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通用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摇篮曲教案 篇1

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则是艺术的艺术。教师在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对学习有一种满足感、渴求感与自豪感,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导兴趣,培养道德情感

引趣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诱导和引导学生对当前所要进行的认知活动产生兴趣。

(一)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创设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在学生进音乐教室的楼道内墙上张贴着几位音乐大师的画像。贝多芬、肖邦、冼星海等音乐大师的生平简介,使学生受到了音乐的启迪。室内的布置更加有吸引力,正面墙上挂着电教黑板,上方有书写十分美观大方且醒目的“音乐世界”几个字,这几个字由变形的高音谱号带出,充满了乐趣。后面墙上稍加美化写上了冼星海的“音乐是一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几句话加上洁净的室内外环境和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用具,使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进行音乐活动无疑使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受到了陶冶产生了兴趣。

(二)注重新课导入,抓住学生心灵

在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开的好,学生有兴趣了,对整堂课的授课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顺利进行。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如在教唱《校园的早晨》这课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校园,喜欢校园的那些?这样在轻松的谈话中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课题。教师的神态和手势、眼神等也是创设情境的好方法。微笑进课堂,态度和蔼可亲,师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融洽,学生们在毫无压抑的气氛中学习音乐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激发兴趣是在引导兴趣的基础上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初中学生,此时不仅他们的身体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在逐渐改变,往往难以预料,具有反抗精神,自尊心特别强,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影响到学生的情绪。

(一)幽默教学激发兴趣

例如我在上《摇篮曲》一课时,开始我先没有告诉学生用怎样的演唱方法、情绪、力度、速度去演唱歌曲,只是问了一句“什么是摇篮曲”。学生回答是哄婴儿入睡的歌曲,看来他们知道《摇篮曲》的意思了。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演唱,完后,我没让学生唱第二遍,而是微笑着问他们:“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这样唱小宝宝睡得着吗”?同学们齐声回答:“睡不着”。我紧接着就说:“像你们这样唱,宝宝会从摇篮里坐起来,对妈妈讲 ‘3 5 ︳2 3 4 ︳3 3 2342 ︳1 1 ’妈妈,妈妈,我的瞌睡没了。”学生听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而歌曲的演唱要求却包含在了这一张张笑脸之中了,果然再唱时学生的表演大有进步。通过这样的教学使我深刻的意识到,对于初中的学生应该不能直接了当的对他们说“你们唱得很难听”等之类的批评语或大声训斥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利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与巧妙的教学手段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直接激趣

利用图片、影像等直观教具,借助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时。录像播放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等图片,讲述我国曾经经历的苦难历程和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的精神,引导学生体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隆隆炮火中前进的悲壮激昂的歌词,感染学生引起共鸣。让学生讲讲每周一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心情,产生唱国歌、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

三、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课外活动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途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因此紧扣教材,采用开展了读谱知识讲座、节奏训练、识谱要决、集体项目(舞蹈队、合唱队、器乐合奏队)、个人项目(独唱、独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发展特长有很大的作用。经过训练同学们最喜爱抢答、猜谜语、对歌接龙等游戏,这是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轻松没有压力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们自由参加活动获得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有些同学还从中找到了闪光点。有一名男孩文化课程是公认的不理想,自从他在这里找到自信后,文化课也有了进步。

摇篮曲教案 篇2

农村经济水平落后,整体教育处于落后状况。许多学校对音乐教学重视不够。硬件不足,音乐教学设备比较落后。且许多学生家长对音乐教育有偏见,都认为上不上音乐课没关系,只要把考试的科目学好就行。这样打击了许多学生学音乐的积极性。所以要上好农村高中的音乐欣赏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

一。从理性的角度领悟音乐作品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生理逐步趋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的认识,但这些认识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他们对音乐才能的理解是片面的。他们把是否能掌握与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作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标准,而不知对音乐的感受,体验,领悟的能力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能力。为此我从报纸上选了“什么是音乐才能”等一些资料印发给同学们,使他们懂得音乐才能包括多方面。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逐步摆脱具体形象思维,而代之以抽象思维,这对他们从理性的角度感受,体验,领悟音乐作品是大有帮助的。

