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那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从小就不喜欢吃月饼。那时候的月饼可没现在花样多。记忆里,中秋节没买过月饼,因为爸妈的单位都当福利发,还发得挺多,一人四、五封,一封两块。用一张薄薄的纸包着,纸上印着月亮、宝塔什么的,好象每年都一样,红色的是甜的,偶有深蓝色的是椒盐味儿的。外观看起来黑乎乎的,硬得象石头,吃到嘴里净是渣子,还甜得发腻。我跟哥哥都不爱吃,老妈没辙,就干脆扣了我俩的馒头,早上,一人一碗稀饭,一块月饼,不吃就饿着。就这样,我也不吃,光喝稀饭。老妈急了,干脆直接把月饼掰碎泡稀饭碗里,旁边还有老爸坐镇,不吃完不许上学,这才逼着我吃下去,可心里那个委屈,就更是憎恨吃月饼了。
上中学时,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许多。有一年爸出差,带回来不少核桃、花生,妈决定自己做回月饼。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炒熟碾碎,加少量猪油、面粉做陷,面粉加鸡蛋、糖、水和好了,揪成一团一团的,把陷包进去,再用擀面棍擀成一个个的小薄饼子,平底锅抹油,小火慢慢地焙,那一回一共做了5个月饼,有点硬,但挺香,至少比发的月饼好吃多了。
上大学时,离家千里,学校挺体贴学子思家之情,过节时每人发两块月饼,几个苹果、橘子什么的。那时候我开始喜欢吃月饼了。可能是因为那时吃长饭,胃口好,而且长沙的月饼是广式风格的,很松软,里头的叉烧、火腿、咸蛋黄很对我的胃口。到中秋节当天下午,几个人一起跑到东塘百货大楼去买处理月饼。最喜欢那种小月饼,比壹元的硬币大不了多少,品种有十多个,每种抓两个,也一两斤了,买回寝室当点心吃。有一年中秋,姐的同事到武汉出差,受姐之托专门绕道长沙给我带了盒月饼。打开盒才发现,盒里满满的,塞着各式各样的月饼,云腿的、广式的、川味椒盐的、北方枣泥的……姐在信里说,月饼是老妈亲自挑的,每一样都给我选了一块。老妈叮嘱我中秋一定要吃,吃了月饼就不想家了……没心没肺的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我是一个生活在小乡村的人,乡村尽管没有城市里那么喧哗,没有城市里那么美丽,可是我们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很幸福.
我的家乡在青田,每缝过年过节都会有很多的习俗,也正是这些习俗填满了我们快乐的细胞!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却从来都不知道我们这种快乐,更加没有体会过家乡习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下面,我就带城市里面的人们走进乡村.
我们这边的过节在我看来都是一些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过节的这些习俗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令我记忆深刻的节日习俗!过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门前都贴着春联,小孩们都会放鞭炮,大人们则是在一旁“欣赏”或者是自己也上场。比大人们幸运的一点是小孩往往都有压岁包收!到了半夜12点的时候,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镇将会再次热闹起来,烟花和炮竹会再次响起,为我们的小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端午节时,人们往往都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贴五毒等。中秋节是一个特别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时,每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欣赏着美丽的夜色,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七夕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我们这边过七夕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对对的恋人出行去各个地方玩耍。元宵是我最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朋友或者是同学去一些地方看烟花,烟花汇演没开始,在那周围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观赏的队伍长得像一条龙。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们这儿的人随时随刻欢迎你来这游玩!
树叶像一只只蝴蝶飘落下来,带着秋的清冷,飘向远方。仿佛在告诉我们——家乡的中秋到了。
家乡中秋的枫叶是美丽的。
凤凰广场那像火把一样红的枫叶,把广场衬托的红盈盈的。放眼望去,一片火红的海洋。一阵秋风吹过,平静的“火海”也翻滚起来,甚是壮观。一颗绿树嵌在一片火红中,显得格外耀眼。漫步在树林下,飘落的红叶在脚下发出咯吱的响声,为那寂寞的树林伴奏。秋天的雾也格外大!一大片雾迷迷蒙蒙,环绕在城市中间,朦朦胧胧的,仿佛像一位羞涩的少女在跳舞。要是幸运,还可遇见一条清澈得宛如一条明亮的带子回荡在城市中间。平静的水面偶尔有一条顽皮的小鱼游过,使平静的水面荡漾起一圈圈涟漪,像打破了一面镜子。
家乡中秋的田野是美丽的。
这时,满山遍野是金灿灿的稻子,微风吹过,稻海里荡起金色的波浪。家乡中秋的花,是美丽的。
中秋时节,校园里,婀娜多姿的菊花,香飘万里的桂花,绚丽多彩的月季花等相继开放。在中秋的花卉会上,总能看见许多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一阵阵香气迎面扑来。沁人心脾的花香使人心旷神怡。花开季节,人们都去观赏。秋天的花儿没有春天的艳丽夺目。也没有夏天的繁琐,更没有冬天的冰冷。秋天的花儿是恰当好处的。
家乡中秋的果实,是美丽的。
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家的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那一串串的大红枣给中秋节带来了喜悦。
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梨,紫莹莹的葡萄,果园里到处充满着瓜果飘香的气息。
家乡的中秋节,总是那么迷人,那么美!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实验二校二年级:宋雨洁
去年农历八月十五放假的时候,我们全家、爷爷、奶奶,和两个姑姑全家回了一趟“大老家”。
虽然只有三天,但是很开心,第一天:我爸爸老家的三姑六婆、叔叔、婶婶,去离老家一里地远的地方去吃水席,水席是上一个菜再上一个汤上的。到了地方大人们在互相问候,小孩子们当然不用像大人一样互相问候,我给小孩子都编上号,直接称呼:1号、2号、3号…… 该吃饭了,大家都坐在饭桌前开始吃饭。这时,我瞟了瞟这个屋子,天哪!屋子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屋子,宽大约十五米,长大约三十多米,好大呀。我还看到一个角落里一张一平方米地方桌上面,放的全部是酒水、饮料,我情不自禁的吐了吐舌头。上菜了“第一道炸小黄鱼”,服务员阿姨轻声说道,紧跟着是一个大碗的汤,我尝了一口,好辣!我赶紧去倒了一杯青苹果味的“美年达”。天哪,我的乐乐妹妹已咕嘟咕嘟喝两大杯了!我把也加紧吧,我把“美年达、可口可乐、雪碧、鲜橙多混在一起喝,啊!好喝!我喝饱了,已经不想再吃饭了。我高声喊:”1号、2号、3号……玩老鹰抓小鸡了“。”好“,1号先答应了。等我们玩累了,大人们也说够、吃够了,爷爷口齿不清的喊:”买……单“!奶奶看到爷爷喝醉了,就对我们说:”去去去,到外面去玩,待会回家吃月饼。“我们小孩们就乘着二姑夫的车先回家了。大家都到家了,奶奶把月饼分成12份,我被饮料水席都灌饱了,刚刚想溜走,被二姑拦住了,我被她逼着吃完了我的那份月饼。
第二天晚上,我们去抓萤火虫。乐乐妹妹负责找萤火虫,找到后让二姑去抓,我负责给萤火虫造一个房子。二姑很快就抓了一只萤火虫,我和妹妹争着去看肥肥胖胖的萤火虫,我们把萤火虫放在石台阶上,我凑近看见萤火虫的肚子下面有无数个发光的小圆点。我赶快去屋子里找来了一个塑料糖盒,我用锤子在糖盒顶上砸开了一个洞,让萤火虫呼吸。我拿着盒子回来的时候,听到妹妹大声说:”萤火虫的头怎么垂了下来?“我想萤火虫一定是想妈妈了,最后通过我和妹妹的协商把萤火虫放走了。小萤火虫回家找妈妈了,我们也该回去睡觉了。
第三天早上,我和妹妹洗漱完毕便下楼吃早饭,狼吞虎咽的吃完饭后,爸爸就开着车带着我们去姑奶奶家串门。到了姑奶奶家,一进门一条小黑狗对我们狂吠不止,我害怕地直往身后躲,幸好这时候姑奶奶出来了迎接我们,把小黑狗踢了一下,它就不叫了。在姑奶奶的指引下,我们爬上了晒玉米的房顶,”哇,好多玉米!“我们脱了鞋踩在玉米棒上,感觉脚下像踩着风火轮,我们玩起了玉米大战,把玉米平均分开,相互砸向对方。别人听到我们的战斗声都好奇的爬上房顶一看究竟,玩的人越来越多,爸爸、妈妈、大姑父……都加入进来了。最后玉米都是”伤痕累累“,我们玩的很开心。
