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该页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年级物理质量教案(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能力
1、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2、知道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典型的科学研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问题——猜测——验证——结论{检验、应用、推理、解释}——创造——发现,使学生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现象的乐趣,获取物体沉浮的经验认识,增长探究物体沉浮的本质的能力,培养观察实验,思考等科学能力,为后续乃至终生学习能力及达到高级的思维水平准备认识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参与制作密度计的实践活动和成果的展示活动,感受到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实验现象认真观察和对实验操作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3、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谋求内部协调统一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
1、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以打捞沿船引入新课,并利用FLASH模拟潜水艇下潜、上浮;巨轮在海上航行;飞艇在空中飞翔等现象引入到浮沉条件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边学边实验,在实验、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并用FLASH制作动态的受力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3、用多媒体制作潜水艇、孔明灯等浮沉原理并结合演示实验,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
难点:影响物体浮沉条件的因素
克服策略: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讨论、交流、总结得出,加深认识
【教学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主体参与教学策略。具体应用:1、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2、创设问题的情境;3、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4、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学生控制策略: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与实际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与自身相关的任务进入学习,使学生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教学设计策略:本课的设计采用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各种学习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教与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得信息到使用信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如学生实验,课件展示等),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密度计等实验不仅仅提高了综合素质,而且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在实验中学会研究,初步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准备学生分组实验(2人一组):400ml烧杯,200 ml烧杯,50 ml烧杯,盐,水,酒精,鸡蛋,量筒,铅笔,铅丝
2、密度计,潜水艇模型,自制热气球(教师演示用)
3、制作POWERPOINT,利用shockwave flash object插件插入flash.exe。
【教学过程】
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开POWERPOINTRT,学生浏览有关“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理念:开头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这个情景围绕学科教学内容展开,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关联,而且稍高于学生现有的基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没有一个明显的正确答案或固定的答案,学生也许不可能一开始便获得对提出问题的全面认识,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也许很幼稚,作为教师,要肯定学生想法中合理的一面,进而进一步提出问题)
新授
一、研究影响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因素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探究过程一:将实验桌上的石蜡块、小瓶、牙膏皮分别投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探究过程二:请同学们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并尝试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它们原来的浮沉情况的?(学生实验,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发现过程)
结论:控制物体浮沉的途径:
1、保持物体重力不变,增大浮力使物体上浮,减少浮力使物体下沉
改变液体密度
改变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保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变,减小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上浮,增大物体自身重力使物体下沉。
(设计理念:影响物体的浮沉的因素不可能只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教师的演示就能完全建立的,在本探究活动中学生不是面对教师和课本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本设计中,教者想尽量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如石蜡块、小药瓶、铅制牙膏皮铅笔等设计实验让学生先动手实验,再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激发自主探索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使“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探究过程三:探究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下沉、上浮或悬浮,即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将鸡蛋放入浓盐水中,逐渐加入清水,使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G物
研究物体的下沉、上浮条件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上浮。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F浮 G物
在盐水中加入 ,可使鸡蛋下沉。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F浮 G物
分析讨论得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
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结论: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F浮 G物
状态 漂浮 悬浮 沉底 上浮 下沉
力的关系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设计理念: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并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验体验,逐渐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探究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在这里,教师需精心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景,教师的功夫,主要花在设疑,导疑上,最后的释疑留给学生自己解决)
多媒体演示:解释下沉、上浮和悬浮所表示的运动过程。(由学生填入物体所受浮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提出问题:产生漂浮和悬浮的条件都是F浮=G,它们有区别吗?
启发思考:两种情况下v排与v物关系不同
(教学设计理念: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考虑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及教学的要求,选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媒体,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现象的感性认识、到对问题的理性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对概念、规律的正确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对物体在液体中的五种情况(“三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二过程”:上浮、下沉)有比较深的认识。)
二、研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 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
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
(由学生举例,教师利用演示文稿插入一个FLASH:大屏幕上展示万吨巨轮在大海上航行;潜水艇在水中潜行;飞艇在空中遨游等动画,色彩鲜艳,声象并茂,同时刺激了学生多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时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工作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及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简单介绍我国水镜、铜镜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光的反射规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教学环节安排】
导 学 学 案教 学 流 程
我会自学:
1.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2.如图所示,图中AO叫做,OB叫做,
ON叫做,α角叫做,β角叫
做
3.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光反射时: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3)反射角入射角
4.光的反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种是。两种情况(都、不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我能参与: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
有的物体能发光,有的物体不能发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发生了。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注意以下名词:①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②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③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④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问: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实验一:
(1)按照课本图4-15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引导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②;③。
实验二:
把入射光线沿实验一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
例1:右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2: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作图说明:(1)入射角和反射角各为多大?
