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最负盛名的一首怀古词,它代表了辛弃疾怀古词的特点。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教学目标:
1、抓住典故,感受词人对率军北伐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的仰慕赞叹之情。
2、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
教学方法:
知人论世,涵泳品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由题入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是词牌名。京口是地名,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镇江),镇江,沿长江。对面是扬州的瓜洲,有句诗是京口瓜洲一水间。一水,就是长江。北固亭,在北固山上,临长江。2006年,我在镇江参加教师培训,在远处看到了北固山与北固亭,轮廓一如教材插图。
(生看插图,描述插图)山巅有亭翼然,草木郁乎苍苍,半空沙鸥翔集,江中百舸争流。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
怀古,对古人之事的追溯,发自己的情思。怀古诗词一般什么样的模式?
写景咏史抒怀(板书)
二、简介作者
辛弃疾是什么人?(南宋词人)他还是位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
(材料)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设疑: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宛如探囊取物的英雄,南渡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呢?看一看他登上北固亭,发出的慨叹就知道了。
三、探讨登高
(插曲)我顺便问一下,为什么诗人词人登上高山,登上亭台楼阁,也就是登高,就会吟诗作词写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呢?
那么我要问一句,古人为什么要登高?为了望远。这只是原因之一。
实际上,最初登高有它特殊的意义:在古人眼里,高处与天比较近,如果需要与天交流,一般就要登高。古代天子封禅,就是要与天交流,最常提及的封禅之地就是泰山了。可见,最初的登高有浓重的宗教意义。后来宗教意味渐渐淡去,成了文人们一种消遣。
登高的时候人往往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呢?古人讲过一句话,登高者必自卑。为什么登高者会自卑呢?因为当我们登上高处的时候,我们的眼界就会开阔,面对着广阔的自然宇宙,人会很自然地生出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世说新语》里有一个王海的人,他登上高处以后感叹我由来不悲,今日直欲悲,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如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以后就很自然地感叹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再如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也感叹道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那么辛弃疾在登上了北固亭有此愁思与慨叹吗?
四、文本研析
1、请同学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感,并分别找什么地方是写景、咏史及抒怀的内容。
2、检查朗读情况及对课文的大体把握。
3、以典故为切入口,研析课文。
北固亭引发了辛弃疾的无限遐思,他究竟想到了什么呢?(许多历史人物)
是的,在自己的作品中,借助一些经典的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情感,这种手法叫用典。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典(板书)请同学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
板书:
典故一:孙权
典故二:刘裕
典故三:刘义隆
典故四:佛狸祠
典故五:廉颇
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
(1)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这句用了关于孙权的典故。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顺序应是什么?(无处觅英雄孙仲谋),请问,作者为什么要倒装?(一是音韵格律,二是强调孙权是个英雄)孙权确实是一个英雄,他的对手曹操有赞美他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我有下一个疑问,三国时的英雄很多,曹操,张飞,关羽,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为什么只提孙权呢?(京口是孙权的地盘,当年的'东吴与南宋王朝很类似,同样位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强大的北方入侵之敌。孙权北拒曹操,赵宋王朝偏安临安。对孙权的赞叹,也对统治的指责,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板书:渴望英雄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表达了什么感情?(气壮山河,叱咤风云,率军北伐英姿飒爽)刘裕与前面写到的孙权有什么共同点?(一事业都在京口起步,二是都勇敢面对强敌,三是都建立了伟大的功业。)板书:展现英雄
(3)下片用刘义隆北伐的典故。刘义隆是个好个好大喜功的人,他的北伐战争的特点是什么?(草草)其结果?(仓皇北顾)作者用刘义隆的典故想说明什么?(反对草率出兵)草率出兵的后果是什么?(烽火扬州路金人就在对面的,当年的扬州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宁静美好不在了,眼前是狼烟与铁血!)板书:反对草率出兵
(4)再看下一个典故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给你什么感觉?
