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在夏历八月十五那天。正由于那天是秋季的正中,得名中秋节。
说到中秋节呀,尚有一个瑰丽的传说呢!相传在八月十五那天,嫦娥由于偷吃了仙药,却不知那药不能多吃。一时之贪使他飞向了清凉的月宫。月宫里什么人都没有,唯有一只玉兔陪伴她阁下。以是当人们看到玉轮上那并犯科则的图画时,便想着那是瑰丽的嫦娥仙子和玉兔在玩耍。也正由于这点,古时辰的妇女们在中秋节的晚上设案供奉瓜果和糕点,还要虔敬祭拜,以求本身芳华永驻。
在老家,中秋节此日尚有赏月呢!早早地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便都出来赏月了。玉轮就像首次登台演出的小女人一样逐步升起,怕羞胆寒,皎洁如玉。玉轮上的图画像小孩子信笔涂鸦,又像人人的奇书异画,让人捉摸不透。你看,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是很像山丘;然则换个角度再看,又像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雪白的玉轮洒落在大地上,统统都是那么安静。
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并吟诵了《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爸爸妈妈都夸我朗读程度进步了不少。
赏了月,还要吃月饼呢!打开那油腻的包装纸,看到的即是一个金黄的月饼了。这月饼外皮酥脆,内里的豆沙馅却是松软适口,好吃极了。
那圆圆的玉轮也请托着人们盼愿团聚的空想,因此身在异乡的你必然要回家哦!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盼望着过节,故乡最受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和中秋节了。在这两个节日里,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大人忙忙碌碌地准备各种东西,而小孩只负责玩,好不开心。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月饼的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在故乡过中秋了,故乡的中秋在我的印象中总是最美好的。虽然现在市场上月饼多种多样,玲琅满目,但是我还是觉得妈妈做的月饼才是最香最甜的,那是故乡的味道啊!
我印象最深刻的节日是“月圆中秋节”。
记得,中秋那天,妈妈一大早就从超市里捧了一个漂亮的花色精品礼盒回家,我十分兴奋。铁皮盒子上雕刻着几朵娇嫩华丽的牡丹花,饱满的翠绿叶子衬托着颜色各不相同的牡丹,这幅图案太美了,我把它摆在了客厅茶几上。
一直到了傍晚,从遥远的西边升起了一片闪亮的晚霞,月亮也悄悄溜了出来。不知不觉夜晚来临,天色越来越暗,草丛间响起虫儿的鸣叫,我们一家来到餐厅内坐下,妈妈、爸爸把菜饭放在餐桌上,我一拍说:“上甜品!”弟弟把月饼盒子拿了过来。
我把饭菜吃了一点便说:“不吃了。”拿着盒子往楼顶狂奔,到了3层,爸爸搬来了几个椅子,我坐了下来,打开盒子,一股股香味飘了出来。“真香!”我连忙左手拿叉,右手持刀切了一块莲蓉蛋黄就吃,清香爽口的莲容和粉粉的蛋黄配在一起真不错,特别是熟透的蛋黄,超好吃。
我接着又把一块红豆沙月饼塞进嘴里,粉甜的豆沙,让人回味无穷,“这个豆沙味的馅饼真甜。”我说。之后我切开五仁月饼,发现薄薄的面皮居然能包含那么多东西,有冰糖、肥肉、花生……品料真多,我吃了几块,肚子真饱啊。
十几分钟后,我从盒中拿出一个香辣牛肉月饼,一嚼,顿时满口都如火烧了似的。“辣死我了!”我喝了满满一杯水,向盒子里一望,各种月饼都被我们一扫而空,只剩一点月饼小渣渣了,每个人的肚子里都吃饱了,我是吃得最多的。
这就是我的吃月饼狂欢夜,天上那一轮圆月睁大眼睛,看着我们一家人。
一声中秋一片情,一次佳节一番景。自古以来,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全家人聚在一起赏月谈月成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但今年于往年不同。以前在西河晚上一家人在宽大的院子里婆娑的葡萄树下吃月饼,赏月,谈月……现在想来的确令人神往。也许只有在离开家乡的人身上才能感受到这一点。
今年爸爸、妈妈在淄川开了家餐馆,只能等到他们忙完了才能在一起吃一顿晚饭,说说话。没有宽大的院子,没有婆娑的葡萄树,没有一家人共同的赏月、谈月、吃月饼。只好到银座广场去玩了。总有几分失落。
走在路上,我看到月亮已经升的老高了,像一个羞答答的小姑娘。又像一个失落的我。
我又想到了小时候我听妈妈讲的一个故事,名字是《月亮的衣服》。很久很久以前,月亮也想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于是她去找裁缝做一件漂亮的衣服。初一的月亮弯弯像月牙,裁缝说:“你真苗条,过几天来取吧。”
过了几天月亮来取衣服,裁缝吃惊的说:“你怎么胖了?我给你从新做吧!”十五这天,月亮又去找他,裁缝一看月亮圆圆的,被吓跑了。这个童话让我知道了月亮变化的规律。还让我知道了一个有关月亮的圣节——中秋节。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圆圆苹果熟了,圆圆的鸭梨,圆圆的葡萄也纷纷上市。月光下品尝着节日的美食,然后再上床做一个圆圆的美梦!
