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观后心得感想(精选7篇)
经典好看的影片总是值得反复欣赏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其中的一部。这部片子不仅适合成年人观看,也适合未成年人欣赏。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场景:少年派跑到关老虎的铁栏门口,拿了一块肉喂老虎,或许觉得老虎也是可以和其他宠物一样相处的。这时候少年派的爸爸赶到,除了严厉斥责少年派外,还牵着一只小羊到关老虎的铁栏门口,把小羊栓在铁栏上,少年派亲眼看到自己当初想要喂食的那只老虎飞快地将小羊扑倒,不一会儿就把小羊吃到肚子里了。
这个场景给我的印象比较深,让我想到了子女教育问题。小孩子总是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但是有些事情一旦犯错,算属于致命性错误,比如小孩子喂食老虎。少年派的爸爸很有智慧,他不只是严厉斥责,用言语阐述这其中的危险程度,而是让小孩子亲眼看到这样的行为可能遭受的后果。
说起少年派的爸爸,影片中的另外一个场景也是让人印象深刻。饭桌上少年派的哥哥取笑少年派信了太多的教,印度教、___、犹太教……,少年派觉得各个教都有特点,自己拜各个教是合理的,这时候,少年派的爸爸对少年派说,“一定要理性思考,不能盲目”,少年派信服地点了点头。
这个场景与当前很多小孩子报各种辅导培训班有点类似,很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家孩子的后面,凡是别人家孩子报的班,他们也要报;凡是别人家孩子还没报的班,他们还要报,因为想要赢在起跑线。这样我们的孩子每天的时间都被占用,每天都很忙,这些家长和孩子不妨抽空看看这部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个问题或许很多人会问:在海上漂流的时候,为什么少年派有机会杀死老虎的时候,却对老虎伸出了援手?要知道,这只老虎已经吃了其他很多的动物,比如长颈鹿、猩猩等,而且这只老虎多次对少年派虎视眈眈。
或许是少年派作为人类并没有动物这种残忍,并不想以肉食动物对待肉食动物的方式进行残忍地厮杀,但是为什么少年派一直很感激这只老虎,还特意捕鱼给老虎吃,除了怕老虎太饥饿吃了自己外,另外还有什么原因吗?
这让我想到了西斯廷天顶画的故事,据说是因为布拉曼特的“小报告”催生了西斯廷的天顶画,是因为布拉曼特或拉斐尔出于嫉妒,向教皇打了“小报告”,才被迫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接下了自己本不愿意接下的天顶画任务,从而成就了自己。正如少年派感激老虎所说的,“它让我警醒,它让我每天都有目标和期望,没有它我早就死了。”
这也让我想到了诸葛亮设空城计让司马懿大军撤退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三个版本,版本一认为司马懿觉得诸葛亮天生谨慎,而自己需要反本能不可中计,故诸葛亮智取司马懿;版本二是司马懿知道自己一旦把诸葛亮消灭,自己也就完蛋了,正所谓的兔死狗烹,所以自己需要将计就计,故司马懿撤兵保全自己地位;版本三是诸葛亮之所以敢设空城计,是因为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处境,这只是给司马懿撤兵找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故诸葛亮是大赢家。这三个版本我更倾向于版本三。通过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是对手,也是我们的朋友,需要善加运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影片从头至尾没有废话,情节紧凑,而且富有哲学道理,让人受益匪浅。上面我只是随意列举了其中一些,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少年派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少年派可以从食人岛逃脱出来、为什么在船上只有他对异常现场如此警醒、为什么他用厨子、水手、妈妈的类比来告诉调查人员的询问,很多很多,想要得到更多,不妨找个时间、拉上窗帘、安安静静地欣赏这部影片,你不会后悔的。
首先我想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圣洁的作品,李安先生执导的改编电影也必将成为人类电影艺术的经典之作。捧起这部书,我们要用十分的敬畏与虔诚细细品悟,追随主人公派的命运孤舟,抵御人生之海中无数的惊涛骇浪、艰难险阻,同时也享受难得的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学会用智慧的眼光和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是非对错。
