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习俗热门25篇

中秋节习俗(精选25篇)

中秋节习俗 篇1

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昔日母亲的呼唤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寄托;当我们在生活中疲惫不堪时,母亲温馨而又精神饱满地鼓励我们振作……这一切都源于人间最温暖、最纯洁、最无私的爱——母爱。

那些追求梦想的人们,或点燃一根烟,或倒上一樽酒,双目凝望着窗外宁静的夜色,思念家乡路口的那棵古树,那乐趣无边、嬉戏纯真、牧童笛声的童年岁月;或躺在床上,任凭晚风挤过帘缝、月光舞着完美的旋律,甜甜的濡睡;梦里,与心爱的人携手漫步于山谷小径,萤火虫轻翔着,载着暖光而来,花儿的香味,弥漫着空气,舒适着美丽的心情。

思念家乡的月亮,总在早晚自习的途中照在我的身上,见证我的历史,见证我的成长。

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家乡情结,那对家乡无尽的爱与亲近,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点。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文《家乡落日》中曾这样说,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家乡的落日,才能打动人的心灵——“那才是我的落日氨。其实,并不是那一轮红日有何不同,而是家乡的落日承载了太多的思念与情感与我们的记忆。那一轮落日,照过枯藤老树昏鸦,照过小桥流水人家,照着的是记忆最深处一点一滴关于故土的热爱。

红色的是游子的心;黄色的是平凡的脸;蓝色的是思念的河;绿色的是家乡的水;白色的是母亲的头;永远牵挂的是故乡的人。愿家人:健康快乐…

中秋节习俗 篇2

平阳的中秋节习俗与温州风俗习惯相同,根据流传的平阳中秋节的习俗介绍平阳中秋节有三锦、小摆设、送节等风俗。

平阳中秋节的习俗—三锦

农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吃月饼。外祖父、舅父给外甥送月饼。月饼有大月、三锦、空心饼等数种,平阳中秋节的习俗相传民众起来杀元兵,就是在月饼中藏字条,统一行动。“三锦”方言谐“杀紧”。

平阳中秋节的习俗—小摆设

温州还有一项特殊的习俗,叫“小摆设”,即在中秋前后,在一些商店,人家中堂上,放上几张桌子,专门摆设各种小模型物品,有的摆文昌神庙,有的摆封疆大吏的衙门或者王、侯、将相的第宅,所有旌旗、对联、乐器、花圃、楼台、舆马、灯彩、烛台、几案、盘碗等一应俱全,十分逼真。而且都缩小到九、十五厘米不等,材料则采用玉、银、铜、锡、木、石等制成,一般人家不过二三桌,有钱人家为了炫耀自己富有,还专门雇匠,细工制作,特多的可摆十几张桌,中堂摆不下,另辟房间陈列。

阳中秋节的习俗—送节

送节这天,亲友之间馈赠,用鸭和三锦之类的月饼,这是重礼。也有专送大月饼和“赏月食”。婿家送丈人的礼品,普通是鸭一对,加上鱼、肉、豆糕。回盘用三锦、粉干、雪梨,有外孙的,必须加大月饼和“赏月食”。

以上为平阳中秋节的习俗的特色习俗介绍,在中秋节时可参与以上中秋活动。

中秋节习俗 篇3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买来鸡鸭鱼肉用来祭灶,往上面贴圆形的红纸,往佛台前烧纸钱。佛台前摆着一对蜡烛,插着香,一团火在铁盆里燃烧着,奶奶则在一旁不断添纸,直到化为灰烬。屋里烟雾弥漫,可我们还得向佛祖磕头。

到了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迫不及待想吃月饼,由于爸妈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会有种兴奋洋溢的感觉。奶奶切开了一个大月饼,首先她把两份月饼摆在了灶台上,然后拜了拜,终于开始吃了…。。当我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出去放纸灯了。

