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园大班教案《蝌蚪》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尝试绘画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2.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感受美术活动的快乐。
3.体验亲情的美好。
活动准备:
有荷叶荷花的大背景图、画笔、视频、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有一种小动物开始出来活动了,今天呀它们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啊?长的是什么样子的?”(请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完老师有问题要问大家)
2、放视频(小蝌蚪游)
提问:有谁知道这是谁啊?
谁能说一说它长得什么样子啊?(圆圆大大的脑袋,细细长长的尾巴)
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啊?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和我用手一起来画一画小蝌蚪。伸出一个小手指。
教师示范:先画一个圆圈当脑袋,再画一根线条当尾巴。
脑袋涂上漂亮的颜色,变成一只可爱小蝌蚪。
二、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1、出示难过的青蛙妈妈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青蛙)对啦,是青蛙妈妈,可是你们看,青蛙妈妈怎么这么伤心啊?老师来告诉你们吧,因为啊,青蛙妈妈的小蝌蚪们都找不到了,所以青蛙妈妈很伤心。那我们来帮一帮青蛙妈妈好不好?(好)那我们要怎么帮助青蛙妈妈呢?有了……老师啊,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我们的小画笔来画一群漂亮的小蝌蚪送给青蛙妈妈吧。”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老师啊,想先请一位小朋友来送给青蛙妈妈一只小蝌蚪。”到展示台作画。教师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2)根据幼儿作画水平,发放不同的作画材料。
三种材料:纸上有小蝌蚪轮廓图,请幼儿涂色。
纸上有圆,请幼儿添画尾巴,并涂色。
请幼儿独立作画。
(教师提作画要求:注意不要把颜色图到轮廓外)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3、大部分幼儿结束时,播放视频(怎样画,播放时念字)
播放前:现在啊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里也有一个小朋友他是怎么画小蝌蚪的。
播放后:这个小朋友和我们画的一样嘛?那以后我们可以尝试着用他的办法画出不一样的小蝌蚪来送给青蛙妈妈。
三、展示作品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画完的小蝌蚪来送给青蛙妈妈”
教师帮助幼儿把作品粘到大背景图上,启发幼儿说一说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会说些什么?
四、结束
师幼共同边唱边游来庆祝青蛙妈妈找到了小蝌蚪。
活动目标:
1、掌握折纸、剪纸的基本方法。
2、发挥想象,尝试动手折小青蛙,剪小蝌蚪。
3、体验粘贴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彩色折纸,蓝色硬卡纸,黑色海绵纸若干。
2、美工剪。
3、双面胶。
经验准备:熟悉和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回顾《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内容。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
2、师: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今天我们一起动手来做一副粘贴画,展现出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欢乐场景吧。
二、教师示范步骤。
1、教师出示折纸小青蛙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然后按步骤师范折小青蛙。
2、教师示范剪小蝌蚪和荷花的方法,重点讲解使用剪刀时的安全事项。
3、教师示范讲解使用双面胶粘贴的正确方法。
三、完整欣赏微课:粘贴画《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欣赏,教师就重点内容再次讲解。
四、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分发材料。
2、幼儿动手制作,幼儿巡回指导。
五、展示作品。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
2、把作品展示在班级美工区。
《小蝌蚪找妈妈》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故事,通过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用粘贴画的形式展现出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情景。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能够大胆动手,运用折纸、剪纸、粘贴的技巧进行制作,然后进行同伴间的相互欣赏!通过这一活动,幼儿掌握了折纸和使用剪刀的方法,锻炼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但是在孩子操作的环节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差。
1、孩子们对于手工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幼儿们的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手、眼、脑的动作都很不协调。
2、幼儿日常生活中手工活动方面缺乏锻炼,对于手工方面的一些技巧都不太熟悉,控制能力也不强!