(人们在祭祀,鼓响鸦鸣,场面热闹)那么,当时佛狸祠在谁的统治之下?(金人统治之下)是谁在那里热闹?是金人,还是汉人?(应是汉人,暗示汉人早已适应金人统治,安于现状)作者这样写到底想表达什么感情呢?(气愤,对老百姓的气愤,不对,应该忧虑,作者担心,如果再不抓紧北伐,那么北方人汉人的人心都会改变了。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板书:主张抓紧出兵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最后一个典故,大家怎么看这一典故?作者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但廉颇的结局如何?(没有被起用)作者呢?(也没被起用)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报国无门,所以发出了凭谁问这一慨叹!这个典故露出了作者的满腔悲愤。板书:一腔悲愤
(6)每学一个典故,通过分析促读,让情感充分表达。
五、读文总结
1、读课文。我们面对辛弃疾能做些什么呢?板书:为君去英雄泪
2、800多年以后的今天,有无数人在怀念着这位旷世奇才辛弃疾!网上有一个专为纪念他而设的网站,标题叫: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纪念馆。这六个字足以体现他一生的落寞而悲壮的爱国情怀。有一位在清明节在该网站留言如下:
怀稼轩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英雄千古,荒草无残碑/
曾记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匹马渡江/
叹此生,千古忠肝义胆,报国欲死无战场/
追往事,今不见/
我共君,醉明月/
说剑,论诗,醉舞,狂歌/
用我红巾翠袖,为君去英雄泪/
君醉里重揩西望眼,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为稼轩而作
一身胆气剑如虹,
沙场点兵却成空。
金戈铁马清风醉,
泣留诗行今人诵。
六、课后作业
背默全词。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玉壶:比喻月亮。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阑珊:零落。
1、 这首词主要手法是什么?
2、 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 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 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 孤独者,用意何在?
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 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这也说明了《元夕》词“函盖万有”的特点。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王国维就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而这当然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况周颐在《香海棠馆词话》中说辛稼轩“其秀在骨,其厚在神”,确为有见地之语。这首《青玉案·元夕》,读了之后就能使人神驰遐想,并从中领悟出深奥的哲理来,正说明了辛词内容之丰厚和辛弃疾写词功力之精深。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响彻号角声的军营。军营将士都能分到犒劳的烤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搏得天下生前死后的美名。只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内容评析]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辛弃疾的这首投赠之作自称“壮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作者根据他三十年前抗金的战斗经历和他矢志恢复中原的理想,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在词里描绘了一个幻想中雄壮兵营生活画面。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杀敌的壮志。“梦回”以后,写绵延的兵营中响起了号角声,军乐声、战旗飘扬,兵士饱餐,这一切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沙场点兵的壮盛军容。下片“马作的卢飞快”两句写自己希望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想象着实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然而现实却是“可怜白发生”,为壮志难酬表示极大的愤慨。前九句写得酣畅淋漓,反衬了这一句的分量,正是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有力批判。
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2、完成练习。
教学目标:
1、诵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掌握作者生平特点;
2、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大量拓展阅读,了解辛词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作者及写作特点;
2、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
教学难点:
全词中引用各种典故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种类齐全的壮丽江山,我国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有大海、北有沙漠、西有雪山,东有平原。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不仅我们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要为它竞折腰,而外国的强盗也对它既羡慕,又垂涎三尺。从奴隶社会时代起我国就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开始了保卫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战斗。周朝,要抗击西戎;战国时直到东汉初年,中华民族都要和北方的匈奴作战。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民修筑了长城,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家虎狼男儿几次击退匈奴,将他们赶出了威胁范围内。南宋时期,更是有岳飞抗金,几乎就要直捣黄龙;后来的文天祥更是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可以说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有这样一位抗金的英雄。他出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幼年时期,和党怀英一起读书,党怀英后来也是一位抗金英雄。1161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全境汉族人民发起了反抗金国统治的起义,当时济南有一个叫耿京的人聚集了十多万人,给金国的残暴统治造成了很大威胁。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被耿京委以重任。他曾经追杀过叛逃的和尚义端,耿京于是很信任他。第二年去杭州和南宋统治者宋高宗赵构商量投奔宋朝的事情,回来的时候一个叛徒杀害了耿京,他听说后率领着五十名骑兵冲入大营,在五万人中抓住了叛徒,带领着部队投奔了南宋。
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