在中秋节放纸灯,是姐姐想的点子。这个程序,是一件十分烂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几张五颜六色的大彩纸,她将厚厚的纸放在手中搓来搓去,让纸变得柔软起来,这样可以折起来方便些。我们在一旁马上拿出了蜡烛,点上了火,蜡烛便燃烧起来。心灵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纸折成了一只较大的船。我们接过纸船,往它的下面和侧面均匀地滴上了蜡烛油,然后将另外小巧玲珑的小杯子状的蜡烛放在了纸船的中间。一家人就到河边放起了纸船,火光照亮了纸船,在水中渐渐漂去,我们都闭上了眼睛,默默许愿……

之后我们聚在阳台上,望着夜空中的圆月,吃着月饼,说有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猜有关嫦娥的歇后语……。就这样,我渐渐地睡着了。

每一次的中秋节,都因为这些习俗而特别有意义!

中秋节习俗 篇4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习俗 篇5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中秋节习俗 篇6

每年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不在家乡的人们在这一天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在异乡的亲人。真可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中秋节,我们全家都会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在我们家乡,每到中秋节,集市上到处是卖月饼的。月饼的外观像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刻画出来的月亮图案,还有花瓣。各种口味的馅都有。新做出来的月饼香甜可口。新端上来的月饼,一股香味扑面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虽然市场上的月饼口味众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妈妈做的月饼。所以,每到中秋节总要吃上几块,妈妈看着我吃她做的月饼这么高兴,心里也非常高兴。

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桌子旁,边吃水果赏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时,我总会想,远方的亲人在思念着我们,他们是多么孤单啊!看着月亮就好似看到了远方的亲人一般,非常快乐。小时候,妈妈说:“月亮上住着嫦娥,永远住在月亮上,我想,我们和嫦娥相比起来,比她幸运多了,我们还可以看到亲人,而她谁也见不到,孤独的生活。虽然这只是神话故事,但我也感到无比幸福。天越来越黑了,我们都进入梦乡,中秋节也过完了,但这份亲情没有变,我仍然思念着远方的亲人,送去问候。

在我看来,我家乡的中秋节,虽然很普通,但他却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就是那种独特的亲情,使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美好的中秋节。

中秋节习俗 篇7

八月十五正是那中秋节,正是那一年最快乐,也是凉爽的一天了,一年辛苦劳动结出的果实,最后终于可以品尝果实的甜美,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

吃月饼

“中秋佳节吃月饼,”这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每当风清月朗,桂花钻入人心之际,家家吃月饼,赏月亮,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别有一番滋味。我记得苏东坡的诗句中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的美味糕点。有的地方过中秋节,比如江南过中秋就有点与众不同,比如有钱人家吃月饼,贫苦人家吃南瓜的风俗。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黄花,黄花美丽,善良,聪明。由于那年大旱,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经常躺在床上,后来,黄花在南山的草丛里发现了两个扁圆的野瓜,于是就把他带回家,煮给父母吃,没想到这瓜香喷喷,甜津津的,两位老人吃了后食欲大增,慢慢的病就好了。黄花把瓜种子种在地里,后来长出许多瓜来,因为他是从南山采来的,所以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就流传着吃南瓜的习俗。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看着月中桂花,闻着一阵阵的桂香,喝上一杯桂花酒,全家人坐在一起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欢聚一堂,以成为节日的一种享受。

中秋节习俗 篇8

我们来到博物馆广场上,只见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看漂亮的彩灯。彩灯有大有小,有的放在草地上,有的挂在绳子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金鸡报晓”,那只大公鸡有着一个红彤彤的身子,乌黑发亮的尾巴,真帅气。更好玩的是它还能按时报晓。一转眼,我又看见那边草地上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长龙,在草地上飞舞着。

我想,馆里的灯一定会更加精致。于是,我就和妈妈买了票。一走进大厅,我俩果然看见了一盏精美的彩灯,我们走近一看,大吃一惊,它竟然是“山花奖”金奖得主——采莲船灯。我左看右看,自言自语:“真是怎么看也看不腻。”

