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5、了解亚洲的人口与经济状况。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别。)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继续启发: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
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引导: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引导:用以上分析做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展示非洲气候图
提问:在图中,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
总结本课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七章亚洲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气候
一、亚洲气候类型:
1、分布最面积广泛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最典型的气候:季风性气候
3、主要的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一)特点:
1、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气候显著
3、陆性气候分布广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二、亚洲的人口与经济:
1、亚洲的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六个分区。
2、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3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3、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6个):中国、印度、孟加拉、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
4、亚洲的经济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在多数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 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习哪些防震减灾知识?
(三)巩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看图思考: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决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六、板书设计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 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二、地形特点
1. 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2.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3. 山地地形为主 ---多火山、地震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一、概况
(一)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最大的岛屿,也是单一国家的大陆。它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组成。
(二)这里最初只有30万原始土著居民。1788年1月26号第一批英国移民抵澳,从此1月26日就被定为他们的国庆节。现在,77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仅有2030万人口,人口密度为没平方千米2人。
(三)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矿产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同时它的农牧业也很发达,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牛肉出口国,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知道吗?澳大利亚人均拥有羊的数量是9—10只。
二、主要的城市
(指着的图)从这幅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由西澳、南澳、北领地、昆士兰、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这六个州组成。比较重要的几个大城市已经被老师标记出来了,图上(从上到下)A、B、C、D 代表的城市中,包括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现在,老师希望你们能够通过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课前的预习告诉我,A、B、C、D四点分别代表哪个城市。(与同学互动)学生:A布里斯班,B悉尼,C堪培拉,D墨尔本。
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课前都认真的预习过我们的课本。接下来,我们就逐个了解一下这几个城市。
(一)堪培拉:它是澳大利亚的首都,被称为花园城市,但是澳大利亚人并不喜欢住在这里,因为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过于严肃,反而吸引了不少新移民在此居住。
(二)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现代都市,拥有400万人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的。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吧!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历时14年耗资5000万英镑(即1亿2百万澳元,4亿9千万人民币)我国也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这里举办过演唱会,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宋祖英)
(三)墨尔本:是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公园绿地面积占到了全市的四分 2 之一。而且每年都会举行一些体育赛事,比如澳网,F1的澳大利亚站比赛以及墨尔本杯赛马等。
(四)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的第三大城市,因为这里有考拉保护区因此被称为考拉之都。这里向南75公里处有世界数一数二的疗养基地——黄金海岸,它全长70公里,有35个冲浪海滩。
三、居民
刚才已经跟同学们提过这里有2030万的人口,这其中95%以上都是白人,即欧洲移民及其后裔,土著居民仅占%,华人华侨有40万人。这就说明这里是一个多人种的国家。看过《澳洲乱世情》这部电影的同学一定记得其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英国女人、一个在澳出生的英移民后裔、一个土著居民、土著人和白人的孩子以及一个中国人一起在猴面包树下聚餐。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有史以来的杂居生活方式。
四、居民生活方式
说到生活方式,不得不提澳洲人的安逸和悠然自得。在澳大利亚,出了中国商铺外,其他店面的营业时间都是在上午11点到下午5点之间,而其银行、邮局周末都不营业。每周星期三发工资所以星期四是他们的购物日,这天商场通常会相应延长营业时间。
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的这些,我们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知道它是一块很早以前就和其他大陆分离的岛屿,自然环境单一,因此演化速度缓慢,少有外界物种的干扰,从而保留了一些奇特的原始动物。还了解了这里的大型城市主要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整个国家都在这些城市的带动下迅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移民纷纷在这里投资,居住,同时这里 希望同学们以后都有机会去澳大利亚,不论去旅游还是深造,都能利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
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下大家再学习一下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澳洲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也可以看一下《澳洲乱世情》这部电影,它是澳大利亚政府为了宣传澳大利亚而拍摄的,启用的都是本土的著名影星来讲述澳洲的一段历史,这部影片的原名就叫做“Australia”好,同学们,下课。板书
教学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及其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分布的一般规律,了解火山结构。
4.通过相关案例的分析,掌握地质构造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3、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4.火山的结构、 火山的分布
教学难点:
1、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
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设置情景法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山地的三种主要形成原因。
一、褶皱山
1、展示学习任务单,发送褶皱自学视屏,结合课本完成自学任务单。
背斜和向斜地貌的判断,通过相关图片的展示,用随手写的功能突显岩层的弯曲状况,边讲解,边分析。岩层新老关系的。对比,同样通过随手写的功能,实现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
2、巩固练习:---尝试修复地层
讲解方法:发送截图给学生,结论:岩层完整的情况下可以看岩层弯曲,更精准
的方法是判断从中心向两翼的岩层的新老关系。
3、看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附加板块分布图文档,分析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的成因,一般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转折过渡: 展示岩层褶皱并断裂的图片,引入断块山
二、断块山
1、展示学习任务单,发送断层自学视屏,结合课本完成自学任务单。
2、结合附加文档讲解断块山的形成,适当提及地垒地堑的概念
3、结合中国政区图,落实华山、泰山、庐山、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位置。
三、火山
1、展示学习任务单,打开火山附加文档,结合课本完成自学任务单。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四、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展示几张山区的交通图片,思考
总结:山区的交通运输以公路为�
地形主要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及延伸方向。一般分布在相对和缓的山涧盆地和河谷地带,尽可能选择和缓的坡度,呈之字型或s型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课后任务:地形除了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外,还可能影响哪些人类活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难点: 火山的形成原因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时事政治,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一直争执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认识这个复杂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日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方向。
【环节一】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完成内容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继续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认识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讨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2.展示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习哪些防震减灾知识?
