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平坦,视野宽广,适于奔驰,辽阔无垠的草原总是让人那么神往,不妨来一首歌回味一下,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孩子说的拜年祝福语精选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 《七月的草原》 钢琴伴奏艺术
歌曲《七月的草原》简介
作品《七月的草原》采用二段式曲式结构写成,作品曲调吸取了哈萨克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旋律轻快、灵动、跳跃而活泼。作曲家大胆采用西方作曲技法进行探索和尝试,充分表现了七月的草原上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姑娘小伙纵情歌唱、手舞足蹈的欢乐气氛,进而歌颂了草原牧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笔者认为钢琴伴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以下笔者将着重分析作品《七月的草原》的钢琴伴奏艺术。
歌曲《七月的草原》的曲式分析图
歌曲《七月的草原》为带前奏的二段体。其曲式分析图如下:
歌曲《七月的草原》的钢琴伴奏艺术
前奏(1-8小节):前奏部分由弱起的八度音型引入,整个前奏部分主要采用左手八度、和弦半分解、右手奏八度旋律音的节奏型,构成了三声部的结构,营造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原野景象。演奏时,右手要注意突出八度的高声部旋律音,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将右手手臂和手腕向右微侧,着重突出右手小指旋律音。这里左手的和声走向为T-D-T-T-S-S-D-D7-T,而左手的伴奏音型分为两个声部,一是低音的八度二分音符,另一个是半分解的双音。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注意突出八度音的走向,因为它们分别是和声走向的根音,突出它们有利于更好地巩固调性,从而推动音乐的发展。对于半分解的双音音型,演奏者要注意用方向向上的触键方式演奏,尽量将其弹得短促而活泼。要提到的是第8小节,它一改之前的音型,变成双手交替伴奏音型,这一小节是为引入A段服务的,因此演奏者要充分利用此小节调整好手位,从而更准确地进入到A段。另外,此部分可适当配合“延音踏板”演奏。笔者建议在第1-5、7-8小节加入“切分式”延音踏板,而在第6小节放空踏板,这是由于右手的伴奏音型为单音,不适用“延音踏板”。
A段a(9-20小节):此部分主要采用左手八度、右手和弦交替的节奏型。其和声走向为T-T-D7-T7-S-T7-S-T-D-T。演奏此部分,演奏者应当注意将右手第一拍的两个同音反复和弦处理成跳音奏法,最后一拍处理成保持音奏法,这样能够更好地表现草原上“蜜蜂成群,蝴蝶蹁跹,调皮的小姑娘正在俏皮地跳着舞”的场景。要提到的是在第14小节的两拍和弦、15小节的弱拍和弦和16小节的强拍和弦,它们都是T7-S的和声进行,因此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注意突出第14小节的八度低音F音和降B音,还有第15小节弱拍上的F音和第16小节的强拍降B音。另外,笔者建议本部分慎用踏板,甚至不用。但是第12小节,这是一个左手切分节奏、右手单音的节奏型,笔者建议配合切分的重音拍运用同时踏板并及时放踏板。
A段b(21-34(37)小节):此部分原样重复一次,第一段从第21小节-34小节,第二段从第21小节-37小节。其和声与A段有较大的区别,采用了较多的大三和弦,其和声走向如下:S(大三和弦)-D-T-S-D-T-S-T-D7-D/D-D(第二段末尾三个和声为S-D-T)。而其钢琴伴奏主要采用左手八度和半分解的双声部、右手切分音型的和弦节奏型,再一次构成了三声部的伴奏结构。在演奏第21-23小节时,演奏者要注意保证左手八度的低音,让听众听到清晰而有力的D音-D音-E音进行,同时要注意突出右手和弦中的D音,这是突出大三和弦色彩的关键音。而在力度上,要注意第23小节应该处理成弱奏,这是因为此小节是演唱者第一次进入“花腔”的演唱。第24-28小节,节奏音型多为切分,演奏者应当着力突出切分重音,从而为“花腔”的演唱部分作节奏律动方面的支持。第29-34小节,出现了双手均是切分音型的节奏音型。这就要求演奏者与演唱者一起律动,饱满自身的演唱演奏情绪,将音乐推向高潮。其中第32-34小节,和声序进为D7-D/D-D,演奏者要着重突出E音、F音、E音,使A部分第一段有一个较好的终止感。第二段几乎是原样重复,唯一不同的是第35-37小节,和声为S-D-T,因此演奏者在这三小节要着重突出每小节的强拍音降B音、C音、F音,帮助音乐通过和声序进进入B部分。另外,此部分也可以配合踏板完成,例如在第21-24、26-37小节,采用“切分式”延音踏板完成。而空出第25小节是因为其中有一拍的休止符,这对于演唱者“花腔”的表现力有重要作用。
A段的两部分a与b,前者重叙述,后者重抒情。因此在演奏时要充分把握其音乐情绪,特别在强弱的处理上还应该注意到a部分稍微弱于b,而在b部分的后半部分(第29-37小节),其力度应该弱于b的前半部分。如此一来,整个A段在力度上将呈现出先渐强后渐弱的音乐起伏。
B段c(38-66小节):此部分的歌词简洁,以抒情为主。此部分伴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与前部分类似的三声部伴奏结构(对于其演奏方法同上,这里不再展开)。第二种为琶音奏法,全曲在这里第一次出现琶音奏法。(例如第40、43、45、46、47、60、61小节)这里的琶音奏法不像钢琴独奏那样,区别在于它要弱奏或者与演唱者一起做渐强,并且要求凸显和声效果。这就要求演奏者控制触键高度,既要保持“贴键”的触键方法,又要保持每个音的清晰度,同时要找出琶音的规律与和弦组别,从而在演奏的过程中注意聆听和声的色彩效果。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伴奏音型)(,在第56小节出现了短琶音的节奏型,这小节要求演奏者用手腕带力的办法和方向向上的演奏方向,从而与演唱部分的“带滑音的花腔”一起使音乐显得更加俏皮而活泼。第66、67小节,用断奏的方法演奏八度音型,最后与演唱者一起在ff力度中结束全曲。
参考文献:
[1]刘艳芳。论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音乐特点及其演唱[J].大舞台,2010(8):117.
[2]张健。钢琴伴奏对声乐表演的作用及表现方法[J].大舞台[J].2011(9) :40.
一、草原歌曲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追根求源,草原歌曲的创作形式是新旧社会更替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时代要求,是一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的文化艺术形式,这种更替正如音乐学家杨玉成所说“我们将蒙古族社会分为1947年之前的传统社会和1947年之后的现代社会两部分。蒙古族传统社会是由王公贵族、寺院高层喇嘛所构成的封建主上层阶级和由乡村富户、普通民众、一般喇嘛所构成的下层阶级。解放后,居于社会顶端的王公贵族和寺院高层喇嘛退出历史舞台,牧主富户和普通牧民以崭新的方式形成新的社会关系。”[4]而这种新的社会关系正是蒙古族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产物,这一产物在歌曲创作方面的再生产物就是草原歌曲的形成。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的1943年10月19日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题为《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这在中国文艺创作史上是一个不朽的里程碑,全国文艺的创作无不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具体到音乐的创作也不例外。
之后1946年一些由蒙古族音乐家和部分汉族音乐家到张家口组建了内蒙古文艺工作团,这是内蒙古地区有史以来组建的第一个文工团体,从此草原歌曲的创作开始了。从这一个由蒙汉音乐家组成的创作演出团队来看,蒙汉音乐文化的交融是必然的,同时这一创作形式也必然遵循了“讲话”精神,早在上述文工团筹建时期,就已经创作出了最早的草原歌曲《蒙汉人民团结战斗歌》,这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战斗性歌曲,这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之后草原歌曲的创作便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经过六十余年的创作积累,不仅从数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而且也从风格形式上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变。比如建国前主要以革命歌曲为题材,创作形式与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代表作品有《绣慰问袋》、《各族人民心连心》、《民族团结圆舞曲》、《自卫军进行曲》、《内蒙古青年进行曲》、《牧民新歌》等;建国之后的主要题材则是表现新生活、新气象,歌曲积极乐观,体现出了人民当家作主之后踊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去的精神面貌,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晨曲》、《在祖国的土地上》、《草原骑兵》、《摇篮曲》;时期的整个文艺创作充满了极左的思想,草原歌曲的创作也没有逃过此厄运,但是也不乏一些较好的歌曲,如《是我心中的红太阳》、《草原人民热爱你》《公社小牧民》、《草原民兵》、《千歌万曲献给党》等;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多元创作思想和创作技术的影响,草原歌曲彻底改变了以往单一风格的以革命和集体主义为基础题材的创作方式,作曲家们开始尝试着将流行音乐的元素,甚至摇滚风格的元素积极融入进来,创作出了众多的脍炙人口的、艺术质量上乘的草原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晨曲》、《蒙古人》、《天堂》、《吉祥三宝》、《诺恩吉婭》、《酒歌》等等。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
对于传统蒙古族民歌而言,其文化内涵显然是偏一元性的,无论从音调上特征上,还是语言和题材内容上,都无不表现着千百年来草原人民单纯而又豁达的游牧生活,而保持这种单纯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方式的单一性,那就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性,或者说这也是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的无法频繁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所导致的。建国后,首先中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多民族团结的国家,蒙古族人民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文化上尤其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这首先体现在汉语言在蒙古地区的逐渐普及,汉语言的普及让蒙古族人民逐渐开始了解本民族之外的文化体系,并开始逐渐接受汉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为自己所用。