二。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我认为必须从农村高中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单纯理解“参与”为可见可听的律动,歌唱。更重要的是发展独立思维能力,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动脑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思考,灵活变通,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例如:第七单元,音乐与社会——音乐与生活,我结合本地区的现实生活,对本校的校歌《啊,二中,我成长的摇篮》改写歌词,结合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受,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各组推出一个代表,讲出自己小组的方案,看看哪一组的方案最恰当。同学们反映都很热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写出了一些优秀的歌词。

三。欣赏、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有关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讲:不要面面俱到,一次讲一、二个就可以了。也就是突破口要小,面容量要大。仍以音乐与生活这一课为例,音乐要素只讲两个:速度,力度。欣赏了两首进行曲,两首摇篮曲。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认识音乐语言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从理性的角度来欣赏音乐作品。在欣赏《欢迎进行曲》时,我请同学们注意乐曲的力度,速度及基本情绪,在乐曲中是否一贯到底?欣赏《婚礼进行曲》时,要求与《欢迎进行曲》作比较,都是进行曲,前者情绪热烈,速度快,力度强;后者场面庄严,隆重,速度中等,力度仍强。再欣赏两首摇篮曲,一方面是两首摇篮曲的比较,另一方面与进行曲比较。从而得出速度,力度对表达乐曲情绪,塑造音乐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摇篮曲教案 篇3

【关键词】低年级 音乐教学 声乐训练

一、引导每个孩子正确理解音乐是音乐教师首要职责

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就谈不上音乐。有一名著名的音乐教师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唱歌即是延长了的说话。”也就是说小学生唱歌不要刻意去追求我们所说的技能,而是让他们学会以中等音量,亲切、自然地表现歌曲的声音和情感。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所能理解的音乐就是唱歌,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于是在一年级第一堂音乐课上我就问小朋友:“什么样的声音才是好听的?” 有人回答大声的,于是我继续问:“如果老师现在要你们唱摇篮曲呢?大声的话小宝宝能睡着么?”小朋友想了想说,马上回答要轻轻的、温柔的。对于这一满意的回答,我告诉他们对于什么样的歌曲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不是所有的歌曲都是声音越大越好听,同时我用较大的音量和夸张的表情唱了一首小朋友都熟悉的歌曲《小燕子》,和歌曲本来的美感形成的较大反差引得他们都笑了,连平时习惯大声演唱的小朋友都摇头了。其实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早已有了与生俱来的审美能力,自己演唱时候没有发现,只有通过自己耳朵听了,才知道原来喊唱似的声音其实根本不好听,也知道了给人美的享受的才是音乐。

二、良好的站姿坐姿是唱好歌曲的前提条件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正确的站坐姿势对其身体骨骼的生长,后天的气质、仪表的形成非常重要。而且声乐的演唱不仅只需要喉部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同时也需要全身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共鸣,从而发出较动听优美的音色与音质。因此,唱歌前的准备工作不容小视,在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上我就通过师生互动来达到唱歌前的准备工作,师生间有节奏的问答,不仅拉近彼此的距离,更让平时保守的站坐姿要求变得生动有趣。每个孩子坐立都端正了,精神面貌就更加统一,唱歌时候他们就能更自然的发出声音。

三、采用轻声教学法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当然,只是教师口头语言表达,或者在演唱时候只是稍加提醒学生禁止喊唱现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低年级儿童稚嫩的发声器官能够胜任平时如他们喊叫的声音,他们精神饱满,情绪振奋,一开口就较高的音区也能自如唱上去,或者说喊上去来形容更为合适。因此他们有信心来唱歌,也就习惯性的声音越唱越响亮。而在发声练习也好,唱歌曲也好,及时限制学生的音量尤为重要,只有在正常声音范围内的音量,才可以调整好每个孩子声音的情绪,他们潜在的音乐才能也就慢慢挥发出来,再得以培养,这不正是我们音乐教学的最大的目的吗。

四、教师的示范演唱在音乐课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单纯的语言表达他们不能完全理解并且一下子就按照老师说的来做到,所以教师的正确示范演唱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心目中,老师就是起了榜样作用,老师做什么说什么,学生都会模仿着做,教师起了很大的表率作用。而在教学中,教师以“示范性”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模仿的样板,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科学美好的声音形象,继而在声乐追求的道路上奋发努力。这点我十分推崇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的主张:“会唱的不一定会教,但是会教的必须会唱。”