我们继续往里走,走进了灯彩馆,还看见了宝塔灯,它总共有七层,是馆里最高的彩灯。

欣赏完了彩灯,我和妈妈又兴致勃勃地猜起了灯谜,一共猜对了四个,奖到了一枝圆珠笔。

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中秋节习俗 篇9

中秋节是中国著名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仲秋节,秋节。在中秋节,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人们祭拜月神,也称“祭月”。在祭品里,西瓜和月饼是最不可少的。

我们家每逢中秋节,都会吃月饼,我最爱吃的是双黄白莲蓉月饼,甜丝丝的白莲蓉裹着略带咸味的蛋黄,别有一番滋味。这一天,家人们都会相聚一堂,吃一顿美味的大餐,餐后我们都会一起欣赏那一轮圆圆的明月。这时,我总会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到这句诗又不能不提到一段有名的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

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娶了美女嫦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羿收了许多徒弟,心怀鬼胎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上昆仑上访友求道,碰上了西王母,西王母给了他一颗长生不老的药。三天后,后羿带着徒弟们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推辞不去,等后羿与徒弟们走后,他来到嫦娥的房间里,逼他拿出长生不老的药,嫦娥自知打不过蓬蒙,于是她拿出药吞了下去,这时嫦娥轻飘飘的飞上了天,她由于不舍得后羿,于是就飘到了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后羿回来后气的要杀掉蓬蒙,但是他已经跑掉了,后羿很伤心,于是他就在嫦娥最喜欢的花园里摆上她最爱吃的糕饼,这就是祭拜月神的由来。这种糕饼就是现在的月饼,又叫“团圆饼”,月饼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命名的,在此之前,被称为“胡饼”。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中秋节,它给人们不仅带来了欢乐和甜蜜,还有相聚的机会。中秋节是个温馨快乐的节日,你们喜欢它吗?

中秋节习俗 篇10

家乡的中秋节家乡的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家乡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

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中秋节,青海人习惯上叫“八月十五节”。当沉沉暮霭布满人间时,人们在院落的西檐下支上供桌,摆上月饼、瓜果,并在主房内点上灯,插上香,藏族还在中宫里烧上“桑”。合家大小人等,静静地等待月亮升起。

逢上天高气爽,风清月朗时,大家喜笑颜开,将月饼、瓜果各取一些,向空中抛撒,象征着月亮娘娘品尝。然后,一家人吃“团果”、“团圆瓜”和月饼。中秋节,除了祭月、赏月、吃月饼这些熟悉的民俗外,青海民间还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偷。偷?正是。

这是过八月十五孩提们最兴奋也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老人们说:没孩子者,偷的中秋的月饼,得子;无妻子者,偷中秋月饼,得妻。夜晚来临,小孩子们不会跟上大人到院子里闲庭信步式赏月,而是结成小团伙,驾着月光爬树,越渠蹓沟,潜入到左邻右舍偷月饼、偷尚在成长中的向日葵和炫耀着挂满枝头的苹果。然后将偷得的“赃物”平分了吃。每偷到一点东西,孩子们总会得意非凡,觉得自己身手敏捷,来去不为人知。等后来就会明白对于中秋夜的“毛`贼”,人们有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发出点响动惊走而已。

中秋节习俗 篇11

没过几天,中秋节到来,我们全家坐在院子中,在凉爽的夜晚,星空格外明朗,璀璨的.夜空下,月亮极圆。赏完月,我们一家走在热闹的集市上,五彩缤纷的花灯摆满了整个集市,仿佛置身于一个祥和的世界。我们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格嫦娥木偶做的非常精细,我缠着父母买下了这个木偶,妈妈告诉我,嫦娥是一个住在月亮的神仙,一般在过中秋节的时候都要祭拜她,这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习俗了。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走着。我看见了许多人在围着一个地方,我就非常好奇,想过去看看,可是怎么也挤不进去,我只好放弃,但我不甘心,就让爸爸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爸爸看了一会儿对我说:“儿子,是一些人在表演杂技。”我很奇怪,为什么中秋节要演杂技呢?爸爸微微一笑说到:“因为这是我们家乡地习俗呀!”我听后对中秋节就更加感兴趣了,一直到夜晚十点多,我游览了许多家乡中秋节特有的习俗,比如说:“祭拜嫦娥,祭拜月亮祈求明年的平安,自己做一个月饼等。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使我更加喜爱家乡,喜爱家乡的中秋节。