派是一个出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多个宗教的少年。由于国家变故,父亲决定卖掉动物园,带着动物举家搬迁加拿大。但是他们却经历了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故。经过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派与一群动物登上了救生艇,包括一只腿受伤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和一只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接下来的几天,鬣狗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老虎又杀死了鬣狗。一番斗争之后,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派最终选择与他一起漂流。七个月里,派与理查德·帕克相依为命,他竭尽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在派与老虎耗尽食物准备赴死时,他们竟漂到了一个天堂般的岛屿。经过短暂的休整,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食人岛。于是他们再次开始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登陆获救。离别之际,理查德·帕克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后来在日本调查员的一再追问下,派又道出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剧情简介我们不再多说,相信多数人已经读过或看过这部作品。可悲的是,大多数人都在探求和纠结哪个故事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这就好比买椟还珠。当我读完整部书,我明白,剧情的真实与否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书中提炼何种感悟。李安先生曾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则规模宏大的关于信仰的寓言。在许多方面,它所传达的重点,都是说故事的价值以及分享故事的价值。”下面,我们详细分析这部作品。
派的母亲是印度教徒,派从小耳濡目染,成为了一名印度教徒,照他自己的话说,是印度教三千三百万尊神引荐他入了宗教之门。十二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派接触到了,起初是对上帝之爱的怀疑和不解,随后便深深地爱上了上帝之子并誓愿追随上帝、接近上帝。派在祈祷时这样说:感谢你,毗湿奴,感谢你把我引荐给耶稣基督。又一个偶然的机会,派接触到了伊斯兰教,通过精进的学习成为了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就这样,派同时信仰着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一名印度教出身、接受了洗礼并成为穆斯林的虔诚信徒。派同等对待这三门宗教,彼此之间互不冲突,每一门宗教的功课都认真完成。大多数人并不太在意这一剧情,抑或一笑了之,但实际上,这一剧情乃全书点睛之笔。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信仰就好比是一栋房屋,各种宗教是其中的不同房间,当然房屋中也不乏怀疑的房间。这部书让我想到,因教义教理的不同,宗教与宗教之间好似有无法逾越的鸿沟,其实那只是文字对真理的掩藏和戒律对思想的禁锢而导致的错觉。派孤身一人漂泊大海,面对死亡,面对生存考验,所有信仰都在派的心中萦绕,共同指导着他生存了下来。我想,这部书告诉我们,世间所有宗教在信仰的层面上是完全相通的,即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书中有这样一处情节:、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三位老师为派的归属问题而引发争执,逼迫派只能选择一种宗教;派淡定地说,我只想热爱上帝。书中告诉我们,不同宗教的上帝其实是一样的,我们不应拘泥于宗教的字面意思,我们不应有独占神的念头。是的,因宗教不同或派别不同而引起的冲突战乱,无疑是最愚蠢的最亵渎的行为。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我对有信仰的人十分崇敬。在我看来,不同宗教都是在对宇宙万物、天地人的联系以及人的内心、存在的意义等哲学问题进行形式各异的研究和阐释,所有宗教中所谓的上帝其实是“唯一真理”的代称,讲的都是一回事,玄之又玄的高深精微以及统治者的思想控制需要导致其被神化。例如,耶稣的神性,是在尼西亚会议上被确定的;如今看到的《圣经》是罗马教廷根据统治需要而重修的;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以真主“安拉”之名团结兄弟之情和奉献精神,以助其统一阿拉伯。至于“唯一真理”到底是什么,谁也不清楚,在现代物理学中貌似被称为“统一场理论”。佛教没有被神化,“佛”在梵文中是“觉悟者”的意思。我想到周星驰先生的《西游·降魔篇》中,“儿歌三百首”在撕碎后被拼成了“大日如来真经”;这就揭示了佛经与儿歌在本质上的共性,即唤起人类心中的真善美。结合后续剧情,我们明白,信仰的力量、信仰引领你追求的超脱与豁达,使我们坚韧不拔、无畏前行。所以,没有这一点睛之笔的铺垫,没有这一点睛之笔引发的深思,后续剧情就无法展开,全书主旨亦无法表达。