“大老家”的中秋节比城市的中秋节热闹、好玩、快乐、有趣多了。
皎洁的月光,射在了宽阔的院子里……那一天,正是中秋。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来到小河边点灯笼,大家都聚集在小河边。顿时,小河边充满了幸福快乐的气氛,充满了甜蜜的童年味道,充满了愉快的笑声……点灯笼游戏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小灯笼,我们把灯笼插在了泥土上,每个人插灯笼的地方都不同:有的插在小河边,好像一颗美丽的“仙女草”点缀着小河;有的正插在草丛中发出光亮,好像一颗闪闪的“夜明珠”;有的插在离草地远一些的小桥边,向那里一看,就像一只只闪着微光的“小萤火虫”……我们玩了许久,才回家吃月饼。
刚回到家门口,就听到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中秋节的夜晚,爷爷和孙子……”我心里正奇怪着:“这不是妹妹课本中的《爷爷和孙子》吗?没想到她那么会在这个时候用课文,万万想不到啊。”我走进屋子里,见桌面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和我最喜欢吃的月饼,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摸了摸饥饿的肚子,向“美味佳肴”靠近。当我刚要拿一颗葡萄放入口中的时候,妈妈拍了一下我的手,说道:“干嘛呀,跑步不能偷步,吃东西也不能“偷步”,知道吗?”我嘟起小嘴,妈妈便向我投来生气的目光,我只好乖乖的变回妈妈的乖乖女。
过了不久,妹妹已经朗诵到:“要是您变成月亮,该多好呀!您愿意吗?”“我愿意!”爷爷自然地答上了。大家听了后,欢笑声充满了整个屋子……中秋节的夜晚,是我最开心、最幽默的一个童年时光!
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大又漂亮;中秋节的夜晚,又乐又苦又有趣——这就是我家的中秋节!
六岁那年我们全家回外婆家过中秋节的情景,至今令我难忘。
我们乘坐火车回家。一路上我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到了车站,外公外婆早早地在车站等候了,我连蹦带跳地扑进了外婆的怀抱,外婆对我问寒问暖。回到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有玉米凉粉、豆腐、豆花、扣肉……这都是家乡的特色菜。豆腐、凉粉还全是石磨磨的,自己制作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比买的更香更好吃。
第二天是中秋节,我早早地起了床,大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一口大铁锅里煮着米和水,外婆用铁铲不停地铲着。外面更加热闹,两个叔叔围着石窝转,一人手上拿着一根木棒,一上一下地不停地打着石窝里面的米团。打一会儿两人又配和用木棍把米团挑起翻个面,又继续打,嘴里还有节奏地喊着:“嗨着!嗨着!”这真是一项体力活。
不一会儿,大米已经变成很粘的糍团,两个叔叔从石窝里提起一个“大团子”放到老奶奶的盆里。“好了!可以吃了!”我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外婆说:“这叫打糍粑,是用糯米做的,每年中秋节我们都要吃糯米粑,是这里的传统。每一年的这一天从早上五点都要打到中午,因为有很多户人。”那两个“大力士”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跟外婆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把我们家的打好了。外婆给那两人一人捏了两个大团作为感谢。
回到家里,外婆很麻利地给每个碗里捏了三个糍团,浇上外婆亲手做的红糖、花生、黑芝麻,一大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我更是狼吞虎咽,在城里吃的月饼简直没法跟这糍团比,这是我吃过的最香最美味的佳肴,也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中秋节!
又是一年团圆时,在外的游子们大多都回到了故乡,真是人月两团圆。
对于我们这里的村民来说,中秋节不但是人团圆的时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像我妈妈这个年纪的人,要做的事情很多,在中秋的前两天就已经要动手准备过节的东西了。
必不可少的一样就是糖饼,这是中秋节的口粮,糖饼越远越好,也有团圆的意思,早上妈妈就动手了,面是昨天晚上和好的,发了一晚上,芝麻是好几年前人家送的,妈妈一直留着等到一年的一次的中秋节才舍得拿出来吃,平时是不舍的的,今天拿出来一看,好好的芝麻已经生满了虫子,妈妈可惜的连连摇头,说应该早点拿出来晾一晾,现在只好择了又择,箔了又箔,我打笑道不如留着虫子一起吃了算了,还有点荤腥,妈妈直拿眼瞟我。虫子都弄干净了就要下锅炒芝麻了,炒熟了在和红糖搅拌在一起便可以和面了,我们这里的人蒸的饼层数越多越好,要是一个饼能蒸上十层,那就表示今年的中秋节和和满满,团团圆圆;这种乡俗的直接后果就是让蒸糖饼变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家里的饼就要三层,那么就要擀出三个薄饼,底下铺一层,然后撒上刚才准备的芝麻红糖,然后在一层,这样把三层弄好后还没有完事,糖饼的四周要卷上花边,然后再拿出一些模具印上好看的花纹才算一个完整的中秋糖饼;出了自己家里吃外,糖饼还是馈赠的食品,中秋节时上了年纪的人就能收到小辈们送来的月饼,你不能收了月饼让人家空手而回,要给人家两个糖饼再配上几个苹果,这才是大家的团圆节。
另一个就是中秋的前一天要吃饺子,“好吃不过饺子”北方人对饺子的喜爱不用细说,逢年过节都要吃饺子,东北人吃饺子馅花哨多,什么都可以做馅,豆角、茄子、辣椒、韭菜、白菜,肉馅也很多,鸡肉鸭肉鹅肉牛羊猪肉甚至鹿肉都可以包饺子,我们这里的人就吃的比较单一了,通常是茴香猪肉馅,早早的将茴香洗好,晾起来,猪肉缴成馅,开水和面,也要晾一晾才可以包,否则煮的时候饺子容易破,待一切都准备好后,擀皮,和馅,就可以动手包了,这个饺子吃的时候好吃,做起来可是麻烦的很,没办法,谁让它好吃呢。
今年是我上了高中后第一年在家过中秋,以往都是在学校里面和同学们在一起,虽然吃吃喝喝也很快乐,但团圆节要是不在家里过心里就是空落落的,在家里虽然忙活的事情很多,但是心里却充溢着一种满足,若是能永远陪在父母身边该多好,只是我们都在长大,都要离家远行,如果远在他乡的游子不能回家过节,就在十五的夜晚对着明月畅饮一杯来疏解乡愁吧。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许多亲朋好友相聚一堂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又被称之为团员节,顾名思义,就是这一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不管你有多忙,都要陪着家人吃顿饭,在我的理解中,其实这一天跟大年三十一样重要,都要吃团员饭。远方的人儿也会在中秋思念故乡。
中秋节这天月亮也特别的圆,特别的大,就好像是全家人一起围坐的大圆桌。许多中国人也喜欢在饭后和家人一起到户外赏月。其实在我们老家还流行一句俗语,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意思就是,中秋节当天的月亮还没有第二天的圆,所以,喜欢看月亮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哦。没有在自己家乡人儿就要在中秋思念故乡了。
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夜晚的天空很清澈很干净,天空好像被水洗过一样,没有多余的杂志,感觉月亮离我们很遥远,但同时又会觉得离我们很近。农村的天空还没有被污染,白天可以看见白云朵朵,晚上可以在天空下数星星,然而,城市的天空总感觉像是盖上了一层薄膜,看不见天空的颜色,随时都是雾蒙蒙的,看不清楚,晚上也很难看到星星,所以现在,到了中秋节远在他乡的朋友想要看着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就显得很模糊了。只能和几个朋友一起活着肚子一人在这中秋思念故乡。
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不用到远方打工就能养活自己一家人,不用背井离乡去打拼,这样,在中秋的时候就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欣赏美丽的月亮了,就不用远在他乡等到中秋思念故乡了。
时光悄悄地流逝,转眼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我三下五除二扒拉完早饭,拉着奶奶的手连蹦带跳地来到柚子树下。枝繁叶茂的柚子树上高高地挂着绿油油、圆溜溜的柚子。因为柚子树太高,我特地拿来了一根三米多高的竹竿,准备打柚子。我撑起竹竿向一个最大的柚子没头没脑地打去。但柚子好像故意与我作对,东晃晃西摇摇,弄得竹竿跟着晃来晃去,我也随之跳来跳去,就像在跳芭蕾舞。打了好久还是一无所获,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奶奶见我这样笑得前俯后仰,忙对我说:“傻孩子,像你这样打,要到鼠年马月才能打下一个柚子来呢?做事要讲究方法呀!”