这样无疑就使原民族文化获得了交流和发展,这种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在草原歌曲的创作上也体现了出来,比如在草原歌曲创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汉人的参与,为了使草原音乐文化能够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草原歌曲的歌词创作采用了汉文字,还有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汉族音乐文化的潜移默化的融入等等。其次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西方的多元创作思维如潮水一般涌入国门,中国的整体文艺创作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音乐的外在形式和音响风格上,这时的创作已经逐渐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单纯的原始唱法和“科学”的学院派式发声法,港台流行音乐文化在大陆的风靡和国外流行音乐、摇滚音乐、乡村音乐、黑人音乐等音乐形式的“侵入”,无疑为新时期的草原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在表演形式上的可能性,在这种表演形式上的多样性的背后就是创作观念的时代性与创作技术的多元性,以及在由于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在音乐文化上的交流,所带来的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这种创新与发展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草原歌曲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由于多元文化碰撞而产生的风格的多元综合与技术的多元综合。
三、创作技术的多元综合
以往的单一简小的曲体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草原歌曲创作越来越重视编曲的作用,作曲家们通过编曲来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结构形式和音响风格,使得其艺术加工越来越复杂,呈现出一种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结合,这一现象常常出现在较高层次的流行音乐创作中。他们不再局限于单旋律的婉转优美,而是越来越加强纵向的和声色彩和声部层次的丰富;同时,将多种风格的音乐融为一炉,也是作曲家们惯用的手法,比如原始民族音调与现代摇滚音响的结合、原始民族音调与专业管弦乐队的结合等等,形成了原始、流行、学院派等不同技术风格的综合。在创作方式上,主要存在着三种,它们分别是:
1.根据原始民歌进行改编。这一种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作曲家们所钟爱的形式,特别是在草原歌曲形成之初,作曲家们常常将所采集来的民歌进行结构和表演形式上的改编,比如著名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就是作曲家美丽其格将从搜集来的兴安盟民歌《莫莱玛》改编过来的,这一改编使得原来的原始民歌在结构上更加规整,便于传唱。
2.将原始音调作为创作素材来运用。这是相对前者更为“高级”的一种创作方式。相对于前者,这一种创作方式不会将原始民歌的音调进行大段或整体的运用,而是将其中的某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旋律片段拿来,作为新创作旋律的发展“基因”,这样的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比如永儒布先生创作的《草原迎宾曲》中就融入了科尔沁民歌《诺丽格尔玛》的音调。
一、插入流行中国风,了解民族歌曲
我们高中音乐欣赏的歌曲,都是一些传统曲目,似乎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如何让学生产生共鸣,了解知识要点,掌握音乐风格特点?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一些巧妙地办法,而在音乐欣赏中插入流行的元素,会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因为流行音乐更接近学生,使他们更有兴趣去了解去探索,欣赏的过程也会变得多彩,掌握知识就变得轻松容易很多。在教授人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时,我插入了凤凰传奇的歌曲《最炫民族风》,学生们一下子就情绪高涨,随着音乐大声跟唱。我从学生们熟悉的旋律入手,从当今最流行、最火的明星入手,充分调动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来,然后结合《最炫民族风》这首歌曲,听赏课本歌曲《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让学生听赏各民族歌曲,比较民族曲风的不同,并借助多媒体视频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并让学生感受流行风格与民族风格歌曲的迥异。我在听赏环节还拓展了一下,让学生说出几个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学生们很快就说出自己知道的一些歌曲,如周杰伦的中国风的《千里之外》《青花瓷》等,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有了流行歌曲的插入,整堂课就有了生气,因为这些耳熟能详的流行旋律让学生产生了共鸣,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学生们在课堂中变现积极,有的甚至会把自己知道的流行歌曲唱出来,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也变得灵活,达到良好的课堂听赏效果。由此也证明了把中国风插入到听赏课当中的可行性。
二、结合流行草原风,探究风格流派