后续的海难剧情通篇是隐喻,正因为是隐喻,才衍生了无数个哈姆雷特。主人公派与我们都一样,起起落落的、莫测的大海比喻人生,突如其来的海难以及海难发生后不得不上的救生艇比喻命运。
有人说,派比喻人性,而老虎比喻兽性。这样想也很有道理,当愤怒的派杀害了恶毒的厨子,当饥饿的派违背信仰生食了活鱼,派的意识映射在现实当中的老虎就比喻了人性的阴暗面或者说兽性。在我看来,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说来分析再好不过了。老虎比喻本我,派自己内心中的愤怒、邪恶和生存欲望、动物性本能,追求个人欲望和个人利益的实现;派本身比喻自我,人格中的理性部分,处于本我的利益追求和超我的道德追求之间,明确目的和方向,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派在大海上对信仰不懈的追求比喻超我,成长经历中已经内化的价值标准、道德原则和信念信仰。有人说,派在海上的遭遇是恐怖的残酷的,而他的信仰只是麻痹自己逃遁现实的工具。我想说,派活了下来,而且恢复得很健康,派的经历承载着无比的勇气和毅力。本我满足了生理需求,自我指导理性分析,超我对精神的救赎与解脱,正是因为派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协调稳定,派才得以生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理查德·帕克比喻我们心底与我们一路同行的恐惧。老虎的存在,正是由于我们对过往的眷恋、对现实的逃避。起初,派非常胆怯而不敢面对老虎,比喻遭遇苦难后不敢正视苦难正视内心的恐惧而一味地躲避现实;后来,派鼓起勇气,直面老虎,威吓老虎,比喻我们正视恐惧,同苦难的斗争与挣扎;最后,派与老虎互为依靠、相依为命,比喻我们接纳苦难,平息恐惧,接受了苦难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一现实。恐惧,是心底的一种负面力量,但这种神奇的负面力量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使之在时时警醒的状态下不断学习,压制并克服慌乱和眼前的迷局,从而逐渐变得强大。
“食人岛”的情节很有意思,因其隐喻程度过深,所以争议较大。在此,我略陈肤浅固陋,若有冲突矛盾之处,敬请海涵。
食人岛在派几近放弃时出现,看似生机盎然,如同天堂一般,实则暗藏杀机。实际上,食人岛是派濒死时产生的幻象,是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的陷阱。这座有着成千上万狐獴的小岛比喻人生奋斗历程中产生的倦怠、慵懒和放弃,恐惧毁掉的远远没有这座比喻“倦怠、慵懒和放弃”的“食人岛”毁掉的多;失去了信念和坚持,正如食人岛上隐匿在花中的牙齿,沉溺于安逸则是堕落,最终的结果就是在流逝的时间里腐朽溃烂,化作尘埃。在派看来,食人岛的出现是上帝在派几近绝望时给予的安宁,并喻示派重新启程。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常常功败垂成,成功近在眼前,而丝毫的懈怠和眷恋就使我们堕入万丈深渊。
派与理查德·帕克面对许多无法想象的挑战,包括大自然的壮阔以及无情袭击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场特别凶猛的暴风雨,为派带来精神上的体验,让他质疑神对他的安排。然而从头到尾,派都没有绝望。一本旧的求生手册、海上的生物光、壮观的飞鱼群在空中画出的虹弧、闪闪发亮的碧波以及一头跃出海面的座头鲸,都能让派法喜充满。
生活,有的人将它过成了叹息与无奈,于是它昏暗阴沉;有的人则将叹息无奈用信念信仰筛选过滤,描摹成画,抒写成诗。依然记得电影最后,理查德·帕克进入森林,在黑暗中回眸时双眼的亮光。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派”,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场未知的奇幻的漂流,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只永远无法被驯服的猛虎。信念和坚持,会引导你学会驾驭命运,学会与恐惧同舟共济。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恐惧是你坚持的动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苦难是圆满人生不可或缺的美丽。