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不会重视,此后辛弃疾就一直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宋高宗死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的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著。但是辛弃疾因为为人有些自负,又不会拍马奉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江西隐居。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三、题解: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四、结合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英雄无觅
五、词中用典
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
简介用典历史人物的故事,在词中的关键词句体现,以及用典的作用。
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都城,并且能够任用周瑜、黄盖、鲁肃等军事家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请问:作者在此时提到孙仲谋,暗含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明确:孙权善于用人,而作者遇到了一个浪费人才的皇帝
刘裕:宋的开国皇帝,原名刘道成,字德舆。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不过后来,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带着如此雄心壮志,刘裕年轻时从军,成为东晋北府军的下级军官。不久,东晋将领桓玄起兵反晋,攻破晋都建康。于公元403年篡晋称帝,改国号为“楚”。公元404年二月初一,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第二年,打败了桓玄,拥护晋安帝司马德宗重新作了皇帝,司马德为了感谢他,把它的职位封为了类似于今天的国家总理这样的职务。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成为权顷天下的显赫人物。此后,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公元420年在扫除所有障碍之后,大权在握的刘裕终于代晋称帝。请问:作者对刘裕的怀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向往英雄,盼望自己也能像刘裕一样建功立业,对统治者表达了一种自我推荐,要收复失地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英雄不在”的感慨。“但使卢成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刘义隆: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请问:此时,作者提到如果仓促北伐,必将会导致失败。其中隐含了作者的一个意思,是什么?明确:作者自我推荐,实际上是向建议:只有我这样的老臣才可以指挥作战,获取胜利。那么,如果统治者不善用人,会怎样呢?当然,必将导致失败了。但是作者此时并没有直接说会失败,而是回想当年,描绘了一幅失败的时候的凄惨景象: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再请问:作者用宋文帝北伐失败的典故影射张浚北伐的'失败,那么用宋文帝北伐的失败后果来影射谁呢?明确:自然是张浚北伐失败后造成的“烽火扬州路”。
佛狸祠:当初魏武帝拓跋涛对汉族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寻欢作乐的行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请问:作者有什么感想?明确: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惨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形象。——商女不知亡国恨。请再问:此处作者回忆当初扬州遭到金兵劫掠的凄惨景象,本来是不堪回首的。此处为什么要写作“可堪回首呢”?明确:为了让统治者知道,用人不当导致战略失误,会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因此,就更应该慎重,那么朝廷应该用什么样的人才呢?
廉颇:作者引用廉颇“尚能饭否”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自己虽然已经老去,但依然可以为国效力,便如同那不服老的廉颇。而“凭谁问”则体现了一种无奈,无法被赏识的无奈。
六、课内探究:根据上述解析,探究下列问题。
把握主旨: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
上片小结: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下片小结:下片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全词艺术手法总结: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对此,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有效训练:
1.词的开头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垫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引导思考、提示回答:
明确:苍凉、悲凉
2.词作的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以悲剧结束的,这句话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导思考、提示回答:(参见课后“研讨与练习”一、2)
明确:战国时赵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视。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却没有人来过问。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这一句集中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如果开头一句垫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那么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又把悲剧自比了,依然是以悲剧结束的。辛弃疾在写完这首词作的两年后,便带着满腹的雄心壮志,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愤然离世,悲凉的意味就更重了。
七、作业:课后探究
(一)拓展阅读:鉴赏下列“辛词”。
1、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玉壶:比喻月亮。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阑珊:零落。
【简析】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这也说明了《元夕》词“函盖万有”的特点。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王国维就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而这当然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况周颐在《香海棠馆词话》中说辛稼轩“其秀在骨,其厚在神”,确为有见地之语。这首《青玉案元夕》,读了之后就能使人神驰遐想,并从中领悟出深奥的哲理来,正说明了辛词内容之丰厚和辛弃疾写词功力之精深。