当代流行音乐中流行一股草原风,刮遍大江南北,好多歌曲为大家熟知,学生们自然也对这些歌曲不会陌生,于是我就会选择一些内容健康的草原歌曲结合到听赏课堂当中来,让学生通过听赏、通过对比提高听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当中课前歌曲的选择很重要,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进行结合。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音乐欣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中的欣赏歌曲《草原放牧》时,我结合了乌兰图雅的《站在草原望北京》这首流行歌曲,因为这首歌曲热搜度太高,并且内容健康、积极性向上,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广阔的草原,让学生心旷神怡,上课的积极状态就完全被调动起来。草原风的歌曲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流行草原风,如降央卓玛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呼斯楞的《醉乡》等等,再结合课本上的歌曲《草原放牧》,体会草原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辽阔、豪爽、粗犷,让学生爱上草原、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用整个身心去体会草原音乐的风格流派。通过结合流行元素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听赏的内容,把听赏课变得趣味化、现代化,更接近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学生们都熟悉的旋律,感兴趣的歌曲,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的曲风、特点,让学生做到享受音乐,理解音乐,把听赏课变得灵活多样不枯燥。从兴趣出发,把学习过程变成畅游音乐殿堂的过程,深刻准确的理解音乐的风格流派。
关键词:《赋得古原草送别》 吐字 力度 情感表现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由著名曲作家谷建芬写的一首新学堂歌,其曲调和谐且自然大方。从词的角度看无疑是凝练、诗意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借“枯荣”二字来表现“古原草”生命力的顽强并引出“送别”之意,不难看出这种“离别”大有意味。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曲调
(一)旋律美
《赋得古原草送别》旋律非常优美,音乐缓缓响起,进入第5小节,圆润、温暖、细腻的横笛音色使音乐增添了几分诗意,“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点出了全曲的主题思想,旋律主要围绕小字一组g平稳进行,起伏不大,以叙事性为主,节奏比较规整,首调#5音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
乐曲高潮部分(22―30小节),3―的六度大跳将音乐推向高潮。南唐李煜《清平乐》中曾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仿佛旋律中的每一个音都饱含着离别之情。此处虽然是情感的升华,但作曲家依然延用了叙事段落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第29小节旋律移高八度的进行,把人们看见萋萋芳草而送别的愁情油然生的感觉充分释放出来。第31―39小节为歌曲抒情性段落,以虚词“啦”贯穿此部分,旋律出现了前奏中的主题音乐思想,并且运用X X X(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这种长加短的节奏格式使得该曲风格绵长、惬意,特别是绵长的二分音符带着一种伤感的气息。正是这种二分音符的长节奏与前八后十六节奏的完美结合,恰如其分的表达出诗词的韵律,似是一种绝唱,也抒发了诗人深切的离别之情。
(二)曲式和声美
全曲共39小节,为非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其中前奏12小节,主部27小节,分为A、B、C三个段落,每个段落均由方整形乐句组成,调式为c和声小调。其曲式结构如图所示:
A B C
前奏 a + b c + a′ d + d′
4 + 5 4 + 5 4 + 5
1-12 13-16 17-21 22-25 26-30 31-34 35-39
从和声角度看,由于全曲以小调调性贯穿始终,因此左手伴奏的和弦编配上主要以小和弦为主。第20小节音乐使用了c和声小调级大和弦,使人们从听觉上有种特别的新意。第16和25小节虽然旋律和歌词都一样,但在和声功能上却有很大的区别,第16小节为级小和弦,以叙事性为主。第25小节为―Ⅲ大和弦进行,以抒情性为主,主要体现了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像这种大和弦的运用的地方还有第32小节和38、39小节处。需要强调的是,第38、39小节8拍的长音,作曲家并没有用小调主和弦草草结束,而是用了小和弦到大和弦的过渡,再次将整首诗的寓意升华,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将“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给人一种“意境极浑成”的完满收束。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演唱
与西洋艺术歌曲相比,中国艺术歌曲吐字行腔、力度速度、情感等方面的把握往往要复杂些,特别是对古诗词的演唱就有自己的一套规律。西周《乐记・师乙篇》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木,倨中矩,句中,累累乎端如贯珠。”公孙尼子《乐记》记载:“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古人之意在于表达歌唱的最高境界即是情感的表达,因此只有词、曲、声三者完美结合才是完美的歌唱。《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新学堂歌虽然借助了现代作曲技法,但在演唱风格上极明显地体现了上述法则,具体表现如下:
(一)吐字咬字美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儿童歌曲虽是八句诗词的重复演唱,但两个乐段处理上却各不相同。第一乐段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旋律上比较平稳舒缓,演唱时要身体自然放松、气息流畅,因此咬字也要轻柔些。可能有些歌者会认为“轻柔”就是没有弹性,其实不然,正所谓“张中有驰,张弛有度”,只要力度适中,依然可以将词作者含蓄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第二乐段的演唱就要根据歌曲的歌词、节奏及强弱要求,字与字之间“咬”得紧些,并且吐字清晰、准确。随着乐句的力度变化,歌者内心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并把全曲推向高潮。
(二)情感表现美
声音是歌曲的载体,情感是歌曲的灵魂。学唱一首歌曲不难,但如何将词曲作者寄予在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表达出来却值得深入研究。简单来说,声乐中的情感表达除了歌唱外,还包括表情、姿态、动作等方面。《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歌曲中,前奏结束后,人声部分正式进入,这一乐段的感情呈现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缓舒式,虽是非平行乐段,自身稍有起伏,但总体上看是平稳的抒感。当音乐进行到本乐段的最后一小节(第21小节)时,调性并无变化,旋律结束在小调的主音上,但伴奏却使用了3-6-7音阶上行,筑起了一个感情波澜,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即情绪的转折点。第二乐段随着高音的出现,音量逐渐增大、力度增强,即感情的激放式。到了a′句后,节奏型基本保持不变,曲作者做了渐弱处理,从感情处理方面来看,虽是满怀离别之情,但已转变为了内省式的抒情。第三乐段结构仍然与前两个乐段保持不变,此部分只用了一个虚词“啦”演唱,这是一种对感情深层的体验和内省,带有回味性。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笔者以《牧歌》为例,通过对课例的教学过程分析,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音乐本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参与体验,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蒙古族歌曲《牧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长调民歌,流行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等地区。作为“逐水草而居”的马背民族,蒙古人在长期的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许多长调民歌,《牧歌》便是其中的珍品之一。全曲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音调在Mi(3)―Si(7)之间回环往复,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下句在La(6)―Mi(3)之间起伏流转,自由推进,婉转的旋律犹如草原上的一片片羊群。其歌词两句一番,共四句,形象纯朴而富有诗意,从天空写到白云,再从白云写到羊群,最后又归到草原,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气和诗情的草原放牧图。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蒙古族人民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们知道作品是一首少数民族民歌,而且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出让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因此,让学生了解不同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是本课的重点,而表现这种音乐美乃至创造这种音乐美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深刻钻研、对学生情况(六年级)仔细分析后,在教学时大胆地运用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了本课专题学习网站,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在电子阅览室学习,即每个学生都使用能上网的计算机)。使整堂课凸显了鲜明的探究式学习特点,学生在探究体验、实践创造中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教学过程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
【案例】《牧歌》
一、聆听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用一首歌曲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着眼睛用心聆听,听着这首歌你仿佛到了一个什么地方?脑海中浮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上,那里有奔驰的骏马、蓝蓝的天空、白白的羊群。
师:想象力真丰富!这是蒙古族歌手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他用粗犷深情的歌声唱出自己对家乡――内蒙古大草原的热爱之情。内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那里的人民能歌善舞,是一个美丽的民族。今天,我们就乘着音乐的翅膀,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一起去游览辽阔的大草原!