我向奶奶要了一张凳子,站在上面再往上打,好不容易打下了一个。可是树枝却把我的竹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脚也踩了一个空,身子一晃,“啪”的一声摔了个大屁股墩,疼得我坐在地上直咧嘴。我一骨碌爬起来,鼓起勇气又打了几个柚子。那时,我已是汗流浃背了。奶奶心疼地说:“好了好了,都打这么多了,足够你吃的了。”
晚饭后,奶奶满面春风地端出了各色各样的月饼。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酥,色香俱全。还有那香喷喷的炒花生和水灵灵的柚子。我们坐在高高的三楼上吃饼赏月。
我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圆月。今晚的月亮又圆又亮,似乎把一切黑暗的东西都照亮了。这时,爷爷给我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相传在远古时代,英雄后羿和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有一天,嫦娥误吃了后羿交给她保管的仙药,身不由己地飘向天空,飞到了冰冷寂寞的广寒宫。从此这对恩爱的夫妻再也不能相聚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最圆最亮的这一晚,后羿在屋前准备了檀香、水果和蜡烛,守望着这圆似玉盘的月亮。据说在这个时候后羿能清晰地看到嫦娥在广寒宫里伤心流泪。嫦娥则无可奈何地望着后羿渴望团圆。
我吃着月饼,望着圆月,听着故事,也不由自主地思念着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
中秋,虽没有春节的热闹,但去有属于它的独特意境。——题记
从小到大,度过有许多节日,隆重的端午节,热闹的春节,还有盛大的国庆节……而我却喜欢那有着淡淡味道的中秋节。虽说是简简单单的一天,但却有不少的习俗,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聚餐情
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没到中秋,我们一家族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互相问着最近的生活情况,增进着之间的感情。身在异乡的他们,是否可以和家人们团聚?是否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人们团聚?我猛然地发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里,我没有理由不去珍惜这亲情的温暖。
“舞龙”欢
所说的“舞龙”,不是真正的拿着龙头在转的那种,而是用一些草或树枝编成的“龙”。晚饭过后,大约是在七八点的时候,就会听到有一些小孩子在喊:“龙,龙,四季兴隆,一本万利…”他们托着“龙头”挨家挨户地走着,盼望家里的主人会给他们一些利是,图个吉利。许多主人为了能过个好节日,多多少少都会给他们几封利是。这个习俗不知别处有不,但在我们家乡,是年年都会有的。
赏月情
中秋?当然少不了赏月和吃月饼啦!我们早早地把月饼、水果和祭祖的香烛准备好了。上到阳台,嘴馋的我忍不住拿起一个水果,正准备把它放进口的时候,妈妈就说这要拜了祖先才能吃,我失望地把水果放下了。抬头望了望天空,中秋的月亮真美,美到想咬一口。“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家前面正好有一个鱼塘,月亮的影子映在水上,微风吹过,泛起一层层波纹,月亮的影子也随着荡起来,直荡到我的心田,那感觉,真美……我们还把那先前买好的灯笼点亮,挂在头上的杆子上,吃着那蛋黄月饼,赏着那属于中秋的月亮,美美的。
在我看来,我家乡的中秋节,虽很普通,但它却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就是那独特的亲情,使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淡淡的中秋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当我听到这句诗,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家乡的中秋节。我爱家乡的中秋节,更爱中秋节一家人围座一起喝茶赏月其乐融融的温馨景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夜幕降临,家乡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郊外的风景区云洞岩赏月。今年的月亮十分圆,像一个大大的月饼悬挂在高高的夜空,望着那皎洁的月亮人们不禁遐想联篇:嫦娥和玉兔真的在月亮上翩翩起舞吗?吴刚酿的酒真的那么香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说到月亮,说到中秋,你是不是马上就想起了美味可口的月饼呢?家乡的月饼琳琅满目。口味众多,有:巧克力馅的。有芝麻馅的……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月到中秋分外圆。到了晚上,我们全家都团聚在一起赏月。
“瞧!月亮出来了!”我们听到弟弟的呼喊声抬头一看,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普照在美丽的大地上,一个个月饼在月光下显得那么美味,它把我们几个小朋友吸引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弟弟乘我们不注意偷偷地咬了“状元”饼一口,开心地说:“状元饼好好吃呀!”他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把我们全家都逗乐了。开始博饼了,妹妹首先博到“一条龙”,弟弟摇摇手中的骰子,闭着眼睛喃喃低语:““状元”,“状元”!”没想到却博了一个“二举”,失望极了。轮到爷爷了,只见他手掌合拢,随意掷下骰子,哇!
居然是“状元”呢!月饼陆陆续续的没了,有趣的中秋博饼慢慢地接近尾声,美好的中秋节转眼间就要结束了,望着故乡的明月,我恋恋不舍地说:“玉兔姐姐,明年再见!”小朋友,你们说我家乡的中秋节是不是很有趣呢?欢迎你们到我家乡来亲自体验!
太棒了!今年我要在学校过中秋节了。好期待快点到下午,因为今天不但是晚会,还是戚馨的生日呢!
带点什么呢?思考了半天,终于有点头绪了——我就带点水果吧!
“赵婉莹”不只是谁在喊我,哇,原来是史佳宁,他们小组要表演小品,所以她来找王成龙,她还要我带路,虽然自己有一点嫉妒,但还得帮!我们到了王成龙家后,赵文清等等连白志文都在。我那虽然嫉妒他们,但我也要先看看他们的节目如何?哎,听了半天了,他们一会这个人演,一会那个人演。我看得迷迷糊糊,这比老师的天书还要难听!算了吧,她们也没心思演,所以我们就一起去了学校,到了那儿困难又来了,没有“通行证”,想进校,没门儿!我们也只好在外面盼着早点进校,盼啊盼,盼得花都谢了,门岗才开门!