记得丹布朗先生《失落的秘符》中有言:真理隐匿于经典的字里行间。我们对中医经典的探求,对人生目的的思索,不正是一场奇幻的漂流吗?!前路茫茫,真理在黑暗中等待着我们,依循上古大德的足迹,不断探索……
读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过电影以及原著以后,畅读姐认为原著的深度比电影表达的更好,电影的画面又远远超过了原著的画面感。电影里添加了一些内容和人物,当然是为了表达某些暗示。而原著以文字为载体则不存在为了暗示而添加。原著甚至一笔带过了些政治,又着重讨论了人性,更引申探讨了宗教。
少年派看起来像是在讨论一个问题:吃人,有罪吗?派吃了厨师,也吃了母亲,其实也吃了水手。他不知道自己虽然活下来,但是否有罪。或者,换作他人,是否会做他同样的事。如果换位思考,恐怕我们不愿承认,我们做不到更好了。以前看过一本关于安蒂斯山脉上空难的书,这个也被拍成了电影,一队橄榄球队的运动员,在雪山上,靠吃同伴的尸体,活下来的故事,文末,幸存者表示,他们再未吃过肉食。很多吃人的故事,往往到最后,涉及的就是是否有罪。我们可以接受吃其他的生物的肉体,但作为拥有高级智慧的生物,就好像我们天生就文明一样,我们拒绝吃同类的肉体——至少现在我们都抱有这个文明底线。毕竟,我们似乎拥有更多选择的能力和权利。但如果,我们别无选择呢?吃人活下去,还是拒绝吃人而饿死?
有些时候,这看似是个选项,但实际它不是一个选项。因为,求生是一种基础本能。晚餐后,靠在舒适的沙发上,我们想到的都是高尚,我们可以用俯视的姿态说,我选择死亡。但是,别忽视,身体是我们的牢笼,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控制不了它,它是老虎!当本能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会毫无办法。
派之所以能够正常的回归,正常的娶妻生子,是因为,他深深的知道了,我们的身体不是我们的身体,它是一只老虎。太平岁月,老虎在笼子里,我们驯养它,它从不考虑凌驾于我们之上,从不渴求主导。而生死存亡的时刻一旦到来,老虎便会出来,主宰我们。所以,吃人有罪吗?——派给出了解释:那要看是老虎吃的,还是人吃的。
很多人终其一生,不会去考虑,“我”与“身体”的关系。大部分时候,我们认为“我”和“身体”是一回事。但到底是一回事吗?
我想少年派给了我们他的答案——他在海上的二百多个日夜,真真正正的明白“我”是“我”,而“身体”是“老虎”。难道少年派不可以选择死亡吗?就像厨师可以被少年派轻易的杀死,厨师无力独自面对大海,与其慢慢虚弱而死,所以干脆被痛快的杀死反而轻松。回到问题,少年派不能选择死亡吗?在海上太容易死了。其实,对于死亡这件事,人类缺乏基本的选择权。
身体的饥饿已经剥夺了派的思考,派被饥饿控制,只想找寻食物,根本无暇去思考他还有一条死路。记得一本小说叫《44号孩子》,里面有一个场景,饥饿的女人,虚弱到站起不来,竟然还一直在嚼着椅子腿。还有一本叫《就说你和他们一样》,饥饿的少女,以胶水充饥,即使胶水有毒,却也乐此不彼,因为胶水使她在很长时间不再感觉饥饿,因此,哪怕卖淫换来的钱屈指可数,也要特意留出买胶水的钱。这就是我们的“身体”,它不允许自己饥饿、疼痛、虚弱,我们对它的一切感知主宰着我们。少年派想明白了这点,他知道,有时候,“身体”连死这个念头也不给他。所以他正视了“身体”这个老虎,他要做“他”,在活着这条路上,他想要清醒的做自己,但又不得忽视身体的需求。于是,他最后说,上帝与你同在。当派清楚了“我”和“身体”的关系,下一步就是信仰范畴了。
少年派同时信仰三个宗教,他对每一份信仰都异常虔诚。为什么是三个?其实可以更多,亦或是只信仰一个。这些统统不重要。少年派的电影里,有个派的母亲讲大黑天的绘本的细节。说大黑天的嘴里有整个宇宙。我当时在脑海里出现的词就是轮回。
少年派的原著里有一段梦境的对话,派问老虎,你吃过人吗?老虎说,大概吃了两个。那一段,读来心痛流泪。
将死之时,恍惚之际,派还是在纠结吃人到底对不对?吃了人,派是不是有罪?那段之后,派几乎重生了。
我想派的重生是因为他想清楚了“我”和“身体”的关系,于是他吃了母亲的遗体。这次是他想活下去!不再是老虎想活下去!是“他”,而不再是“他的身体”,他不再被老虎所主宰。他想明白了“我”和“身体”的关系后,他做出了自主选择——他想活下去。既然他想活着,就需要“身体”这个载体,于是他开始喂养“身体”,也驯养了“身体”。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够驯养“身体”,那么世界会不一样。我们会节制的多。我们的破坏性会小很多,因为,“身体”出笼,连同类也吃,甚至连妈妈也吃,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所以,少年派的作者特意给派按上了三个宗教信仰,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信仰不是表面的崇敬与虔诚,信仰是帮助我们理清“我”与“本能”,让我们思考“我”与“外界”,让我们做出清醒的选择、有效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有时候我会认为信仰的作用就是“驯养”——自我驯养。