家乡的中秋节最让我难忘,因为它承载了我对家乡的依恋,承载了我对家乡永久的怀念与好奇。

中秋节习俗 篇12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现代每家每户都吃月饼赏月了。

中秋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出来看月亮,我看到了月亮不禁想起一则神话故事:传说嫦娥偷吃了仙药,导致她在冷宫里和玉兔生活。突然,一片灯笼从眼前飞过,我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回答:“那是孔明灯。”妈妈还告诉我孔明灯是诸葛孔明发明的,诸葛孔明被敌人包围,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

从那次以后,世世代代都在中秋节放孔明灯,并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以实现自己的心愿。

妈妈帮我买了孔明灯,我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我把蜡放在孔明灯上,让爸爸点燃,点燃以后我把手松开,让孔明灯飞起来,把我的心愿也带走。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家人都要一起吃饭,赏月,放孔明灯,吃月饼。但是,有很多人在远方打工无法回家团圆,如果是我,我会思念母亲对我的爱,我还会非常孤独。

这就是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从古代流传到现代,现在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法定节日,让我们去了解国家的习俗,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中秋节习俗 篇13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的形式与意义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并有相关的祭祀的记载。在民间,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百范文网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加之相关诗词的作用,中秋节更逐渐为人们重视。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关注,中秋节也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中国城乡各地,乃至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侨胞,中秋节这天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民间谚语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中秋节还有吃芋头的习俗。节日这天家家户户烹煮一锅蕃薯芋头,供家人食用。据说是感谢土地公公赐给穷人蕃薯芋头以解困之恩德。还有把吃芋头同元末汉人推翻元朝暴政联系起来。"芋艿"和"遇难"的谐音,吃芋艿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危难。

中秋游乐。在江南一带,因为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夜半湖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也是美事一桩。

中秋节习俗 篇14

家乡的中秋节,很多地方和外地的一样。千里相聚,赏月,吃月饼。

家乡温州是个侨乡。中秋前夕,每家每户都会备好酒菜,随后便是倚在门边的漫长的等待与无尽的思念。换来一时的相聚,然后……

然后便是各自奔东西,天涯相隔。

下一次的相聚便要等到过年,而其间思念的泪水免不了又再次湿透了枕头……

还是说说赏月吧。每当月儿褪掉她那半透明,银色的面纱,再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旁时。人们便出来了,盛出一些酒菜、果点和月饼置于院子里的桌子上。人们总会喝点酒的,突然间似乎看到了三个月亮,不知道是否是喝了酒的原因,连月亮那张圆圆的脸变得总是红红的。不禁让人怀疑到是人醉了呢?还是月亮醉了呢?

这个时候人们大多会吃点月饼。家乡温州还是个水乡。不知道是否是这个原因,家乡的月饼吃起来总有些水乡的味道——绵绵的,酥酥的。

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旁边有棵桂花树。大人们说挂花树下有鬼,但我是不怕的。而且经常下去玩,直到我被那树下的大公鸡啄了,就没去了。后来,回到外婆家时,发现那棵树业已被砍掉了。

人们的身影在黑暗渐渐地模糊起来,家乡的概念也渐渐模糊了。咦?我在哪儿呢?哦,在温州呢。那我有在写什么呢,是在写中秋啊!

哦对了,还差个来月就中秋了。中秋的月亮肯定跟往年的一样圆。只是那个月饼是否会像往年一样的完整?还是早已缺损了一角?