2、辛弃疾还有一首词《破阵子》,小序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表达他日夜梦求收复大好河山的壮志,原以此词与陈亮共勉。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人们本来是借酒消愁,一醉万事休。可是作者喝醉了酒,愁也未消,一心想着收复失地。他挑亮了灯,欣赏他的宝剑,思考着如何排上用场,发挥作用。在睡梦里,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八百里军营,将士们欢欣鼓舞,分享将军发给他们的烤肉。军中的乐器演奏雄浑悲壮的军乐。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沙场,准备出征。
“的卢”是马奔跑时发出的马蹄声。将军统率的铁骑,风驰电挚般冲向敌人,弓如霹雳,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逃窜。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词人梦寐以求的壮举。但在投降派把持的朝政里,作者“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感叹冷酷的现实:可怜白发生。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悠悠:长远的样子。
2)年少万兜(dōu)鍪(móu):指二十来岁就能统率上万兵马的孙权。兜(dōu)鍪(móu):战士的头盔,这里借指士兵。
3)坐断:占据。
4)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称赞孙权的话。仲谋:孙权,字仲谋。
(二)对苏轼和辛弃疾进行一下比较。
【讨论】:大家说说苏轼和辛弃疾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作者出生地所处时代经历做官写作时的年龄
苏轼四川眉县北宋中期冤狱、坎坷文官,颇有政绩47岁
辛弃疾山东济南南宋初年建功立业,不得重用武官,战功卓著66岁
然后再从作品来看: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环境:长江、赤壁、乱石、峭壁、惊涛、故垒
多实景描写,诱发联想,景在一起长江、舞榭歌台、寻常巷陌、佛狸祠下
联想到的虚景,景是分散的
联想到的虚景多于实景
人物周瑜孙权、刘裕、宋文帝刘义隆、佛狸、廉颇
情节观景——感慨英雄——超脱旷达孙仲谋、刘裕、廉颇
刘义隆、佛狸、张浚
比较讲解:
首先苏轼是南方人,而且是文人出身,所以他的性格中多的是意气风发,就算是建功立业为国效力,也只是作为文官的地位,所以苏轼的词中我们看不到像辛弃疾那样的金戈铁马之声,更多的是一种胸怀的旷达。
而辛弃疾则是北方民族,我们知道北方人一向比较凶悍。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一个南方能够打败北方而统一全国的朝代,就算是明朝从南方建立政权,但是政权最终的稳定却还是在北方。出身于军队将领,他的诗词中自然有一种军人的坚毅、果断,兵甲之声充塞于耳。
其次,从写作的年龄看:当时苏东坡正处在壮年,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自然有一种失落和郁郁不得志的心理,而辛弃疾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则是想继续效力,更多的诗感慨当初,不愿老去的思想。生活经历和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写作上的不同。
导学目标:
1、 品味词人抒发的情怀
2、 重点掌握怀古词的表现手法——用典
3、 能够体会词人营造的艺术境界,了解两首词的风格特点
导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复习两首宋词,它们分别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题目看,这两首词均为怀古词
怀古,即追怀古昔,因古而生怀,寄情怀于古迹、古人、古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唱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见,“怀古”实在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所以,今天对这两首词的整合复习,我们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
1、 品味词人抒发的情怀
2、 重点掌握怀古词的表现手法——用典
3、 能够体会词人营造的艺术境界,了解两首词的风格特点
板块一:聚焦重点——用典赏析
“用典”是怀古之作重要的艺术手法作品中的“典”承载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意义,“用典”,不仅能凸显,而且能有效地推进和发散作者的体验和思考分析作品的“用典”,对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着的重要意义
两首词作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很多,《念奴娇》着意刻画了周瑜的形象,而《永遇乐》更是运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等五个典故下面我们就围绕两个问题对两首词的用典加以赏析:
(出示幻灯)
1、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典故?
2、 从表情达意看,词中的典故有哪些作用?
1、作者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典故?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可能会有同学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看看两首词的标题就知道了,两位词人分别站在赤壁和京口北固亭怀古,当然会想到与这两个地方相关的典故啦
是的,你们想得不错,但又不完全对苏轼游览赤壁为何只想到周瑜而非诸葛亮?辛弃疾站在京口北固亭为什么想到的是孙权、刘裕、拓跋焘而不是其他和此地相关的人与事?看来我们不仅要考虑“此地”,还要考虑“此时”以及“此时此地的作者”
(两次出示幻灯)
⑴与“此时此地”有关
⑵与“此时此地的作者”有关
先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两次出示幻灯)
⑴ 与“此时此地”有关
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但主战派一直将“王师北定中原”当做目标,京口作为抗金前线与金人劫掠后的扬州隔江相望
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追击宋文帝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
这些典故在空间上与作者此时立足的京口(镇江)直接有关,而且都关涉南北战争,与当时的现实背景建立起了关联
⑵我们再来看“此时此地的作者”
此时,作者率众南归已经四十三年,被投降派排挤而被迫退居江西乡间也已有十多年,但他从未放弃收复失地的愿望;此地,作者此前在濒临抗金前线的镇江任知府,因力促充分备战和得当用人而遭到当权者的疑忌,为恢复大业一展才略的愿望极有可能再次落空此时此地的作者空怀却又不愿空怀一腔忠贞,报国无门却又不甘心报国无门自然地,他便想起了曾以京口为基地,开疆拓土,成就霸业的孙权、刘裕,联系自己、想想南宋统治者,不胜慨叹呀;现如今当权者的草率冒进,又怎能让他不想起当年宋文帝草率出师北伐,只落得仓皇北顾的结局;而眼前老百姓在佛狸祠下喧喧嚷嚷的迎神赛会,更让作者痛心不已,老百姓快忘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啦;自己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一如廉颇,可报国无门呀
孙权、刘裕的典故侧重于“人”——曾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宋文帝、佛狸、廉颇的典故侧重于“事”——与北伐抗金的需要和愿望有关的历史事件这几个典故都与作者此时的思想情感和抱负直接有关
正因为以上两个“有关”,内心沉郁却又壮怀激烈的作者立足京口想到了这五个典故
小结过渡:
其实,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使用了一个品评诗词重要之法——知人论世法,
(出示幻灯)
知人论世法
所谓知人论世法,就是通过了解作者的简历、创作该篇时的背景,来感悟诗情这对怀古诗词尤其重要
那么这种方法能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苏轼为什么在词作中唯独选择了周瑜的典故呢?