你知道现在最痛苦的是什么吗?那就是等,我等啊等,终于迎来了第三节课。
在我们开始之前,老师带领我们一起看幻灯片,一起欣赏有关中秋的一些神话故事,还一起读了一些古诗。杨东林还为我们全班同学演唱,马一卜还给我们吹笛子、变魔术,她把魔术的秘密都告诉了我们。王成龙和曾钰文还为我们表演了小品,但是太吵我没有听清楚。但我们也一起在吃吃喝喝的,自己很开心,老师还说我们都吃成小肥猪呢!白子涵也为我们照相留念。还有一位我要介绍那就是周易莹,我们在玩的时候,她还帮无私地我们清理垃圾,谢谢你!周易莹!
这次的中秋节太有趣了,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我会记住这一天的!也祝大家中秋快乐!
“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他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园,与自己的亲人团聚,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也是我家乡的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今年这个传统节日天公不作美,沥沥下的小雨,但是也掩盖不了我回家的喜悦的心情。我与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出了门,去了姥姥家,一个小时后到了姥姥家,一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吃饭时姥姥把自己酿的葡萄酒给拿了出来,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我呡了一小口,一股醇香在我口中弥漫。我笑着对姥姥说:“真好喝。”姥姥会心的一笑说:“好喝天天来,要不然别走了。”我说:“我还要上学,等我一放假我就回来。”吃饭时,我还给姥姥讲我们在学校的一些趣情,如:“有个人他在滑冰时当飞人,结果真的的飞出去了两米远。”等,逗得姥姥哈哈大笑。到了下午我依依不舍的和姥姥告别,与爸爸妈妈又一起赶回了奶奶家,和爷爷奶奶过中秋。
虽然这个中秋是在忙碌奔波中度过的,但它累中有乐,乐中有累,使我体验到了和亲人在一起的快乐和幸福。
中秋节这天,大家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分别已久的亲人们欢聚在一起,吃月饼、谈往事、报平安……往年,我和爸爸、妈妈都会跟着车流一起“流”到我的家乡——信阳。但是,今年,我们却到了“异乡”——登封来度过中秋节。不用说,在这里过中秋节当然可谓是“别具一格”,很有意义。
到了登封,我们吃了午饭,就来到了闻名中外的少林寺游玩,这可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时刻,能在中秋节探访这神圣之地,真是太有意义了!我们从山门进来,浏览这保存多年的寺院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座楼台,每一篇介绍。穿过了许多的楼台,进入我眼帘的便是一座叫做“立雪亭”的亭子。听导游介绍,这座亭子的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呢:古时候,一个人来到这座亭子外,希望在亭子里的那位方丈能收他为徒,亭里的方丈不愿收他,便说:只有天上下红雪,我才肯收你。这人“求学心切”,直到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他被雪覆盖成了“雪人”,可方丈仍未开门,他就忍痛把自己的手砍了下来,一时鲜血从伤口处喷出,染红了地上的积雪,变成了真正的“红雪”。方丈看好他的执着,就破例收他为徒。听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他渴望佛学一样渴望学到新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学业有成。
中秋节最特别的当然就是月亮了,中秋节的月亮可谓是又圆又亮,像个大玉盘。中秋节晚上,我们就来到一个实景剧场观看《禅宗少林》,之所以称他为“实景剧场”,是因为它的所有场景都是少林寺里的实景,无论是山还是水,都是自然的杰作。
演出非常精彩,它主要讲的是少林寺是怎样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寺,走向辉煌历史的。演出里有一幕让我尤为难忘:在夜幕的笼罩下,充满诗意的竹林里,几位小和尚正站在梅花桩上练功,这时,观众们都不由自主的往天上看,看那圆圆的月亮。顿时,天上的月亮加上竹林、梅花桩和那几个小和尚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恍然间,我觉得,所谓禅的生活,就不过如此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空中一直回荡着这首诗歌。
这次中秋之旅,让我学会了“只有渴望知识,才能学业有成。”的道理,也让我领悟到了真正宁静,安宁的禅意。中秋之夜,虽然是和许多对禅宗少林充满憧憬的人们一起度过的,但我想远在故乡的亲人们也一定看到了今晚明亮的圆月。走出剧场,看着玉盘一样的圆月,我和妈妈一起默念着那首古老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时候在一个小县城中长大,总盼着过节。中秋节是家乡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
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宁静的心境,一种深深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圆圆的苹果,圆圆的葡萄。。。。。。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着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空气中弥漫的思念的味道,像淡淡的月光一样悄无声息地深深渗入人的心里,悠远绵长。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田野。这时,遍野是金灿灿的稻子,微风吹过,稻海中荡起金色的波浪,一阵阵稻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花也开了,人们都争先去观赏。秋天的花儿没有春天的艳丽夺目,也没有夏天的繁华气象,秋天的花儿有一种雅致的节制,恰到好处。
我喜欢故乡中秋的果实。金色的阳光洒在奶奶家院子里,映红了那枣树上的“玛瑙”。那一串串的大红枣红得夺目,给中秋节平添了几分喜庆。果园里,还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梨,紫莹莹的葡萄,到处充满着丰收甘甜的气息。
故乡的中秋节啊,是我记忆深处最甜美的梦!
说到中国传统节日,相信大家一定张口就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但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八月十五月正圆的中秋节。
中秋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那么,你了解它吗?想知道的话,就跟我来吧。先来说说中秋节的由来吧,有人说,中秋节是纪念嫦娥的节日,但今天我要来说说它由来的真面目。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中秋节的由来了吧,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讲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先说说习俗,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我这里还有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有趣小传说,传说是这样的:远古时期,后羿射日立功,西王母赏赐仙药。八月十五后羿带众人打猎,其弟子西蒙前去其家盗药,后羿妻子嫦娥为保护仙药,遂将其吞下。吃下仙药的嫦娥,不受控制的飞上天去,迟来的后羿只见到将要消失的嫦娥。后人为纪念善良的嫦娥,遂将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啊!中秋,我爱你那丰富多彩的传说,爱你那一轮洁白发亮、圆圆的月亮,爱你那有趣的习俗……曾经有多少诗人遇见你,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篇,曾经有多少人,夸赞你是个美好的节日……对我来说,你,是个吉祥之日,是个美妙之日,是个团圆之日,你,是我最喜欢的日子!