所以到了这里,我们已经明白少年派根本不是在跟我们讨论吃人的问题,而是在跟我们讨论另外的议题:欲望如洪水猛兽,我们该怎么安置它们?如果我们任由他们主宰,那么它们会极凶猛,破坏力极强。如果我们可以驯养它们,那么它们也可以安居一隅,或者隐退无踪。
但是显然,而今的我们,根本不能够驯养欲望,远远达不到本可以做到的节制。所以,这世界其实是老虎的世界。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的同学去看电影。一听到这喜讯,我们全班都沸腾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有些同学竟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同学们都很开心呀!
我们看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派的少年。一次,派坐船的时候,遭到了海难,白浪滔天,十分危险。船长见了,赶紧把派推到救生艇上去,可是,一只凶猛异常的老虎也跳到了救生艇上去,派防止老虎吃掉他,便爬到了木杆上。救生艇在海上漂流了一夜,派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又看看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几乎快绝望了,他认为自己不是被海水淹死,就是被老虎吃掉。不知在海上漂流了多长时间,派饿得受不了了,就趁老虎不注意,从小艇上拿了一些食物和一本书。派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看着书,突然,他丛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绝望”。看了这句话,派立刻振作起来了。后来,派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一颗永不绝望的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脱离了险境,回到了大陆上。
看了这部电影我立刻想到了上次的数学简便计算考试。前面的`题目都很简单,可最后一题我却怎么都算不出来,看着别人做完试卷都开始检查了,我又气又急,恨不得让正确答案马上飞到我的试卷上来。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我只好慢慢使自己平静下来,终于,我想到了解题的思路,便赶紧奋笔疾书,接着,我又在草稿本上重新演算了一遍。哈!我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我高兴极了,为自己没有绝望并解出了这道题而兴奋不已。这次的数学考试,我得了100分。
看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绝望,只有静下心来想办法,才有可能克服困难。
从某些方面来看,李安导演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鲁滨逊漂流记》颇为神似,不同之处在于鲁滨逊的伙伴是野人礼拜五,而少年派的伙伴是一只孟加拉虎。无论如何,一个人的荒岛漂流孤独而寂寞,追求信仰,回归内心在所必然,而李安镜头下的画面、特效和配乐都做到极致的美轮美奂,各种罕见的大自然和动物生态奇观,以及一些人类的宗教仪式和舞蹈,让人叹为观止。在这样背景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注定要比鲁滨逊的荒岛求生更加立体惊艳,更能打动人心。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单纯,叙述逼真,自然真切,更重要的是任谁看这部电影,都会被幕幕如诗似画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电影的情节通过人物的记忆串联起来,观众随着故事的发展进入到具体的氛围,从头到尾伴随主人公的心理节奏体验荒岛生涯。在电影中,观众会真切地体会到人物内心细微的感受,沉湎其中不可自拔,好似自己就是那个少年,在经历着种.种考验。
故事的开始与鲁滨逊的命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艘装着马戏团班子的船,被风暴打翻,只有一个少年和一只孟加拉虎逃了出来,他们同在一艘小船上,在海上不停漂流。经过很多天,小男孩要不断地与老虎斗争,给它喂食物,要驯服它,最后他们成功地逃到一个荒岛上。很多年后记者去采访这个已经成为老人的小孩,那个老人跟他说,其实那只虎根本就没有存在过,那是幻想出来的,因为比老虎更可怕的,是海上的绝望。直到此时观众才恍然明白,其实作为电影主要角色——使用真老虎拍摄与CG效果相结合的孟加拉虎,一切均源自一个少年强大的内心渴求,对生命的渴求和未知的畅想。
