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妈妈和爸爸带我去大兴的梨园去采摘果子。
到了那里,看见那里的梨树许许多多,整整齐齐,一排排,好像士兵站在那一样。几乎所有的梨都用纸袋包着,严严事实,而且地上也有利,妈妈说这的梨树大约有五百多棵,可是只有两种:黄金梨和茄梨。
我先摘了一个小的,妈妈说:"不要摘小的,大的才好吃!"随后,我又摘了个大的,这个可真大,用我的两只小手,都合不上。天很热,晒得我满头大汗。后来,我们又摘了毛豆,啊,原来毛豆是长在茎上的呀!摘了一些,因为它的外皮有小刺,就没摘太多。开始,我怕扎到,不敢摘,妈妈和爸爸就鼓励我,让我有了勇气,还亲手摘了些。最后,我们又去挖白薯和花生,花生长在土里,一拔那花生枝,带皮的花生就连土带根须一同拔了出来。我觉得很有趣,拔开花生皮,就露出了白白胖胖的"小生命''。我们当时就品尝了几粒,那甜美的滋味不知道该怎样形容。
采摘完,到生态园吃午饭。那里的景色真可谓:小桥流水。鲤鱼翻腾。凉亭奇异,想把整个大自然都溶入到这里面似的。天色渐渐的变暗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得离开了那里。
今天采摘很高兴,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真是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到了八月十五了,这一天,我过得很愉快。
这个中秋我们是在乡下姥姥家过的。乡下的月亮格外大、格外圆,就象一个金黄色的大饼从山后一跳一跳地跳了出来,让人发馋,倒让我们这些孩子对月饼没了多大食欲。
姥姥郑重其事地把一张四腿小方桌搬到院子里,然后就把月饼呀、葡萄呀、西瓜呀、大葵花饼子呀什么的摆了满满一桌,姥爷说,得先让后天爷(月亮)先吃饱,咱们才能吃呢!“那什么时候后天爷就吃饱了?”我好奇地问。“等月亮从东到西慢慢落下去了,它就吃饱回家了,你看它现在是不是正从东到西慢慢地散步呢?”我抬头望去,果然,月亮爷好惬意哦,一边吃月饼,一边小蹓跶,怪不得食欲那么好要吃一大桌东西呢!
既然现在没月饼可吃,趁月儿爷吃月饼的空,妈妈又在院子里摆上了一张小桌子,我们开始打扑克喽!十五的月亮比平时要大要亮,满院子都是亮堂堂的,加上屋檐上的一盏小灯,满院如同白昼,而这个季节又是最舒服的,既不冷又不热,此情此景,我觉得生活是如此地美好和幸福。
月亮吃饱喝足回家睡觉了,姥爷把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团圆饼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块儿,连姥姥的宝贝猫咪虎和眼儿都有份儿,我吃着一直甜到了心坎里……
愿全天下所有人都能过一个团圆、快乐、幸福地中秋节!
与西方社会对太阳的崇拜完全不同,中国人的许多节日都考虑了与月亮的对应关系,中秋节是中国人对月亮进行特别崇拜的节日。中国传统文化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始终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与月亮对话,将月亮看作上天对人事的见证,认为月亮能够带来人生的幸福,这种人生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感。
中秋拜月习俗,今天虽存在于局部地区,但已不广泛流行。月亮在今天已失去昔日的神性光辉,月亮神话成为愉悦精神的口头作品。其实古代拜月习俗,今天可以进行有效转换利用,如果将虔诚的叩拜变为一种特定的趣味化的游戏,拜月活动就可增添我们的生活情趣。比如拜月祈福、拜月问姻缘、拜月求平安等,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愿望的表达,在嬉戏中获得一种心理满足。
中秋赏月是自古至今普遍流行的节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月光如水,人们沐浴在洁净的月光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赏月节俗在今天尤有意义。传统的赏月集中在亲人与朋友之间,明月印证着家庭亲情与朋友的友情。在社会工作联系日益紧密、人心却日渐疏远的今天,中秋赏月应该成为凝聚社区民群的机缘。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中秋是青年男女相恋、缔结情缘的日子,“走月亮”“踏月亮”,月光下的浪漫,远胜于歌楼舞榭。
天上月儿圆,地下人团圆,人们利用难得的秋天明月,素心对月,各抒情怀。从近年流传的手机短信微信中不难看出,中秋这一特殊的节日习俗已成为都市人表达亲情友情的重要契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对于喧闹的都市居民来说,是一次精神洗礼,人们在明月照天的情境中,享受着回归自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