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省级文明村自查报告范文(通用3篇)
根据宜县委办〔20xx〕63号和宜县新村领办〔20xx〕1号文件精神,针对新村建设项目我镇认真进行自查:1、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考核自查得分100分;2、新村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考核自查得分100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村聚居点概况
镇村位于县镇北面,辖区内7个村民小组,农户312户,人口1013人,人均耕地2.5亩。20xx年该村人均收入6403元,20xx年人均收入达7684元。目前,有村级道路4条,村民以使用地下水和蓄水池为主,户户通电,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务农和外出务工。花生、玉米、水稻为主要产业,其次是养猪、养鱼、家禽等。
新村聚居点位于村荷花组黄桷树垇岔头,处于场镇规划区外,符合新村总体建设规划,规划建设用地1.26公顷。规划户数为126户(其中一期60户,二期66户,入住人数为378人,占全村农户人数的比列为35.26%)。
二、新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村建设,把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规建、国土、供电、供气、供水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村聚居点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新村建设考核督查制度。
(二)以“一事一议”为抓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村两委严格坚持村民自治、村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召开了3次村民代表大会,经充分宣传动员,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以“一事一议”的方式落实项目任务,并自行协商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突出了村级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村两委及60户建房户选出建房业主代表8人,并成立理财小组、监督小组,分工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修建过程中时刻以“一事一议”为抓手,充分体现了村民民主自治。
(三)统一规划实施,顺利推进新村建设
20xx年7月,经县委县府批复,同意村申报为20xx年省级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区域;9月,结合该新村实际,在原申报项目的基础上新增申报山坪塘修建保坎。镇政府委托市城乡规划勘察设计院于10月底完成了《县镇村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规划成果体现了“三打破、三提高”要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图纸及建筑质量安全进行。截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40%。相继完成了平场工程、道路骨架建设,并完成了房屋建筑及道路保坎的施工图设计和预算,正在进行的是地下排污管道和供气管网的挖沟铺设、垃圾收集点及公共厕所的前期工作。
(四)严格资金及项目管理,全面落实强化监督
我镇严格按《省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严格实行县级财政报账管理,资金管理规范,账务清晰,报账资料完善。规划投入省级配套资金99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9.5万元,合计共投入138.5万元,截至目前,已投入省级配套资金6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9万元,合计共投入84万元。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镇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统一实施基础设施;根据建房户要求确定户型,统一建房。同时,做好信息简报宣传并每月按要求报送数据、总结;并做好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全面落实监督制度,施工现场做好标识标牌以及安全管理措施。
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道路狭窄、交通不便,材料运输较为缓慢,平场工程耗时较长。
(二)由于规划编制工作起步较晚,整体推进进程相对其他乡镇稍微滞后。
(三)资金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镇将继续按照规划编制要求,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将全面开展房屋修建,地下排污管道和供气管网的挖沟铺设,同时进行道路硬化,垃圾收集点及公共厕所的修建。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及各部门的通力协助下,新村房屋修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必能稳步妥善推进。
x村位于寺庄乡东北部,距106国道1.5公里,县道候齐路贯穿东西。现有人口2168人,560户,耕地2550亩,支村两委成员8人,党员54名。20xx年4月被确定为濮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xx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该村总体规划为“三横九纵”,12条街道,中心街道宽12米,其他街道宽10米,总长度8公里,已全部硬化完毕。全村规划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设计住宅560套,住宅区、功能服务区、市政区、企业区已全部规划到位。今年新建住宅户548户,建设率达到98%,建成后将实现家家住新房,户户临大街。新村室和投资30万元的村级休闲、娱乐文化广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共栽植绿化树木1万余棵,逐步实现人在绿中住,车在树中行。
一、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发展目标
根据县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总体要求,x村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目标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容村貌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把x村建成窗口辐射型生态文明村。具体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10%
以上;一户有一幢装修整洁的住房;户均有一口三配套沼气池;人均1亩以上经果林;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户户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户户看上彩色电视;建设5户农家乐;有一支文艺宣传队。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使x村的经济收入逐年持续稳定增长,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民群众法制意识增强,无吸毒、无赌博、无盗窃,无封建迷信及邪教活动、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农民群众生活方式文明健康、村风正、民风好,邻里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村容整洁美化、环境卫生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二、20xx年建设项目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整合原村室资源,建设了新村室,现以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2、完善村民小组人畜饮水3公里,合格率达100%。
3、完善村内道路硬化8公里。
(二)建设生态环境
抓好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建设,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营造洁净、卫生、舒适的新农村环境,实现“三有”、“四不见”的目标。“三有”标准:有一支环境卫生管理队伍,负责对农村垃圾管护清运,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95%;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有一套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和村规民约。“四不见”标准:不见暴露垃圾,不见露天粪坑,不见畜禽乱放养,不见秸杆杂物乱堆乱放。村民对环境满意率达98%以上。
