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自主创新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自主创新心得体会范文 篇1

(一)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不能简单否定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来之不易的科技基础,更不能脱离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我国完全可以也必须走出“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道路,“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实践中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应建立功能互补、竞争合作、联合互动的关系,共同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同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知识创新源头,共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与分工。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着力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创新。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与企业是创新价值链上职责功能不同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代高技术产业发展初期,大学、国家科研机构通过自办企业,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应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应从技术创新领域完全退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必须致力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公共技术研究,仍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必须组织相当力量,持续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应用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和产业孵化。但在实现规模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则应自觉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走社会化之路,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规模产业化的主体,而不能只从部门或单位小团体利益出发自我循环,将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成为不公平竞争的基础,将科技成果孵化的企业仅仅作为获取本单位甚至个人荣誉与利益的手段,否则必然会束缚和限制创新成果规模产业化的进程。

(二)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认识

在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中,我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科技创新根本上要依靠人的创造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与文化,吸引、培育人才,充分尊重、发挥人的创造精神。科技创新的最根本目的是认知规律、造福人民,必须提倡创新为民,爱国奉献,时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整体上服从竞争发展这一被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基本规律。一经形成了竞争发展、不断创新的机制与环境,科技发展就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任何企图回归到经院式模式或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都将被科技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所淘汰。

不同性质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其特有的规律。当代科学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好奇心,来自于已有知识体系内在矛盾及与新发现现象之间的冲突以外,更来自于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的推动。当代技术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创造欲,来自于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自然演进以外,更来自于国家安全、国际竞争与市场需求的拉动,来自于科学新发现新知识的推动,来自于自然界演化的启示。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是,只有完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部环节,技术创新的价值才得以真正体现;“官产学研”结合、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成为主流,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行为的主体。

(三)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为我国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战略科技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如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能力一样,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基础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一方面要加强项目牵引,通过制定规划、组织各类重大项目等措施,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另一方面更要坚持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优选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支撑体系,形成知识与战略技术创新基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自主创新的主体,实现知识创新、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工程化产业化研发、成果转移与规模产业化间的无缝连接。

8年来,通过我院广大科技与管理人员的努力,中央对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支持已经转化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础,转化为我院改革发展以至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促进了全社会创新意识的提升,增强了我国科技界的创新自信心,扩大了我国科学在国际科学界的影响,并对其他科研机构和大学的改革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历史还将证明,知识创新工程对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显现深远的战略意义。

自主创新心得体会范文 篇2

我十分荣幸被中共张家界市委选派参加了“湖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研修班”的赴美培训。整个培训活动从11月3日持续至23日,虽只有短短21天,但由于有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的精心组织,有美国旧金山美中交流协会的周密安排,有省科技厅王柯敏厅长的出色带队,有全团19名成员的协作配合,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深深觉得:这次培训活动让每位团员,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加深了对美国这一超级大国的感性认识,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听课、座谈和参观活动,对美国发达的深层次原因,对美国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有了新的了解。

我是继1998年5月第一次访美之后相隔20xx年第二次踏上美国国土。这次培训活动,又让我对美国有了新的感受。尤其是这次通过在旧金山和华盛顿听取的“美国现代化再认识与思考借鉴之总体方法论”、“美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代化的基本要素”、“硅谷的历史与发展和高新技术生态系统的形成”、“创新管理公司的理念、策略、人才与产品”、“美国政府对创新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与措施”、“工业园区的开发与管理”、“硅谷创新经济发展和创新人才吸引与留置”、“地方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硅谷鼻祖惠普公司21世纪的技术创新”、“创新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开发”等11堂讲座,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英特尔公司和硅谷创新先锋谷歌公司的考察,通过对硅谷人才摇篮斯坦福大学、旧金山创新博物馆和著名的加州葡萄酒产业Wente葡萄酒庄、美国500强大企业百威啤酒厂的参观等活动,让我对美国的创新和文化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美国虽只有200多年的文明史,表面看来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却有着世界上无可比拟的现代文化。并且美国的现代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影响力和渗透力已占到了世界文化市场的42.6%。美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使文化成为美国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创新和发展又演绎出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又反过来成就着新的创新。

美国文化本身充满着先进的基因。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它汇聚了全世界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又都拥有其原籍文化的优秀因子。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优秀因子叠加在一起,便造就了美国文化的基础。这种文化便拥有了开放、包容、创新的特质,它推动着美国迅速崛起,不断超越,成就一个又一个辉煌。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蜕变,美国拥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其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让世人瞩目。通过“三片”在世界的影响,我们就能感受到美国文化的强大:硅谷的芯片,引领着世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一场又一场革命;好莱坞的电影大片,把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传到了世界各地;肯德基、麦当劳的薯片让世界的饮食习惯受到冲击。这些实例着实让人感受到,民族的大融合、人种的大相聚、文化的大汇集,其文化的底色就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充满着包容与开放,充满着创新与先进。这种文化,于国家,它引领着变革、调控着秩序、凝聚着社会、助推着经济;于个人,它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在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其经济、科技发展速度快于其它地区,与其拥有与美国文化相似的底色不能不说也有相当的关系。

