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解方程 (1)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6篇“解方程”。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找出一元一次方程中存在的相等关系
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找出应用题中存在的相等关系
难点:正确分析应用题中的条件
关键:理解题意,并能正确找出应用题中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题的步骤
2、例题探究
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哪些?
师:出示例题
已知某电视机厂生产 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 机,出厂价分别为:甲种每台1500元,乙种每台2100元,丙种每台2500元,应用题,初中数学教案《应用题》。某商场根据市场调查花9万元从该厂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50台。请你分析一下是哪两种型号的电视机?
(教师引导,由学生自己解题过程)
生:思考议论回答
找等量关系
设未知数
列一元一次方程
解方程
写出答案
生:讨论
该问题需要分类讨论,有三种可能的情况
可能购买的是甲、乙两种型号的电视机,也可 能是乙丙或甲丙。
8分
20分
A组:
16个蓝球队进行循环比赛,每个队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比赛弃权得0分。某队参加了循环赛中的15场比赛,共得26分。这个队赢几场?输几场?
B组:
一列火车长250米,速度为60千米/时,一越野车其车速为90千米/时,当火车行驶时,越野车与火车同向而行,由列国车车尾追至车头,需要多长时间 ?
教后札记
教学课题:解方程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例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规律会解方程。
2、 能力目标: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
3、 情感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方法:质疑引导。 教学资源:课件、投影仪 教学流程:
作业设计:
1、 必做题: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一题
2、 选做题:解方程:X+0.3=1.8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认识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通过天平初步掌握了有关等式、方程的意义,基于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关注了下面两点:
1.关注教具的合理运用。
本节课再次利用直观教具——天平,使学生深入了解等式的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简单的方程。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的性质”,使大部分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充分体现了“课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的这一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看图列方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8=14 2×6=12
6+8-8=14-( )
2×6×3=12×( )
6+8+2=14+( )
2×6÷3=12÷( )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今天,我们就用这个道理来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一)]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复习,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操作观察,感知规律
(课件出示摆有砝码的天平)
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1)师: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放一个5克砝码,右侧也放一个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中间,说明什么?用等式怎样表示?
说明天平平衡,等式:5=5。
(2)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再加上一个2克砝码,天平会怎么样?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你还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吗?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写出等式:5+2=5+2。
(3)在天平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一个10克砝码,天平两侧平衡。用等式表示天平两侧平衡的状况。(学生在纸上写一写)
学生汇报。
(4)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学生在纸上写一写,指名汇报)
(5)如果在两侧都加上一个10克砝码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一个12克砝码呢?
(6)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研究一下)
(7)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利用课件演示,不仅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天平两侧的变化,更加深了学生对“等式”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体会等式变化的规律,为学生更好地总结规律埋下伏笔。
用含有两个相同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及解方程
一、教学内容:
课本105页-106页的内容及相应练习。
二、教学目标:
教养目标:使学生通过实例,根据运算的意义,掌握两个相同字母相加减的运算;学会解带有两个相同字母的方程,为用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从而拥有热爱科学,不畏困难、学好基础知识的精神。
发展目标:学会在讨论和交流中探究掌握知识,学会初步的集合、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借助插图,从直观上理解ax±bx=(a±b)x的计算方法及方程的解法。
难点:熟练计算ax±bx,尤其是当b=1时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情景:20xx年10月15,中国航天飞行第一人杨利伟带来了成功回归的信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也想到太空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出发到太空遨游!
1、出示: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一天上午运4车,下午运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分析题意,学生解答后出示两种解法:5×(4+3) 5×4+5×3
2、导入新课。
情景:飞船升空,布置任务1。
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用含有两个相同的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数量关系及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出示例5改编题:本次任务需要用太空车运送外星泥土,每辆车运x吨,一天上午运4车,下午运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1)小组合作交流:(出示讨论提纲)
A、每车运土x吨,怎样求上午运土多少吨?下午运土多少吨?
B、怎样求运土的。总吨数?还可以怎样求?
课件出示:4x+3x (4+3)x
个别提问:为什么可以列出(4+3)x?先求4+3,求出什么?