五、唱歌时做到“声情并茂”是音乐课堂的最高境界

“声情并茂”是指在演唱或朗诵时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这四个字高度精炼并概括了我们歌唱艺术审美的标准和完美的境界。有“情”的歌声最具有艺术感染力。在教唱抒情歌曲《大树妈妈》时候,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歌曲内容,但是没有体验过母亲角色的他们唱出来的歌声是枯燥的,“有情曲则活,无情歌则滞”就是这个道理。在演唱中要表达歌曲的感情,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结合融入进歌曲。于是我在示范演唱时候在抒情的音乐背景下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大树妈妈”的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往往有很大的吸引力。我让每个孩子手环抱,做成“小摇篮”,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感觉自己就是“大树妈妈”,而小鸟宝宝就躺在自己的怀抱中,然后跟着音乐轻轻摇晃,随着音乐飘扬,他们的歌声也随之飞扬。再加上一系列如轻轻摇动、手臂左右摇摆的动作,歌曲唱得真切而感人。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摇篮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篮曲》。

2、通过歌曲感受6/8拍动荡摇晃的感觉。

3、唱准歌曲中的第四乐句与第六乐句。

4、掌握《摇篮曲》结束句的情绪处理,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

多**课件、若干张贴图、手风琴。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情感铺垫:(欣赏图片)

师:愉快的40分钟又开始了,老师精心准备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1)

生:(欣赏)

师:看了这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谁有关?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谈感受)

师:是的,这些图片表达的就是一种亲情和母爱。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更要爱妈妈。

二、导入新课

对比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入新歌:

师:老师想把刚才的图片配上背景音乐,我这里有两首,不知道选哪一首了,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下吧!

生:听赏(第一首师引导学生拍手、走步、[这么令人振奋的乐曲让我们全体起立随着节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摇篮、睡觉或身体随着音乐节奏前后左右晃动……)

师:两首乐曲听完了,你选择哪首?请说说原因

生回答。师纠正补充

师:这两首乐曲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的感受。第一首乐曲听起来强劲有力,令人振奋给人一种行进的感觉,这是进行曲的特点。第二首乐曲听起来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给人一种动荡摇晃的感觉,这就是摇篮曲的特点。摇篮曲是妈妈唱给小宝宝,哄小宝宝睡觉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叫《摇篮曲》(出示课题)摇篮曲是唱给小宝宝听的,现在你们就是躺在摇篮里的小宝贝,我来当你们的妈妈,一起来听一听妈妈唱给你们的摇篮曲。

三、新歌教学

1、师范唱(唱时要满怀感情,并到学生中去拍拍头,扶扶肩……)

师:听完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来说……)

生:小宝宝伴着妈**歌声在摇篮里荡来荡去睡得可真香啊!

师:你也来说说……

生:歌曲很优美,有一种想睡觉的感觉……

师:对,这首歌听起来亲切优美,特别是采用6/8拍××××××,更能增强动荡摇晃的感觉,突出了摇篮曲的特点。

2、再次聆听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

生:四个。

师: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

生:速度渐慢,力度减弱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小宝宝睡着了,不要吵醒他。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希望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能这样演唱。

3、学唱歌曲

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

可重复学唱一两遍。

师:你们真聪敏,这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演唱会更好?师:引导说出亲切、轻柔、甜美……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

四、练习歌曲

分组演唱歌曲: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课后延伸

师:大家的表演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知道摇篮曲具有轻柔舒缓、宁静优美、动荡摇晃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摇篮曲,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片段。先来听听女声独唱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再来听听由管弦乐队演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摇篮曲》。

生:听赏。

师:这么多的摇篮曲都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你最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1)(2)(3)(4)……

师评价:说得多好呀!如果我是**妈一定会被你感动的。你真是个关心妈**好孩子。**妈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六、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摇篮曲教案 篇5