在我国,一年之中与岁时有关的节日非常多,而中秋节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月夕待一些别名。因为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称“八月半”。因为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的习俗,又有媳妇归省至此日必还家的俗规,且以圆月为象征,称中秋为团圆节。又因为传说唐明皇在这一天夜游月宫,便称中秋为月夕。至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中秋节,文献上找不出答案。古时专门记述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中唯独没有关于中秋的记事。就连唐代成书的《初学记》中也不见关于“中秋节”的文字。
关于中秋节的来由,前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中秋与秋社有关。周云锦、何湘妃合撰的《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说:“或许是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家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祀土地神报告丰收,答谢神祗的护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报。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节,就是秋报的遗俗,经过后人踵事增华而渐渐盛大起来。”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今人徐杰舜、陈顺宣合著的《中国的风俗》一书中说:“中秋节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对月的原始信仰有联系。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礼记·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记述。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已经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从唐诗写中秋的诗中,已看到当时已经把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到宋朝,节日活动已很盛大,南宋时杭州因为中秋赏月,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又是一个中秋节,全家团圆的日子。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我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
我家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经济落后。爸爸在外地打工,几个月才回来一次。当时姐姐正在读高二,我还在上小学。由于爸爸工作太累,病倒了。家里无法维持生计,经过商量,只好让姐姐退学。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太阳烘烤着大地,知了拼命的叫着,姐姐戴着草帽正在田里干活,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渗进泥土里……这时,妈妈跑过来,告诉姐姐让她退学。姐姐愣住了,像疯了一般跑回家去,猛地推开门,便看到爸爸虚弱的面孔,姐姐终是什么都没说,转身跑出去了。她独自一人去了学校的音乐教室,呆呆的站在那里,眼里噙着泪花,嘴里呢喃着新学会的歌曲,轻轻的抚摸着一架架钢琴,一张张桌椅……到了晚上,她才趔趔趄趄地走回了家。
在那一年的冬天,风呼啸着,撕扯着一切,大雪纷飞,姐姐提着沉甸甸的包裹去外地打工,我去送行,我哭着对姐姐说:“姐,我不想让你走,我们在一起好不好?”姐姐哽咽了:”傻孩子,姐姐去外地工作,可以挣很多钱,这样你就能上学了。快回去吧,妈还在家里等你呢。”说完,姐姐就上了火车。望着姐姐瘦弱的背影,我想: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姐姐对我的一片苦心。
转眼间,已过了两年。思念像藤蔓一样牢牢的抓着我的心,我无数次给姐姐打电话,姐姐总是说过的很好。可是,身处外地的你,真的过得好吗?姐姐,我希望你能回来,一起度过这个中秋佳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吟诵,被人们拜舞.人们一直对月亮充满幻想.
明月中秋全家聚,月下私语乐融融。中秋之夜是个祥和,美好的夜晚,家家欢聚一堂,坐在月光下吃月饼,该是多么舒服呀!
去年的中秋节我是在我奶奶家过的,那一天,亲人们都来了,还是八月十五的夜晚最热闹,我们一家欢聚一堂,坐在阳台里等待月亮仙子的出现,可是等了半天,连月亮的影儿都没见着.我有些灰心丧气,抓起一个月饼吃起来,我心里有些纳闷:为什么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呢?我就去问乃奶奶,奶奶告诉我,在元朝的时候,君主怕子民造反,就下令十家合用一把菜刀,这十家还要供养一个蒙古奴隶主的爪牙,这些爪牙横行霸道,人民叫苦连天,一位正义的大臣看不下去,就在中秋月下,给月饼里塞进许多写着"爱国正义,推翻王朝,一起连手,还我河山"的字条,把这些月饼送到人们家里.人们看到字条,就有了动力,最终,推翻了腐败的元朝.往后,就有了中秋佳节吃月饼的习俗.听完奶奶讲的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突然,弟弟叫了一声;"快看,月亮升起来了!"我们望着那皎洁的月亮,眼圈都红了,想到了那些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归家的人.这时,奶奶从冰箱里拿出几大盘月饼和许多好吃的,摆放在月亮的下面,听说这叫做供奉月亮.奶奶在烧香敬纸,我看着头顶上的月亮,她越来越亮,仿佛正对着我们笑呢.这个晚上,奶奶家的笑声一直到十二点才结束.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家乡的中秋更是热闹.我喜欢中秋节,明月皎皎,寄托着我们的思念.每当我看到月饼,就会想起亲情味浓的中秋来,吃到月饼,就会想起那民风独特的家乡......
今天是9月15日,也是家家都吃月饼、粽子,团圆的节日。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看见爸爸妈妈还在香甜的睡梦中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们叫醒,大声说;"""" 妈,今天是中秋 !"""" 我兴高采烈地要求着;""""妈妈,快起床,教
我包粽子."""" 妈妈穿好衣服,向厨房走去,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捆粽叶和拌好的糯馅,先拿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帽樱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一个空心的帽樱形,可是,老是卷不起,卷来卷去还是直筒,妈妈见了,指指点点地告诉我,在妈妈的指点下,我终于卷成了帽形。
接着,在卷好的‘小帽子’里放一些糯米,我暗想; 这个我会! 于是,我抓起一把糯米正要把它放进小帽子里的时候,妈妈拉住了我的手,说;"""" 不是,你这样放的,放糯米也是有限度的,不是你想放多少就放多少。""""我问;""""那放多少?"""" """"放一勺,是盛汤的勺子。""""妈妈边说边示范。我一下就学会了。
然后是捆绳,我对妈妈说;""""这个我会,我们一起捆吧!""""妈妈点了点头。我选了一根,在粽子上随随便便的绕了几圈,就算完工了。我包的粽子像一个帅气的小男孩一样立在那里,妈妈看见了哭笑不得,我拿自己的粽子和妈妈的一比,我的粽子再过两秒钟就要散架了。我又做了一个,这个比第一个要好得多,我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我们把包好了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15分钟,15分钟后把粽子翻一个面再放进另一批粽子,在用慢火煮一小时便可以出锅了。
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啊!真好吃!
我从包粽子中学到;要学好一种本领,必须具备诚心细心还有恒心。
记得小时侯最喜欢过中秋,在我心目中,中秋比春节还好玩,因为可以玩火球!从我记事开始这样的习俗就存在了,每到夜色开开来临,就会有很多的小伙伴出门了,在家门前的马路上把几天前就准备好的火球点着了,然后沿着马路,成群接队的出去玩,胆子大点的会去田野里!
不知道是现在已经是大人了,还是怎么了发现中秋没有小时侯好玩了,街上也没以前热闹,可能是现在孩子少了,马路宽了,玩火球的小孩也只是星星点点,记的小时侯,我家门前的马路一眼望去,是长长的火龙,排成”一“字行,依稀记得,我把中秋节的场景写成作文,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我作文写的好。
我做过调查,只有我家的镇上有这个风俗哦!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因为老爸老妈小时侯就经常玩!不过他们那时穷,只是用干芦苇还是什么的扎成捆,点着了烧的,从我小的时候就已经发展到火球了,因为火球轻巧。火球是用布包裹着棉花,在用铅丝把它扎起来,要裹的紧些,扎成球状,可大可小,然后把扎好的火球放在煤油或汽油里泡制,泡的久点,当然点着了火团也是最旺的,在用竹竿挑着铅丝,拿着竹竿火就烧不到人了。昨天晚上我还看见有的小孩拿的不是火球,像是装酒瓶的盒子,四面剪了,用透明的塑料的硬壳把剪掉的地方封上,在里面点上一支蜡烛,也用竹竿挑着,一般都是女孩子拿,因为她们胆子小而且也安全。
晚上家里还要祭拜月亮,在院中放一个桌子,对准月亮的方向。桌上放有水果,两到三样,月饼,还有家里做的饼,也要是圆行的,在放上酒,并倒在酒杯里。还要点上一束香。家里的每个成员依次的要对着月亮磕三个头,还要许愿哦!向月亮诉说美好的心愿!
小时侯为了玩火球都是没吃饭就出去了,玩了一圈回来草草的急冲冲的吃点,给月亮磕头(对于这个还是很慎重的),祭拜完就又拿了一个火球出去了,通常在那天晚上我们都会疯到十点才回家,而且不可以空手而归,即使在外面拿根稻草回来也可以,还有就是如果火球还是亮的也是不可以把它带回家的,好象这样不吉利,反正长辈让这么做,我们就听着,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也许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分俗吧!