【评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教师在导入时营造神秘气氛让学生静心聆听蒙古族特色的歌曲,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也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朴实有效。
二、自主探究,了解蒙古风情
师:请同学们在地址栏中输入大屏幕上的网址,进入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专题网站。
1. 介绍网站的相关板块。请学生在“看一看”和“听一听”中自主学习。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限时抢答。
2. 请学生点击“试一试”板块,对刚才的自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限时测试。三十秒钟测试结束。点击“提交”后,教师即时查看学生测试正确率,评选出优胜小组。
【评析】
这个环节的设计,教师打破了常规音乐课上“老师讲解,学生接受学习”的模式。自制了相关专题网站,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践、交流和评价。网站中设计了几个板块: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学一学、玩一玩。“听一听”这个板块里有大量的蒙古族民歌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对蒙古族民歌的旋律风格和节奏特点有一定的印象。“看一看”这个板块里有关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舞蹈和乐器让学生来了解。通过这两个板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了解关于蒙古族的相关文化与相关知识。“试一试”则通过游戏的方式检测自己学习的程度,教师也可以迅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借助先进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大、更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在最短时间接受最多的音乐知识信息,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学习歌曲,体验音乐形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内蒙古这个民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美丽的大草原不禁让我想起了一首著名的蒙古族民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 聆听歌曲《牧歌》,感受音乐形象。
师:这首歌曲是一首著名的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在刚才的自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宣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它虽然曲调简单,但是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气势宽广,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学生点击“学一学”,出示歌曲谱例。)
2. 对照歌单,跟琴声视唱歌曲旋律。
3. 为了准确表现草原辽阔的意境,用哼鸣唱歌曲旋律。教学要求:呼吸自然,头声高位置演唱。
4. 用轻柔的声音诵读歌词。
师:请听老师把这首歌曲演唱一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歌词和旋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5. 教师范唱。(出示旋律线动态示意图)
生:我发现唱蓝天白云时音调比较高,唱绿草羊群时音调比较低。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来唱一唱!
6. 教师运用手势和身势动作指导学生演唱。
教学要求:演唱蓝天白云时声音高亢,演唱绿草羊群时声音平稳,要唱出草原深远的意境,呼吸深长,声音连贯。
师:同学们唱得太棒了!真不愧是学校合唱比赛获得一等奖的班级,老师真想把你们的歌声保留下来,你们愿意把你们的歌声作为毕业礼物送给我吗?
7. 指导学生运用录音软件将自己的歌声录制下来并保存在计算机指定位置。
8. 各小组试听,推荐一名优秀同学的演唱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师:×××同学唱得好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她表示鼓励!也感谢同学们送给我的珍贵的礼物。
【评析】
“音乐本体”即音乐自身,它包含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也指构成音乐作品表现特点的内在规律。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抓住音乐基本要素这个支点,通过听辨、模仿、比较、范唱和练唱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推进歌曲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歌词观察曲线图来感受歌曲旋律线的走向,没有枯燥的讲解,自然而然地达到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和体验。别具特色的设计是“录制歌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鉴赏美的能力,也能提高演唱和表现作品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
四、载歌载舞,升华审美体验
师:我们知道内蒙古人民不仅能歌,还――
生:善舞。
师:对,蒙古族舞蹈大气舒展,今天让我们也来体验一把,成为一个真正的小牧民。蒙古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下面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猜猜是在干什么?
1. 教师示范骑马、飞翔、抖肩、挤奶等动作。
师:现在请你们在“学一学”板块里找到舞蹈动作动画视频,找你最感兴趣的动作学一学,做一做!
2. 学生跟视频学习蒙古舞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跳得真棒!让我们和牧民们一样来载歌载舞吧!