我们的校园座落在万全街道中心的北面,占地面积约五万平方米。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贯通我们的学校。距学校约50米长校道的左边院墙上有12幅精美的图案,形成独具一格的文化教育和长廊:办学目标、校训、教学宗旨……。校门口旁有一处校园文化宣传画廊:有国家领导人的画像、有中小学校简介、3幅美丽校园的风景图,28块先进奖牌、23份教师荣誉证书。大型的不锈钢制的全自动摇控校门,开关时仿佛如长龙一般蠕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白色银屏上显示出当天的日期、时刻表、工作安排、好人好事、校园欢乐曲……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美丽宽阔的橡胶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国家体育局赠送的10副乒乓球台,操场前大理石旗台上有三面旗帜。一面五星红旗居中,左右两边各是一面校旗、运动会棋。校道右边有两栋教学楼,大理石操场;一栋教学楼右边是厕所,厕所的左边是是竹林,右边是小花圃。二栋教学楼右边是停车场,教学楼之间有一棵高大的雪松,它耐寒冷、干旱、勇敢、坚毅、冬夏常青,四季不凋,它迎风雪、傲冰霜。还有百木之长寿的铁树二十棵整齐的摆放在校道一边,我敬仰它们奋勇拼搏,日夜守卫着我们美丽的校园。与雪松相邻的是一片香樟林,第二栋楼后面是1000平方米的小山、百花园。花园里有:红季木、杜鹃花、桂花、金边黄杨、红叶石兰、茶叶、樟树。四个大花坛、六条羊肠小路,四通八达。再向后是学生住宿楼,老师住宿楼和学生食堂。

我们的教学楼屹立在校园东边,橘黄美丽的面墙、窗明几净,室外墙上有名人画像,警示语、班主任心语,走廊上铺着红色地毯,室内有空调、窗帘、十盏日光灯、崭新的桌椅板凳;多媒体教学仪器,教学白板,图文并茂的宜教大型电脑屏幕;笤帚、撮箕摆放整齐;教室布置协调合理,地面干净一尘不染,是学习、成长的摇篮。学校还设有图书馆、体育室、美术室、音乐室、卫生室、实验室、微机室等。

我们的校园不仅美丽,而且环境卫生做得特别好。

我们五年级的清洁区是主楼道。每天打扫教室和清洁区的值日生来的非常早,一来就开始打扫清洁,非把地面扫得一尘不染不可。我和小姐妹陈雪、卢千是环保小卫士,每天都督促打扫、劝阻乱丢垃圾的低年级小朋友,告诉他们不要乱丢垃圾,并让他们把垃圾捡起来,仍到垃圾桶里。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看到我们保护环境,夸我们是模范环保小卫生,还要向我们学习呢!

我们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增长知识。啊!我们中心学校就像一座神奇的殿堂,老师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开启我们心灵的窗户,把我们领进知识海洋。啊!学校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摇篮曲教案 篇6

案例1:节外生枝,造就精彩

教师上《非洲的灵感》时,为了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非洲,播放了一段非洲的舞蹈。正当同学们看得聚精会神时,教室后面传来一阵嬉笑声,转头一看,原来是班上两个最调皮的学生在模仿非洲的舞蹈,滑稽的动作惹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老师向他们走去,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那两个男生紧张地低下了头,好象等待着“暴风雨”的降临。

老师走到他们前面笑的说:“想不到我们班还有两个‘舞林高手’啊?”

其他同学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气氛轻松了不少,老师又说:“请他们给大家表演一段好吗?”“好”同学们热烈地鼓起了掌,旁边一位同学说:“老师,他们会跳街舞。”“是吗?”老师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是的”、“是的”更多的同学叫起来。“那好,我们就请他们来展示一下,大家热烈欢迎。”老师说完,带头鼓起了掌。

两位同学在老师再次鼓励下,向全班同学展示了他们热烈奔放的街舞,赢得了满堂的掌声、喝彩声。他们也是激动溢于言表。

这时老师乘机引导同学们找找街舞与非洲音乐的联系,并归纳非洲音乐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的探讨着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这两名男生代表班级参加了校元旦文艺汇演,他们表演的街舞获得了二等奖。

音乐课堂教学中,常会有突发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打乱老师原本的教学流程。如果教师采用的处理方法、手段得当,非但不会影响正常教学,反而回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镜头三中教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更不能对差生心存偏见。学生模仿跳舞可能不是故意的,是兴致高所致。老师如果生气发火,必定会影响课堂气氛,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镜头三中的教师无意间发现了两名男生的特长,通过鼓励、赞赏,最终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音乐潜能得以开发,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音乐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学生们智慧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让学生们的智慧之花在巧妙一“拨”下熊熊燃烧,尽显其个性、灵性。

案例二:适时放弃,彰显智慧

音乐课开始,老师带领学生正在复习歌曲《摇篮曲》。午后的阳光庸懒地照进教室,同学们显得无精打采,歌声也有气无力的。老师听了一遍很不满意,站起来想调动一下气氛,发现后排一名男生趴在桌子上打瞌睡,她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已经把姚定同学催眠了。”

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那个男同学,在一片笑声中,那名男生不好意思的抬起了头。

老师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这种天气下唱《摇篮曲》确实想睡觉了,有一名聪明的音乐家,专门创作了一部可以帮我们赶跑瞌睡虫的乐曲,你们想听吗?”

