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个人学习心得(精选3篇)
牢记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中国我爱你,红领巾我爱你!让我们的红领巾越来越鲜红,永不退色!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鲜艳的红领巾时,我就时时都在盼望着戴上红领巾;我每天都在渴望着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天天都想象着在队旗下宣誓……这就是我的梦!
梦之芽
在我两岁半踏入第一所萌校时,在路上老是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脖子上都系着一个红领结。这红领结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鲜艳,仿佛还一闪一闪的,发出光芒,非常耀眼。这时候,我的眼里总会流露出几分羡慕。想着自己哪一天才能戴上它呢?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看见一个大姐姐,问她脖子上的红领结是什么,哪儿可以买到呀?大姐姐听完,带着微笑说:“这是红领巾,代表着红旗的一角,等你读小学了,加入了少先队后,就有资格戴上红领巾了!”。我听了,当时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只牢牢记住了这句话——“这是红领巾,代表着红旗的一角。”心里不免升腾起几分崇拜。
从那以后,我时常与我的小朋友们在一起畅谈那鲜艳的红领巾的故事,我们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就在那时起,鲜艳的红领巾在我心中的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我盼望着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早日到来。
梦成真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一晃我幼儿园四年学业就毕业,又要加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踏上了我们成长旅途中的新征程——该上小学啦!
令人激动的时刻将要到来了,我像一只放飞蓝天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快乐成长!
我在吴宁二校就读我的小学生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可以加入了少先队[]。我加入少先队就意味着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加入少先队就意味着我幼儿时代的梦想实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那红领巾在我梦中出现。
而今天,我终于能够站在五星红旗的光辉下宣誓,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终于可以带上梦寐以求的红领巾啦!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我们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了我们一年级新生的入队仪式。
五星红旗在旗杆上随风飘扬,许多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手里都拿着一张张鲜艳的红领巾。就这样,这个庄严的入队仪式开始了。
记得,当时是一位六年级的大姐姐走到我面前,为我系上了一张崭新的,还带着光芒的红领巾。那一刻我眼里闪着光,心里在暗暗宣誓:我一定要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不辜负这张红领巾,我要随着它指引的方向,努力!努力!再努力!
就在那一天,我的整颗心就像那张红领巾,红透了……
那一瞬间,我仿佛穿越了,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位位革命英烈的光荣事迹;从南湖红船到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从秋收起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仿佛看到了小英雄王二小在给我指引一条放着光芒的大道!
耳边传来大队辅导员葛鹏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他将永远萦绕在我的心中,鼓励着我、号召着我,要做一名新时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少先队员。
梦之海
随着穿过时光的苍穹,如今,我已经是四年级了,虽然我很普通,但成了一名优秀的学生,一名优秀少先队员。我的奖状证书有了一大叠,还成了人人心中的乖乖女。
记得在今年的入队仪式时,我虽然没有直接参加,但我的心已随着红领巾飘向了入队仪式当中,去帮小朋友们系上一张鲜艳的红领巾。哇!鲜艳的红领巾在我胸前飘扬,嘹亮的队歌在我耳畔回荡!
我在教室窗边望着那一只只举过头顶的灵巧的小手。我不禁心潮澎湃,顿时我的眼眶溅起了泪花,又一批优秀的小朋友加入了少先队这个大家庭。
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少先队越来越强大了!看着他们一双双紧盯队旗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梦,而这千千万万的梦却汇聚成了一片梦之海!
虽然时间不长,相伴我四年的红领巾,却给了我努力奋斗的信心。我要永远记住它,我要继续沿着它指引的方向,朝着我的梦努力,努力,再努力!
经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职责的重大。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把自我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具备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1、学习精神。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构成,新课程改革的上场,不得不促使教师们参加到学习中来,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勤奋地钻研,要使自我的观念能够与世界教育发展同步。
2、敬业精神。教师要把办好教育作为自我的一项事业来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职责感做好本职工作,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并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资料,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3、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们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向学生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学习,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人。教师承担着培养各种本事、塑造完美人格等许多重任。所以,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止境,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的。他们必须具备一种特殊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劳动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对教学的热爱,源于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并由此感到个人生活的充实和价值。
4、创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学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本事。这种创新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料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也包括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资料,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本事。
在钻研教材中,尽量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设计和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设计不一样的教学活动,根据不一样的教学活动制作不一样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到达梦想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评价观念,注重课后反思。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
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和提高。进取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
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本事。每教完一节课后,教师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善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查处的一系列落马官员身上不难发现,腐败往往伴随着家族式。贪官前方办事,家属后方搂钱,整个家庭就变成了权钱交易市场。更有甚者,贪官家属依靠贪官权力,大包大揽国家工程,套取国家资金,牟取暴利。这些案件发生,说到底与家风不正有密切关系,家风建设是关乎作风党风建设的重要一环。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
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领导干部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
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风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