词为怀古之作,“怀古”这种非现实的寄托,恰是暗示苏轼同现实的游离,当然,这里的游离是苏轼不愿的,也是无奈的
谈到苏轼的不平、无奈,我们自然想到“乌台诗案”——一桩不折不扣的文字狱,这场文字狱对苏轼的仕途是一次巨大打击,在党争的漩涡中,有着真诚正直人格的苏轼,越来越难以自拔令我们欣慰的是政坛残酷的抛弃了苏轼,文坛却有幸迎来了一位天才这一时期的苏轼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后《赤壁赋》等不朽的作品就《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言,四十七岁的苏轼,历经了政坛上翻云覆雨和人生浮沉后,我们仍能感受到一颗渴望有所作为的真诚炽热的心虽为政坛弃儿,但苏轼他并不能完全忘情于政治,因此,苏轼在词中选择了年轻有为的周瑜的典故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2、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问题:
(出示幻灯)
从表情达意看,词中的典故有哪些作用?
我稍作提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不能忘了诗歌鉴赏关于情意表达的三个切入点:意境、情感以及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出示幻灯)
①诗歌往往要借助于意境的创设来表达情感,那么,这两首词是如何创设意境的呢?
首先看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起笔就营造了一个极为辽阔悠远的时空背景,将气象非凡的长江和自古以来与之有关的无数英雄豪杰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追慕之情接着,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接下来并没有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寥寥数笔便勾勒出赤壁的恢宏壮丽的景色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合为一体
这样的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把读者带到了一个惊心动魄、思接千载的奇幻境界,为下阕周瑜的出场营造了声势,做了铺垫下阕“遥想”一词承接上文,心往神驰,八百多年前的周瑜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中出现了词中用典的主角周瑜成为画面的主体至此,整幅画面中,景为雄壮之景,人为奇伟之人,背景、主体相得益彰,境界全出
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意境的创设则另有一番意味:几乎完全是通过对古人古事的怀想,因典而生境,境中隐情,自然而生动
比如开篇第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江山”既实指京口之江山,也虚指天下之江山;饰以“千古”,更是置孙权及其英雄业绩于时空的邈远辽阔之中,既有多娇江山之美,又含英雄豪迈之气,兼有感慨今昔之情,终成雄壮开阔之境
再如,写刘裕北面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百姓祭神的场面,“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
两首词中,所用典故都经过了再创作,生动的语言,使一个个典故,在作者笔下化成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
(出示幻灯)
②理解作者情怀,是诗歌鉴赏中的重中之重我们能否透过作者所怀古事来了解作者的情怀呢?
辛词中用典均含“情”
比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以对刘裕建功立业的形象表达,既表达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之情以及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也借此暗讽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
再比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出示幻灯)
作者直陈史实,寓议论于叙事中辛弃疾似乎在语重心长地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啊!备战一定要认真充分呀!你看,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封狼居胥”的壮举,只落得“仓皇北顾”的结局
而“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三句,则表示自己的深深的担忧:
(出示幻灯)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的话,民众将会安于异族的统治,而忘记自己是宋室的臣民了
因情用典,以典蕴情,切合词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辛词用典最主要的特点
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生动的景物描写生成了雄宏壮阔的画面,英雄周瑜出场了作者借周瑜形象所宣泄的激情,以不可遏阻之势表现着理想与抱负,以及理想与抱负难以实现的怅惘“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是在对周瑜的尽情赞美中的情绪的陡转,让读者也随之产生一种不可抑止的怅惘但苏轼放逸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所体验的人生,常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种渗透人生感悟的情愫,从激越的冲动终归于深沉的平静
两首词中,用典已成为情感表达的不可缺少的途径
(出示幻灯)
③就抒情诗的鉴赏而言,对抒情主人公的感知和认识是无法回避的这两首怀古诗,用典之于抒情主人公的刻画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首先来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了廉颇的典故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他在赵王使者面前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作的饭、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此句中的故作疑问,展现了廉颇虽老思用的场面,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跃然纸上;(出示幻灯)
联系作者际遇,自况以表报国之心的用意不言而喻以典塑人,以人明志,形象而深刻这个典故最能体现作者形象
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这六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着力表现了周瑜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在写赤壁之战前,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令人艳羡(出示幻灯)
那么,周瑜的形象与词人自我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联系下面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们不难发现,此句表达了作者极其矛盾和苦闷的心情诗人站在赤壁,面对大好河山,遥想周瑜当年风流倜傥、少年得志,年轻时便因遇明主而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可自己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却又遭贬,虽有抱负,但有志难伸,相比之下,无限感慨便油然而生了
显然,词中借周瑜的形象反衬了词人遭受政治挫折后的自我形象,表现了自己不遇之无奈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了,两首词都是借助典故来刻画抒情主人公形象的
(出示幻灯)
小结:两首词以内容特定的典故来表情达意,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意境、情理和主人公形象有机结合,体现了词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词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地达成了统一
板块二:难点突破——比较风格
鉴赏古代诗歌,除把握意境、感受形象、体会手法外,还应注意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所谓风格,是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独特个性如,同为宋朝诗人,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个豪放,一个婉约,显而易见不同流派的作家的不同风格是比较容易发现并明确的,但同一流派的作家风格是否完全相同呢?如苏轼、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这两首同是怀古词,二者在风格上究竟是否完全相同呢?