(2)若保持人射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转过多少角度?
知识点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实验:
将一束光分别照到平面镜上和纸面上,观察反射情况:
镜面反射:平行光投射到光滑表面,其反射光束仍是平行的,这类反射叫镜面反射。列举镜面反射的例子。
漫反射:平行光投射到粗糙表面,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列举漫反射的例子
画出简单光路路图
什么是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举例说明。
3、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力的概念非常抽象,用力的作用效果去理解力的概念,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人推车”“拖拉机拉犁”“磁铁吸引铁钉”等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然后再举例“小孩推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为了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力,课本中接着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和插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通过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力是一种什么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学知识的入门基础课,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对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吸收有重要作用。
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建议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材是通过学生熟悉的弹簧、锯条受力形变等事例来讲述的,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力的作用效果”的视频及动画,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
有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学建议
可以向学生提问: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启发学生举出一些实例。再从回答中筛选出表现力的推、拉、提作用的典型例子,写到黑板上。比如:人推车、人拉锯、人提水桶等。
然后对例子进行分析:人推车时,人施力,车受力;人拉锯时,人施力,锯受力;人提水桶时,人施力,水桶受力。其中,推、拉、提是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样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逐步理解什么是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明确指出: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必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有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来反映,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受力)物体。
以上内容应通过实验、事例加以说明。
例一:让学生用力拍桌子,问学生:手有什么感觉?(感到痛)为什么手会感到痛?让学生思考。
分析: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力,同时手也受到桌子的反作用力。
例二:让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问其他学生:为什么这位同学自己会向后退?
分析:人推墙时,人对墙施力,同时人也受到墙的反作用力。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人推车,人是否也受到车的推力?
(2)人拉锯时,锯是否也拉人?
(3)拖拉机拉犁时,拖拉机是否也受到犁的拉力?
(4)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可用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文字叙述引入力的概念。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引入新课。
也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请一位同学把一个大铁块拿到讲台桌上。
学生前来拿起铁块。
教师可提问:有什么感觉?
总结学生的回答:因为东西很沉,拿起它用了很大的力。
引入新课:可以说“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但是在物理学中到底什么是“力”呢?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守相同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时,抓住主要矛盾,简化问题,建立理想模型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行星的运动)看本质(受万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断、推理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过程,说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渗透科学发现的方_教育。
2、培养学生的猜想、归纳、联想、直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月——地检验的推倒过程
教学难点: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太阳对 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力使行星不能飞离太阳;地面上的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得物体离不开地球呢?是否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造成的呢?
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到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 ,可是地面上的物体距地面很远时受到地球的引力似乎没有明显减小。如果物体延伸到月球那里,物体也会像月球那样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地球对地面上的物体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 种力。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二)新课教学:
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假想—_推导——实验检验
(1) 牛顿对引力的思考
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他对天体和地球的引力确实作过深入的思考。牛顿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产生如下的假想:太阳、行星以及离我们很远的恒星,不管彼此相距多远,都是互相吸引着,其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就是靠劂的引力维持。同样,地球不仅吸引地面上和表面附近的物体,而且也可以吸引很远的物体(如月亮),其引力也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牛顿进一步猜想,宇宙间任何物体间都存在吸引力,这些力具有相同的本质,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其大小都与两者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牛顿对定律的推导
首先,要证明太阳的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凭着他对于数学和物理学证明的惊人创造才能,大胆地将自己从地面上物体运动中总结出来的运动定律,应用到天体的运动上,结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理论上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还证明引力跟太阳质量M和行星质量m的乘积成正比,牛顿再研究了卫星的运动,结论是:
它们间的引力也是与行星和卫星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牛顿对定律的检验
以上结论是否正确,还需经过实验检验。牛顿根据观测结果,凭借理想实验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牛顿设想,某物体在地球表面时,其重力加速度为g,若将它放到月球轨道上,让它绕地球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为a。如果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F1,和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作用力F2,都是来自地球的吸引力,其大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a和g之间应有如下关系:
已知月心和地心的距离r月地是地球半径r地的60倍,得。
从动力学角度得出的这一结果,与前面用运动学公式算出的数据完全一致,
牛顿证实了关于地球和物体间、各天体之间的引力都属于同一种性质力,都遵循同样的力学规律的假想是正确的。牛顿把这种引力规律做了合理的推广,在1687年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可以用下表来表达牛顿推证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看书,教师引导总结)
(1)什么是万有引力?并举出实例。
(2)万有引力定律怎样反映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其数学表达式如何?
