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心得体会(精选3篇)
火神山没有山,但是有山一样的人们
昨晚的报告会上,有6名来自湖北的抗疫一线工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生周宁,讲述了同济医院“生命特战队”的故事。作为“护心小分队”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位新冠肺炎感染者。他的“治疗日记”,曾有超过1500万人次阅读。
1月下旬,周宁在诊治病人过程中被感染新冠病毒,他写下居家隔离治疗经历,没几天阅读量就超过1500万,留言14000多条。有人在后台留言说:看了你的文章,心里安定多了。
2月8日隔离期一结束,周宁立刻打电话请战。第二天,他作为第一批医务人员来到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在ICU连续工作52天。为了看清病患脖子上的血管,他几乎是脸贴着脸进行手术。最后这名患者病情好转,成功撤除了ECMO。撤机那一刻,他忍不住对患者欢呼:“你活过来了,活过来了!”其实还有许多这样的生命之火在ICU里重新点燃。
24岁的甘如意,和周宁一样,也是一名医生,只不过她的战场在检验科。
今年春节,刚回到公安县的老家,甘如意就得知,为防止疫情扩散,武汉关闭了离汉通道。“事态严重,现在,武汉最需要医护人员,我必须回去,必须和同事们在一起!”甘如意说。
回想起三天两夜的骑行之旅,甘如意说自己曾边骑边哭。“从公安骑到了潜江,我得到了警察的帮助,他们帮我找到一辆去武汉中心血库的顺路车。”
抵达武汉江夏区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后,她简短地给父母报个平安,换上防护服,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协助排查发热病人。“他们都说,因为我姓甘,所以不怕苦。”甘如意笑着说。
武汉商业储运责任有限公司的叶九思,是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吉林社区志愿者。疫情期间,他担负着为社区众多居民买药的重任,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药神”。
叶九思坦言:“其实,我自己是一个重症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吃药。”也正因为这样,他更能体会到药品对特殊患者的重要性。在志愿者报名系统开通的第一天,他就报名当了志愿者。
在几十天的时间里,他每天往返几十公里,骑坏了一辆自行车、磨破了好几条裤子,好几双鞋。他说:“我是一个凡人,但我也可以送出微光。”
尹典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中建三局的一名80后员工。最忙的时候,他曾连续奋战41小时,衣服上满是泥水和油漆。“大家都想抓紧把医院建好,让病人早点住进来。”
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后,随之而来的是医生和病人的入驻,医院正常运行需要维修保养人员做好后勤保障。2月3日,尹典在连续工作了10天后,又立即转任中建三局二公司机电维修保养组负责人,带领其他5名管理人员和6名工人,负责该院4个病区的机电维修保养工作。
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民警燕占飞
1月23日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武汉建设火神山医院,这里正好是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民警燕占飞所在的辖区。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下定了决心,“我要留下来,守护火神山!”他第一个报名申请到现场参与执勤。
在火神山医院警务室成立的第一天,他和同事曾宣誓:“有我们在,请全国人民放心!”他记得有一名工人右手大拇指不慎被施工设备压断,却还想继续坚持工作;还有一名来自阳新的工人骆名良,干了6天挣了7000多元工资,家境不富裕的他把工资全部买了牛奶,捐赠给一线的医务人员。
“火神山没有山,但是有山一样的人们。”燕占飞用这样的话语总结“火神山精神”。
近日,有公众号发布: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故事用插画文字的形式展现了民法典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通过“小明”的成长展示民法典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深刻反映出“人民至上”的幸福感、获得感。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__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保障一生无止境。故事的主人公“小明”未出生时,“还是个胎儿的他,也有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把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个体。“那一年,小明60岁”,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到“小明”80岁时,民法典草案继承编:“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一字一句深含为民本色,“生命至上”是民法典从诞生起便与生俱来的温度,也是“人民至上”的最有力度的说明。
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从“小明”懵懂时为游戏充值,再到初入社会时网贷平台的“利滚利”,再到见义勇为时不慎造成的损害,再到接到无数垃圾短信的维权,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在“小明”生活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展现。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时过境迁,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保障开路。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一跃而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果来之不易,其中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体现,为中国创新创造提供了不断成长壮大的优渥环境。“小明”的成长记录中国法治改革历程,彰显“中国之治”的力量,一部民法典,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是反映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我们党带领人民摸着石头过河,步步探索,屡屡遭重,不改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新中国发展到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史,凝结着一代代人的努力,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责任。作为党务干部,要传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理念,践行谋复兴谋富强的拼搏精神,蓄势扬帆、锐意进取,开拓奋斗、一往无前,在新时代新征途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