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祭月精选四篇

中秋节为什么要祭月(精选4篇)

中秋节为什么要祭月 篇1

皇家祭月编辑

所谓“日者,阳之主”,“月者,阴之宗也”。在先人的观念中,日月代表着阴阳两极,两者和谐是万物正常生长的保证。《礼记?祭义》中记载:“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视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礼》记载:“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击鼓奏乐,祭月迎寒的场面。《礼记·祭义》有“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阴阳关系,祭日于高台,祭月于坑穴。《史记·封禅书》还记载:“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猪祭月。

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室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东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汉武帝时,则“夕夕月则揖”,行朝日夕月之礼。北魏、隋唐直至明清历代沿用秋分祭月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明嘉靖祭祀》记载:“秋分祀夜明于夕月坛。”又曰:“夕月坛每三岁一祭。祭以丑、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则遣文臣,夕月则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丑、辰、未、戌年皇帝亲自在月坛祭月。其他年份则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祭月 篇2

唐太宗贞观年间已出现“中秋节”一词。《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节日的雏形。在继承先朝祭月礼仪的同时,中秋节的活动内容因为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气质而日益丰富起来,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夜游月宫等神话的相继出现,使中秋文化自唐朝起充满瑰丽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中秋节俗得到充分发挥和演进。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北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全民性的中秋节,放假一天,世俗欢愉。明清以后,中秋节继续向民俗的方向发展,终成为与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民俗大节。20xx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为什么要祭月 篇3

祭月祝文编辑

祭月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高声诵读祭文。

祭文是祭奠和供奉先人神灵时诵读的文章。在传统的祭祀仪式上,一般都采用古体祭文,以延古风,继承古代礼乐制度。

古体祭文的书写格式,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仅作发语词(可拖长音,示意“开始读祭文了”)。紧接着开篇明义,即言明祭祀时间及祭祀谁,谁来祭祀。

祭文的主体必须简炼,简明扼要地表达对祭祀对象的缅怀之情,常以回忆祭祀对象的生平业绩为主,或加以感情的抒发。

最常见的古体祭文是四言句。好的古体祭文,语言押韵。可—韵到底,也可中间变韵。

祭文结尾用“尚飨(读享)”一词结尾。表示希望祭祀对象来享用祭祀的供品。

我们为大家提供的祭月文,以古体写成,但求通俗易懂。祭文共分三段。首段歌颂自然界月神的丰功伟绩,以三皇五帝祭祀来显示月神的伟大;中段赞美月亮带给人们的各种文学情怀,其中包括对女性姣美的欣赏、对寂寞的哀怨、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游子思乡的情感,还特别突出了不朽的《诗经》和《离骚》对月亮的赞誉;末段则祈求月神给我们带来好运。

中秋节为什么要祭月 篇4

祭月仪式编辑

明清时期祭月仪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祀活动,这也是唐朝后根据“中秋月圆”而发展出的以“家人团圆”为主题的民间祭月活动。

祭月要持肃敬之心。《论语》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说,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边。祭月前要能够沐浴更衣,以示对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团聚一堂,面对月出方向设祭案,案前高挂月神像(俗称月光纸),案上放置月饼、祭酒、西瓜(切成莲花状)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为祭祀供品,外加红烛两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炉)一个,酒杯(或酒爵)三只。如行跪(汉代又称经坐,即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拜礼,则需在案前铺设跪拜席位。

家人中选主祭一位(明清逐渐有“男不祭月”的习俗,故主祭一般是家中女性长者。但现代祭月可以不考虑明清的这一习俗。另外,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主祭之职也可由家中年幼者担任。习俗可承可破,不必一味拘泥。),其职责是代表并引领家人行使祭月的礼仪。另选赞礼一位,主导祭月的过程。

现代中秋祭月,应以传承华夏千年传统文化为主。以礼仪引导心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融合。心智到处,却可不拘礼仪的细节。承古却不拘于古,这是现代人祭月应有的境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