同学们都笑了,“想―”,有的说:“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乐曲”

老师笑地说:“不信你们可以趴下来睡一下。”

同学们将信将疑地趴在桌子上,老师播放《惊谔交响曲》。当音乐响起,很多学生闭上了眼睛,过了不久,一声巨响,同学们都从座位上惊跳起来,愣了一下,才回味过来,互相哈哈大笑,认真地聆听起音乐来…….

接下去的课师生都很投入,课堂气氛很活跃,效果自不在话下。

欣赏《惊谔交响曲》显然不是老师预设的,学生在天气情况下表现出昏昏欲睡的状态,影响了课堂气氛,破坏了教学环节,镜头二中的老师果断地放弃了原先的教学思路,针对学生的精神状态,选择了《惊谔交响曲》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跟着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思路走,老师对于学生预料中的表现或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是对于那些消极的表现,尴尬的答案往往不够重视,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新课标提出的:“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适时放弃也能体现教师的一种智慧。

结束语

摇篮曲教案 篇7

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们,穿着这印有“青年志愿者”字样和图案的红色背心,头戴小红帽,分布在人民广场的各个人行斑马线上,维护着交通次序。只听见口哨一声接一声的响起,志愿者们站在斑马线前,阻止着一些因着急而想闯红灯的群众,很多想闯红灯的人都在志愿者劝说下放弃了闯红灯。在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闯红灯的人渐渐的变少了许多,大家过马路时都自觉地站在马路俩侧,等待着可以安全过马路的绿灯亮起。

此次活动充分的体现了志愿活动的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无疑这是一次帮助他人,为社会公共秩序做出贡献的活动,虽然我们不能杜绝闯红灯这种社会不良现象,但是我们努力去改变了,这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正能量。

20xx/1/1元旦节这一天,经济系学生党支部携hr沙龙义工团在院志愿者的带领下,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前往汤村探望孤寡老人。

大家在a栋平台集合,集合完毕。志愿者们满怀爱心,带着物品前往老人的住处。有人陪老人家聊天,有人为老人家门口贴上了新年对联,有人为老人家打扫煮饭洗衣服。这些老人家的辛酸,我们无法切身地去体会,但他们冷冷清清的房子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一切的无可奈何。可人们的到来让老人家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此时此刻,老人家感受到大家带去的满满的爱。在此我代表全体人员祝愿这些老人家,在新的一年,笑口常开,身体健康。

最后,回来之后,大家在a栋平台围成一个圆圈,义工团代表,xx老师,学生分别分享了此次他们探望老人家的心得体会

这些独居孤寡老人的辛酸,并非我们平常人能体会,但我们知道,他们比别人更怕寂寞,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那颗炙热的爱心,去温暖老人家心底的那块“寒冰”。生活需要固然很重要,但比起这个,这些老人家,更需要的是精神需求,偶尔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许,就能温暖他们内心,让我们继续为这一份爱心努力着,温暖更多的老人家,传递爱的正能量。

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同时尊老爱幼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秉承这些优良传统,继续发扬这些美德。

运动员进行曲声一响,同学们立即走出教室,寂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

瞧,篮球场、丁兰大道、跑道上,同学们已经站着整齐的两路纵队,当“七彩阳光”的乐曲响起时,同学们做起了七彩阳光的广播操,我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到位。乐曲停止后,同学们就开始自由活动。

你看,篮球场上,一些同学在踢毽子,红的、白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的羽毛毽,上下飞舞。这边有个毽子高手,她的毽子不停的在眼前飞上飞下,周围同学的头也跟着毽子抬头、低头,连脖子酸了,也顾不上休息一会儿。那边的几个男生围在一起,认真地练习。他们的毽子可调皮了,一会儿飞到半空,做个鬼脸,落下;一会儿跳到篮球架上玩一会儿,久久不肯下来;有的却躺在地上装睡,就像懒羊羊一样。