(2)4x+3x和(4+3)x有什么关系?这实际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x表示几个x,3x表示几个x?(4+3)x实际就是几个x?所以这个式子的结果就是7x。
(3)想一想,如果把问题改成上午比下午多运多少吨?应怎样列式?
同位讨论:4x-3x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1x通常怎样表示?
(4)师小结:当碰到有两个相同字母的式子,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公因数提取,并把不是公因数的数字相加减,从而算出结果。
(5)完成105页做一做。
3、教学例6。
情景:出示任务2。出示例6。
(1) 小组讨论:这是个含有两个相同字母的方程。第一步你你该怎样解答?
(2) 你能把它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吗?
(3) 学生发表意见后板书解题过程,提醒学生注意格式,全班口头检验。
(4) 完成106页做一做。
(5) 小结:解带有两个相同字母的方程,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不同因数相加减,从而转化成最简单的方程解答。
(6) 反馈练习:判断题:b+0.1b=0.1b吗?5x-x=5吗?
三、巩固练习。
情景:看到同伴被外星人抓去,你能闯三关把他们救出来吗?
练习1:书本第107页第3题。
练习2:书本第107页第4题。
读题,分析题意:
成人有多少人?(x人)儿童有多少个x个人?共80人是什么意思?
练习3:书本第108页第6题(2)
题目要求列方程解答,第一步要先怎样做?解设什么是x?
四、小组竞赛。
情景:你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真让我佩服,欢迎地球的朋友们一起来探索宇宙的奥秘,宇宙中含有无数美丽的恒星,如果谁最快能帮助我解决下面的题目,我就把其中的一颗星星送给你们,努力呀!
1、小组合作完成书本108页第7题,先思考应怎样做?让最快想到方法的同学先讲讲解题方法。最快完成的同学切换成投影方式奖星星。
2、小组合作完成108页第10题。把答案贴到展示板上,如时间不够可下课时让同学自己评评哪一组的方程列得快、列得好。能答对的小组老师也每人送他一颗星星。
五、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利用方程来解决什么问题呢?
2、你为什么能看到这美好的太空画面,如果人类科技落后,能看到吗?你知道吗,数学中的方程是解决科学难题的基本工具,你想把这工具掌握在手里吗?希望同学们在五彩缤纷的未来中能亲眼看到真正的太空,到时候再给虞老师讲讲你的感受,可以吗?有信心吗?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会用等式性质解形如x+5=12的简单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四、教学难点:
了解等式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在古代三国的时候,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要知道大象的重量,大臣们都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小儿子曹冲却称出了船上石头的重量。你是怎样理解曹冲的方法的?
(板书:大象的体重=石头的重量)
师:曹冲之所以聪明,就在于他“运用了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也要用他这个策略解决以下问题。
检查预习。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学习等式性质
1、师操作:在天平两侧各放一个5克砝码。
提问: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两边关系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加上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操作在刚才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减砝码。
提问:你能用等式来表示吗?
提问:如果在天平一边去掉一个砝码,天平会怎样?要是天平不平衡,怎么办?
提问:你还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吗?
教师呈现其他天平直观图,鼓励学生观察并写出等式。
全班交流,教师总结概括出等式性质。
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用天平演示的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是等式的性质。这也是我们今天解方程的依据。
(三)重点精讲。
探究二:学习解方程
师板书x+2=10问:用天平如何表示?
问:如何用刚才的知识解方程?(两边都减去2)
1、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并画出天平图。
2、师在解题示范时要注重“解”和“等于号”的书写要求。
3、交代检验方法。
4、学生试着解方程。
y-7=12 23+x=45
组内交流收获和疑惑。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板书: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五)随堂检测
1、请你画图或举例说说下面这句话的意思: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3、解方程。
(1)x – 19 = 2
(2)x - 12.3 = 3.8
4、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5、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6、看图列方程,并解方程。
小学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 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在教学前,由于我个人一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涵意——方程是一个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此课的情境,通过直观演示,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些困惑。
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23 56÷7=8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目前的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二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
2、 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以实际上反而是多了。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