美国十分重视精神高地的打造,重视创新文化的营造。这首先体现在爱国情怀的熏陶上。在美国,很多单位和公司上空每天都飘扬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星条旗,让人感受到在这片国土上,美利坚合众国的根本利益至高无上。美国并不推崇盲目的个人崇拜,但却对美国成长和壮大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无限景仰。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罗斯福四位总统因为为美国历史开创了新纪元,自然地被美国人民永远地怀念,在华盛顿广场树起了纪念碑、建起了纪念堂。从联邦到州府到市区到社区,都强调精神图腾的打造,热爱国家,倡导民主、自由、平等、创新与关爱。美国还十分重视创新文化的营造,既在精神层面上倡导科学、民主、爱国、拔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又在制度层面建立了一套创新文化的评价体系,还注重形象标识、工作环境等创新文化的载体设计。正因为这样,创新,尤其是在美国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生产制作企业成为了一种时尚和风气。我们参观的谷歌公司、惠普公司、英特尔公司,确实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追求创新、立志创新的氛围。即便是我们光顾过的联邦技术中心这种为美国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美国中小企业局这种为美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支持的政府机构,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为创新而竭尽全力的文化氛围。联邦技术中心会议室悬挂的一句名言警句始终在我脑海中回荡,那就是“态度虽是小事,但却能产生很大的变化”。在谷歌公司总部,为所有员工提供免费食物、免费洗衣、免费现场按摩、免费育儿休假、免费健身的创新“宽松文化”,让员工们集中精力、集中智慧投入创新。

美国的创新演绎出了令人振奋的创新文化,而这些创新文化又成就了美国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创新在美国成为了一种引领时尚的文化,被美国人广泛认可,并自愿参与其中。有了这种时尚,美国人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使美国的科技、经济、军事领先于世界。美国人抢占了诸多尖端科技的制高点,收获了很多领域、很多门类、很多学科的知识产权。为此,美国人也在世界范围内很多方面把住了先机,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像飞机、计算机、通讯技术、生物能源、航空航天、新材料制造等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都为其掌握,从而为美国赢得了世界的掌控权。以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68年,具有41年的技术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推出的全球第一枚微处理器,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英特尔之所以能赢得这种地位,得益于因创新而演绎出的企业文化:包容失败对待破产就像对待一场战争的创伤;追求风险把技术问题视为一个机会;对公司再投资在硅谷挣得的钱大部分都用于那里的投资;对变化充满热情“不是让我们自己过时,就是参与竞争”;论功行赏年龄和经验无足轻重;沉醉于产品的改进对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迷恋;合作职员是借来的,思想是共享的,偏爱是互换的;任何人都可参与每个人都有挣大钱的平等机会。又如全球公认的业内领先的搜索技术公司Google,之所以能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影响全球,也是因为这家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公司洋溢着令人振奋的企业文化: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大学生,对新技术创新有极大的热情;对诚信的追求近乎执着;员工之间关系平等、自由和透明;先让客户满意,暂时不赚钱也没关系。再如,1939年,由两位年轻的发明家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硅谷一间狭窄的车库里,怀着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美好憧憬和发明创造的激情而创立的惠普(HP)公司,经过70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拥有14万名员工的企业客户及公共事业集团、产品技术及专业服务集团、信息产品和商用渠道集团、打印成像及消费市场集团,在IT基础设施、信息产品及接入设备、成像、打印与全球服务等诸多领域居领先地位。惠普公司之所以在同行中享有霸主地位,也得益于全公司的创新文化氛围: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骗用户,也不可以欺骗员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来实现,并不是靠某个个人的力量来完成;相信不断地创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美国处处洋溢着令人振奋的创新文化。文化在美国人骨子里的作用潜移默化,并深远持久。文化让美国人,尤其是让美国的精英们,懂得如何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社会和尊重自然,学会有品味、有道德、有信念,去超越和实现自我价值。创新文化赋予美国经济、科技、军事发展以价值意义。美国经济、科技、军事的制度选择、战略提出、政策制定都受到了创新文化的影响。创新文化还赋予经济、科技、军事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去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世界受到了很大冲击,但由于美国有厚实的创新文化,却表现得腐而不朽、衰而不落,并正在呈复苏之势。美国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产品仍在影响和引导着世界。并且各种领域的创新还在此起彼伏,信息、科技、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材料制造等尖端领域总能传出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惊讶的喜讯。

短短的21天培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取得持续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不断创新;而创新要成为一种风尚和习惯,又必须重视和发展文化,使创新文化成为创新的巨大推力。因为,唯有文化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之魂。谁拥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文化和先进文化,谁就赢得了发展和超越的先机。可喜的是,我国的发展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强调经济科学发展的同时,注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大力倡导创新文化的培植和营造。湖南省也实施了文化强省战略,并在构筑以创新为重要内容的价值体系,注重用经济、教育、行政、法制等复合型手段促使自主创新成为全省人民的自觉和自愿。全国的不少知名企业也注重了创新文化建设,鼓励求异思变,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宽松环境,培养交流协作的团队精神,并在理念、制度、环境和氛围上崇尚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以求尽快摆脱有技术无专利、有制造无创造、有产品无品牌、有产权无知识的尴尬局面。愿这些好现象、好做法不仅发扬光大,而且蔚然成风;愿“创新演绎文化,文化成就创新”成为国人的自觉行动和实践;愿我们的祖国在各种领域都能抢占世界的制高点,发展得无比强大!