3. 师生一起表演唱。
【评析】
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握了艺术表演与演唱教学紧密结合的原则,而且立足于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选喜欢的动作学习,始于元素,动态生成。把课堂的“指挥棒”交给了学生,学生自主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
五、编创歌词,即兴拓展延伸
师:我们一起欣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景,聆听了蒙古族优美的音乐,体验了蒙古族奔放的舞蹈。老师还有一个建议:希望同学们能把你心中的大草原用歌词的形式表现出来,为《牧歌》这首经典之作再续编一段歌词。
1. 请学生进入“玩一玩”板块,完成“编歌词”任务。
2. 教师出示范例:辽阔的草原是多么的美丽,可爱的羊群像颗颗珍珠。
3. 小组合作编创。(播放小提琴独奏曲《牧歌》为背景音乐)
4. 学生编创好后点击“刷新”即可看到其他同学编创好的歌词。
师:短短时间同学们就编创了这么多的歌词,真是有感而发啊!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
5. 教师点评、生生互评。评选出优秀编创作品。
6. 全体同学一起演唱即兴编创的歌词。
【评析】
创造是实践的升华,小学生的音乐创作活动常常从模仿入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事先给出范例,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这种即兴编创丰富了音乐表现、增加歌曲的情趣,锻炼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能起到激励与改善、促进与提高的效果。信息技术的使用让这种“即兴”保留下来,并且成为了永久的资源,学生可以共享学习,确实让课堂更具实效性。
六、总结本课
师:我们完成了一次愉快的内蒙古大草原之旅。同学们,你们对这节课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欢迎你们发邮件和老师交流!下课!
一首《草原恋》响起,一幅开阔的草原景象帷幕般于眼前缓缓拉开:遥遥的天边,沉默的山峦,茫茫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风远远地吹过来,青草低低伏下,骏马奔驰,牛羊安详。三两行大雁从蒙古包上飞过,慢慢飞向远方……
齐峰的歌声纯净而悠扬,如同在你面前婉婉道来的他,真实、坦诚,有着草原人特有的洒脱和细腻。
长调中有乡情
“喜欢齐峰,他的歌声把我带到了绿色的、辽阔的大草原上。”
在“齐峰吧”,“蜜蜂”们(齐峰的粉丝)这样表达对齐峰及草原的热爱。
无论是《我的根在草原》、《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牧场飘香》等代表作品,还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形象大使、呼伦贝尔市荣誉市民、内蒙古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齐峰的名字早已和草原密不可分。
本名傲日格勒(意为山峰)的齐峰在呼和浩特的部队大院长大。儿时,每年夏天齐峰都要回老家,到呼伦贝尔草原的大爷家里住上一段。
记忆里,从长途车站坐拖拉机到草原,一路没有声音。每次,当拖拉机缓缓地爬上一个小坡,草原赫然在目时,公社高音喇叭的声音也随风飘至。喇叭播放的多是嘹亮悠长的长调,优美的旋律和草原动人的景色强烈地震撼了齐峰。
多年后的今天,当齐峰重温这段记忆时,仍然觉得“一听到长调就觉得是回老家”。
儿时的美好回忆就这样由音乐串起――
还记得,童年时在部队大院,军号声后是20分钟的音乐,上班号、工间操号、吃饭号、下班号……“听着各种号声长大”的齐峰就这样欣赏了《我骑着马儿过草原》、《草原之夜》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还记得,四五岁时听长调,齐峰的第一印象便是――“伤感”,小小年纪的他,听长调竟能听到感动落泪,心中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
还记得,年少时曾与“蒙古长调歌王”哈扎布有过的一面之缘,当时还是孩子的齐峰“瞎唱”了一段长调,哈扎布惊喜地说“这个孩子,行”。将近20年后,已经小有名气的齐峰得以机会拜在哈扎布老师的门下……
我是草原的孩子
草原的儿女,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草原歌曲嘹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
如今的齐峰,最喜欢做的事便是用草原特有的情怀与悠长的声线,为人们传唱那些带着悠悠青草香、湛蓝天空颜色、飞驰骏马情怀的醉人歌声。连续几次代表蒙古族登上春晚的大舞台,得以展现自己民族的风采,齐峰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豪和荣幸。
成名之前,齐峰也曾在音乐的道路上走过一段弯路。
那时,侦查兵出身的齐峰,凭借良好的条件和会唱赞歌的独特优势,考进了军队的演出队。这之后,正值流行歌曲大爆发时期,恰逢青春期的齐峰也“随大流儿”的唱起了流行歌曲,并且唱得还不错。