可能这也是我们这里最具有特色的节日了,其他的节日都和别的地方差不多!希望这种习俗能够长久的存在!好怀恋小时侯的中秋!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爸爸的摩托车声从窗外传来,他大声地喊道:“俪俪,快点下来,再多穿点衣服,外面很冷的。”我马上穿了一件衣服,迅速地下了楼,车“嘟”地一声离开了家。一路上,凉风阵阵,开始觉得蛮舒服,渐渐的,感觉有点冷,让我尝到秋风的滋味,幸好衣服穿得多。快到行政中心时,前面的汽车、自行车都堵住了,我们的车只能停停开开,开开停停,慢得像龟爬。我心里真着急,眼看着前边快要到目的地了,可路上就是人多开不快,可能是全嘉兴的人都想办法跑出来了,想看看这难得一见的美妙烟花。好不容易,在交警叔叔的指挥下,我们停了车,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天上的圆月跟随着我,今晚是团圆的日子,月色是多么迷人。突然,天上“啪”地一声,礼花像流星一样出现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人山人海中叫好声一片连一片,使人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寒冷。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晚会结束了,人们陆续回家,我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身子,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明月还是那么圆,那么亮……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就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每到八月十五,月亮总是又大又圆,它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美好,也象征着幸福。从古到今,每年这时候,游子都会不远万里地回家乡看望自己的亲人。这不,我们大清早就忙着下乡啦!
一路上,耳畔总不时响起一些关于月亮的歌。我们堵了好长时间车,才驶入了茫茫田野中。稻子结了穗儿,在风中轻轻摇摆,稻田一望无边,阳光下就像是一大片绿色的海洋;河水涨了,丹桂开了,十里飘香,一阵微风吹过,桂花带着它独有的香味飞进人们的视野……
终于到达了村口,我们下了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的柿子树上挂满了又大又圆的“小灯笼”;石榴咧开了嘴,脸儿都挣红了;桔子刚穿上橘色的衣,格外美丽。连远处油田上那高大的机械车都赶来凑热闹,它们排成行,弯着腰,给我行礼,好像在说:“欢迎你,远方归来的孩子!”一进院子,看见奶奶正坐在小凳上低着头剥着黄豆呢,我大叫一声:“奶奶!”奶奶猛地一抬起头,见是我们,眼睛立刻眯成了一条缝。我们急忙进屋放下行李,也搬来凳子帮着奶奶剥起来。阳光下,奶奶银白色的头发微微闪着光,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一朵菊花了。爸爸轻声和奶奶商量:“妈,您的院子旧了,稍不注意就会被青苔滑倒,要不找人修一下?”奶奶连连摇头:“别浪费钱了,你们工资也不高,我也老了,一个人住在这儿,蛮好的。”妈妈在旁边附和爸爸道:“您年纪大了,我们又不在身边,还是修修吧,您平时就不用常清理了,该享享福了!这个主您就让我们做了吧!”奶奶无可奈何地点点头。听着他们的对话,我仿佛看到了下次回来时奶奶家的新院子。
中午,我们按约定把奶奶接到了姑父家一起过节。远远地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小狗拖拖急冲冲地跑出来迎接我们。厨房里,姑父姑母正忙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就端上了桌子,姑父还特地杀了一只大肥鹅。围坐在桌边,我们一家人热热闹闹,其乐融融。
下午,奶奶担心天黑我们开车看不清路,很早就把我们“赶”回了城里。夜幕降临,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掩映在闪亮的东塔和烟火中,我不由地又想到了老家的奶奶:她现在应该还在姑姑家吧,月亮啊,请帮我带去浓浓的祝福吧,愿她老人家幸福安康。月亮似乎听见了我的话,慢慢地躲进了云层中,它一定是替我陪奶奶去了……
有着优良传统美德的家乡,节日甚是颇多。纯朴、勤劳、厚道的彝乡人过节特色各异,渊源流长,连我这乳嗅未干的孩子也会随不同节日而沉浸在节日气氛中。但是,对我来说,我最喜欢过“家乡的中秋节”。
中秋节,不像春节那样隆重、热烈和欢歌笑语;相反,它更显清静、优雅、色彩浓郁。从我能记住一点小事起,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每年都过,只不过过法简单。爸爸、妈妈提前几天或是中秋节当天早晨,买上一些板栗、核桃、花生和像月儿一样的各式月饼。如果过得好一点,买上一只鸡、一点红酒,摆上一小桌,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上一顿。
到了晚上八九点月亮出来时,一家人就在月亮下草地上摆上一张桌子,放上蒸熟的板栗、核桃、花生、月饼,偶尔和亲朋好友一起,一边吃东西,一边赏月,真是其乐融融,不亦乐乎!这时候,长辈们还大人哄小孩,不知他们从哪儿听来谎言,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只要认真看月亮,在月亮里能看到一棵“桫椤树,毛主席就坐在树下面”。好奇的我两三年来,每个中秋节晚上都在仔细、认真观看,看花了眼睛,也从未看到过他们所说的景象,恐怕我完全被忽悠了。
中秋节,一个传统而平常的节日,它是一个“团圆、光明、幸福”的节日。我爱这一个佳节,我更爱这一句诗:“月到中秋分外明”,愿我们的学习、生活也一样。
普洱市景东县民族小学二(3)班罗莲
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连在一块,共放八天假,妈妈说回姥姥家。我特别的高兴,因为我喜欢老家的过节气氛还有老家的习俗。
回到家,桌上已摆满切好的菜及配料。见我们回来了,姥姥开始在厨房忙碌起来,妈妈、大姨也洗手帮忙。不一会儿,餐桌上就摆满了菜肴,有:正宗的土鸡、干香啤酒鸭、粉蒸排骨、大闸蟹还有老家的特色菜:三合汤、小河鱼、猪血丸子、白辣椒腊肉……看着就让我垂涎三尺。姥姥又切了几块月饼,摆上红酒,大家围坐在餐桌前开始吃起了团圆饭。我狼吞虎咽没吃几口,就听见二岁多的表妹尖叫声传来“看我不打死你”。原来,小表妹没吃几口的鸡腿掉在地上,被一旁虎视眈眈许久的小狗花花叼跑了。看着“小冬瓜”样的表妹追赶花花的样子,我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一顿饭在欢快的气氛下就吃完了。
夜色渐渐暗下来,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我们几个小孩就提着灯笼开始去田地里“摸秋”,“摸秋”是姥姥家乡的风俗,一到中秋可以随便去偷别人家的桔子、柚子、南瓜等农作物,主人看见了也不会骂。如果骂得越凶,偷东西的人身体就会越健旺。我们这些“小偷”有时会特意弄出声响使主人“发觉”讨些骂声。可往往事与愿违,也是大家条件都好了谁还愿意出来做这个“坏人”,再说又是中秋习俗。
月正天中时,我们就会边赏月边听爷爷讲家乡以前中秋的习俗“治酒果、做月饼、扎竖鳌山、摸秋、送小孩……”,还说月亮会开花,只有机缘、有福气的人才会看到,他常给我们描述太奶奶看到月花的现象:月亮有大斗盘那么大,里面有棵桂花树……爷爷讲的生动传神、娓娓动听,我们则听得津津有味、浮想联翩……。我们为了也能看到月花,早早就在顶层的露台上打好地铺,为了不让我们犯困,爷爷就跟我们说:“如果谁能看到月花,随手拿起的东西都会被施了魔法,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我们信以为真常会把笔、石头放到枕边,只要看到月花,笔就会变成神笔有马良一样的威力,石头就会变成金子拥有想要的一切。
我们躺在地铺上,仰望天空。浩渺的夜空中,星斗满天,一轮银光闪闪的明月将空中映得光彩夺目,月亮像是跟谁在捉迷藏,时儿躲进了云层,散发出淡淡的光晕。时儿露出半个身子,害羞地朝人们微笑。时儿又落出皎洁的亮光,照亮着整个大地。我幻想着看到月花的情景,摸了摸笔、石头,要是一切成真那就嘿嘿……在这样的诱惑下,我们还是会在繁星满月的夜晚不知不觉进入甜甜的梦乡,在晨光熹微的早晨满脸挂着露珠醒来。
