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与中秋节关系的,自然便是月。月,一个令人觉得浪漫的词语。确实,与月有关的除了山便是水。什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什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无不带着浪漫而孤单的气息。月亮也是神话故事最多的地方:“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多次被引用于唐诗宋词之中。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么一说,月与中秋节的关系那可是更加密切了。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月饼本身与月亮关系不大,但是光看月饼的名字与形状,再加上月饼的故事,令人不难想到这是道中秋节的甜品。现如今,月饼已经成为了中秋节时令人无法割舍的美食了。月饼是吃的,但是光吃是不够的。中秋节放花灯,这是儿童与孩子间必不可少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彩灯的样式多种多样,连制作的材料都大不相同: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中秋节不但要吃月饼,放花灯,还要舞火龙。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中秋节离不开月亮,月亮也离不开中秋节。两物相辅相成,所以,中秋节要赏月拜月。在异国他乡之时望月时要想到,有一个人,在远方思念着自己。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许多人都回家,和家人团员,一起赏月。
但也有一些人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和家人团聚,一起过中秋节,比如解放军叔叔。不过,昨天晚上,我还看了我爸爸的学员是怎样过中秋的,我就跟你们介绍一下他们是怎么过的吧:
晚上,下着蒙蒙的细雨,教导队和勤务连的战士来到操场上举行文艺活动,开始他们进行拉歌,那气氛既活跃又紧张!接着,就是唱歌了,他们分为两队:一队:教导队的学员,二队:勤务连队的学员。他们两队轮流推出人来唱歌,我和另一个小朋友在后面边听歌的,边翻前桥,他们还唱春天里等流行歌曲呢!
今天,本来想好好的玩一玩,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我们就去我们的新家去看了看,那里正进行装修。我到那里还是挺有兴趣的,那些工人在那忙碌着,他们干活真是辛苦的。看了一会儿我们就回家了!
下午,我们去大润发购物,我们买了好多好多东西,大润发的超市特多,人山人海的,那么多的收银台前面都排满了长龙,采购完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回到了家,我先美美的睡了一觉,然后我们就准备吃晚饭,晚特别丰盛。过了一会儿中秋晚会开始了。我们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好吃的零食,水果。真是一个快乐的中秋节!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八月十五,古称为仲秋,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为解惑中秋节,我提前几天就在电脑上大打出手,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同时每晚观察月亮的变化。我惊奇地发现,月亮变幻如此出乎我意料,尤其十三·十四满圆速度惊人。爷爷说:“月亮满圆心切,就像人间家家户户十五要团圆在一起的心情一样,恨不得飞起来呢!”的确,八月月亮多变化,初一初二黑麻麻,初三初四银钩挂,初八初九似龙牙,十一十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万家。
十五这天,我家小区真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大包小包,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姥姥姥爷,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叔叔阿姨欢聚一堂,各种好吃的挤满了桌子,大家推杯问盏,问长问短,祝福佳语洋溢在欢快的音乐之中。
吃罢月饼·水果后,人们便涌出家门,来到假山旁赏月。今天的月亮那个大呀!那个圆呀!望着刺眼的月亮,我想起关于月亮的种种传说,我仿佛看到了嫦娥美丽的绸带在舞动;看到玉兔隐隐约约向我跑来;看到吴刚满脸汗珠在滚动。
月亮悄悄移去,而小区依旧欢声笑语。过了好久,不知不觉我回到了家中,躺在床上,脑海里仍然浮现着月亮的故事。似醒似梦地想:长大我一定要到月亮上去,告诉嫦娥,后羿再见她现在很方便,有嫦娥飞船啦;告诉玉兔,不要再杵药了,地球现代化,什么药都能制了;告诉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