操场中间,有一群高年级同学在举行激烈的接力赛。一个同学拿着红红的接力棒,奋力地跑起来,眼看就要跑到同伴前面时,放慢脚步,把接力棒递给他的同伴,同伴拿到棒后又快速的跑起来。周围老师、同学们都在为他们加油。

摇篮曲教案 篇8

[教学年级] 高一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喜爱“摇篮曲”这一音乐形式,并且愿意用这种形式进行情感表达和思想交流,理解和回报母爱。

二、 能够用自然的、柔和的、真假声结合的声音,同时满怀真情实感地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三、 掌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了解它与生活原型的必然对应关系,从而感受音乐美,体会生活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欣赏和学唱“摇篮曲”。

[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乐教室、自制 PowerPoint 幻灯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学生看大屏幕,欣赏米勒和沃维特拍的两张照片。听背景音乐,无伴奏合唱勃拉姆

斯的《摇篮曲》。

目的:创设情境,用经典摄影作品开头,揭示主题,震撼心灵,感受母爱。同时,背景音乐使学生对勃拉姆斯《摇篮曲》的旋律产生初步印象。

二、 欣赏各国摇篮曲

1. 《地中海摇篮曲》片段。

2. 《巴西摇篮曲》片段。

3. 《非洲摇篮曲》片段。

4. 《法兰西摇篮曲》片段。

目的:开阔视野,感受色彩丰富、原汁原味的各国摇篮曲,体会全人类父母对孩子的爱。

三、 摇篮曲与母爱

1. 学生欣赏法兰西摇篮曲的CD封面,说出感受。

2. 学生欣赏一组“动物摇篮曲”照片。

3. 听老师讲她自己的故事。

4. 在弦乐演奏的勃拉姆斯《摇篮曲》的背景音乐中,欣赏一组老师从网上下载的图片。

目的:从CD封面、书上、自己的亲历、网上的图片、大山的话等?熏全方位、多角度、大信息量地进行情感教育,为欣赏和演唱创设意境。再次欣赏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四、 分析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1. 学生聆听四段音乐。

2. 讨论后回答三、四两段是摇篮曲,一、二两段不是摇篮曲。

3. 再讨论,一、二为什么不是摇篮曲?三、四为什么是摇篮曲?

4. 感受并总结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5. 说说生活中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具体情景,总结出“动”和“静” 的特征;体会并理解音乐中“动”与“静”这两个典型的,既对比又协调的表现形式,与生活原型的准确对应关系,真正从音乐中看见摇篮和宝宝,体会出母亲的爱心,感受音乐的绝妙表现力。

目的:培养学生静心深入欣赏音乐的习惯。让学生自主体会音乐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必然联系规律,从而提高想像力、感受力和理解力,增强信心。

五、 欣赏合唱曲形式的摇篮曲

1. 东北《摇篮曲》。

2. 柴科夫斯基《暴风雨中的摇篮曲》。

3. 《藏族摇篮曲》。

4. 日本广岛《摇篮曲》。

5. 《土家族摇篮曲》。

目的:感受和体会摇篮曲的优美意境和深邃情感。让音乐美充分环绕、感染、震动学生的心灵。

六、 欣赏器乐曲形式的摇篮曲

1. 勃拉姆斯《摇篮曲》(弦乐)

2. 豪塞《摇篮曲》(管弦乐)

3. 格里格《摇篮曲》(钢琴)

目的:了解摇篮曲的器乐形式,开阔视野。

七、 学唱勃拉姆斯《摇篮曲》

1. 教师范唱。

2. 先学最后两句。

用Do、Mi、Sol、Do练哼鸣,然后去掉中间的Mi、Sol,哼出Do―Do,解决八度大跳的演唱难点。

3. 跟音乐划拍(三角形)唱谱。

4. 跟音乐唱歌词。

5. 对声音、情绪作要求:打开、高位、统一、深情, 唱好全曲。

目的:学唱一首经典作品?熏尽量体会和表现音乐美。

八、 现代摇篮曲

学生选择欣赏以下用流行的演绎方式演唱的摇篮曲以及具有摇篮曲风格的歌曲:

1. 苏小明的《军港之夜》(对海军战士的深情)。

2. 罗大佑的《摇篮曲》(对母子之爱的祝愿)。

3. 动力火车的《摇篮曲》(表现父爱)。

4. 美国“民谣四兄弟”的《绿野》(对第一次深情相遇的追忆)。

(以上内容根据时间进行取舍。)

目的:了解运用摇篮曲的形式可以抒发深沉、温柔、细腻的情感。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九、 回报母爱

1. 学生看屏幕上的动画电子贺卡。

To:妈妈

我每天都沉浸在甜蜜的梦乡,都是因为你――妈妈,谢谢您!祝您母亲节快乐!