(三)巩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看图思考: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决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六、板书设计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 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二、地形特点
1. 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2.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3. 山地地形为主 ---多火山、地震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课时安排】
1~2课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xx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 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 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 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 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例如利用“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中国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还可以举例说明我国四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图表反映我国人口中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数值还不高,再依据“中国各省(区、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图及“各省(区、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图,分析我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的比重,各省区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地区差异,说明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并结合人口教育的宣传图片,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人口东多西少】
1.仍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先让学生复习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导学生计算中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与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人口密度相比较,说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2.在讲我国人口分布时,重点应放在如何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上,让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来识别人口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这些内容不要单凭教师讲授,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问我国大约每平方千米多少人?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样就复习了人口密度这个概念。还可以选出我国东、西部地区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情况(例如完成活动教材),训练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3.在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时,要及时提出一些问题,指导学生观察。例如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颜色图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黑河和腾冲,列表分析“黑河-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4.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仅限于自然条件的好坏,要启发学生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等方面去思考。用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矿地区的事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
5.在人口国情教育中,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在教学时间又可容纳的条件下,可以对我国人口增长、分布、结构、年龄构成、文化素质现状做一些补充说明,并分析这方面的地区差异。例如,通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表,指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一方面后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到20世纪末,我国面临又一个新的生育高峰;通过“中国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图表,补充指出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国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地形与气候特点;
2、会解释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澳大利亚地形、气候与牧羊带分布之间的关系。
难点
体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播放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出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察“颜”观“色”——看地形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1)澳大利亚有哪些地形单元?分布有什么特点?(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地形区的颜色不同)。
(2)就地形而言,那些地区适合放牧?
学生活动
(1)澳大利亚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在分布上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平原地区、中部高原地区。
教师总结从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我们看到,大部分地区以绿色和浅褐色为主,而且颜色变化少,根据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地势较低,起伏较小,平原和高原广阔,从地形方面考虑对农业是非常有利的。那么除了地形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澳大利亚发展农业有利呢?
2、明眸慧眼——找气候
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
(1)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南北多,中部少。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澳大利亚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南部、西南部降水较多,利于农牧业发展,中部地区虽降水少,但地下水丰富,也适合畜牧业发展。所以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3、做一个精明的农场主——因地制宜
情境创设如果你是位澳大利亚牧场主,从地形、气候角度考虑,你会把牧场布局何处?引导学生进入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认识。
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展示。
教师总结
大家的介绍都很精彩,从刚才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地区,降水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所以,澳大利亚70%的羊,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带,而其他地区的羊只数量很少。澳大利亚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了农牧业,形成了三个牧羊带。
学生活动:阅读下图资料,填写下表: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的知识要点。
作业:澳大利亚除了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个美誉外,还有另外一个称谓“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哪些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呢?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问题;
2、掌握印度地形和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印度的工业概况。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的学习,初步学会对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印度人口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懂得人类必须自觉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一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
一是造成水旱灾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我将用两个课时讲解,详讲的内容是印度的人口问题、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展示直观教学法。
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
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于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知识量丰富、资源共享这些优点,我鼓励学生从互联网和图书馆中获取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网站,搜索引擎和关键词,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节课教学总的思路是以知识结构为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师生问答,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围绕"印度的人口概况,印度自然环境,农业和工业的状况"这一主线来组织教学。通过构建四大问题情景、两次合作讨论来完成。
激趣设悬导入新课,采用多种直观手段,有利于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本节课在导入过程中,首先放映幻灯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风光等),配以解说: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佛教的发源地,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誉世界。这是一个视牛为神明的国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这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已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猜一猜"这是哪一国家?"使用直观的手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揭晓答案—-印度,转入新课。教材第一部分内容是印度的位置范围及地形,我将结合多媒体课件,围绕印度地图进行讲解,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
2、印度的临国主要有哪些?它们在什么位置?(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ge)海相望的国家斯里兰卡)
3、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这样处理可使学生对印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还可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即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在地图中消化理解知识。
印度人口这一部分内容我采用结合图表,以问答的形式解决,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从1951年到20xx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
2、读图分析印度人口每隔10年的增长速度。
3、学生阅读"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数据表,分组讨论人口过度增长会给印度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合作讨论,我再做归纳总结。
印度除了人口压力外,还面临着水旱灾害威胁,我用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水旱灾害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灾害的无情,激发同情心,让学生学会辨证地看待自然。
印度水旱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水旱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下一个难点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分析。
这部分内容我让学生读图合作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亚洲气候分布图,看看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以图7.38为例分析该气候类型的特点。
2、比较分析1月、7月盛行风向有什么不同?西南季风对印度的降水有何影响?