中秋节习俗 篇15

刚刚开学就迎来了传统的中秋佳节,由于最近一直奔波于苏州上海之间,所以我决定留在了学校度过高中学习中的第一个中秋节。下午的时候就听说我们要自己做饭,然后和汪老师一起吃月饼赏月,在忙碌中就到了晚上六点多,师妹来了,匆匆地催我们,汪老师已经去了,快点吧。等到的时候,看到了偌大的桌子上,摆满了菜,连碗筷酒杯挤在空隙里,丰盛的大席。真的感叹,现在的体育系师弟真厉害,这样的一桌菜都能给做出来,且色香味俱全,体育出生的男生找女友时要更加的抢手了。赏月的环节大家比较八卦,调侃了身在美国的郭强博士,并给他传递了中秋的祝福,并向他炫耀我们吃到了汪老师珍藏的冰月饼。

欢声笑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汪老师和善可亲、幽默风趣和率直真诚,这与平时的雷厉风行、严格要求和精益求精的风格完全不一样。都说做汪老师的学生很苦,很累,而也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更何况人都是有惰性的,自觉得偏向悠闲安逸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很容易让我们“停滞不前,被生活所累的”。一件接一件的事情锻炼了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效率;一个个挑战性的任务在撞击我们的能力底线,让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学起;一次次的修改培养了我们追求完美、凡事做到让自己满意,负责的态度。我发现汪老师这里有我永远也学不完的财富,能再次成为她的学生我感觉的是幸福。

中秋节习俗 篇16

期待已久的中秋终于来到了。我可是等的快化作“望月石”了。

这天晚上全家人刚吃完晚饭后天就黑了这时奶奶拿来一只升罗里面装满了麦子在中间插了一股香四周围也插满了一种叫亮晶晶的香然后在蜡签上插了两支蜡烛于是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我觉得非常好奇问道:“奶奶这是什么香啊怎么好玩?”奶奶回答道:“这亮晶晶香啊意味着出门不遭受风雨而且还能去除灾害。”我看了看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端上来了早上买的苹果、月饼、梨等东西。我正做在椅子上望着天上那圆圆的月亮。突然月亮一下子消失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便大声说道:“月亮怎么不见了它去那里了?”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因为今天是阴天啊所以月亮出来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于是伸出手想要拿月饼就在我刚要碰到的一瞬间爷爷说道:“别动那月饼不是我们自己吃的是给月亮公公吃的月亮公公吃饱了我们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就又坐在椅子上望着天上希望月亮能重新出来再让我看着它。同时我又想:我们家乡的中秋节竟有这么多习俗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呢!我还想: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家乡的中秋节风俗都进行完成之后,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立刻被妈妈赶去睡觉。

中秋节习俗 篇1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中秋节,我和妈妈在外地旅游,无法与家人团聚。

中秋节这天,我们在美丽的太湖游玩。白天,太湖上非常喧闹,我们坐在游船上,太湖的四周环绕着绿山,郁郁葱葱,太湖的水极其清澈,绿水和远处的青山分不清界限,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湖里的鱼五颜六色,欢快地游来游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了晚上,我和妈妈来到太湖边赏月。这时的太湖异常宁静,湖上没有了游船,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明月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好像绿山里的一颗珍珠,璀璨夺目。一阵清风吹过,湖面上飘来阵阵幽香。我和妈妈一边吃着月饼,一边遥望夜空。刚开始,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朵后面偷偷往外望,我和妈妈急切地盼望着,她也在悄悄地偷窥着我们,终于,她被我们的执着感动了,从云层里慢慢地走了出来,顿时,湖水全都笼罩在清凉的月色中,好像一位绝色的仙女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沙,使人不禁思绪万千。想起远在千里的爸爸一个人在家,我的眼睛湿润了。

“叮咚。”啊!是爸爸的信息,我连忙打开一看:琪琪,你和妈妈也在赏月吧,我正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呢!我会心一笑,真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啊!我深情地凝望着月亮,让嫦娥姐姐带去我遥远的祝福!

中秋节习俗 篇18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习俗 篇19

我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我有点兴奋,有点激动。中秋节是团圆节,也是我爸爸的生日,这个日子对我来说很特别也很快乐。

每逢过中秋节我都非常高兴,我又能吃上月饼又能吃上蛋糕!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伯父们在酒店里吃完晚饭和庆祝完爸爸的后日后,我回到家晨,拿出心爱的“小玉兔”,它是一只非常可爱的灯笼,我拿起蜡烛,把它固定在灯笼里面,把蜡烛点着,灯笼马上变得亮晶晶的,真漂亮!