From:你的菲菲

2. 在勃拉姆斯《摇篮曲》的音乐中下课。

目的:深思、感动、升华。

教学反思

让《妈妈的歌》震撼学生

很少听说过高一的学生会对摇篮曲感兴趣,而我的这节课难度就在这里,不是“摇篮曲”有难度,而是上“摇篮曲”的欣赏课有难度。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没有生活体验,自然对摇篮曲不感兴趣。而摇篮曲音乐的浅显易懂又很难提起学生努力探究的欲望。对于既没有兴趣又没有欲望的主体,如何让他们接受,又怎样使他们感动呢?我的体会是: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深入挖掘内容的教育意义,这两点至关重要。

选择切入点

母爱,几乎是每个人都亲历过的,是人类最伟大的无私奉献的情感体验。年轻的心具有纯真善良的特质,只要方法适当,“母爱”之情无不打动每个学生的心灵。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独生子女早已习惯被母爱包围,有些麻木和不以为然。据此,我用了世界著名摄影作品、世界各地原生态的摇篮曲欣赏、CD封面、书上的话、动物照片、自己和儿子的小故事以及网上的图片和给妈妈的电子贺卡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大信息量地在导课、欣赏、连接、探究、尾声等教学环节中紧扣“母爱”,使学生在欣赏中震撼、思考、感动和升华。同时,使得“摇篮曲”以及这一体裁的音乐,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看见他们全神贯注,一脸肃穆,心绪涌动,眼睛湿润;听见他们识谱练声,歌声婉转,音色柔美,风格贴切,我知道我成功了。

挖掘教材的教育意义

心灵的震撼是成长的契机,引发震撼的内容直接影响成长之品质的优劣。

我在讲授《妈妈的歌》一课中,让学生通过欣赏得到的震撼是:“今天为人儿女,记住摇篮曲,你会更好地体谅和回报;明天为人父母,记住摇篮曲,将会更好地奉献和生活!”我相信,这种给学生情感上带来的震撼一定能够辐射他们将来的人生道路。这节课我从始至终让学生都有这样一个信念:“相信自己!你对音乐的直感,恰好就是音乐的定义。”在听辨、分析、定义摇篮曲音乐特点的简短过程中,学生会忽然发现自己对严肃音乐的欣赏能力,从而改变以前固有的排斥和畏难情绪。

不足之处

实现震撼是需要方法和手段的。这节课如果增加一个学生自己谈话的环节,交流对母爱的感受,如“夸妈妈”、“最感动的事”、“母亲节做什么”等便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我参加比赛后,专家和老师们给我提出的意见,在此,我要感谢你们的用心指教和帮助。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让同行们看到更具震撼力的好课。

周鹰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专家评析

看过周鹰老师的《妈妈的歌》一课后,使我感动之余又感惊奇。她能把《摇篮曲》这样的音乐形式放在高中来上,而且上得如此出神入画。这首先得益于教师对课程目标理解透彻。准确,适度地把握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的操作。同时,教师能深入准确地了解现在高中学生心理层面的特征,有的放矢设计了一节符合现在高中学生年龄特点的课。无论从文化的延伸,知识的拓展都可看出教师下了很大功夫。

摇篮曲教案 篇9

全方位浓缩黄河文化?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急活。该任务的委托方是白银市政府,主考官是袁市长。该任务是在2005年6月底下达的,要求在1个月内拿出方案――从全方位深度解读黄河文化内涵及表象,从而为下一步的黄河文化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做一个文化上的、理论上的铺垫。

这是一个难度空前、博大精深的课题。我曾重点考察过从包头到小浪底一段的黄河,但因时间关系,亲身遍历黄河显然来不及了,也不现实。于是只好一头扎进了资料堆,在1周时间内阅读了近1000万字的各类资料,在资料海洋里神游黄河,解读黄河,形成自己的思考。

解牛之刀

研究的方法论

对于黄河这一母亲河的认识,相信人人都有,但联系项目课题,如何更好地了解却是一个挑战。个人十余年咨询经验告诉我,该课题实际包含四个层面:

■ 1、认识黄河。必须站在大尺度时空角度(上万里流长、百万平方公里空间、五千年悠久历史)来认识黄河。

■ 2、解读黄河文化。在黄河文化对人类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中,阐释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精神内涵、主体内容、基本特色、灵魂、表现形式等,为通过旅游深度演绎黄河文化提供坚实支撑。

■ 3、思考黄河文化旅游。依据对黄河的认识,对黄河文化的解读,凭着对黄河文化历史地位、精神内涵、主体内容、基本特色、表现形式等的把握,结合市场需求,思考黄河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展现方式。

■ 4、聚焦白银市黄河文化旅游。对接白银市的实际,来思考黄河文化旅游的开发策划,为下一阶段的总体策划阶段打好基础。

对于黄河区域旅游开发的规划必须站在大尺度时空角度,从自然、经济、人文、水利这四个角度来认识黄河、解析黄河:

首先,从自然视角,黄河是一条年青的河,一条变动的河,一条个性鲜明的河。

其次,从经济视角,黄河是一条能源之河,一条矿产之河,一条经济之河,一条哺育之河,一条生命之河。

再次,从人文视角,黄河显现出了十二个不同的特征。她是一条闻名已久的“河”,一条深刻影响沿河居民个性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度看,黄河是圣河,也是一条民族图腾之河。同时,黄河是一条最能体现深邃中华古文明底蕴的河,是东方哲学的摇篮,是文字的摇篮,也是中国商贸的摇篮,更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在世人心中,黄河更是一道因人因心境而变幻的彩虹。

最后,从水利视角来看,黄河千百年来屡屡演出的淤、决、徙三部曲,它既是哺育者又是破坏者。

深刻解读黄河文化

为深度演绎白银段黄河文化,必须深刻地解读黄河文化的内涵、精髓与表象,并进一步明确黄河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揭示黄河文化的灵魂。

摇篮曲教案 篇10

当春天到来时,爱就在慢慢地编织,像那春雨的缠绵;当春天到来时,您在摇篮边,轻轻地哼着没有词的歌谣。待到孩子安睡时,您看着孩子的笑脸,叹了一口气,便又拿起了棉线,继续为孩子织编,摇篮里梦的乐园。玻璃窗在泛着黄晕的灯光边,映载着您的身影,直至鸡鸣的翌日清晨。

你看着孩子的眼神,那是什么眼神,为什么瞳孔间闪烁着光芒?那光,是爱吗?温和得像窗外的春风,细腻得像池塘边的春雨,这应该就是母爱了。为这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此时的我想跟着摇篮边的母亲哼唱,那用爱填词的歌谣。请原谅我的五音不全,但我还是要唱,在我看到窗前的另一个身影时。红笔在纸上滑过,一会儿您欣然地笑了,一会儿又紧锁双眉轻摇着头。一叠叠的作业改完了,教案本的白纸上又开始写出一个个工整的字迹。您仔细地写着,认真地想着,一丝不苟地改着。明天的课堂上,您还要为孩子们朗诵,教会他们一首美丽的诗。放下钢笔,您开始练习,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您已经非常熟练时,天已很晚了。

你朗诵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动人?是因为您想到了第二天孩子们充满希冀的双眼吗?当您看到他们时,我知道,您的心里肯定是喜悦的吧!您所给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真诚的爱。这是能滋润万物的爱,这是能让祖国的希望茁壮成长的爱。我要唱,就用这爱来为感人的诗篇谱曲。

我是站在春天的大地上,站在祖国的土地上,所以我还要唱,为祖国而歌唱。 在国家的领土被侵犯时,面对敌人,您奋勇向前,最后倒在了一片血泊里;在祖国的建设举步维艰时,身处异乡的您,面对眼前优异的条件,毅然离去,回到祖国的怀抱,却死在了工程建设中……火光中的鲜血,犹如不死的七彩凤凰,在夜空中永生;钢铁里的灵魂,仿佛屹立不倒的巨人,凝望着大地。 这鲜血与灵魂,为什么会照亮大地?那是爱,那是对祖国的忠贞的爱。只有这份爱,才能与时间共存,才能指引需要光明的人们。我要唱,就用这份爱来为您演奏。用爱填写爱,用爱谱出爱,用爱来演奏爱,用心来倾听的,那就是我要唱的——爱的音乐。爱的音乐,让我们一同来唱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