(三)发展生态经济
1、加大科技培训与推广,提高扫帚种植水平,稳定扫帚产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2、落实“围绕种植调结构,抓牢畜牧稳基础,抓好经果谋发展,抓实蔬菜增收入”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部署,加快经果和烟后菜产业发展。
3、规划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主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科技品种,主要种植花卉、新型蔬菜和优质果树,提高农民的收入。
(四)建设生态文化
1、深入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各项学习教育,努力增强村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制观念和创业精神;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乱砍乱伐林木,不污染环境。
2、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人人学科学、用科学,切实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移风易俗,转变农村社会风气作为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重头戏”来抓,教育引导村民更新观念,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讲文明、讲卫生等新风尚,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局面。
3、完善文化设施。完成王洪店小学教室楼建设,改善
办学条件;建设村级文化图书室一个;整合现有的三支文艺队,重点培育一支有水平、有质量的文艺宣传队。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村的公厕设施还不够齐全,目前正准备建设两个公厕。
今后我们将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民代表大会推选5人任成员。工作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本方案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2、依靠群众,健全机制。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充分发
挥农民群众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近两年的建设重点,对重大建设事项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采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
3、深入宣传,广泛动员。通过会议、广播、电视、黑
板报等途径深入宣传生态文明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真正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多方参与,确保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
同时,全面整合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
鼓励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投劳。建立市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x村建设。
根据宜县委办〔20xx〕63号和宜县新村领办〔20xx〕1号文件精神,针对新村建设项目我镇认真进行自查:1、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考核自查得分100分;2、新村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考核自查得分100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村聚居点概况
镇村位于县镇北面,辖区内7个村民小组,农户312户,人口1013人,人均耕地2.5亩。20xx年该村人均收入6403元,20xx年人均收入达7684元。目前,有村级道路4条,村民以使用地下水和蓄水池为主,户户通电,农户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务农和外出务工。花生、玉米、水稻为主要产业,其次是养猪、养鱼、家禽等。
新村聚居点位于村荷花组黄桷树垇岔头,处于场镇规划区外,符合新村总体建设规划,规划建设用地1.26公顷。规划户数为126户(其中一期60户,二期66户,入住人数为378人,占全村农户人数的比列为35.26%)。
二、新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村建设,把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规建、国土、供电、供气、供水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村聚居点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新村建设考核督查制度。
(二)以“一事一议”为抓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村两委严格坚持村民自治、村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召开了3次村民代表大会,经充分宣传动员,农民自愿投工投劳,以“一事一议”的方式落实项目任务,并自行协商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突出了村级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村两委及60户建房户选出建房业主代表8人,并成立理财小组、监督小组,分工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修建过程中时刻以“一事一议”为抓手,充分体现了村民民主自治。
(三)统一规划实施,顺利推进新村建设
20xx年7月,经县委县府批复,同意村申报为20xx年省级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区域;9月,结合该新村实际,在原申报项目的基础上新增申报山坪塘修建保坎。镇政府委托市城乡规划勘察设计院于10月底完成了《县镇村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规划成果体现了“三打破、三提高”要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图纸及建筑质量安全进行。截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40%。相继完成了平场工程、道路骨架建设,并完成了房屋建筑及道路保坎的施工图设计和预算,正在进行的是地下排污管道和供气管网的挖沟铺设、垃圾收集点及公共厕所的前期工作。
(四)严格资金及项目管理,全面落实强化监督
我镇严格按《省省级财政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严格实行县级财政报账管理,资金管理规范,账务清晰,报账资料完善。规划投入省级配套资金99万元,市级配套资金1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9.5万元,合计共投入138.5万元,截至目前,已投入省级配套资金6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9万元,合计共投入84万元。
项目建设过程中,我镇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统一实施基础设施;根据建房户要求确定户型,统一建房。同时,做好信息简报宣传并每月按要求报送数据、总结;并做好项目档案资料的管理。全面落实监督制度,施工现场做好标识标牌以及安全管理措施。
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道路狭窄、交通不便,材料运输较为缓慢,平场工程耗时较长。
(二)由于规划编制工作起步较晚,整体推进进程相对其他乡镇稍微滞后。
(三)资金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镇将继续按照规划编制要求,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将全面开展房屋修建,地下排污管道和供气管网的挖沟铺设,同时进行道路硬化,垃圾收集点及公共厕所的修建。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及各部门的通力协助下,新村房屋修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必能稳步妥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