这就是我家的中秋节,一个快乐又难忘的中秋。
秋天,在这个节日繁多的季节里,谁都不会忘记“中秋节”,谁都不会忘记这七个字:“花好月圆人团圆”。
中秋节的那天晚上,只见街道旁灯火通明,广场上围满了男女老少。大家三个一团,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人们在那儿绘声绘色地谈天说地,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欢喜的笑容,共享着天伦之乐。
“快看啊!‘玉盘’出现了,好圆好圆。”一个小朋友激动地站了起来,边说边伸出手朝远方的‘玉盘’指去。我仰起头来,那‘玉盘’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羞涩地躲进了云层里,等我转过身去,它又从“棉花”里小心翼翼地钻了出来,仿佛正在跟我玩“躲猫猫”的游戏呢,真有趣!正在我出神地欣赏着美丽的圆月时,突然想起了最爱听的故事:嫦娥奔月,此时此刻,我多么想邀请嫦娥和玉兔到我们人间来共度一个欢快的中秋夜啊!那样,她们就不会再孤独寂寞啦。
正在我高兴不已的时候,来了一位风独残年的老婆婆,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可是,在老人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兴奋的表情,而只是有一丝丝愁怅和寂寞。
我上前去探问道:“老婆婆,这么喜庆的节日里,您为什么不高兴呀?”她忧伤地指着月亮说:“今年的中秋节,儿子又没能回来,看着别人一家团圆在一起喜洋洋地,唯有我……唉!”老人长长地叹了口气,顿时眼里已溢满了泪水。
我终于知道,中秋节最意味着什么了,意味着人人团圆。而眼前这位可怜的老婆婆却没有感受到团圆的滋味,在中秋节里,人们最期待的就是与家人团聚了,但是我从这位老人那满是忧郁的眼神里读到的是,老人已经很久没有和自己的儿子聚在一起了。
我再次看了看夜空中那明亮的圆月,第一次感觉到,连月亮也在为老人的不幸而默默地“哭泣”呢!是啊,我不禁感慨道,此时此刻,在这月圆之夜,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有许许多多的人们都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着,其实他们内心里是多么渴望着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们团圆啊!可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却不得不牺牲这一美好的时刻,他们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这次中秋节,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同时,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团圆”二字的意义。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与祝福着,期盼着明年的中秋节,那位老婆婆能够与自己心爱的儿子共同度过,愿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够团团圆圆,幸福平安!
“琪琪,想吃月饼吗?”“想呀,可是中秋节早过了,哪儿还有的卖呢”“别担心,你看,”说着妈妈从包里拿出一套模具,“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呀!”“太好了,我也要做。”我欢呼雀跃。于是我们就着手准备起来,要用到的食材有:红豆、面粉、牛奶、鸡蛋、白糖还有黄油。
妈妈先把红豆和适量的水放到高压锅里煮,在等待的过程中开始和面。先放入4大勺面粉,再依次加入牛奶、糖和鸡蛋,最后把它们揉成一团,揉到面团表面光滑。刚和好面,红豆的香味就扑面而来。妈妈将红豆滤水盛入一个石制容器中(这个容器叫做石臼),再用捣棒将红豆碾成泥,红豆泥一做好,我就盛起一大勺要往嘴里送,妈妈连忙制止说,“现在还不能吃,不然会有点涩的,要加上白糖后才好吃。”于是我加入些白糖和豆沙拌匀,香甜的红豆泥就做成了。
妈妈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很多大小差不多的十二个小面团,搓圆备用。我迫不及待拿了一个小面团,先用力在面团的中央按个坑,将四周压薄,再慢慢将豆沙塞进去,搓圆,稍稍压扁,最后放进模具里,用力一压,一个小巧玲珑的月饼就“蹦”出来了。“哇!好漂亮,妈妈我要换一个带玫瑰花纹的模具……”
不一会儿,十二个不同形状、花纹的月饼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好激动呀。妈妈又在每个月饼的的都刷上黄油,放入烤箱。大约过了四十分钟,香气四溢,馋得我直流口水。
当我狼吞虎咽地吃完第一个月饼,“妈妈,我还要。”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以后我们要自己多动手做点心,又安全又卫生,这样吃得放心。下次我们做春卷和面包吧!”我欣然点头。
今天是中秋佳节,在这里我要对我的老师、同学们说一声:中秋节快乐!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里,一家人坐在院子的凉亭里,品着凉茶、吃着月饼是一件多么温馨而幸福的事情啊!
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望着空中的月亮说:妈妈,为什么今天是中秋节啊?
妈妈说: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好奇的我又问妈妈。
妈妈深思了一会儿说: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吃着月饼、听着妈妈讲故事,我觉得真幸福。我希望全天下的家庭都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幸幸福福!
今天是中秋节,学校放假了,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今天可以好好玩玩,还可以吃好吃的东西,想到这里,我心里乐开了花。
下午,外公、阿姨他们都来我家做客,妈妈准备了许多好菜,有水煮活鱼、还有红烧肉、啤酒鸭等等,荤啊、素啊样样齐全。望着一桌子香气逼人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鸭腿狼吞虎咽地啃起来,惹得客人们一个个地哈哈大笑起来。
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边在阳台上等着月亮出来,一边吃月饼,突然看见天空中有一个“白玉盘”,哇!月亮仿佛像一位魔术师一样,一下子把天空变明亮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便深情地吟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马上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所以我们恋恋不舍地进入房间睡觉了。
啊!今年的中秋节过得真是快乐,但愿明年的中秋节也过得这么快乐!
妈妈说中秋节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姨妈要带两个小表弟从香港回来过节,我真高兴,可是我今天还要上学,真是太扫兴了。
放学回家,我看见姨妈和两个小表弟已经回来了,我对大表弟说:“你有没有作业啊,我们一起做完作业再玩吧。”我们两个开始认真地做作业,姨妈看见了直夸我们是好孩子,我们听了非常高兴、非常娇傲和自豪。做完作业,妈妈叫我们赶紧吃饭,说晚点上天台赏月。我们吃完饭,看了一会儿卡通片,妈妈叫我们上天台玩,(我们)到天台一看,原来外婆早已经把赏月的食物准备好了,桌子上有月饼、苹果、柚子、桔子、提子、田螺、菱角等等,我看得眼花缭乱,真想马上吃,可人没到齐,只好和表弟和表妹争灯笼玩,小表弟的灯笼是一间屋了、表妹是一条飞龙,我的是一间小羊乐园。过了一会儿,人齐了,月亮出来了,今晚的`月亮真圆、真大真亮啊!我们围着桌子,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真已快活啊!
