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热门7篇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精选7篇)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篇1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直至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篇2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祭月赏月是中秋的重要习俗,每年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在江浙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还会有观潮等习俗,中秋习俗还包括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等。 篇二:中秋节黑板报资料内容

古代民族在中秋节前后举行祭祀月神,文字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记载更多,后来加上吃月饼杀鞑子的传说,中秋节成为有民族意识的节日。明清以来成为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

有关中秋节来源的故事有以下几则:

(一)嫦娥奔月 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从昆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于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元朝 相传,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残暴统治,爱国之士纷纷奋起抗元,

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挂起来,起义声势大振,元人大为吃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就纷纷奋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被*了。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篇3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篇4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玩花灯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篇5

中秋习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既叫“仲秋”也叫“团圆节”。

在中秋的这一天,有许多风俗,其中有一样就是拜月神,我们家也不例外,晚上当月亮慢慢升起来时,妈妈和我洗完澡,换上干净衣服,摆上小供桌,放上苹果,月瓶等,我虔诚地在香炉中插上三枝点燃的檀香,在袅袅檀香中,我们一家人品茶、赏月,只见又大又圆的月亮象银盘一样挂在天空,我忍不住拿出望远镜,对着明月观赏起来,月亮中还真有棵桂花树呢?这时妈妈跟我讲起了中秋祭月神的由来:相传在古代齐国,丑女无盐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某年八月十五赏月,被月光笼罩着的无盐,美丽出众被天子封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随后,爸爸又教了我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这时,我不禁想到四川灾区的儿童是否也在共赏一轮明月?

在这中秋之夜,我向月亮女神暗祈,让四川灾民早日重建家园,让地球的生命都远离灾难。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篇6

赏月时要讲许多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使得赏月充满浪漫色彩。有的地方还把中秋节和土地爷联系起来,说这一天是土地爷的生日,因此各土地庙的香火这一天最旺。农村把这一天称丰收节,摆放果、瓜是为了庆丰收。

市民中有中秋斗蟋蟀、养蝈蝈的习俗,以护国寺西巷胡同内的花鸟市最盛。老北京人把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其许多节日民俗事象从“八月三日灶君会”、“八月八,走白塔”就很热闹了,正因为中秋节民俗事象丰富,所以中秋节的名称也非常多,又称:“八月节”、“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有的人家八月十五赏月之后仍游兴未尽,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因此八月十六仍进行赏月活动,名为“追月”。

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篇7

中秋节的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有文字记载是始于明代,传说把节庆的食品神奇化,并赋予爱国的意义。 中秋应景的是“月饼”,与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月饼是庆团圆或是纪念反抗异族的统治。  

(三)团圆:

大家吃月饼、赏月、酬谢土地公等习俗,都在祈求人生圆满光辉,家庭团圆幸福,社区平安,表现出月圆人亦圆的理想。  

中秋节诗词选  

1.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月下独酌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