(3)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2、公式:
3、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
F为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单位:N.
m1、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单位:kg
r为它们间的距离,单位:m
G为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单位:N·m2/kg2.
4、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①万有引力F是因为相互作用的物体有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与初中学习的电荷间的引力、磁极间的引力不同。
强调说明:
A.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B.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C.万有引力的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D.万有引力的独立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也与周围有无其他物体无关。
② r为两个物体间距离:
A、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r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B、若是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相距较近,则应把r理解为它们的几何中心的距离。
C、若物体不能视为质点,则可把每一个物体视为若干个质点的集合,然后按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质点间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们的合力。
③ G为万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都是1kg的两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的引力
随堂练习:
1、探究:叫两名学生上讲台做两个游戏:一个是两人靠拢后离开三次以上,二个是叫两人设法跳起来停在空中看是否能做到。然后设问:既然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万有引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各自之间或人与物体之间,为什么都对这种作用没有任何感觉呢?
具体计算:地面上两个50kg的质点,相距1m远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多大?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6.0×1024kg,地球半径为6.4×106m,则这个物体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F1=1.6675×10-7N,F2=493N)
(学生计算后回答)
本题点评:由此可见通常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极小,一般不易感觉到。而物体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如人与地球)就不能忽略了。
2、要使两物体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保持不变
B.使两物体间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C.使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1/4,距离不变
D.使两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1/4
答案:ABC
3、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为( )
A. 1 B 1/9 C. 1/4 D. 1/16
提示:两处的加速度各由何力而产生?满足何规律?
答案:D
三。引力恒量的测定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却没有给出引力恒量的数值。由于一般物体间的引力非常小,用实验测定极其困难。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由英国的卡文迪许用精巧的扭秤测出。
(1)用扭秤测定引力恒量的方法
卡文迪许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不易观察的微小变化量,转化为容易观察的显著变化量,再根据显著变化量与微小量的关系,算出微小变化量。
问: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如何实现这一转化?
测引力(极小)转化为测引力矩,再转化为测石英丝扭转角度,最后转化为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较大)。根据预先求出的石英丝扭转力矩跟扭转角度的关系,可以证明出扭转力矩,进而求得引力,确定引力恒量的值。
卡文迪许在测定引力恒量的同时,也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四)、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重点理解定律的普遍性、普适性,对万有引力的性质有深层的认识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万有引力的普遍性。它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力。
(2) 万有引力恒量的普适性。它是一个仅和m、r、F单位选择有关,而与物体性质无关的恒量。
(3) 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 万有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和质量分布均匀球体间的相互作用。
课后习题
课本71页:2、3
板书
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
2、万有引力定律
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②公式:
G是引力常量,r为它们间的距离
③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
④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重要意义:
3、引力恒量的测定
4、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①万有引力F是因为相互作用的物体有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与初中学习的电荷间的引力、磁极间的引力不同。
强调说明:
A.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星球间,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B.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C.万有引力的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D.万有引力的独立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有关,而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也与周围有无其他物体无关。
② r为两个物体间距离:
A、若物体可以视为质点,r是两个质点间的距离。
B、若是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相距较近,则应把r理解为它们的几何中心的距离。
C、若物体不能视为质点,则可把每一个物体视为若干个质点的集合,然后按万有引力定律求出各质点间的引力,再按矢量法求它们的合力。
③ G为万有引力常量,在数值上等于质量都是1kg的两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的引力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自界的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以及他们的不同特征。
2、学会使用酒精灯。
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温度计的测量。
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自然界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为:
2、物质处于固态时,有一定的 和 ;处于液态时,有一定的没有一定的 ;处于气态时,没有固定的
和 。
3、酒精灯使用:
(1)酒精灯的 温度最高,应该用 加热;
(2)绝对 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应该用 去点燃;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 盖灭,不能 ;
(4)万一洒出的酒精 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扑盖。
4、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那么物质处于那种状态与 有关。
5、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 的性质 制成的。
6、温度计上的标度常采用 温标,该温标是由 国物理学家 首先规定,标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7、0度的规定: 。
8、100度的规定: 。
三、探究新知:
1、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只含固态成分的有 ,只含液态成分的有 ,含固态、液态等多种成分的是 。
