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忆童年儿时的作文(精选3篇)
中秋,又是一年中秋。皎洁的明月,挂在深蓝色的缀着几点疏星的夜幕。此情此景,不由得勾起了我的回想。
(一)
记不清是哪年中秋了,但记得那时的月亮也如今日。按惯例,祭月后开始发月饼,我们小孩自然是最高兴了。一阵嚷嚷:“我要豆沙的”、“我要火腿的”、“我要莲蓉的”马上盘中的月饼就所剩无几了。往往这时,奶奶笑着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们。爸爸示意我拿个月饼给奶奶,我便挑了个大些的送到了奶奶面前。奶奶摆着手说:“我不吃,给你吃。”
我把月饼推到奶奶手中说:“这是给您的。”
奶奶把月饼塞给了我:“你吃好了,你吃好了。”
我不肯,奶奶说:“要不,切开来大家吃。”
“切开不圆了,那我们不就不团圆了?”
“切开大家吃,大家聚在一起不正是团团圆圆吗?”
“那好吧。”
“哈哈哈……”笑声飘荡在夜空。这是一曲融洽的歌,是首和谐的诗。
(二)
有时,大家围坐在院子里,仰头看天上的月亮,说着美丽的传说。
奶奶说,月亮上是有人的。她叫嫦娥,很漂亮。
爷爷说,是的,她是偷吃了仙丹升上天的。
姑姑说,她在月亮上和一只兔子在一起。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小县城里。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平时没有什么好东西吃。最盼望过节了,除了春节外,就数中秋节呀!
中秋节的上午,家家都张罗着买面、韭菜、红糖、肉、芝麻……,买回来后,就听到从各家各户的窗内传出的“咚、咚、咚”的切肉声。还未到上学年龄的小孩有的围着桌前转圈,有的跑到外面欢叫着:“过节了、过节了”!下午,因中秋节的到来,学校往往会提前放学,我们便飞快的跑回家,尝一尝家里现做的“三翻饼”。有甜馅的、韭菜馅的,饼的做法可讲究呢?炉中火候不能大,但也不能太小,用适量的菜油涂在平底锅的表面。面皮做成圆圆的,中间薄、边缘厚,包上事先做好的馅料,然后平放到锅内,通常翻三次就可以吃了,因此得名为“三翻饼”。当然在我们的小县城里,平日傍晚时也有卖“三翻饼”的,但总没有自家做的饼好吃!我最爱吃的是芝麻、红糖做成甜馅的“三翻饼”,当咬上第一口,感觉略有点烫,但非常松软可口,咬破饼皮时,首先会闻到一股芝麻的香味,吃到嘴里,甜而不腻。这时,奶奶一边煎饼,一边念叨道:“小心烫着,慢点吃!”,我们可顾不了那么多,吃着手里的一块饼,还看着锅里的另一块。最盼望的是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可以坐在院子里赏月,桌上摆放着点心、月饼、茶等等,抬起头看着远方的月亮,很美很美。有时,奶奶会指着月亮,对我们讲嫦娥的故事,说:“很久以前,嫦娥的丈夫后羿带回两颗仙丹,告诉她在月圆之夜,一起服下,便可飞到月亮上去。可是后羿还未回来时,嫦娥不小心把两颗都吃了。于是,她只能带着小白兔飞到月亮上,小白兔也就变了月兔……”躺在奶奶的怀里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就会睡着了!好多年,没有回老家过中秋节了。可每当想起我的奶奶,想起儿时的伙伴,想起儿时的笑声欢语,想起那段“嫦娥奔月”的故事,想起家乡那甜甜的“三翻饼”,思乡之情便会油然而生。真可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快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
儿时由于家庭贫穷,没钱买月饼,但母亲总能做出香喷喷的“粗月饼”来,所谓“粗月饼”,就是把白面和玉米面发酵后,加入红糖、花生米和冰糖,捏成月饼形状,放在蒸笼里蒸熟,做出来的月饼又酥、又翠、又甜、又香,成了我们中秋节的上等佳肴,也成了我们兄妹的礼品。
月圆之夜,大家的心情都很好。小院里,一张小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晚餐。尽管我们馋得直流口水,但是母亲不许我们吃,因为要先祭拜月亮娘娘。父亲搬来一张小桌子,挑了些食物,月饼和水果放在上面,然后毕恭毕敬地面对月亮,带领全家焚香祭拜,祈求家人安康,生活幸福。祭拜完了,一家人就开始吃团圆饭了。我们兄妹狼吞虎咽,尽拣好吃的吃。等圆圆的月亮渐渐爬上头顶,我们姐弟在院子里大吼;看到嫦娥和兔子了,看到嫦娥和兔子了。我和弟弟慌忙放下碗筷,在母亲做的“粗月饼”上插根香,到灶膛里拿一根燃着的柴火点燃香,飞也似的出门去了,加入孩子们的行列,一起边走边喊:看到嫦娥和兔子了,等绕着村子转完一圈,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把手中的月饼吃个精光。然后回到家里依偎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听嫦娥奔月、玉兔入月宫等传统民间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看月亮上时隐时现的阴影,浮想联翩,听着听着便带着美好的憧憬渐渐进入甜蜜的梦乡。
岁月虽然带走了我的童年,却无法带走始终萦绕在心头的那份记忆。记忆的片段是那么清澈见底,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