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鲜花献给英烈直播心得体会(精选7篇)
在我国第x个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9月27日,第x批117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在沈阳桃仙机场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国产运20军机亲往迎接、战机护航、机场过“水门”……一切以的国家礼仪迎接烈士回家,致敬烈士!
慎终追远,让历史之光照亮今天。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xx周年。xx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此役是新中国成立后打的第一仗,正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仗打出了军队和中国人民的气势与威风,也彰显了中国人民坚决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70年后,战已平、国无恙,英雄魂归故里。慎终追远,以隆重的国之“礼”迎接烈士回家,就是要向世人展示中国人民不忘历史、铭记英雄的大国情怀,也是让历史之光照亮今天,警醒着当代的人们务必要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生活。
致敬烈士,英雄风范永世长存。“英雄者,国之干。”抗美援朝进行了三年的艰苦战斗,虽然当时武器装备与敌军相差甚远,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铁般的意志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始终同朝鲜军民一起战斗、顽强御敌,保卫了新中国,更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与信心。令人痛惜的是,这一役,有19.7万多名志愿军战士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雄们马革裹尸,埋骨他乡。但是“强起来”的祖国从来没有忘记这些英雄,从20__年以来,我国家先后迎回了六批共59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事实再一次证明,无论岁月如何变幻,英雄不能忘,也不会忘,因为英雄风范永世长存。
面向未来,一往无前续写新辉煌。饮水思源,不忘来路。迎接烈士回家,缅怀先烈丰功伟绩,不仅是为了慎终追远,更是为了教育今人,凝聚14亿炎黄子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继承革命烈士遗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将英雄精神转化为实干行动,让其在新时代再展风采。往细里说,作为新时代的每一个你我他,既要忠诚爱国,心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心,不断赓续红色基因;同时又要有奋斗之志、奉献之情,人人都要像英雄烈士那样,勇于担当、无惧风雨,在各行各业当中做敬业乐业的“工匠”,做面向未来、奋斗有我的“追梦人”。
山河无恙,英雄无憾。又一批志愿军烈士回家,又一个烈士纪念日将至,让我们以最深切的情感缅怀革命先烈、浓郁家国情怀,以无惧风雨和“吾辈当自强”的奋斗姿态向着未来进发。
无名英烈事迹,让人无限感慨。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炮火连天和枪林弹雨,但具有许多新特点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歇。从脱贫攻坚到科技创新,从反腐倡廉到转变作风,改革开放的每一项重要举措,都离不开共产党人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
驱使英雄默默无闻奉献和牺牲的,是他们的坚定信仰和斗争意志。一个个无名英雄,构成了一个伟大的群体。“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一曲《祖国不会忘记》,表达了人们对无名英雄的致敬之情。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国各个行业领域,一个个英雄不断涌现;默默无闻的牺牲精神在祖国大地上涌动。科学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的优渥生活,多少年如一日投身国内科研,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广西扶贫干部黄文秀,在扶贫的工作中,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年的长征路上,英勇的奋斗和牺牲精神,让红军一次次绝境逢生,取得一次次胜利。在新的长征路上,仍需弘扬这种大无畏的奋斗精神。无名英烈,人民不会忘记;奋斗精神,世世代代传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彰显烈士的高尚品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__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捐躯。为他们设立国家纪念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正是为了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致敬,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学习传承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宝贵精神。在国庆节前夕开展烈士纪念活动,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丰富了国庆的内涵,有利于全体国民更好地表达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激发奋斗动力。
沿着先贤英烈用生命和鲜血开拓的道路,一代代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我们迎来了民族复兴的曙光。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但历史的足音也警醒我们: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立足“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迈向“两个百年”目标,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气呵成,我们还需要继续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秉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精神,用先烈的精神品质引领社会价值取向,将先烈参与开创、为之奋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近年来,我国的烈士纪念工作日益得到重视,烈士公祭活动不断走向常态化和正规化。每年上亿人次的祭奠,让我们体会到群众缅怀的深切之情,感受到民族血脉中升腾而起的复兴动力。方此之时,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开展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的重要性,把烈士纪念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倡导社会各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形成缅怀纪念烈士、学习烈士英雄事迹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纪念烈士,就是要用烈士精神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就是要用烈士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在国庆65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无数先贤英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缅怀他们的历史功勋,挺起我们的时代脊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改革发展的大潮,共同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伟业。
今天是9月30日,是第八个国家烈士纪念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现场直播。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凝结了无数英雄烈士鲜血的奋斗史。一个向上的国家与民族,从不会忘记捍卫国家尊严、保护人民利益的英雄烈士。以国之名致敬英雄,缅怀英魂,山河无恙,英烈不朽!鲜花美丽,献给英烈,是对英烈最崇高的敬仰;鲜花芬芳,赋能奋斗,是对英烈的告慰。
今天鲜花献给英烈,对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仰。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鲜艳的花儿献给最崇高的灵魂,深深的致敬敬仰最伟大的生命。烈士纪念日,敬献花篮,是敬仰,是思念,是感恩;现场直播,是责任,是担当,是课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镌刻着中华民族对先烈的敬仰。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致敬英雄、铭记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是时代正气、民族崇尚、社会风尚。“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烈士纪念日是英烈的时间纪念碑,我们用鲜花致敬,用美丽仰视,致敬他们的壮美生命,仰视他们的丰功伟绩。