2、一块冰的温度有—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 ,另一块冰原来的温度为—2℃,降低了10℃后,冰的温度变为 。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 ,它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4、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有: 、 、 。
5、—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20摄氏度 D、零下20摄氏度
6、0℃的冰河0℃的水,两者温度相比较( )
A、0℃的水的温度低一些 B、相同
C、0℃的冰的温度低一些 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但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
A、上升的示数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高的多,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高的高,示数也大
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热胀冷缩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0C;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填会或不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3、知道测量有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2、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养成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时读取估计值。
【教学准备】
教师用:习题及图形(事先写或画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钢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石英钟、电子手表、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学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铅笔、金属块、J1202机械停表(精确度0.1s)、J1202电子停表(精确度0.01s)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件导入
【展示课件】展示几个有趣的“视觉错视”实例。
1、图甲中两根紫色的线是直的吗?
2、图乙中红色的线哪根长?
【过渡语】靠我们的感觉器官去判断,很难精确,而且有时会出错。所以,要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到精确的数据,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
【设疑引题】尺、 秤、 钟表、 温度计等是我们熟悉的测量工具或仪器。它们都有刻度,测量时需要正确使用它们,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那么如何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感觉不可靠,测量有必要,从而引出课题。)
1、学生相互谈谈自己的感觉,并请2~3名同学回答感觉的结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观察,发现:
甲图中两根紫色线都是直的;乙图中红色线一样长。
3、认识到感觉不可靠,要想获得准确结果,应该进行测量。
二、新课讲授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单位的符号
(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 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
2、长度的测量
(2)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过渡】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布置自学】
1、阅读P15科学世界“国际单位制”。
2、阅读“长度的单位”部分(P10-P11)。
(时间2分钟)
【提出问题】
1、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现在又知道长度有哪些新的单位?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反馈练习一】
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2、完成单位换算:
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nm
【温馨提示】要注意换算格式,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示范如下:
7×10-5m= 7×10-5×106μm=70μm。
(设计意图:对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感性认识,并能准确进行单位之间换算)
【过渡】为了准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测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测量工具?
1、了解“国际单位制”。
2、带着问题阅读,并交流归纳: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思考回答:
①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dm
②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mm
③人头发直径约7×10-5m=
70 μm
④一张纸的厚度约10-4m=
105 nm
(1)长度的测量工具
(2)观察刻度尺
【展示实物】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问题】观察下图刻度尺(或学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强调重点】1.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2、量程是一个测量范围,而不是测量的值。
3、分度值是相邻两格间的距离,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设计意图:使用任何测量工具时,首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锻炼学生观察能力。)
根据生活经验和阅读课本
P11-P12回答: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观察图示的刻度尺回答:
在图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引导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能正确使用刻度尺。
【出示问题】在测量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要测量以上长度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刻尺?
2、怎样放置刻度尺?
3、读数时要注意什么?
4、记录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归纳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各组按要求测量,体会测量的过程和方法,并总结出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
(1)选:在实际的测量中,首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其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精确程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齐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3)读: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丙所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4)正确读取估计值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测量长度,感受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以例代讲 突破难点】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长度分别为 cm
【难点剖析】在测物体长度时,被测物体末端
正好落在刻度线上时,我们读的估计值为零,
记录时也不能省略。如图所示,物体长度的准
确值是1.3cm,估计值是0.00cm,因此读数应为1.30 cm,不能读作1.3cm.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进一步突破估读这个难点)
【反馈练习二】
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
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cm,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读成1.30cm.)
讲解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深化认识,归纳总结出答案:1.30cm
讨论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2.2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2.20cm.