在该片中,李安的视角,已超越了文化、地域、民族、宗教、性别等因素的羁绊,创造出了一个复杂、多层次的完整世界,其中,探讨了各种“关系”: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人与文化……而且种.种关系在派的漂流中得以细腻而深刻地展现。在这样的整体隐喻之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更像是一种回归。他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不断地挣扎和斗争,但最终还是听着心的声音从现实回归信仰,从海洋回归大陆。所以李安说:“每个人的心中都卧虎藏龙,这头卧虎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有时候我们说不出它,我们搞不定它,它让我们威胁,它给我们不安,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我们保持精神上的警觉,才激发你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惊醒迷茫绝境,倾听心的呼唤,惊醒孤独无助,追随心中信仰。电影用一个简单直接的求生故事,告诉我们除了用眼睛去观赏世界、体验绝境之外,更值得用心去感受,或许这才是整部电影的全部精神。
最近有部电影上映——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讲述的是一艘孤单小船,一个落难少年,一只孟加拉虎,在南太平洋上进行的最艰难的生存考验这样一个故事。网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叫好,因此引起了我对该部影片的浓厚兴趣。这部影片是由加拿大作者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编而来。在观影过后,我翻开了这本小说并一口气读完了。也说不清是这是一篇影评还是书评,总归是对这个故事的一些感悟。
Pi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___、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所以派从小就了解动物的习性……后来迫于生计Pi举家迁往加拿大,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的动物,Pi的父亲想把它们带到异国他乡卖个好价钱。但是动物园园长一家经历了一次类似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全部遇难。Pi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随后剧情正式进入到"奇幻漂流"。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杀死了鬣狗。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最终选择与它一起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当然,这场漂流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经历了无数饥馑和风雨,在海上漂流了227天之后,只有少年和老虎存活了下来。但是如果故事情节发展到此为止,确实只是乏善可陈的一篇漂流记。但是直到少年派面对调查人员的时候,讲出最后那个所谓杜撰出来的第二个故事:其实,救生艇上并没有动物,而是搭载了四个人——一个厨子、一个断了腿的水手、派和他的母亲。厨子先后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Pi的母亲,于是Pi忍无可忍同样杀害并吃掉了水手。最终的结局是,只有Pi存活了下来。这时,往复的镜头便一幕一幕在我脑海中闪现,之前的所有好像并无深意的打趣的细节都成为了伏笔,使这整个故事融会贯通的串联起来,打破了原本充满和谐、爱心并且奇幻的冒险故事,只剩下一个残酷无情、血淋淋的故事摆在我们眼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精彩之处在于,每个人看完都会感觉很复杂,心里有许多感想但是纷至沓来,不知道从何说起。根据我的记忆,大概可以分为几层。
第一层是事实,什么是事实?海难是不是事实?孟加拉虎是不是事实?由于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能亲自见证事实,所以事实不得不依赖于他人的转述。可也正因为这样,当一个人开始叙述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捏造了。也许,捏造这个词太重了一些,那么他就已经在创造了。而当个人的创造开始,就距离真相远了,因为真相本身不是人类创造出来。你可以归结为上天,也可以归结为上帝,或者说是命运,但都不应该是人类本身。