(出示幻灯)
苏轼、辛弃疾同属豪放派.同是怀古词,二者在风格上究竟是否完全相同呢?
1、我们首先来读一读两首词的开头,看看有怎样不同的情味
(出示幻灯)
词的开头,有怎样不同的情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两首词的开头虽都写古代英雄随岁月的流逝而消逝但是,风格很不一样,苏词借写长江汹涌奔流之势而尽显豪放,辛词却是借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时无英雄”,而显得感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豪迈,何等雄壮!这是辛弃疾做不到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郁的悲凉、惆怅之情起句“千古江山”,伟岸、挺拔,然而“英雄无觅”却笔锋一转,调子低了下来孙权曾被曹操激赏为“生子当如孙仲谋”,可是而今风流余韵安在?只剩下风雨之后,落红满地而已一个“总”字,让人心头闷闷的词人青年时代满怀凌云壮志,南归后一直壮志未酬,写这首词时,66岁高龄的他正渴望建功立业,所以对孙刘有仰慕之情然而“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又充满了词人世无英雄之慨叹那一声深沉叹息,留给我们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怅惘,又有对自己难逢明主,报国无门的抑郁,更有对南宋朝廷昏庸无能,妥协求和的谴责!
2、我们再来看两首词中所选择的历史人物,两首词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想,目的相同吗?
(出示幻灯)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想,目的相同吗?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英雄人物风云际会,而最令苏轼向往的是周瑜,在苏轼笔下,周瑜儒雅风流,大敌当前,谈笑自若,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读了让人振奋不已,为之顿生豪迈激情苏轼借歌颂古代英雄抒写了自己的豪迈气概
而辛弃疾笔下的英雄人物刘裕,想当年,为了恢复中原大举北伐,“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声威﹗而今刘裕的住处,已沧海桑田,变成了寻常巷陌,斜斜的如血残阳给杂草茂树抹上了一层红晕,堂前燕子可还记得旧时主人?遥想刘裕当年壮举,令人徒唤奈何呀!辛弃疾歌颂古代英雄,主要目的是斥责当朝统治者的苟且偷安,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所以,苏词豪迈,辛词愤慨
3、这两首词都用典了,但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这对两首词的情感、风格会有影响吗?
两首词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这对两首词的情感、风格有何影响?
苏词中只提到一个历史人物——周瑜,辛词提到五个历史人物一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
苏词是借写周瑜抒写自己想建功立业的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而辛词却是借众多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既担忧国事又报国无门的复杂心情辛弃疾关注社会现实,往往以时代的歌手自居执着的爱国热忱与壮志难酬的忧愤悲情相交织,使其内心痛苦不已特别是词的下片,起首“草草”二字,道尽了刘义隆、王玄谟辈利令智昏,误国误民词人从北归南,历时四十三年了,人生能再有一个四十三年吗?可自己的雄心壮志、抗金大业却一直难以完成此时,眺望江那边曾经战斗过的热土,老百姓依然在异族统治下苦苦挣扎,心中真是苦恨相煎呀往事不堪回首,那佛狸祠本来是异族首领南侵的遗迹,可现在人们竟然在那里击鼓祭神,乌鸦飞来飞去啄食祭品,连半点恢复北方的战斗迹象和气氛都看不到了,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廉颇虽老,赵王尚有起用之意,而自己此时却连遭贬斥,天子不闻不问,空怀老当益壮的爱国豪情,其幽怨、悲愤、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4、最后,我们来看看两首词的结尾,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况味?