梦醒了。妈妈还在继续忙碌,有什么失落,有这样一个努力创造圆圆的生活的妈妈。
今天,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也是团圆节,象征着“幸福、团圆、美满”。
晚上,我到爷爷奶奶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欢度佳节。我首先向爷爷奶奶问好,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爷爷奶奶夸我是个好孩子。
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聊天。圆圆的月饼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台湾同胞们。我想:如果中国台湾能够早日实现与祖国统一,那么,我们两岸人民就能团团圆圆,共度这美好佳节。
“我们阳台赏月吧。”突然,爸爸的提议打断了我的沉思。
我们来到阳台,我抬头仰望天空,寻找着月亮。月亮不知躲到哪儿去了,不见踪影,我有点儿失望。正当我想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云层边有一点淡淡的光亮。不一会儿,月亮出现了。我想:一定是月亮猜透了我的心思,不让我太失望,所以出现了。我欣赏着银盘似的月亮,忽然,一朵云飘了过来,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使月亮看上去像个害羞的姑娘蒙着一层薄纱。
今天晚上,是我这一天最开心最快乐的一天。我祝愿全国人民天天都幸福快乐!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的到来让许多人的心情都变得好了起来,大街上散发着月饼的香气,每家每户香喷喷的香味扑鼻而来,小孩子们坐在大门前吃着月饼。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这一天远在外面打工上班的人都赶回来和家人团圆,所谓家人就是要一整家人聚在一起才叫团圆,家人之间少了任何一个都不可以。
这一天的到来,我和弟弟都非常的高兴,因为可以放假又可以吃好吃的东西,最为舒适了。我们把爷爷奶奶全都接了过来一起吃团圆饭,我和弟弟来到了超市买东西,里面的月饼琳琅满目,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好像每一种都很好吃,实在是难以下决定。晚上,妈妈正在厨房里面忙着做菜,那熟悉的味道,那熟悉的手法,好心情使妈妈很快就做好了一顿大餐,我们坐在了院子里,在月光的照耀下吃着美味的饭菜,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的了,所谓是满月,绞白的月光照在我们的脸上,照在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给整个家添上了一些色彩,我们欣赏着月亮吃着可口的饭菜,心里不停地在感叹着: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吃完了饭之后,再来一点饭后点心是必不可少的,中秋节当然要吃月饼了,月饼里面的馅多种多样的,有红豆的、蛋黄的、芝麻的……
中秋节,每家每户都吃着月饼欣赏着圆圆的月亮,每家都发出了高兴团圆的笑声,当然也有一些是回不了家的,他们也可以在月光之下,以此来传达自己的思念家人之情!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当然中秋赏月是必不可少的。
夜幕悄悄的降临了。在阳台上,我望着那湛蓝湛蓝的天空。月亮掀开了云幕轻轻地走了出来,她披着皎洁的轻纱,给河流撒上一层碎银。照耀在树叶上,被风一吹,犹如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绿宝石。咦?今天月亮周围为什么没星星呢?我猜星星一定是觉得月亮的银装太美丽啦,都不好意思出来了!看着这个又大、又亮、又圆的月亮,真像一个银色的玉盘!我不禁吟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仿佛看到了月亮里嫦娥姐姐在跳动着优雅的舞蹈,可爱的玉兔一边捣药,一般欣赏嫦娥姐姐的舞姿。我就如同那只玉兔,如梦如醉的欣赏着。
这时,远处飘来了一片薄云,渐渐遮住了月亮,想给月亮蒙上了一层面纱。过了一会,云变得更加厚重,慢慢的升高,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月亮似乎想逃出黑云的包围,但试了几次都没成功。终于黑云将月亮吞没了。我既欣喜又失望,欣喜的是看到了云遮月的奇观了,失望的是月亮不见了。当我刚想转身时,天空中突然亮出了一道白光,越来越大,紧接着半边天开始明亮起来。噢,太好了,月亮又露出脸来了。他摆脱了云的包围,比刚才更更明亮,更圆润了。嫦娥姐姐、玉兔又出现啦!形态更加清晰动人了。
看着那高高的月亮,我眼前又浮现出了永远也砍不断桂树的吴刚哥哥,和那只有那一只玉兔陪伴的嫦娥姐姐。我多么想到月亮上去,与嫦娥姐姐一起聊天,多么想逗逗可爱的玉兔,与它一起玩耍。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国台湾的小朋友们也一定和我一样在赏月吧。祝愿身在异乡的游子,早日与亲人团圆,祝愿中国与中国台湾早日团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我们班组织了一项闽南人特有的风俗——博饼。我很喜欢博饼,因为它既有趣又好玩。