我迫不及待地跑上天台花园,哗!来天台花园赏月的人可真多呀!热热闹闹的,他们有的围在一起赏月,把水果,月饼摆在圆桌上,有的提着灯笼猜灯谜,有的小伙子 还 放孔明灯呢……

“叶敏”我回过头一看,哦!原来是我的小伙伴在叫我,他们也上来天台赏月了,真高兴!我们大家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跟他们聊起天来,我眺望着高空中的月亮,今晚的月色真美,月亮真圆啊!别人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晚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呀!”突然我想起了那个传说——在天庭广寒宫中的嫦娥和玉兔,还有吴刚砍桂花树。想着想着,仿佛我也飞到月亮那里去了……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打牌,一起吃月饼 ,猜灯谜……最好玩的环节就是猜灯谜了。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我出了一个灯谜:“虽有面,没有口,虽有脚,不能走!打一生活用品"樊嘉敏兴高采烈地说:”我知道,我知道,是椅子……!“我高兴地说:”你真棒!“就这样!我们猜呀,玩呀!不知有多开心!

今年的中秋节多么特别,吃完蛋糕吃月饼,又可以和小伙伴一块儿玩,我觉得很快乐,很难忘……

中秋节习俗 篇2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在院子的中央处赏月。我望着月亮,月亮原来是红红的,慢慢地爬爬渐渐的变白了,上面的图像明了了,很美,给人一种畅快的感觉

月亮是银白的,玉玉的非常明亮我想月亮上的地该是银的墙是玉的嫦娥一定很美。我问:“你们那里有奶吗”没回答,我想:可能是不在乎吧!这是怎么回事?我忽然想起来《飞向月球》里是没有人的。我看着那月亮越看越像一块大饼,很想尝一口但它在天上。

望着那圆圆的月亮,有时想久立四望,又想低吟一首小诗。如果能在月上居住那多好哇!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梦想成真。我望着圆圆的月亮我想月亮该是每一个人的每个人心中都该有月亮吧!

我心中有月亮,月亮在我心中。

中秋节习俗 篇21

时逢农历十五中秋节,我一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乡赏月,正如张九龄说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于是我们在渐浓的秋意中,驱车返回故乡潮州。家乡这儿风景秀美,是赏月的好地方。第二天晚上,我一家乘着微风,拥着满怀的好心情到寺庙赏月。我抬头看,起初的月亮周围云缭雾绕,显得有些朦朦胧胧,仿佛笼罩在仙境之中。

渐渐的,夜空中风儿开始顽皮地嬉戏,仿佛不经意间拨开屏障,露出了正对我们嫣然而笑的月儿。月亮好似一支轻盈的画笔,在浮云间细腻而精致地勾勒出一阵阵美妙动人的光晕。这时,月亮上忽然隐约地现出两个小黑点,飘忽不定。看着他们悠闲自在的模样,我不禁浮想联翩:啊!嫦娥与玉兔一定正在月亮上散步呢!月亮很慷慨,将月光毫不吝惜地四处挥洒,馈赠给世间每一个人、滋润世间的每一寸泥土。寺庙前烧起香来,不一会儿便烟火葱茏。月光像一双细腻的少女的手,仔细擦拭着每一丝烟,还让上面住满了会发光的小精灵,它门微微闪烁着,一定是在向人们招手吧!