完成38页表,以说明印度的水旱灾害与西南风变化的关系。这样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突破了难点。最后我做归纳总结的方法解决,这样既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绿色革命"
2、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其中"绿色革命"是次重点,而且容易理解,我采取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结合动画对比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先用动画向学生展示印度的农作物分布及印度的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我再用表格对比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在教材中,印度工业和印度农业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这部分内容我采用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解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
一是填空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是综合题,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两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考查学生掌握情况,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这些练习题确定的原则是:遵守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性、基础性和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量适中。
对于课后总结这一环节,我的理解是,总结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3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1.你学了什么?2.你的体验是什么?3.你掌握了什么?因而其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本节课的板书我是如下设计的:这种网络式的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最后是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作到学以至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有效的手段学习并积极参与。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 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 "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 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 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 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 "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 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 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 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 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是哪儿的景象?(播放极地区的景象录像)
总结:这就是神秘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板书:两极地区。
2、两极地区都是被冰雪覆盖的地区,为什么呢?我们来揭示这一问题。
板书:冰雪覆盖的地区。
展示北极地区图和南极地区图。
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3、引导: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4、南北极气温比较图。
读图对比一下两极的气温值,结合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书: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
5、引导: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10.3和图10.4,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
6、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7、过渡:南极远离人类的居住地,自然条件又非常恶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学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带着这一问题,我们探究下一个问题。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承接过渡语,板书:科学考察的宝地。
1、阅读自学104—106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
总结:科考环境也是一种宝贵资源。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板书:天然实验室。
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2、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长城站在西经60,南纬60附近。中山站在东经70,南纬70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小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用经纬线来确定,南极的气候与北极相反。
3、自学105页阅读材料《穿越南极》,体会南极考察队员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阅读课本秦大河的描述,体会极地的科考价值。
南极考察如火如荼,自读课本106页内容,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越来越频繁?(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二战之后,又在北极地区发现和开采了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5、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两极地区必将为人类提供宝贵的财富。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我们以展示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国际社会方,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国际方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辩论材料。各组派代表发言、辩论,气氛热烈,精彩之处鼓掌欢迎。日本方的辩论中心:捕鲸是为了搞科研,鲸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国际社会方的辩论中心:进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规模捕鲸,况且,现代科学技术并不需要杀死鲸鱼来搞科研。)
板书: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滥捕、滥杀。
2、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书:南极条约。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能准确分析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的条件。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读图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认识和对待城乡差异,初步形成保护聚落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差异。
【难点】
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展示:乡村与城市景观。人类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应出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这些景观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题《聚落的形态》。
环节二:新课教学
1.聚落的概念
【教师活动】展示城市与乡村景观图,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问题】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呢?
【师生归纳】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地方,分为城市与乡村聚落。
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
【问题】
(1)城市和乡村的景观有什么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房屋密集度、高度,道路分布情况,人口分布情况,生产活动类型)
(2)城市与乡村在景观上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
【教师归纳】
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高,但是经济实用,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主要从事农业活动。乡村居民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
3.城市聚落存在的问题
【过渡】生活在城市生活在城市存在很多的好处,如娱乐活动丰富、信息流通快、教育条件好,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问题】城市存在哪些问题呢?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生活体会,思考。
【师生总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犯罪率高等。
4.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教师活动】PPT展示乡村演变成一般城市示意图
【问题】简要分析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分析)
【师生总结】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逐渐发展成城市。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书本上整理出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查阅资料,搜集南北方聚落的建筑风格差异,并尝试去分析原因?