鲜花芬芳赋能奋斗,用弘扬英烈精神奋斗新征程。鲜花芬芳是英烈精神的芬芳,是我们拼搏奋斗新征程的能量。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讲述英烈伟大故事。刘仁堪烈士就义前,敌人割下他的舌头,他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这是对胜利的坚定信心;湘江战役中,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这是对革命信仰的壮烈展示;杨靖宇说,“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这是对正义事业的伟大追求。“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革命英烈的事迹是励志教材,革命英烈的精神是红色基因硬核。我们应该弘扬英烈坚守真理的正气精神,为理想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及拼搏奋斗的精神,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坚守人民至上,坚决同各种丑陋现象做斗争,浩然正气;探索创新,披荆斩棘,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义无反顾,奋勇向前,把热血和生命融入到伟大事业中。
理想之光不灭,代代相传;信念之光不灭,永远传递。万千忠骨,万千热血,红色基因,激励今人。烈士纪念日,中国航展在飞行表演中,空军两个机型的飞行表演队在现场以特殊的方式拉烟,向烈士致敬,向英雄致敬。英雄是星,照亮征程;烈士如灯,照亮人生。英烈精神,激人奋进。
9月30日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20__年,我国设立烈士纪念日。自此,每年的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出席纪念活动,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深切缅怀英烈丰功伟绩。
“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崇尚英雄、缅怀英烈,一直是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
这些年,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深情讲述英雄的动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悲壮的往事,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行。
在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讲过的英雄故事,致敬英烈、传承精神。
烈士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节象征。多少英雄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奋发努力、鞠躬尽瘁。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不尊重英雄的民族是可哀的。如何对待逝去的英烈,将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命运。民政部门此次出台《办法》,就是为了推进烈士公祭活动规范化、法制化,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倡导奉献意识。奏唱国歌、行鞠躬礼、敬献花篮……庄严而隆重的形式,彰显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观和价值导向。
公祭英烈告慰忠魂,需要今人心怀感恩,奋发有为。不忘却历史,才会懂得珍惜当下。先烈不惧峥嵘,以身许国,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民族独立、国家振兴。今天的我们唯有居安思危,奋发有为,才能用实际行动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公祭英烈告慰忠魂,并非要大操大办,更不能变为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能否善待烈士的安息之地,还烈士陵园一片肃穆;能否解决烈士遗属的实际困难,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能否广泛的宣传事迹,让烈士精神深入人心,才是公祭之外更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
岁月流逝,英烈忠魂不朽。用公祭向开创今天幸福生活的英烈致敬,更应在公祭中继承英烈们的崇高志向,为了国家的美好明天扬鞭奋进!
烽火磨砺,百炼成金。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自古及今,历经数不清的磨难毅然卓然自立,不仅成就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延续,还淬炼了坚毅不屈、迎难而上的民族品格。近代鸦片战争以降的百余年,面临帝国主义接踵而至的欺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倒行逆施,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换来了共和国的红色江山,以2100万革命仁人志士的鲜血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以优良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发展出不惧牺牲、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斗争精神。
在以革命传统素著的交通大学,此种精神尤为明显,无论是“喋血辛亥的爱国地理学家”白毓崑、“犀利之笔铸丰碑”的杰出新闻记者邹韬奋、“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姚明达、“高速歼击机之父”黄志千等校友,还是杨大雄(牺牲时24岁)、穆汉祥(牺牲时25岁)、史霄雯(牺牲时23岁)等菁菁学子,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交大人的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陈毅同志曾为史穆烈士题词:“为人民利益而光荣就义是值得永远纪念的”。穆汉祥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愿化为泥土,让人们践踏着走向光明的前方”,广大交大青年学生薪火相传,以高昂的革命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誓要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斗争”。
大国崛起,凸显脊梁。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之路极尽艰辛,一边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一边是一穷二白的工业化基础,毛泽东主席曾郑重地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即使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初心,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两弹一星”“三峡工程”“港珠澳大桥”“天眼”等数不胜数的顶天立地大成果、大工程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而且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社会两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真正立起来、富起来的初级目标。在惊天动地成就的背后,是无数共和国的脊梁——“两弹一星”元勋、广大科学大师、大国工匠、黄大年、南仁东……,他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交大西迁人亦在大国脊梁之列,他们用生命和坚守,用智慧和奉献,用代代传承成就了西部高等教育万马奔腾的大好局面和西部大开发事业的蒸蒸日上。如“愿尽毕生之力办好交通大学”的彭康校长,“要将中华文明普照边疆大地”的钟兆琳教授,“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努力争取重新入党”,八十岁实现再次入党志业的殷大钧教授,还有以生命之火接力创建一流工程力学学科的朱城和唐照千教授……他们用爱国奋斗,无私奉献,书写了共和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与担当,铸造了永放光芒的西迁精神。
世局风云变幻,凝心聚力前行。随着*性技术的层出不穷,国际社会不确性、不稳定性因素的显著增多,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新时代,中华民族正面临由富到强的“爬坡转变历程”,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激荡。顺应主导世界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一流大学责任在肩,任重道远。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传承革命精神基础上,凝心聚力,主动求变,探索创新治理体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无异于“当头棒喝”,给世界各国政府管理、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特别是一流大学的建设等提出了严厉警示:世界高度融合,任何民族无法独善其身,科学技术及其社会治理并非无懈可击,人类亦非世界主宰……由此来说,疫情已可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这要求一流大学必须系统反思疫情(以及此类始料未及之其他危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诸多新问题,并举一反三,同时始终不渝地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世界文明及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
“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奋斗在你为之奋斗的事业中。”作为交大人,不只在于感受先烈的崇高,更在于继承先烈的遗志、续写未竟的事业。要以更加炽热的激情、更加扎实的作风,凝聚磅礴力量,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唯此,我们就能在烈士的灵前问心无愧地致奠:“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