啊!不仅人们被这貌若天仙的月亮迷住了,连庙门前的高贵俏丽红花都忍不住随风摇曳着自己的裙裾,仿佛是向风光无限的月亮投去羡慕的一瞥。我在月光轻柔的抚摸下、在其乐融融之中愉悦地赏了一次月。月亮大概受不惯那么多人对它投去的目光,便让风把屏障合上。我们便在浓浓的秋意中,与风儿手牵手,走回家了。

炎热的夏天刚过,迎来了凉爽的秋天,人们那略显憔悴的面容也像大海的浪花,一层层的展开来,感受即将到来的中秋的气息。

中秋节习俗 篇22

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样的圆。人们总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的圆。星星也是那样的多,那无数的星星围绕着圆月。有些星星喜欢独处,但是当它们看见那圆圆的月亮时,也想往那边靠拢,似乎所有的星星都是月亮的孩子,在这一天,它们从不同的方向赶来与月亮团圆。

许多人由于工作忙无法与家人团圆。当他们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时,可能会想起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思乡、思亲,对月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月亮里同样塞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样的圆。月饼也象征着团圆。每当人们吃月饼时,不仅只是在品尝月饼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更享受到亲人给的爱是那样的温暖。

小时侯,妈妈总给我讲嫦娥的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总向往着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如果回到过去,就会教育那时的自己“去天上并不那么容易,天上也根本没什么嫦娥,月球上没有水,温差很大,根本无法生活……”可忽然想起:儿时的自己也是挺可爱的。我还是给自己留住那想象的空间吧!

在这圆月之夜,我们送给每一个人爱的祝福。正是这爱让月亮变得更圆、人变得更亲。

中秋节习俗 篇23

今天是中秋佳节,我们班级举办了一次博饼活动,我们组参加人员有:我、刘慧杰、江映月、罗红方、消子茁、张毅弘、吴兴原、郑艺嵘、唐廷轩共九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议论:“一秀、二举、四进、三红、对堂、状元是什么奖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的耳朵都吵得听不清了,我大声说:“我们开始吧。”接着,安静下来了,张毅弘先拿了两个骰子一扔,是七,就表示从罗红方先开始,轮到我时,一第一次就扔了个“三红”,太好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大家又为了奖品争论不休,别的小组都没这么吵,我又说:“大家安静些。”又安静下来,于是,我们又重新开始了,一会儿,罗红方扔了个状元,我真羡慕啊,如果是我就好了。状元可是最大的!最后,博饼活动结束了,我中了两包达能饼干。

虽然这次博饼活动我没有中“状元”,但我还是玩得很开心!

中秋节习俗 篇24

皓月凌空的美景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尤其是中秋的月,夜空中的星光在中秋月的耀眼下都一一敛去了光芒,但间或的几颗小星星许是也想窥一窥这中秋月的美景,冒着小脑袋闪闪的偷望着不远处的明月。

中秋节赏月是流传已久的习俗,在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多的人都满带着思恋仰望着悬挂于头顶的那轮圆月。“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的月圆满,中秋的月辉不仅照亮了这个夜,同样也照亮了我们一颗颗仰望着月的归心。

不关地点,无关时间,中秋的那一轮明月,透彻了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每一位仰望着月的人,都接受了月辉的洗礼,月的光辉能缓解在外游子的乡思。

在中秋的这个夜晚,天空中的月是主角。

夜晚的天空上还飘着几朵被风吹动的云,云在月光下染上了颜色,那一种由亮至暗的渐变,给了这个单调的夜幕带上了一番繁复,被月照亮的云在风的鼓舞下莽足了劲要去抚摸心中的神,近了,近了,云终于触上了月亮,它缓慢地从月上飘过,有兴奋,有痴迷,可最终不管它有多么的留念,那股将它带近月的风,又将它吹飘,在风的力量下,云终是离月越来越远,云身上的光辉也渐渐的消失,到最后,云离得月远了,月的光辉也驱不散来自黑夜的侵袭,渐渐地云隐入了远处漆黑的夜幕。

当云的最后一角也消失不见的时候,我们收回了视线,心里带着落寞,为那朵消失了的云感慨,但也在羡慕为那朵触摸到了月的云,因为我们站在地面上仰望着天空的月,始终遥不可及。

虽然我们也知道那云与月触碰的一幕也不过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但是我们更宁愿承认,承认我们所见到的那错觉的一幕,云终是触碰到了它心中的月,因为我们都相信着美好。

中秋节习俗 篇25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