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又到清明节,泪珠滚滚如雨下,心中不禁升起丝丝的凉意。
每到清明节,我就会跟随家人去追忆那逝去的亲人,每每当我们来到他们的坟前,总会带上他们最爱吃的食物,鸡鸭鱼肉样样齐全,我小的时候只是觉得好玩,有吃的,还有绵绵的细雨陪我玩耍,而且还很是快乐,直到我长大了,上了三年级,才稍稍领悟到了一些我从未想过的事。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的心也跟着压抑的氛围紧张了起来,在太爷爷的坟前,我没有哭,而是静静的伫立在他的坟前,一言不语。直到家人把香点着,把酒洒在坟前,磕了几个头之后,我才回过神来,也连忙给太爷爷磕头。
清明节,清明节,总是会下雨的,今年也不例外。
傍晚时分,我们回家了,一滴两滴的雨从天上落下,打在屋檐上,衣服上,更打在我们忧伤的心里。这雨,应该是春雨吧!我从小就很喜欢春雨的,每次见到雨,总会在雨中奔跑,欢笑,而这一次,我没有,而是静静的站在雨中,任它怎的击打,我都默默无语,因为,我想我的太爷爷了。
雨还在下着,小草接受了春雨的洗礼,也悄悄从松软的土地里钻出来;大树接受了春雨的洗礼,枯枝长出嫩嫩的小绿芽;行人接受的春雨的洗礼,滴滴热泪纷纷落;大地接受了春雨的洗礼,小溪欢快东向流;我们接受里春雨的洗礼,世人天上笑开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又是一年春来早,这密密斜织着的雨丝染绿了大江南北。
四月的天,阴雨绵绵。趁着天空放晴的一小会儿,祖孙三代提着供品,来到公墓,祭奠长眠在这里的祖先。
来的人很多,拎着香烛,捧着鲜花,非常安静。也许是怕打扰了先人吧!一排排整齐的墓碑,屹立在高山之巅,一阵风吹过,树摇草动,唯有那刻着考妣的墓碑,在风中,在雨中,岿然不动。
那一枝白玫瑰在风中显得特别耀眼,我不知道那是谁家的冢,也不知道她在这儿待了多久,可那新鲜的玫瑰让人感到安慰,还有人记得她。有人说最伟大的爱情是老去后还依然爱你,我以为,死去后依然爱你更为震撼。
有人在墓前哭诉着,我听不清那些只言片语,也听不懂,因为我不曾经历那样的生死离别,但听过一句话:最悲苦的是被时间留下来的那个人,被留下来回忆两个人的一切。也许这已是一种告慰天灵的方式吧!
“憔悴坟头上,见之如故人。千古彷徨事,此物最伤情。”太公的墓在中间的一排,幕上没有照片,我也未曾见过他,悼念的感觉也只是淡淡的。听爷爷说,太公很早就去世了,只有四十岁,得的是胃癌,当时的医疗水平差,再加上家里的积蓄也不多,没托多久。人生几何,如烟花般美丽而短暂。
烧了一些纸钱,放了些鞭炮,焚香跪拜之后,心意便也到了。“点点泪和纸钱比,水洒少去不见人。”一批人上来,一批人又下去。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轮回,生老病死。在这阴冷的牧笛,不免感到几丝悲凉,也许只有到物是人非之时,才万事皆休。
“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刚准备下山,天又开始哭泣,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我无柳可折,只能向故人道一句:一路走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留下那一个个花篮,那一盘盘供品,一柱柱香,一句句祈祷,还有那一枝在风中特别耀眼的白玫瑰。
清明节前两天,爸爸决定带我回乡扫墓祭祖。我听了这个决定后,既高兴,又好奇,终于能够了解扫墓是怎么回事儿了。以前每次回老家,爸爸都要去给太奶扫墓,可每一次我要跟爸爸去的时候,爸爸、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去,他们告诉我说,等我长大了再带我去。今年我已经十岁了,终于能够去扫墓祭祖了。
扫墓前,爸爸带我去商店买了几捆大黄纸和一些大宝纸,爸爸教我叠大宝,我们一共叠了4方便袋元宝。奶奶告诉爸爸说今年好填坟,爸爸又准备了一把铁锹。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些有关扫墓祭祖的禁忌,比如到了墓地要严肃,不要乱说话,能帮他干点就帮他,不能看着就行。
扫墓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风和煦,爸爸领着我,20多分钟就到了墓地,这是一块公共墓地,方圆近10公里,附近这十个村子的人老了,都葬在这里。我家的祖坟有四个,坟上都长着很高的蒿草,每座坟头上还有一块砖头,爸爸先到附近挖了些新土,每个坟上都填了点,然后拿出四张大黄纸,每个坟头上都用砖头压上一张。接着爸爸告诉我每个坟都应该怎么称呼,烧纸要按辈份高低顺序烧,辈份最高的先烧。我也拿着一根事先准备好的棍子帮爸爸烧。在太奶奶的坟前,爸爸问我:“还记得你太奶吗?”我说:“记得!”爸爸听了就说:“那你就给你太奶多烧点吧!”
