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最新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二年语文教案(最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

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2)填空: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3: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4: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5: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6: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7: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8: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9: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10、11: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课件出示12: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13)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课件出示14:“壮、杉、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笔是撇,不是竖弯钩。)

(6)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7)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四、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14带拼音词语):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1、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15不带拼音的词语)杨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水杉桂树榕树壮活化石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本课会写字在写字本上写下来。

2、你还认识那些树?

3、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泡桐云杉翠柏白桦

松子枫树白果桂花

答案:

1、略

2、例如:柳树桃树杏树梨树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习: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3)学习第一句: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教师重点讲榕树,(课件出示16——18:杨树、梧桐、榕树图片)(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树)

(课件出示19图文)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4)学习第二句: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课件出示20、21:枫树、松柏图片)(板书:枫树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5)学习第三句: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课件出示22: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

(6)学习第四句: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课件出示23: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水杉桂花)

(课件出示24图文)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树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我国的树木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树,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你知道的树,仿照儿歌的形式写下来。

2、搜集一下写树的古诗有哪些。

3、比一比,组词。

桐()柏()桂()

洞()伯()挂()

答案:

1、柳树美,槐树香,桃树春天披霞光。

2、见备课资料。

3、桐(泡桐)柏(柏树)桂(桂树)

洞(山洞)伯(伯父)挂(挂着)

【板书设计】2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树

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

银杏水杉桂花

教学反思

1、本课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活动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

2、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学生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记住生字。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体验,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体验提供空间。

2、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唤起学生已有的信息储备,以利于知识积累。

3、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体会句子中两个事物的主动和被动关系。

重点难点:

个性化朗读《小花鹿》

教学准备:

课题及栏目等图片、汉字组合体卡片、动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教学“我的发现”

1、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2、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3、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4、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5、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

第二课时

教学“日积月累”

1、“我会接”──词语接龙

(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2)任选一个非课本上的词(如“园地”)为龙头,小组合作接龙,在规定时间里,比快、比长。

(3)展示:小组各自带读本组接龙词语,师生共同评价。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

2、“读读说说”──“把”字句、“被”字句转换练习。

(1)指名朗读、对比,体会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男女生分读、齐读。

(2)指名练习(师动作演示、引导):“他把小鱼放进大海里”,改成“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齐读、体会。

(3)拓展训练。

①以课堂环境、实物等随机内容,结合教师表情、动作演示等,练习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头转换。

②教师只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说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两种句子的相互转换。

3、“读读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请一个同学藏在讲台后面,带上小花鹿头饰,语言引导: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慢慢露出鹿角,轻轻摇摆),你们看它是谁?它可爱吗?

(2)指名说出对小花鹿的可爱的感受,培养情感。

(3)自由读《小花鹿》,读出对小花鹿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评议:读出了小花鹿的可爱吗?

(5)指名同学分别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读《小花鹿》(熟读成诵)。

(6)情感渗透:喜欢它们吗?(小动物走进同学们中间)让我们和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了解数学家华罗庚,知道他因为从小就善于思考、敢于求真、勤学好问,长大后才成为一名的数学家。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数学家华罗庚,知道他因为从小就善于思考、敢于求真、勤学好问,长大后才成为一名的数学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出示华罗庚的照片,请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一下华罗庚是什么人?

2、师:华罗庚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童年。

(出示课题)前安排学生查阅资料,课上给学生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对本文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老师,或者是字典。

2、小组间检查识字情况,把课文读通顺。

3、教师出示要求认的字词,谁有勇气给大家读一读?

4、我们来做识字游戏,谁来试试?

5、师:你有什么办法记住他们,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对于一个班级来说,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同学的每个字都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检查,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互相帮助,通力合作。

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第二课时

(三)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中心问题:华罗庚是一个怎样的人,阐述观点,并在书中找到理由。

(1)自由读书准备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其他学生可以对他的观点补充或反驳,教师加以指点,如:华罗庚爱学数学,从课文中那里看出来的?……

(3)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对人物性格的剖析,也是学生回到课文中,深入理解课文,归纳总结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对中的的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如:、看了又看,算了又算……

注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请学生讲一讲华罗庚爷爷的故事。

2、全班交流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五)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圈划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自主选择注音、分析字形、找出形近字、组词或者说个句子

3、说说怎样把字写好看。

4、重点辅导“喜”“杂”“社”。

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字,能够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更牢固,在汉字的比较过程中体会传统的汉字形体美。

(六)课外阅读

《华罗庚的故事》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了解华罗庚,学习他善于思考、敢于求真、勤学好问。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6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8个生字,会写“瓦、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同学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2、(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⑴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绚烂的世界。

⑵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⑶ 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身美丽的身影。

⑸ 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1、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感悟

(20分钟)

1、(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身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2、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3、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身喜欢的局部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4、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1、齐读后交流:

⑴ 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书包范文理解)

⑶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

⑷ 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2、欣赏插图。

3、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练习背诵。

4、试着背诵。

指导写字

(3分钟)

1、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 “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4、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6、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身写写看。

1、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2、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3、练习写“杜鹃 杜鹃”。

4、“瓦”我认为不好写。

5、书空。

6、练写。

扩展延伸

(2分钟)

1、激发同学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2、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1、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

⑵ 我想向泉水学习。

⑶ 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书】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里见

(目的:引导背诵)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篇7

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关注基础知识,实现自然引入。)

初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B、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学生自读汇报为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结合着学生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基础,和课文内容短小,语言平实的特点,充分放手。引导学生根据读文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提高了学习效益。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读氛围,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

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相关链接:

1、寓言:文学体载的一种,是含有讽谕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少数是哲学家与作家个人的创作,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阅读在线:

鹤 和 狼

狼吃东西特别馋。在一个宴会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头鲠在嗓子里,差一点送了命。很幸运,这时刚好一只鹤从那里经过。狼便向她做手势,请她过来帮帮忙。

女大夫立刻开始做手术。她以高超的技术为他取出了骨头,然后,要求付给她一定的酬报。

“你的报酬?”狼说,“我的好大嫂,你是在开玩笑吧!我让你从我的喉咙里缩回脖子,难道这还不够厚道么?快滚吧,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千万别再落到我的爪子下!”

