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沪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精选3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沪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精选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练习题 篇1

一、基础知识训练

1、孔子,名丘,字_____,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___创始人。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六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二人。《论语》是______________编集的儒家典籍,共二十篇。内容是记录孔子的言行,有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的话,也有关于弟子间谈论孔子言论的记录。总体上来说,可称为_____体散文。章节简短,语言朴素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论语》中继承而来的,试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音:千乘( )之国 比( )及 俟( ) 章甫( )哂( )

沂( ) 喟( )然 雩( ) 冠( )者

二、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居 ①坐 ②处于 ③居 ④住处 ⑤处在某种地位或某地方 ⑥占,占据 ⑦积蓄,储存 ⑧平日,平时 ⑨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相当于“过了……”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4)居十日,扁鹊复见( )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左,鲁直居右( )

(6)囤积居奇( )

2.异 ①不同 ②奇特,与众不同 ③奇怪,惊奇

(1)异乎三子者之撰( ) (2)渔人甚异之( )

(3)永州之野产异蛇( ) (4)览物这情,得无异乎( )

(5)父异焉( ) (6)异曲同工 (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和译文 篇2

原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篇3

问题导引

教学步骤:

1、导入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这就是《子路、曾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课堂,感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感悟经典,感悟生动。

2、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

问题设置:

要读懂《论语》,我看你首先必须了解孔子。你能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储备,尽量丰富地为“孔子”和“论语”各下一个评说和定义?

孔子:思想核心:仁;政治主张:礼治

论语: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论

3、诵读感知

诵读调动:文言的美在读里面

诵读提示:读好文言文,要做到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字音提示:

乘shèng 哂shěn 俟sì 甫fǔ 相xìang 铿kēng 莫(同暮)mù 冠guàn 沂yí雩yú 喟kuì

句读:

由也/为之 赤也/为之小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教师指正

4、疏通文意

学生接力翻译:

1、《子》是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的一段生动对话,你明白他的各自说了什么?

2、孔子问了什么?孔子提出了什么要求,为这个要求做了什么?

3、子路说了什么?

4、冉有、公西华?曾皙表达了什么?

归纳强调几个重要的有语法现象的语句,下面我们来把翻译过程中提到的重点语句再来强化一遍。

1、毋吾知也

2、如或知尔

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

摄:夹亦:只不过因:接着,继与(yǔ;参与yù):赞同

5、把握文章的思路和层次

问题设计:

如果我要同学们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你能切分吗?并且用一个字概括段意。

板书得出:问——答——评

6、内容的把握

问题:从内容来看,这是一段围绕什么的对话?文章里提到了吗?是哪句话?

各言尔志

7、析“志”

四位学生各自的“志”是什么?孔子是什么态度?

8、引申阅读

引导体会文中“言志”里流露出的信息和表现:

问题设计:

(1)你认为这篇文章是言出了“志”吗?在“言”志的过程中它还给我们带出了什么没有?

(2)有人说这篇文章折射出很多的信息,带出了什么东西,你有体会、体味吗?就这一点说说。

说明:在交流中,解决达到对文章写作特点,成就的把握;对孔子思想主张的认识;对“与点”的态度的理解。

方法:讨论交流。

9、小结:

一篇短文,如此生动而丰富。其言微,其旨大。

板书设计:

思路:问————————————— 答—————————————— 评

温和、自谦 子路:可使民勇 且知方也 直率 哂之

轻松亲切活跃 各言尔志 冉有:可使是民足如其礼乐,

融洽、平等 以俟君子 谦虚 叹之

公西华:端奉甫,为小 相 更谦虚 惜之

曾皙: 浴、风、咏 洒脱 与之

流露体现:

循循善诱 志趣、性格神情态度 思想、态度

了如指掌 政治主张

讲究方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