而这一唱就是好多年。这期间,齐峰南下广州,唱过歌厅,按天拿过工资;北上首都,唱过solo(歌曲前面的副歌部分,演绎歌曲氛围)。1995年考上中国歌舞团,成为歌手。韦唯、付笛生、任静、陈红等很多歌手的作品里都出现过他的声音,可是齐峰却感觉,音乐之路走得越来越找不到方向――没有自己的作品,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
直到2003年,直到《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专辑的出现。
事实上,录制这张专辑之前,齐峰曾萌生退出歌坛的想法。“录制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算给自己做个纪念”,抱着这样的想法,齐峰全情投入到歌曲的录制中,每一首歌曲都倾注了自己对家乡、对草原浓浓的爱。
当年尚不为人熟知的齐峰,自费录制了这张12首歌曲的专辑,再没有经费可以拿来砸宣传、搞发行了。就这样,一张独辟蹊径,并不被一些发行公司看好的蒙古族音乐作品,悄然上市。“最多发行5万张吧。”齐峰自己心里预计。
可是,很快,这张专辑就以月销售8000张的骄人成绩让齐峰大吃一惊,同时,也震惊了唱片界。要知道,当年中央电视台的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位的专辑月销售记录也只有6000张。
如今,这张2003年发行的专辑早已红遍大江南北,其中《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祝福妈妈》、《嘎达梅林》、《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众多歌曲也被广为传唱。
“唱了这么多年,才终于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哦,原来你是草原的孩子,草原是你真正的家。”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大源头之一,和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一样,都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它有着开阔的视野、广阔的胸怀、奔腾的热血、苍凉的音律、悠远的新生和细腻的情怀……
如何能够更好地演绎家乡的文化,向世人展现蒙古族青年的精神风貌,一直是齐峰潜心追寻的艺术境界。自认为“不是从小生长在草原,先天有些不足”的齐峰,一有时间就奔赴草原,到那里去感受草原、沐浴自然。
“我也是草原的孩子啊……”当齐峰在录音间发自肺腑唱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时,人们听到的是一种“捧着心在唱歌”的虔诚与深情。
作为文艺界“草原军团”中的一员,齐峰感到光荣,也深感责任重大。在很多蒙古族人的心里,齐峰代表着家乡,代表着草原,代表着那一份浓浓的乡情。“某种意义上,我代表着草原文化人,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我也代表着新中国蒙古族青年的形象。”齐峰对自己为草原文化所作的一切感到无比自豪。
随着一次次演唱受到的热烈欢迎,齐峰为自己,也为家乡的文化感到自豪。一次去日本演出,齐峰在唱过指定曲目后,加唱了一首蒙古族《赞歌》,使一些日本观众为这首歌的意境而感动得落泪。
外出录制节目,每次看到工作人员把《我和草原有个“约定”》错打成“约会”,齐峰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指出――是约定,而不是约会。因为“约会是有时间、地点的,而约定可能是一生的”。
深沉内敛的蒙古情
说到蒙古歌曲,总少不了马头琴。这种奇特的拉弦乐器,音色低沉苍凉,如泣如诉。
在齐峰的专辑中,《草原恋》、《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几首歌曲的前奏,都是一段不染浮华天籁般的马头琴声,恰到好处地渲染了蒙古族音乐的宏阔与苍茫,瞬间勾勒出茫茫草原的天高地远。听着如此特色的音乐驾车,即使在拥堵的路段,也能让人保持平静而舒缓的情绪。
齐峰是个典型的蒙古族人,1斤多酒量的他,与乡亲们在一起时,透着蒙古族人的豪爽和洒脱。齐峰却说,这只是一面,如果以为蒙古人有的只是豪爽,就大错特错了。蒙古人的性格是多彩、多面的,他们身上既有山的刚毅,也有水的柔情,“蒙古人的感情是深沉而内敛的,就拿音乐来说,有哪种音乐能像长调一样,这么细腻,这么层次丰富呢。”
正是由于对蒙古族情感的准确拿捏,《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虽然被很多人演绎过,齐峰的版本却被更多人喜欢和称道。每一字每一句的细微之处都流畅无比,婉转处催人落泪,高亢之端又豪迈奔放,将歌中宁静、辽远的意境诠释得几近完美,唱出了蒙古人魂魄之中独有的喜悦与苍凉。
在演唱过的众多歌曲中,齐峰最爱《我的根在草原》,他觉得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走遍了山山水水
美不过辽阔的草原
听遍了四海歌声
还是牧歌最动人
无论在哪里
我的根在草原
我的根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