自主创新心得体会范文 篇3

(一)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不能简单否定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来之不易的科技基础,更不能脱离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我国完全可以也必须走出“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道路,“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实践中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应建立功能互补、竞争合作、联合互动的关系,共同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同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知识创新源头,共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与分工。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着力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创新。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与企业是创新价值链上职责功能不同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代高技术产业发展初期,大学、国家科研机构通过自办企业,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应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应从技术创新领域完全退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必须致力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公共技术研究,仍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必须组织相当力量,持续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应用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和产业孵化。但在实现规模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则应自觉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走社会化之路,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规模产业化的主体,而不能只从部门或单位小团体利益出发自我循环,将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成为不公平竞争的基础,将科技成果孵化的企业仅仅作为获取本单位甚至个人荣誉与利益的手段,否则必然会束缚和限制创新成果规模产业化的进程。

(二)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认识

在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中,我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科技创新根本上要依靠人的创造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与文化,吸引、培育人才,充分尊重、发挥人的创造精神。科技创新的最根本目的是认知规律、造福人民,必须提倡创新为民,爱国奉献,时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整体上服从竞争发展这一被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基本规律。一经形成了竞争发展、不断创新的机制与环境,科技发展就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任何企图回归到经院式模式或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都将被科技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所淘汰。

不同性质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其特有的规律。当代科学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好奇心,来自于已有知识体系内在矛盾及与新发现现象之间的冲突以外,更来自于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的推动。当代技术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创造欲,来自于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自然演进以外,更来自于国家安全、国际竞争与市场需求的拉动,来自于科学新发现新知识的推动,来自于自然界演化的启示。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是,只有完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部环节,技术创新的价值才得以真正体现;“官产学研”结合、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成为主流,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行为的主体。

(三)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为我国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战略科技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如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能力一样,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基础资源。

自主创新心得体会范文 篇4

(一)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不能简单否定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来之不易的科技基础,更不能脱离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知识创新工程实践证明,我国完全可以也必须走出“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道路,“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实践中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应建立功能互补、竞争合作、联合互动的关系,共同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同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知识创新源头,共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不同的职能定位与分工。国家科研机构必须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着力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创新。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与企业是创新价值链上职责功能不同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代高技术产业发展初期,大学、国家科研机构通过自办企业,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企业应是技术创新投入与行为的主体。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应从技术创新领域完全退出。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必须致力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公共技术研究,仍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必须组织相当力量,持续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应用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和产业孵化。但在实现规模产业化的过程中,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则应自觉与社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走社会化之路,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规模产业化的主体,而不能只从部门或单位小团体利益出发自我循环,将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成为不公平竞争的基础,将科技成果孵化的企业仅仅作为获取本单位甚至个人荣誉与利益的手段,否则必然会束缚和限制创新成果规模产业化的进程。

(二)知识创新工程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认识

在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中,我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科技创新根本上要依靠人的创造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与文化,吸引、培育人才,充分尊重、发挥人的创造精神。科技创新的最根本目的是认知规律、造福人民,必须提倡创新为民,爱国奉献,时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整体上服从竞争发展这一被人类生产力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基本规律。一经形成了竞争发展、不断创新的机制与环境,科技发展就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任何企图回归到经院式模式或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都将被科技创新的历史发展潮流所淘汰。

不同性质的科技创新活动有其特有的规律。当代科学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好奇心,来自于已有知识体系内在矛盾及与新发现现象之间的冲突以外,更来自于社会需求与技术进步的推动。当代技术创新的动力除来自于人的创造欲,来自于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自然演进以外,更来自于国家安全、国际竞争与市场需求的拉动,来自于科学新发现新知识的推动,来自于自然界演化的启示。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是,只有完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部环节,技术创新的价值才得以真正体现;“官产学研”结合、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成为主流,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行为的主体。

(三)知识创新工程实践为我国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战略科技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如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能力一样,自主创新能力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基础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

自主创新心得体会范文 篇5

10月24日,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创新与超越性思维的专题讲座,在短短的3个小时的学习中,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王健教授从新时代与创新思维、超越性思维等不同侧面,借助一系列智力问题、游戏和案例,阐述了思维创新的全新理论研究成果,听来既生动有趣又开拓思路。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创新思维,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二是要善于从低处观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民-意,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三是要善于在过程中追踪,看一看工作过渡、衔接等是否畅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实兑现。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二、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要做到创新思维,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强训练。

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 “到底应该怎么办 ”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进行借鉴比较,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三、要勇于付诸实践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在竞争时代,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思维方式对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难,往往也会“柳暗花明”;反之,机遇和条件再好,有时也会陷入“山重水复”。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我们的思维同样需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

创新思维,对于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人员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基层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单位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以思维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司法所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