(出示幻灯)
两首词的结尾,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况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先看苏轼的词,“故国神游……华发”:这里边的确有政治理想落空、壮志未酬的悲哀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词人于天地之中顿悟,既然人间如梦,何不放怀一笑,驰骋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洒脱情怀于此略见一斑在苏轼的词中,既认知人间如梦,又极写人间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
再看辛弃疾的词,“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有谁还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一股怨愤之情萦绕笔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诘问与感喟,使人产生几多悲凉之感
小结:统观二词,虽同为怀古词,虽都借古人酒杯浇心中块垒
(出示幻灯)
苏词:抒情多直抒胸臆
风格开阔明朗、旷达乐观
辛词:抒情多与用典结合
风格含蓄蕴藉、激愤沉郁
但苏词中抒情多直抒胸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风格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中抒情多与用典结合:“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风格显得含蓄蕴藉、激愤沉郁总体看来,苏轼的豪放是达观者的风采,轻松而迷人;辛弃疾的豪放是壮志难酬的悲壮之音,沉郁而震撼人心
5、方法归纳:
当我们看到刚才这个貌似很大而无从下手的问题的时候,我估计有些同学可能会打退堂鼓了其实细细推究,只要我们学会从不同层面去解读文本,掌握诗词鉴赏的视角和途径,诗词的赏析就一点不难了通过刚才的比较赏析,可归结为这样几个途径:
(出示幻灯)
1.品位语言,赏嚼意境,捕捉字里行间细腻、含蓄的情感脉搏
2.揣摩技法,把握其精巧的构思
3.知人论文,破译其心灵的密码
一是品位语言,赏嚼意境,捕捉字里行间细腻、含蓄的情感脉搏;二是揣摩技法,把握其精巧的构思;三是知人论文,破译其心灵的密码
板块三:疑点探究
毋庸置疑,苏轼与辛弃疾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但两人均有独特的个性及不同的人生经历
辛弃疾是个英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他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的所有的感喟都是紧扣当时现实的
而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他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其作品常表现出一种哲理式的感悟,《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这首词,由写景到怀古,最后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到伤己,完成全篇,有人说,词的最后两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慨叹对此,我们该做怎样的理解呢?
这里提供几种看法:
(出示幻灯)
1、洒脱说
2、双重说
3、矛盾说
(1)第一种,洒脱说
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月这种观点认为,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2)第二种,双重说
所谓双重说,也就是认为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但我们应该看到,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愿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苏轼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要把这看作单纯的伤感“人间如梦”这种思想的存在未必不是好事,它反过来可能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许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
(3)第三种,矛盾说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既渴望建功立业,又能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表现了他复杂矛盾的思想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态度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使他的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末了“人间如梦”的感慨也许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小结:其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尽管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到,苏东坡给予世界者多,他不管身在何处,际遇如何,总能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从而丰裕我们的生活阅读苏东坡,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的生活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现在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其实,辛弃疾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课堂总结:同学们,对于怀古诗词的学习,只要我们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经历,找准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遵循诗歌鉴赏的正确方法,就一定能快捷而准确地进入诗人的心灵世界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
2、 作者的写作背景
3、 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侘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侘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1、检查背诵
2、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3、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重点讲析
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
(1)学生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3)学生自读课文
(4)听录音,注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
(5)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2、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上阕:歌颂迨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三、设疑讨论
1、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2)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3)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对照,不堪回首
(4)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5)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这些典故的使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四、典题拓展(可作为课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
《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以古喻今
2、不同点: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
(2)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议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3)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设计指导思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属于“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一专题的着眼点之一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为此,教学这首词,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印发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过程中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在诵读中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探讨用典的意义;
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教学过程】
一、预习、复习。
1、预习课文 ,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阅读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材料在课前一天下发)
3、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4、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此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导入新课作了很好的过渡)
明确: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登临赤壁,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瑜相比,年近半百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继苏轼后的另一位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设计说明:由刚学过的豪放词派代表苏轼的作品引入学习另一位豪放词派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并能与复习旧知衔接起来。)
三、作者与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说有关辛弃疾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结合课文下注释①和印发下的有关背景材料回答)
2.课件投影,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世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字易安)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在词人中,辛弃疾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__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设计说明:课件投影作者和写作背景,目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意蕴含蓄的典故,并能体会辛弃疾这位爱国词人的思想抱负。)
永遇乐: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又名《消息》。
3.词牌释义:〔题考〕毛氏【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 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创自唐之中叶。万氏【词律】引晁无咎【消息】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是此词又为越调也。