答案:A; B; 2.20cm(或22.0mm)
(5)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特殊方法
3、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计时工具
【知识拓展】
1、 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_____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________mm.
2、 给你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你能想办法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吗?
(设计意图:渗透测长度的特殊方法累积法、
替代法、化曲为直法。)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行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行测量。
【提出问题】
1、你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简单介绍,在古代人们测量时间的工具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了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历程。)
思考交流: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准确值是5.0cm;估计值是0. 00cm;细铜丝的总长度为是:5.0cm+0.00cm
=5.00cm,然后除以32圈,得到细铜丝的直径为1.6mm
答案: 5.00;1.6
讨论交流:先找一段柔软的棉线,让棉线沿着曲线的形状附着在曲线上,在曲线两端处的棉线上做记号。然后将棉线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测出棉线上两个记号间的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学生自学,组内谈论回答: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测量时间的工具有:石英钟、电子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3)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指出】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机械停表的使用
【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实验室J1202机械停表为例。
【引导实验】组织学生按课本步骤进行分组实验,对暴露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
阅读“知识加油站”,熟悉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小组内同学相互帮助,在“知识加油站”的基础上,熟悉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练习使秒表启动、停止和回零,并正确进行读数。
【反馈练习三】
如图所示机械停表读数是 min s.
答案:3min38.3s
讨论回答:
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大圈指针指示是38.3s,因此读数是3min38.3s.
【问题过渡】在刚才测量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中,我们测量的结果一定等于物体的真实值吗?如果不等,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布置自学】阅读课本P14“误差”部分,时间2分钟。
【提出问题】
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2、减小误差有哪些方法?
3、错误与误差有什么不同?
【反馈练习四】
有五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7.65㎜;
⑤187.7㎜。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0㎜
B.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7㎜
C.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③次
D.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⑤次
【强调】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
(设计意图:利用反馈练习巩固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对错误测量结果的判断) 学生阅读思考课本P14“误差”,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1、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者的不同,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别,这个差别叫做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思考交流:题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第④四个读数187. 65㎜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①187.6㎜;②187.5㎜;③187.8㎜;⑤187.7㎜,它们的平均数为187.65mm,在这里只平均值有效数字个数应该与测量值有效数字个数相同,则物体的长度应为187.7mm,综上所述,应选D.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见附件1.
四、课堂检测 老师巡视、讲评。 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2、 4. 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二、长度的测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选、放、读、记
三、时间的测量
1、单位及换算:1 h=60 min 1 min=60 s
2、停表的使用: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四、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减小误差的方法: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是否可以避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8页——112页。
1、质量的定义和单位;
2、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3、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
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法学法:
实验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学生天平(带砝码),小石块,水、烧杯,矿泉水瓶子一个。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新课教学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物体的这个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机构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三)教学准备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
二、进行新课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六)作业
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动手动脑学物理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教学中让学生对照着实物认识天平的各主要部分和它们的作用。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后面两节课的基础。
在教学中,对使用天平的要求是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这里体现了小组合作,让他们进行讨论,然后再汇报自己组的讨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动脑思维能力。
接下来,我边演示边讲解天平的调解和称量物体的质量,还有些细节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怎么快速的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通过观察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游码有一定的宽度,读数时以哪边的刻度为准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充分加强了学生对天平正确使用的知识上的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讲质量单位时,提到了“斤”和“两”,没有很好的处理一下它们和千克的关系,强调不够。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处理的不够好,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钻石,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达成目标,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作用,并说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重点)
3、运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4、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能够指认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重、难点)
【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入欣赏歌曲《天路》,并配以青藏铁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
问:大家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此外还有那些交通工具?
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看来,我们出门无时不刻不依赖于交通。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有关问题。学生听歌曲回答
骑自行车、步行、乘车
火车、轮船、飞机
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学生接受。
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
交通运输所运送的是“人”和“物”。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差别,并补充地铁、管道也属于现代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证明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兼顾货运与客运,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
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认识了铁路干线,就能认识全国的铁路网,进而认识全国的交通运输网。自学完成现代交通方式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总结出铁路运输是我国各种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观看中国铁路线图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和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以及分析判断能力,最终提高学生阅读图文内容的能力。
承转过渡目前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都是铁路运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很快,通车里程不断增长,已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下面我们认识我国的主要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