第二层是自我。真相不可得,那么反求诸己,是否能够认识真我呢?少年Pi讲述了一个227天的海上漂流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自然是他自己。但是当我们听到第二种可能性的时候,整个漂流故事瞬间就崩塌了,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神经病的胡言乱语。不过细细分析起来,每一处细节又都非常符合逻辑。唯一的破绽是这个故事里的少年勇敢坚强聪慧,显得太过完美。因此,这里少年Pi叙述的自己,究竟是他自己呢,还是他想象中的自我?小说在这里还有一个巧妙的扣子:强大的孟加拉虎和少年Pi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如果一切故事从头到尾都建筑想象之上,大概孟加拉虎才是少年Pi自己内心的投射,一个勇敢、强大、无敌的存在。
最后一层是宗教。读者到了最后,面临的困境和调查官员是完全一样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你选择哪一个?前一个是孤独的少年和三只动物漂流227天,目睹无数的海上奇景,一人一虎彼此对望,相互提防也相互依存,最后大家上岸一拍两散。后一个是四个人无水无粮,如何捱过227天,以至于最后仅存一人。可能的真相让人颤栗不安,于是前者这种明显的现实扭曲显得更让人容易接受。为什么不呢?反正结局都是少年一无所有,孑然一身活在世上。现实太过残酷也太过狰狞,那么想象力让人超拔其上,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慈悲么?在这个意义上考虑,天堂也好,极乐世界也罢,何以会让人深信不疑,也就找到了答案。这也许就是是这个关于冒险、希望、生存的故事要传递给我们的讯息——历磨难而成长,因信念而不凡。
书中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巧妙契合,更激荡出高潮不断的阅读惊喜。无论是开放式的结局还是小说对于信仰、生存,乃至人与动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展现,都会成为每一个读者深思的问题。
如果全片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前述即枝节,下述为主干。关于信仰与生存的思考,想必观影之人都能领会并感悟的。
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宗教信仰是虚无缥缈的梦幻,而对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信仰即生命。一个人心中若是无所神信,是否可以理解为是泛神论的种子在萌芽。反过来说,如果你什么都相信,等于什么都不信。这是派父亲的原话。
在泛神论、无神论或者单一信仰之间,派到底做何选择?若真要站队,我可能会倾向泛神论一说。毕竟在少年时期烙下的印记在一生之中都是很难抹去的,且在派与作家的交流时,其祷告、吃素等细节也是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不过,电影中仍有诸多情节让我很是迷惑,其一为派在暴风雨中发狂地高呼看见了神迹,并解开帆布让理查德拜见神,可当见到后者狼狈的躲藏及惶恐的眼神,派满是愤怒地对着神吼道,你为什么要吓它。这不足以证明派的宗教信仰泯灭,却能说明他确有所动摇。至于派在之后的情节中有杀生、食荤,那只是说明在生存面前,宗教的仪式感微乎其微,而不能佐证派已失去了虔诚、毁灭了信仰。
应当说,在派的奇幻漂流过程中,生存即最大的信仰。
活下去,是少年唯一的念头,而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实属罕见,也可能是因为我从未预想过我会遇上少年派的经历。诚然,仅凭这个念想自然不足以支撑整个意志,于是,出现了理查德,以及它带来的恐惧与专注。这才完整了特别时期的特别信仰。
当你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时间会走得飞快,生活会变得充实,不论让你专注的是恐慌、期待、希望或者其他。这种感觉其实我们都有过。比如说,高考。在高三的大环境里,每个人的世界充斥着与高考相关的信息,你时刻被灌输着一个观念,这一年的生活就是为了高考。高考必然带来担忧与煎熬,你一再想着要把它赶出生活,可又不得不一再接受与之共生的现实,久而久之,你便习以为常,甚至会试着享受这段痛并快乐着的人生历程。终于在那个六月,你摆脱了它,再也不见。可就是这个万夫所指、人皆唾之的高考,在告别后却成为心中最怀念的老友。这不就是派和理查德的故事吗?
之前写到片中的唯美画面让我联想起《小王子》,那么,派与大海、与猛兽搏斗的激烈场面不由让人想到另一部文学经典,《老人与海》。《少年派》可谓是青年版的《老人与海》,派即圣地亚哥。《老人与海》最经典的话当属“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却一直觉得,“毁灭”与“打败”两个词在中文的环境里解释正好与英文的意思相反,因而这句话必然是原版表述更为有力,“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李安镜头里的少年,都亲身实践着这个真理,且把这份人类生存的勇者气概传递给每一个人与其交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