四、板书设计
图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并且学会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2)了解图例和注记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能在野外辨别方向;会绘制教室平面图和校园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在经纬网地图和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演法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学生打开绘图本,标注当天的`日期,依惯例写出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
2.问上课的此时我们看太阳是往哪个方向看?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养成记地理日记的习惯;复习旧知,从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课题。
过渡:
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样判断方向?学生交流
我们今天主要来研究地图上的方向。
【学习目的】体验生活中的地理。
新授:
(一)一般地图的方向判断
你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吗?你会判断不同地点的相对方向吗?教师板图。
学生说明判断方向的步骤和关键点。
【设计】1.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判断方向的方法。2.一般地图方向的判读对学生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参照点”问题,所以,讲清楚参照点是关键。
(二)有指向标地图的方向判断
1.所有地图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吗?(展示学生中秋节搜集的门票地图,用箭头标注了北方。)
2.为什么有的地图要标注指向标。
3.怎样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
学生同桌交流、回答。
4、通过学生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判断指向标地图方向的方法。
(三)经纬网地图的方向判断
1.还记得经线和纬线指示的方向吗?(经纬仪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经线纬线的指示方向)
2.怎样在画有经纬线的图上判断方向呢?板图展示。(复习旧知,期待做错的同学说出或画出自己的想法)
4.学生练题
学生回答。学生板图画方向。
【设计目的】1.经纬线地图方向的判读是难点,尤其是两极地区的地图判读,毕竟,对于七年级的小孩子来说,空间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适当运用,可以化难为易,直观、生动的展示难点内容。2.鼓励学生说出错误答案,对他和其他同学都有好处,老师能从中发现问题所在,使教学更有针对性。3.编题可锻炼学生从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找不到北了。”来说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头绪、不知怎么做等等。这句话对你今天学习方向有没有启发呢?
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3.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再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4.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教学准备:
地球仪、地动仪、手电筒、《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投影
教学方法:
演示、观察、讨论、比较、归纳
学法:
观察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填表比较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当遇到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时,我们通常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那么太阳有可能从西边出来吗?(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真的是太阳在升落吗?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演示]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
[小组讨论]地球自转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有关自转规律的项目。
(表1)
自转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一天)一年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转动特点地轴倾斜地轴倾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
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结合实际说明]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就是地球自转方向的证据
[设问]地球的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学生演示]一名学生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
[反向思考]假定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会产生什么现象?(有昼半球和夜半球,却不会有每24小时一次的昼夜交替)
[演示]老师在地球仪上用红笔标出广州的位置,自西向东转动地球。。
[观察讨论]
(1)广州在地球仪转动一周的时间里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2)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处在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约
是多少?每完成一次昼夜交替需要多长时间?(24小时)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畅畅和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观察演示]在地球仪上标出北京、纽约和东京,用手电筒做光源,照在地球仪上;老师自西向东转动地球。观察北京、纽约和东京分别被光源照到的时间。
[教师说明]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时间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经度每隔15度就相差一小时,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早。时刻的计算一般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设问]1、日本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点?(下午2点)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3点钟有一场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应在几点钟打开电视收看直播?(15+5=20点)
[学生填表]将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的地理现象填在表1。
[课后想一想]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的广州处于什么季节?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地动仪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规律,将结论填在表1
[设问]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有什么关系?
[学生演示]用手电筒在黑板上演示阳光直射和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阳光直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多,斜射时单位面积得到太阳光热少)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逐一讨论
(1)在同一天,早晨、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的最厉害?(中午比早晨、傍晚更厉害)这一现象说明什么规律?(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春-夏-秋-冬依次回答)
(3)一年中广州什么季节的中午太阳照射的最厉害?什么季节最温和?为什么?(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最高,冬季较低)
(4)一年之中,广州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不一样,夏季白昼较长,冬季较短)
[教师引导]综上所述,由于地球表面在不同季节得到的太阳光热
有多有少,而产生了季节变化。这一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什么关系?
[演示观察](1)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那里?(赤道)
(2)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太阳直射点有变化吗?(直射在某一纬度不变)
(3)当地球倾斜者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吗?