烧完纸,我和爸爸就往回走,路边的杨树正泛着新绿,田地里也热闹了起来,农民开始整地准备春耕,“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爸爸跟我说,“你看,多应节气啊,大家都忙起来了,到什么时候办什么事儿!”
清明节扫墓祭祖,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还了解了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之一。
清明有一种特别的香味,特别的情意,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清明感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家乡的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清明的气息,街头巷尾也增设了些许清明特色摊:清明饺摊,纸钱摊,鞭炮摊……
一大早,爷爷奶奶就告诉我,今天全家去给太公上坟。太婆亲手包起了清明饺,妈妈准备了水果、饭菜,爸爸带上了太公生前最爱喝的白酒……
刚到坟地,一股浓郁的清明香就扑鼻而来:有的坟前正点着蜡烛和香,摆放着祭奠供品;有的坟前留有一堆纸钱燃烧后的灰烬;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嗤嘭的炮仗声此起彼伏……爷爷恳求太婆说:妈,我们不放鞭炮,不烧纸钱行吗?太婆乐呵呵地对爷爷说:没事,你爸也是个文化人,他能理解的。一听这话,我们七手八脚地采了一大束野花,小心地放在太公的坟碑前,让花香带着我们的思念一起飘进太公的心田。爷爷和爸爸用铁锹把坟上的荒草尽力铲去,又添上许多新土,仿佛是在为太公的房屋添砖加瓦。那泥土的清香,无声地诉说着太公一生的辛劳,也捎去了我们美好的祝愿。太婆、奶奶和妈妈把供品摆放在坟前,三柱清香,九碗小菜,六盏白酒,三碟水果,最显眼的是那一只只清明饺,活像一个个碧绿的小娃娃恭恭敬敬地跪在盘子里,和我们一起喃喃地说着往日的点滴,许下自己心底的愿望。
酒过三巡,我们即将下山,可那饭香,那菜香,那酒香,那淡淡的艾香,仿佛追随着我们对太公的思念,萦绕着,纠缠着,久久不忍离去……
清明节我跟奶奶山上去扫墓,我们带着头锄头、草刀、扫帚、几瓶水和一些吃的,又买了几盆花,就出发了。
来到山脚下,看见有几位穿着制服的叔叔阿姨,威严地站着。凡是上山的人,都得经过他们的“搜查”,香、香烛、纸钱、鞭炮等等,都不得带上山。
刚上山,我还挺好的,可爬了不到半山腰,我就累得气喘吁吁,晕乎乎的,差点从台阶上摔下来。总算熬到了山顶了,我找到了老祖宗的坟墓,就立即和奶奶分工:我扫地,她除草。我认认真真地把墓地上的灰尘扫得一干二净,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经过一番有力地擦拭后,老祖宗的墓碑像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再摆上几盆花,又清爽,又漂亮。我瞬间有了成就感。该看看奶奶干得怎么样了。只见这才奶奶不慌不忙地地戴上皮质手套,一手拉住一只长满刺的小树,另一手挥动草刀,两下三下,就把这样一株长满刺的小树除干净了。看着奶奶干得可有劲了,我也不由自主地拿起草刀,学着奶奶的样子干了起来。
有了我们两个人,不一会儿就已经把草除干净了。我在老祖宗的坟前,磕了几个头,觉得有点累,就来到一旁的亭子里坐下,拿出东西吃起来。
我看着那被我们弄得十分干净的坟墓,我心中又不禁涌起成就感。
我回到家中,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小,以前都是看别人扫,而现在是自己扫,奶奶也觉得我长大了,不再是要人带着的、什么也不懂的小毛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