中秋节到了,这是我最喜爱的节日。
晚上,妈妈提来一盒冰皮月饼,笑眯眯地说:“来哟!吃月饼吧!”我赶紧跑到妈妈面前,像小狗一样趴在盒子上,用贪婪的眼神望着月饼,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爸爸笑着说:“哈哈,一见到吃的就迫不及待!”爸爸把月饼拿出来,切开,一股饼香味就扑鼻而来,我飞快地抓起一块白月饼,东咬西咬,三两下就把月饼全部塞到了嘴里。一边吃一边还用眼睛直盯着桌子上的月饼。妈妈看到我的馋相笑得直不起腰来,我可管不了这么多,一边吃一边使劲的咂着嘴巴,“吧唧吧唧”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好好吃啊。
吃完月饼,我们一家去散步,大街上张灯结彩,真热闹!街道两边的树上挂满了彩灯,闪烁着七彩的光,最吸引我的是街边小店里那形态各异的灯笼,有动物形状的、水果形状的、音乐的、旋转的,真是琳琅满目啊!我不自由主地向小店跑去,央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妈妈乐呵呵的答应了。我拿着精心挑选的灯笼,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广场,一家人坐在草地上赏月。望着那皎洁的月光,就好象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姑娘,她的身旁还有可爱的小玉兔。妈妈讲起了中秋节的来历,虽然我以前听过这故事,但在这个美丽的晚上,我还想再听。我突然想起书中曾经学过的一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不知道此时此刻,嫦娥姑娘有没有羡慕人间的繁华呢?我呆呆的望着月亮姑娘,被这美丽的月色迷住了,时间仿佛定格在那里,我渐渐地有些迷糊了,闭上眼睛沉入了梦乡……
醒来时,我还在回味昨晚的美好月光,以及那美味的月饼,多么令人难忘的中秋节啊!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是一个温馨的日子。。。。。。
那一天晚上一个大圆盘高高挂在天空上,引起了无数诗人的感叹。诗人苏轼就高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月亮来寄托自己对自己弟弟的思念。李白也曾发出共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现出自己当时对故乡的思念。。。。。。从这些不难看出月亮是人们寄托相思的的东西,即使相隔千里的的人见不到彼此只要心里有彼此还是可以一起看同一轮明月。。。。。。
所以中秋节对我们真的很重要,因为时间不回老家的我们和爸爸妈妈,只要一到中秋节我们就一定会回家看爷爷奶奶。在我们这儿,已临近中秋节大家都会跑去买月饼。月饼有很多种,比如有火腿的,这种月饼吃起来非常香,当然买起来也特别贵是别的大小一样的月饼的价钱的几倍。火腿月饼外面是黄色的皮里面是被黄色比包裹着的鲜红色的火腿,这种月饼可所谓色香味俱全,不仅看起来好看吃起来还特别香。还有水果的,这种月饼外面是黄色的但是里面是有不同水果味组成的,所以它的颜色就有很多种,月饼的样子像一朵花,中间印着一个“吉”字,周围还有一些花纹。还有很多很多种月饼不止是这两种比如还有:豆沙味的豆沙月饼、有咸蛋黄味的月饼,有哈密瓜味的月饼。。。。。。当然我们云南最有名的月饼还是云南酥皮火腿月饼。
中秋节的月亮是圆圆的,像一个大圆盘。每到中秋节到来的时候,就搬一张桌子出来,上面放着一些食品和月饼。我喜欢家乡的中秋节。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丹凤镇丹凤小学
三(3)班曾子凡
中秋,虽没有春节的热闹,但去有属于它的独特意境。——题记
从小到大,度过有许多节日,隆重的端午节,热闹的春节,还有盛大的国庆节……而我却喜欢那有着淡淡味道的中秋节。虽说是简简单单的一天,但却有不少的习俗,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聚餐情
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没到中秋,我们一家族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互相问着最近的生活情况,增进着之间的感情。身在异乡的他们,是否可以和家人们团聚?是否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人们团聚?我猛然地发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里,我没有理由不去珍惜这亲情的温暖。
“舞龙”欢
所说的“舞龙”,不是真正的拿着龙头在转的那种,而是用一些草或树枝编成的“龙”。晚饭过后,大约是在七八点的时候,就会听到有一些小孩子在喊:“龙,龙,四季兴隆,一本万利…”他们托着“龙头”挨家挨户地走着,盼望家里的主人会给他们一些利是,图个吉利。许多主人为了能过个好节日,多多少少都会给他们几封利是。这个习俗不知别处有不,但在我们家乡,是年年都会有的。
赏月情
中秋?当然少不了赏月和吃月饼啦!我们早早地把月饼、水果和祭祖的香烛准备好了。上到阳台,嘴馋的我忍不住拿起一个水果,正准备把它放进口的时候,妈妈就说这要拜了祖先才能吃,我失望地把水果放下了。抬头望了望天空,中秋的月亮真美,美到想咬一口。“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家前面正好有一个鱼塘,月亮的影子映在水上,微风吹过,泛起一层层波纹,月亮的影子也随着荡起来,直荡到我的心田,那感觉,真美……我们还把那先前买好的灯笼点亮,挂在头上的杆子上,吃着那蛋黄月饼,赏着那属于中秋的月亮,美美的。
在我看来,我家乡的中秋节,虽很普通,但它却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就是那独特的亲情,使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淡淡的中秋节。
四川巴中南江县第三小学六
仰起头,望着天空的一轮皎洁的明月,意识到了这又是一个团圆节了。天色微凉,月光照映在我身上,使我想起了十多年钱的中秋节······那是,我才3岁,童年的事情不怎么记得了。只是那个中秋节我从未忘记,那个团圆的中秋占据了我全部的回忆。
我记得,那同样是一个月明的夜晚,我、父母、爷爷奶奶和一些亲人一同在家乡的四合院里吃团圆饭。我已忘记了吃的是什么,总之很好吃。大家一起欢声笑语的吃完饭。吃完饭后,大人们做了一些祭拜,但是年纪小,我也不记得他们祭拜的是什么,好像是家乡一带的神,而我只是在旁边好奇的看着。接着,我们一起赏月,我仍记得,院子的中间的桌子上有许多的月饼。爷爷一边笑着一边给我讲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叫嫦娥的人······“”兔兔是白的吗?“”是啊,很白?“”那嫦娥在月亮上待了几年了?“”不知道,反正有很多年了,数不清了。“……哦,我若有所思的看着月亮,怪不得老有模糊的人影啊,原来是有嫦娥和兔兔在那里,我天真的说了一句:”改名我去找她玩去,看看兔兔还在不在。“大家都笑了,我很疑惑,不过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单纯,而那”嫦娥“和”玉兔“成为了我纯洁无瑕的幻想。
”怡然,快来吃饭了。“是妈妈在叫我吃饭。我看着那和几年前一样的的明月,恍惚了一下,仿佛是在十年前,但又清醒了,意识到这是现实。这里不是十年前,这里也不是家乡,我们已来到北京十年了,离开家乡十年了,一年一年的中秋又不知不觉度过了。这又是一个中秋,只有我与父母度过。吃完饭后,父母各干自己的事情,我独自迎着凉风赏月。月亮似乎与十年前的一致,但又有些不同。明月依然那么皎洁,那么明亮,甚至还能看到广寒宫的嫦娥依稀孤独的身影,可是亲人们不在身边,也没有欢声笑语的气氛了。忽然想起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们都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家乡,也有在几万公里以外大洋彼岸。但总是忍不住想起那年的中秋,心里隐隐的心酸,眼泪无知觉的流到嘴里,咸咸的,涩涩的,就像我现在的心情。
亲人们,但你们看到这轮皎洁的明月时,会不会想起我?会不会想起我们十年前唯一一个一起度过的中秋节?会不会想起那年的月饼?会不会想起那年的明月?我不知道。
愿这月亮能把我的祝福及思念,对亲人的祝福,对所有人的祝福,带到月光所能照到的地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