[CAI演示]地球的公转,显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观察二分二至日时能够受到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总结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完成下表(斜体字为填写内容)
(表2)
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北半球白昼时间季节(月份)
夏至
6、22前后北回归线接受光热多,气温高最长夏季(6、7、8)
秋分
9、23前后赤道过渡,温和昼夜平分秋季(9、10、11)冬至
12、22前后南回归线接受光热少,气温低最短冬季(12、1、2)
一、分析本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
本节课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节,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二、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往往给心理上造成了不适应。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除社会、家庭、学校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外,作为地理教师也应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教学法上入手,从这节课开始就使学生认识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教育他们认识地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三、分析教材内容
1.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②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
2.知识结构(如下表)
3.教学重点 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4.教学难点 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
5.教学思路
①采用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想一想”,利用彩色图片、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掌握从5个方面思考的学习地理方法。
③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兴趣小组。
6.课程类型 阅读欣赏课。
7.课时安排 1课时
8.教具准备
①自制本课知识结构图。
②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
③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识图片2~3张。
9.学具准备 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
10.组织教学(3分钟)
四、教学过程
1.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每一个都像地球一样,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满天的星星组成了庞大的银行系,银河系外面还有更大的河外星系。地球仅是银河系内的一个成员,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如果说,河外星系就像我们的学校,银河系就像我们的班级,太阳系则是班上一个小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们今天就学习地理课第一节‘学习地理 认识人类之家’板书课题。
2.讲授新课
①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3分钟)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还认识不清楚。例如,我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测量出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美国科学家自1994年开始利用卫星控测陨石突破大气层后的轨迹;我们附近的小造纸厂给我们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地理课中要研究的问题。教科书中讲了7个地理学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教师板书7个问题将在地理课本中的那些章节详细讲解:地球运动──气候──地形──地壳运动──资源的利用及工农业生产──人口分布──环境保护等章节。
教师小结:地理课的内容远比这些问题广阔的多,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同学们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地理专业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学习研究的目的都是了解认识人类之家,让人们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
②看彩图,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知识(8分钟)
引导学生看彩图:火山喷发
让学生想一想: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旅行、书报、看电视、天气预报、筑路、治理环境等等”
③怎样学好地理(13分钟) 教师将学好地理应思考的5个方面贴在黑板上引导讲解。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同人类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处理好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会阅读地图,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引导组织地理课外活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办地理小专刊,收集地理自然景观图片等,以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兴趣。
④地理小游戏(3分钟) 话说世界稀奇事。活动内容始终围绕地理题材,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课后小结(5分钟)
讲地理科学的发展前景。培养热爱“人类之家,建设人类之家──地球”的远大情怀。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长度、年径流量、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
二、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三、教学过程
一、黄河概况首先让我们了解黄河概况。
活动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92文字和黄河流域图,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找出地理事物并尝试动手画一画:(详见导学案)
1.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
(学生上讲台画黄河的干流图,并说出形状特点)
2.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
指导学生在老师给出的资料中找出黄河长度、流域面积,得出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结论,并思考:黄河为什么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黄河虽然长度比珠江长,流域面积比珠江大,但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珠江的年平均径流量远大于黄河,所以黄江只能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9省区
(学生上讲台填注省区并按照顺序说出)
教师给出谐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小青穿(川)过干(甘)涸宁静的内蒙古,进(晋)入陕西遇(豫)见了鲁智深”。
4.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
(学生回答并上讲台并将地形区拖动到相应的位置)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学生上讲台圈出划分界点并说出所在省,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把河段区分出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思考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学生上讲台描画主要支流并说出那个河段支流较多)
二、黄河的贡献
教师给出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南岸的“黄河母亲”雕像图片,学生观察后说说雕像象征的意义。
(古诗欣赏)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写诗来赞美黄河,请同学们分享。
(学生将教师提前布置的诗句的搜集成果分享给大家)
转折:为什么我们把黄河深情的比作母亲,她对我们做出了那些贡献呢?
活动二(自主学习)
结合P95-96页图文,看图说话:为什么提到黄河,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情地称之为“母亲河”?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1.孕育了中华文明
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
2. 提供水源
黄河流域地区为半湿润半干旱区,当地人民引黄河水灌溉,使得宁夏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塑造了塞上江南,我们也是喝着黄河水长大
3.水能资源
读图p95N,找出流域内主要水电站,观察水电站集中的河段,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黄河中上游流经地势一二级界线,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利于建水电站。
4.矿产资源(煤,铝土,稀土等)
5.旅游资源(壶口瀑布等)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作为黄河岸边的中学生,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保护黄河,使得黄河这条母亲河继续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