丑小鸭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或插图、天鹅图片、音乐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隅

1、情境激趣:播放音乐,出示天鹅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谈感受,启发体会天鹅的美丽。教师相机引出课文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它为我们讲述了“丑小鸭”是如何变成天鹅的动人故事。

2、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爱的小红帽……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简要叙述。)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对话平台

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学生自学、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如当小老师、猜谜语、摘果子等。

3、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突出识字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识字记字经验,培养学生识字记字能力。)

熟读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读懂了什么?互相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2、指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子。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全班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清的内容,叙述顺序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师生交流,适当点拨。

(结合课文特点,强调自读自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及结构特征。

2、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师生评价后再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厌"是厂字旁里是"犬",不能少写一点,注意写好"竖撇"。鹅:"我"写得小一些,"鸟"应稍微写大一些。

3、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4、生自由练习,同桌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

(本课中需要会写的生字较多,但是书写的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引导观察,尝试书写的办法,教师及时巡视指导,及时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读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修改,把写错或不会的字词多写几遍。

2、分段指读课文。

3、启思: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教师要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抓好读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能力,然后梳理问题,抓住关键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应该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因势力导,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展开教学活动,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读议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抓住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如: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因为小鸭流浪的足迹是是全篇课文行文的线索,从它“离家的原因”出发,既抓住了小鸭受到的歧视,也包括了小鸭流浪的经历。因此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全身的作用,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充分展开。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在结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并结合生活的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防止学生只凭整体的感觉说空话,说套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进而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学生汇报,指导朗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感悟。

由于问题设计上出现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相机引导,深入领会内容。无论学生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段落的阅读来说明问题,并进行适时地朗读指导。

如:学生认为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读书理解。(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说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丑小鸭的"丑陋"、“受歧视”、“孤独"。因为它是一只天鹅,不能和普通的小鸭。教师相机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同进可以追问:"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当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时候,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如果学生认为丑小鸭不应该离家出走,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朗读感悟。(读4、5、6自然节的相关语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找出表现丑小鸭"害怕""羡慕""幸运"的语句,认真体会,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丑小鸭离家出走会怎样?

拓展

1、通过阅读,从丑小鸭和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你有哪些收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采取对他们说一几句话的形式,可以把自己对他们看法与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2、从丑小鸭“丑”、“苦”、“变”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课后编排课本剧。

4、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相关链接:

1、安徒生:(1805,4,2-1875,8,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也是我最喜欢一位作家,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语文园地七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三个句子组成,每个句子中都含有一个相同的字“回”。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进而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发展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查字典的方法选择字义,同时也巩固了查字典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过程建议

1、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想想“回”字在三句话中的不同含义。

2、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

3、 利用工具书,查找“回”字,结合句子,选择正确的字义。

4、 回读句子,深入体会。

5、 启发思考:像这样一字多义的例子,你还知道吗?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这项练习由“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个部分组成。“读读认认”中安排了表示厨具名称的八个词语,里面包含着九个生字的识读任务,在认读中丰富学生的汉字积累和生活经验。“读读背背”安排了团结合作,取长补短,错误思想方法、学习四个方面的十六个成语的积累。教材归类安排,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有利。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好教学。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哪些厨具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这些名字中提到的生字你们都会写吗?

2、出示八个词语,让学生猜读生字,然后加上拼音,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组内互读,正音,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

4、组字游戏,巩固生字识记。

读读背背

1、分组出示四组成语,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每组中的四个成语有什么联系?在组内试着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

2、组内互读,正音。借助同学的交流和工具书,弄懂成语的意思。

3、比赛读成语,比比看谁读得准。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出了一个“自我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思考图中小朋友应如何做的同时,生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中要从看图入手,引导学生弄清图意,再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学生的认知,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学生的生活。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两名同学练习表演教材图中的内容。

2、将学生他成若干小组。

3、准备画画用的彩笔和画纸。

过程建议

1、表演:两生表演教材中插图的情景,学生边看边想,弄清故事情节。

2、续编:如果你是故事片的小朋友,你会怎样想?怎样做?把自己的想法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如:外面来的是熟人?外面来的是陌生人?你分别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

3、续演:组内合作,续演故事,分组展示,师生欣赏,共同评议。

4、感悟: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交流,以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

5、画写:学习前面的形式,自拟内容,画一画,写一写。组内交流共同评议,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示。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猜谜”为线索安排了“填字游戏”和“谜语展示”两部分内容。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进而体验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课外搜集、学习的热情。

过程建议

1、出示“填字游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把词语填完整。

2、组内合作互读,检查。

3、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写的字,进而发现“新世纪”“我能行”六个字。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趣味性。

5、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谜语,小组互猜谜语。

6、集体猜谜比赛。

7、启发学生课处汇编成“谜语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