下午,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一到教室就听见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纷纷:一秀是铅笔,二举是本子,三红是涂改液…博饼开始了,我第一个拿起骰子往碗里一扔,扔出了开门红——三红(三个红四),手气还真不错!接着黄凌宇博了个一秀(一个红四),然后吴飞扬博了个二举(二个红四),李玟谊博了个四进(四个黑二),张纪缓博了个对堂(六个号码同进出现在碗里)。教室里声音此起彼伏,不时传来了阵阵的欢笑声。正当我们来来回回博了几回空手而鸦雀无声时,吴飞扬突然博了个状元(四个红四带八),大家立刻欢呼雀跃,吴飞扬更是手舞足蹈:“哇,我得状元了,我得状元了。”此时,后面也传来了欢呼声,原来赵李添一也博到了状元。整个教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多么有趣的一天呀!我希望全中国的小朋友在中秋节的这一天都能与我们分享这博饼的乐趣。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古代,中秋节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又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郎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称“团圆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承认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园之义。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青天”,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一起“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中秋,在我国是一项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人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风俗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节,大家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吃月饼寓意成家人团聚的象征。
说起月饼,大家一定都想到了赏月吧!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
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时,形成了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赏月,你们一定都知道了,不过,“拜月”的故事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呀?嘿嘿,让我来给你解释解释吧。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年幼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就任命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说了这么多,我都累了,让我们一起赏月吧。瞧,今天的月亮多亮啊!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快快乐乐的在爷爷奶奶家里吃过晚饭,爸爸出去有事了,妈妈带着我去了华地百货购物,然后又带我去市民广场玩,广场上人山人海,有放孔明灯的,有溜冰的,有很多的小朋友们在画各种颜料画,还有很多的人在跳各种的舞蹈,好热闹啊!妈妈说今年的中秋节似乎特别的热闹,可能是人民越来越重视亲情了,每个人在外为了生活奔波,平常难得有时间和家人好好的聚在一起,于是大家都喜欢上中秋这个美好团圆的节假日了,妈妈也陪我放了个漂亮的孔明灯,写上了我的愿望和妈妈的祝福,熊熊的火焰鼓起了孔明灯越飞越高,我也在下面跳着欢呼着,天上的孔明灯似繁星点点,银盘似的月亮散发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地上的人们,月光,灯光相互辉映,家人的陪伴,孩子的欢呼,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柔和的光芒,就算是来不及归家的游子看到此情此景,也会思绪纷飞想念家人相聚的时光,玩了一会,妈妈说:宝宝,我们回家吧,回家吃月饼看月亮里的嫦娥仙女,妈妈一边开车一边跟我讲嫦娥的故事,原来月亮里面还有这么好听的故事啊!可惜,妈妈明天就要去上班了,又要离开我好几天,我想妈妈,不想妈妈离开我,妈妈太辛苦了,我暗暗的想:我一定好好学习,让妈妈开心,做个懂事的好孩子,永远陪着妈妈。
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等待着月亮公公的出现。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树叶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我们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我们拿出几个月饼,月饼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莲蓉的。好吃极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吃完月饼我们一家去了楼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明晃晃的圆月,好象深蓝色的天空中衬托着一个大玉盘。一阵风吹到身上,感觉真舒服!