二、缺乏自信原因:个别孩子在家也不用见剪刀,对于剪刀的运用都不怎么灵活,虽然在活动操作时,我会进行个别的一对一的辅导,但是仍有个别的孩子在屡试屡败的情况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对手工活动逐渐缺少了兴趣和动力。通过这个活动我进行了反思,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孩子对手工活动想做,敢做,会做并做得很好呢?进过思考我想出了几个改进的方法:
1、在选材的时候要注意简易性,难易度符合我班孩子的现有水平。
2、通过家园合作,在家让家长辅导孩子进行简单的材料操作,如:如何正确用剪刀,如何正确用胶棒、双面胶等。在班级的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符合孩子现阶段水平的手工操作材料,并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多操作。在课上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手工技巧知识传授和尝试。
3、多关注那些不自信的孩子,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以鼓励为主的方式。
通过这次的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方面教学的许多不足,还需更多的努力和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能用简笔画表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尝试将其做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1.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故事磁带,录音机。
2.幼儿在课外画过鱼、鸭子、鹅、乌龟、青蛙等,有一定 m.xiaozongshi.com 的绘画基础。
3.绘画纸若干、彩笔、油画棒、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播放录音,请幼儿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为画连环画做准备。
2.根据需要设计提问:故事发生在哪里?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最后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
3.师:如果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角色和内容一幅幅画出来,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
教师出示一本连环画,让幼儿欣赏。
小结: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顺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怎样制作连环画。
a.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幼儿讨论《小蝌蚪找妈妈》有几个情节。
第一幅应该表现什么?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幅呢?
小结:第一幅表现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水草上产卵。
第二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鸭妈妈。
第三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鱼妈妈。
第四幅是小蝌蚪遇见了乌龟妈妈。
第五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鹅妈妈。
第六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青蛙妈妈。
b.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c.装饰封面。把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了。
d.装订。
3.商议分工,合作进行连环画制作。
a.引导幼儿商议分工,每六人一组,自己商议谁画第一幅,谁画第二幅,谁画第三幅,第四幅,第五幅,第六幅?
b.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教师对幼儿提出绘画要求,巡回指导。
c.装订成册。
三、结束部分:
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的故事绘画成连环画,装订成册,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欣赏。
活动反思:
春天的自然角里养了许多小蝌蚪。小蝌蚪是孩子们常见的小动物,这贴近幼儿生活。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是幼儿熟悉的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所以选择这个故事进行连环画的制作比较适合大班年龄的孩子。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在制作连环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分工讨论热烈,能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能力,分工合作。但在活动中,有5名幼儿年龄较小在绘画上还有所欠缺,在今后有待加强。还有就是如果每个幼儿能独立完成一本连环画制作会更好,孩子会更有成功感。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活动,感受探究小蝌蚪生长过程的乐趣。
2、学习围绕故事的名字来观察、思考画面内容,尝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3、能大胆想像故事情节,并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本(自制);故事磁带、录音机。
2、小蝌蚪、小青蛙图片各一;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教师:小蝌蚪从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1)出示小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
教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请幼儿凭以往经验先自由讨论,再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师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愿望。
(1)结合自制大书,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从开始到“小蝌蚪们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了”),一边用手指着相应的画面,帮助幼儿建立图画和口语的关系,理解故事的内容。
(2)设疑,创设自主探究的阅读环境。
教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遇到了谁?它们会相互说些什么话?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请你们快去看看书吧!
3、幼儿分组自主阅读小书,教师巡回观察,并根据幼儿阅读情况分层指导。
对于能基本正确读懂内容的幼儿,建议他们想像角色的对话,把故事连起来,完整地讲一讲;对于不明白个别地方的幼儿,建议他们看看前后的画面,推断故事的内容。
4、引导幼儿围绕重点开展讨论。
(1)结合鸭妈妈与小蝌蚪对话的这张图画,帮助幼儿归纳观察画面的策略:依据后面的图画,推测前面的内容。
(2)引导幼儿学习鸭妈妈的语言。
(3)用同样的方法推测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的话。
教师:你们知道鱼妈妈(龟妈妈、鹅妈妈)对小蝌蚪说了什么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结合大书,师幼共同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先讲故事的开始部分,再分别请幼儿轮流讲述故事后面的情节(找到鱼妈妈,找到龟妈妈,找到鹅妈妈,找到青蛙妈妈),最后部分由教师讲。
6、集体欣赏配乐故事,进一步感受故事语言的优美与生动。
播放语言磁带,师幼共同欣赏配乐故事。
活动延伸:
1、在语言区摆放故事中动物头饰,分区活动中可以让孩子自由表演故事。
2、引导幼儿绘制《小蝌蚪找妈妈》的连环画。
游戏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游戏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注: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注: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涞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注:这里表现小蝌蚪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加大了幼儿腿步肌肉的活动强度]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活动反思:
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辨别声音的方向,朝着指定方向跑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为此本次活动我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这样增加了幼儿活动的乐趣,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欲望,使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而且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