衰

“对比”是一种方法,对比的目的到底何在?(可结合论点进行分析,“盛衰由于人事”)

(用事例对比鲜明的论证出论点)

(拓展:①“项羽”:临死之前怎么总结自己一生的业绩,他说:“天亡我,非战之罪。”

②《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九死一生的一个人 www.haozuowen.net ,尤其是华容道上,被关羽放掉了,很多人说诸葛亮已经计划周详了,连关羽可能会放掉曹操,他都算到了。就有人说“天不灭曹”)

结合我们课文,大家想想,到底是“天灭”还是“人事”?

5、再回到“庄宗”身上:“得天下”背景、做法都交代了,有父亲的临终遗志,有自己接受遗托之后的励精图治,然后才能“得天下”;等到他平定天下之后,人很容易躺在自己铺好的温床里,“仇雠已灭,天下已定”,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现在是享受、享乐的时候了,最终导致了“一夫夜呼,乱者四应”的局面,所以他的“盛、衰”都是有原因有背景的,有具体的做法,才会有这样的结果。结果并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有人为的因素,这就证明了本文的论点“盛衰由于人事”。

6、 对于这段历史,欧阳修的发出了怎么样的感叹?

答:《尚书》里的“满招损,谦得益” → 欧阳修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分析:“岂……欤?抑……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哪种句式相同?)

(答:"难道……吗?或者……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选择疑问句)

(四)指导诵读第四段

1、结论已经有了,那么写后面的还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答:有必要。起到了“照应文题”(“数十伶人困之”)和“点明主旨”的作用。

2、先再进行一次对比,“盛与衰”的对比;分析“为天下笑”的文言句式

3、从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一个教训?关键落脚点还是在“逸豫可以亡身”,为什么“逸豫可以亡身”,进一步地深入,推出了一个新结论,是什么结论呢?并分析其中文言知识

答:“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与所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