今天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每次一到中秋节,大家都吃月饼,有的人还在晚上赏月。那么中秋节的起源,吃月饼与赏月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
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与左右微服淆,中秋夕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个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有很多的故事,它发展的过程也是作为中国人应该要了解的,我们一定要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好好的发展下去。
今天的月亮格外不同,因为是建国60周年,它显得格外的亮。
晚上,我们吃完晚饭,爸爸说带我们去王城公园赏月。我们听了高兴极了!
当我们走进步行街的时候,看见有许多小朋友在玩,有的小朋友坐碰碰车,有的小朋友坐飞机,还有的小朋友坐火车。我和哥哥看见了,很想坐飞机,爸爸好像看出了我和哥哥的心思,就给我买了一张票,让我和哥哥去坐飞机。
我和哥哥坐上飞机,系好安全带,飞机起飞了,飞机飞得很高很高,好像谁也没有我的飞机飞得高。我抬头看看月亮,月亮显得格外得圆,我真想飞到月亮里,和嫦娥姐姐、玉兔一起玩耍,向她们介绍人间有多么美好,我还要邀请嫦娥姐姐和玉兔到我们人间来参观。
我们来到王城公园,看到这里热闹非凡,大家都沉醉在喜悦之中,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赏月亮,还有的人在唱歌。我们坐在石凳上,抬头望天上一看天上有几个红光一样的东西。原来是人们放的许愿灯,人们的愿望随着许愿灯飘向月亮,让嫦娥姐姐知道他们的心愿,让嫦娥姐姐变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夜深了,我们也应该回家了。抬头看看月亮,月亮还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路边的灯笼也显得格外的亮。
今天是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终于盼到了!
今天,外婆请我们去她家吃团圆饭,她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最难忘的时刻就是晚上赏月,吃完晚饭,大家来到楼顶上赏月,外婆拿出月饼、水果,供我们品尝。大约晚上八点钟左右,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了,圆溜溜的,真像我们吃的月饼呀!蓝黑色的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银色的光芒,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我们一边欣赏明月,一边吃着甜甜的月饼,忽然,我想起了一首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远在广东的爸爸此时是否像我们一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如果爸爸现在和我们一起吃月饼,赏月那有多么幸福啊!
今年的中秋节来的可真的是太是时候了——正好与十一国庆长假连在了一起。中秋节那天便可以尽情地玩了。
中秋节那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洗好脸刷好牙便冲到弟弟家去把他吵醒,不然他可要睡到中午。把他叫醒后他哼哼唧唧老大的不愿意,我跟他说今天是中秋节,他便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那,今天不是到外面去吃啊?”弟弟问。“当然啊!”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弟弟便一蹦三尺高,“太好了!”
中午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我们要到大酒店去吃饭。第一样菜便是果仁,果仁上面有芝麻,而且很甜,我成了一晚便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第二样菜便是鸭舌头,我看起来更像蛇舌头后来便是最好吃的北京烤鸭,是北京烤鸭时,要先拿起一张面皮,再夹几块躲在鸭子皮下面的肉,沾一点甜酱,放在皮上,就可以吃了,一盘北京烤鸭上来就被我们一抢而空,抢的一干二净。
吃饱了,喝足了,连饭后甜点也吃了,就应该去随处逛逛了,我们去了“小马路”,由于天气太热了,我买了一个刨冰。老板娘用刨冰机刨冰时,声音可真响,就像天崩地裂一样惊天地泣鬼神。我们走着走着,突然听见吆喝声:“烤螃蟹了!”我一听就好奇,螃蟹还能烤着吃?走过去一看没只螃蟹都变成黄色得了,一只只都金灿灿的。
这个中秋节可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