〔作法〕本调一百零四字。首、次为四字对句,不用韵,“清”“山”二字均可仄。第三句为平仄平仄,起仄韵。第四五句亦为四字对句,第一字平仄不拘。第六句五字协韵,与[解语花]第三句同,惟第四字可拗作仄,此其异耳。第七八句又属四字两句,但不需对偶,而两句第一句及下句第三字,平仄均可通用。第九句六字,协韵,第一字可平。第十句七字,上三字豆,第一字可仄。(此豆有作仄平平或平平平者,均非宜)结句六字,第一字可平,第二字不能作仄。(赵师侠作“缓步阆风仙苑”,不足法)后阕起二句,与前阕第七八句同。第三句六字协。第四句至第十句,均与前第四句至第十句同。结句四字作仄平仄仄,上一下三,定格也。
词牌子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说明: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二十二句,首起两句,第四、五、七、八句均为四字对,前后阕各四仄韵,上去通押。
四、教师范读或播放课件录音朗诵,疏通文字。
(此设计让学生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豪壮的感情基调。)
五、研习课文,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件投影,明确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此设计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用典,掌握用典的作用。)
(二)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对照注释、材料分组讨论)
明确: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
(此设计是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以及词人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之所以分步研讨,是考虑到这是本词学习的一个难点,分步研讨,层次分明,有利于理解掌握。)
1.分析研讨用孙权、刘义隆典。
①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明确: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②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明确:“觅” 、“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
③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蕴含了什么意思?(明确:讽刺宋室昏聩。)
2.分析研讨用刘义隆典。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②用典的用意何在?(明确: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
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写的是什么?(明确:追忆往事,回顾自己的抗金生活。)
②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明确: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参考: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5.小结。
辛弃疾不愧为“用典”高手,用典来借古讽今,用典来抒发自己含蓄而深沉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景、典、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六、把握词人情感,指导诵读。
1.本首词上下阙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朗读时韵脚要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
2.诵读时必须保持豪壮的基调,读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慨叹之情,读出年老但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懑。尤其是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句乃全文主旨所在。要读出词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作是悲观语或怨语。
(此设计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诵读的要领,并能在诵读中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要点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内容
一、课前导入
1、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2.指导预习,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3.补充注音:谢?
4.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5.思考问题:
(1)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
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
(2)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
6.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__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
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闭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
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乡!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伉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7.听课文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8.讲读课文。
(1)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
①分两层。"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②"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明白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在当时韩佳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③同学朗读上片。总结: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2)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①第一层:"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②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③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联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洞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调"是北魏太武帝拓跋案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④作者写佛狸调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⑤最后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总结下片。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9.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10.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词大意。
2、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关键典故的含义和及其作用。
3、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圈点勾画法加之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学会各个典故的含义及其作用。
2、难点:体味词人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愿望及壮志未酬的苦闷。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有些人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发光。本文作者就是这样,他有一颗爱国之心,凭一己之力,挽救家国山河。让我们感受民族气节,体味赤诚之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诗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关键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并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再读文章,理顺诗词的大概内容和结构层次。
明确:上片惋惜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赞美率军京口北伐的刘裕;下片讽刺了刘义隆冒进误国并表明自己要向廉颇学习的态度。
(三)深入研读
问题1:辛弃疾登北固亭,极目远眺,想到孙权和刘裕,寄托了什么情怀?
明确1:孙权曾在京口守国御敌,成就霸业。现如今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寄奴曾在京口起事北伐,曾经“气吞万里如虎”。作者借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问题2: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明确2:教师渗透时代背景——统治者抗金准备不足,想要仓促北伐,急功近利。作者此时人微言轻,不被重用,一腔热血只能流于悲叹。作者此时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典故,是在借鉴历史,来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行事。
问题3:作者最后引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3:当政者昏庸无能,又有小人挑拨,作者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作者以廉颇自况,表明自己虽然老去,但依然有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四)拓展延伸
同一类型的文体作品的拓展,进行对比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将自己和英雄人物进行对比,抒发出年华渐去、壮志难酬的感慨。
(五)小结作业
1、小结:梳理板书进行小结。
2、作业布置:首先,熟读并背诵诗文;其次,学生可以将诗词转译为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全词
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重点难点:
1、 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
2、 作者的写作背景
3、 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
一、导入新课: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三、听朗读、串讲词的大意。
四、分析词的上片:
思考: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4、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是第三层。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明确: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六、归纳全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七、学生齐读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